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春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达标检测试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印欧人入侵前,虽然西亚、南亚、南欧已经出现了古代文明,但这些文明中心只是零星地散布在个别地区。印欧人入侵后,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  )A.促进了众多新的文明出现B.引发了沿途民族的大转移C.加速了被征服地社会发展D.促进了区域文明间的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印欧人入侵后,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可知,印欧人的迁徙促进了区域文明间的交流,故选D项。2.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经历了200年左右的向海外移民时期。海外移民通常是由某一城邦发起的,它提供船只和海外移民所需的各项生产资料,被称为“母邦”;母邦把部分公民迁移到海外某地另立家园,新家园被称为“子邦”。母邦可从子邦获得粮食及铜、铁、锡等原料,同时以本土所产手工业品和油、酒之类的商品与子邦相互交换。由此可知,希腊的海外移民运动(  )A.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加剧了城邦间的社会矛盾C.开启对外殖民历史先河D.促进了古代希腊人的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母邦可从子邦获得粮食及铜、铁、锡等原料,同时以本土所产手工业品和油、酒之类的商品与子邦相互交换”可知,希腊的海外移民运动促进了母邦与子邦之间的商品交换,客观上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3.公元前13—前7世纪,雅利安人在征服整个北印度的过程中,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文化,生活方式逐渐从游牧转变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实现了向奴隶社会的过渡。由此可知,雅利安人的迁徙(  )A.造成了古印度文明的中断B.加剧了农牧世界的冲突C.将印度卷入“希腊化时代”D.塑造了早期的印度文明【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雅利安人在征服北印度的过程中吸收了当地文化,“生活方式逐渐从游牧转变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实现了向奴隶社会的过渡”,这说明雅利安人的迁徙塑造了早期的印度文明,故选D项。4.东汉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相继内迁中原地区,逐渐建立起许多政权,即“十六国”。唐代所修的《晋书》记载,匈奴、鲜卑、氐、羌均为黄帝后裔。对此最 准确的解读是(  )A.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B.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C.战乱频仍导致国家分裂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答案】A【解析】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在内迁过程中,逐渐与汉族等民族进一步交融,共同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才会在之后被认为是黄帝后裔,这也体现了民族交融推动文化上的认同,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区域开发,排除B项;材料与国家分裂无关,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几个民族,不能说是各民族,排除D项。5.“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B.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的统治C.西欧封建制度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保留了农奴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可知,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受到罗马文明的影响并保留日耳曼的特征,故C项正确;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日耳曼人在中古时期统治欧洲,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农奴制的保留,排除D项。6.从公元前2千纪初开始,古代亚欧大陆的整个农耕世界,都经历了由北方来的以战车为武装的部族的入侵。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游牧文明发展水平较高B.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流C.农耕文明发展严重停滞D.不同文明区域发展模式迥异【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公元前2千纪初开始,亚欧大陆的农耕文明遭到北方游牧部落的入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也是一种特殊的文明交流方式,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战争客观上会促进两个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故B项正确;游牧文明入侵农耕世界,不代表其发展水平较高,排除A项;当时亚欧大陆的农耕文明正在持续发展,而不是严重停滞,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不同文明区域的发展模式,排除D项。7.下表是1650-1750年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据此推知(  ) 年份欧洲美洲非洲1650年18.3%2.4%18.3%1750年19.2%1.6%13.1%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B.奴隶贸易的发展和泛滥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D.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答案】C【解析】表格数据表明,1650—1750年,美洲人口比例减少,这是西方国家在美洲的种族灭绝政策及传染病造成的,非洲人口比例减少,是西方列强进行奴隶贸易造成的,这些都和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有关,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不能反映美洲人口比例减少的原因,排除;D项与表格数据变化无关,排除。8.南美洲有多种类型的混血人种,如卡博克洛人(白人与印第安人混血)、穆拉托人(白人与黑人混血)等。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与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殖民政府的鼓励有关。这一现象的出现(  )A.削弱了西葡对殖民地的控制力B.改变了南美洲社会的族群结构C.反映了白人文化侵略大大加深D.