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版(2016)
>
九年级下册
>
第五单元 活动·探究
>
单元综合与测试
>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南版)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学校组织开展以“‘豫’见你·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以下是团委宣传组收集到的部分征稿,请你帮忙完善稿件。1.【豫见字词】下面征稿中的部分材料,其中有些字词拿不准,请帮助判断。(6分)“戏”最初源于祭sì( )活动,也是军队作战前的一种仪式。金文写法各不相同,小篆将不同的写法进行归纳并统一了字形。又因戏是模仿作战和狩________(A.shǒu B.shòu)猎的动作,并非真实生活,故被称为“戏耍”,由此引申为演戏、歌舞、杂技等游艺活动。隶书变小篆,圆弧笔画为直方,今简化字统一写作“戏”。(1)根据以上文字提示,就“戏”字字形的演变过程进行排序。____________(2分)(2)根据拼音书写汉字,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2分)(3)以下选项中“戏”的字义为演戏、歌舞、杂技等游艺活动的是( )(2分)A.嬉戏 B.戏谑 C.蛟龙戏水 D.假戏真做2.【豫见诗词】下面是九年级(1)班同学为中华诗词大赛拟写的开场白,请你补全空缺部分。(8分)古诗是一行行“英雄泪”。英雄末路,知音难觅,秋瑾悲叹:“(1)________________?青衫湿!”[《满江红》(小住京华)]十五从军年老回,归乡将士哭诉:“出门东向看,(2)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抗元失败,形势险恶,文天祥慷慨陈词:“(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古诗也是一幅幅“风景图”。如塞外八月,岑参用春景妙喻雪景:“(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古诗还是一曲曲“尽忠歌”。如辛弃疾梦回疆场,渴望建功立业,抒写“(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愿景。15 河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夏朝开始一直到北宋,都城大部分设在河南,因此河南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也诞生了很多成语。3.【豫见成语】为探究成语之源,研学组成员们打算进行一次成语研学活动,请你说说下面的研学路线哪一个更合适,并说明理由。(距离远近不在考虑范围)(3分)线路一:郑州博物馆、洛阳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安阳殷墟博物馆。线路二:开封焦裕禄纪念园、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洛阳黄河小浪底景区、黄河三门峡大坝风景区。线路三:安阳汤阴岳飞庙、开封李清照雕像、洛阳白居易故居、南阳卧龙岗文化园。4.【豫见民俗】设计“永不落幕的马街书会”宣传海报时,有同学想以下面的文字为文案,并为它选配一幅插画。A、B两幅备选图中,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简述理由。(4分)“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胜读万卷书。”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南省宝丰县马街书会,几百年来兴盛不衰,是民间艺人“狂欢”的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是马街书会正日。马街书会上节目众多,有河南坠子、大调曲子、山东琴书、徐州琴书、湖北渔鼓、四川清音、凤阳花鼓、京韵大鼓等多种曲艺表演场地,人涌如潮。十人八人聚一堆儿,三百五百人围一场儿。这边说唱者,有板有眼,字正腔圆,如行云流水;那边听唱者,目不转睛,喝彩不断。连台好戏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15 5.【豫见作家】河南籍作家乔叶的《宝水》,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为提高同学们的阅读与写作水平,九年级(1)班准备邀请乔叶于2025年3月29日下午3点,在学校会议室开展一次关于“阅读与写作”的讲座,请你拟写一个邀请函。(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文章,完成6~9题。(共16分)一人一指一梅花李朝德①城市扩张蔓延,咚咚的破拆之声响彻上空,昆明北郊龙泉镇小窑村处在极度焦虑与烦躁中,村民杨晓荣的焦虑无人能懂。②两年以来,他一直想请我写写他院中的蜡梅花,我没有应承:世间有无数的蜡梅花,世间更有无数无名之人,一株花木哪有文字记述的必要?③他一路无言,引着我穿过家中一个偌大的花园,走到园子正中间,在一株枝繁叶茂的蜡梅花前停住了,然后用手一指:“这是林徽因的蜡梅花!”我一时有些蒙:林徽因的蜡梅花怎么会在这里?④林徽因自然是喜爱梅花的。现存的三张经典照片,一张是梁思成在盆栽梅花旁的沙发上认真读报。