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3年高考语文第八周题组训练主题--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化常识诗歌鉴赏(带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第八周题组训练主题--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化常识诗歌鉴赏(带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45
2
/45
剩余4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八周题组 训练主题——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化常识+诗歌鉴赏 小题基础天天练36一、语言文字运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十月末夜晚的闽西山区,重峦叠嶂泼墨一般,与漆黑的夜融为一体。不知有多少道弯的山路,犹如一条幽灵般的长蛇,无声无息地蜿蜒向前。长途跋涉让我有些劳累,而灵蛇山又不知何时抵达,在车驶入又一个新的漫长无边的隧道之前,我终于疲惫地闭上了双眼。不知过了多久,我感到一丝沁凉的风,自车窗的缝隙中吹来,仿佛暗夜中绽放的花朵,缕缕香气从娇嫩的花蕊中溢出,浸入身体每一个敏感的神经末梢。睁开眼,一轮硕大的橙红的月亮,离我如此之近,似乎只要打开车窗,就触手可及。它羞涩地躺在群山之间,将视线好奇地投向人间。人间有什么呢?似乎什么也没有——除了它自己洒下的漫山遍野温柔的月光。山路盘旋向前。于是那轮月亮,便时而化作摇篮,静谧地悬挂在天际;时而躺在前方公路的尽头,调皮地等待我们的车开近;时而与我们捉迷藏,躲到天窗的上方;时而隐入深山,并在一个拐角,猝不及防与我们相遇。俯视人间,我所乘坐的汽车一定像一只离开家族的固执的瓢虫,或者迟迟不肯睡去的孤独的飞蛾,沿着阒寂无人的通向无尽远方的公路,做一场长途探险似的飞行。月亮于是一路追逐着它,逗引着它,并因酣眠的人间竟然还有陪它夜行的生命,而觉得快乐。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B.比什么都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D.瞧,日本人多凶——可日本投降了!八年的占领,真够长的!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答: 45\n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于是那轮月亮便时隐时现,有时能看见,有时看不见,有时却又突然出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腐殖质是土壤的调色师。腐殖质是由动植物残体演变而成,一般粘附在土粒的表面,它的多少会影响土壤颜色深浅。黑色的土壤一般是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因为腐殖质呈黑色和棕色;腐殖质含量较少时,土壤则呈现灰色或灰白色。从灰到黑,土壤颜色① 。矿物质也会影响土壤的颜色。比如,氧化铁就是善变的调色高手。当它在土壤中的含量高时,土壤会呈现偏红色或棕红色。同时,② 。在低洼潮湿的环境中,氧化铁常显黄色;当通风不良、氧气缺乏时,土壤中的氧化铁又变成了氧化亚铁,土壤呈现出灰蓝色。此外,土壤颜色还会随深度增加而变浅。( ),其在土壤上部累积较多,所以土壤颜色较深,越往下有机质含量往往急剧下降,因此土壤颜色较浅。③ ,比如黄土高原一些植被覆盖不佳的黄土剖面,上下就都是很均一的黄色。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凋亡是植物在土壤中形成有机质B.土壤中的有机质是植物凋亡形成的C.植物凋亡融入土壤而产生有机质D.有机质在土壤中的累积是由植物不断凋亡产生的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 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赋》中,“客”认为人生短暂,犹如“ ”,而苏子却45\n认为,如若从事物不变的一面来看,“ ”,就没什么可羡慕的了。(2)《劝学》连用四个比喻句,并联系生活实际,得出“ , ”的结论,目的在于强调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的不足。(3)《使至塞上》中,写诗人抵达边塞后遇见侦察的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的句子是“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两句,表明了作者不管自己的仕途如何起伏,都将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2)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及潭周围的树木,着意渲染了“ , ”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悲凉惨恻的心绪。(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明确交代醉翁亭的位置及外形的句子是“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了敌我之间“ ”的形势才建议转入反攻,而他建议谨慎追击的直接原因是“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宁愿牺牲生命或流落他乡也不能容忍谄媚之态的名句是“ , ”。(3)《阿房宫赋》中描写建筑精巧,巧到一廊一檐都极具特色,其中以人腰比喻环绕的走廊,以飞鸟比喻突起的屋檐的句子是“ , ”。三、古代文化常识9.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古代官职名,汉武帝时在全国分设十三部(州),每部(州)设置刺史一人,巡行郡县,“刺”有检核问事之意。B.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据学界考证,周代宗庙制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可以设宗庙,其余人则不准设庙。C.故老,古代常指地方上很有社会声望的年高而见识多的人,“宾礼故老”就是将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像宾客一样敬重。D.后生,年轻人、后辈,《论语》中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之语。“卿宗后生”即“爱卿家族中的年轻人”。45\n10.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部是我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其中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长官为户部尚书。B.古代常用的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一个皇帝一生只能用一个年号。C.“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D.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一般人死了就直接说“死”。1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本义是生儿育女。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结发及笄时取字。B.州,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州与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路、府、省、道等,区域大小大致相同。C.闺,旧时特指女子居住的内室。闼,建筑物内的小门。“闺闼”,指女眷所居内室的门户。D.徭,指古代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赋,田赋。“轻徭薄赋”指“减轻徭役,降低赋税”。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投长沙裴侍郎[唐]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 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45\n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13.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答: 小题基础天天练37一、语言文字运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伴着潇潇春雨,到江南古镇走了一趟。下雨给游览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欣赏古镇,品味古镇,恰恰该在雨天。雨天的乌镇烟雨飘渺,是那么个性闪烁、古风淳朴。 古街长巷而神迷,静赏小桥流水而心醉。她好像一杯淡淡的绿茶,是需要慢慢地、细细地 的。走在烟雨迷蒙的古镇上,如同漫步于唐诗宋词意境的画廊。那淡淡雨雾轻笼下的小桥流水 着古典之美、朦胧之美,像一幅水墨晕润的国画小品,又像一首空灵飘逸的美丽小诗;然而更多的,却是那至真至性的婉约之美。流水静静地流淌,那不是岁月的血脉么?那不是缕缕的年华么?似水年华,在这清清的河水中反照着时光流逝和生命匆匆的无奈。于是古桥、老屋、乌篷船……一切都发出一股淡淡的感伤来——烟雨之中,因为有了这种美丽的婉约的感伤,古镇才显得 。如果要作比喻,那么,小镇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举止,他的气质,婉约中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千百年来,他是读了太多太多的书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历史在这里一页页翻过,人儿从这里一代代走过。古镇却依然故我,( )这里也许少些金戈铁马烽火硝烟的峥嵘故事,但多的却是才子佳人红颜知己的浪漫情怀。否则,这小镇何以如此绵绵的、楚楚的、风情万种呢?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徜徉 体会 氤氲 美丽动人45\nB.徘徊品味散发美丽动人C.徜徉品味氤氲楚楚动人D.徘徊体会散发楚楚动人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潇洒超脱于岁月之外,从容淡泊于生活之中,只是把沧桑悄悄累积在心头。B.只是把沧桑悄悄累积在心头,潇洒超脱于岁月之外,从容淡泊于生活之中。C.从容淡泊于生活之中,潇洒超脱于岁月之外,只是把沧桑悄悄累积在心头。D.只是把沧桑悄悄累积在心头,从容淡泊于生活之中,潇洒超脱于岁月之外。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那是岁月的血脉和缕缕的年华。”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曾有一个时期,新上市的慢锅成为主妇的新宠。把要煮的东西一股脑儿地丢进去,不管三七二十一,煮它一个天翻地覆,完完全全不用守候看火,非常省事。对职场女性来说,慢锅当然是时代的恩赐:①上班之前,锅子里,肉是肉,菜是菜,“泾渭分明”,②下班回来,掀开锅盖,肉和菜,早已“你侬我侬”地融进汤里了。我家孩子百喝不厌的是鱼翅瓜熬汤。鱼翅瓜,看起来活脱脱就像是冬瓜的雏,然而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瓜在汤里煮熟后,用汤匙压它,它竟散成千丝万缕的细条状,像极了鱼翅,既好看又清口。我常用老母鸡、干贝、红枣、枸杞、墨鱼干和鱼翅瓜同煮。熬好的汤,那种鲜味啊,会化成千万只馋虫,直往你心里钻!③女儿负笈英伦之后,对鱼翅瓜汤魂牵梦萦。有一回,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她竟然拨来长途电话,苦苦央求我给她寄一钵好汤,我回应她,“好,好,明天就用快邮寄出。④”汤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我以汤的味道去浸润孩子的成长岁月。孩子长大后,离家万里,汤的浓香,如同一根细细长长、柔柔韧韧的线,一生一世牵动着游子的心。4.文段中画横线的四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一生一世牵动着游子的心的是汤的浓香,那浓香如同一根细长、柔韧的线。”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 45\n 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的“ , ”抒发了备尝艰难之苦和家愁国恨难以排遣的情愫。