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道德法治
>
部编版(2016)
>
八年级上册
>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
人教版八年级道法上册 专题05 做守法的公民(精选高频考题40题)
人教版八年级道法上册 专题05 做守法的公民(精选高频考题40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1
2
/31
剩余2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专题05做守法的公民精选高频考题40题·涉及考点考点01法不可违考点02预防犯罪考点03善用法律选择题1.(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期中)因标注虚假生产日期和使用回收蜂蜜,同仁堂被市场监管总局撤销中国质量奖称号。下列可以作为处罚的原因是( )①其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②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③其行为违反了诚实守信的原则④其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A.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④2.(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八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了“违法犯罪”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下列发言,正确的是( )A.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B.违法一定是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C.一般违法与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D.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3.(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邓某酒后怒砸玻璃高空抛物获刑3年2个月,某化工厂因污染环境被环保部门处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邓某和某化工厂分别承担的是( )A.民事责任、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行政责任C.刑事责任、民事责任D.行政责任、民事责任4.(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以下是安安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内容,正确的有( )①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②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③罚款和罚金是属于行政处罚,拘留和拘役是属于刑事处罚④受到非法侵害,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审判机关——人民法院起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23-24八年级上·安徽亳州·期中)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实施网络暴力,组织“水军”“打手”等实施网络暴力,编造“涉性”话题侵害他人人格尊严,利用“深度合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布违法信息,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发起、组织网络暴力等情形的,依法从重处罚。作为未成年人遇上网络暴力应( )①及时寻求法律的救助 ②加大对网络暴力的处罚力度③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④做法律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决捍卫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犯罪基本特征的是( ) A.严重社会危害性B.触犯了法律C.刑事违法性D.应受刑罚处罚性7.(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下列属于法律服务机构的是( )①法律服务所②律师事务所③法律援助中心④消费者协会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对于漫画的敲诈勒索行为,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 )A.自认倒霉,忍气吞声B.不顾一切,与其搏斗C.巧妙周旋,设法求助D.现场配合,伺机报复9.(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吴某因破坏铁路封闭网,被公安机关拘留;李某和宋某签订商品买卖合同,李某因未依法履行合同,宋某将其告上法庭。吴某和李某的行为分别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B.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10.(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下图给我们的警示是( )①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②未成年人容易受不良诱惑影响,千万不能上网③偶尔吸烟不会影响什么④要杜绝生活中的不良行为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1.(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图示法有助于我们梳理各名词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法正确的是( ) A.B.C.D.12.(23-24八年级上·安徽滁州·期中)了解违法行为,方能理性辨识,进行规避,做到遵纪守法。某校八年级(1)班正在出一期相关主题板报,下面是板报组同学准备使用的一张图片。请你帮他们把该图片放到板报的相应位置。( )A.AB.BC.CD.D13.(23-24八年级上·安徽滁州·期中)你朋友的妈妈在超市门口结账时,门口的报警器突然鸣叫起来,超市工作人员将她带到办公室询问,并强迫她接受检查。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你可以向朋友提出的建议有( )①证明清白就好,不必为此烦恼 ②找人大闹超市,自己讨回公道③寻求法律帮助,找到维权途径 ④学会冷静处理,依法维护权利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4.(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为了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近日,湘潭市人民法院对一起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宣判,依法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下列对此案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被告人陈某行为已构成犯罪 ②被告人陈某受到刑罚处罚③有期徒刑是主刑,罚金是附加刑 ④被告人陈某违反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5.(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谨防违法犯罪。下面有关违法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凡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②违法行为根据危害社会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③一般违法行为危害社会相对轻微,不承担法律责任④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6.(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当我们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以下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是( )①法律服务所和律师事务所 ②法律援助中心 ③公安机关 ④公证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7.(23-24八年级上·安徽阜阳·期中)道德与法治课上,法律小组要进行一次“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下列四个案例中,能在图所示法庭审理的有( ) ①某艺人的拥护者在网络上辱骂另一名艺人②赵某因讨要工资未果,绑架了老板的家人③臧某为了筹集毒资,从事贩毒活动④李某在电影院高声喧哗,并与他人争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8.(23-24八年级上·安徽阜阳·期中)下表中对初中生小贤“微行为”的“微点评”中,正确的有( ) 序号微行为微点评①虚张声势,及时制止违法犯罪做到见义“智”为②将自行车停放到公共停车区遵守公共秩序③向有关部门反映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制裁违法犯罪④假期每天花半小时阅读世界名著获得物质支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23-24八年级上·安徽阜阳·期中)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下列图示正确的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23-24八年级上·安徽亳州·期中)2023年8月27日,王某报警称在昆明市官渡区某小区发生火灾,消防大队到场确认后,并未发现有火灾事故发生。据此,大队及时与当地公安局紧密协作,对报警男子王某进行传唤调查,经调查确认,王某属于酒后谎报火警的行为。王某的行为是( )A.刑事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D.犯罪行为21.(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期中)李某因抢劫,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5年;公司违法拒签劳动合同被职工告上法庭,职工获赔10万元。李某、公司的行为分别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22.(23-24八年级上·安徽马鞍山·期中)清朗的网络空间符合人民利益。网络平台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应当对自己的网络言行承担起责任。在网络上互相谩骂或作出其他扰乱社会秩序的言行,都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这说明( )①法律旨在限制公民的自由②遵守规则只需要他律③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④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23.(23-24八年级上·安徽马鞍山·期中)下列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A.①违法行为②一般违法行为③严重违法行为B.①刑罚②主刑③拘役C.①社会道德②社会规则③以礼待人D.①社会规则②尊重他人③道德24.(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期中)对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 序号微行为微点评①小李被同学欺凌后及时向班主任求助依法民事诉讼②小琴建议家庭困难、要打官司的王奶奶向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请求法律援助③小明机智拒绝吸食陌生人递给他的能提神的“香烟”加强自我防范④小鹏在自动取款机取款时,自觉站在一米线外排队等候遵守公共秩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5.