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成都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2026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6题,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4小题,每题1.5分共66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流域,南抵珠江流域,东起东海之滨,西达青海高原的地域内,均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此外,在迄今发现的多达七千余处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正式发掘的也有四百处以上。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A.呈现一体化趋势B.具有多元性特征C.依赖生产力发展D.体现兼容的特色【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中国。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不同地区出现了为数众多的文化遗址,反映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不同地区文化遗址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似特征,无法得出呈现一体化,排除A项;从文化遗址分布情况无法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原因,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中华文明对不同民族、地域文明的吸收,不能得出兼容的特色,排除D项。故选B项。2.西周制度中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然而在湖北出土的曾侯乙(战国早期)墓中却完全采用了九鼎八簋的组合方法,并且陪葬的物品中有一套完整的编钟。这说明战国时期()A.礼乐制度遭到挑战B.民族交融频繁C.私有财产开始出现D.宗法观念淡化【答案】A【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西周到战国时期。据题干可知,战国早期,地方诸侯墓葬品使用了天子规格的礼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逐步瓦解,因此地方诸侯墓葬品破坏了礼乐制度,A项正确;材料涉及天子与地方诸侯,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B项;新石器时期私有财产出现,排除C项;材料反映礼乐制度遭到破坏,而不是宗法制,排除D项。故选A项。3.“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该史料所反映土地制度的性质应是()A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B.奴隶制土地国有制C.奴隶主土地私有制D.地主土地私有制【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可知,材料反映的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井田制,结合所学可知,井田制是一种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周王代表国家占有土地,B项正确;井田制实行于我国奴隶社会,而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是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排除A项;井田制下的土地归以天子为代表的国家所有,各级贵族只有使用权,不能转让和买卖,排除C项;井田制实行于我国奴隶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B项。4.北京琉璃河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克蚕”和“克费”铭文中,记载“令克侯于医”(周成王命令召公长子"克"代召公做燕地的诸侯)一句,印证了《史记》和《诗经》中对召公封燕这一历史事件的记载。如图为克蚕及其器盖铭文。由此可知()A.文献史料并非都客观可靠B.历史真相都能从考古中得到还原C.文献与实物可以相互印证D.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而难以考证【答案】C【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据题意可知,出土的青铜器“克蚕”和“克费”铭文中的记载印证了《史记》和《诗经》中对召公封燕这一历史事件的记载,说明文献与实物可以相互印证,C项正确;“文献史料并非都客观可靠”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历史真相都能从考古中得到还原”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也可以通过考古发现进行考证,排除D项。故选C项。5.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主张。孔孟的思想和主张()A.深受当时统治者的推崇B.体现了民本思想C.均记述在《论语》一书中D.借鉴了道家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孟的思想和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学说主张加强君权,实行法治和实施改革以富国强兵,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受到统治者的推崇,而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则一定程度上受到冷遇,排除A项;孔子而非孟子的言行载于《论语》一书,排除C项;“仁”“仁政”都是典型的儒家思想,看不出对道家思想的借鉴,排除D项。故选B项。6.商鞅在秦国废除了贵族世袭的尊贵地位(仅保留资产),使其“虽贵,无所芳华”;他还制定了按照斩敌数量加官晋爵的客观标准,有功者得以显荣。这些改革措施()A.完善了重农抑商政策B.巩固了宗法分封制C.促进官僚政治的形成D.提升了秦军战斗力【答案】D【解析】【详解】商鞅在秦国废除贵族世袭的尊贵地位,同时奖励军功,这些举措有助于调动士气,提升秦军的战斗力,D项正确;材料内容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项;战国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逐渐瓦解,排除B项;上述举措与官僚政治无关,主要是军事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7.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如图是秦朝的政治建设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填写() A.士B.诸侯C.卿大夫D.丞相【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秦朝(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秦朝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制度国家,三公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D项正确;士和诸侯、卿大夫属于西周时期不同等级的贵族,排除ABC项。故选D项。8.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纳丞相李斯建议,全面推行郡县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郡县制的推行()A.削弱了皇帝权力B.巩固了中央集权C.扩大了统治区域D.加深了社会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官员可将选官权收归中央,道郡县制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管理形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不能削弱皇帝权力,排除A项;郡县制是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无法做到扩大统治区域,排除C项;郡县制没有加深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9.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时写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由此可知,秦朝崩溃的主要原因是()A.