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来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欧人与来自南面的入侵者闪米特人为争夺这块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区而展开长达数千年的斗争的历史。”此观点强调了( )A.人类文明的冲突B.古代战争的目的C.地理环境的影响D.历史形成的残酷2.为了新月地带城市的财富和尼罗河谷的沃野而抛弃荒凉沙漠的困苦生活,阿拉伯人勇往直前。当时的一个阿拉伯诗人写道:你抛弃自己的故乡……却是那面包和椰枣,把你吸引到了远方。由此可见,驱动阿拉伯帝国向外扩张的原因主要是( )A.解决粮食问题B.经济利益驱使C.传播伊斯兰教D.商业活动需要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匈奴首领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A.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B.中原文化的影响扩大C.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4.历史上,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都带来了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与此同时,我国古代的人口重心、经济重心、文化重心逐渐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促进了南北文化风俗的融合。这说明( )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教育是古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战争是最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5.南宋曾丰在《缘督集》中说:“第9页共9页居今之人,自农转而为士、为道、为释、为技艺者,在在有之,而惟闽为多。闽……不足以衣食之也,于是散而之四方。故所在学有闽之士,所在浮屠、老子宫有闽之道、释,所在阛阓有闽之技艺。”材料反映出( )A.南宋人口迁徙流动频繁B.佛教、道教发展冲击经济C.商业移民促进城镇发展D.农耕经济基础被严重动摇6.有学者指出,哥伦布等人把原产欧洲的包括小麦、大麦、葡萄、柠檬、甘蔗等作物,马、牛、羊、驴等动物带到美洲,又把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番茄和甘薯等带到欧洲,并流向世界各地。据统计,当今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品种源自美洲。这种世界范围内的物种交流主要得益于( )A.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人口迁移B.世界贸易中心的大转移C.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D.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7.右面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地岛)1493—1570年当地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环境的恶化B.早期殖民扩张带来的种族灭绝灾难C.“三角贸易”导致美洲人口急剧减少D.西班牙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8.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美国向欧洲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主题最有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美国确立经济霸主地位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D.工业文明的迅速崛起9.1933—1944年,美国接纳了为数众多的知识难民,其中,在美国继续从事原来工作的大约有15000至17000人。但美国本土却约有5000名博士处于失业状态。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A.纳粹独裁统治导致欧洲知识难民涌入B.经济大危机波及美国的知识界C.罗斯福政府实行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D.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需求有限第9页共9页10.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11.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大量移民获准进入英国、法国、德国和北欧国家。他们大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等国家,也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北非等其他地区。这股移民潮( )A.有助于欧洲推进经济复兴计划B.使冷战局势更加严峻C.实质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D.促使欧洲走向一体化12.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C.社会分工扩大D.民族交融加强1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对移民群体的增长速度和高生育率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担忧欧洲移民比重过高,开始怀疑若干年后欧洲还能否是欧洲人的欧洲。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A.人们否定了社会交往B.南北方民族的不断交融C.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D.弱势群体边缘化的加速14.下表是一些经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建议的每年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的单项主题活动日,也被称为国际日(世界日)。这可以说明( )1月24日国际教育日3月21日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4月25日世界防治疟疾日6月20日世界难民日A.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加剧B.世界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应对C.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起决定作用第9页共9页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15.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5年欧盟有许多国家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但同期欧盟总人口却有所上升,移民人口抵消了本地人口的萎缩。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不平衡C.市场经济在各国实行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16.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马尼拉大帆船 “三角贸易”清朝时流入中国的墨西哥银币A.奴隶贸易的发展B.交通工具的进步C.全球联系的加强D.资本主义的兴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所接纳的移民人数不断增加,这些移民逐渐成为欧洲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向欧洲,生产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夺走了欧洲大量的青壮劳力,人口的低出生率又不能及时弥补劳动力缺口。