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春高中历史期末达标检测试卷1(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期末达标检测(一)(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鼎本来是古代用以炖煮或盛放肉食的烹饪器具,从夏朝开始被视为国家和王权的象征,各级贵族将鼎作为祭祀或典礼的最常见礼器,周代规定了王侯卿士用鼎的数量,鼎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鼎的演变折射出(  )A.华夏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B.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C.尊卑等级制度的持续发展D.分封制度的不断完善【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鼎由烹饪器具演变为国家和王权的象征,再演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说明随着时代发展,华夏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故A项正确;材料通过鼎的功能演变,反映出华夏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2.新罗真兴王(540—576年在位)曾提出“修己以安百姓”的主张;文武王(661—681年在位)也曾提出“民爱”思想并把它作为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想。这说明当时新罗(  )A.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B.将朱熹的伦理思想作为治国准则C.民众完全认同“仁”的思想D.统治者认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修己以安百姓”和“民爱”都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体现,说明当时新罗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故A项正确;朱熹是南宋人,新罗真兴王和文武王生活的年代在朱熹之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新罗民众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本思想,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排除D项。3.《汉谟拉比法典》中多次出现耕犁、耕牛等词。此外,对有关出租和耕耘土地,放牧和管理牲畜以及修建管理果园等事,该法典也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这反映出(  )A.阿拉伯帝国以畜牧业为生B.古巴比伦农业较为发达C.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兴盛D.古代埃及农业体系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对土地耕作、畜牧管理、果园管理等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反映了古巴比伦农业较为发达,故B项正确。4.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在永恒的追求外物本质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了对命运的追寻、对智慧境界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多向度追求。这表明古希腊(  )A.创造了辉煌的文化B.哲学发展具有永恒性C.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D.自然哲学不断发展【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早期的哲学探索人的价值与智慧,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故C项正确。5.“田乐”原是日本农民插秧时的祭神歌舞,经传播、提炼发展为中古时期重要的戏剧“能乐”,后又经武士文人加工,变为武家必赏的高雅艺术。此外,诸如“狂言”“连歌”“祇园祭”以及“御伽草子”等文化形式都存在大同小异的变迁过程。这说明(  )A.民族文化形成于人民的劳动实践B.民族文化的源泉植根于民族群众C.中古时期是日本传统文化复兴时代D.武士阶层在中古时期后期地位提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日本的“田乐”“能乐”“狂言”“连歌”“祇园祭”以及“御伽草子”等文化形式在日本农民、武士等群体的加工改造下而不断发展,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源泉植根于民族群众,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后又经武士文人加工,变为武家必赏的高雅艺术”可知,民族文化的形成不限于人民的劳动实践,也包括其他群体的改造发展,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未体现武士阶层的地位变化,排除D项。6.印加帝国采取的措施有: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废黜世袭的地方首领;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这些措施(  )A.目的在于军事征服B.利于缓和阶级矛盾C.削弱了帝国的统治D.颇具极权主义色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印加帝国主要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编制人口调查表,废黜世袭的地方首领,强迫被征服的民族迁至新地区定居,举行国家主持的集体婚礼,这些措施都体现了极权主义色彩,故D项正确。7.约在1世纪,匈奴人开始迁徙,从而导致了一场延续数百年、波及亚欧大陆广大地域的民族大迁徙。这一迁徙的主要方向,一是西进,二是南下。在西方,这一迁徙浪潮所产生的影响是(  )A.成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B.促成了日耳曼诸国的建立C.加快了封建制度瓦解的进程D.使赫梯人掌握了马拉战车技术【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时期,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故B项正确;这一迁徙浪潮是导致西罗马帝国灭 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并非根本原因,排除A项;这一迁徙浪潮促成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排除C项;公元前2千纪左右,赫梯人便已掌握马拉战车技术,排除D项。8.中国人去南洋区域(东南亚地区)活动(官事、经商、打工、迁徙),在历史上称为“下南洋”。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下南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以华人劳工为主体的海外移民潮。这一时期的“下南洋”(  )A.开启了中华文明对南洋的影响B.开始改变东南亚的人口结构C.根源于国内民不聊生的社会局面D.顺应了世界市场发展的历史潮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下南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随着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因此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下南洋”顺应了世界市场发展的历史潮流,故D项正确;在中国古代,中华文明就已经对南洋产生了一定影响,排除A项;“下南洋”在中国明清时期就已经存在,“开始改变”说法错误,排除B项;国内社会局面并不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人“下南洋”的主要原因,此时“下南洋”的主要原因是列强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排除C项。9.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移民来到北美,他们长期生活在一起,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和融合,再加上互相通婚,形成了“移民文化”——一个新的多元的美利坚文化。由此可推知(  )A.移民的多源性是美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特点B.文化认同是美国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C.