秦朝确立皇帝制度B.在全国推广郡县制C.秦朝实行暴政政策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答案】C【解析】【详解】 根据材料,贾谊认为秦朝崩溃的主要原因是“仁义不施”,也即实行暴政政策,C项正确;秦朝确立皇帝制度、在全国推广郡县制在当时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有其积极作用,并非秦朝灭亡的原因,排除A项、B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衰亡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0.汉武帝从中央各机构中选拔了一批资历较浅但有才能的官员,入官侍从左右,参与决策,称为“中朝”或“内朝”,以丞相为首的原有政务机关则称为“外朝”。汉武帝此举()A提高了中枢决策效率B.导致了中央行政紊乱C.完善了中枢权力体系D.强化了君主集权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西汉武帝时期。根据材料“汉武帝从中央各机构中选拔了一批资历较浅但有才能的官员,入官侍从左右,参与决策”及所学可知,汉武帝设立的中朝官员资历浅但参与决策,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员不再参与决策,目的是让内朝和外朝之间互相牵制,从而强化了君主集权体制,D项正确;中外朝制仅是参与决策的官员发生了变化,决策的流程并未优化,所以无法据此得出提高中枢决策效率的结论,排除A项;内朝官和外朝官分别有自己的职权范围,不会导致中央行政紊乱,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中外朝制并不是为了完善中枢权力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11.汉武帝元朔年间,“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推恩令”的颁布B.尊崇儒术C.“中朝”的设立D.任用刺史【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藩国始分”“大国”“小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汉武帝利用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独尊儒术解决不了王国问题,排除B项;中朝的设立是为了加强皇权,制衡外朝,排除C项;刺史制度虽然加强了对地方的监控,但属于监察制度,并没有造成“藩国始分”,排除D项。故选A项。1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在各地设盐官、铁官,掌管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还下令将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A.违背了重农抑商理念B.不适应时代发展C.强化了对经济的控制D.受道家思想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有利于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就是抑制商业,排除A项;盐铁官营政策符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排除B项;汉武帝的强化中央集权的政策受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3.下图为汉代丝绸之路路线图。据此可推知,丝绸之路的开通()A.客观上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B.奠定了对匈奴作战胜利的基础C.保障了东西方贸易的持续繁荣D.建立了汉朝与罗马的直接联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开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畅通,客观上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A项正确;丝绸之路沟通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不是奠定了对匈奴作战胜利的基础,排除B项;依据材料无法判断出东西方之间贸易的繁荣情况及持续状态,排除C项;罗马帝国与汉朝是间接的商业来往,而非直接,排除D项。故选A项。1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如图中序号与政权对应错误的是()A.①——西晋B.②——东晋C.③——北朝D.④——北魏【答案】C【解析】【详解】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可知,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前秦和东晋,东晋之后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合称南朝,所以③处应为前秦,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西晋实现短暂统一,①处为西晋,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前秦和东晋,②处为东晋,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北魏统一北方,之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④处为北魏,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据《晋纪》称:“晋中兴之功,(王)导实居其首。”,王导“匡时辅政,业同伊尹、道隆姬旦”。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这加剧了东晋时期()A.士族专权B.流民南迁C.民族交融D.南北对峙【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典型特征是门阀政治,材料“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体现的是士族专权,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东晋士族势力的强大和专权,与流民南迁、民族交融、南北对峙的说法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16.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尝言:“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倡导说汉语、改汉姓、易汉服。材料表明当时北方()A.汉匈和亲影响深远B.少数民族普遍汉化C.统一条件逐渐成熟D.民族之间交融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魏晋南北朝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匈奴人刘渊说自己是汉朝的外甥,汉族的兄弟,北魏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因此材料表明北方民族之间的交融,D项正确;汉匈和亲是汉朝时期,而材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普遍”说法错误,这一时期是民族交融的大发展时期,排除B项;材料只是民族交融的发展,而统一的条件还需要经济、政治等条件,不能得出统一条件逐渐成熟,排除C项。故选D项。17.大运河打通了南北诸河流的联系,将扬州和全国连接成一体,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至中、晚唐时期,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会;而运河最南端的余杭,在大运河的影响下,也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而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材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A.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B.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C.加快了隋朝统一进程D.