(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指出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即使有“ ”之志,也难免会“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失意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指出,如果常常面临着“ , ”的局面,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2)庄子在《逍遥游》中,向人们表达“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时,运用了一系列的类比,其中“ , ”两句就从“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这一角度来进行阐释。(3)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杜鹃鸟是由望帝化身成的,它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甚为哀怨悲凄。古代诗词中常以杜鹃鸟作为悲苦的象征,如“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离骚》中,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忠君爱国的政治理想,后世文人对此多有沿袭,苏轼《赤壁赋》中的“ , ”两句就是如此。(2)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 , ”两句,表达了放旷、豁达、自信的豪壮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3)辛弃疾在北固亭上凭高望远,面对锦绣江山,不由得遥想和缅怀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他写下了表现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千古名句“ , ”。45\n三、古代文化常识9.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女成年时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而“弱冠”就是还没有成年。B.“释褐”通常是指脱去平民衣服,开始担任官职;有时也指新考中的进士被授予官职。C.“人爵”是与天爵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尘世人们所封的爵位,例如国君所赐的公、侯等。D.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国境以外为海外。10.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书,即制式文书,是朝廷大员颁布重要法令或褒奖惩戒官员时采用的专用文书。B.弃市,为死刑的一种,自商周即有。《礼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即在人众聚集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用于处决某些罪大恶极者。C.乾德,是北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年号是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D.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1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纪”简称纪,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在该书中,历代的帝王传记称为“XX本纪”,不过也有例外,如吕雉不是皇帝,但其传记也称本纪。B.“公卿”是“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如晋国六卿。另外古时公卿也指丈夫。C.“武库”,古代官名。汉代置武库署,有武库令丞,掌藏兵器。本属执金吾,晋以后属卫尉,历代因之,到宋代才废。明置武库司,属兵部,清末废。D.“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如谥号等。另外也有叫做、称为的意思,如“身死无名,谥为至愚”。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注]在扬州。45\n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注】 何逊:南朝著名诗人。他在扬州做官时,曾写下《咏早梅》一诗。1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迪登东亭写梅花诗赠给诗人,诗人被这份情谊深深打动,便写了此诗回应。B.以南朝著名诗人何逊来比裴迪,足见诗人对朋友才情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C.诗人对朋友没有折一枝梅花寄来感到遗憾,但梅花却触发了诗人浓浓的乡愁。D.诗歌从想象对方赋诗情景起笔,以抒写诗人的感慨收束,题旨集中在早梅伤愁。13.这首诗重点不在咏梅,明人王世贞却称赞它“古今咏梅第一”,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 小题基础天天练38一、语言文字运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太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绽开它美丽的笑45\n脸时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仔的样子,把鼻子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进了水底,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时还要发出“叭”的一声伴响。1.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凤娇好像是大家有意分配给“北京话”的,每次都是她提着篮子去找他。B.今晚若是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C.“呀……”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原来是杨家将把名姓改换。D.芒种前后,几乎昼夜都能听到那洪亮又有点凄凉的叫声“布谷布谷……”。2.比喻具有生动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答: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捏着鼻子低着头潜入水底。”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① ,体内肝气逐渐达到最旺,要以“生发阳气,调肝健脾”为养生要点。在起居上,应晚睡早起,以使阳气生发舒畅,但是晚睡并不是熬夜。早起后可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如公园等地慢走、打拳、做操,选择动作柔和的锻炼方式活动,使阳气增长。随着气温升高,② ,虽然春季养生以“生发阳气”为特点,但《素问·评热病论》云“汗者,精气也”,要注意运动时“勿大汗,以养肝脏”。可多晒太阳,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需要注意的是,不宜做运动量太大的活动。特别是平时活动较少的人群,做运动,③ ,运动量不宜过大。清明时节,多食清淡新鲜的蔬菜水果以清补肝脾,如芹菜、木耳、荠菜、香椿、苦菊等应季的野菜。有些地方,清明时节还保留着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但是脾胃弱的人不宜吃冷食。45\n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5.请使用“宜”字,分别用一个肯定句概括上文各段“清明时节”应注意的问题。每句不超过6个字。答: 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 ”。(2)《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 , 。”(3)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 , ”。(2)《爱莲说》中描写莲洁身自好、质朴庄重的句子是“ , ”。(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一文中,阐述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都会有疑惑的观点的句子是: ,孰能无惑。(2)《诗经·氓》中“ , ”体现了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后,多年来一直早起晚睡,忙碌操劳。(3)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 。(4)《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借助比喻抒写离愁的名句是:“剪不断,理还乱, , 。”45\n三、古代文化常识9.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B.“三都”在东汉和唐代所指的内容是不同的: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C.在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中,“擢”“陟”“升”都是指提升官职。D.在古代谦辞中,“愚”谦称自己不聪明,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10.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B.“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C.“陛下”,本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进言天子时须先呼台下侍者而告之,后成为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敬称。D.“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意义相同的词语还有“崩殂、驾崩、仙逝、薨、不禄”等等。1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光,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遇到大事、要事,往往要更改一下年号。B.中国,古代指中原。中原地区和中原王朝被称为“中国”,不仅由于地域亦源于文化传统,因为中原王朝建立之时间较早,经济与文化具有较高水平,是所谓礼仪之邦的华夏文化。C.夷,我国古代对南部各民族的统称,古代有“东羌、南夷、西狄、北蛮”的说法,后来用“夷”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D.籓镇,即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陲各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四、诗歌鉴赏45\n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秦州杂诗①(其十七)杜甫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鸬鹚窥浅井②,蚯蚓上深堂③。车马何萧索,门前百草长。【注】 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流落到秦州。其间,他先后写了二十首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②窥浅井:求食。③深堂:内堂,屋宇深处的厅堂。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边”指秦州,这两句诗是说秦州秋日因久雨而给人阴沉昏暗之感。B.用“乱”字写檐下雨水乱溅、淋湿帐幔,暗写风向不定,寄寓飘摇之感。C.用“度”字来写山头乌云急速行进的状态,暗示此地很快就能雨过天晴。D.尾联使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深刻表现诗人境遇的凄冷,而又含蓄隽永。13.请从明写和暗写的角度对诗歌怎样写雨进行简要赏析。答: 小题基础天天练39一、语言文字运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过上有序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期待;( )没有秩序,没有安全,要过上幸福生活就会变成一种奢望。