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宁夏版)一、积累运用(35分)(一)语境默写。(10分)1.人生难免有挫折。古之先贤常在困顿中保持积极乐观或表现出民族气节:李白在困境中道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表现了理想终会实现的信心;刘禹锡在被贬二十几年后,依然相信“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了对新事物总会取代旧事物的坚定信念;文天祥兵败被俘,面对威逼利诱,道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表现出慷慨赴义的民族气节。2.爱国是永恒的话题。曹刿因“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刿论战》)而主动“请见”,献计献言。辛弃疾期望“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了爱国激情和建功立业的愿望。(二)名著阅读。(7分)《简·爱》讲述了孤女简·爱在父母双亡后被寄养于舅舅家,备受虐待,后被舅妈送到环境恶劣的洛伍德学校,在那里受尽折磨,但她依然顽强地坚持了八年;离开洛伍德学校后,去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产生感情,二人克服种种阻力走到一起的故事。我该怎么办?往哪儿去?哦,这实在是个令人难受的问题,其实我什么也办不成,哪儿也去不了!要到达一个有人居住的地方,我还得用我疲惫发颤的双腿走上很长一段路程——要想找到一个安身之处,得先祈求人家冷冰冰地发个善心;要别人听我讲讲我的身世,或者满足我的某项要求,就得先强求别人勉强表示同情,而多半还会招致一些人的白眼!……我还有一小块面包,是中午经过一个小镇时,我用一个便士——我最后的一个硬币——买的一个面包吃剩下的16 。我看到到处都有成熟的越橘在闪闪发光,像黑玉珠子般镶嵌在石楠丛中。我摘了一把越橘,就着面包吃了下去。我原来已饿得厉害,吃了这隐士式的一餐,尽管并没有吃饱,总算不那么饿了。吃完后我选了块地方睡觉。岩石的旁边石楠长得很深,我躺下来后,双脚正好埋在里面。沟坎两边的石楠都长得很高,只留下狭窄的一溜空隙让夜风侵入。我把披巾对半折叠,当作被单盖在身上。有一处微微隆起的地方,长满苔藓,正好当作枕头。这样过夜,至少在刚入夜的时候,我没有感到冷。(节选自《简·爱》第二十八章)3.《简·爱》的作者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2分)4.内容概括:阅读选段,概括简·爱此时面临的困难。(2分)5.阅读收获:小说成功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简·爱的形象。(3分)(三)成语运用。(4分)五月的研学之旅,同学们收获颇丰:水洞沟遗址前,同学们①________(暂时止住呼吸不敢出气。形容小心翼翼或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状),体味中华文明的②________(源头远,水流长,也形容事物根源深远,历史悠久);在贺兰山上,同学们极目远眺,感叹银川的勃勃生机;在园艺博览园的田间地头,同学们③________,初尝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乘坐大巴返程,车窗外的景色令人④________,有同学禁不住欢快地歌唱,也有同学在凝视远方,似乎已经在憧憬明年的研学活动了。6.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①②处的成语。(2分)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7.③④处成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身体力行   悠然自得B.身体力行   心旷神怡C.身先士卒   心旷神怡D.身先士卒   悠然自得16 (四)对联文化。(2分)8.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使之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独立课程。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开设劳动课的意义,学校开展了“劳动创造未来”的主题活动,小宁想以对联的形式赞美劳动,但他只写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对联知识,利用备选词语,完成下联。上联:汗水滴滴润沃土,辛勤耕耘结硕果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选词语:智慧 照人间 巧妙 创辉煌 编织 美生活 闪闪 劳动 创造 福无边(五)语境运用。