(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期中)李先生丢失了一条柯基犬,被同小区的一位业主捡到,但是该业主拒不归还。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李先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依法维权B.业主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C.李先生可以通过暴力威胁对方归还D.业主的行为仅违背了社会公德26.(23-24八年级上·安徽黄山·期中)“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这句谚语启示我们( )A.守法的人就会天天快乐,没有丝毫忧愁B.违法的人就不会有丝毫快乐,整天愁容满面C.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做一个守法的公民D.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27.(23-24八年级上·安徽黄山·期中)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微行为微点评①朱某在操场捡到苏某的手表拒绝归还是行政违法行为②李某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并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应受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③18岁的赵某多次抢劫小学生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违反了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处罚④小闽在家无聊,给相关部门打电话谎报险情属于不良行为,不用受到处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8.(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对应正确的是( )①3名游客在八达岭长城城墙上刻画——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行政责任②一乘客换座到其他舱位并拒绝离开——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③李某高空抛物,将王先生砸成重伤还拒不赔偿——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④中学生小明因与小亮有矛盾,到处造谣小亮考试作弊——民事违法,应申请仲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9.(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长期以来,李某在网上捏造事实,无端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后来又继续在网上编造、散布对国家机关产生不良影响的虚假信息,严重扰乱公共秩序,最终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该案例警示我们( )①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 ②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③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 ④珍视自由,守住法律底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0.(23-24八年级上·安徽铜陵·期中)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有( )A.家庭,学校,公安机关B.父母、老师、公安机关C.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D.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二、分析说明题31.(23-24八年级上·安徽宿州·期中)【以案说法与法同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案例一: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打架斗殴,不知悔改,后因在网吧玩游戏时与他人发生冲突,殴打他人致其重伤……,最后,他深感违法要付出代价的。法律连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分析该案例中陈某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其后果是什么?(2)结合陈某的经历,运用所学知识给同龄人提出两条忠告。案例二:张某是一名大学生,他在网络购物平台上花2000多元购买了一台某品牌的平板电脑.收到货后他到专柜进行验证,发现这台平板电脑并非此牌正品。随后,他与卖家进行了多次沟通,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最后,他将卖家告上法庭。经人民法院审理,卖家存在欺诈行为,应赔偿张某6634元。(3)谈谈该案例中张某的做法对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有什么启示?32.(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期中)【以诚为本,以信立人】材料一 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心。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运行规则,是社会进步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某校团委开展了“打造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八年级某班参与了部分活动,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了活动,希望你能成为大家最佳的合作伙伴。材料二 凉山有几个网红团伙,该团伙通过开设网店和直播带货,打着“助农”“优质原生态”等旗号,假冒大凉山特色农产品标,从成都、云南、南京等外地低价购入蜂蜜、核桃等农副产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在全国范围内销售,涉案金额超千万。凉山警方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直播带货乱象。有效净化网络环境,整治网红虚假宣传。材料三 海淀法院适用刑事速裁程序开庭审理A、B代替考试罪一案,并对该案当庭宣判,“枪手”A与考生B被判处拘役1个月。据了解,该案是《刑法修正案(九)》将“替考”行为入刑后,北京法院审结的首例考研替考入刑。(1)(请你调查)同学们首先准备对校园的不诚信行为展开调查,你将采取哪些调查方法获取资料?(两种即可)(2)材料三中替考者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依据是什么?(3)结合材料二,请从国家、社会、企业的角度谈谈如何规范网购活动,打造诚信社会。33.(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期中)【知法懂法,远离犯罪】 某初中学生李某,读初一时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升入初二后,他沉迷于上网,喜欢玩一些暴力游戏,为了去网吧,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后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结果被处以行政拘留。初三上学期李某在网上结交了一些损友,一起在社会上惹是生非。后来发展到在学校欺凌同学,辱骂殴打同学,一天,为“哥儿们义气”,他参与打架斗殴,在斗殴中用利器把白某刺成重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1)结合材料谈谈:李某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2)从道德与法律两个角度对“校园霸凌”加以分析。(3)假如你是审理该案件的法官,审判结束后,请你对青少年说点警示语。34.(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学法用法护航青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落实核心素养,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与法同行,做合格公民”为主题的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火眼金睛在学习探究活动中,八(1)班学生开展了模拟法庭,以下摘取了“小法官”的判决书。判决书(摘选)本院认为,被告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多次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价值人民币73812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如下:被告人刘某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款人民币三千元。(1)请你对判决书中的一处错误内容进行修改。思维碰撞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法治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提升思辨能力,八(1)班准备围绕“做守法公民”开展一次辩论赛。(2)为筹备好本次辩论赛,你认为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善用法律初中生小林和同学小安早上结伴一起上学,绿灯亮起两人正准备过斑马线。突然,一辆轿车右拐,将小林碰倒在地。轿车司机下车后发现被碰倒的是一名学生,便驾车逃离。(3)面对突然其来的事故,你认为同学小安该如何机智地帮助小林?经诊断,碰撞造成小林小腿粉碎性骨折。交警通过查看监控视频,找到了肇事司机。小林的家人同意由交警调解,双方协商解决。但在赔偿金额方面双方产生分歧,小林及家人在律师的帮助下,将肇事司机告到法庭。最终,肇事司机按法院判决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4)小林及其家人的维权过程对你有何启示?35.(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以案说法与法同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案例一:以李某为首的诈骗集团利用网站平台,通过微信添加好友等方式,引导被害人进入网站进行博彩游戏,并在其控制下的客服平台充值,以此骗取受害者钱财,诈骗金额高达1.47亿元。依照相关法律李某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李某的行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判断理由是什么?案例二:14周岁的学生小徽无心学习,频繁到网吧玩网络游戏,经常在网吧过夜。父母和老师对其进行管教,他置之不理,为获得上网费用,他多次对独行的小同学强行借钱、借手机,若遭到拒绝便用暴力手段迫使对方交出钱、物,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2)从此案中,你可以看出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3)请从加强自我防范角度,谈谈上述案例带给我们的警示。36.(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初中生小强同学的成长经历如下:①小强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②小强原本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便无心学习,经常旷课。③小强仍不知悔改,为了搞到钱去上网,和两个“朋友”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④小强不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被公安机关拘留。(1)根据小强同学的成长经历,你认为下列排序合理的是。