实践表明,人类对秩序和安全有着普遍的追求。秩序和安全是重要的,但秩序和安全并不会自然形成。伦理学家强调了伦理道德的意义,宗教学家论证了宗教信仰的价值,经济学家强调了经济理性的重要作用。45\n然而,有了强有力的国家,人类社会就难以竖立起稳定的、持续的和节约的秩序。作为一种强制性力量,国家以公共暴力为基础,以暴力威胁为运作逻辑,依赖暴力威胁来建构秩序。在建构秩序的过程中,国家的不可替代性在于国家的运行以暴力为基础,而暴力对人的生命构成了威胁,国家成为人类建构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国家成了人们常说的“利维坦”。倘若没有国家这只“利维坦”,人类社会将如同霍布斯所预测的那样陷入“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注】 利维坦是一条鱼,拥有坚硬的鳞甲,锋利的牙齿,腹下有尖刺,令人生畏。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公共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享受。B.享受公共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C.公共安全的享受,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D.我们每个人追求公共安全,是一种享受。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C.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限塑令”成效打折扣,一个关键因素在于缺乏合适的替代品。塑料袋方便、便宜、应用广泛,其替代产品要么不实用,① 。近年来,国内可降解塑料技术虽然取得突破,但相关产品的物理特性和生产成本都与传统塑料袋有较大差距,难以完全替代。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没有全面“禁塑”。与此同时,“白色污染”涉及面广、主体多,监管对象“小散多”,执法难度大、成本高。而且,② ,几毛钱的收费也难以起到价格杠杆作用。45\n防治“白色污染”,离不开社会、市场和公众的力量。例如,可积极研究替代产品,在质量、价格等方面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替代产品一时难以成熟推广的情况下,不妨在可重复使用方面进行创新,比如,引导外卖、快递等行业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包装。此外,应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③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觉“限塑”。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限塑令”成效打折扣有哪些原因?请分条概括。要求:使用否定句,每条不超过10个字。答: 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 。”(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国内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 , ”两句写琵琶女弹奏暂时停歇时给人带来的感受,余音袅袅,令人拍案叫绝。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的不幸,结合自己在宦途所受的打击,唱出了“ , ”的心声。(3)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年华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行路为喻,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作用。45\n(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渭水和樊川流经阿房宫,从侧面衬托阿房宫之大的两句是“ ,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 , ”两句直抒胸臆,表明抱负。三、文化常识9.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乾道”为年号,汉代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B.“进士”,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进士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C.“教授”是我国古代的学官名称,宋代除宗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均置教授。D.“丐闲”是指请求辞官归家,类似的提法还有“乞休”“乞骸骨”等,而“致仕”是指出来做官。10.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B.宾礼用于朝聘会同,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仪制祠祭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1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周朝诸侯国国名,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燕王,中国古代王爵之一。B.“役”的本义是服兵役,戍守边疆。如《归去来兮辞》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的“役”就是它的本义。C.节,符节,是中国古代君主派出的使节所持的凭信,用于代表君主出征、节制方面、监察、办理重大案件、出使外国等重大事务的证明。D.郡,形声字,形旁“阝”表示“郡”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指古代的行政区域。45\n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太白岭王安石太白巃嵸[注]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注】 巃嵸:山势高峻的样子。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13.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答: 小题基础天天练40一、语言文字运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渡水过桐庐,从江边拾级而上,我们在街上闲闲地溜达了一回。这是个江城,同时是个山城,高高地矗立在水上。像喜欢杭州的龙井一样,我喜欢这个小城。好在小,比较整洁,有温暖亲切的感觉,令人向往丰乐和平、日长如年的岁月,不像有些小村小城,一接触到就使人想起灾难、贫穷、老死、困厄……桐庐街道虽小,却并无逼窄之感,道旁疏疏地种着街树,这似乎是别的小城市中所不经见的。市街相当繁荣,有些房子正在建造。劫灰犹在,春意乍生,可以看出这个小城是相当富庶的。45\n临江有一家旅馆,两面临水。一位朋友曾经在那里投宿,据说入夜倚窗,看山间明月,江上渔灯,有不可描摹的情趣。可惜我们没有这个运气。数年来梦想的富春江,总算看过了。虽然连七里泷和钓台的面也没有见,可是到底连了桐庐。这就够了!单为爬一次桐君山,也算得此行不虚!人们演说上游如何如何的山回水曲,引人入胜;如何如何的柳暗花明,奇峰突起。看了桐庐,我们的想象有了驰骋的依据,从这里也可以得其一二,愿将此留供低徊,作他日直溯上游时的印证吧。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问他:“你是哪个学校的?”“……”小孩子红着脸,一言不发。B.母亲看着那块腊肉,惊疑地问:“你……你是……从哪里弄来的?”C.很多年之后,地球上只剩下了最后一个人,忽然响起了敲门声……D.所谓的小八件,无非是指槽糕、蓼花、卷酥、鸡油饼、绿豆糕……2.对偶具有对称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对偶进行简要分析。答: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像喜欢杭州的龙井一样喜欢这个小城。”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学生而言,① 不但可以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还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要提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体育不可或缺。② ,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加以选择。据调查统计,男生更偏爱对抗性强的活动,如篮球、足球;而女生更偏爱技巧性与柔韧性的项目,如羽毛球、健美操。单一的体育活动已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体育习惯的养成,固然与学校教育有关,但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庭拥有足够的体育氛围,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体育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45\n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请分别用三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答: 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的《赤壁赋》中“ , ”两句描写了曹孟德在赤壁之战前豪气勃发,于是高声吟咏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2)《离骚》中“ ,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 , ”两句诗表现出一个政治改革家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 , ”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3)圣贤善于在自然中发现人生智慧,所以有了老子的“上善若水”,而孔子亦在河边感慨“ , ”提醒人们珍惜时光。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 , ”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宝藏,我们可以尽情享用。(2)在《马说》中,韩愈对那些名贵的马“ , ”而不能以千里相称的现实处境给予了同情。(3)2022年是生肖虎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正义、勇猛、威严的象征,这一意象也多见于古代诗词,如“ , ”。三、古代文化常识45\n9.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僭于天子”,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B.御史大夫,从隋唐开始,中央行政机构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最高长官叫“御史大夫”,相当于部长。排在“御史大夫”后的为“侍郎”,相当于副部长。C.跸,古代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也指帝王的车驾或行幸之处。D.内史,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10.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忧,也称“丁艰”。在我国古代,官员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官员则必须停职守制,处于丁忧期间的人皆不得为官,概无例外。B.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长方形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政、休致等名称,都指官员辞职归家。D.谥号一般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颁赐的一种称号,带有评定性质。