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冲刺中考】山东省2022年中考语文押题训练 专题十三 课内文言文阅读(教师版)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十三课内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1)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京中有善口技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B.宾客意少舒且夫我尝少仲尼之闻C.几欲先走走送之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何间焉答案:C(2)下列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不能名其一处也   其真无马邪B.于:于厅事之东北角苛政猛于虎也C.而: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人不知而不愠D.而:妇拍而呜之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答案:C(3)翻译下列句子.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6\n译文:答案:一个人有一百张嘴,嘴里有一百个舌头,不能说清其中的(任何)一处(声音)。 (4)请用正楷字抄写属于侧面描写的一个句子,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答:答案:按要求抄写第2、3、4段末中任何一句即可.作用: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5)请你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劳动场景(或一次聚会场景、一次比赛场景)。答:答案:合题目要求表达顺畅即可。(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并结合本文,写出你对艺人的评价。材料一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出几句书。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十数句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选自清代作家刘鄂《老残游记》)材料二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迈,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选自当代作家刘成章《安塞腰鼓》)评价:答案:示例: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高超的表演技艺.【解析】第(1)题,A项前“善”作动词用,后“善”意指好的;B项前“少”是通假字,后“少”用其本义;D项前“间”意指“间杂”,后“间”意指“参与”。只有C项“走”都作“跑”讲。第(2)题A项前“其”意指“他的”,后“其”帮助加强反问语气;B项前“于”意指“在”,后“于”意指“比”;D前“而”表并列,后“而”表转折。只有C项都表转折。第(3)题翻译时注意关键词“名”。第(4)(5)题考查文章的表现技巧的理解和运用。第(6)题是开放题。2.阅读«三峡»,完成各题.6\n三  峡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答案:B(2)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答案:C(3)下列对文章第④段作者情感的表述,合适的一项是(  )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答案:A(4)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6\n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答案:B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岳阳楼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B.南极潇湘/初极狭C.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D.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答案:D【解析】A项前者是“详尽”,后者是“具备”;B项前者是“达到”,后者是“非常”;C项前者是“迫近”,后者是“贬低”;D项都是“有时”的意思。(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答案: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解析】本题中考生需要注意,“皓月”“金”“沉璧”的含义,翻译时要准确译出它们的意思.注意“静影沉璧”是比喻的修辞方法,是“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的意思。(3)选文抒写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    ”的感情(根据原文意思填写,4字);二是“    ,    ”6\n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原文句子填写)(每空4字)答案:因己而悲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中写道“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是说他们看了景物的思想感情是有所不同的.文中列举了两种情况,“恶劣天气”和“好的天气”,“迁客骚人”的感情是“因己而悲”“因物而喜”。(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答案:C【解析】《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的“乐”是有所不同的,前者的“乐”是“天下人的乐”,后者的是“人民的乐”,可以说前者包含的范围更广,思想境界更高。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故不为苟得也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所恶有甚于死者  答案:①苟且 ②假如,假使 ③厌恶  6\n(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译文: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译文: 答案:①(如果)二者不能够同时得到,(那么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②不仅仅贤人有这样的心(或:本心)(3)用课文内容填空.①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         ”的道理。②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的道理。答案:①舍生而取义;②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解析】前两题从词到句地考查考生对文言基本用法的了解。第(3)题考查考生对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理解,一定要结合具体的上下文来回答。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11:47 页数:6
价格:¥3 大小:23.1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