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B卷(Word版带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B卷滚动提升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84年,清朝官员张树声在《遗折》中说:“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该材料的核心主张是A.改革教育,振兴中华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运用西学,体制变革D.设立议院,民主共和2.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称赞他是“一个为天下服务的大政治家”,“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领头打开了一个现代的突破口”。“他”是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毛泽东3.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是指A.地主阶级抵抗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4.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A.先进的中国人不得不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B.西方近代文明程度高,促使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C.西方近代都市的文明促使中国传统“夷夏”观念发生转变D.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逐步醒来\n5.1849年,福建巡抚徐继畲所著的《瀛环志略》出版,这是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世界地理、历史著作。他在初稿中明确写道:“亚细亚以中国为主”,在定稿时改写成“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他的友人刘鸿一为此书写的序言中有“夫中国者,天地之心。四夷,天地之肢”一语。由此可见当时A.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B.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已经消除C.中国对世界的认知相对客观D.守旧观念与新思想同时并存6.鸦片战争后,以龚自珍等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由“纯学术”走向“致用之学”的道路,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A.教育观念的变化B.开始提出“经世致用”思想C.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危害严重D.“夷狄观念”改变7.1923年12月,北京大学在一次民意测验中问:“现在中国流行关于政治方面的各种主义,你相信哪种?”结果,社会主义得291票,资本主义得4票。这一结果表明A.青年学生思想觉悟提高B.中共加大了思想舆论宣传C.人们渴望实现社会公平D.国人普遍信仰马克思主义8.学者指出:“启超避地日本,既作《清议报》,丑诋慈禧太后;复作《新民丛报》,痛诋专制,导扬革命。邹容《革命军》等先后出书,海内风动,人人有革命思想矣!而其机则自启超导之也。”由此可知,近代中国A.新思想互相影响不断推陈出新B.不同政治派别思想斗争激烈C.革命思想获得广泛的群众支持D.思想解放进程深受西方影响9.陈独秀在《新青年》中撰文声称:“国人等欲脱蒙味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下列文章与陈独秀认为的“科学”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A.孔子首创私学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处世观B.亚里士多德一生实践“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治学精神C.达尔文实地考察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D.毛泽东认真思考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n10.《校邠庐抗议》是早期维新派冯桂芬于1861年完成的作品,在该书的一系列政论中,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由此可知冯桂芬表达的思想应该是()A.反抗侵略B.政治改良C.中体西用D.全盘西化11.“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这文中描述的“他”是属于中国近代的A.地主阶级抵抗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12.12.长期以来,文言文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下层人民不懂文言,而新文化、新思想如果只是停留在读书人层面,是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作用的。20世纪初,中国的白话文运动A.解决了文言这一困扰中国的问题B.推动白话文登上了文学的殿堂C.使白话文成为了文学的主要形式D.有助于解决危机下的文化普及13.20世纪初,“康德的认识论受到了中国学者的重视。介绍和传播康德思想是学术理论的中心内容”。梁启超、严复、章炳麟、王国维、蔡元培等学者都参与其中。这表明康德思想A.促进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B.适应了中国救亡图存的需要C.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入发展D.代表了欧洲启蒙思想的精华14.“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下列对作者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A.此思想是为了维护清朝君主统治B.其目的是为实现国家富强,摆脱外族侵略\nC.其主张深受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D.此思想在中国的实施,使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革15.周英杰在《<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中有这样的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作者提出的主张不切合实际B.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C.落后的制度带来思想的闭塞D.锁国政策对思想的影响16.“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梁启超这段话的主旨是A.主张循序渐进变法改革B.反对完全照搬西学C.主张大力提高国民素质D.要求大力兴办学校17.毛泽东说:“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上述言论出自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18.孙中山说:“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为此,孙中山A.全力投身民国实业发展B.提出了“耕者有其田”C.与中国共产党实行合作D.主张应该“节制资本”19.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nA.证明孙中山的阶级属性发生改变B.表明孙中山已完全接受中共革命主张C.说明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D.说明孙中山的革命策略有所调整20.孙中山在1921年3月说道:当年“因社会主义底学说输入中国未久,兄弟将‘社会主义’原文译为‘民生主义’较为允当。”1924年孙中山又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走在方法。”此处,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质含义是A.节制资本和土地国有B.消灭资本家和个体小生产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D.消除社会不公和贫富分化21.一位考生参加大学招生考试,理化试卷只做了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却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为了集体生产而放弃复习功课。该生后被广泛宣传,两年后任某大学党委副书记,并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这样的事情发生于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B.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22.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谈话。他说:“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一论断A.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C.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D.