(填写序号)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2)请就小强同学的成长经历过程和原因加以分析,并回答作为未成年学生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不良行为,预防犯罪。37.(23-24八年级上·安徽亳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导游梁某接受某旅行社委派,在执行导游任务期间向旅游者兜售馅饼等物品。梁某依法被责令改正,并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材料二 龙某利用职务便利,在项目承揽、实施、验收、拨款等方面为甲公司、乙公司及私营企业主李某某等人谋取利益,并收受上述公司及私营企业主李某某等人送给的财物折合共计人民币3937万余元(其中145万元未遂)。龙某触犯了《公务员法》《刑法》等,最后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龙某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600万元。(1)材料一梁某和材料二中龙某的行为有什么异同?(2)请你归纳人民法院对龙某一审判决的法律依据。38.(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以案说法与法同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案例一:小华是某中学一名八年级学生,今年刚满14周岁,父母外出打工,平时对其疏于管教。他沉迷网络,整天泡在网吧。为上网,他经常在放学路上向低年级同学“借钱”,多次到超市“拿”饮料、零食,为此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竟然实施抢劫,被当场抓获。最后,人民法院以抢劫罪判处小华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1)上述案例小华的行为哪些属于不良行为?哪些属于犯罪行为?(2)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从小华的经历中吸取哪些教训?案例二:2023年10月8日,张某为博眼球、赚取流量在网上发布了“泾县一所小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多名学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的不实信息,经核实此信息系谣言,泾县警方依法传唤张某接受调查,张某到案后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张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依法行政拘留六日。(3)上述案例中,张某的行为说明了什么?39.(23-24八年级上·安徽池州·期中)学法用法材料一 小雷初一时厌学、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初二时沉迷上网。为了去网吧上网,后来发展到偷同学的钱和手机、多次在小区偷电动车、摩托车,拿去卖,应网友要求,参与打架,被判有期徒刑三年。(1)在小雷的成长经历中,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一行为是属于严重违法行为?(2)小雷的成长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难免遇到一些违法犯罪行为,面对歹徒如何自护与自救。 (3)你赞同谁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40.(23-24八年级上·安徽黄山·期中)案例分析题-----依法办事(1)请你用慧眼识别下列违法行为的类别(以违反法律的类别为依据)。案例违法行为类别小李因饲养宠物经常扰民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品宣传被判赔偿500元聂某因非法狩猎东北虎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小强的爸爸因为违规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案例陈某因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陈某违法行为的性质及判断依据。(3)请你从法律的角度,对陈某进行劝诫。 专题05做守法的公民精选高频考题40题·涉及考点考点01法不可违考点02预防犯罪考点03善用法律选择题1.(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期中)因标注虚假生产日期和使用回收蜂蜜,同仁堂被市场监管总局撤销中国质量奖称号。下列可以作为处罚的原因是( )①其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②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③其行为违反了诚实守信的原则④其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A.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诚信、违法行为。①③:同仁堂标注虚假生产日期和使用回收蜂蜜,被市场监管总局撤销中国质量奖称号,说明企业要讲诚信,其行为违反了诚实守信的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监管部门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严格执法,①③说法正确;②:材料没有体现出司法机关履行职责,故②不符合题意;④:严重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材料强调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八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了“违法犯罪”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下列发言,正确的是( )A.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B.违法一定是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C.一般违法与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D.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D:依据课本知识,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故D正确;A:违法情节轻微,也要承担法律责任,故A错误;B: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故B错误;C: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故C错误;故本题选D。3.(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邓某酒后怒砸玻璃高空抛物获刑3年2个月,某化工厂因污染环境被环保部门处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邓某和某化工厂分别承担的是( )A.民事责任、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行政责任C.刑事责任、民事责任D.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B:题干中 邓某酒后怒砸玻璃高空抛物获刑3年2个月,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某化工厂因污染环境被环保部门处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故B正确;ACD:根据所学知识,邓某承担的是刑事责任、化工厂承担的是行政责任,故ACD错误;故本题选B。4.(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以下是安安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内容,正确的有( )①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②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③罚款和罚金是属于行政处罚,拘留和拘役是属于刑事处罚④受到非法侵害,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审判机关——人民法院起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诉讼、刑罚的种类、依法维权。①: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故①错误;②: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故②正确;③:罚款和拘留属于行政处罚;罚金和拘役是属于刑事处罚,故③错误;④: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5.(23-24八年级上·安徽亳州·期中)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实施网络暴力,组织“水军”“打手”等实施网络暴力,编造“涉性”话题侵害他人人格尊严,利用“深度合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布违法信息,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发起、组织网络暴力等情形的,依法从重处罚。作为未成年人遇上网络暴力应( )①及时寻求法律的救助 ②加大对网络暴力的处罚力度③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④做法律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决捍卫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依法维权。①③④:依据教材知识,未成年人遇上网络暴力应及时寻求法律的救助,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做法律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决捍卫者,故①③④符合题意;②:选项不是未成年人的角度,故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6.(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犯罪基本特征的是( )A.严重社会危害性B.触犯了法律C.刑事违法性D.应受刑罚处罚性【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犯罪的基本特征。ACD: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ACD正确;B:触犯了法律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B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7.(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下列属于法律服务机构的是( )①法律服务所②律师事务所③法律援助中心④消费者协会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求助。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能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故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④:消费者协会不属于法律服务机构,不能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故④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8.(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对于漫画的敲诈勒索行为,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 )A.自认倒霉,忍气吞声B.不顾一切,与其搏斗C.巧妙周旋,设法求助D.