移民群体的多源性决定了美国文化的先进性D.民族和文化的内源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文化在北美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新的美利坚文化,实质上反映的是美国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美国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政治文明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决定了”一词过于绝对,且材料并未体现美国文化具有先进性,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民族和文化的多源性,排除D项。10.10世纪时阿拉伯人麦哈黑尔东游后写的《游记》中说到中国都城名为“新达比尔”(Sindabil),亨利·玉尔认为“此名似阿拉伯人讹传之印度城名”,实际应指成都,《马可·波罗游记》作“新的府”(Sindifu)。而最初经印度传播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绸正是成都生产的。这可以用来佐证(  ) A.当时西南丝绸之路的存在B.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缺乏直接联系C.中印丝绸贸易规模庞大D.中国与南亚贸易的频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此名似阿拉伯人讹传之印度城名’,实际应指成都……最初经印度传播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绸正是成都生产的”可知,经印度传播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绸是成都生产的,且成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这可以佐证当时西南丝绸之路的存在,故A项正确。11.右图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展现了民众饮茶的场面。观察作品,你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A.当时饮茶之风停留在法国上流社会B.饮茶对法国百姓的生活有很大影响C.中国人发现了茶而且饮茶历史悠久D.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促进了文化交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图片展示的民众在旅店饮茶的场面可知,饮茶对法国百姓的生活有很大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饮茶之风在法国下层社会也存在,排除A项;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12.有学者认为,蒙古西征把原来因地理、政治、经济条件不同而互相阻隔的地区连成一片,丝绸之路一度畅通无阻,实现了人类文明的大交流。也有学者认为,蒙古西征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破坏。这表明(  )A.历史研究无法取得一致的结论B.战争对人类文明具有双重影响C.蒙古西征使丝绸之路从此畅通D.蒙古西征实现亚欧大陆的统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蒙古西征一方面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破坏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这说明战争对于人类文明有双重影响,故B项正确;历史研究可以得出一致结论,排除A项;丝绸之路并非一直畅通无阻,排除C项;蒙古西征并未完成亚欧大陆的统一,排除D项。13.随着殖民侵略不断深入,英国的文化侵略对印度产生了两个深远影响: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一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 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据此可知,英国的文化侵略(  )A.推动了印度的文化重构B.导致印度文化冲突激烈C.加速了印度民族文化殖民化D.阻碍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进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为印度各地提供了共同语言和共同文化背景,促进了印度民族民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这说明英国的文化侵略推动了印度的文化重构,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英国的文化侵略并不会阻碍英国在印度的殖民进程,排除D项。14.一名墨西哥学者在论述当代拉丁美洲的文化时指出:“虽然人们已不再像20世纪初那样不加批判地抄袭法兰西的文学、艺术、时尚,但是种种‘波普艺术’和‘北方庞然大物’的消费模式的表现已深深地渗入了拉丁美洲的文化。”这一观点体现了(  )A.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B.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生存困境C.拉美文明的重大贡献D.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冲突【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波普艺术”和“北方庞然大物”的消费模式都是指美国文化对拉丁美洲的深刻影响,即美国文化已经深深渗入拉丁美洲的文化当中,这说明无论是20世纪初还是当代,拉丁美洲的文化总是受到强国的渗透,这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面临困境的典型表现,故选B项。15.“从人才培养来看,中世纪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职业性学校。它们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为以后从事法律、医学、教学这些世俗专业或献身教会工作所用。”材料反映了中世纪大学(  )A.具有实用主义的色彩B.是西欧社会普遍的文化符号C.与现代大学完全一致D.逐渐倾向于世俗化和商业化【答案】A【解析】材料“它们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为以后从事法律、医学、教学这些世俗专业或献身教会工作所用”反映了中世纪大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故选A项。16.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A.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B.大力开发古村落旅游能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C.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D.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答案】C 【解析】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故C项正确;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并没有成为多数人的选择,排除A项;对古村落的保护不能只顾经济效益,要注重文化的完整性和传承性,排除B项;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全盘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儒家精神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古代文化注重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即人文),人与人关系的道德规范构成伦理,人与人关系的强制化构成政治,伦理政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纲领。儒学一开始便是一种佐军治国的体系,历代儒士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主张经世致用,务求实效,儒学这种作风影响到整个中国文化。儒家关心的是现实的人事,提倡以刚健有为的精神从事于人事,对天命鬼神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理性态度。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意识非常强,突出地表现为对古代圣贤的崇拜和对传统经典的迷信。