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2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概念实际是1940年由中国共产党总结出来的,而国民党方面始终称“联共”为“容共”,即“容纳共产党”之义。上述材料反映了A.政治立场主导着史实的建构B.对历史的解读受现实需求影响\nC.两党在争夺国民革命领导权D.两党关系左右着民主革命发展24.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其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二、材料分析题25.【滚动考查中日救亡图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名称备注1898.3《日本变政考》康有为编译呈光绪帝御览1901.5《美国独立檄文》《国民报》第1期1903《法兰西人权宣告书》《政治思想之源》1918.11《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青年》1920.8《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陈独秀审定,上海出版材料二“惟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孙中山全集》材料三“自志士东游以来,译本书如风发云举,一切学科日见进步,政法诸书尤辟浑茫,欧西巨子之学说,滔滔焉飞渡重洋,竞灌输吾同胞之意识界矣。”——夏清贻《金陵卖书记》\n材料四“这次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像这般……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世界,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指出材料一表格中名称栏所列内容在各国的实践。根据材料一,概述先进中国人效仿世界各国寻找国家出路经历的三个阶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及主要成就。指出材料二中“国民革命”与以往的“英雄革命”有何不同?(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出路的探索?26.阅读下列材料解答问题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1)三则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的什么现象?(2)如何评价材料三所反映的运动?(材料四…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材料五“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3)材料四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n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描绘的分别是哪三大理论成果的产物?(4)材料五中的“老人”是谁?“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5)材料五中“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的“诗篇”围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27.阅读下表,从“思想与社会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至少2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可追加关键词;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托古改制经世致用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变法图存三民主义实业救国民主与科学尊孔复古马克思主义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B卷滚动提升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84年,清朝官员张树声在《遗折》中说:“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该材料的核心主张是A.改革教育,振兴中华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运用西学,体制变革D.设立议院,民主共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可知,这反映了张树声核心主张是运用西学,体制变革,故C项正确。教育不是西方制度的核心内容,故A项排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已经被材料否定,故B项排除。材料主张君民一体,不是民主共和,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中体西用\n【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思想,属于高考热点之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体”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最终导致洋务运动失败。2.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称赞他是“一个为天下服务的大政治家”,“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领头打开了一个现代的突破口”。“他”是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毛泽东【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打着孔子的旗号进行变法、改变制度,所以“他”是康有为而非李鸿章、孙中山、毛泽东等选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3.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是指A.地主阶级抵抗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答案】C【解析】地主阶级抵抗派的阶级属性决定他们不可能会构造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新学派,故A错误。地主阶级洋务派不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B;资产阶级维新派把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体现了“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故C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打破旧思想,推翻旧制度,没有体现“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故D错误。4.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n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A.先进的中国人不得不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B.西方近代文明程度高,促使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C.西方近代都市的文明促使中国传统“夷夏”观念发生转变D.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逐步醒来【答案】C【解析】“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说明康有为认识到西方社会治理的先进性,促使中国传统“夷夏”观念发生转变,故C项正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维新派就提出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故A项错误;“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说明康有为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先进,但并未提出全面学习西方文明的要求,故B项错误;香港、上海等地虽处于殖民统治之下,鸦片战争后,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逐步醒来,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结合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分析解答。5.1849年,福建巡抚徐继畲所著的《瀛环志略》出版,这是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世界地理、历史著作。他在初稿中明确写道:“亚细亚以中国为主”,在定稿时改写成“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他的友人刘鸿一为此书写的序言中有“夫中国者,天地之心。四夷,天地之肢”一语。由此可见当时A.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B.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已经消除C.中国对世界的认知相对客观D.