(12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非遗 制作工艺】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甘肃洮河砚、安徽歙砚、广东端砚皆以石材打磨雕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经特殊炉火烧炼而成,澄泥砚质坚耐磨,观若碧玉,储墨不涸,积墨不腐,是毋庸置疑的工艺精品。9.小夏对“2023黄河非遗大展”上的黄河澄泥砚感兴趣。他搜集的介绍材料中有几句话语序混乱,请你帮忙选出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2分)①制砚用泥须以沉淀千年的黄河渍泥为原料,河泥采掘后要先在箩中筛去大颗粒②由于黄河澄泥砚以柴窑烧制,其颜色也多以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为主③再经过两三层绢袋过滤,最终沉入底层绢袋的细泥就是澄泥④澄泥做成泥坯后还要静置至少一年以上,待燥性完全消失方能使用⑤唯独澄泥砚以黄河泥焙烧而成,融陶艺与石刻于一体,温润如玉,滑若童肌A.⑤③①④②B.②⑤①③④C.①⑤③④②D.⑤①③④②【非遗 文化宣传】【材料一】16 【材料二】①(十五) 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摘自《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②《非遗里的中国》开启了一场“传统”与“创新”共融的发现之旅。从自然文明、艺术文明到生活文明,再到科技文明,非遗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一直在延续,展示出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在制造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匠人和传承者的初心与坚守,显得弥足珍贵。非遗是古人给今人的厚重馈赠,亦是当下回应往昔的悠长回声。文化传承离不开创新赋能,唯有结合非遗之“古”与时代之“新”,才能让观众真正走近非遗传承。《非遗里的中国》聚焦非遗在新时代的创新应用和当代生活的紧密连接,在讲好新时代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新故事的同时,让非遗更加可见、可触、可感,引发观众对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的强烈共鸣。(摘自《广电时评》,有删改)【材料三】顾明琪,入选2023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位候选人名单。他常年配合并支持南浔区开展各类非遗宣传、展示、交流、培训活动,大力研究并开发文创产品,为南浔镇辑里湖丝宣传、传承、创新等工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南浔镇辑里湖丝缫丝技艺进校园活动等非遗四进活动,并加强与台州、嘉兴等地的非遗走亲交流。(摘编自“趣南浔”公众号文章,2024年3月)10.结合【材料一】,说说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的原因。(2分)16 11.为了更好地了解、传承非遗文化,请综合以上材料提出至少两条建议。(4分)【非遗 采访传承人】12.下面这幅“六合农民画”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想采访它的作者——“六合农民画”非遗传承人张国良先生。请你编写一段文字,邀请张国良先生接受采访。要求:(1)明确采访目的;(2)语言得体;(3)不超过100字。(4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文言文阅读。(13分)个园者,本寿芝园旧址,主人辟而新之堂皇翼翼曲廊邃宇周以虚槛敞以层楼。叠石为小山,通泉为平池,绿萝袅烟而依回,嘉树翳晴而蓊①郁。主人性爱竹,盖以竹本固。君子见其本,则思树德之先沃其根;竹心虚,君子观其心,则思应用之务宏其量。至夫体直而节贞,则立身砥行之攸系者实大且远。岂独冬青夏彩,玉润碧鲜。主人乃称曰“个园”。16 园之中,珍卉丛生,随候异色。物象异趣,远胜于子山所云“欹侧八九丈,从斜数十步,榆柳两三行,梨桃百余树”者。主人好其所好,乐其所乐。(节选自《个园记》,有删改)【注释】①蓊(wěng):草木茂盛的样子。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主人辟而新之____________________(2)嘉树翳晴而蓊郁__________________(3)树德之先沃其根__________________(4)远胜于子山所云__________________1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园之中,珍卉丛生,随候异色。