现场配合,伺机报复【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C:依据教材知识,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巧妙周旋,然后想办法事后报警或求助,这是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办法,故C符合题意;A:忍气吞声会助长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故A说法错误;B:不顾一切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与其搏斗,会使自己受到伤害,故B说法错误;D:现场配合,伺机报复,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是不可取的做法,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9.(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吴某因破坏铁路封闭网,被公安机关拘留;李某和宋某签订商品买卖合同,李某因未依法履行合同,宋某将其告上法庭。吴某和李某的行为分别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B.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D:吴某因破坏铁路封闭网,被公安机关拘留。吴某破坏公共财物,受到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李某因未依法履行合同,宋某将其告上法庭,李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D符合题意;ABC:选项的违法行为与题干不配,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0.(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下图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②未成年人容易受不良诱惑影响,千万不能上网③偶尔吸烟不会影响什么④要杜绝生活中的不良行为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预防犯罪。①④:材料中的人一步一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就警示我们要杜绝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故①④说法正确;②: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②说法错误;③:吸烟是不良嗜好,不利于身体健康,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1.(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图示法有助于我们梳理各名词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法正确的是( )A.B.C.D.【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规则、刑罚、违法行为的相关知识。A: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者为并列的关系,故A说法错误;B:规则包括道德、纪律、法律,故B符合题意;C: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两者为并列关系,故C说法错误;D:规则包括道德、纪律、法律,两者为并列关系,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2.(23-24八年级上·安徽滁州·期中)了解违法行为,方能理性辨识,进行规避,做到遵纪守法。某校八年级(1)班正在出一期相关主题板报,下面是板报组同学准备使用的一张图片。请你帮他们把该图片放到板报的相应位置。( ) A.AB.BC.CD.D【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分类的理解。ABCD:仔细观察漫画内容,不还钱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A说法正确,B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3.(23-24八年级上·安徽滁州·期中)你朋友的妈妈在超市门口结账时,门口的报警器突然鸣叫起来,超市工作人员将她带到办公室询问,并强迫她接受检查。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你可以向朋友提出的建议有( )①证明清白就好,不必为此烦恼 ②找人大闹超市,自己讨回公道③寻求法律帮助,找到维权途径 ④学会冷静处理,依法维护权利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③④:超市工作人员的做法侵犯了朋友妈妈的人身自由权,朋友妈妈的正确做法是冷静处理,坚决拒绝,寻求法律帮助,找到维权途径,依法维护权益,③④说法正确;①: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①错误;②:维权方式不合法,②错误;故本题选B。14.(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为了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近日,湘潭市人民法院对一起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宣判,依法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下列对此案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被告人陈某行为已构成犯罪 ②被告人陈某受到刑罚处罚 ③有期徒刑是主刑,罚金是附加刑 ④被告人陈某违反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犯罪行为。①②③:题文中,湘潭市人民法院对一起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宣判,依法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说明被告人陈某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受到刑罚处罚。其中有期徒刑是主刑,罚金是附加刑,故①②③正确;④:被告人陈某违反了我国刑法,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15.(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谨防违法犯罪。下面有关违法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凡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②违法行为根据危害社会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③一般违法行为危害社会相对轻微,不承担法律责任④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违法犯罪。①②④:凡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根据危害社会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①②④说法正确;③:一般违法行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6.(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当我们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以下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是( )①法律服务所和律师事务所 ②法律援助中心 ③公安机关 ④公证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法律服务机构。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是法律服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属于法律服务机构,属于国家的法律救济,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7.(23-24八年级上·安徽阜阳·期中)道德与法治课上,法律小组要进行一次“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下列四个案例中,能在图所示法庭审理的有( ) ①某艺人的拥护者在网络上辱骂另一名艺人②赵某因讨要工资未果,绑架了老板的家人③臧某为了筹集毒资,从事贩毒活动④李某在电影院高声喧哗,并与他人争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②③:在材料中的法庭中,出现了公诉人,适合该法庭审理的应该是刑事案。赵某因讨要工资未果,绑架了老板的家人;臧某为了筹集毒资,从事贩毒活动,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属于刑事案件,故②③符合题意;①:在网络上随意辱骂他属于民事案件,故①不符合题意;④:李某在电影院高声喧哗属于行政案件,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8.(23-24八年级上·安徽阜阳·期中)下表中对初中生小贤“微行为”的“微点评”中,正确的有( )序号微行为微点评①虚张声势,及时制止违法犯罪做到见义“智”为②将自行车停放到公共停车区遵守公共秩序③向有关部门反映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制裁违法犯罪④假期每天花半小时阅读世界名著获得物质支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维护秩序、同违法行为作斗争。①:虚张声势,及时制止违法犯罪,这是做到见义“智”为,故①符合题意;②:将自行车停放到公共停车区,这是遵守公共秩序的表现,故②符合题意;③:中学生无权制裁违法犯罪,故③说法错误;④:假期每天花半小时阅读世界名著,这是获得精神滋养,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9.(23-24八年级上·安徽阜阳·期中)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下列图示正确的有(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类别、规则的内容。①:依据教材知识,一般违法行为包含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所以一般违法行为包含民事违法行为,故①符合题意;②:规则包含法律、道德、纪律等。所以规则包含道德,故②符合题意;③:罚金属于刑事处罚,罚款属于行政处罚,二者不是包含关系,故③说法错误;④: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诉讼是依法维权的途径,二者不是包含关系,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0.(23-24八年级上·安徽亳州·期中)2023年8月27日,王某报警称在昆明市官渡区某小区发生火灾,消防大队到场确认后,并未发现有火灾事故发生。据此,大队及时与当地公安局紧密协作,对报警男子王某进行传唤调查,经调查确认,王某属于酒后谎报火警的行为。王某的行为是( )A.刑事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D.犯罪行为【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C:王某酒后谎报火警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行政违法行为,C说法正确;ABD:刑事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等说法都不符合王某酒后谎报火警的行为本质,ABD错误;故本题选C。21.(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期中)李某因抢劫,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5年;公司违法拒签劳动合同被职工告上法庭,职工获赔10万元。