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河北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1~3题14分)“方寸舞台,百态人生”校园戏剧节即将拉开帷幕,戏剧社的同学们打算参加这次活动,大家分工合作改编了课本剧《唐雎不辱使命》,请阅读以下剧本片段完成下面小题。第三幕:唐雎使秦背景:战国末年,烽烟四起,群雄逐鹿。秦国东征西讨,宰割天下,称霸中原,进入顶盛时代。公元前225年,在血雨腥风之中韩、魏相继被秦所灭。可小小安陵国却战战兢兢地在夹缝中苟存许久!于是,秦王开始了他一统天下的计划。…………唐雎现在,我、专诸、聂政、要离一起将要成为四个勇士了。(挺身逼近秦王,一字一顿)到时候两个人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的百姓都要戴孝。就像现在这样!(唐雎箭步上前,拔出剑。他犹如一尊巨像,挺立在秦王面前)秦王(对视唐雎,惊魂未定,连忙挥手对救驾的卫士大喊)退下,退下,都给我退下!(唐雎放下剑)秦王先生请坐!(脸色稍和,微微掬躬)何必如此?我只不过是跟您开个玩笑,您何必当真呢!(秦王、唐雎归座。卫士仍拔剑警觉状)秦王唉,(长叹一声)原来韩、魏会相继灭亡的原因是没有像您这样的忠义之士造成的呀。安陵能凭着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全靠有先生您啊。1.【方寸舞台·打磨】(1)小冀在剧本的旁白和舞台说明部分发现了两处书写错误,请你帮他进行修改。(2分)①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2)小北觉得画横线的台词存在语病,请你帮他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3)导演小河在第一次剧本研讨会上介绍了关于这出戏剧的信息,以下表述有误的是(2分)(  )13 A.这个片段出自东汉时期刘向整理编辑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B.剧本中括号里的部分叫作舞台说明,是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的说明性文字,一般交代剧情、人物、道具以及布景等相关的细节内容。C.扮演秦王的演员在剧本结尾的“长叹一声”中要表现出对唐雎这种外交人才的赞叹和欣赏。D.这出剧要通过唐雎据理力争的语言和临危不惧的气势来展现有胆有识、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2.【方寸舞台·呈现】(1)演员小语念到画波浪线的台词时,觉得把它改成转折复句会更有气势,请你帮他修改。(2分)(2)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藏在人生的选择里;一个国家的命运,藏在人民的选择里”。下列三位历史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都选择了挺身而出,勇担重任。本次戏剧节将要以人物海报的形式展览这些光辉的人物形象。仿照示例,请你围绕“选择”这个话题,在曹刿、陈胜、诸葛亮中任选一位人物,结合相关历史事件,设计人物海报。(4分)13 3.【方寸舞台·点评】在本届校园戏剧节的闭幕式上将要颁发“最佳演员奖”的奖项,你作为本次活动的组委会成员,需要为评委老师和大众评审团设计并制作评分表,请你制定评选标准,将下表补充完整。(2分)“最佳演员奖”评分表评价标准得分(满分10分)1剧本理解:正确理解剧本主题,准确把握戏剧冲突,对人物理解到位。2演员表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分第二部分(4~19题56分)一、古诗文阅读(一)默写(共6分)4.小冀所在的班级举办了一次以“失意诗意”为主题的诗词抢答大赛,请帮小冀填空赢得比赛。(6分)自古文人多磨难,然而也正是这份失意,成就了流传千古的诗意。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知音难寻的孤独失意;苏轼失意却不失志,在逆境中也常常保持积极的心态,哪怕出游遇雨,依然不慌不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风波》);辛弃疾主张抗金,但是不断遭受排挤和诬陷,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失意。(二)阅读(共15分)阅读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回答5~6题。(共4分)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13 A.“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始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让人很容易联想起纳兰性德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B.“北风吹断马嘶声”,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边地北风,从来都声音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C.“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温馨的边塞夕照图。D.“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性德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6.本词情景交融,请你说说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0题。(共11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昌①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②等皆卑下之。高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莫能得,上以留侯③策止。而昌庭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④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即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见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节选自《汉书》,有删改)①昌:周昌,西汉初期大臣。