(2)主人好其所好,乐其所乐。15.请用“/”符号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主 人 辟 而 新 之 堂 皇 翼 翼 曲 廊 邃 宇 周 以 虚 槛 敞 以 层 楼16.主人为什么把此园称为“个园”?请结合文章及以下材料,简要分析。(3分)“个”字篆书解字篆书从竹,表示一根竹;固声,固有坚实义,表示用竹宜选坚实的。16 (二)古诗阅读。(4分)白 帝①杜 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②不如归马③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④尽,恸哭秋原何处村?【注释】①此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此时距平定安史之乱已经三年,杜甫寓居夔州,即刘备托孤之地——白帝城。②戎马:古代驾兵车的马。泛指军马。③归马:从战场归来的马。④诛求:索取,责求。1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使用民歌的复沓句法,表现出峡江云雨翻腾的奇险景象,气骨劲健。B.颔联对偶工稳,多个形象奔凑到诗人笔下,有急管繁弦之势,传达出雨势的急骤。C.诗的后两联境界陡变,和前面的调子形成鲜明对照,由紧张激烈化为平静安详。D.尾联中,惨遭搜刮盘剥的寡妇发出碎人肝肠的哀诉,营造出一种苍茫的悲剧气氛。18.请对颈联运用的写作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进行赏析。(2分)(三)现代文阅读一。(10分)①谈起如何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卧游”一词最为常用。有些人对“卧游”一词有误解,认为“卧游”是年龄大了,躺在床上回味自己亲身游历过的风景。事实并非如此,欣赏中国山水画需要“卧游”,即身居斗室,通过画家构建的山水世界去体味万物、思考古今和人生,进而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②如何能做到卧游呢?有一些外部的条件要满足。鉴赏者首先要“偷得浮生半日闲”16 ,让自己从外到内安静下来。只有安静下来,才能走进山水画的世界。其次,书房要小,即所谓的“斗室”。如果你去过故宫博物院,见过乾隆皇帝著名的书房“三希堂”,就会对“斗室”有更直观的感受。在偌大的紫禁城内,位于养心殿西暖阁的三希堂仅有八平方米大小。可以想象,乾隆从繁忙的政务中偷得半日的清闲,在这个小而雅致的房间中静坐榻上,展卷鉴赏书画。三希堂内,墙上悬挂的对联“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仿佛是对“卧游”一词的注解。再次,展卷也有讲究。宋元以前流传下来的画作,更多的是一卷卷小而精致的长卷作品,更适合在斗室之内欣赏。鉴赏这样的长卷时,一边展开一边卷起,让人产生“移步换景”的观感。明代中晚期之后,大幅立轴的作品增多,被用来悬挂在壁上。鉴赏这些作品,选择适宜的高度和距离,观者便能按照画家的设定走进其所营造的山水世界。③有人要问,即使我满足了以上这些外部的条件,但在欣赏中国山水画时,依然难以取得“卧游”的效果,怎么办呢?其实,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还体现在画家对笔墨的锤炼上。想要欣赏画家透过笔墨所传达的意境,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和书法知识。通过欣赏画面中的运笔和用墨,观者不仅能判断出画家技法水准的高低,也能判断出画家的审美旨趣。影响深远的画家,不仅能创造出自己独有的图式和笔墨语言,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因此,当我们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时,最值得玩味的便是画家的笔墨,以及笔墨所传达出的审美意境。④千百年来,中国的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一边从自然界学得山石、树木、云水的画法,一边通过自己的心裁,让画面传达出更加深远的意境。因此,与西方风景画不同,中国山水画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写照,而是营造了一个能让观众“卧游”的山水世界,从而让人完成一次充满诗意的心灵之旅。(摘编自刘亚刚《中国山水画中的诗意与审美境界》)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卧游与亲身游览山水没有太大的关系,鉴赏者只要身居斗室且能安静下来欣赏,就能取得卧游的效果。