李某、公司的行为分别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ABCD:材料中,李某因抢劫,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5年,这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公司违法拒签劳动合同被职工告上法庭,职工获赔10万元,这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A说法正确,B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2.(23-24八年级上·安徽马鞍山·期中)清朗的网络空间符合人民利益。网络平台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应当对自己的网络言行承担起责任。在网络上互相谩骂或作出其他扰乱社会秩序的言行,都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这说明( )①法律旨在限制公民的自由②遵守规则只需要他律③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④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社会规则和自由。①:法律是为了保障公民的自由,故①说法错误;②: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故②说法错误;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在网络上互相谩骂或作出其他扰乱社会秩序的言行,都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表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明,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3.(23-24八年级上·安徽马鞍山·期中)下列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A.①违法行为②一般违法行为③严重违法行为B.①刑罚②主刑③拘役C.①社会道德②社会规则③以礼待人D.①社会规则②尊重他人③道德【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规则、违法犯罪的相关知识。A: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是并列关系,A错误;B: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B正确;C:社会规则包括社会道德,C错误;D:尊重他人属于道德,D错误;故本题选B。24.(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期中)对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微行为微点评①小李被同学欺凌后及时向班主任求助依法民事诉讼②小琴建议家庭困难、要打官司的王奶奶向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请求法律援助③小明机智拒绝吸食陌生人递给他的能提神的“香烟”加强自我防范④小鹏在自动取款机取款时,自觉站在一米线外排队等候遵守公共秩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依法求助、遵守规则。①:小李被同学欺凌后及时向班主任求助,这未涉及民事诉讼,故①说法错误;②:小琴建议家庭困难、要打官司的王奶奶向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这是请求法律援助,故②符合题意;③:小明机智拒绝吸食陌生人递给他的能提神的“香烟”,这是加强自我防范的表现,故③符合题意;④:小鹏在自动取款机取款时,自觉站在一米线外排队等候,这是遵守公共秩序的表现,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5.(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期中)李先生丢失了一条柯基犬,被同小区的一位业主捡到,但是该业主拒不归还。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李先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依法维权B.业主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C.李先生可以通过暴力威胁对方归还D.业主的行为仅违背了社会公德【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依法维权的相关知识。A:李先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依法维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A符合题意;B:业主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故B说法错误;C:“暴力威胁”违反了法律,手段不可取,故C说法错误;D:业主的行为不仅仅违背了社会公德,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6.(23-24八年级上·安徽黄山·期中)“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这句谚语启示我们( )A.守法的人就会天天快乐,没有丝毫忧愁 B.违法的人就不会有丝毫快乐,整天愁容满面C.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做一个守法的公民D.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遵章守法。A:守法的人也有忧愁,故A说法错误;B:违法的人也有快乐,故B说法错误;C: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观点启示我们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做一个守法的公民,故C符合题意;D: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观点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7.(23-24八年级上·安徽黄山·期中)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微行为微点评①朱某在操场捡到苏某的手表拒绝归还是行政违法行为②李某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并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应受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③18岁的赵某多次抢劫小学生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违反了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处罚④小闽在家无聊,给相关部门打电话谎报险情属于不良行为,不用受到处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①:捡到他人遗失物拒不返还,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①说法错误;②:李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应该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故②说法正确;③:赵某被判有期徒刑,表明其行为违反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故③说法正确;④:小闽谎报险情,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该受到行政处罚,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8.(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对应正确的是( )①3名游客在八达岭长城城墙上刻画——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行政责任②一乘客换座到其他舱位并拒绝离开——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③李某高空抛物,将王先生砸成重伤还拒不赔偿——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④中学生小明因与小亮有矛盾,到处造谣小亮考试作弊——民事违法,应申请仲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类别及相应法律责任的认识。①③:联系教材内容可知,游客在城墙上刻画,扰乱景区秩序,破坏历史文化建筑,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李某高空抛物将人砸伤,触犯了刑法,是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故①③符合题意;②:该乘客坐到其他舱位扰乱了公共秩序,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故②不符合题意;④:小明到处造谣小亮考试作弊,侵犯了小亮的人格尊严权,双方可以协商道歉或者请求老师帮忙调解矛盾,没有必要申请仲裁,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9.(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长期以来,李某在网上捏造事实,无端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后来又继续在网上编造、散布对国家机关产生不良影响的虚假信息,严重扰乱公共秩序,最终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该案例警示我们( ) ①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 ②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③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 ④珍视自由,守住法律底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遵守规则、预防犯罪。①②④:李某最终走向犯罪的案例说明应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珍视自由,守住法律底线,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是国家机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不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0.(23-24八年级上·安徽铜陵·期中)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有( )A.家庭,学校,公安机关B.父母、老师、公安机关C.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D.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法律服务机构。ABD:家庭、学校、父母、老师不是机构;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是国家机关,不是法律服务机构,故ABD不符合题意;C:依据教材知识,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故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二、分析说明题31.(23-24八年级上·安徽宿州·期中)【以案说法与法同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案例一: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打架斗殴,不知悔改,后因在网吧玩游戏时与他人发生冲突,殴打他人致其重伤……,最后,他深感违法要付出代价的。法律连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分析该案例中陈某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其后果是什么?(2)结合陈某的经历,运用所学知识给同龄人提出两条忠告。案例二:张某是一名大学生,他在网络购物平台上花2000多元购买了一台某品牌的平板电脑.收到货后他到专柜进行验证,发现这台平板电脑并非此牌正品。随后,他与卖家进行了多次沟通,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最后,他将卖家告上法庭。