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答案】B 【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大运河打通了南北诸河流的联系,将扬州和全国连接成一体,至中、晚唐时期,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会;而运河最南端的余杭,也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而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这说明了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南北经济格局的变化,而是强调扬州、余杭等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起,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大运河开凿前的隋王朝,就是一统一的王朝,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大运河是国内运河,与中外交流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8.民众生活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情节可能出现于唐朝的是()A.翻阅活字印刷术印制的《齐民要术》B.步行到西市购买胡饼C.苦读《四书章句集注》以应对科考D.身穿榷场换取的皮袄【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朝时期经济繁荣,对外开放,都城长安中有东市西市,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物品,所以步行到西市购买胡饼是可能出现的,B项正确;活字印刷术、《四书章句集注》和榷场都出现于两宋时期,唐朝时期不可能出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19.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A.虚怀纳谏,治下出现"贞观之治"B.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C.设安西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D.唐蕃会盟相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答案】B【解析】【详解】“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了唐太宗主张民族平等的观念,而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反映了唐太宗民族平等观念的积极效果,B项正确;A项涉及的是虚心纳谏,排除A项;C项涉及的是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排除C项;D项与唐太宗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0.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由中央委任的官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该制度是()A.宗法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由中央委任的官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由各州郡分别推选中正若干人,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他们将人才分为九等,朝廷会依据这个授以相应的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主要看重家世,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C项正确;宗法制是西周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排除A项;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排除B项;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21.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局势混乱,然而它仍能维持国祚一百五十多年,其经济方面主要得益于()A.各地藩镇之间相互牵制B.北方农耕经济恢复C.东南地区财富赋税支持D.均田制的继续推行【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仍延续一百多年,在经济方面主要得益于东南地区财富赋税支持,C项正确;A项是政治方面,排除A项;北方政治局势混乱,农耕经济没有得到恢复,排除B项;这一时期均田制已经被破坏,排除D项。故选C项。22.下图所示为唐朝政府控制的户口总数变化情况数据图。为了解决这一变化带来的财政运转困难,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抑制土地兼并B.改革均田制C.精简政府机构D.实行两税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唐朝政府控制的户口总数变化情况数据图”可知,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户数逐渐减少,导致财政运转困难,780年宰相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以缓解财政困难,D项正确;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抑制土地兼并是一项措施,但无法解决财政困难,排除A项;随着土地兼并,均田制无法推行,故要废除均田制,实行两税法,排除B项;精简政府机构,与缓解财政困难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23.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中外交流活跃。如表中①所对应的史事应该是() 序号史事①②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③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④大食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有40多次A.文成公主入藏B.唐玄宗重用贤能C.鉴真东渡日本D.安史之乱被平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外交流活跃”并结合所学可知,鉴真东渡日本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C项正确;文成公主入藏、唐玄宗重用贤能、安史之乱被平定均不涉及中外交流,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24.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此主张的本质是A.弘扬儒学B.否定儒学正统C.传播佛教D.倡导思想多元【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体现了三教中儒学的主导地位,故“三教合归儒”的本质是弘扬儒学,故A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强调了儒学的主导地位,排除CD两项。故选A项。25.某一历史时期时人描述“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这一历史时期是()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宋代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可知这一历史时期是宋代,C项正确;秦朝、唐朝、明朝没有转运使这一级官吏,排除ABD项。故选C项。 26.北宋初年统治者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高士人的地位。这些措施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A.无为而治B.戒奢从简C.崇文抑武D.严刑峻法【答案】C【解析】【详解】北宋统治者从宿将手中收回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高士人地位等措施,反映出其崇文抑武的治国特点,C项正确;无为而治与“扩大科举规模”等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统治者戒奢从简的做法,排除B项;严刑峻法与“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7.据史书记载: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年税收剧增到52101029石。