1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尉,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B.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集团,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大都是其后裔,从唐中期开始,就与中原征战不休,也是后人诗句中的“胡虏”所指。C.官器,指皇家专用的器物,臣民百姓非特旨允许或赏赐不得使用。比如定窑、景德镇官窑等,就是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官窑”,烧制的瓷器就是官器的一个种类。D.史公,即太史公,西汉武帝时设立的官职名。最著名的史公是司马迁,他继任父职,写出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12~13题。江城子元好问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①。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②上泪,风浩45\n浩,雨冥冥。【注】 ①新亭: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②钓鱼坛:指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在浙江桐庐富春江的钓坛。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起句突兀,写醉中闻鸡起舞,表示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自己心系社稷,欲有所为。B.“古来豪侠数幽并”一句承上启下,既谓己尚存豪侠气概,又引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C.下阕“他日封侯”一句,舍我其谁的自信豪壮溢于言表,体现了词人清雄豪放的风格。D.全词情感多处顿挫起伏,而贯穿其中的基调是理想与境遇的矛盾所带来的深沉痛楚。13.全词两处写景,即上阕“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与下阕“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别加以赏析。答: 循环定向集中练8 (定点8:小说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秋雨川端康成我的眼睛深处,映出火团降落在红叶山上的幻影。与其说是山,莫如说是山谷更贴切。山高谷深,山峦紧迫溪流两岸,巍峨地雄峙着。不抬头仰望,是不易窥见山之巅的苍穹的。天空还是一片蔚蓝,却已微微现出了暮色。溪流的白石上,也同样弥漫着薄薄的暮霭。红叶的寂静,从高处笼罩着我,渗透我的身心。莫非要让我早早地感受到日暮之将至?小溪的流水一片湛蓝,红叶没有倒映在溪流的蓝色中。我怀疑起自己的眼睛来。这时,在蓝色的溪面上却看见火从天而降。仿佛不是在降落火雨或火粉,只是小小的火团在溪面上闪闪烁烁,但从天上降下则是无疑的。那小团的火球落在蓝色的溪面上旋即就消失了,火从山谷降落的瞬间,由于红叶的缘故,看不见火的颜色。那么,山巅上又是什么情况呢?抬头仰望,只见一团团小火球以想象不到的速度从上空降落下来。大概是火团在动的缘故吧,以雄峙屹立的山峰为堤岸,看起来45\n狭窄的天空好像是一条河在流淌。这是我在去京都的特别快车上,入夜刚要打盹儿的时候所泛起的幻影。十五六年前,我住院做胆结石手术时,同我邂逅的两个女孩子总是留在我的记忆里。这次去京都,就是为了到京都的饭店去看望其中一个女孩子的。另一个女孩子生来就没有胆液输送管,据说顶多只能活一年,所以必须接受手术治疗,植入人造管,将肝脏和胆囊联接起来。母亲抱着幼儿站在走廊上,我走近看了看,说道:“多好啊,这孩子真可爱。”“谢谢。恐怕今明两天就不行了,正在等家里人来接呢。”母亲平静地回答。孩子静静地入梦了。她身裹山茶花图案和服,大概是术后胸前缠着绷带,衣裳宽松而臃肿。我对那位母亲说出这种唐突的问候,也是因为住院患者之间的互相体贴而疏忽了的缘故吧。这家外科医院来了许多做心脏手术的孩子。手术之前,他们有的在走廊上东奔西跑,有的乘电梯上上下下,嬉戏喧闹。不觉间,我也同这些孩子打起招呼来。他们都是五岁到七八岁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最好在幼儿期进行,否则可能夭折。这些孩子当中的一个特别引起我的注意。每次乘电梯,我几乎都看见她也在电梯的犄角。这个五岁的女孩子独自一人蹲在站着的大人的腿脚后面,总是闷不作声。她那双不和悦的眼睛射出强烈的光芒,那张倔强地撅起的嘴紧闭着。我向我的贴身护士探听,据她说这女孩子几乎每天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这样独自乘电梯上上下下。就是坐在廊道的长椅上,她也是绷着脸,不吭一声。我试着同她搭话,她的眼睛却一动不动。我对我的护士说:“这孩子很有出息啊!”后来,这女孩子不见了。我问护士:“那孩子也做了手术?术后情况好吗?”“她没做手术就回家了。她执拗地说:看到贴邻病床的孩子死了,我就不愿做手术,要回家,不愿做手术,要回家。谁劝说她都不听。”“唔……但是,她会不会夭折呢?”这回我到京都,就是为了去看望这个如今已经成人的二八妙龄的姑娘。雨敲打在客车车窗上的声音,把我从朦胧的梦境中惊醒。幻影消失了。我又快要打盹儿的当儿,就听见雨点打在车窗上的声音,转眼间,风雨交加,雨点敲打着车窗的声音越来越激烈了。打在窗玻璃上的雨点,一滴滴地顺着窗玻璃斜斜地流落下来。有的雨点从车窗的一端流到另一端,流着流着,短暂停住,接着又流动起来。流流停停,停停流流,显得很有节45\n奏。一滴滴水点,后面的赶超前面的,上面的低低地落到下面,画出一道道交错的线。我从流动的节奏中,听到了音乐。我觉得火降在红叶尽染的山上的幻影,是静谧无声的。然而,敲打在车窗玻璃上流动着的一滴滴雨点的音乐,却又变成了那降火的幻影。后天,在京都某饭店的大厅里将要举办新年和服表演会,我应和服店老板的邀请前往参观。服装模特儿当中有一个叫别府律子的,我忘不了她的名字。但是,我不知道她当了服装模特儿。我没有去欣赏京都的红叶,宁可来观看律子的表演。翌日,依然秋雨绵绵。下午,我在四楼的大厅里观看电视。这里像是宴会大厅的休息室,已有两三对婚宴的客人,显得十分拥挤,打扮好了的新娘子也从这里经过。我偶尔回头,看见排号早的新郎新娘从会场里走出来,站在我的身后拍摄纪念照片。和服店老板就在那里致辞。我询问别府律子来了吗?老板立即用眼睛指了指近旁。原来律子正用不和悦的目光,凝望着站在被秋雨打得朦朦胧胧的玻璃窗前拍纪念照的新郎新娘。她紧闭双唇。这位亭亭玉立的美丽姑娘还活在人世间,我本想驱前探问:还记得我吗?想得起来吗?可我终究还是踟蹰不前。“明天的表演会,我们请她穿上新娘礼服,所以……”和服店老板在我的耳边悄声说了这么一句。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我”眼中的幻影,火团降落红叶山,白的石、蓝的水。火团在溪面上闪闪烁烁,暗示了一种生命之美。B.“我”再次看到律子时,“本想驱前探问”,却“终究还是踟蹰不前”,表现了“我”既想见她又不忍心面对她病况的心情。C.小说再次出现律子“不和悦”的目光,第一次写的是她害怕做手术,第二次写的是她没能提前一天穿上和服的情绪。D.这篇小说很简短,故事也简单,不以人物性格的独特与情节的曲折取胜,整篇小说有一种含蓄美和朦胧美。2.小说写到小姑娘身裹山茶花图案和服的细节,又写律子作为模特参加新年和服表演会,这样写暗示了什么?请简要分析。答: 45\n 3.这篇小说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氛围?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氛围的?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节选)冯骥才①矮男人自批判会那天被押走后,一直没放回来。此后据消息灵通的裁缝老婆说,矮男人又出了什么现行问题,进了监狱。高女人成了在押囚犯的老婆,落到了生活的最底层,自然不配住在团结大楼内那种宽敞的房间,被强迫和裁缝老婆家调换了住房。她搬到离楼十几米远孤零零的小屋去住。这倒也不错,省得经常和楼里的住户打头碰面,互相不敢搭理,都挺尴尬。但整座楼的人们都能透过窗子,看见那孤单的小屋和她孤单单的身影。不知她把孩子送到哪里去了,只是偶尔才接回家住几天。她默默过着寂寞又沉重的日子,三十多岁的人,从容貌看上去很难说她还年轻。裁缝老婆下了断语:“我看这娘儿们最多再等上一年。那矮子再不出来,她就得改嫁。要是我啊——现在就离婚改嫁,等那矮子干嘛,就是放出来,人不是人,钱也没了!”②过了一年,矮男人还是没放出来,高女人依旧不声不响地生活,上班下班,走进走出,点着炉子,就提一个挺大的黄色的破草篮去买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但有一天,矮男人重新出现了。这是秋后时节,他穿得单薄,剃了短平头,人大变了样子,浑身好似小了一圈儿,皮肤也褪去了光泽和血色。他回来径直奔楼里自家的门,却被新户主、老实巴交的裁缝送到门房前。高女人蹲在门口劈木柴,一听到他的招呼,刷地站起身,直怔怔看着他。两年未见的夫妻,都给对方的明显变化惊呆了。一个枯槁,一个憔悴:一个显得更高,一个显得更矮。两人互相看了一会儿,赶紧掉过头去,高女人扭身跑进屋去,半天没出来;他便蹲在地上拾起斧头劈木柴,直把两大筐木块都劈成细木条。仿佛他俩再面对片刻就要爆发出什么强烈而受不了的事情来。此后,他俩又是形影不离地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回家,一切如旧。大楼里的人们从他俩身上找不出任何异样,兴趣也就渐渐减少。无论有没有他俩,都与别人无关。③一天早上,高女人出了什么事。只见矮男人惊慌失措从家里跑出去。不一会儿,来了45\n一辆救护车把高女人拉走。一连好些天,那门房总是没人,夜间也黑着灯。二十多天后,矮男人和一个陌生人抬一副担架回来,高女人躺在担架上,走进小门房。从此高女人便没有出屋。矮男人照例上班,傍晚回来总是急急忙忙生上炉子,就提着草篮去买菜。这草篮就是一两年前高女人天天使用的那个。如今提在他手里便显得太大,底儿快蹭地了。④转年天气回暖时,高女人出屋了。她久久没见阳光的脸,白得像刷一层粉那样难看。刚刚立起的身子左倒右歪。她右手挂一根竹棍,左胳膊弯在胸前,左腿僵直,迈步困难,一看即知,她的病是脑血栓。从这天起,矮男人每天清早和傍晚都搀扶着高女人在院子遛两圈。他俩走得艰难缓慢。矮男人两只手用力端着老婆打弯的胳膊。他太矮了,抬她的手臂时,必须向上耸起自己的双肩。他很吃力,但他却掬出笑容,为了给妻子以鼓励。高女人抬不起左脚,他就用一根麻绳,套在高女人的左脚上,绳子的另一端拿在手里。高女人每要抬起左脚,他就使劲向上一提绳子。这情景奇异,可怜,又颇为壮观,使团结大楼的人们看了,不由得受到感动。这些人再与他俩打头碰面时,情不自禁地向他俩主动而友善地点头了……⑤高女人没有更多的福气在矮小而挚爱她的丈夫身边久留。死神和生活一样无情。生活打垮了她,死神拖走了她。现在只留下矮男人了。⑥偏偏在高女人离去后,幸运才重新来吻矮男人的脑门。他被落实了政策,抄走的东西发还给他了,扣掉的工资补发给他了。只剩下被裁缝老婆占去的房子还没调换回来。团结大楼里又有人眼盯着他,等着瞧他生活中的新闻。据说研究所不少人都来帮助他续弦,他都谢绝了。裁缝老婆说:“他想要什么样的,我知道。你们瞧我的!”⑦裁缝老婆度过了她的极盛时代,如今变得谦和多了。权力从身上摘去,笑容就得挂在脸上。她怀里揣一张漂亮又年轻的女人照片,去到门房找矮男人。照片上这女人是她的亲侄女。⑧她坐在矮男人家里,一边四下打量屋里的家具物件,一边向这矮小的阔佬提亲。她笑容满面,正说得来劲,忽然发现矮男人一声不吭,脸色铁青,在他背后挂着当年与高女人的结婚照片;裁缝老婆没敢掏出侄女的照片,就自动告退了。⑨几年过去,至今矮男人还是单身寡居,只在周日,从外边把孩子接回来,与他为伴。大楼里的人们看着他矮墩墩而孤寂的身影,想到他十多年来一桩桩事,渐渐好像悟到他坚持这种独身生活的缘故……逢到下雨天气,矮男人打伞去上班时,可能由于习惯,仍旧高举着伞。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一大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5\nA.丈夫入狱后,高女人被迫与裁缝老婆家调换了住房,搬到孤零零的小屋去住,静静地坚强地等待矮丈夫的归来,表现出她坚强而忠贞的品质。B.“她久久没见阳光的脸,白得像刷一层粉那样难看”中,作者用“刷一层粉”来形容高女人病情严重,为下文高女人病死埋下了伏笔。C.“她默默过着寂寞又沉重的日子,三十多岁的人,从容貌看上去很难说她还年轻”“一个枯槁”“显得更高”等多处描写,表明高女人身心已遭摧残。D.这对夫妻遭受了众人的冷眼和中伤,自始至终却没有对任何人进行过言语上或者肢体上的还击,他们只是过他们自己的平静生活,相伴到老。5.文中矮丈夫对高女人的挚爱之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情节上?请简要概括。答: 6.作者在文中塑造的“裁缝老婆”这个角色,在人物刻画上有什么作用?答: 难点强化针对练8 (难点8: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突厥朝隋隋主既立,待突厥礼薄,突厥大怨。千金公主①伤其宗祀覆没,日夜言于沙钵略,请为周室复仇。沙钵略谓其臣曰:“我,周之亲也,今隋公自立而不能制,复何面目见可贺敦乎!”乃与故齐营州刺史高宝宁合兵为寇。隋主患之,敕缘边修保障,峻长城。命上柱国武威阴寿镇幽州,京兆尹虞庆则镇并州,屯兵数万以备之。夏四月,突厥数为隋寇,于是命卫王爽等为行军元帅,分八道出塞击之。爽督总管李充等四将出朔州道,己卯,与沙钵略可汗遇于白道。李充言于爽曰:“突厥狃于骤胜,必轻我而无备,以精兵袭之,可破也。”