这样,欧洲成为大规模移民运动的目的地之一。对此,欧洲各国政府基本上是欢迎的,并主动到世界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劳工。材料二 1973年以后,招募劳工(不管是外籍劳工还是殖民地劳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停止,但欧洲共同体内部的移民,事实上还在继续,技术劳工和高层次人才的移民不断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欧共体作为一个单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把欧盟内部的流动看作类似于民族经济内部的流动开始成为习惯。——材料一、二均摘编自薛永生《战后欧洲移民与移民政策研究》材料三 在社会就业层面上,大量移民对当地劳动力市场也形成了冲击。尽管移民人口的失业率远高于当地人,但许多欧洲人和某些政党依然认为,大量移民的存在明显挤压了本国公民的就业空间。在国家安全层面上,大量移民的存在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缺乏有效的一体化社会融合政策,第9页共9页来自北非的移民及其后代,在社会教育、就业、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倍遭歧视,因而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摘编自刘晓平《战后欧洲移民政策与地中海南北移民问题初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移民人数增加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洲移民的特点。(4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欧洲移民对欧洲社会的影响。(8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 发展阶段民族实体民族精神先秦时期:华夏民族形成夏、商、周三代更替以疆域的形式巩固了华夏族农耕经济的共同地域;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形成华夏族商周时甲骨文和金文的创造标志着华夏已经确立了共同的语言和文字基础;三皇五帝古史传说和华夏族称的形成,说明华夏的共同祖源和族群认同意识已经产生秦汉时期:从华夏向汉族发展秦汉王朝拓展疆域的过程中实行的“移民实边”和匈奴、乌桓、氐、羌等民族内迁经济上,重视农耕;政治上,确立统一观念;思想上,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内诸夏而外夷狄”观念进一步继承南北朝到隋唐:早期中华民族的形成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带来了血缘上的交融;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塞外民族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政权;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孝文帝改革统治者和民众逐渐改变传统民族观念,开始以“中华”来称呼这个民族交融的新族体,实现中华民族的最初认同。内迁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和汉化五代至明清时期:早期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契丹、女真和蒙古入主中原,建立辽、金和元王朝,元朝实现空前疆域规模的统一;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的边界互市贸易;明朝时民族交融加快;清朝对西南边疆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在台湾建省等辽、金、元、清的统治者都认同汉族文化,实施中华传统的政治制度并有所创新,如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于治理地域广大的国家意义重大继续进一步交流和发展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刺激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第9页共9页近代以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完全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正式形成使中华各族同胞逐渐认识到只有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才能克服亡国灭种的危机——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上表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不同阶段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9.物种的交流,人口的流动,是世界文明进步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玉米传入中国后,起初并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提倡。清代乾隆年间及以后,由于受到人口增长的压力,玉米“接济民食”的功效逐渐得到了某些地方政府官员的认识和重视,并采取措施在所属地区进行提倡和推广。——摘编自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材料二 1965年,《移民和归化法》开放的政策精神也为后继的移民法律所继承,之所以被继承,是因为后续的美国历届总统都看到了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1986年,里根总统就曾指出:“外来移民为其他工人增加了就业机会并提高了生活水平,为他们自己和整个国家都带来了益处。”继任的布什总统也持相似的观点。随着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美国不但在吸引高科技人才方面有优惠政策,而且在吸引教育、艺术、体育等人才方面的政策也有所拓宽和鼓励。——摘编自朱维维《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在中国得以传入、推广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65年至20世纪末美国移民政策的特点和影响。(10分)第9页共9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材料中的观点表明古代北方印欧人及南方闪米特人入侵美索不达米亚是为了肥沃的两河流域,说明古代人口迁徙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C项正确。2.B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使,故选B项;解决粮食问题属于经济利益驱使的一部分,A项表述片面,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传播伊斯兰教和商业活动,排除C、D两项。3.B 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和认可,说明中原文化影响不断扩大,B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不能得出民族大交融的信息,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方面的内容,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统一问题,D项错误。4.B5.A 从材料中“居今之人,自农转而为士、为道、为释、为技艺者,在在有之,而惟闽为多。闽……不足以衣食之也,于是散而之四方”可以看出当时福建的农民奔走四方,从事其他行业活动,体现了南宋时期人口迁徙流动频繁,A项正确。