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历史
>
【7历期中】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详解)
【7历期中】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详解)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蚌埠G5教研联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某校历史社团的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收集了不同类型的资料。资料包中,研究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最有力证明是( ) 项目主题: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选项资料A视频:《人类起源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上下五千年》B地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C书籍:《中国通史》D化石:“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头盖骨A.AB.BC.CD.D2.北京人遗址发现近10万件石器,这些石器的打制方法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碰砧法,石器的主要类型有尖状器、石锤、石砧等。材料表明北京人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器时代D.古代农耕时代3.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骨耜和一个印有稻穗图案的稻穗纹陶盆,这印证了当时( )A.制陶技术的发展B.原始农耕的出现C.过着群居生活D.骨耜大量使用4.“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这段材料出自《山海经》。与这段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A.阪泉之战B.涿鹿之战C.牧野之战D.垓下之战5.远古传说蕴含着历史留下的印迹。图1、图2的传说共同体现了( )A.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B.先民与洪水作斗争的场面 C.商周世袭制度的作用D.民族优秀品质悠久的历史6.《史记》记载:“尧之子丹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乃权授舜。”这种产生部族联盟首领的办法是( )A.世袭制B.选举制C.禅让制D.分封制7.“夏传子,家天下。”古时《三字经》这样描述是因为夏朝创立了( )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皇帝制8.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历史事件发生在如图中①对应朝代的是( ) A.郡县制度的确立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司母戊鼎的铸造D.百家争鸣局面形成9.如图,北京冬奥会火种台的造型设计模仿商代青铜礼器“何尊”的样式。这凸显了( ) 何尊 火种台A.奥运会的精神B.青铜器的价值C.铸造技术发达D.传统文化元素10.《史记》记载:“(武王)封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这反映了这一制度实施的依据是( )A.实际控制的疆域大小B.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到士的级别大小C.进献贡物的多少D.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11.汉朝许慎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项造字原则举出12个字为例证,其中10个字都见诸甲骨文。由此可见,甲骨文( )A.已达到完全成熟的状态B.记载的内容十分的广泛C.是世界已知最早的文字D.奠定了汉字发展的基础12.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达33次之多。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B.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C.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D.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1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导致“天府”出现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B.郑国渠C.都江堰D.大运河14.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B.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法制意识在不断增强D.贵族特权受到限制15.据《史记》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16.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A.无为而治B.重农抑商C.儒道一家D.以民为本17.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政局动荡不安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农业继续发展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各国进行变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A.夏商周的更替B.分封制的实施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18.秦王嬴政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嬴政从“秦王”到“秦始皇”称呼的变化,说明( )A.国家权力进一步集中B.经济制度实现了转型C.思想文化受到了控制D.普通百姓习惯了改变19.秦始皇推行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人们打破方言障碍,方便沟通交流的是( )A.开凿灵渠B.统一货币C.规范交通D.统一文字20.“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包括了秦朝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废分封,立郡县②统一车辆形制③统一文字④统一货币⑤统一度量衡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21.下图所示内容有利于( )A.国家政令的通行B.商品贸易的发展C.抵御匈奴的入侵D.经济文化的交流22.下侧《秦朝驰道示意图》可用于研究秦朝( ) A.修建长城的原因B.丝绸之路的开通C.统一六国的过程D.巩固统一的措施2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时的呐喊。公元前209年处于( )A.公元前1世纪B.公元前2世纪C.公元前3世纪D.公元前4世纪24.秦始皇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上述材料反映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 )A.残酷的刑罚B.沉重的赋税C.繁重的徭役D.频繁的农民暴动25.某校七(1)班同学在学习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老师最可能说到的典故是( )A.纸上谈兵、完璧归赵B.卧薪尝胆、退避三舍C.东施效颦、破釜沉舟D.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二、辨析改错(共10分)2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1)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2)相传在黄帝时期,伶伦创造文字,隶首发明算盘。()(3)夏王朝的建立者是启,最后一个王是桀。()(4)战国时,势力较强的诸侯国有齐、楚、秦、晋、赵、魏、韩七国。史称“战国七雄”。()(5)项羽与刘邦之间的“楚汉之争”长达四年,给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破坏。()三、材料解析(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共24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始冬裘夏葛,时之所宜。——苏轼《秦废封建》(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左和图右所反映出的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别说出实行两种制度的目的。材料二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他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变法中农业上和军事上的内容,并说一说商鞅变法的影响。(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央集权制或改革的认识。(任选一个方面)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①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④(1)文化类创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典籍中的经典名篇,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一中的经典名句选自先秦典籍,请将①②③④处的人物名称补充完整。材料二 春秋时代,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人们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百家争鸣的影响。(3)综上所述,你认为社会变革与思想解放之间有什么关系?四、活动与探究(16分)29.