经人民法院审理,卖家存在欺诈行为,应赔偿张某6634元。(3)谈谈该案例中张某的做法对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有什么启示?【答案】(1)犯罪(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刑罚(刑事处罚)(2)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⑤谨慎交友等(3)①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②必要时,我们可以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③遇到侵害,依法求助;④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分析】考点考查:犯罪行为、预防犯罪的要求、依法求助。能力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犯罪行为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张某因在网吧玩游戏时与他人发生冲突,殴打他人致其重伤→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行为,要承担刑罚处罚。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预防犯罪的要求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陈某原本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最终因在网吧玩游戏时与他人发生冲突,殴打他人致其重伤→预防犯罪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依法求助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张某将卖家告上法庭。经人民法院审理,卖家存在欺诈行为,应赔偿张某6634元→依法求助。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2.(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期中)【以诚为本,以信立人】材料一 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心。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运行规则,是社会进步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某校团委开展了“打造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八年级某班参与了部分活动,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了活动,希望你能成为大家最佳的合作伙伴。材料二 凉山有几个网红团伙,该团伙通过开设网店和直播带货,打着“助农”“优质原生态”等旗号,假冒大凉山特色农产品标,从成都、云南、南京等外地低价购入蜂蜜、核桃等农副产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在全国范围内销售,涉案金额超千万。凉山警方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直播带货乱象。有效净化网络环境,整治网红虚假宣传。材料三 海淀法院适用刑事速裁程序开庭审理A、B代替考试罪一案,并对该案当庭宣判,“枪手”A与考生B被判处拘役1个月。据了解,该案是《刑法修正案(九)》将“替考”行为入刑后,北京法院审结的首例考研替考入刑。(1)(请你调查)同学们首先准备对校园的不诚信行为展开调查,你将采取哪些调查方法获取资料?(两种即可)(2)材料三中替考者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依据是什么?(3)结合材料二,请从国家、社会、企业的角度谈谈如何规范网购活动,打造诚信社会。【答案】(1)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网上调查等。(2)性质: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犯罪的三个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3)①国家: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塑造“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的社会共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惩治各类不诚信行为,让失信的企业、个人付出代价。②社会:大力宣传诚信价值观,曝光不诚信的企业和个人,营造建设诚信社会的良好氛围。③企业增强诚信意识,要以诚信为本,诚信经营、依法经营;保证产品质量,不虚假宣传;不价格欺诈,信守承诺。 【分析】考点考查:诚信的重要性、践行诚信的要求、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犯罪的定义和基本特征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详解】(1)本题考查获取资料的途径,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犯罪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海淀法院适用刑事速裁程序开庭审理A、B代替考试罪一案,并对该案当庭宣判→链接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本题考查犯罪的特征,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践行诚信的有关知识,从方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凉山警方严厉打击直播带货乱象,净化网络环境,整治网红虚假宣传→链接国家应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惩治各类不诚信行为。关键词②:团伙开设网店和直播带货,打“助农”“优质原生态”等旗号,假冒大凉山特色农产品标→链接企业增强诚信意识,要以诚信为本;社会要宣传诚信价值观,营造建设诚信社会的良好氛围。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3.(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期中)【知法懂法,远离犯罪】某初中学生李某,读初一时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升入初二后,他沉迷于上网,喜欢玩一些暴力游戏,为了去网吧,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后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结果被处以行政拘留。初三上学期李某在网上结交了一些损友,一起在社会上惹是生非。后来发展到在学校欺凌同学,辱骂殴打同学,一天,为“哥儿们义气”,他参与打架斗殴,在斗殴中用利器把白某刺成重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1)结合材料谈谈:李某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2)从道德与法律两个角度对“校园霸凌”加以分析。(3)假如你是审理该案件的法官,审判结束后,请你对青少年说点警示语。【答案】(1)李某的不良行为:旷课逃学,沉迷玩暴力游戏;一般违法行为:偷钱、偷手机;犯罪行为:打架斗殴中把他人刺成重伤。(2)道德:遵守社会规则,发自内心敬畏规则;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换位思考;做文明有礼的中学生,态度谦和、用语文明。法律:法律使我们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不违法是我们行为的底线;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要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加强自我的防范,遵纪守法。 (3)①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⑤我们要学法懂法,清楚法不可违,严格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做人的底线;⑥我们要理智选择,谨慎交友,尤其是社会上的不良人员,不可作为朋友。【分析】考点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以礼待人、预防犯罪、善用法律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健全人格、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中学生,需要运用违法行为的分类的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升入初二后,他沉迷于上网,喜欢玩一些暴力游戏→可链接旷课逃学,沉迷玩暴力游戏属于不良行为;关键词②:为了去网吧,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后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结果被处以行政拘留→可链接偷钱、偷手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关键词③:他参与打架斗殴,在斗殴中用利器把白某刺成重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可链接打架斗殴中把他人刺成重伤属于犯罪行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以礼待人、预防犯罪、善用法律等的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旷课逃学,他沉迷于上网,喜欢玩一些暴力游戏,偷家里的钱,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损友,一起在社会上惹是生非。后来发展到在学校欺凌同学,辱骂殴打同学→可链接不遵守社会规则,敬畏规则;没有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换位思考;缺失文明有礼等;关键词②:偷家里的钱,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发展到在学校欺凌同学,辱骂殴打同学,他参与打架斗殴,在斗殴中用利器把白某刺成重伤→可链接不违法是我们行为的底线;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该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权;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加强自我的防范,遵纪守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青少年,需要运用预防犯罪的知识,从警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初中学生李某一步一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可链接预防犯罪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4.(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学法用法护航青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落实核心素养,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与法同行,做合格公民”为主题的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火眼金睛在学习探究活动中,八(1)班学生开展了模拟法庭,以下摘取了“小法官”的判决书。判决书(摘选)本院认为,被告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多次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价值人民币73812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如下:被告人刘某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款人民币三千元。