②萧、曹:萧何、曹参。③13 留侯:张良,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④期期:形容口吃,说话蹇涩。7.小冀和小北在预习课文时,对【甲】【乙】两文中加点的词语有疑惑,下面是他们的讨论过程,请你将对话补充完整。(3分)小冀:【甲】文中“臣之妻私臣”的“私”,我总是记不住它的意思,有什么好方法吗?小北:“私”属于古今异义词,它的意思是(1)___________________,平时可以多积累这类有文言现象的词语。小冀:那“跪谢”的“谢”是不是也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理解为“道歉”?小北:我觉得不对,根据上文内容,幸亏周昌等人的竭力劝阻,太子才没有被废黜,吕后身为太子的母亲,此处的“谢”应是(2)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小冀:小北,你理解词语的方法真多,我也给你分享一种方法,“微君,太子几废”的“微”可以迁移到课内《岳阳楼记》中“微斯人”的“微”,二者意思相同,都翻译为:(3)___________________。8.请将【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9.中国传统文学注重通过“三”的运用合理铺设情节,如《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请你从【甲】文中列举三处与“三”相关的情节。(3分)10.小语打算在课堂上分享他阅读两文后所做的读书笔记。请你帮助他将内容补充完整。(3分)笔记一摘抄内容: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人物:邹忌劝谏方式:类比说理人物形象:(1)______________笔记二摘抄内容: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人物:周昌劝谏方式:直言进谏人物形象:(2)_____________________13 朗读语气:舒缓平稳、循循善诱朗读语气:(3)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共10分)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丁雅诵①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黑龙江考察时,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总书记强调,年轻一代成为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一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充满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把青春融入祖国的科技事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邓宇皓在“九章”和“九章二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的研制中做出突出贡献……青年学生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立大志、担大任,敢为人先、敢于突破,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③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如何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的培养机制和教育方式,实现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推进,成为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④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要继续在“选苗”上下功夫。近年来,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让对科学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脱颖而出:“强基计划”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着力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拔尖计划”依托多所高水平大学建设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致力于打破培养定式,让学生拥有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一大批具备创新潜质和科学素养的青年学生,秉持兴趣,茁壮成长。⑤13 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要进一步厚植人才培养的“土壤”,让好苗子“冒”出来,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青年学子深怀爱国之心,砥砺爱国之志,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坚定理想、脚踏实地,努力将论文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另一方面,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探索本硕博衔接培养机制、国际交流合作机制、长周期评价机制等,同时依托重大科研平台和重大科研任务,为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提供更多机会,通过高水平科学研究,帮助青年学子获得更好成长。⑥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还需要更多“阳光雨露”的滋润,赋予青年学生在科研项目中担大任、当主角的机会。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试点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将资助端口前移,正是旨在培育科学素养、激励创新研究,为构建高质量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供源头活水。