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20年之用”。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A.缓解了财政困境B.触及了权贵利益C.改善了百姓处境D.实现了富国强兵【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年税收剧增到52101029石”体现的是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可以支20年之用”,缓解了财政困境,A项正确;材料与触及权贵利益及改善百姓处境的说法无关,排除BC项;王安石变法并未实现富国强兵,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28.如表是中国古代大事年表(局部)。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时间事件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传统农耕社会瓦解 C.变法改革成为潮流D.多民族政权的并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辽夏金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中列举了汉族、契丹、党项族和女真建立的政权,体现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政权的建立,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项;传统农耕社会瓦解,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变法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29.《辽史·百官制》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中所描述的制度是()A.四等人制B.南北面官制C.内外服制D.猛安谋克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辽朝(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辽朝官员分南北,北面以契丹传统治理,南面以汉人制度治理。结合所学可知,辽朝统治时期,实行了南北面官制度,因俗而治。B项正确;元朝实行四等人制,排除A项;商朝实行内外服制,排除C项;金朝实行猛安谋克制,排除D项。故选B项。30.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是根据两个原则划分的:一是山川形便,另一个是犬牙交错。有一个朝代在划分省级行政区划时把“犬牙交错”原则运用到了极致,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地方割据。材料所指的是()A.秦朝郡县制度B.汉朝刺史制度C.辽朝南北面官制D.元朝行省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有一个朝代在划分省级行政区划时把‘犬牙交错’原则运用到了极致,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地方割据”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在划分省级行政区划时把“犬牙交错”原则运用到了极致,有利的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而不是秦朝的郡县制,排除A项;汉朝刺史的区划是设立州,州作为监察区,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是“一国两制”,而不是行政区划,排除C项。故选D项。31.南宋时,租佃制得到前所未有发展。租佃经济的主体是农民,其中既有占有生产资料的自耕农、半自耕农,更有不少主要靠租种土地生活的贫下户及完全没有土地的佃农。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B.人地矛盾尤为突出 C.土地买卖的盛行D.南北政权攻伐不断【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宋代租佃经济发达主要是因为宋朝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土地买卖盛行,C项正确;经济重心的南移与宋朝租佃制盛行没有多大关联性,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两宋时期,人口增加较快,但是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的说法夸大了史实,人地矛盾也只是租佃制盛行的次要原因,排除B项;南北政权的相互交战与租佃制盛行没有多大关联性,排除D项。故选C项。32.中国古代某一机构最大的特点可以归结为“简、速、密”三个字。“简”指机构人员简单;“速”指办事效率高;“密”指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该机构()A.设立于清朝康熙帝时期B.替皇帝浏览奏章并草拟处理意见C.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D.体现了专制集权的空前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机构人员简单;......办事效率高;......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简”指机构人员简单;“速”指办事效率高;“密”指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可以判定此机构为清朝的军机处,体现了专制集权的空前强化,D项正确;军机处设立于雍正时期,而非康熙时期,排除A项;替皇帝浏览奏章并草拟处理意见的是内阁,排除B项;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的是尚书省,排除C项。故选D项。33.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谈判,1689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其意义在于()A.至此中国边疆得以稳固B.刺激了西方列强的侵略C.划定中俄两国西部边界D.进一步奠定了清朝疆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89年(尼布楚)。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枯叶到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这进一步奠定了清朝疆域,D项正确;清朝前中期还面临西北地区的准噶尔部的威胁等,并未得以完全稳固,排除A项;西方列强侵略开始于19世纪,排除B项;《尼布楚条约》划定的边界位于东北地区,排除C项。故选D项。 34.清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如表所示清朝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时间事件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东段边界1727年清朝开始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A.专制集权空前强化B.文明的碰撞与交流C.国家的巩固与统一D.统治危机的初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对外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东端的边界;清朝设置驻藏达成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的管理。这些措施是都强化了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和统一,C项正确;这些措施是加强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和统一,并不是在体现专制集权的强化,排除A项;设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与文明的碰撞与交流无关,排除B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清朝国家巩固与统一,与统治危机的初显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A.“相生相胜”B.“工商皆本”C.“知行合一”D.“格物致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根据所学可知,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即工商皆为立国之本,B项正确;阴阳学派邹衍提出“相生相胜”,排除A项;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排除C项;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排除D项。