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三台中学2023级高一上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历史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周建立后,为稳固和扩大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史称“封邦建国”。当时周王分封诸侯主要是基于A.血缘亲疏B.军功大小C.财产多寡D.才能高低【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王分封诸侯主要是基于血缘,A项正确;军功大小是秦朝选官标准,排除B项;CD均和史实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2.春秋时期戎和狄与华夏杂居,互相融合,人们把畜力和农耕技术结合起来,遂发明了牛耕。于是,牛便由单纯用于祭祀变为农业生产工具。据此可知,春秋时期()A.民间冶铁业技术较先进B.民族融合推动生产发展C.各地农业发展趋于均衡D.国家统一进程不断加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戎和狄与华夏互相融合,促进了畜力和农耕技术的结合,体现了民族融合推动生产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民间冶铁业技术,排除A项;材料强调春秋时期民族融合推动生产发展,未体现各地农业发展趋于均衡,而且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国家统一进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为春秋战国。据材料“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并结合所学可知,思想派别分别为儒家、墨家、发夹、道家,B项正确;儒家主张为政以德,A项第一个为道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逍遥,排除A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与材料顺序不符,排除CD两项。故选B项。4.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为秦以前的分封政治,后一段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指的是分封制,官员选拔以血缘为依据,属于贵族政治;郡县制下,官员选拔以才能为依据,官员有一定任期,属于官僚政治,B项正确;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地方行政制度,但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A项;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而郡县制不是,分封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项;郡县制维护了封建统治,而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5.汉武帝时期,政府不仅实行盐铁官营,还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这表明当时()A.统治者具有抑商倾向B.政府财政充足C.社会深受儒学的影响D.专制统治达到顶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根据“政府不仅实行盐铁官营,还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可得出这都是汉代统治者抑制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说明统治者具有抑商倾向,A项正确;抑商并不代表财政充足,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儒学的信息,也与儒学无关,排除C项;专制统治达到顶峰是在清朝,排除D项。故选A项。6.某出版商策划出版一套中国史系列著作。下图时段的标题最可能是() A.从城市国家到中华B.中华的分裂和扩大C.中华的繁盛与开放D.草原征服者的悲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可知,这一时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处于一个分裂的时期,但民族间的交融却在不断加深,江南经济不断发展,中华版图也在不断扩大,B项正确;A项是在早期国家建立时,排除A项;C项是指唐朝,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D项。故选B项。7.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他教授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A.秦朝B.西汉C.北齐D.南朝【答案】C【解析】【详解】在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一度纵横北方,曾参与了“五胡乱华”。北齐统治者出于鲜卑族,在北齐的“胡人”社会中,自然多使用鲜卑语等“胡语”,C项正确;ABD均为汉族政权,排除ABD项。故选C项。8.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修建大运河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C.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可知,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国家统一,D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排除A项;唐朝时期交通形式是水路并举,排除B项;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C项。故选D项。9.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在唐中后期发生了重要变化,下列选项描述了一这变化的是 A.“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B.“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C.“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D.“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反映的是唐朝实行的两税法,两税法扩大了征税对象,以财产为主要征税标准,简化税收名目,D项正确;“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是在西汉时期的,排除A项;“机户出资,织工出力”是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排除B项;“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反映的是租庸调制,其是建立在均田制实施的基础之上,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0.北宋人尹源在《唐说》中说“夫弱唐者,诸侯也”,宋初为防止“弱唐”局面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A.设参知政事B.设枢密院C.设三司使D.由文臣出任知州【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夫弱唐者,诸侯也”可知唐朝在地方设置节度使,最终威胁中央集权;宋初由文臣出任知州,州郡不得由武臣掌握,以免拥兵作乱,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故D项符合题意;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A项不符合题意;宋代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事权,B项不符合题意;宋代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C项不符合题意。11.宋元时期,在商品流通领域出现“令人瞩目”“在世界商业史上也是大幅度领先”的现象。下列体现这一现象的史实为A.基层市场的涌现B.丝绸之路的开辟C.经济重心的南移D.纸币的发行和使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 材料“宋元时期……在世界商业史上也是大幅度领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即交子,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我国基层市场进一步发展,并且“基层市场的涌现”与材料“在世界商业史上也是大幅度领先”不符合,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丝绸之路在汉代时期已经开辟,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即交子,符合材料,经济重心南移与材料“在世界商业史上也是大幅度领先”的表述不符合,C项错误。12.元朝漠北的蒙古人和西北的色目人,因从政、驻防、经商等原因大量涌入内地,与汉族混居,内地汉人因被俘、罪徙等原因迁往边地也不在少数。这反映了元朝的统一()A.激化了阶级矛盾B.促进了民族交融C.造成了边疆危机D.加强了中外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元朝漠北的蒙古人和西北的色目人,因从政、驻防、经商等原因大量涌入内地,与汉族混居,内地汉人因被俘、罪徙等原因迁往边地也不在少数”可知,元朝统一促进边疆和内地之间各族人口的相互迁徙,这一现象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有边疆危机,排除C项;材料的空间范围是中国境内,未涉及中外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13.下图为清朝疆域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①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B.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②地区C.基本奠定现代中国版图基础D.设置伊犁将军总领东北军政【答案】C【解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的清朝疆域图反映了清朝基本奠定现代中国版图,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①是新疆,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在西南各民族聚居区推行土司制度,自雍正时起,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②是台湾,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伊犁在西北新疆地区,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总领西北军政,排除D项。故选C项。14.1757年,乾隆帝宣布:“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外来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这一做法()A.规范了中外贸易B.阻滞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C.强化了闭关锁国政策D.保护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外来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外来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即“公行”,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对外来商船的限制,即只允许在“广东”,A项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闭关锁国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西方殖民者东来,但未阻滞“列强的经济侵略”,排除B项;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不利于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5.