诸将多以为疑,唯长史李彻赞成之,遂与充帅精骑五千掩45\n击突厥,大破之。沙钵略弃所服金甲,潜草中而遁。其军中无食,粉骨为粮,加以疾疫,死者甚众。甲午,突厥遣使入见于隋。隋秦州总管窦荣定帅九总管步骑三万出凉州,前上大将军京兆史万岁,坐事配敦煌为戍卒,诣荣定军门,请自效。荣定素闻其名,见而大悦。壬戌,将战,荣定遣人谓突厥曰:“士卒何罪而杀之,但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突厥许诺,因遣一骑挑战,荣定遣万岁出应之,万岁驰斩其首而还。突厥大惊,不敢复战,遂请盟,引军而去。沙钵略素忌阿波骁悍自白道败归又闻阿波贰于隋因先归袭击北牙大破之杀阿波之母阿波还无所归西奔达头。达头大怒,遣阿波帅兵而东,其部落归之者将十万骑,遂与沙钵略相攻,屡破之,复得故地,兵势益强。二年春二月突厥苏尼部男女万余口降隋。突厥达头可汗请降于隋。秋九月,突厥沙钵略可汗数为隋所败,乃请和亲。千金公主自请改姓杨氏,为隋主女。隋主遣开府仪同三司徐平和使于沙钵略,更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突厥朝隋》)【注】 ①千金公主:突厥佗钵可汗向北周请求讲和,北周皇帝宇文赟封赵王宇文招的女儿为千金公主,嫁给佗钵可汗为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沙钵略素忌阿波/骁悍自白道败归/又闻阿波贰于隋/因先归袭击北牙/大破之/杀阿波之母/阿波还/无所归西/奔达头。B.沙钵略素忌阿波骁悍/自白道败归/又闻阿波贰于隋因先归/袭击北牙/大破之/杀阿波之母/阿波还/无所归西/奔达头。C.沙钵略素忌阿波/骁悍自白道败归/又闻阿波贰于隋因先归/袭击北牙/大破之/杀阿波之母/阿波还/无所归/西奔达头。D.沙钵略素忌阿波骁悍/自白道败归/又闻阿波贰于隋/因先归袭击北牙/大破之/杀阿波之母/阿波还/无所归/西奔达头。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尹,汉代京兆地区的行政长官,相当于郡太守。后用来称京都的行政长官。B.可汗,古代突厥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开始出现于5世纪初,宋元后简称汗。C.配,把罪人遣放到边远地区充军。类似的还有追比,也是把罪人赶往边远地区。D.和亲,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或者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5\nA.隋朝对待突厥的礼节很不周到,惹怒了突厥,加上千金公主伤心北周覆灭,日夜请求沙钵略可汗为北周报仇,突厥遂兴兵侵略隋朝。B.虽然隋朝加强了边防,但突厥还是多次入侵得逞,隋朝命卫王杨爽等率八路大军出塞攻打突厥,李充等率五千精兵在白道大败突厥。C.窦荣定率兵从凉州出发,戍兵史万岁请求效力,窦荣定让他与突厥勇士决斗,他骑着马斩杀了对手,震惊之余的突厥于是请降退兵。D.突厥多次战败后又陷入内战,沙钵略多次被阿波打败,实力大损,突厥有部落和将领投降了隋朝,多次战败的沙钵略只好请求和亲。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隋主患之,敕缘边修保障,峻长城。译文: (2)士卒何罪而杀之,但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唐高宗仪凤元年)大理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陵柏,罪当除名,上特命杀之。大理丞太原狄仁杰奏:“二人罪不当死。”上曰:“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杀则为不孝。”仁杰固执不已,上作色,令出,仁杰曰:“犯颜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遇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所措其手足!且张释之有言:‘设有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处之?’今以一株柏杀二将军,后代谓陛下为何如矣!臣不敢奉诏者,恐陷陛下于不道,且羞见释之于地下故也。”上怒稍解。初,仁杰为并州法曹,同僚郑崇质当使绝域。崇质母老且病,仁杰曰:“彼母如此,岂可使之有万里之忧!”诣长史蔺仁基,请代之行。调露元年,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仁杰奏其奸,请付法司,上特原之,仁杰曰:“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肃然。以文昌左丞狄仁杰为豫州刺史。时治越王贞党与,当坐者六七百家,籍没者五千口,司刑趣使行刑。仁杰密奏:“彼皆诖误,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仁恤之旨。”太后特原之,皆流丰州。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45\n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辛丑,薨,太后泣曰:“朝堂空矣!”自是朝廷有大事,众或不能决,太后辄叹曰:“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对曰:“文学蕴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久之,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B.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C.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D.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审核刑狱的官署,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B.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纪大了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C.宿直,就是值班。古代官署在休沐之日和夜间为了应对突发事变、守护机关和处理紧急公文,多有一套轮流值班工作制度。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其所育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唐代三品以上的官死也叫薨。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狄仁杰秉性耿直,敢于据理力争,甚至有时当面顶撞高宗和武则天,武则天也常常能接受他的意见,甚至迁就他。45\nB.狄仁杰的同僚郑崇质要出使远方,但他的母亲年老病弱,狄仁杰就向长使蔺仁基提出请求,要求自己代替他去。C.狄仁杰断案公正严谨,权善才、范怀义误伐昭陵柏树,高宗要杀了他们,狄仁杰上奏说他们罪不该死,于是皇帝就免了他们二人的死罪。D.狄仁杰做官的时候,十分重视提拔人才,可谓不拘一格,他所举荐的张柬之、姚元崇、桓彦范、敬晖等人,都成了有唐一代著名臣子。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译文: (2)时治越王贞党与,当坐者六七百家,籍没者五千口,司刑趣使行刑。译文: 第八周题组周一 小题基础天天练361.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原文表示转折,“除了它自己洒下的漫山遍野温柔的月光”是对“似乎什么也没有”的转折。A.表示总结前文。B.表示停顿。C.表示话题的转移。D.表转折。2.答案:①句中把蜿蜒阒静的山路比作幽灵般的长蛇,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盘旋曲折的山路,和蜿蜒的长蛇,二者相似;③山路的阒静无人,和蛇爬行的无声无息,二者相似。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修辞手法的能力。结合“不知有多少道弯的山路,犹如一条幽灵般的长蛇”分析,把“弯路”比作“长蛇”,“弯路”的形状特点是弯弯曲曲,盘旋绵长;“长蛇”的特点为曲折绵长,两者相似。结合“无声无息地蜿蜒向前”分析,蛇爬行的无声无息;此时,山路一片漆黑,寂静无声,两者也有相似处。3.答案:①原句采用比喻的修辞,将月亮比作摇篮,写出了月夜的静谧美好。②原句采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隐现的情景,富有动感与情趣。③原句采用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强化了月亮带给人的美好快乐的感觉。45\n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及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结合“于是那轮月亮,便时而化作摇篮,静谧地悬挂在天际”分析,把“那轮月亮”比作“摇篮”,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月夜的静谧。结合“时而躺在前方公路的尽头,调皮地等待我们的车开近;时而与我们捉迷藏,躲到天窗的上方;时而隐入深山,并在一个拐角,猝不及防与我们相遇”分析,用“调皮地等待”“躲”“相遇”等词,赋予月亮以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隐现的情景;用三个“时而”构成排比句,“调皮地等待”“与我们捉迷藏”“猝不及防与我们相遇”,强化月亮带给人的美好感觉,增强语势。4.D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其在土壤上部累积较多,所以土壤颜色较深”可知,“其”在这里指“有机质”,根据主语一致性的原则,前句的主语应是“有机质”,且强调有机质的积累或产生,排除ABC。故选D。5.答案:①随腐殖质量升高呈梯度变化②它也是一种善变的物质③并非所有颜色都随深度变化解析:第一处,根据“黑色的土壤一般是腐殖质含量较高的”“腐殖质含量较少时,土壤则呈现灰色或灰白色”可知,腐殖质量越高,土壤颜色越深。所以“从灰到黑,土壤颜色随腐殖质量升高呈梯度变化”。第二处,“同时”表明此句和上句“氧化铁就是善变的调色高手”是并列关系,氧化铁是一种矿物质,根据“在低洼潮湿的环境中,氧化铁极易转变为水化氧化铁”“当通风不良、氧气缺乏时,土壤中的氧化铁又变成了氧化亚铁”可知,它也是一种善变的物质。第三处,上句说“土壤颜色较深,越往下有机质含量往往急剧下降,因此土壤颜色较浅”,后文又说一些黄土剖面“都是很均一的黄色”,可知,上句所说并非绝对的情况,可以表述为:并非所有颜色都随深度变化。6.答案:(1)寄蜉蝣于天地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7.答案:(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3)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8.答案:(1)彼竭我盈 惧有伏焉 (2)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3)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9.B “只有天子和诸侯可以设宗庙,其余人则不准设庙”错,学界一般认为,周礼宗庙制度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10.B 一个皇帝一生可以用多个不同的年号。45\n11.B 州,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州与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路、府、省、道等,区域大小不相同。12.D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受恩必报”错误,诗歌尾联表达的诗人对待恩惠的态度是,接受恩惠需要有理由,不能随便地接受别人的恩惠。13.答案: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此题,需要结合颈联中两个具体场景,联系全诗分析其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的作用。颈联的两个场景,一是雨中垂钓引发乡思,一是秋夜中风吹木叶声阵阵传来,这两个场景将诗人孤高耿介的情怀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给读者以直观感受;结构上,诗人在直抒胸臆中穿插场景描写,可以使诗歌的节奏得以舒缓,使诗歌显得委婉从容。周二 小题基础天天练371.C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徜徉”有安闲自得的含义。“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语境是在古街上悠闲地行走,“徜徉”符合原文语境。“品味”一指尝试滋味;二指仔细体会;三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体会”是指体验领会。