应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大赛、扩大高校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支持等方式,引导和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关注并投身科技创新,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蓄人才力量。⑦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生逢其时、责任重大,期待广大青年学子勇于探索、勇于突破,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更大贡献。(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9月28日,有删改)11.根据全文,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入第①段横线处(2分)()A.打好劳动底色,铸就为民本色,方能成就更有价值的人生B.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勇攀科学高峰,绽放青春光彩C.年年有成,积小胜为大胜,正是学业成功的必经之路D.坚定文化自信,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12.下面的链接材料是哪种类型的论据?放入第④段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4分)链接材料:“英才计划”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选拔中学生走进大学、感受科研魅力。13.结合文意,谈谈你在学习中应如何激发自己的科技创新精神。(4分)13 (二)【2024湖北中考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7题。(共15分)海的声音洪浩①在海岛一个纪念品摊上,我的目光被几只雕有属相图案的贝壳吸引住了。“买一只吧,不贵的,五块钱。”摊主说,“把它贴到耳旁,就能听到海的声音。”②有这么神奇?我不信,但还是把这贝壳举到了耳边。嗬,还真是听到了一种声音,那么遥远又那么朦胧的一种声音,像是涛声,又像是风声……可是,真的是海的声音吗?③不等我发问,姑娘就用那好听的声音向我讲解道:“它在大海里待得久了,那潮起潮落的声音,就留在了里面。”④真是一个非常诗意的解释。⑤我买下一只,要把这“海的声音”送给女儿。坐在离岛的船上,极目眺望碧波万顷的大海,并将那贝壳附于耳畔。海的声音遂如漫卷而来的潮水,从遥远的天边涌入耳郭……那是激荡了亿万斯年的海,那是包裹了一个星球的海。此时此刻,它以无从捉摸而又生动逼真的声音,在我的心中展开了另一种景象。那是更为浩瀚、博大、壮阔而又空茫的海,是比视野内在烈日下蒸腾的海更有魅力的海。⑥我屏息倾听着,竟有些痴迷。我仿佛听到了整个世界的深沉呼吸,带有凉意的海风不是吹在现实中,而是吹在想象里。前贤的呐喊此伏彼起,郑和的船队在浪涌间颠簸,邓世昌的脸孔在海水和硝烟中隐现……大海在呼啸,海浪翻滚着,以心跳的频率撞击着胸腔……某一瞬间,我的灵魂出窍,钻进小小的贝壳中去了。海的声音又带我进入时空隧道,让我体验到了莫辨身在何处、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⑦回到家,我把这宝贝给了六岁的女儿。女儿听说能听到海的声音,欢喜地接过。一听果然,却又心生疑窦,一再问我为什么会这样。我便只好拿那姑娘的说法搪塞她。这样说着的时候,我却笑了。⑧几天后,女儿也不信了。她以自己的实验,证明这种说法是荒谬的。她告诉我,她用任何一种贝壳,或者空瓶,或者纸筒,甚至用拢起的手掌,都可以在耳旁制造出这种声音来。⑨“什么呀,还‘海的声音’呢!净骗人!”13 ⑩我又一次为这“海的声音”笑了。是的,女儿自然是对的。但我仍愿意相信,这贝壳,是一只收聚了海的声音的耳朵。它是想象的贝壳,文学的贝壳,诗的贝壳。(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15日,有删改)14.读一读描写“海的声音”的句子,选出朗读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3分)()A.要读出“我”的意外,我这样读:“还真是听到了一种声音,那么遥远又那么朦胧的一种声音,像是涛声,又像是风声。”B.要读出海的深远,我这样读:“那是激荡了亿万斯年的海,那是包裹了一个星球的海。”C.要读出“我”的心潮澎湃,我这样读:“大海在呼啸,海浪翻滚着,以心跳的频率撞击着胸腔。”D.要读出“我”的痴迷,我这样读:“海的声音又带我进入时空隧道,让我体验到了莫辨身在何处、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15.下面是一则关于郑和的随文批注。请你仿照示例,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写一则有关邓世昌的批注。(50字左右)(4分)郑和邓世昌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我仿佛听到狂风怒吼,海浪咆哮;看到郑和屹立船头,目光坚定,指挥着船队向大海更深处挺进、挺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文中写到“我又一次为这‘海的声音’笑了”,“我”为什么笑?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17.赏读第⑩段画线的句子,这里把贝壳称为“耳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和深刻含义?(4分)三、整本书阅读13 18.新时代的经典阅读有了很多创新的形式,视频拍摄便是流行于学生间的有趣形式。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简·爱》后准备的视频拍摄脚本,请帮他补充完整。(3分)第一幕:《艰难成长》。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舅妈家的简·爱饱受欺辱,被送到洛伍德学校求学又遇不公正待遇,简·爱在顽强抗争中成长。第二幕:《重写命运》。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幕:《B_________________》。简·爱遵从内心终于找到罗切斯特,尽管他已经失去了健全的身体和巨额的财产,但简·爱依然选择与他相守。19.阅读社举办“绽放在名著中的青春故事”系列阅读活动,活动海报会根据每期名著人物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底色。