6.A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人口大迁移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动植物的大交流,故A项正确。7.B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图中数据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北美洲,战争、屠杀、疾病等造成当地人口急剧减少,B项正确;此时尚未发生工业革命,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16—19世纪西方进行的“三角贸易”,从欧洲把廉价的商品带到非洲,把非洲大量的黑人运往美洲卖为奴隶,在美洲把黄金和原料运回欧洲,并不会导致美洲人口急剧减少,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西班牙,排除D项。8.A 题干中论文的主要证据包括了交通的改进、劳动力的流动、商品的流通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这些都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表现,故选A项。9.C 由题干时间“1933—1944年”可知是罗斯福在任时期,这一时期美国接纳了众多的知识难民,与此同时美国本土约有5000名博士失业,由此反映出罗斯福政府将美国本土的一些就业岗位让给欧洲知识难民,实行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C项正确。10.A “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就是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共通之处,所以本题考查的就是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的共同点。宗教改革反对教皇的控制,强调“因信称义”;启蒙运动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主和自由,故选A项。11.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大量移民进入欧洲主要是因为欧洲在战争中受到很大创伤,战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人才,这股移民潮有助于欧洲经济迅速恢复,A项正确;材料强调移民进入欧洲,而非体现美苏冷战,排除B项;移民涌入欧洲不一定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移民潮促使欧洲走向一体化,排除D项。第9页共9页12.D 从题中的两幅壁画中可看出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学会了汉人的农耕技术,而北部边界的汉人也学会了少数民族的放牧技术,因此其体现的是民族交融的加强,故D项正确。题干中涉及的是北方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现象,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未涉及农业生产是否恢复,故B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社会分工问题,故C项错误。13.C 根据材料“开始怀疑若干年后欧洲还能否是欧洲人的欧洲”,可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人口流动,但也为欧洲人带来了认同焦虑,故选C项;材料强调欧洲民众的担忧,并不是否定,排除A项;材料强调欧洲移民群体的不断增长,并不是民族交融,排除B项;欧洲民众不属于弱势群体,排除D项。14.B 根据表格内容及材料可知,教育、种族歧视、卫生、难民等问题引起了国际关注,“在国际范围内”开展,说明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故选B项;材料不涉及全球化的弊端、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多极化趋势,排除A、C、D三项。15.A 由材料可知,欧盟人口的增多是由于移民人口抵消了本地人口的萎缩,而人口流动加速是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给欧盟的影响,并未提及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不平衡,排除B项;市场经济在各国实行与移民人口大量增加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国际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形成,排除D项。16.C 西班牙利用马尼拉大帆船航线从事的是欧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三角贸易”涉及欧洲、非洲、美洲三角航程的奴隶贸易,清朝时流入中国的墨西哥银币,都体现了亚洲与美洲的经济联系,故三幅图片反映了全球联系加强的主题,故选C项;题中只有“三角贸易”涉及奴隶贸易,排除A项;三幅图片反映了全球联系的加强,并不能反映交通工具进步,排除B项;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早期殖民扩张阶段全球经济联系的加强,不能反映资本主义的兴起,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7.参考答案(1)原因: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短缺;国家政府主动吸引;西欧福利制度的建立。(2)特点:高素质人才移民增加;欧共体内部人员流动性增强。(3)积极影响:弥补了战后欧洲劳动力短缺,促进了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消极影响:冲击了欧洲原有的劳动力市场,挤压了欧洲公民的就业空间;造成了移民地国家的人才流失;对欧洲国家安全构成挑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18.参考答案示例论题:中华民族是众多民族在统一国家发展进程中不断交融而形成的。阐述:随着春秋战国以来“蛮”“夷”“戎”“狄”第9页共9页的融入,华夏族逐渐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形成了早期的中华民族;辽金元明清时期,随着蒙古等族的渐次融入,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这个过程既是多民族的多元发展,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体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众多民族各有其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性;也有着长期在统一国家中共处并发展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最终自觉地形成统一的整体,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一体性。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壮大、国家的不断发展作出过贡献。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是在与众多民族长期交融、相互汲取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共同体。19.参考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缓解人口增长压力的需要;部分政府官员的支持;玉米的适应性较强,玉米的高产性。(2)特点:开放性;持续性;政府推动,立法保障;立足于提升竞争力,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影响:吸引大量人才流入,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美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第9页共9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