(1)请你对判决书中的一处错误内容进行修改。思维碰撞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法治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提升思辨能力,八(1)班准备围绕“做守法公民”开展一次辩论赛。(2)为筹备好本次辩论赛,你认为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善用法律 初中生小林和同学小安早上结伴一起上学,绿灯亮起两人正准备过斑马线。突然,一辆轿车右拐,将小林碰倒在地。轿车司机下车后发现被碰倒的是一名学生,便驾车逃离。(3)面对突然其来的事故,你认为同学小安该如何机智地帮助小林?经诊断,碰撞造成小林小腿粉碎性骨折。交警通过查看监控视频,找到了肇事司机。小林的家人同意由交警调解,双方协商解决。但在赔偿金额方面双方产生分歧,小林及家人在律师的帮助下,将肇事司机告到法庭。最终,肇事司机按法院判决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4)小林及其家人的维权过程对你有何启示?【答案】(1)罚款改成罚金。(2)确定本次辩论赛的开展时间、地点;确定辩论赛的主题;明确人员分工及参加辩论的人员名单;确定注意事项及准备好奖品。(3)记住肇事车辆的车辆号码;记住肇事司机的去向;请路人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以及拨打“122”报警。(4)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与侵权者协商;请求有关部门调解;寻求法律服务机构的帮助;向人民法院起诉,讨回公道。【分析】考点考查:违法行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依法维权。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违法行为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处罚款人民币三千元→可链接罚款改成罚金。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为本次辩论赛做那些准备工作,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轿车司机下车后发现被碰倒的是一名学生,便驾车逃离→可链接记住肇事车辆的车辆号码;记住肇事司机的去向;请路人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以及拨打“122”报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4)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依法维权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交警通过查看监控视频,找到了肇事司机→可链接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关键词②:小林的家人同意由交警调解,双方协商解决→可链接与侵权者协商。关键词③:在赔偿金额方面双方产生分歧,小林及家人在律师的帮助下,将肇事司机告到法庭→可链接寻求法律服务机构的帮助。关键词④:肇事司机按法院判决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可链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讨回公道。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5.(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以案说法与法同行】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案例一:以李某为首的诈骗集团利用网站平台,通过微信添加好友等方式,引导被害人进入网站进行博彩游戏,并在其控制下的客服平台充值,以此骗取受害者钱财,诈骗金额高达1.47亿元。依照相关法律李某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李某的行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判断理由是什么?案例二:14周岁的学生小徽无心学习,频繁到网吧玩网络游戏,经常在网吧过夜。父母和老师对其进行管教,他置之不理,为获得上网费用,他多次对独行的小同学强行借钱、借手机,若遭到拒绝便用暴力手段迫使对方交出钱、物,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2)从此案中,你可以看出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3)请从加强自我防范角度,谈谈上述案例带给我们的警示。【答案】(1)刑事违法行为。李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有了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改正,就有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3)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分析】考点考查:犯罪及其特征、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预防犯罪的要求能力考查:提炼观点和识记运用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1)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调用犯罪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依照相关法律李某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联系刑事违法行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本问考查犯罪的原因,可以根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调用违法行为的有关知识,从关系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徽从不良行为一步步发展成为违法犯罪的过程→联系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有了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改正,就有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调用预防犯罪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徽从不良行为一步步发展成为违法犯罪的过程→联系预防犯罪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6.(23-24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初中生小强同学的成长经历如下:①小强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②小强原本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便无心学习,经常旷课。③小强仍不知悔改,为了搞到钱去上网,和两个“朋友”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④小强不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被公安机关拘留。(1)根据小强同学的成长经历,你认为下列排序合理的是。(填写序号)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2)请就小强同学的成长经历过程和原因加以分析,并回答作为未成年学生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不良行为,预防犯罪。【答案】(1)C(2)小强同学缺乏规则意识和道德修养、自制力不强、法治观念淡薄,缺乏自律,没有做到慎重交友、防微杜渐和遵纪守法,由违反校纪、一般违法,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由好学生一步一步地变成罪犯。这一演变过程说明了: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未成年学生),要加强自我防范,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等等。【分析】考点考查:预防犯罪。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1)本题考查小强同学的成长经历排序,从品学兼优、交友不慎、旷课违纪、偷窃财物被公安局拘留、最后发展成为拦路抢劫,一步步走向犯罪的过程,正确的排序是②①④③。故本题选C。(2)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预防犯罪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强由好学生一步一步地变成罪犯→可链接缺乏规则意识和道德修养、自制力不强、法治观念淡薄,缺乏自律,没有做到慎重交友、防微杜渐和遵纪守法。等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本题考查如何预防犯罪,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37.(23-24八年级上·安徽亳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导游梁某接受某旅行社委派,在执行导游任务期间向旅游者兜售馅饼等物品。梁某依法被责令改正,并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材料二 龙某利用职务便利,在项目承揽、实施、验收、拨款等方面为甲公司、乙公司及私营企业主李某某等人谋取利益,并收受上述公司及私营企业主李某某等人送给的财物折合共计人民币3937万余元(其中145万元未遂)。龙某触犯了《公务员法》《刑法》等,最后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龙某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600万元。 (1)材料一梁某和材料二中龙某的行为有什么异同?(2)请你归纳人民法院对龙某一审判决的法律依据。【答案】(1)相同点:两人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都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到相应的处罚。不同点:①梁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龙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②社会危害程度不同,龙某的行为危害性更大。③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2)龙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分析】考点考查: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能力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违法行为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梁某依法被责令改正,并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龙某触犯了《公务员法》《刑法》等,最后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龙某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600万元→相同点:两人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不同点:梁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龙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龙某触犯了《公务员法》《刑法》等,最后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龙某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600万元→龙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8.