B.鉴赏大幅立轴的作品时,选择适宜的高度和距离,有助于欣赏者更好地按照画家的设定走进其所营造的山水世界。C.千百年来,影响深远的画家,不仅能创造出自己独有的图式和笔墨语言,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16 D.文人画家既学得山水意象的画法,又通过心裁让画面有更深远的意境,营造能让观众“卧游”的山水世界。20.阅读全文,梳理文本论证结构,完成下列填空。(2分)本文首先针对一些人对“卧游”的误解提出欣赏中国山水画需要“卧游”的观点,接着阐述①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指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下列两则材料,哪一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关于“卧游”的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A.清代画家王武《唐寅落花诗图》取唐寅《落花诗》诗意,以细腻的笔法勾勒出辽阔的平静湖面,烟波迷蒙,令人犹如置身江南山水之间。B.南宋的袁燮特地在住所的东侧,建了一个小轩,取名“卧雪”。他把收藏的名画环挂四周,点上一炉香,就在“卧雪”里遍览山野泉林、亭台楼榭。22.欣赏者怎样才能鉴定一幅山水画的审美价值?请结合本文第③段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概括。(3分)【链接材料】山水画与真实的山水不一样,一位画家所创作的作品与另一位画家所创作的作品不一样,就是同一位画家所创作的同一题材的作品也会不一样,这里面既有画家本身的问题,也有鉴赏者欣赏能力的问题,也就是鉴赏者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的问题。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一幅成功的山水画除了蕴含着理想和情感的空间镜像外,必须给观赏者以充分的联想和再创造的余地。如此,一幅山水画有无意境,必须通过鉴赏者的鉴赏才能去鉴别。(摘编自刘建《认识“意境”在山水画鉴定中的审美价值》)16 (四)现代文阅读二。(13分)静静的桃园杨闻宇①我家有全村唯一的桃园。②三十多株桃树一般高矮,两两相对,从北向南排列成整齐的两行。因为地薄,附近的庄稼不很兴旺,乍然一看,这桃园倒是挺气派的。尤其是早春,两行红粉,明丽璀璨,村南的一大片天地似乎也一下子明亮了许多。③桃花落而坐果,毛桃由小而大,生长迅速。桃园北端小路畔的两株桃树,冠盖如帐,果实累累,压弯了枝丫,色泽鲜润的桃子分外诱人,可是,它们的味道酸里微甜,提不起我的兴趣。从北往南一株一株地数,数到第九株,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桃子不仅硕大,也脆甜多汁,但它们外表沁绿,被叶儿严严遮裹,轻易是不亮相的。东风偶尔掀开叶儿时,才能看到下垂的桃儿半遮半掩,那么持重,又那么沉稳。④乡村贫穷,孩童们经常吃不饱,所以嘴馋。桃熟时节,常在一起玩耍的几个伙伴来到桃园,瞅着北畔树头累累的桃子,眼馋得不行,我摇手说这个不怎么样,好吃的在里边哩。他们迟迟疑疑,猜测我是舍不得眼前的好桃。待摘下几个品尝之后,才跟着我东张西望地朝里走,走到第九株桃树之下,摘下大桃,扯住袖头擦擦,刚咬得一口,立马就大声叫好。离开时,每人还要摘一个,兜里塞不进去,就用衣襟裹着……再经过北畔的桃树时,对方才留恋过的桃子,看也不看一眼,只是小心翼翼地护着衣襟。⑤父亲忙着在村东经营田禾,爷爷要在村西照看瓜田,母亲在家里家外忙活,他们顾不上来桃园。那时的乡村,没有经商的条件,农家也没有做买卖的意识。熟透的桃子无人摘收,自行跌落于地,很快就腐化入土,最后,桃树底下是一层干透了的褐色的桃核。这个时候,奶奶就拎个筐儿进桃园来了,她要拾掇遍地的桃核,提回去充当柴禾。⑥到第九株树下,奶奶问我:“这树下的桃核,怎么没有几个?”⑦我说:“因为开春时节,这树上开的净是‘谎花’,倒是蛮好看的,但花落后不坐果。”⑧16 爷爷说过,园里这些桃树,尽是奶奶年轻时从娘家带来的苗儿栽下的,内里情由,她有什么不知道的呢?见我这样说,奶奶盯着我,抿嘴儿笑了,笑得慈祥,又那么可亲。⑨桃核揽回家里,直接搁在灶房里烧饭。我见过的所有的果核里,最硬邦、最顽固的就是桃核,外表的纹络清晰、深沉,核里可能含有油脂吧,火旺,焰蓝,耐烧的程度不亚于优质煤炭。蒸的馍、煮的饭出锅之后,奶奶见我吃得美滋滋的,便笑着问道:“你尝这饭食是不是有股仙桃味儿?”⑩那一座桃园,早在60多年前就消失了。我离家从戎后辗转多地,多少往事都过眼云烟似的消散了,为什么到了晚年,又记起那个桃园了呢?这恐怕是缘于读书。田园诗祖陶潜在《桃花源记》里写道,武陵渔人沿着桃花林行进,“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眼前便展开了一个“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绝美境界。