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二轮专题
>
复习提纲: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复习提纲: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8
2
/18
剩余1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上古文明)㈠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四大文明古国均处于大河流域河谷地带,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农耕。◎东方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古代希腊)则是发源于海洋。文明的国度时间、发源的河流文明的象征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左右,非洲尼罗河流域金字塔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古代中国前21世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长城㈡古代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陵墓,古代埃及文明象征。㈢古巴比伦(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公元前18世纪,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制定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㈣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等级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根据这一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不同等级之间社会地位极不平等。(见下表)㈤古代希腊:⑴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最著名的是雅典。⑵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表现为:①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②伯利克里扩大公民权利,全体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㈥罗马共和国的兴衰:⑴公元前8世纪建立罗马城。⑵公元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逐步统一了意大利半岛。⑶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发动三次“布匿战争”,打败了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⑷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不久被杀。⑸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亚欧文明)㈠大化改新:(p九上24~29页)⑴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⑵内容: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方面18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⑶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⑷启示:改革是发展的推动力,要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国富民强。⑸中日交往从汉朝开始。在唐朝往来相当密切。交往密切的原因是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㈡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特点和罗马教廷地位:(p九上28~29页)⑴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采邑制)。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⑵西欧的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⑶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㈢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p九上30~31页)⑴10世纪开始,意法英德等国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⑵城市自治的两种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法国琅城的例子)。⑶历史意义:①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市民阶级形成,并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②政治上,城市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加速国家统一。③文化上,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为文艺复兴的出现奠定基础。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一、古代文明交流与融合的两种方式(p九上36~43页):暴力冲突、和平交流㈠暴力冲突:(例子~希波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亚历山大大帝东征)⑴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波斯帝国与希腊。马拉松长跑起源于希波战争。⑵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公元前4世纪,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⑶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公元前27年屋大维任罗马皇帝后,多次发动扩张战争。到2世纪时罗马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规模,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罗马帝国最初约二百年间是罗马帝国历史的“黄金时代”。★“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条条大路通罗马。”⑷我们应一分为二、客观地看待战争的影响:战争既有消极一面,也有积极一面。战争既充满暴力,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如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战争既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是客观上把希腊、罗马文化传播到东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㈡和平交流(主流):马可·波罗、阿拉伯人被称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例子~①世界史: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佛教传人中国等;②中国史:丝绸之路、遣唐使、玄奘西行天竺、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下西洋)⑴马可·波罗来华: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生活了17年,得到元世祖忽必烈重用,回国后,口述了《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⑵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①发明:古代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②传播与发展: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方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16世纪,其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此后传遍全世界。⑶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18 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先进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⑷和平交往的重要史实,选其中一例谈谈它的影响:①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②郑和下西洋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③马可·波罗来华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④阿拉伯数字传遍全世界,成为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符号。㈢你认为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中哪一种交往方式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用更大?和平交往。理由:和平交往加深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暴力冲突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和痛苦等。二、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p九上46~51页)㈠公元前3000多年,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㈡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公元前6世纪诞生于古代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其内容宣扬“众生平等”。前3世纪在印度(阿育王)发展。佛教主要向两个方向传播: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和我国境内傣族地区。基督教1世纪时诞生于巴勒斯坦一带,宣扬耶稣就是“救世主”。后传入欧洲和其它地区。(12月25日圣诞节)伊斯兰教7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信仰“真主”安拉。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经典是《古兰经》,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后传入亚洲和北非。㈢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他发明的螺旋式水车,可用来排水或灌溉。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杠杆定律【世界近代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第四单元步入近代(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㈠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14~16世纪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⑴文艺复兴(发现人的时代):(p九上58~60页)14世纪前后,地中海区域是欧洲贸易最繁荣的地区。①时间:14至16世纪;②地点:最先在意大利兴起;③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④实质:是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⑤指导思想:人文主义。⑥作用:文艺复兴是一场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它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⑦代表人物:(1)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2)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3)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要学习他们勤勉治学,献身艺术,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可贵精神。《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最伟大、进步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巨人时代。~恩格斯18 ⑵新航路开辟(发现世界的时代、地理大发现):(p九上60~62页)①目的: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②原因:A、经济根源(根本原因):14~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海外市场。B、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马可·波罗行记》关于东方富庶的描述,更加引起欧洲人对东方的神往,想到东方寻找财富。C、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造成了商业危机。D、技术条件:地圆学说的流行;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应用;航路经验的积累。