另外两张与梅花合影的都是林徽因,一张是阳光通过窗棂斜斜照射进屋子,林徽因对着窗子静静沉思;另外一张是她微微侧身抬头仰望,含苞待放的梅花与一代才女交相辉映,很具美感。⑤现世安稳,岁月安好,但人生却是瞬息万变。战事一起,国将不国,家将不家。⑥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林徽因一家决定南迁。但老的老,小的小,当家人梁思成腰有沉疴,林徽因身体虚弱多病,兵荒马乱,上千公里,路途茫茫未可知。15 ⑦曾有亲友问:“你们为什么那样心情激动南迁呢?即使成立自治政府,那又怎么样呢?”林徽因在给好友费慰梅的信中回答了所有问题:“如果我们民族的灾难来得特别迅猛而凶暴,我们也只能以这样或那样迅速而积极的方式去回应。当然会有困难和痛苦,但我们不会坐在这里握着空拳,却随时让人威胁着、羞辱着我们的脸面。”⑧什么叫铮铮铁骨?什么叫文人气度?什么叫如梅花般傲然独立?一个战争离乱中的女子用这番话做了最好的注脚。⑨后来,林徽因全家迁到相对安全的昆明北郊龙泉镇暂居,选中了棕皮营村的富户李荫村的私家花园的一个角落盖房栽梅。1940年,梁、林离开昆明,辗转流离,旧居自此再未迎来它的女主人,蜡梅花在瓦盆中,像个流离失所的孤儿。⑩但梁思成、林徽因的旧居在棕皮营村,离小窑村的杨晓荣家有近800米的距离,蜡梅花如今怎么会在杨家院子?⑪原来,1998年,杨晓荣以6000元购得这株无人照管的蜡梅花。6000元,在当时的昆明就是一年的工资,买蜡梅花简直疯了。村民杨晓荣自我安慰,蜡梅花不稀奇,但林徽因栽的蜡梅花就稀奇了,整个昆明,甚至整个中国,难有第二株。⑫恰如当年漂泊离乱中的林徽因来到了昆明郊区陌生的小村落栖身,这株蜡梅花就这样也在陌生之地安定下来,在杨家小院子里安稳生长了许多年。⑬现在,昆明地铁2号线离小窑村村口不到一公里的距离,城市已经延伸到脚下。轰轰烈烈的拆迁开始了,咚咚的机器破拆声震得人坐卧不安。我问他:“如果拆迁了,这株蜡梅花怎么办呢?”他把茶盅端在手里,思考了半晌说:“肯定没有能力再把它带走了,我当年把它移栽来,不能让它死在我的手里。”⑭我说:“当年你花了那么大的代价,又养了这么多年,有什么考虑呢?”他晃了晃茶盅,叹了口气。我们都默不作声,一口接一口地喝茶。“反正要有个好归宿,蜡梅花死在我手里,后人再也看不见,对不起历史。”“补偿呢?”我问。他竖起一根手指头。“一万?十万?”他忙接上:“值吗?”“当然值,况且,多年前你花了6000元呢!”⑮他的指头在空中重重点了点,又摇了摇:“说对一半,错一半。第一,肯定值,但不是钱的问题;第二,再穷,也没人卖儿卖女。”他叹了口气,“唉!只要有个好的出路,就像嫁自家姑娘,不要一分钱也不会计较。”他又接着说,“15 我虽没多少文化,但我敬重林徽因。”说到林徽因,他陡然竖起一个大拇指。⑯这株蜡梅花的主人林徽因在困厄时期怎么谈安身的呢?1944年适逢抗战最艰苦的时候,那时尚且幼小的儿子梁从诫问母亲林徽因:“如果日本人真打进来,我们打算怎么办?”林徽因告诉儿子:“要真的打进来了,我们也顾不得你了,中国的读书人总还有最后一条路,我们家门口不是有扬子江吗?”什么叫“士可杀不可辱”?什么叫中国人的气节?一个如花一样的弱女子掷地有声地告诉了我们答案。⑰我站在这株蜡梅花下,凝视着它的一枝一叶。透过历史的层峦叠嶂,我似乎看到了谜一样的女子林徽因,她抱手而立,站在谜一样的蜡梅花下。(选自《人民文学》,有删改)同学们把《一人一指一梅花》改编为戏剧,参加文艺汇演,请你参与完成下面小题。6.【改编剧本】请你根据文章的两条线梳理剧情。(3分)杨晓荣(明线):(1)______________→请“我”写蜡梅花→(2)________________林徽因(暗线):(3)____________→盖房栽梅→离开昆明7.【舞台说明】请你参照示例为选文中画线的台词设计舞台说明,提示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并说明理由。(4分)台词:反正要有个好归宿,蜡梅花死在我手里,后人再也看不见,对不起历史。舞台说明:杨晓荣表情严肃坚定,看向院中枝繁叶茂的蜡梅花。理由:小院将要被拆迁,蜡梅花的生存面临危机,杨晓荣很焦虑,但同时心中很坚定,定要为蜡梅花找到好的归宿。因此,他的表情是严肃而又坚定的。台词:中国的读书人总还有最后一条路,我们家门口不是有扬子江吗?15 8.【舞台布景】昆明的蜡梅花是重要的舞台布景。结合这株蜡梅花以下两次出现时的具体情境,想一想:这株蜡梅花以下两次出现的具体形态有何不同?在剧中各起什么作用?(4分)出场说明:第一次出场:1940年,梁、林离开昆明,辗转流离,旧居自此再未迎来它的女主人,蜡梅花在瓦盆中,像个流离失所的孤儿。第二次出场:她抱手而立,站在谜一样的蜡梅花下。9.【导演阐述】戏剧演出后,现场安排了导演阐述。为此,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请联系所学,结合文章和资料笔记,补写导演阐述。(5分)资料笔记笔记一:蜡梅花开在寒潮最猛的腊月,经历小寒到大寒,天越冷、风越大、雪越厚,蜡梅花就开得越欢。它的香是一种暗香,忽隐忽现,却又幽远绵长,沁人心脾。笔记二: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以梅花的自然特征赋予其相应的象征意义。主要的象征有三:一是象征志士,二是象征美人、仙子,三是象征隐者高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梅花也衍生出新的象征意义。我之所以选择这一篇文章改编剧本,是考虑到文艺汇演的主题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篇文章展现了对中国传统“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二)阅读下面三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1分)【文本一】①殷墟博物馆新馆“新”在哪儿?