语境与前文的“绿茶”搭配,“品味”更合适。“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散发”指释放出某种东西。语境表达方式比较文艺,选“氤氲”更符合文段的文艺语体。“美丽动人”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通俗来说就是惊艳得让人心动。“楚楚动人”意思是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与前文的“婉约的感伤”搭配,选“楚楚动人”更合适。2.A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古镇却依然故我”,承接的应该是不变的内容,排除B、D。“潇洒于岁月之外”与“历史在这里……”照应,“从容淡泊于生活之中”与“人儿从这里……”对应,排除C。3.答案:原文用反问句的形式,强调突出了流水所象征的岁月流逝之感;原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势贯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欣赏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原句“那不是岁月的血脉么?那不是缕缕的年华么?”采用反问句的形式,使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强调突出了流水所象征45\n的岁月流逝之感;而改句“那是岁月的血脉和缕缕的年华”是一般陈述句,表达的情感比较平淡。原文句式用两个反问句,结构整齐,读起来音韵和谐,语势贯通;而改句由于只有一个句子,缺少这种韵味和气势。4.B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此处应将逗号改为分号。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上班之前,锅子里,肉是肉,菜是菜,‘泾渭分明’”和“下班回来,掀开锅盖,肉和菜,早已‘你侬我侬’”语意并列,结构相同,应使用分号。5.答案:①语意重心不同:改句重心在“如同”上,强调“浓香”像什么;原句重心在“牵动”上,强调“浓香”的作用,更符合原文表意逻辑。②语意轻重不同:改句用“细长、柔韧”形容线,不如原句词语叠用更能起到突出强调作用。③语意连贯不同:改句变换陈述对象,语意不连贯;原句陈述主体“浓香”与上文一致,语意贯通。④适应语境不同:改句用于结尾,似乎话未说完;原句“汤的浓香牵动游子的心”的语句结构,宜于收束文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从表达重点上看,原句强调的是“汤的浓香”对游子的影响,永远牵动着游子的心;而改句表达的重心在“如同”上,强调的是“浓香”像一根线。结合上文来看,“我以汤的味道去浸润孩子的成长岁月”,更多的是表达出“浓香”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因此原句更符合文章的主题和表意逻辑。从用词上来看,原句使用了叠词“细细长长”“柔柔韧韧”,更富有确切性、形象性和音乐性,更能强调出“汤的浓香”虽然无形无色,但却始终让游子惦记牵挂、无法忘怀。改句中没有叠词,只用“细长、柔韧”来形容线,不如原句词语叠用更能起到突出强调作用,也没有了音韵美。从逻辑上来看,上文说“熬好的汤,那种鲜味啊,会化成千万只馋虫,直往你心里钻”“汤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我以汤的味道去浸润孩子的成长岁月”,可见“汤的味道”是陈述的主题。原句的陈述主体是“汤的浓香”,和上文的陈述主体一致。改句的陈述主体是“线”,与上文的陈述主体不一致,不如原句语意贯通、逻辑合理。从语境的角度看,原句卒章显志,用“一生一世牵动着游子的心”作为收束语,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浓香”和游子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游子那深重的思乡之情,彰显主题,深化了文章的内涵。而改句说“那浓香如同一根细长、柔韧的线”,放在结尾,不能表达文段内涵、升华主题,而且有语意未完的感觉,不如原句合适。6.答案:(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7.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土 出则无敌国外患 (2)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3)示例: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从今别45\n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8.答案:(1)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9.A 应为“古代男子成年时要行冠礼”,另外“还没有成年”有误,男子20岁称弱冠,此时已经成年。10.A 制书就是皇帝说的话。所谓“天子之言曰制,书则载其言”。在周代,帝王的命令叫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命为制,制即成为用以颁布皇帝重要的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11.C “武库”,是指古代储藏器物的仓库。汉代置武库署,有武库令丞,掌藏兵器。本属执金吾,晋以后属卫尉,历代因之,到宋代才废。明置武库司,属兵部,清末废。也有称誉人的学识渊博、干练多能的意思。12.C C项“诗人对朋友没有折一枝梅花寄来感到遗憾”理解有误。原诗颈联前句“幸不折来伤岁暮”的意思是幸亏你没有将早梅折来让我感伤时光流逝,因此C项属于对诗句理解的错误。其他选项,A项是对题目“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的理解。“见寄”在古代诗歌题目中比较常见,意思是诗人收到了别人(多是友人)的来信(诗歌),自己赋诗回寄给对方。B项针对注解,结合首联,体现诗人对朋友的欣赏。D项针对首联东阁”即“东亭”,首联是诗人想象友人逢早梅引发诗兴,属于想象或虚写。13.答案:①全诗没有具体描写梅花,但句句与梅相关:梅动诗兴,对梅遥忆,梅引乡愁,梅催白头。②诗歌重在抒情,以早梅伤愁立意,围绕梅花,前两联忆友情,后两联抒愁情。解析:题干说重点不在咏梅,就是要求针对意象的托物言志的作用,着重分析梅花所寄之情;后面针对王世贞的称赞则要求分析诗歌是如何体现出与梅花的关系的,即没有具体写梅花的外表和精神,而是立足诗人与友人对梅花的态度,以此寄托乡愁、友情。具体分析如下:“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梅动诗兴;“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对梅遥忆;“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梅引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梅催白头。诗歌重在抒情,诗人以早梅伤愁立意,“若为看去乱乡愁”,抒发乡愁;诗人看梅花开放而感到梅催人老,继而生出“催人自白头”的感慨。围绕梅花,前两联忆友情,后两联抒愁情。这首诗的重点不在咏梅,而在抒情。45\n周三 小题基础天天练381.D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原文两个双引号均是起到强调的作用,突出引号内的词为拟声词。A.表示特殊称谓;B.表示引用;C.表示人们的感叹语气;D.突出引号内的拟声词。故D项与原文作用相同。2.答案:①本句把小青蛙的黑黄肤色比作穿着的黑黄条纹套衫,十分生动、形象。②能突出色彩,画面感强,给人以强烈的印象。③同时,与下文小青蛙的一系列动作相呼应,更突出了小青蛙的灵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比喻具有生动性”,要从生动性角度进行分析,“黑黄条纹套衫”运用了借喻,把小青蛙的皮肤的条纹比喻成黑黄条纹套衫,让小青蛙的外表具有了画面感,非常活泼生动。小青蛙的外表和后文的一系列动作“冒、蹬、跃”相呼应,更加突出了小青蛙的可爱。3.答案:①强调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捏着”“低着”上,强调入水前的状态;原句的重点落在“一捏”“一低”上,强调入水前的连贯动作。②表达效果不同:改句主要表达的是潜入水底这个结果,原句则侧重展现孩子们灵活熟练的游泳技能。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是较为普通的平铺直叙;原句通过“一捏”“一低”动作的连续使用,更加口语化,活泼风趣,与全文的风格更和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能力。分析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要从句子的长短整散、强调的重点、语言风格的一致性等角度进行分析。原文句子由三个小句组成,而改句把小句变成修饰成分,变为一句,不能突出原文中孩子们入水前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在表现孩子们的活泼可爱和游泳技能方面显得稍逊一筹;从整体风格上看,原文口语化,行文活泼,以短句居多,而改句不能和整体的语言风格一致。4.答案:①临近清明 ②人们的活动也增多 ③需要量力而行(意思对即可)5.答案:(1)宜晚睡早起。(2)宜适度运动。(3)宜清淡饮食。6.答案:(1)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2)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7.答案:(1)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3)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8.答案:(1)人非生而知之者 (2)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3)渺沧海之一粟 (4)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45\n9.B 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10.D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仙逝即去世,像仙人一样离开人间,是对“死”委婉的说法。11.C “我国古代对南部各民族的统称,古代有‘东羌、南夷、西狄、北蛮’的说法”错,“夷”是对东方各民族的统称。古代有“东夷、南蛮、西羌、北狄”的说法。本题错误比较明显,古诗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见“羌”为西部少数民族。12.C 本题四个选项主要针对关键字的理解和关键手法的赏析。考生注意理解关键字要结合语境。C项中“山头乌云急速行进的状态”属于对“度”的理解错误。一般讲“度”是踱步的意思,这里使用拟人手法,写乌云行动迟缓,暗示雨天还要持续一段时日。13.答案:①前六句皆是写雨,其中“乱淋”明写雨之急骤。②其他五句皆是暗写。“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借长期荫翳不辨晨光体现秋雨连绵;“山云低度墙”以云低暗示下一场秋雨即将到来;“鸬鹚窥浅井,蚯蚓上深堂”写积雨成涝。③诗歌通过雨乱云低营造了压抑、昏暗的意境,又通过鸬鹚觅食、蚯蚓避湿来渲染久雨后的苦闷,表现了诗人流落秦州的感时伤乱之情和个人身世之悲。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进行赏析的能力。题干要求从明、暗两个角度赏析怎样写雨,写法和写作对象都已明确,赏析的是景与手法的关联。考生要注意明写即直接写雨,暗写就是间接通过其他景物烘托雨,然后从诗歌中筛选出能体现明、暗写雨的地方,如“乱淋”直接写出雨的急骤,其他如“秋阴”“云低”说明雨水之连绵,又以“鸬鹚”“蚯蚓”的细节暗示积雨成涝,最后点出这些或明或暗对雨的描写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周四 小题基础天天练391.B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因为有一个分号,前后是并列关系;根据并列关系的句子最好能前后分句对称的特点,前一句第一个分句是动宾结构,那么分号后的句子中,第一个分句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排除ACD三项。2.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本体是“国家”,喻体是“利维坦”(“Leviathan”的字意为裂缝,在《圣经》中是象征邪恶的一种海怪)。A.夸张,对偶:“万里”“百年”是夸张;前后两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是对偶。B.比喻:本体是“琵琶曲的声音”,喻体分别是“银瓶乍破”“铁骑突45\n出刀枪鸣”的声音。C.无修辞;D.借代:“汗青”代指历史、史册。