守旧观念与新思想同时并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瀛环志略》出版,这是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世界地理、历史著作”“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和所学知识可知,徐继畲所著的《瀛环志略》是近代介绍西方的代表著作之一,说明徐继畲已经对西方有所了解,但天朝上国的观念仍然存在,这说明守旧观念与新思想同时并存,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下降;材料“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说明徐继畲仍然存在天朝上国的陈腐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徐继畲已经对西方有所了解,但不客观,故C项错误。\n6.鸦片战争后,以龚自珍等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由“纯学术”走向“致用之学”的道路,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A.教育观念的变化B.开始提出“经世致用”思想C.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危害严重D.“夷狄观念”改变【答案】A【解析】材料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强调了对实用人才的渴求,从侧面反映了要求冲破“八股取士”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故A项正确;“经世致用”思想是顾炎武提出的,故B项表达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列强侵略的危害和“夷狄观念”的改变,故CD项排除。【点睛】“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解题的关键。7.1923年12月,北京大学在一次民意测验中问:“现在中国流行关于政治方面的各种主义,你相信哪种?”结果,社会主义得291票,资本主义得4票。这一结果表明A.青年学生思想觉悟提高B.中共加大了思想舆论宣传C.人们渴望实现社会公平D.国人普遍信仰马克思主义【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追求的是社会公平。民意测验中相信社会主义的占绝对多数票,说明人们渴望实现社会公平,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民意测验没有指明是针对青年学生的,不能说明青年学生思想觉悟是否提高,排除A项:当时中共刚诞生,且处于秘密活动中,不可能出现大规模舆论宣传的状况,排除B项:D项中的“普遍”表述错误。8.学者指出:“启超避地日本,既作《清议报》,丑诋慈禧太后;复作《新民丛报》,痛诋专制,导扬革命。邹容《革命军》等先后出书,海内风动,人人有革命思想矣!而其机则自启超导之也。”由此可知,近代中国A.新思想互相影响不断推陈出新B.不同政治派别思想斗争激烈C.革命思想获得广泛的群众支持D.思想解放进程深受西方影响【答案】A\n【解析】材料中学者认为邹容等人传播民主革命思想得益于梁启超的倡导。这表明新思想互相影响不断推陈出新。A正确;B项材料说的是不同思想的传播,而不是不同政治派别思想斗争,排除;C项近代中国革命派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受西方影响,排除。故选A。9.陈独秀在《新青年》中撰文声称:“国人等欲脱蒙味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下列文章与陈独秀认为的“科学”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A.孔子首创私学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处世观B.亚里士多德一生实践“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治学精神C.达尔文实地考察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D.毛泽东认真思考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体现的是为人处世的哲学观;B项体现的是追求真理的精神;D项体现的是在文化领域里的方针。因此ABD均错误。C项为近代科学,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神创论,是科学领域里的巨大地发展。考点:新文化运动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反对传统道德。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10.《校邠庐抗议》是早期维新派冯桂芬于1861年完成的作品,在该书的一系列政论中,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由此可知冯桂芬表达的思想应该是()A.反抗侵略B.政治改良C.中体西用D.全盘西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材料中冯桂芬主张“采西学”“制洋器”,最能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故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思想•中体西用\n11.“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这文中描述的“他”是属于中国近代的A.地主阶级抵抗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可知其要变革传统政治制度,从题干中“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难以摆脱封建羁绊”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康有为托古改制的特点,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12.12.长期以来,文言文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下层人民不懂文言,而新文化、新思想如果只是停留在读书人层面,是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作用的。20世纪初,中国的白话文运动A.解决了文言这一困扰中国的问题B.推动白话文登上了文学的殿堂C.使白话文成为了文学的主要形式D.有助于解决危机下的文化普及【答案】D【解析】根据“而新文化、新思想如果只是停留在读书人层面,是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作用的”,表明新文化只有扩展到下层人民才能对社会产生巨大作用,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推动了文化的普及,有助于促进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D正确;材料主要说明新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A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3.20世纪初,“康德的认识论受到了中国学者的重视。介绍和传播康德思想是学术理论的中心内容”。梁启超、严复、章炳麟、王国维、蔡元培等学者都参与其中。这表明康德思想A.促进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B.适应了中国救亡图存的需要\nC.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入发展D.代表了欧洲启蒙思想的精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初”“梁启超、严复、章炳麟、王国维、蔡元培等学者都参与其中”可知,康德思想被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广泛宣传,这适应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需要,B选项正确。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是在戊戌变法期间,与20世纪初的时间不符合,A选项排除。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入发展与不符合梁启超、严复、王国维等人的主张,C选项排除。欧洲启蒙思想的精华并没有“救亡图存”的内容,D选项排除。14.“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下列对作者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A.此思想是为了维护清朝君主统治B.其目的是为实现国家富强,摆脱外族侵略C.其主张深受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D.此思想在中国的实施,使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革【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可知作者主张君主立宪制,属于维新派的思想主张,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摆脱外族侵略,B选项符合题意。维新派主要目的是为了救亡图存,A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维新派思想主张在中国并未实现,D选项排除。15.周英杰在《<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中有这样的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作者提出的主张不切合实际B.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C.落后的制度带来思想的闭塞D.