(23-24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以案说法与法同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案例一:小华是某中学一名八年级学生,今年刚满14周岁,父母外出打工,平时对其疏于管教。他沉迷网络,整天泡在网吧。为上网,他经常在放学路上向低年级同学“借钱”,多次到超市“拿”饮料、零食,为此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竟然实施抢劫,被当场抓获。最后,人民法院以抢劫罪判处小华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1)上述案例小华的行为哪些属于不良行为?哪些属于犯罪行为?(2)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从小华的经历中吸取哪些教训?案例二:2023年10月8日,张某为博眼球、赚取流量在网上发布了“泾县一所小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多名学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的不实信息,经核实此信息系谣言,泾县警方依法传唤张某接受调查,张某到案后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张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依法行政拘留六日。(3)上述案例中,张某的行为说明了什么?【答案】(1)不良行为:沉迷网络;泡吧;经常在放学路上向低年级同学“侣钱”﹔多次到超市“拿”饮料、零食;犯罪行为:抢劫。(2)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臼律;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说明违法无小事,法不可违;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要不造谣、不传谣、不谣共同维护清朗文明网络秩序。【分析】考点考查:预防犯罪、合理利用网络、法不可违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违法行为的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他沉迷网络,整天泡在网吧;经常在放学路上向低年级同学“借钱”,多次到超市“拿”饮料、零食,为此曾被公安机关拘留→可链接不良行为;关键词②:他仍不思悔改,竟然实施抢劫,被当场抓获。最后,人民法院以抢劫罪判处小华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等→可链接犯罪行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预防犯罪的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华一步一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可链接预防犯罪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的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张某为博眼球、赚取流量在网上发布了“泾县一所小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多名学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的不实信息,经核实此信息系谣言,最终受到法律的处罚→可链接法无小事,法不可违;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要不造谣、不传谣、不谣共同维护清朗文明网络秩序;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9.(23-24八年级上·安徽池州·期中)学法用法材料一 小雷初一时厌学、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初二时沉迷上网。为了去网吧上网,后来发展到偷同学的钱和手机、多次在小区偷电动车、摩托车,拿去卖,应网友要求,参与打架,被判有期徒刑三年。(1)在小雷的成长经历中,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一行为是属于严重违法行为?(2)小雷的成长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材料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难免遇到一些违法犯罪行为,面对歹徒如何自护与自救。 (3)你赞同谁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一般违法行为:偷同学的钱和手机、多次在小区偷电动车;严重违法行为:参与打架。(2)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②远离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赞同赵红的观点;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如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保护好作案现场等。【分析】考点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预防犯罪的要求、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的意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要求。能力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详解】(1)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违法行为的分类”相关知识,从理解类题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偷同学的钱和手机、多次在小区偷电动车→一般违法行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违法行为的分类”相关知识,从理解类题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参与打架、被判有期徒刑三年→严重违法行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预防犯罪的要求”相关知识,从做法类题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珍惜美好生活,远离犯罪;关键词②:厌学、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沉迷上网→杜绝不良行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关键词③:屡教不改,偷钱、手机、电动车、摩托车,参与打架→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①:歹徒凶恶又狡猾,我们惹不起,要躲;观点②:歹徒虽然很可怕,我们斗争要有办法;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①正误。正误判断:错误;论据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的意义;论据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要求;第三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②正误。正误判断:正确(赞同);论据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的意义;论据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要求;第四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40.(23-24八年级上·安徽黄山·期中)案例分析题-----依法办事(1)请你用慧眼识别下列违法行为的类别(以违反法律的类别为依据)。案例违法行为类别小李因饲养宠物经常扰民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品宣传被判赔偿500元聂某因非法狩猎东北虎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小强的爸爸因为违规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案例陈某因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陈某违法行为的性质及判断依据。 (3)请你从法律的角度,对陈某进行劝诫。【答案】(1)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2)案例三中陈某为刑事违法行为。陈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3)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该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分析】考点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犯罪的基本特征、预防犯罪的要求。能力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违法行为的分类”相关知识,从理解类题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饲养宠物经常扰民被予以警告处罚→行政违法行为;关键词②: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品宣传侵犯其肖像权→民事违法行为;关键词③: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刑事违法行为;关键词④:违规停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违法行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陈某,需要运用“犯罪的基本特征”相关知识,从理解类题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刑事违法行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陈某,需要运用“犯罪的基本特征”相关知识,从理解类题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严重社会危害性;关键词②: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陈某,需要运用“预防犯罪的要求”相关知识,从启示类题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可链接教材知识“预防犯罪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国旗下的讲话:做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国旗下讲话稿之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专题01 开启初中生活(精选高频考题40题)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专题02 正确认识自我(精选高频考题40题)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专题04 成长的时空(精选高频考题50题)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专题05 在集体中成长(精选高频考题40题)(原卷版).(安徽专用)
人教版八年级道法上册 专题01 丰富的社会生活(精选高频考题40题)
人教版八年级道法上册 专题02 网络生活新空间(精选高频考题40题)
人教版八年级道法上册 专题03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精选高频考题40题)
人教版八年级道法上册 专题04 社会生活讲道德(精选高频考题40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道德法治
发布时间:2024-11-11 12:00:02
页数:31
价格:¥3
大小:950.28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