故选B项。36.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1843年,英国向中国输入棉布便援引这一条款完成了交易。这一案例说明该条款破坏了中国的()A.领土主权B.驻军主权C.司法主权D.关税主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D项正确;领土主权遭到破坏是割让香港岛,排除A项;驻军主权遭到破坏是在1842年到1846年前后四年间,我国领土舟山岛、鼓浪屿被英国军队占据,排除B项;司法主权遭到破坏是领事裁判权,排除C项。故选D项。37.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计有三:一战舰,二是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出自()A.《四洲志》B.《海国图志》C.《瀛环志略》D.《资政新篇》【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项正确;A、C、D三本著作没有明确提出该主张,排除。故选B项。38.1845年4月23日,敬穆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说:自洋布洋棉入口后,“其质既美,其价复廉,……由是江浙之棉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这表明当时()A.近代工业发展迅速B.重农抑商政策彻底废除C.自然经济受到冲击D.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实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由是江浙之棉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反映出在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自然经济受到冲击,C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近代工业,排除A项;“彻底废除”的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当时清朝未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39.太平天国前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该主张()A.反映了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B.肯定了农民土地所有制C.冲破了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D.体现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答案】A【解析】 【详解】根据“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理想,A项正确;这一主张体现的是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并不是在肯定农民土地所有制,也不能体现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排除BC项;这一主张属于空想,不是科学理论,排除D项。故选A项。40.曾国藩说:“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反映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实现工业生产B.抵制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C.发展资本主义D.用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D项正确;实现工业生产是手段,排除A项;抵制西方殖民扩张也是为了维护统治,排除B项;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但是并不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41.有学者说:“没有洋务派的积极倡导和经营,在古老的中国要出现近代工矿企业、近代电讯交通、近代科技教育,不知要推迟多少年。”该学者意在强调,洋务运动()A.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方式B.遏制了列强势力的扩张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的近代(中国)。据材料“没有洋务派的积极倡导和经营,在古老的中国要出现近代工矿企业、近代电讯交通、近代科技教育,不知要推迟多少年。”,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项正确;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方式,排除A项;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自强、求富,但甲午战败,意味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无法抑制列强的扩张,排除B项;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42. 《马关条约》签订后,俄、法、德照会日本政府,劝告其归还割占的中国辽东半岛领土,日本在向清朝索要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辽费”后,被迫归还辽东半岛。“干涉还辽”后,俄、法、德皆以“有功之国”自居。由此推知,“三国干涉还辽”()A.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C.改善了清朝与俄法德的关系D.遏制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计划【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干涉还辽”后,俄、法、德以“有功”于清朝的名义,攫取了大量侵华权益,其他国家争先恐后参与到瓜分中国的狂潮之中,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三国干涉还辽”的本质是维护俄、德、法三国在华利益,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没有遏制其侵略中国的计划,排除D项。故选B项。43.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反映了()A.清朝主动实施对外开放B.西学东渐逐步推动中国近代化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0——1895年(中国)。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可知,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进一步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项正确;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而非主动开放,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西学东渐的信息,排除B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C项。故选D项。44.下表为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这些措施分类内容政治上裁撤冗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工商业;改革财政思想文化上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A.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B.有利于当时社会进步C.坚守重农抑商的传统D.有利于儒家思想发展【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政治、经济、思想及军事上的改革措施来看,戊戌变法革除积弊,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B项正确;材料与脱离群众无关,排除A项;戊戌变法时期鼓励商业发展,排除C项;材料与推动儒家思想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第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包括2道大题,共34分。