③主要航海活动时间探险家航线贡献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好望角发现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大西洋-古巴、海地发现美洲新大陆1497~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好望角-印度洋-印度找到了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印度洋-好望角-西非海岸-西班牙(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实现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④影响:A、积极方面~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联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世界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消极方面~为欧洲开辟殖民探索道路,造成亚非拉美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㈡近代化的开始: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⑴政治上:17~18世纪,发生在大西洋两岸的三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指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1、《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时间1689年1776年7月4日1789年内容目的:限制国王权利。颁布机构:是英国议会,主要内容: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限制。规定:未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不能随意废止法律。颁布机构:大陆会议。主要内容: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颁布机构:制宪会议主要内容:称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权力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意义作用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18 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开始确立起来。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主要条文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权利法案》“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的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独立宣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订。”——《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强调权利平等、自由,受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影响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p九上67~83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时间1640—1688年1775—1783年1789—1794年原因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法国封建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战争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推翻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发展资本主义推翻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方式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或民族解放战争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经过①1640年,新国会召开,要求限制王权;②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进入共和时代;③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④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①爆发: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②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国成立;(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国庆日)③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④胜利: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⑤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即被迫解除“一切隶属关系”①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监狱(7月14日是法国独立日、国庆日);②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③1793年处死路易十六,雅各宾派上台执政;④1794年7月热月政变,结束雅各宾派统治重要文献1689年《权利法案》1776年《独立宣言》1789年《人权宣言》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人物克伦威尔)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代表人物:华盛顿)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联邦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结果推翻封建专政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取得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联合专政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特点建立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最典型的革命历史意义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标志着世界近代史开端。①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的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相同点①都是为了掌握政权,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②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③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借鉴)有很大影响。※“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他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他们产生了欧洲社会新政治制度。”18 3、华盛顿: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他领导美国人民进行英勇斗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被美国人民誉为“国父”;同时,制订了1787年美国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4、拿破仑(p九上80~82页):(1)地位: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2)功绩;①拿破仑掌权期间,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②颁布《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第一部民法),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秩序,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③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把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带到欧洲各地,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3)过失: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又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反抗,最终导致他的失败。※与拿破仑有关的历史活动:①1799年发动政变;②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③颁布《法典》;④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⑤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利;⑥1814年下台。⑵经济上: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p九上88~90页)18世纪中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恩格斯:“①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②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①指1789年法国大革命;②指英国工业革命。)”“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赞扬英国工业革命的地位1、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最早产生于棉纺织工业部门。1765年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珍妮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2、瓦特改进蒸汽机: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经过多年研究,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提高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3、“旅行者号”机车: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命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此后,铁路交通得到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并迅速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4、工业革命影响: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上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法、美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此外,工业革命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城市拥挤等问题。5、与英国工业革命有关的两幅图:18 ⑴图一说明了一个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棉花加工和生铁产量等工业品生产增长很大。原因: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⑵图二表明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了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主要动力:工业革命的推动。6、工业革命的启示: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7、工业革命中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启示:青少年应该学习工业革命中涌现出来的科学家,学习他们那种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精神。8、如何面对工业化所带来弊端?在发展工业化同时,应重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尽量减少和消除工业化建设带来的消极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果,趋利避害。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新航路开辟后)㈠三角贸易~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与残酷性(p九上94~96页)新航路开辟后,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最主要的贩奴者。16~19世纪的三百多年间,非洲丧失了近亿劳动力。对西方影响:三角贸易为英国等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资金,推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对东方影响:遭到殖民掠夺的亚非拉地区,由于资金、劳动力流失和缺乏,导致经济发展缓慢、落后及衰退。(1)出程:从欧洲满载廉价工业品到非洲;(2)中程:在非洲用廉价工业品换取奴隶,前往美洲;(3)归程:在美洲用奴隶换取金银和原料返回欧洲。㈡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开展对东方的殖民掠夺,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最重要的资金来源。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对英国影响:①资本原始积累:英国通过对殖民地的侵略,掠夺了大量财富。英国人将这些财富,转化为国内工业生产的资本。