有哪些文物特别吸睛?从新馆里如何“读”懂商文明?让我们走进殷墟博物馆新馆一探究竟。A____②新馆展陈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业技术等,生动呈现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③殷墟博物馆新馆设8个展厅,地上共三层,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之一。展览主题集中于三个主展厅,一楼基本陈列“探索商文明”,以殷墟为中华文明探源的起点和基石,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重点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二楼基本陈列“伟大的商文明”,全景式展示了商代在政治、军事、农业、手工业、文字、都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成就。三楼基本陈列“世界的商文明”,立足国际视野,阐释商文明的世界意义。B____④“大家以前在媒体上见过的、听过的,甚至闻所未闻的文物,都将出现在新馆。”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介绍,新馆中近3000件套文物是首次亮相,比如,殷墟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藏坑出土的甲骨,首次集中展示110余片。⑤“殷墟博物馆新馆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堪称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安阳市委领导介绍,馆内集中展示大量商代精美绝伦的青铜文物,展现出3000多年前青铜文明的鼎盛面貌,也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商代巧夺天工的青铜铸造技艺。妇好墓出土的“司母辛”铜方鼎、曾“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屯南甲骨、威风凛凛的亚长铜钺等,都将在新馆内展出。C____⑥殷墟博物馆新馆对标一流博物馆进行建设,除了建筑灵动、文物重磅之外,博物馆的展陈手段也进行了精心设计,观众观展体验全面升级。15 ⑦构建大场域展陈空间,凸显王朝恢宏气象。展陈空间设计以庄重、大气为基本遵循,注重在大的空间语境下阐释历史事实,立足文明探源寻找文明的多元包容、兼收并蓄,立足文明定义阐述丰富全面的商文化系统,构建陈列场+艺术场+元域场+精神场等大场域展陈空间,多维度展示商王朝恢宏气象。⑧科技赋能,多元化展示商文明内涵。馆内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赋予文物、文献、甲骨记载等新的时代表达方式,提升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广度、深度、精度,构建文物、历史与数字虚拟空间交互场所。⑨a.比如,将郑州商城的杜岭方鼎、山东苏埠屯的亚醜青铜钺、湖南宁乡的四羊方尊、殷墟妇好墓的跪坐玉人等20多件商代珍贵文物,通过裸眼3D技术在同一空间完美呈现,让人们多维度、立体化、沉浸式感受商文明恢宏气象和甲骨文魅力;b.再比如,沉浸式数字特展《又见天邑商》,借助科技手段,以武丁讲述的方式,直观展现大邑商的强盛与辉煌。(有删改)【文本二】①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②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殷墟的发现和确定,是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随着殷墟考古成果不断丰富,建于2005年的原殷墟博物馆难以满足保护展示需要。在安阳建一座新的博物馆,势在必行!【文本三】①“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建成开放,既是殷墟已有考古研究成果的全面梳理总结和全方位呈现,也是新时代殷墟保护利用工作的一个新起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2024年2月23日,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殷墟博物馆将持续完善博物馆展陈工作,加快推进以车马坑为代表的土质文物保护与展示工作;充分利用博物馆的精细化考古实验室,开展实验室考古;与国内外顶级博物馆开展良性互动,大力打造高水平的原创精品展,宣传殷商文化;进一步加强殷商文化的研究与阐释,及时展示最新考古发掘及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殷墟博物馆馆长说。15 (摘自2024年2月26日《河南日报》,有改动)10.请在【文本一】A、B、C三处分别添加一个小标题,具体说明殷墟博物馆新馆“新”在哪。每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3分)11.【文本一】为什么连举a、b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能否互换位置?请结合【文本一】分析说明。(4分)12.班级准备组织同学们到殷墟博物馆新馆参观,作为班长的你搜集到了以上文本,如何运用以上三则文本简要介绍殷墟博物馆新馆?