文物是残留于地面、掩埋在地下或是水中的“蒙尘遗珠”,它往往会以独特的方式,诉说历史的真相,拨动我们的心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物会说话】 材料一 刻有文字的甲骨(1)观察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文物说的话是否正确。A“我”出生在商周时期。B“我”身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全部使用了象形造字方法。C“我”身上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让文物说话】材料二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武王伐纣的日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而武王伐纣纪年的突破口,便藏在利簋的铭文中。利簋铭文提到周军在“甲子”日“岁鼎”时取得关键胜利。“岁鼎”是指岁星(木星)运行至中天的天文景观。考古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通力合作,根据利篮上“甲子”“岁鼎”等记录,结合《尚书牧誓》《国语》《淮南子》的历史记载,通过计算机计算,将上述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范围聚焦到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武王伐纣的日期得以确定。——据徐成《当失落的西周史从青铜器上获得重生》(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让文物“开口说话”可以运用哪些技术手段,利簋“开口说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历史真相。【听懂文物说的话】材料三 广袤的中华大地承载着超过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文明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大多在岁月的海洋里失去了踪迹。考古学就是寻找这些残留于地面、掩埋在地下或是水中的“蒙尘遗珠”,勾勒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和脉络,让古老的文明重新散发夺目的光辉。——据王新春《那些震惊世人的“遗珠”》(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文物考古的历史价值。 参考答案与解析1.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手史料是我们的研究提供最有力的证据,第一手史料即原始史料,是指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化石属于第一手史料,因此研究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最有力证明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头盖骨,D项正确;视频有导演剪辑的成分,属于第二手资料,不能研究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最有力证明,排除A项;地图是后人绘制的,属于第二手资料,不能研究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最有力证明,排除B项;书籍有人为的主观因素,属于第二手资料,不能研究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最有力证明,排除C项。故选D项。2.A【详解】根据题干“北京人遗址发现近10万件石器,这些石器的打制方法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碰砧法,石器的主要类型有尖状器、石锤、石砧等”和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因此,北京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说北京人会使用磨制石器,因此,材料并不能表明北京人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表明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器,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题干中并没有相关内容能表明北京人生活的时期已经进入了古代农耕时代,且所学可知,北京人以采集狩猎为生,并未进入农耕时代,排除D项。故选A项。3.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骨耜”是河姆渡文化的典型农具,是用偶蹄类动物(鹿、水牛等)的肩胛骨制成。用它挖土,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稻谷是河姆渡居民的农作物,稻穗纹陶盆是河姆渡居民制作的陶器,这些出土文物可以说明河姆渡居民过着原始农耕生活,B项正确;材料只展示了一个陶器,体现不出制陶技术的发展,排除A项;根据材料,没有办法判断河姆渡人的生活方式,排除C项;大量使用骨耜只涉及到了骨耜的使用情况,没有涉及到陶盆的情况,概括材料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B项。4.B【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蚩尤作兵伐黄帝”“冀州之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B项正确;阪泉之战是炎帝与黄帝两大部落之间作战,排除A项;牧野之战发生在周武王伐纣时期,排除C项;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最终刘邦取得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5.D【详解】根据“舜的故事:孝感动天”“大禹治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体现的是孝的品质,图2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所以图片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品质,体现民族优秀品质悠久的历史,D项正确;图片没有涉及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排除A项;图1没有体现先民与洪水作斗争的场面,排除B项;图片没有涉及商周世袭制度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6.C【详解】材料中“子丹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乃权授舜”,意思是“子丹能力不足,不足以托付天下于他,于是就把权利交给了舜”,结合所学知识,在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将首领的位子传给贤能之人,这种制度被称为“禅让制”,C项正确;“世袭制”是将国王的位子传给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排除A项;“选举制”是指通过人民公正公平投票选举人才的制度,排除B项;“分封制”是指西周时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宗亲和功臣,建立诸侯国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世袭制,不是禅让制,排除A项;西周实行分封制,题干反映的是世袭制,排除B项;皇帝制指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C【详解】据所学可知,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国君“汤”团结周围小国和部落,起兵攻夏,汤战胜桀,夏朝灭,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故图中①对应朝代是商朝。商朝时期铸造了“司母戊鼎”。商朝青铜器的著名代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这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重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C项正确;郡县制度是秦朝开始实施的制度,排除A项;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发生在夏朝,排除B项;百家争鸣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9.D【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何尊”是商代青铜器的杰出代表,“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北京冬奥会火种台的造型设计模仿商代青铜礼器“何尊”的样式,凸显传统文化元素,D项正确;奥运会的精神与“何尊”无关,排除A项;青铜器的价值、铸造技术发达与北京奥运会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10.D【详解】依据材料“(武王)封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建立后,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按照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实行分封,D项正确;没受封怎会有“实际控制的疆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级别的大小”是受封后才显示出来的,更不会作为分封依据,排除B项;受封后才会向周王进献贡物和服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1.