②海外市场:印度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巨大的商品市场,进一步刺激了英国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第六单元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㈠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p九上111~120页)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时间人物1861年~1865年林肯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68年明治天皇18 根本原因或背景原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19世纪中期,奴隶制存废问题成为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19世纪中期,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农奴制危机非常严重。⑴内忧:幕府统治危机,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⑵外患: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性质美国南北战争具有双重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和内战性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经过或内容⑴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⑵林肯面临的首要问题:维护国家统一。⑶经过:①内战初期,南方准备充分,林肯政府妥协,北方连败;②转折点: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使战争的形势有利于北方。③结果: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维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目的:保护贵族地主利益。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改革性质】。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发展教育【最有远见的措施】等。影响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是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完成了南北统一,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巨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①积极: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②消极: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列宁评价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千二净。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9世纪中期,美、俄、日面临的社会问题各是什么?它们各是采取什么途径解决的?⑴面临问题:①美国围绕着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合;②俄国面临着农奴制危机;③日本面临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⑵解决方式:①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内战),最后北方获胜,废除了奴隶制;②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最后废除了农奴制;③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政府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⑴相同点: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是历史的转折点,都有利于资本的发展;都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⑵不同点:改革的内容不同;日本改革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严重的民族危机。2、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等改革给中国的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我们的国家才会国富民强。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加大国际经济交流。3、比较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实施者学习对象性质影响启示大化改革孝德天皇中国隋唐封建制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国家要实行开放,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文化;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明治维新明治天皇欧美18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4、美国内战与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同点主要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5、世界上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三种):第一种: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如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第二种: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第三种: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如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二)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诞生:(p九上107~109页)⑴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①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②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⑵国际歌: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成员、诗人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成为全世界传唱的无产阶级革命战歌《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上帝,劳动者,起来自己救自己!我们要创造人类共同的幸福。——《国际歌》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㈠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或19世纪末20世纪初)(p九上124~127页)⑴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1870年),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最前列。⑵汽车的发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成内燃机(内燃机是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内燃机的广泛使用导致19世纪后半期石油产量大幅度变化。1885年,卡尔·本茨(“汽车之父”)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动力的汽车。汽车的普遍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⑶飞机的发明: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后来,飞机经过不断改进,飞机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极大地缩短地全球各地区之间的距离,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交流。※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积极作用: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使人类联系加强。比如: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给人们带来交通的便利;有利于人们物质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弊端:带来了环境污染;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安全(战争、车祸、空难等)等。※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尽量减少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各种负面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使用环保产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等。㈣爱迪生的发明:爱迪生在1879年发明了耐用电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他还发明了很多电器,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一千三百多种,被誉为“发明大王”。18 ※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电灯及其他电器的发明和使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20世纪初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各种家用电器相继进入家庭,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⑸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①成果:工业革命中,发明了改良的蒸汽机,蒸汽动力普遍应用;发明了汽船、火车机车等新交通运输工具;促进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等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器产品深入到生产生活多个领域;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交通运输事业更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②启迪:科学技术是巨大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⑹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电力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包括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和应用等。㈡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⑴“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p九上132页)①形成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逐渐形成两大敌对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②三国同盟指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以德为首;三国协约指英国、法国、俄国。③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④后果:20世纪初,两大集团展开疯狂扩军备战,国际关系极度紧张,世界大战即将来临。⑵第一次世界大战:(p九上133~134页)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②导火线: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萨拉热窝事件。③开始标志是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结束标志是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历时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④交战双方:同盟国的德国、奥匈帝国协约国的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美国、日本、中国后来加入)。⑤一战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由于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引起的。⑥凡尔登战役:1916年,法、德双方在法国凡尔登展开激战,这场战役造成双方70多万人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标志着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18 ⑦一战的灾难:一战历时四年,卷入国家30多个,人口15亿,遍及欧亚非三洲,参战各国共伤亡3000多万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⑧启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严重灾难,引导我们珍惜和平、热爱和平、关爱人类、关爱全球。从人类进步的角度来说,人民应该学会通过非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争端,学会采取非暴力的方式达到正义的目的。