写出你的思路。(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3~16题。(共10分)【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15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齐宣王因燕丧伐燕,取十城。苏秦见齐王,曰:“臣闻饥人所以饥而不食乌喙者,为其愈充腹而与饿死同患也。今燕虽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城而长与强秦为仇,是食乌喙之类也。”齐王愀然变色曰:“然则奈何?”苏秦曰:“大王诚能听臣计,即归燕之十城。燕无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己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夫燕、秦俱事齐,则大王号令天下,莫敢不听。”王曰:“善。”于是乃归燕之十城。(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13.下列对两篇选文中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中的“诚”意思是确实,表明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客观冷静的人。B.“朝服衣冠,窥镜”一句中的“窥”,暗示出邹忌很不自信,所以只敢偷偷照镜子。C.“齐宣王因燕丧伐燕,取十城”中的“因”意思是趁着、趁机,交代了苏秦见齐王的原因。D.“皆朝于齐”中的“皆”和“夫燕、秦俱事齐”中的“俱”意思相同,均译为“都”。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5.请从齐威王的角度概括齐国强大的原因。(2分)16.邹忌和苏秦分别是针对什么问题进行劝谏的?他们的劝谏方法有哪些巧妙之处?(4分)15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7题。(4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两首词同为怀古之作,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四、名著阅读(4分)18.关联比较法是一种常用的阅读方法。请从下面两组关联比较的名著中任选一组,结合提示,作简要分析。序号关联名著关联比较点分析思路A《西游记》《水浒传》孙悟空被天庭招安,先后被封为“弼马温”“齐天大圣”;宋江等梁山好汉被朝廷招安比较分析二者被招安后结果有何不同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保尔·柯察金和简·爱的成长经历都坎坷不平,但二人都勇敢、不屈,具有反抗精神比较分析二人的抗争折射出的不同时代精神15 五、作文(50分)1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任选一题作文。材料一:构成人生的往往都是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进退维谷总是少的,“收拾旧山河”的英雄也是时代的惊鸿,更多的是“且将新火试新茶”的寻常烟火、平常小事。经得起小事。荣与枯,都是成长;盛与衰,皆是过往。当我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就已经拥有了它的意义。而当下,就是意义的所在,即便只是些小事。材料二:《把一株青菜种到星辰中间》:把一株青菜种到星辰中间/在那里升起几缕原始的炊烟/太阳里养猛虎,月亮上种桂树/几乎是剧情里的一次安排/当一株青菜种到星辰中间/世界就可以颠倒过来看/倒挂的蝙蝠直立行走/山峰低垂,瀑布倒悬/大江大河效仿了银河/而地球的流浪渐行渐远/人间事,不过是菜圃里一滴露。(1)请以《经得起小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2)请结合材料二,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写记叙文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议论文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15 答案一、1.(1)②④③① (2)祀 B (3)D2.(1)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2)泪落沾我衣(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4)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5)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3.示例:线路三。“尽忠报国”四个字是岳飞背上所刺之字,“绿肥红瘦”出自李清照所写之词;“黄衣使者”出自白居易《卖炭翁》;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刘备于南阳“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条路线体现了成语研学活动的目的,可以从中探究成语之源。4.示例一:建议选择图A。