明末清初文艺领域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西厢记》《牡丹亭》等名作。不过,《西厢记》等书在流传过程中,也曾遭受到禁毁、歧视。《西厢记》等书被禁毁、歧视的社会原因不包括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封建经济占居主导D.理学思想根深蒂固【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萌发的出现是《西厢记》等书籍流传的原因,不是被禁、歧视的原因,B符合题意;ACD均是遭到禁毁、歧视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B。16.“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A.清政府统治的腐朽无能B.军事技术的落后C.英国的坚船利炮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农业文明无法战胜先进的工业文明,D项正确;ABC是失败的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是根本原因,排除ABC项。故选D项。17.下边是19世纪40—60年代清政府中满人与汉人出任巡抚人数变化柱状图。对图中的这一变化解读合理的是() A.反映出满汉矛盾日益尖锐B.太平天国冲击了政权结构C.为洋务运动埋下重大隐患D.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所致【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1840年满族官僚和汉族官僚的比例差不多,1864—1866年出任巡抚的汉人是15人,满人为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使得清政府不得不起用大量的汉族官僚,B项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出满汉矛盾,排除A项;材料中汉族官僚的增多并没有为洋务运动埋下隐患,排除C项;材料中满汉官僚的比例变化没有体现出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18.19世纪60到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这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这一结论是基于洋务运动A.购置了大量先进船炮器械B.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C.促进了沿海沿江地区发展D.巩固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60到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这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期间,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我国早期现代化,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购置了一批先进船炮器械,这促进了我国军事方面的近代化,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洋务运动推动我国早期现代化方面的影响,没有体现促进我国沿海沿江地区的发展,排除C项;洋务运动最终失败,没能够巩固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19.“是役败后……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据此可知清政府战败后所造成的危害是()A.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失败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材料所描述的是甲午战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B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得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A项;鸦片战争失败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0.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主题是A.新兴力量的崛起B.政治民主化的尝试C.国家出路的探索D.清政府权威的丧失【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不同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努力,C项正确;《海国图志》反映的是鸦片战争之后,一部分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的探索,他们称不上是新兴力量,农民阶级也不是新兴力量,排除A项;《海国图志》《资政新篇》均无法体现政治民主化尝试,排除B项;D项表述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1.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提倡“剪辫蓄发”是把辫子当作了清朝统治的象征;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剪掉辫子是脱离清朝统治的象征,故选B。ACD与题意相关,但是关系不大,故排除。【考点定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剪辫易服22.如图是截取一位老师讲授新课的课件,观察此课件,本节课教师最有可能会讲到()①提倡民主与科学②反对专制求民主③德先生赛先生④建立农村根据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15年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与科学即德先生与赛先生为旗帜,反对专制、愚昧与迷信,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④与题干时间不符,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23.下图为1914—1919年中国棉纺织业盈利统计折线图。促使这一时期棉纺织业盈利变化的原因有() ①清末“新政”设立商部②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③民国政府鼓励创办实业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14—1919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得出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国际环境、国内政治、思想和社会等角度分析这一时期棉纺织业盈利变化的原因有,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政府鼓励创办实业,国内环境宽松,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扩大了市场等,说法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1914至1919年为民国时期,清朝统治已经结束,材料现象与清末“新政”设立商部无关,说法①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ABC三项。故选D项。24.1924—1927年间,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巨大的力量表现在()A.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人民军队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1924—1927年间,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国共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D项正确;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排除A项;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人民军队,排除B项;1937-1945年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C项。故选D项。25.如图为中国共产党在某-时期的宣传标语。这一时期是()☉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人☉红军是工农群众的红军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工人农民一条心,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抗日反蒋,坚持到底A1924-1927年B.1927-1936年C.1937-1945年D.1946-1949年【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苏维埃”、“红军”等信息可知这些标语体现的是国共两党对峙时期,根据“抗日反蒋”可知此时我党既面临着与国民党之间的阶级矛盾,又面临着中日民族矛盾,出现了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新形势,该时期是1927-1936年,B项正确;1924-1927年是国民大革命时期,1937-1945年是全面抗日战争时期,1946-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26.1935年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请愿,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立即停止内战!”口号。该运动的背景是A.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35年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请愿,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立即停止内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这就是一二·九运动,因此题干所述运动的背景是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是在1937年9月,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在1937年7月7日,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10月,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27.1938年10月,武汉失陷后,滞留在宜昌的大批企业、人员及物资,在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的指挥下,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耗时数天,转移物资和人员到四川,完成入川任务。此举被誉为“中国实业史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此事件的意义是A.民族工业形成了平衡的工业布局B.使日军速战速亡中国的计划破产C.为到来的持久抗战提供物质基础D.不利于沿海工业的整体协调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38年10月,武汉失陷后”“滞留在宜昌的大批企业、人员及物资,在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的指挥下,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耗时数天,转移物资和人员到四川,完成入川任务”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从沿海迁往武汉的物资、企业又冒着战火迁往四川,这些工矿企业成为抗战的坚强后盾,生产了大批枪炮,为以后的持久抗战提供了物质基础,故选C;民族工业本来就不是平衡发展,抗日战争时期迁往四川等内地,发展更加不平衡,A错误;淞沪会战使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机会破产,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企业和人员物资撤到内地对抗战的意义,不是强调对工业布局协调发展的影响,D错误。 