锁国政策对思想的影响【答案】C\n【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符合时代潮流;BD有一定道理,但从程度上看,国人思想守旧归根究底还是长期落后的封建制制度所导致,因此选C。考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点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在高考命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本单元的复习一定要高度注意。命题角度主要集中在中国近代思想的内容和人物上,试题形式主要呈现为文字材料型选择题。16.“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梁启超这段话的主旨是A.主张循序渐进变法改革B.反对完全照搬西学C.主张大力提高国民素质D.要求大力兴办学校【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梁启超认为提高国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先培养“新民”,再建立民主政治,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17.毛泽东说:“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上述言论出自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于1925年发表的文章。国共两党合作推动的国民革命正在蓬勃发展并逐渐形成高潮,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也日益激化。此文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材料中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体现了时代性,故选A。\n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8.孙中山说:“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为此,孙中山A.全力投身民国实业发展B.提出了“耕者有其田”C.与中国共产党实行合作D.主张应该“节制资本”【答案】D【解析】据“能开发其生产则富”“措施自由,产业勃兴”可知,孙中山强调的是发展实业经济方面的内容;依据“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说明孙中山同时非常注重避免资本的过度扩张造成的社会不公,故选D。A不合材料主旨,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19.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A.证明孙中山的阶级属性发生改变B.表明孙中山已完全接受中共革命主张C.说明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D.说明孙中山的革命策略有所调整【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1925年”,可知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回忆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孙中山为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发展了三民主义,形成了新三民主义。说明孙中山的革命策略有所调整选,故正确答案选D。孙中山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其阶级属性不可能改变,排除A;BC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20.孙中山在1921年3月说道:当年“因社会主义底学说输入中国未久,兄弟将‘社会主义’原文译为‘民生主义’较为允当。”1924年孙中山又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走在方法。”此处,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质含义是A.节制资本和土地国有B.消灭资本家和个体小生产\n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D.消除社会不公和贫富分化【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三民主义还是旧三民主义,不包括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故A项错误;BC项不是资产阶级的主张,不属于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都主张合理分配财富,缩小贫富差距,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21.一位考生参加大学招生考试,理化试卷只做了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却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为了集体生产而放弃复习功课。该生后被广泛宣传,两年后任某大学党委副书记,并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这样的事情发生于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B.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自己为了集体生产而放弃复习功课”“两年后任某大学党委副书记,并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比较混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应该是文革时期,故C项正确。22.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谈话。他说:“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一论断A.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C.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D.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n体现了学习西方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的要求,这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故D正确;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故A错误;材料信息未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故B错误;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故C错误。2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概念实际是1940年由中国共产党总结出来的,而国民党方面始终称“联共”为“容共”,即“容纳共产党”之义。上述材料反映了A.政治立场主导着史实的建构B.对历史的解读受现实需求影响C.两党在争夺国民革命领导权D.两党关系左右着民主革命发展【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提出的,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即容纳共产党之意”可以看出国共双方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上对历史的理解是不同的,这说明对历史的解读受现实需求影响,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主导”;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共起着领导作用,故C项排除;D项说法错误,错在“左右着”。24.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其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答案】B【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故CD两项错误,B\n项正确。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故A项错误。二、材料分析题25.【滚动考查中日救亡图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名称备注1898.3《日本变政考》康有为编译呈光绪帝御览1901.5《美国独立檄文》《国民报》第1期1903《法兰西人权宣告书》《政治思想之源》1918.11《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青年》1920.8《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陈独秀审定,上海出版材料二“惟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孙中山全集》材料三“自志士东游以来,译本书如风发云举,一切学科日见进步,政法诸书尤辟浑茫,欧西巨子之学说,滔滔焉飞渡重洋,竞灌输吾同胞之意识界矣。”——夏清贻《金陵卖书记》材料四“这次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像这般……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世界,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指出材料一表格中名称栏所列内容在各国的实践。