3.答案:然而,没有了强有力的国家,人类社会就难以建立起稳定的、持续的和节约的秩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不合逻辑,前面的因“有了强有力的国家”,不能得出后面的结果,应该是“没有了强有力的国家”;第二处是搭配不当,“竖立”和“秩序”搭配不当,应该将“竖立”改为“建立”。所以正确的句子是:然而,没有了强有力的国家,人类社会就难以建立起稳定的、持续的和节约的秩序。4.答案:①要么价格高 ②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③促进公众改变消费习惯5.答案:①没有合适的替代品 ②不能被替代品完全替代 ③执法难度不小成本不低 ④塑料袋收费作用不大6.答案:(1)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7.答案:(1)不蔓不枝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8.答案:(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2)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9.D “致仕”也是指请求辞官归家。10.D 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11.B “既自以心为形役”的“役”是“役使,奴役”的意思。12.B B项中“跌宕起伏的心情”不正确。根据诗歌内容,诗人的情感比较稳定,整体体现了诗人登上太白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百姓安康和乐的期盼,没有跌宕起伏的特点。13.答案:①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以动衬静。②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③衬托。用“鸟语乐”的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白岭的清幽,表达诗人的欣悦之情。④拟人。“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景物描写的赏析能力。考生既要抓住景物特点,还要突出写景手法技巧,另外要关注景物中蕴含的情感。考生作答时首先要从诗歌中筛选出主要景象,45\n如鸟语、鱼行,然后就可以看出视听结合的角度以及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再者以“乐”描述鸟,以“行”描写鱼,体现拟人化的修辞。考生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视听结合分别表现在哪里,动静结合又体现在哪里。周五 小题基础天天练401.D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省略号表示列举省略。A.表示说话中断。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C.表示余意未尽。D.表示列举省略。故原文省略号和D项相同。2.答案:①“山间明月,江上渔灯”上下句字数相同,句式相同,都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②“山间明月,江上渔灯”词性相同,上下句相同位置的词语都是名词。③“山间明月,江上渔灯”平仄相对,上下联尾字符合“仄起平收”规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题干提示“对偶具有对称性”,要从对称性的角度对文中句子进行分析,对偶的对称性体现在上下句字数相等,上下句同一位置上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平仄相对。“山间明月,江上渔灯”两句字数相等,上下句“山间”对“江上”,均为名词,均为地点;“明月”对“渔灯”,均为名词;在平仄上,遵循了仄起平收,“月”为仄声,“灯”为平声。由此可以总结出答案。3.答案:①原文将状语“像喜欢杭州的龙井一样”抽出来单独成句,对它起到了强调作用。杭州龙井为天下名茶,作者像喜欢天下名茶一样喜欢这个小城,可见对小城的喜爱之深。②改写后的句子句式较长,因而显得拖沓;且“喜欢”一词在一句中出现两次,以致有些拗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原句“像喜欢杭州的龙井一样”为介宾结构,做状语,单独成句,为强调状语部分,表现了作者像喜欢龙井一样,喜欢这座小城;从文段的整体风格上,原文段主要运用了短句,而改句变成了长句,不符合原文的整体风格。改句中“喜欢”两次出现,显得重复。故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4.答案:①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②体育活动应该丰富多彩 ③关键在家庭体育氛围的营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后文“不但可以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还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好处(作用),再结合后一句“要提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体育不可或缺”,此处填写意思为“经45\n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句子。第二处,根据后文说“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加以选择”,只有体育活动种类多了,也就是丰富多彩了,学生才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加以选择,所以此处填写意思为“体育活动应该丰富多彩”之类的句子。第三处,根据前文“体育习惯的养成,固然与学校教育有关”,以及后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庭拥有足够的体育氛围,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的兴趣”,此处应填写意思为“关键在家庭体育氛围的营造”之类的句子。5.答案:第一段:不能忽视体育。第二段:体育活动不能单一化。第三段:养成体育习惯不只靠学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第一段,首先指出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指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作用——“不但可以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还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最后由此得出提高国民素质体育不可或缺。所以这一段是告诉我们“体育很重要,不能忽视体育”。第二段,首先指出体育活动应该丰富多彩,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加以选择。然后具体指出男女性别不同,喜欢的体育活动也不同,单一的体育活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这一段主要讲述“体育活动要丰富多彩,不能单一化”。第三段,首先指出体育习惯养成固然与学校教育有关,但关键在家庭体育氛围的营造。然后指出只有家庭拥有足够的体育氛围,才能培养孩子体育活动的习惯。所以这一段主要讲述“养成体育习惯不只靠学校”。6.答案:(1)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2)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7.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3)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8.答案:(1)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9.B 六部最高长官不是御史大夫而应是尚书。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秩中二千石。通常谓御史职掌监察,然主管非御史大夫,而是其下的御史中丞。成帝绥和元年,仿古制设三公,改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又改为司空。大司空(司空)不在御史台。“侍御史之率”的名义改属中丞。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宋不除大夫,以中丞为台长。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官遂废。45\n10.A 处于丁忧期间的一些人由于国家需要,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或有的守制未满,而应朝廷之召出来应职者,称起复。11.B 从秦始皇时期开始,就有匈奴与中原征战不休的记载。比如学生可以从司马迁、苏武牧羊等故事推知汉朝时中原与匈奴就已经征战不休了。12.C C项中“舍我其谁的自信豪壮溢于言表”对情感分析错误。根据语境,前文有“鬓星星,竟何成”,体现词人年华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哀;后文又有“一掬钓鱼坛上泪”,描述词人伤感落泪的情状。因此词人并非表达自信豪壮,而是壮志难酬、青史无名的愤懑不甘。13.答案:上阕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将嵩山三十六峰比作剑气直冲星斗的宝剑,渲染出豪壮的意境,体现词人渴望大展拳脚、收复失地的凌云壮志。下阕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描写钓鱼坛上风雨如磐、天地迷冥,营造出悲戚迷茫的氛围,强调词人壮志难酬、年华空老、不得已而隐逸的忧愤和感伤。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情景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力。古人写诗无非“情景”二字,尤其注意情与景之间的对应吻合,或者情景直接对应,或者反衬,如乐景反衬哀情。考生首先要明确两处写景的特点,如上阕“长剑”象征征战沙场、建立功勋,自然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下阕“钓鱼坛”象征着恬然归隐的生活,前后对比,壮志难酬的情感自然就体现出来了。周六 循环定向集中练81.C C项对两次目光的理解都失之肤浅,不符合人物性格特点。文章两次写律子“不和悦”的目光,体现的是她的倔强和不甘,在这“不和悦的目光”里,一如既往地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渴望和执着的追求。2.答案:“小姑娘身裹山茶花图案和服的细节”暗示生命的陨落,令人哀伤惋惜;“律子作为模特参加新年和服表演会”暗示生命的倔强和顽强。面对病魔,律子勇敢坚强,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可敬可叹可赞。3.答案:(1)这篇小说体现了生命美丽却无常易逝的伤感氛围。(2)①通过现实中律子随时可能早逝的不幸来表现。②通过火团降落红叶山的幻影来渲染。4.D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相伴到老”理解有误。依据原文“高女人没有更多的福气在矮小而挚爱她的丈夫身边久留。死神和生活一样无情。生活打垮了她,死神拖走了她。现在只留下矮男人了”,可知高女人在丈夫出狱后不久便去世了,二人并没能相伴到老。45\n5.答案:鼓励并协助身患重病的妻子行走;谢绝许多人帮他续弦;保留当年的结婚照片;雨天上班时,仍保留高高举伞的习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情节内容的概括能力。能体现矮丈夫对妻子挚爱的是第④段、第⑥段、第⑧段和第⑨段。第②段和第③段虽然有对矮丈夫的描写,但主要体现了夫妻恩爱。从第④段“矮男人两只手用力端着老婆打弯的胳膊。他太矮了,抬她的手臂时,必须向上耸起自己的双肩。他很吃力,但他却掬出笑容,为了给妻子以鼓励”“高女人抬不起左脚,他就用一根麻绳,套在高女人的左脚上,绳子的另一端拿在手里。高女人每要抬起左脚,他就使劲向上一提绳子”体现了矮丈夫鼓励并协助身患重病的妻子行走。其他答案概括自第⑥段“据说研究所不少人都来帮助他续弦,他都谢绝了”,第⑧段“矮男人一声不吭,脸色铁青,在他背后挂着当年与高女人的结婚照片”。第⑨段“矮男人打伞去上班时,可能由于习惯,仍旧高举着伞”。6.