28.下列是对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的描述,据此判断,该战役是()◆1940年8月开始,至12月结束,历时三个月◆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公里◆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A.淞沪会战B.台儿庄大捷C百团大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40年8月卡莎,中共发动的百团大战,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C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排除A项;台儿庄大捷发生在1937年,排除B项;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在1941年,排除D项。故选C项。29.“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得到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B.实行了全民族抗战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可知,童谣肯定了全体军民在抗战胜利中的作用,即抗战胜利主要原因是全民族抗战,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海外华侨、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排除A、C项;正面战场的抵抗是全民族抗战的组成部分,排除D项。故选B项。30.下图是一部电视剧中出现的一个画面。图中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革命要胜利了”是指()A.抗日战争开始转入反攻B.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 C.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D.开始准备发起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革命要胜利了”“目标大别山”可知,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B项正确;材料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项;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而此时处于战略反攻阶段,排除C项;1949年4月21日-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渡江作战,23日解放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统治覆灭。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二、材料分析题(31题26分、32题14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摘编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材料二元朝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省制度……在邻近首都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称为“腹里”……吐蕃作为一个单独的大行政区,也未设行省……起初行省带有比较明显的中央派出机构色彩,至忽必烈后期已基本上转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材料三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并列举汉代、唐代、宋代为加强皇权采取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管理“腹里”和吐蕃地区的机构名称,并简述后者的职能、元朝行省制度创立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关于“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的原因主要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的设计有关?你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对其原因进行补充说明?【答案】31.职能: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措施:汉设置“中朝”作为决策机构,削夺了丞相的决策权(或中外朝制度);唐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将相权一分为三(或三省六部制);宋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或二府三司制)。 32.名称:中书省;宣政院。职能: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意义: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开创了中国的省制;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任答2点)。33.制度设计:实行科举制,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补充说明: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文化上,理学僵化,压制人性,实行文化专制统治,封建迷信盛行;对外交往上,天朝上国思想、华夷观念根深蒂固,政策上逐渐走向闭关锁国;根本因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唐代、宋代的中国。职能:根据材料“上佐天子理阴阳”可分析出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置“中朝”作为决策机构,削夺了丞相的决策权(或中外朝制度);结合三省六部制可分析出唐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将相权一分为三(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结合二府三司制可分析出宋以参知政事分宰相行政权,枢密使分割军权,三司使分割财权,宰相权力被分割。【小问2详解】本题第一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中国)。名称:根据材料“在邻近首都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和所学知识可分析出中书省;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职能:根据所学可知宣政院的职能是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本题第二问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中国)。意义: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推行行省制,以中央官直接管理地方,出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明清时期沿用了行省制可分析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开创了中国的省制;结合所学可知,元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部分人口迁入边疆地区,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小问3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制度设计:根据材料“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及所学可知,实行科举制,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补充说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小农经济盛行,商品经济不发达;政治上历代王朝通过各种措施削弱相权,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文化上理学逐渐落伍于时代潮流,不能解决现实问题,逐渐走向僵化;思想上天朝上国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对外政策上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抵御外部势力骚扰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了正常的中外交流;根本因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32.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图一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纲领为什么具有空想性?图三所反映事件纲领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个纲领的共同点是什么。(2)哪两幅图可以形象地说明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起点”和“终点”分别是指什么历史事件?(3)图五所示历史事件的意义何在?【答案】(1)图一:太平天国运动。原因: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图三:三民主义。共同点:都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2)图二和图四“起点”鸦片战争战败“;终点”国民党政权覆灭。(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解析】【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中国。第一小问是事件,据材料中图片一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第二小问是原因,结合所学从《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脱离了实际情况的角度分析。第三小问是纲领,据材料图片三可知,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第四小问是共同点,结合所学从在内容上都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角度分析。【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中国。据材料中图片二可知,图片二反映是《南京条约》的签字仪式,标志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开始。据材料中图片四可知,图片四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基本表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小问3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中国。据材料中图片五可知,图片五反映的是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结合所学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的角度分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31 12:00:02 页数:16
价格:¥2 大小:3.12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