请将答案书写到答题卡对应位置)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唐、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2.3%514852956.8%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摘引自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材料二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摘引自弗兰克《白银资本》(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此变动的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三个方面超越前代乃至世界的地方? 【答案】(1)特点:南方人口及占全国户口比例不断增加;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比例不断下降(或北方则与之相反);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比例在北宋超过北方。影响: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重心南移。(答任意四点即可)(2)表现:工业化:北宋普遍用煤作为燃料;制瓷业有重要改进,出现了风格各异的地方瓷器;棉纺织业获得发展。商业化: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商品经济发展高峰,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宋和辽夏金政权经济往来十分密切,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城市繁荣。货币化: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答任意六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观察表格“西汉、唐、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表”可知,南方人口由19.8%,上升到62.9%,而北方人口由80.2%下降到37.1%,说明南方人口及占全国户口比例不断增加,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比例不断下降;北宋时期,南方人口在全国户口比例是62.9%,北方人口是37.1%,说明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比例在北宋超过北方。第二小问影响,根据第一小问可知,在宋朝时期,南方人口超过北方人口,再结合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从经济重心南移、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与社会影响力等角度作答。从经济重心南移可知,推动经济重心南移;从南方经济发展可知,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从文化发展看,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与教育的发展;从社会影响可知,南方的社会影响力上升。【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的中国。根据材料二“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的手工业发展”、“宋代的商业发展”与“宋代的货币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工业化方面,北宋普遍用煤作为燃料,制瓷业有重要改进,出现了风格各异的地方瓷器,瓷器也成为销往海外的主要产品;宋朝时期,棉纺织业获得发展;商业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海外贸易非常繁荣,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税源之一;宋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高峰,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宋和辽夏金政权经济往来十分密切,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城市繁荣;货币化:宋朝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进一步促进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甲午战争前十年间,欧美国家海军技术进步主要有三:第一速射炮,第二军舰高速度,第三无烟火药。除无烟火药外,另外两项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应用,但应用者却是日本舰队。……黄海海战的失利不能忽视战略上的原因。清廷自1885 年以后,在思想上丧失了对日本的警惕和防范之心,致使整个国防战略发生严重失误。——摘编自潘向明《黄海海战失利原因再检讨》材料二甲午之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狂潮,使中国人痛心疾首,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中国有识之士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通过反思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败、日本为什么胜、怎样才能“救亡图存”,推动了变法维新运动和革命运动。——摘编自王晓秋《甲午战争彻底打破“天朝上国”迷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述甲午中日战败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答案】46.原因:军事技术装备落后;统治阶级思想麻痹,战略失误;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落后;日本国力强盛,蓄谋已久。(答任意三点即可)47.影响: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客观上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末(中日)。关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由材料“但应用者却是日本舰队”可知,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军事技术装备落后,日本装备先进;由材料“黄海海战的失利不能忽视战略上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阶级思想麻痹,战略失误;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落后,中国是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日本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同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国力强盛,并且蓄谋已久。【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关于甲午战败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由材料“甲午之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狂潮,使中国人痛心疾首,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可知,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由材料“通过反思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败、日本为什么胜、怎样才能‘救亡图存’,推动了变法维新运动和革命运动。”可知,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客观上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政治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31 04:40:02
页数:20
价格:¥2
大小:1.52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