首页

【优化指导】2023高考历史总复习 3-3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单元过关检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苏联认为,导弹运进古巴不会被美国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做出反应。美国判断苏联不会在境外部署核武器。苏联的部署很快就被美国发现。美国政府内有人主张轰炸导弹基地,认为驻古苏军没有核弹头,不会进行军事反击。实际上驻古苏军拥有核弹头162枚,随时准备反击。美国政府宣布其武装部队处于最高戒备状态,并采取相对缓和的封锁拦截等措施。对此,苏联态度强硬,拒绝美国要求,表示将最猛烈地回击美国的进攻。战争一触即发。拦截极易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指示部队“要尽可能避免发生战争。但是,我们还是必须为此作好准备”。而苏联船只在靠近美军隔离线时停止航行或掉头。双方通过多种渠道频繁接触,寻找解决方案。最终,赫鲁晓夫同意撤除在古巴的导弹,要求美国保证不发动对古巴的军事进攻等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接受了苏联的建议,双方达成协议。——摘编自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等(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美苏化解这一危机的方法。解析:本题考查美苏争霸时期的重要事件——古巴导弹危机,是当时国际关系的重要事件,也是美苏冷战对抗的重要事件。本题考查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和美苏化解这一危机的方法入手,主要在于苏联力图改变被动局面,改变力量对比,采取的积极措施而造成的。在化解危机的方法上,双方都采取的比较克制的做法,虽有军事威胁,但最终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答案:(1)美苏以武力为后盾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美国占据优势,苏联力图改变力量对比;双方对对方的判断失误。(2)对危机采取有节制的反应;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保持接触,探索化解危机的有效途径;达成必要的妥协。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苏战略核力量比较(1970年)国家陆基洲际导弹潜射导弹战略核弹头战略轰炸机美国10546564000550苏联130024017001508\n材料二 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回忆古巴导弹危机的最后一刻时说:“我们互相瞪着眼睛,各不相让,但我想,还是对方先眨眼了。”(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美苏为什么争相发展核武器?(2)材料二中的“对方”是指谁?对方为什么首先眨了眼睛?(3)谈谈你对美苏军备竞赛下和平问题的认识。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长期以来,美国以两大洋为屏障,既不加入欧洲的争端,也不与欧洲结盟,一心一意发展自己的实力。材料二 美国参议员范登堡曾经是孤立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在二战时期开始转变。1941年珍珠港事件的次日,他投票赞成罗斯福对轴心国宣战。他曾说:“珍珠港结束了孤立主义。”1945年,他还发表讲话,强调美国要打破“沉默”,积极参与世界事务。材料三 美国国务院欧洲事务司司长约翰·希克森在1947年说:“人们是否从华盛顿时代开始就一直认为联盟是万恶之源?我对此毫不在乎,在和平时期,我们就必须与西欧国家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而且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1)根据以上有关美国外交政策转变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原因。(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是和平时期,美国为什么还强调结成“军事同盟”?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应注意语言的概括,第二小问,应在回答第一小问的基础上,多角度分析。第(2)问实际就是考查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应结合战后的世界形势和美苏两国实力的变化进行分析。8\n答案:(1)由推行孤立主义、不卷入国际事务到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再变为二战后与西欧国家结成军事同盟反抗苏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原因:从根本上说,随着美国实力的增强,它想通过参与国际事务,获得世界霸权;具体来说,二战中美国的自身利益受到法西斯国家的侵害和威胁,所以美国放弃孤立主义,参加二战;二战后,苏联实力的壮大成为其称霸世界计划的最大障碍,战时合怍的基础不复存在。(2)与苏联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全球战略矛盾对立;视苏联为其称霸世界计划的最大障碍;国家利益的冲突等。4.(山东省聊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在瑞典、英国、波兰等许多国家,1月27日已经成为大屠杀遇害者的法定纪念日。1996年,德国也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材料二 《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近代人类身历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经历了法西斯的浩劫和战火的洗礼,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弘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1)据材料一,指出法西斯的反人类政策。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谈谈你对此举的看法。(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国际社会为防止战争悲剧重演做出的努力。其效果如何?解析:第(1)问材料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110万人被杀害,说明德国法西斯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将惨痛的历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就是为了记住这一教训,警示后人防止悲剧重演,维护人类和平。第(2)问所做的努力,据材料二可知,是成立联合国。其结果,我们不能不承认,对于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及恐怖主义,地区冲突仍不断,世界和平仍受到极大冲击,维护和平任重道远。答案:(1)种族灭绝政策。战争的教训是惨痛的;警示后人不忘战争;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防止战争悲剧重演,维护和平。(答出其中3点即可)(2)努力:成立联合国;调解斡旋国际争端;倡导裁军和军备控制;组建维和部队;开展反战和平运动。(答出其中3点即可)效果: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缓解了国际和地区紧张局势;受到了少数国家的干扰和挑战;战争冲突仍不断发生,维护和平任重而道远。5.(湖南省衡阳市2010届高三联考一,42)阅读下列材料:8\n材料一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材料二 1914年8月被德国媒介广泛宣传的照片。