答案:①以裁缝老婆的妄下断语,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着自私庸俗、趋炎附势的小市民这类人;②用裁缝老婆的狠毒欺压与高女人、矮丈夫的善良忍让作对比,凸显了高女人、矮丈夫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③用裁缝老婆的势利不改与“团结大楼”里的居民“友善地点头”作对比,肯定了这些居民身上人性的复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作用的能力。从文章内容来看,“裁缝老婆下了断语:‘我看这娘儿们最多再等上一年。那矮子再不出来,她就得改嫁。要是我啊——现在就离婚改嫁,等那矮子干嘛,就是放出来,人不是人,钱也没了!’”可知她是社会中的小市民,象征社会中一类人;从小说人物方面,“高女人成了在押囚犯的老婆,落到了生活的最底层,自然不配住在团结大楼内那种宽敞的房间,被强迫和裁缝老婆家调换了住房”“只剩下被裁缝老婆占去的房子还没调换回来”可知,她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她的狠毒欺压对主要人物高女人和矮丈夫的善良起对比、衬托的作用;从故事情节设计方面,“权力从身上摘去,笑容就得挂在脸上。她怀里揣一张漂亮又年轻的女人照片,去到门房找矮男人。照片上这女人是她的亲侄女”可知,她是团结楼中的居民,但与其他居民不同,始终顽固、势利;“团结大楼的人们看了,不由得受到感动。这些人再与他俩打头碰面时,情不自禁地向他俩主动而友善地点头了”,她的庸俗势利与“团结大楼”里的居民“友善地点头”作对比,突出了这些居民身上人性的复苏与善良的本质回归。45\n周日 难点强化针对练81.D “骁悍”是骁勇、强悍之意,与“阿波”一起作“忌”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因先归”是“袭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BC两项;“西”是“往西”“向西”的意思,是“奔”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AB两项。2.C “类似的还有追比,也是把罪人赶往边远地区”解说有误。追比是指古代官府限令吏役办事,如果不能按期完成,就打板子以示警惩。3.C “震惊之余的突厥于是请降退兵”概述有误。依据原文“突厥大惊,不敢复战,遂请盟,引军而去”可知,突厥只是“请盟”,即请求结为盟好,而不是“请降(请求投降)”。4.答案:(1)隋朝皇帝对此很担忧,下令沿着边境修筑屏障,加高加固长城。(2)两国交恶,士卒有什么罪过要被杀死,今天双方只要各派一名壮士以决出胜负。解析:(1)“患”,担忧,忧虑;“敕”,皇帝的诏令;“峻”,加高加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2)“何罪”,有什么罪过;“但”,只,只要;“决”,决胜负。【参考译文】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对待突厥的礼遇很冷淡,突厥十分怨恨。千金公主对北周皇室覆灭很伤心,日夜向沙钵略可汗进言,请求他为北周复仇。沙钵略可汗对他的大臣说:“我是北周的亲戚,现在杨坚自立为帝却不能制止他,还有何面目见夫人可贺敦呢!”于是和原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联合起兵进攻隋朝。隋朝皇帝对此很担忧,下令沿着边境修筑屏障,加高加固长城。命令上柱国、武威人阴寿镇守幽州,京兆尹虞庆则镇守并州,驻扎数万军队以防备突厥。陈长城公至德元年(583年)夏季四月,突厥多次进犯隋朝,于是隋文帝杨坚任命卫王杨爽等人担任行军元帅,兵分八路出塞进攻突厥。杨爽督帅总管李充等四位将领从朔州道出兵,陈长城公至德元年(583年)四月己卯日,与沙钵略可汗在白道遭遇。李充向杨爽进言道:“突厥因为近来多次侵犯得胜,必然轻视我军而不做防备,我军派出精兵袭击突厥,就可以打败他们。”众将大多对此怀疑,只有长史李彻赞成这一建议,李彻于是和李充率领五千名精锐骑兵突袭突厥军,大败敌军。沙钵略可汗扔掉所穿的金甲,潜伏在草丛中才得以逃脱。突厥军中没有粮食,把尸体骨头碾成粉末充当军粮,再加上疫病流行,死亡的人很多。甲午日,突厥派遣使节向隋朝入朝觐见。45\n隋朝秦州总管窦荣定率领九位总管及三万步兵、骑兵从凉州出发,原上大将军、京兆人史万岁,犯法被发配到敦煌充当戍兵,他来到窦荣定军营门口,主动请求效力。窦荣定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见到他很高兴。陈长城公至德元年(583年)壬戌日,准备出战,窦荣定派人对突厥说:“士卒有什么罪过要被杀死,只要各派一名壮士决出胜负。”突厥答应了,便派一人骑马挑战,窦荣定派史万岁出去迎战,史万岁驰马斩对手首级返回。突厥十分震惊,不敢再出战,于是请求结盟,然后领军退走。沙钵略可汗向来妒忌阿波可汗骁勇强悍,从白道战败逃回时,又听说阿波可汗与隋朝交往,因此先返回袭击北牙,大败阿波可汗部落,杀死了阿波可汗的母亲。阿波可汗返回后,无处可归,就往西投奔了达头可汗。达头可汗听说情况后大怒,派阿波可汗率兵东进,他的北部部落前来投奔的有近十万骑兵,阿波可汗于是和沙钵略可汗互相攻打,多次打败沙钵略可汗,又收复了旧地,军队势力更加强大。陈长城公至德二年(584年)春季二月突厥苏尼部落男男女女一万多人投降隋朝。突厥达头可汗请求归降隋朝。秋季九月,突厥沙钵略可汗因为多次被隋朝击败,于是请求和亲。千金公主也请求改姓杨氏,做隋文帝杨坚的女儿。隋文帝派开府仪同三司徐平和出使到沙钵略那里,改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5.B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武则天十分信任和器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众大臣没有哪一个可以与他相比的,她时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是直呼其名。狄仁杰也习惯于当堂直言强谏,而武则天也经常采纳他的建议,尽管这样做违背了自己的本意时也从不在意。有一次,狄仁杰随从武则天巡游,途中忽然遇到大风,将狄仁杰的头巾吹落在地,他的坐骑也因此受惊而飞奔不止,武则天于是命令太子李显追上惊马,抓住马的笼头并将它拴好。“常”修饰“谓”,状中关系不能断开,排除CD;“常谓之国老而不名”表意完整,“仁杰好面引廷争”表意和结构都完整,其后断开,“仁杰”作下一句的主语,其前断开,排除A。6.C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值班”错误,宿直,是夜间值班的意思。7.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于是皇帝就免了他们二人的死罪”错误。根据原文,狄仁杰上奏说二人罪不该死,皇帝生气,然后狄仁杰又以汉文帝和张释之的典故劝说皇帝,而且文中说“上怒稍解”,没有提及皇帝免其死。8.答案:(1)如果一定要曲意宽赦王本立,那就请先将我流放到荒无人烟的边远地带,给忠贞的人作为将来的警戒。45\n(2)当时朝廷正在惩治越王李贞的党羽,按照法令应当被判罪的有六七百家,登记没收家产入官府充当奴婢的有五千人,司刑寺督促豫州方面执行判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曲赦”,曲意宽赦;“弃”,这里是流放;忠贞,忠贞的人。(2)“治”,惩治;“党与”,同党、党羽;“坐”,判罪;“籍”,登记;“没”,没收;“趣”,通“促”,督促。【参考译文】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大理寺上奏说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昭陵上的柏树,按照罪责法令应当被除去官吏名籍;唐高宗却特意命令将他们处死。大理丞太原人狄仁杰上奏道:“这两个人的罪责不应当被处死。”唐高宗说:“权善才等砍昭陵柏树,我不杀了他们就是我的不孝。”狄仁杰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唐高宗满脸怒色,命令他出去,狄仁杰说:“冒犯陛下的威严,直言强谏,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很难做到的。但我认为如果遇到桀、纣固然会很困难,而如果遇到尧、舜这样的仁君却很容易做到。如今依照法令不应当被处死的人,而陛下却执意要处死,这样一来,就会让法律失去取信于人的根本,那么人们以后将何所依从呢?而且张释之曾对隋文帝说过:‘假如有人盗取高祖长陵一抔土,那么陛下将如何处分他呢?’如今因误砍一棵柏树而将两位将军处死,那么后代会怎么看待陛下?我之所以不奉诏执行陛下的命令,是唯恐让陛下陷落到无道的境地,也是因为害怕无颜去九泉之下见张释之的缘故。”听他这样一说,唐高宗的怒气才稍微消了一点。起初,狄仁杰担任并州法曹一职,同僚郑崇质本应出使遥远的地方。可是郑崇质的母亲年迈多病,狄仁杰说:“他母亲的情况如此不妙,怎能再让她有万里离别的忧愁呢!”随即找到长史蔺仁基,请求他代替郑崇质担当出使的任务。调露元年,左司郎45\n中王本立仗恃皇帝的恩宠而滥用权力,朝中文武百官因此都对他畏惧有加。唯独狄仁杰上奏揭发他的奸恶行径,并请求将他移交司法部门查办,唐高宗特地将他赦免。狄仁杰说:“尽管国家缺乏优秀人才,可是难道缺少像王本立这样的人吗!陛下为什么要爱惜罪人,从而使王法得到损害?如果一定要曲意宽赦王本立,那就请先将我流放到荒无人烟的边远地带,给忠贞的人作为将来的警戒。”王本立最终被治罪。朝廷上下从此严肃而有法度。以文昌左丞狄仁杰为豫州刺史。当时朝廷正在惩治越王李贞的党羽,按照法令应当被判罪的有六七百家,登记没收家产入官府充当奴婢的有五千人,司刑寺督促豫州方面执行判决。狄仁杰为太后上密奏道:“他们都是受牵连的,我本打算奏明皇上,可是似乎有为叛逆的人申辩的嫌疑;可是知而不言,又深恐违背陛下仁爱怜悯的本意。”太后因此特地原谅了他们,将他们全都流放丰州。武则天十分信任和器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众大臣没有哪一个可以与他相比的,她时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是直呼其名。狄仁杰也习惯于当堂直言强谏,而武则天也经常采纳他的建议,尽管这样做违背了自己的本意时也从不在意。有一次,狄仁杰随从武则天巡游,途中忽然遇到大风,将狄仁杰的头巾吹落在地,他的坐骑也因此受惊而飞奔不止,武则天于是命令太子李显追上惊马,抓住马的笼头并将它拴好。狄仁杰曾经多次以年老多病为缘由向太后提出回家养老的请求,武则天每次都拒绝了。每当狄仁杰入朝参见的时候,武则天还时常阻止他行跪拜礼,她说:“每当看见爱卿行跪拜大礼的时候,朕的身体都会隐隐作痛。”武则天还免除了狄仁杰晚上在宫中值宿的义务,并告诫他的同僚们说:“如果不是什么军国大事,就不要去烦扰狄公。”公元700年,狄仁杰去世,武则天痛哭流涕,说:“朝堂空了!”从此以后,朝廷一遇到大事,如果百官决断不了,武则天就会叹息道:“老天为什么要把我的国老这么早夺走呢?”武则天先前曾经询问狄仁杰道:“朕想要得到一位贤士委以重任,您认为谁最合适呢?”狄仁杰回答道:“如果陛下想要的是学识渊博的才俊,那么苏味道、李峤本来就是最佳人选。如果陛下一定要找卓尔不群的奇才,那就非荆州长史张柬之莫属了,此人虽然年迈,但的确是块当宰相的料。”武则天随即擢升张柬之为洛州司马。过了很久,终于将他升任为宰相。狄仁杰还曾经向武则天举荐了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随后这些人都成了唐代的名臣。于是就有人对狄仁杰说道:“治理天下的贤能良将,全都出自您狄公的门下啊。”狄仁杰回答道:“引荐贤良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并非为了我的一己私利啊。”4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3年高考语文第二周题组训练主题--高考语用Ⅱ名句默写文化常识文言句子翻译(带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第七周题组训练主题--高考语用Ⅱ名句默写文化常识文言句子翻译(带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第三周题组训练主题--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化常识(带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第十周题组训练主题--语言文字运用文化常识名句默写诗歌鉴赏(带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第四周题组训练主题--高考语用Ⅰ名句默写诗歌鉴赏(带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第一周题组训练主题--高考语用Ⅰ名句默写诗歌鉴赏(带解析)
2023年新教材高考语文第八周题组训练主题--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化常识诗歌鉴赏(带解析)
2023年新教材高考语文第三周题组训练主题--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化常识(带解析)
2023年新教材高考语文第十周题组训练主题--语言文字运用古代文化常识名句默写(带解析)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基础练习(语言文字运用 名句默写 文化常识)(共五组)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8-14 18:38:06
页数:45
价格:¥3
大小:77.4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