此文确实好,可细想下去,总觉得有点儿玄虚,像是痴人说梦。虽然“源”与“园”不同,但每每读到《桃花源记》,我都会想起自家的那个桃园,觉得自己短暂的少年时代,福莫大焉,已经是处于实实在在的如桃花源一般的桃园里了。(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5月,有删改)23.第③段中关于桃园北端小路畔的两株桃树的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24.第③段中写第九株桃树“东风偶尔掀开叶儿时,才能看到下垂的桃儿半遮半掩,那么持重,又那么沉稳”。简要分析“持重”的含义。(2分)25.第④段的“走到第九株桃树之下,摘下大桃,扯住袖头擦擦,刚咬得一口,立马就大声叫好。离开时,每人还要摘一个,兜里塞不进去,就用衣襟裹着”生动传神,富有童趣,请简要赏析。(2分)16 26.第段引用《桃花源记》的语句,有什么作用?(2分)27.请联系文章题目《静静的桃园》,说说你对“我都会想起自家的那个桃园,觉得自己短暂的少年时代,福莫大焉,已经是处于实实在在的如桃花源一般的桃园里了”的理解。(2分)28.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文意,你读懂了奶奶的“笑”了吗?你一定有话想替“我”对奶奶说。请写出你想说的话。(3分)①见我这样说,奶奶盯着我,抿嘴儿笑了,笑得慈祥,又那么可亲。②蒸的馍、煮的饭出锅之后,奶奶见我吃得美滋滋的,便笑着问道:“你尝这饭食是不是有股仙桃味儿?”三、写作(45分)2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有人害怕问题,逃避问题;有人则直面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甚至主动去寻找问题。其实,问题才是我们成长的机会。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根据以上内容,请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充实,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500字。(不能使用试卷中的材料,不能透露与学生有关的信息)16 答案一、1.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2.④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3.英 夏洛蒂·勃朗特4.无处可去;身心疲惫;缺少食物;露宿郊外。(2分)5.简·爱是一个既自尊自爱又自强自立的时代新女性形象。她敢于反抗表哥的欺辱、舅母的虐待、学校黑暗的制度等。她追求自食其力的生活和自由平等的爱情,在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没有委屈自己做罗切斯特的情妇,而是坚守内心的道德原则,坚定地离开桑菲尔德庄园,追寻属于自己的生活。(3分)6.①屏气敛息 ②源远流长7.B8.示例:智慧闪闪照人间,巧妙编织美生活(2分)9.D10.中小学生中了解非遗文化的人较少。(1分)中小学生较少通过学校宣传活动或课程这一途径了解非遗文化。(1分)11.①拓展非遗文化宣传渠道。②积极参与学校开设的各类非遗特色课程。③主动宣传非遗文化,结合非遗之“古”与时代之“新”,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赋能。(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12.示例:张国良先生,您好,我是××学校的学生,我们班级正在开展“寻访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我们得知您是“六合农民画”的非遗传承人,想了解您的农民画作品《秋分》的创作意图和过程,请问您有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吗?什么时间方便呢?谢谢!(4分,合理即可)二、13.(1)使……新(翻新) (2)遮蔽 (3)浇,灌 (4)超过,胜过14.(1)个园内,珍贵的草木丛生,随着时节(变化)有不同的样子。(2)主人以他的爱好为爱好,以他的快乐为快乐。15.主人辟而新之/堂皇翼翼/曲廊邃宇/周以虚槛/敞以层楼16 16.示例:“个”可以解释为竹。主人爱竹子,园中种了很多竹子;竹子的根牢固,君子见到竹的根就会想到培养自己的德行先要使自己的根基牢固;竹心是空的,君子见到竹心,就想到处事务必宽宏大量;见到竹体的挺直有节,就想到为人应涵养自己的气节;竹身上有如此多优秀的品格,主人以“个园”命名自己的园林,从而彰显自己的志趣和追求。(3分,答出三点即可)【参考译文】个园,原本是寿芝园的旧址,主人将它开拓并翻新,众多建筑富丽堂皇,有曲折的回廊,深邃的屋宇,四周又环绕着镂空的栏杆,使重重楼阁更加宽敞明亮。