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2个字为例证,其中10个字都见诸甲骨文”可知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奠定了汉字发展的基础,D项正确;已达到完全成熟的状态,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记载的内容,在题干内容中没有涉及,题干内容体现的是“12个字为例证,其中10个字都见诸甲骨文”,排除B项;是世界已知最早的文字,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2.A【详解】依据材料“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达33次之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鲁国国君心中,齐、晋、楚三国地位高于周王室,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齐、楚、晋等大国地位开始崛起,分封制失去了对诸侯的有效约束,这使得一些势力弱小的诸侯国弃周天子转而投靠诸侯大国,体现了周王室地位衰落,A项正确;“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不是朝觐周王减少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表明鲁国朝拜周天子次数减少,投靠诸侯大国,可见齐国、晋国和楚国实力上升,但是无法判断鲁国成为春秋时期霸主,排除C项;周王是天下共主,朝觐周王与是不是宗亲无关,依据分封制,鲁王每年都要朝觐周王,排除D项。故选A项。13.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C项正确;灵渠,始建于秦代,位于广西兴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排除A项;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排除B项;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排除D项。故选C项。14.A【详解】根据材料“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盗牛者加(枷刑)”可知,牛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保护。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得到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所以,春秋战国时期保护耕牛以便用于农业生产,A项正确;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与农业无关,排除B项;法制意识在不断增强、贵族特权受到限制与耕牛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15.B【详解】根据“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可得出商鞅变法确立县制,这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B项正确;奖励军功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制度,与世袭贵族无关,排除C项;这一措施削弱了地方长官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16.D【详解】根据“以百姓心为心”、“节用而爱人”等信息可以看出,老子和孔子都主张重视民众,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D;儒家没有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重农抑商是法家提出的,排除B;儒道一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17.C【详解】根据题干关键词,“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动荡不安的时期,也是一个大变革事情。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争斗,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大。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的地主阶级势力增强,为适应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中取胜。各国在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办法成效最大,各国经过变法,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C项正确;夏商周时期的使用是青铜器,排除A项;分封制的是实施是西周时期,排除B项;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C项。18.A【详解】据材料可知,秦王嬴政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结合所学可知,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因此嬴政从“秦王”到“秦始皇”称呼的变化,反映了国家权力进一步集中,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自战国到秦朝中国的社会制度都是封建社会,未涉及经济制度的转型,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最高统治者称呼的变化,未涉及“思想文化的控制”,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普通百姓习惯的改变”,排除D项。故选A项。19.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推行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人们打破方言障碍,方便沟通交流的是统一文字。战国时期,七国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时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D项正确;开凿灵渠,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排除A项;统一货币,有利于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排除B项;规范交通,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排除C项。故选D项。 20.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包含了⑤统一度量衡,②统一车辆形制和③统一文字等三项内容,所以②③⑤符合题意要求,①④两项材料中文字并未直接体现,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21.D【详解】根据图片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是统一文字和统一货币。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交流与发展。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故这些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D项正确;统一货币与国家政令的通行不符,排除A;统一文字与商品贸易的发展不符,排除B;秦朝修筑秦长城抵御了匈奴的入侵,与统一文字和统一货币不符,排除C。故选D项。22.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其中包括修筑贯穿全国的道路,也就是驰道,所以《秦朝驰道示意图》可用于研究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D项正确;修建驰道是为了加强各地交通往来,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备匈奴,排除A项;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在汉代,排除B项;驰道修建于统一六国完成之后,排除C项。故选D项。23.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公元纪年法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公元前计数是从大数开始向小数过渡。100年为一个世纪,10年为一个年代。故世纪数是百万数加1的得到。因为公元前209年是公元前三世纪,因为公元前从大数到小数。所以“09”就是世纪末了,C项正确;综上所述,ABD项计算时期不对,排除ABD项。故选C项。24.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秦始皇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可知,材料体现了繁重的徭役,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繁重的徭役,没有涉及刑罚,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繁重的徭役,没有涉及赋税,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繁重的徭役,没有涉及农民暴动,排除D项。故选C项。25.D【详解】根据题干“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209年,九百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边,遇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朝法律,误期都得处死。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揭竿而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D项正确;“纸上谈兵、完璧归赵”是战国时期的成语,排除A项;“卧薪尝胆、退避三舍”是春秋时期的成语,排除B项;东施效颦是春秋时期的成语,破釜沉舟与项羽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26.(1)错误,北京人改为元谋人(2)错误,伶伦改为仓颉(3)错误,启改为禹(4)错误,晋改为燕(5)正确 【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所以史实错误,把北京人改为元谋人。(2)根据所学可知,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隶首发明算盘,伶伦制作音律,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所以史实错误,把伶伦改为仓颉。(3)根据所学可知,夏王朝的建立者是禹,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所以史实错误,把启改为禹。