——摘编自李经纬等《中国古代文化与医学》材料二 自汉武帝确立儒学在社会思想中的尊崇地位以后,儒家思想一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经过千百年的强化和浸透,儒家思想不仅为统治者、知识界和思想文化界普遍接受,且深入到下层百姓的思想中。——摘编自李经纬等《中国古代文化与医学》(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10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家精神能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基本精神的原因。(6分)【答案】(1)特征:基本精神是儒家精神;重人文和伦理政治;重实用实效;重现实,理性对待天命鬼神;历史意识强(或重传统,崇古尊经)。(10分)(2)原因: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正统地位的确立;儒家精神适合封建社会大一统的需要;儒家精神自身不断地发展完善。(6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 我国古代书院萌芽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是集教育、学术和藏书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书院的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包括四书五经和理学大师的著作、讲义、注疏等,注重道德教育。教学以学生的自我钻研为主,强调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教师主要进行引导点拨、提示启发。另一种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学术讲会,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书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学术争辩。书院主持人既负责书院管理,又要担负主要教学工作。书院经费主要来自院田,院田或由私人捐赠,或由官方拨充,书院不向学员收费,还要供应伙食、提供住宿,这极大地制约了书院的发展。——摘编自李华《浅析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方中世纪大学之异同》 材料二 法国的巴黎大学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形成于12世纪。巴黎大学的学生最初是商业领域的学徒,学生必须交学费,其管理模式是教师型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则是学生型大学。它们都是具有合法身份的自治团体,教师自由地教授学问、传播知识,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与教师争论。学校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遵从通才教育宗旨,基本都设有四个学科:文艺、医学、法律和神学。文艺学科属于普通科,学习“七艺”(文法学、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中世纪大学被公认为中世纪最有价值的三个遗产之一,其学科的设置和学术辩论氛围为文艺复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摘编自戴军《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文化传统及其现代借鉴意义》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书院“鼎盛于宋元”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异同。(14分)【答案】(1)原因:宋元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宋朝重文轻武,科举取士人数增多;造纸术发展,印刷术进步;儒学复兴,宋代理学兴起。(8分)(2)异:前者多元一体(集教育、学术和藏书为一体),受官府限制,后者属于自治团体;前者的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德育与治学相结合,后者的教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通才教育);前者资金来源受限制(学生不用交学费),后者资金来源自由(学生自费);前者以培养官员为主,后者关注个人价值。(8分)同:教学自由,不受地域限制,具有开放性;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教学方式灵活,重视争辩。(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 中国风在17-18世纪的欧洲曾盛行一时,影响了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茶的西传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17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此时饮茶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消费量较为有限。至18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进口量猛增,18世纪末,几乎所有的家庭账册均记载了饮茶的相关开支。英国人的饮茶偏好逐渐由绿茶转向红茶且添加牛奶与糖,此举逐渐成为英式饮茶的习惯性做法,“下午茶”也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起来。饮茶传入英国后,其有益于健康的特质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而加入牛奶与糖更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功效的增加或强化。随着饮茶在英国逐渐传播开来,其在诗歌、小说、散文乃至绘画中也多有体现,更寄托了英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体现出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不过传播媒介对饮茶的介绍偏重实用功效,至于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则几无关注,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根据材料,从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茶的西传”的理解。(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主题:东西方经济联系促进文化交流。(2分) 论述: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东西方的经济联系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作为东方商品之一的茶在英国的传播也逐渐加强,其影响范围从17世纪的社会上层扩展至18世纪末的几乎所有家庭。此后,饮茶逐渐发展成为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之一,并与文学作品相结合,形成英国自身独特的茶文化。这说明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东方文化随之传播到西方,并逐渐与西方本土文化结合,从而呈现出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局面。综上所述,世界经济的联系对文化的发展会产生推动作用,推动文化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12分)[示例二]主题:世界文化发展的本土化以及多元化趋势。(2分)论述: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东西方的经济联系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作为东方商品之一的茶在英国的传播也逐渐加强。由于英国自身社会生活习惯和舆论以及文学的影响,饮茶在英国形成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英国茶文化逐渐呈现本土化的趋势。同时,英国茶文化的内容,和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并不一样,反映出茶在传播到西方之后发展出一种新型的茶文化,这说明文化交流传播和发展中的多元化趋势。综上所述,世界文化在传播中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因时因地有所不同,进而不断丰富发展。(12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3-06 12:20:02 页数:8
价格:¥2 大小:165.7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