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才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第八单元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p九上138~134页)㈠近代科技:⑴牛顿: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苹果落地);创建微积分;建立了完整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⑵达尔文:英国科学家,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思想,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的,推翻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为生物学和其它科学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⑶爱因斯坦:德国物理学家,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相对论的提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㈡近代启蒙思想家:⑴伏尔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他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会比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但他不反对宗教。⑵卢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他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毁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约,人们就有权推翻他。㈢近代文化:⑴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⑵贝多芬:德国伟大作曲家,《英雄交响曲》(为拿破仑写的)是其力作之一。专题㈤:资本主义发展史(世界近代史)㈠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时代曙光,指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主要表现:①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②政治上资产阶级兴起;③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运动兴起。㈡17~18世纪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①政治上:发生在大西洋两岸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指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②经济上: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㈢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指1861年~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㈣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今)】18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㈠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p九下2~3页):1917年11月6日~7日,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㈡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p九下7页):为恢复国民经济,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㈢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p九下8页)⑴苏联工业化: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1928~1937年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到1940年,苏联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同时,还实行了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⑵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㈣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p九下9~10页):⑴“斯大林模式”形成背景: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⑵消极: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②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③严重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④经济粗放发展,效益低下,消耗和浪费了资源。专题㈥:世界历史时期的划分★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㈠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p九下14~16页):①1919年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与德国签订。②主要内容: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③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④影响:《凡尔赛和约》以及协约国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的一系列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㈡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p九下17~18页):①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②对中国影响:1922年,华盛顿会议,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③影响:打击日本独占中国计划;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了更多方便;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④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中国外交失败的启示:弱国无外交,实力是外交基础,半殖民地中国在外交上没有独立权。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必须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㈢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p九下21~22页)18 这场危机首先爆发在美国(1929年纽约股票市场)。⑴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⑵影响:①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加深。②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㈣罗斯福新政(p九下22~23页)~1933年。⑴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⑵主要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⑶特点: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⑷积极作用: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消极作用:罗斯福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⑸启示:国家和政府干预经济;政府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㈠慕尼黑会议(p九下34~35页):1938年9月,德、意、英、法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称之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是英法奉行绥靖政策的顶峰。它使法西斯得寸进尺,德军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反法西斯力量,最终导致二战全面爆发。㈡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p九下35~37页)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⑵苏德战争的爆发: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人民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㈢《联合国家宣言》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p九下39页)①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②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③影响:《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④启迪:A、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B、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C、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D、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㈣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内容:①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②决定成立联合国;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㈤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p九下40~41页)①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②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英美联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了两面被夹击的境地。18 ③柏林战役:1945年4月,苏军对柏林发动了总攻,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④日本投降,二战结束: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广岛投下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参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㈥二战:①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②二战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③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国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㈠战后美国经济发展:(p九下48~50页)⑴基本特点:①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②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过程;③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⑵原因:①根本原因: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②主要原因: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③重要原因: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⑶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表(三个阶段)时期表现(特点)原因第一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的繁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第二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危机和经济调整70年代,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危机严重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进行社会经济改革;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请你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制成一个示意图,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一个大致的描述。18 ⑷对我国启示:①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②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㈡欧洲的联合:(p九下52~54页)⑴背景:A、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的经济持续繁荣(其原因有:①美国的援助;②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③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④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B、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⑵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感到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有必要加强相互间的合作。⑶过程:20世纪60年代(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到2007年,欧盟成员国达到27个。