请仿照示例,结合名著内容,说说给《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的海报采用哪种颜色。(4分)示例:祥子的海报底色应采用灰色。18岁的祥子来到北平成为一名人力车夫,他本想靠自己的努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却在黑暗的现实中屡次受挫。在经历了三起三落后,祥子的理想完全破灭,他最终堕落成麻木、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灰色与祥子的悲惨命运更契合。第三部分(20题50分)20.阅读下面内容,根据要求写作。(50分)“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这句脍炙人口的童谣,让诚信做人的理念,从童年时期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中国少年要“明礼诚信,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信,所谓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请以《人生,从诚信起航》为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可以结合生活和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也可以选择特定对象以书信、演讲等方式阐述你的思考和建议等,写成600字左右的作文。13 答案1.(1)①顶盛鼎盛②掬躬鞠躬(每空0.5分)(2)原来韩、魏会相继灭亡的原因是没有像您这样的忠义之士呀。/原来韩、魏会相继灭亡是没有像您这样的忠义之士造成的呀。(2分)(3)A(2分)2.(1)虽然到时候只有两个人倒下,血流五步远,但是全国的百姓都要戴孝。(2分)(2)示例:曹刿个人安危国家存亡一次运筹帷幄的战斗,彰显了无与伦比的智慧,也保全了国土和子民。(4分)3.示例:①表演自然,落落大方②动作、手势熟练而准确,有表现力(每空1分)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每空1分)5.C(2分)点拨:“温馨”说法错误,这两句展现的是凄凉的边塞夕照。6.这首词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日的凄凉之景,(1分)抒发了作者奉命出塞的凄惘之情。(1分)7.(1)偏爱(2)道谢(3)如果没有(每空1分)8.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2分)9.①邹忌讽谏齐威王的三类比;②齐威王纳谏后的三赏;③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齐国的三变化。(每点1分)10.(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2)刚强正直、敢于直言(3)铿锵有力、义正词严(每空1分)【参考译文】【乙】周昌为人刚强正直,敢于直言,从萧何、曹参等以下官员对他都谨小慎微,言词卑下。高帝想要废太子,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大臣们坚持劝谏争辩都没有成功,皇上由于留侯张良的计策才作罢。然而周昌在朝廷之上极力争辩,皇上问他理由,周昌有口吃缺陷,又十分愤怒,说:“臣口吃不能讲出来,然而臣期期知道这样不可以。陛下想废太子,臣期期不接受诏命。”皇上欣然而笑,便停止了废太子一事。吕后在东厢室侧耳偷听,见到周昌后,下跪道谢说:“如果没有您强争,太子差一点就被废了。”13 11.B(2分)12.示例:链接材料是事实论据,放入第④段合适。(2分)链接材料讲的是“英才计划”人才选拔方式,能够证明第④段“激发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要继续在‘选苗’上下功夫”的观点。(2分)13.示例:我要有勇于探索、勇于突破的精神。在学习中,我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科学实验课堂上,我要培养自己的科学兴趣,树立科研理想,不断激发自己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4分,言之有理即可)14.C(3分)15.示例:邓世昌率全舰战士撞向日舰,英勇就义。我仿佛听到邓世昌大声呼喊:“勇士们,冲啊,誓死卫国,与敌人同归于尽!”我看到“致远舰”渐渐下沉、下沉……(4分)16.女儿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海的声音”是荒谬的,“我”是为女儿的纯真可爱而笑,为自己不必执着追求“海的声音”的真假而笑。“我”明明知道“海的声音”是商家的营销手段,但通过这个贝壳,“我”想起了前贤,产生了“莫辨身在何处、不知今夕何夕”的独特体验,它激发着人们不断地追寻着、体验着生活的美好。(4分)17.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贝壳比作“耳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贝壳的形状,也体现了贝壳能收集各种“海的声音”的特点。深刻含义:这只贝壳是一只能听到“海的声音”的耳朵,是一只能引导“我”倾听世界、认识世界的耳朵。(4分)18.A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担任家庭教师,靠学识与能力获得了尊重。在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互生爱意后,简·爱不顾世俗,勇敢追爱。(2分)B.示例一:终获幸福示例二:相守终老示例三:收获爱情(1分)19.示例13 :简·爱的海报底色应采用绿色。简·爱被舅妈送往寄宿学校,那里的校长冷酷无情,受冻、挨饿、疾病时常威胁着学生们的生命安全。简·爱不仅没有向苦难屈服,反而更认真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她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生机勃勃的绿色最能体现简·爱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4分,言之有理即可)20.略(50分)1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12-24 19:20:02 页数:13
价格:¥3 大小:160.0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