根据材料一,概述先进中国人效仿世界各国寻找国家出路经历的三个阶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及主要成就。指出材料二中“国民革命”与以往的“英雄革命”有何不同?\n(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出路的探索?【答案】(1)实践: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十月革命、中共成立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阶段:效仿日俄,进行变法;效仿法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效仿苏俄,进行无产阶级革命。(2)指导思想:“民族、民权、民生”。不同:不仅要推翻清政府,还要建立新的国体,改善民生,实现自由、平等、博爱。(3)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解析】(1)实践:依据材料一中“《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美国独立檄文》、“《法兰西人权宣告书》”、《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共产党宣言》”、“1920.8”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从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共成立开始领导中国革命等方面指出各国的实践。阶段: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从效仿日俄变法、效仿法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效仿苏俄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等方面概括先进中国人效仿各国的三个阶段。(2)思想与不同:依据材料二中“……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信息结合三民主义相关所学可概括得出孙中山“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及其与以往的“英雄革命”的不同。(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从近代中国屈辱、抗争与探索并存、抗争与探索的任务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26.阅读下列材料解答问题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n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1)三则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的什么现象?(2)如何评价材料三所反映的运动?(材料四…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材料五“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3)材料四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描绘的分别是哪三大理论成果的产物?(4)材料五中的“老人”是谁?“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5)材料五中“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的“诗篇”围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答案】(1)近代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1分)(2)积极的:猛烈的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知识分子受到一次科学与民主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消极的: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否定和肯定。(4分)(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分)(4)邓小平。(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5)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为深化改革奠定思想基础(3分)【解析】(1)把握三段材料的主旨,材料一反映的是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材料二反映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材料三反映的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主张,三者都体现了在民族危机的形势下,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御侮之道。\n(2)注意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影响。(3)“当家作主站起来”联系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富起来”联系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继往开来”联系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4)“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联系邓小平等人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做出设立沿海经济特区的决策。(5)“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联系邓小平南方讲话,提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27.阅读下表,从“思想与社会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至少2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可追加关键词;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托古改制经世致用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变法图存三民主义实业救国民主与科学尊孔复古马克思主义【答案】示例主题:思想推动中国社会民主制度的发展关键词:托古改制、三民主义、民主科学添加的关键词:时务报简要阐释:《时务报》等报刊的宣传,有利于国人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了解。康有为托古改制,将西方民主思想与中国古代思想相结合,宣传西方思想,有利于西方民主制度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三民主义旗帜下,进行了通过革命手段进行政治现代化的尝试。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打着民主科学的旗号宣传西方的民主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利于新民主主义时期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解析】本题属于观点论述题。正确解答本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对表格信息进行准确的概括归纳。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概括的主题要围绕“思想与社会进步”\n的大主题,具体展开可以确定一个小主题,如进步思想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等等。对于关键词的选择和补充,要选择和补充与所确定的主题相一致的的关键词,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论证起来有话可说的关键词。然后对提炼出的主题进行论证阐释。要联系相关史实,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要将每一关键词与主题之间的关系理清,做到有理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点睛:对于观点论述题的解答,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观点明确。提炼、选择、判断、评价观点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论证对象,也就是说观点一定要明确。第二多角度有逻辑地论证,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体现思维的过程。第三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即体现“历史”性,不管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都应有具体的事件、人物或历史现象。第四语言表达通顺准确,抓住关键,高度概括,层次分明并与主题一致。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26 18:55:09 页数:23
价格:¥3 大小:44.6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