⑷表现:欧盟各国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欧盟力求在外交、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⑸作用:A、欧盟成立之后,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B、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促进了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使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国、欧盟、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C、加强了欧洲各国的联合,欧洲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㈢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p九下54~55页)⑴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一是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二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三是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⑵日本崛起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1974~1975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大打击,日本经济发展速度一度减慢。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战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㈣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共同原因:都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对中国的借鉴:18 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五单元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九下60~62页)㈠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主要内容:在经济上,他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推行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同时,对工业也施行改革。在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在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导致失败。㈡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面临的停滞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使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㈢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1991年底苏联完全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㈠印度独立(p九下70~71页):⑴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尼赫鲁任印度第一任总理。⑵印度独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工农业都有了巨大的发展,科技领域的成就卓著。⑶英国实行印巴分治是印巴矛盾的根源。㈡中东(巴勒斯坦)问题(p九下75~78页)⑴中东地区问题的由来: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②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在巴勒斯坦建立,导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③从1948年~1973年中东地区共发生四次战争,交战双方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④中东战争的核心问题是领土权之争。⑤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冲突(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⑵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的原因:①地理上:大国争夺是该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珍贵。②历史上领土主权的争端,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③宗教矛盾:耶路撒冷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称为“三教圣地”。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宗教信仰的不同加深了双方的裂痕。④民族、种族矛盾: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民族矛盾。⑶中东和平进程的推动者(上图从左到右位次为):以色列领导人拉宾、美国总统克林顿、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㈠冷战政策(p九下84~87页):⑴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⑵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②经济上,制定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1955年,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导致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形成。㈡以科索沃战争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8 ⑴一超多强(p九下90~91页):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未定型。“一超”是美国,“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它们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⑵科索沃战争(p九下91~93页):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介入南斯拉夫联盟科索沃地区的民族冲突,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3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给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威胁。⑶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如: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⑷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你认为中国应如何积极应对?继续深化改革;制定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㈢世界经济全球化:(p九下95~98页)⑴定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⑵原因: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②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⑶表现: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②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全球化趋势加快;③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⑷影响:A、利: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B、弊: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①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饿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②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⑵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但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⑶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对待全球化:应当充分了解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兴利除弊,或将弊端努力减小到最低点,以较小的代价换来更大的发展。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会有出路的。⑷我们中国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⑸随着经济全球化,人类面临哪些问题: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⑹解决问题的对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投资、加强国际合作、重视落后地区的舆论宣传和科教工作等。第八单元科学技术和文化㈠第三次科技革命:(p九下102~104页)⑴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⑵领域: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新科技革命到来。18 ⑶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的社会。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目前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如多利羊。㈡现代音乐和电影的产生和发展(p九下111~113页)⑴音乐:爵士乐是现代音乐演变的一个代表,它起源于非洲黑人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发展起来,不仅影响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古典音乐的创作。“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具创新风格的就是爵士乐了。”⑵电影:1895年12月28日诞生于法国巴黎。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好莱坞,以大众娱乐为目的,创作了大量不同类型片,在全球电影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电影人向往的目标。1929年举行第一次奥斯卡颁奖典礼。专题㈦:三次科技革命名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70年代(1870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运用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进入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领先国家英国美、德美国主要成就①珍妮机;②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③1807年美国富尔敦汽船;④1825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①爱迪生:1879年电灯;②卡尔·本茨:19世纪80年代内燃机、1885年汽车;③莱特兄弟:1903年飞机;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动力蒸汽机内燃机交通工具汽船、火车机车汽车、飞机能源煤电力和石油核能等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必须注重把科技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相结合。※请结合现实谈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新的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⑴从国家角度: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技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②大力发展科技文教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④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⑵从个人角度: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②从身边做起,积极投身到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18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复习提纲: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考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高考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 中考化学总复习提纲
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部编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苏教版
中考历史 九年级下册 复习提纲(诵读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2-12 16:00:12
页数:18
价格:¥3
大小:1.49 MB
文章作者:151****0095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