推动南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兴起【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的欧洲白人和非洲黑人来到南美洲,他们与当地的印第安人之间相互通婚,最终导致南美洲族群结构的变化,故B项正确;南美洲出现多种类型的混血人种并不能削弱西葡对殖民地的控制,排除A项;南美洲出现混血人种并不能证明当时白人文化侵略加深,排除C项;南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兴起并非由于混血人种的出现,两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D项。9.在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上,至今屹立一碑,碑文对16世纪初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的历史作如下评价:“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这主要说明(  )A.人口流动推动文明交融B.全球普遍联系逐渐建立C.自由移民促进美洲发展D.人口迁移导致“人口置换”【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中形成混血民族,这种族群混合有利于推动文明交融,故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建立殖民地,进行殖民统治,无法得出全球普遍联系逐渐建立,故B项错误;到达美洲的多是奴隶,为被动人口迁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口置换”,故D项错误。10.1820年,为吸引过剩资金和劳动力流向澳大利亚,英国政府根据自由移民所带来的资金和劳动力数量,向他们免费授予或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大量澳大利亚的土地。英国的措施(  ) A.推动了英国的圈地运动B.促进了澳大利亚的殖民化C.加剧了英国的经济危机D.解决了英国工人就业问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政府为吸引过剩资金和劳动力流向澳大利亚,将澳大利亚的土地免费授予或以较低价格出售给澳大利亚移民,这一措施有助于澳大利亚移民的增加,促进了澳大利亚的殖民化,故选B项。11.19世纪后期,英国招募的华工主要在澳大利亚、南非、东南亚等地采矿,美国也大量引进华工修筑铁路或在种植园从事繁重的劳动。这些华工(  )A.对当地的开发作出重要贡献B.推动了当地人口结构的改变C.成为当地社会的主要劳动力D.为清政府赚取了大量的外汇【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期,华工到国外从事采矿、修筑铁路等繁重劳动,对当地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故选A项。12.英语中的“移民”一词最早出现在1787年,当时专指从欧洲迁移到美洲的人,在此之前,这些人被称为“殖民者”,后来移民变成一种持久的全球性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B.重商主义的推行C.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D.国际组织的推动【答案】C【解析】移民由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现象到全球性的普遍现象,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故C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移民多数是自愿发生,并非国际组织推动,排除D项。13.阅读下面的《欧洲移民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目的地时间范围人数美国1821—1932年3420万俄国的亚洲地区1800—1939年1200万阿根廷1856—1932年640万加拿大1821—1932年520万A.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发展中国家的传播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C.大量移民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交通工具的进步D.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答案】D【解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 益密切,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故选D项。14.20世纪以后,世界难民问题日益突出。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尽管国际社会在难民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但难民的数量依然呈现增加态势,其主要原因是(  )A.救助速度满足不了难民的需要B.面对目前现状联合国无能为力C.地区性的非和平因素难以终止D.国际社会缺乏必要的联合机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由于巴勒斯坦版图的变动、阿以冲突加剧等,中东难民问题严重;由于饥饿、贫困等因素,苏丹、索马里等国战乱不休,流离失所的人数与日俱增;由于局部热战等因素,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难民数量增多。因此,难民数量增加主要原因是地区性的非和平因素难以终止,故C项正确。15.美国1952年的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这(  )A.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B.是美国建设福利国家的一种努力C.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D.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1952年”说明当时处于冷战时期,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引进人才时不仅加强了对人才的政治安全甄别,还对职业等有所规定,体现了人才引进的针对性,故C项正确;美国1952年的移民法对于人才引进更多的是限制,无法扩大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限制,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是美国对移民和临时工入境作了限制,目的是减少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并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16.20世纪90年代德国重新统一后,有相当多的博物馆开始对移民文化进行保存和展示。柏林的世界文化博物馆还曾经组织过德国主流文化和各移民文化之间的“多元对话”。这些措施(  )A.消除了德国不同民族间的隔阂B.提升了移民的参政意识C.有助于移民融入德国主流社会D.