该图描绘出马街书会上艺人们投入地演奏多种乐器,进行各种表演的情景,能让人真切感受到马街书会传统说唱艺术的丰富多样,马街书会是民间艺人“狂欢”的盛会。示例二:建议选择图B。该图主要描绘了观众聚集在民间艺人周围观看表演时的情景,观众或站或坐,如痴如醉,展现了马街书会“曲艺盛宴”的魅力,与文字描绘的情景相匹配。5.示例:邀请函尊敬的乔叶老师:您好!我班拟定于2025年3月29日下午3点在学校会议室开展“阅读与写作”主题讲座,诚邀您作为主讲嘉宾莅临指导。期待您的回复与到来!九年级(1)班2025年3月20日二、(一)6.(1)6000元买蜡梅花(2)为蜡梅花找归宿(或:忧虑蜡梅花的归宿)(3)举家南迁(或:搬家昆明)(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7.舞台说明:林徽因表情严肃坚定,目光看向门外,似乎看向家门口的扬子江。(2分)理由:抗日最艰难的时期,面临随时可能成为亡国奴的局面,林徽因一腔愤慨,但同时心中坚定,怀着宁死不屈的决心,誓死不做亡国奴。因此,她的表情应是严肃而又坚定的。(2分)15 8.示例:从“像个流离失所的孤儿”可以看出,第一次出场时蜡梅花是瘦弱的;(1分)第二次出场,蜡梅花跟林徽因合二为一了,蜡梅花就像林徽因一样是美丽的、繁盛的,充满神秘感的。(1分)前者,作者以蜡梅花喻人,蜡梅花流离失所,林徽因也辗转流离;(1分)后者指林徽因就像蜡梅花一样傲然独立。(1分)9.示例:这篇文章很好地展现了象征的手法。(1分)蜡梅花开在寒潮最猛的腊月,凌寒开放,且天越冷、风越大、雪越厚,蜡梅花就开得越欢,象征着不屈的志士,越是艰难时刻,越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寄寓着林徽因宁死不屈的精神,这是对传统“梅文化”的传承;(2分)同时,蜡梅花有着幽远绵长而又沁人心脾的暗香,不张扬,却又能感染人,写出了林徽因宁死不屈的精神对杨晓荣的感染,是蜡梅花在这篇文章中衍生出来的新象征意义,体现“梅文化”的发展,契合本次文艺汇演“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主题。(2分)(二)10.示例:A.展陈主题新 B.展陈内容新 C.展陈手段新(每点1分,共3分)11.连举两个例子可以共同说明第⑦段“构建大场域展陈空间”和第⑧段“科技赋能,多元化展示”两方面新的展陈手段,(1分)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使说明更具体有力。(1分)a例子侧重说明了“构建大场域展陈空间”可以将多地商代珍贵文物集中在同一空间内完美呈现,多维度展示商王朝恢宏气象,与第⑦段说明内容一致。(1分)b例子侧重说明了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可以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广度、深度、精度,与第⑧段说明内容一致。(1分)所以不能调换位置。12.示例:(1)首先通过【文本二】对殷墟的重要地位及原殷墟博物馆难以承载新时代展陈需求的情况的介绍,引出殷墟博物馆新馆;(2)然后借助【文本一】对殷墟博物馆新馆进行具体介绍,突出殷墟博物馆新馆的“新”;(3)最后借助【文本三】介绍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建成开放的重要意义及未来的建设方向。(顺序合理给1分,三个文本能够概括完整各给1分,共4分)三、(一)13.B14.能够在公众场所指责讥讽(寡人的)过失,使我的耳朵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15.示例:齐威王善于听取并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广开言路;齐威王知错能改,可以正确认识并改正自己的不足。16.邹忌针对“王之蔽甚矣”的问题进行劝谏,苏秦针对“归燕之十城”15 的问题进行劝谏。他们都采用了类比说理、委婉含蓄的劝谏方式。【乙参考译文】齐宣王趁燕国国丧攻打燕国,夺取了燕国的十座城。苏秦拜见齐王,说:“我听说饥饿的人之所以饿着也不吃名叫乌喙的草本植物,是因为用毒草填肚子与饿死结果是相同的。而今燕国虽然弱小,但燕王是秦王的小女婿。大王贪图燕国十座城池的利益而长期与强大的秦国结下冤仇,这同吃乌喙充饥是一回事。”齐王(听了)变了脸色说:“情况已经这样了该怎么办呢?”苏秦说:“大王如果听我的计策,就把十座城还给燕国。燕国白白收回十座城,必定很高兴;秦王知道您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归还燕国的十座城,也必然很高兴。这样燕国和秦国都和齐国交好,那么大王号令天下,没有谁敢不听您的。”齐王说:“好。”于是便归还了燕国的十座城。(二)1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英勇无畏,借古讽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对朝代更迭造成百姓悲苦命运的悲叹。四、18.示例:我选A组。孙悟空被天庭招安,当他知道这并不是真正接纳他的真相后,大闹天宫,不屈服、不妥协,用抗争维护尊严,留下了威名;宋江等梁山好汉被朝廷招安后,改编为赵宋王朝的军队,被派去征辽、征方腊,队伍死伤惨重,最后宋江被赐死,其他大部分好汉也结局悲惨。五、19.略。1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12-25 01:00:01
页数:15
价格:¥3
大小:112.5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