累积石头为小山,沟通泉水(使之)汇成平静的池塘,绿色的藤蔓依山向上曲折攀缘,似袅袅炊烟回旋升空,美好的树木遮蔽了晴空,一派草木茂盛的样子。主人生性喜爱竹子,大概因为竹子的根牢固。君子见到竹子的根,就想到培养德行先要使自己的根基牢固;竹心是空的,君子见到竹心,就想到处世务必宽宏大量。至于竹体的挺直有节、坚贞不挠,就是为人立身、砥砺品行的关键,这确实是意义重大且深远的。哪里只是因为竹子冬青夏翠,表面像碧玉一样华美润泽。主人于是称它为“个园”。个园内,珍贵的草木丛生,随着时节(变化)有不同的样子。个园中不同景物意趣不同,远超过子山所说的“倾斜八九丈,纵深数十步,榆树、柳树两三行,梨树、桃树百余株”。主人以他的爱好为爱好,以他的快乐为快乐。17.C 点拨:本项“由紧张激烈化为平静安详”有误,应为“由紧张激烈化为阴惨凄冷”。18.诗的颈联用了对比手法。以“戎马”与“归马”对比,以“归马”境遇的转变和如今的闲逸失所表现出其命运的可悲,突出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侵扰。(1分)往昔“千家”和战乱后仅余“百家”的对比,揭示了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十室九空的恶果。诗句对比鲜明,感情强烈,富有感染力。(1分)19.A 点拨:根据文章可知,做到卧游,首先要让自己从外到内安静下来;其次,要身居斗室;再次,展卷也有讲究,在鉴赏山水画时需要选择适宜的高度与距离;此外,还与欣赏者的知识储备等有关系。因此,A项表述不完整且过于绝对。20.①如何做到卧游(或做到卧游需要具备的条件) ②16 中国山水画能营造出让观众“卧游”的山水世界,让人完成充满诗意的心灵之旅(每空1分)21.B项。(1分)材料B讲了袁燮在小轩中焚香欣赏名画,“卧游”山水的事。“卧雪”是小轩,方寸大小,“点上一炉香”可见观赏者“从外到内安静下来”,“名画环挂四周”可见“展卷有讲究”,这些都与本文中“卧游”所需的条件一致。(1分)材料A讲画家借鉴诗作的诗意进行画作的创作,与“卧游”没有直接的关系,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关于“卧游”的观点。(1分)22.①欣赏者能欣赏画面中的运笔和用墨(或欣赏者能玩味画家的笔墨)以及笔墨所传达出的审美意境。②欣赏者有自己独到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③欣赏者要能基于画作进行充分联想和再创造。(每点1分)23.不能。本段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第九株桃树结出的桃子和北端小路畔的两株桃树结出的桃子从外皮颜色、味道等方面作了对比,(1分)突出第九株桃树结出的桃子虽外表不如前两株树所结的鲜艳诱人,但却个大味美、沉稳持重的特点。(1分)24.“持重”原指人性格稳重、谨慎、不浮躁,这里将桃子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脆甜多汁”的桃子藏在树叶下低调不张扬、“真人不露相”的特点,(1分)表达了作者对第九株桃树及其结出的桃子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25.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摘”“扯”“擦擦”“咬”“叫好”“塞”“裹”等一系列动词的运用,让描写细致生动,表现出伙伴们迫不及待地吃好桃时的激动、喜悦,以及吃后还要带走的“贪婪”和调皮;(1分)从而衬托出第九株桃树结出的桃子味美的特点。(1分)26.以桃花源的绝美境界,衬托“我”的桃园的美好。表达自己对少年时代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桃园的依恋思念。(1分)引用古文名句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文化内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27.“静静的桃园”就是“我”少年时代的桃花源,它是“我”生活的乐土,心灵的净土,(1分)生活在“静静的桃园”里,“我”内心宁静,身心愉悦,学到了人生道理,享受了美好亲情,因此“我”感到福莫大焉。(1分)28.示例:亲爱的奶奶,树没有开“谎花”16 ,是您孙儿说谎话了。其实您早就知道为什么这株树下的桃核少了,因为它结的桃子特别好吃,脆甜多汁,个头又大,都被我们这群调皮鬼给摘着吃了。您没有揭穿我,还用桃核当柴禾烧饭给我吃,我不仅吃出了仙桃味儿,从您的笑容中,我还品出了爱的滋味。奶奶,我爱您!(3分,合理即可)三、29.略。1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12-24 22:00:01 页数:16
价格:¥3 大小:156.0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