宣战消息发表后,德国士兵热烈欢呼。材料三 毕加索的两幅名画。回答问题:(1)概括材料一、二分别反映怎样的历史信息,并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两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并分别指出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思想。(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你认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解析:第(1)问中,首先要归纳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培养我们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容易,很明显两则材料有着因果联系,答出其因果关系即可,如有说明更好。第(2)问中,背景是法西斯战争给西班牙人民带来巨大痛苦,人民对于资本主义文明感到失望和迷茫,向往和平,反对战争成为一种社会思潮;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很容易归纳。第(3)问中,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结合所学即可回答,主要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答案:(1)材料一信息:一战前德国统治者极力美化战争,认为战争能抑止自私自利,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能培养人类最高尚的美德。(答宣扬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或宣扬战争可得分)材料二信息:宣战后德国士兵对战争的支持和狂热。联系:由于德国统治者宣扬与美化战争,导致德国士兵对战争异常狂热。(答因果关系亦可)8\n(2)背景: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使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感到失望、痛苦、迷茫,控诉战争、追求和平成为一股社会思潮。主题思想:《格尔尼卡》控诉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暴行;《和平鸽》反映人们追求和平的强烈愿望。(3)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领土、资源纠纷;宗教、民族矛盾等。(答出3点即可)6.(天津市红桥区2010届高三3月模拟,13)阅读下列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表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地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解析:本题通过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进行评价分析的能力。第(1)问的回答要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2)问的评述要结合第(1)问的变化来回答。答案:(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7.(辽宁省沈阳市2010届高三质检二,4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8\n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芭蕾舞女演员玛亚在滑铁卢桥邂逅了高级军官罗伊,由于战争的原因,就在婚礼即将举行的前一天晚上,罗伊接到命令,部队当晚开拔。一天玛亚无意中看到了罗伊的名字在阵亡名单中,玛亚悲伤欲绝,为了维持生活,玛亚和她的好友都沦为街头应招女郎。罗伊并没有死,他回来了。玛亚的遭遇使她无法面对与罗伊的婚姻及罗伊家族的显赫地位,她来到滑铁卢桥,毫无畏惧地向一辆辆飞驰的军车走去……材料二 20世纪50~60年代部分歌曲人物作品约翰·列依《给和平一个机会》《想象》鲍勃·迪伦《随风而逝》《战争的主人》《大雨将至》《敲开天堂的大门》菲尔·奥克斯《战争结束了》约翰·丹佛《我们制造武器干什么?》材料三 ……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终于于1952年12月12日在维也纳胜利地召开了。到会国家85个,代表1880名。这里面正式代表1627名,列席代表102名,来宾105名,国际组织代表46名。代表性是非常广泛的,……这一盛大的会议,真可以说是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派别的人类大集会。……讨论了三个中心问题:(一)关于民族独立与国际安全;(二)关于停止现行战争,首先是朝鲜战争;(三)关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摘自《关于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经过和成就的报告》(1)概括材料一、二共同的主题思想。(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解析:第(1)问材料一发生的故事背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二创作的背景是20世纪50、60年代,因此要结合战争的主题进行归纳。第(2)问结合二战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进行回答。回答特点时,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注意紧扣和平主题,要做到言之有理,答之有据。答案:(1)主题:揭露战争的残酷;歌颂人性;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2)特点: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遍及各大洲,具有全球性;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认识: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言之有理即可)8.(山东省都进中学200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3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他在回忆录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考:8\n“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他的暗影大概也懵住了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与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材料二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但国际联盟就普遍性、广泛性来说,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请回答:(1)一战对当时欧洲人精神状态的影响是什么?这一看法有什么警世作用?(2)两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什么共同追求?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基础有何不同?(3)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8\n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10:24 页数:8
价格:¥3 大小:2.01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