(4)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势力较强的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史称“战国七雄”,所以史实错误,把晋改为燕。(5)根据所学可知,为争夺帝位,项羽与刘邦之间发生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给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破坏,史实正确。27.(1)变化:由分封制转变为郡县制。分封制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郡县制目的:加强中央集权。(或: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或:巩固统治)(2)内容:①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认识: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有利于巩固统一。改革能增强国力,能推动社会发展等。(答出一点即可)【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和所学可知,图左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图右反映的是秦朝建立的郡县制,所以图左和图右所反映出的地方行政制度发生的变化是由分封制转变为郡县制。分封制目的: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目的是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郡县制目的:根据所学可知,郡县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2)内容:根据材料二“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他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并结合所学可知,农业上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影响:根据课本知识,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认识:本小题相对开放,言之有理即可,材料一反映了分封制转变为郡县制及影响,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及影响;根据以上材料信息可知,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有利于巩固统一;改革能增强国力,能推动社会发展等。28.(1)①老子②孔子③孟子④韩非子(2)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诸侯争霸;变法改革。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3)关系:社会变革会使思想得到解放,思想解放也能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变革。 【详解】(1)由材料一“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可知,反映的是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结合所学可知,老子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因此,①为老子;由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可知,该学说提倡“仁”。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因此,②为孔子;由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知,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孟子,主张“仁政”,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因此,③为孟子;由材料一“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可知,其主张严刑峻法。结合所学可知,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以法治国,因此,④为韩非子。(2)原因:由材料二“春秋时代,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促成这一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可知出现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根据材料二“……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出现的原因是诸侯争霸;“……到了战国时期,夺权胜利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和扩展利益,先后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可知出现的原因是变法改革。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3)关系:材料一反映了诸子百家,材料二反映了“百家争鸣”及影响,综上所述可知,要想社会变革必须进行思想解放,解放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前提条件与基础,没有思想解放就不可能进行社会变革29.(1)正确错误错误(2)手段:文献史料研读、天文历法知识、物理技术、化学方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任答两点得,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真相:文献记载的武王伐纣真实可信(或武王伐纣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3)历史价值:了解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状况;更好地接近历史的真实;找到更多国家、民族的历史记忆;清晰再现中华文明的辉煌,增强民族自信心。(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详解】(1)判断: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所以A中文物说的话正确;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象形造字方法是其中的一种,还有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所以B中文物说的话错误;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但是“我”身上记载的内容不能全部涉及到,所以C中文物说的话错误。(2)手段:根据材料二“考古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通力合作,根据利簋上‘甲子’‘岁鼎’等记录,结合《尚书·牧誓》《国语》《淮南子》的历史记载,通过计算机计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运用的手段可以从文献、天文历法、化学生物等角度分析,如:文献史料研读、天文历法知识、物理技术、化学方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真相:根据材料二“考古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通力合作,根据利篮上‘甲子’‘岁鼎’等记录,结合《尚书牧誓》《国语》《淮南子》的历史记载,通过计算机计算,将上述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范围聚焦到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武王伐纣的日期得以确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簋“开口说话”告诉了我们文献记载的武王伐纣真实可信(或武王伐纣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3)历史价值:本小题相对开放,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以上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文物考古的历史价值可以从了解当时各方面状况、了解历史、中华文明着手分析概括即可,如了解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状况;更好地接近历史的真实;找到更多国家、民族的历史记忆;清晰再现中华文明的辉煌,增强民族自信心。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8物(人教版)期中】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7历期中】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详解)
【7历期中】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尹集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详解)
【7历期中】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历期中】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历期中】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7历期中】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7历期中】安徽省合肥市琥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7历期中】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7历期中】安徽省临泉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详解)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11-12 14:20:02
页数:12
价格:¥3
大小:923.34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