提高了移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答案】C【解析】材料中“对移民文化进行保存和展示”“多元对话”等措施有利于增进德国人与移民的相互了解,从而有助于移民融入德国主流社会,故C项正确;消除了德国不同民族间的隔阂的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缓和德国人与移民的矛盾,不 是提高移民的参政意识和文化水平,故B、D两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1650—1900年的世界人口数量变化表:(单位:百万)年份欧洲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总计1650年10011221003305451750年15021621065157911850年2632638211182212621900年396827461339591650材料二 1650—1900年的世界人口占比变化表:年份欧洲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总计1650年18.3%0.2%2.2%0.4%18.3%60.6%100%1750年19.0%0.3%2.0%0.3%13.4%65.0%100%1850年20.8%2.1%3.0%0.2%8.8%65.1%100%1900年24.0%5.0%4.5%0.3%8.1%58.1%100%——摘编自[美]帕尔默等《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亚洲、非洲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12分)(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世界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分)【答案】(1)特点:欧洲人口和所占比例增加;亚洲人口继续增长,但是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相对下降;非洲人口增长缓慢,总人口所占比例持续下降。(6分)原因: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为人口的增加提供了物质基础;亚洲地区人口基数大,新航路开辟后外来物种的传入有利于亚洲地区人口的增加;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造成非洲地区人口增长缓慢,19世纪奴隶贸易的终止造成非洲人口增速上升。(6分)(2)主要因素: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基数;奴隶贸易;外来物种的传入;人口流动;战争。(任答四点即可,8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1939年德国军队侵占波兰后,纳粹德国开始有计划地实施建立“德国人移民区”的殖民历史进程。但到1944年10月,最后一批移居到东部地区的25万德国人尚未建立好家园,便在苏联红军面前成为回迁的难民……在安置难民的过程中,德国的农村地区比 那些遭到盟军飞机轰炸的城市工业区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战后的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德国之间的难民的流动依然继续,东德人持续不断地通过柏林逃向西德,苏联因此在1961年修建了柏林墙……被战争破坏和被分裂的德国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难民安置,盟国占领当局又寻求海外迁移与安置。1948年以后,德国的外迁难民受到接纳国家的欢迎。从1946年到1961年,总共有77.97万德国人迁居海外,大量高素质的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移民到了其他西方国家。——摘编自宋全成《论“二战”后初期德国的难民问题》材料二 仅是1933年这场知识难民潮就为美国送来了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7名诺贝尔奖的得主和8个即将要拿到诺贝尔奖的人,德国1933年以前的获奖者在世的只剩下7个人。由于有以德国科学家为代表的这批欧洲新生科学家的加盟,美国远远地超过了德国,拥有的获奖者达到了25人,成为世界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得主最多的国家。这25人当中还不包括1945年以后在美国获奖的欧洲流亡科学家,也不包括那些当年随着父母来到美国,完成学业,最后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代流亡者。正是这些杰出人物的到来,为美国带来了德国科学体系中最科学的方法论、最严谨的学风。今天美国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得主已经超过了200人,显然与这批流亡科学家在美国开拓的新方向以及由此在美国营造出的那种特殊的学术竞争氛围密切相关。当然,这些欧洲的精英们对美国的贡献远远不止在自然科学领域。在人文社会科学及运用领域,他们的才华也照样大放光彩。——摘编自李工真《文化的流亡:纳粹时代欧洲知识难民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德国难民问题的成因和安置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前后欧洲的知识难民为美国的发展作出的贡献。(6分)【答案】(1)成因:纳粹德国在二战中战败;对外实施殖民的失败导致人口大量回流;大批苏联占领区(东德)居民逃往美、英占领区(西德)。(6分)特点:农村地区比城市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渗透着深刻的冷战背景(西方国家积极接纳东德难民);得到美、加等国的支持(海外移民多)。(6分)(2)贡献:使美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为美国开辟了多领域的研究;为美国的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蓄积了大量人才。(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 1768年,为扩大英国的版图,政府派海军军官库克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1769—1770年,库克到达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并宣布澳大利亚为英国所有。同行的植物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331种新植物。库克在航海中绘制了大量海图,给世界地图增加了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后来库克到达了夏威夷等岛屿,在与原住民的冲突中被杀死。1788年,英国在澳大利亚建立殖民地。大量的英国移民涌向澳大利亚,英国从澳大利亚获取大量黄金、 羊毛等财富。英国移民为库克建立纪念碑和雕像。西方史学家将库克描绘成伟大的航海家和科学家。但在澳大利亚一些原住民社区里,库克被当成道德沦丧者的典型;在原住民的艺术品中,库克船长的形象丑陋不堪,是一个带枪的大袋鼠和大海盗。——摘编自郭方《看得见的世界史:英国》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示例]情节:库克到达澳大利亚等地的航行使这些地区相继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成为英国重要的原料产地和收入来源。(2分)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对外殖民侵略扩张。(2分)概述和评价: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需要开辟更加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库克抵达澳大利亚等地,英国在澳大利亚建立殖民地,从澳大利亚获取大量黄金、羊毛等财富。大量的英国移民涌入澳大利亚等地,打破了澳大利亚等地与世隔绝的状态,客观上促进了澳大利亚等地的开发。但是,库克的航海活动给当地的原住民带来巨大灾难,使他们经历了残酷的殖民统治。(10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3-06 07:20:02 页数:8
价格:¥2 大小:30.7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