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阆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阆中中学高2023级2023年秋12月月考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25*3=75)1.中华文明既一体又多元,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下列哪一则史料最能体现这一特征()A.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B.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D.新石器的大量出土2.“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掌权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之一是()A.根据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体制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贵族政治色彩浓厚3.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4.秦朝设置的县的规模一般都不大,遵循“小县制”原则。秦朝人口约两千万,全国设有一千余个县,平均每个县所辖人口大约两万人。秦朝这一措施旨在()A.加强中央集权B.打击割据势力C.推动经济发展D.拓展疆域范围5.作为史学基本属性之一的时序性是时空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中①②③处对应的朝代是()A.东汉、新朝、唐朝B.东汉、西晋、唐朝C.西汉、隋朝、唐朝D.东汉、西晋、隋朝6.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到黄河流域,建立自己的攻权。他们彼此征战,部族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许多中原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南迁的浪潮。这一时期的北民南迁()A.缓解了北方民族矛盾B.扩大了南方畜牧经济圈 C.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D.改变了中国传统经济格局7.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8.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都有多部外来乐,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促成当时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唐朝军事实力的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9.唐代民间流行谚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而宋代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俗语。这一变化主要缘于宋代()A.边患危机的缓解B.社会控制的松弛C.儒家地位的确立D.崇文抑武的方针10.下图是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而绘制的《江淮地区通过漕运输往汴京的粮食数量变化图》,它可用以说明()A.江淮农业产量居全国首位B.经济重心南移的潜在趋势C.漕运是南北交流唯一渠道D.北方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11.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传统做法,尽量做到“犬牙交错”,“以北制南”。其主要意图是()A.防止地方据险割据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C.加强边疆地区管理D.促进区域平衡发展12.元朝为修订历法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工作,元政府选派14名天文学家到国内26 处地点进行天文观测,最北到达了西伯利亚,最南则到达了南海诸岛。公元1280年,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将修订完成的历法取名为《授时历》并颁行于世。据此可知,《授时历》的颁行最主要得益于()A.大一统的政治局面B.地理科学的逐渐普及C.科学家的探索精神D.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13.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A.作为侍从顾问,影响皇帝决策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14.郑和船队主要通过赏赐、贸易等方式向东南亚各国输入瓷器、丝绸、铁制农具等产品,当地的国王也派出使臣来华,如爪哇国“国王常差头目以船只装载方物进贡中国”。以上现象可以说明郑和下西洋(A.远洋航行的主要目的是经贸交流B.大大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C.促进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D.有效抵御了西方殖民侵略15.“它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彼此存有戒心从而不敢胆大妄为,不敢欺下媚上,只能甘心做忠顺的奴才。而最令人忌讳的……把官员秘密言事变成官员的一项本职工作,因而亦具有特务性质。”这里的“它”指的是()A.奏折制度B.司礼监C.内阁制度D.军机处16.红薯比大米和小麦更加抗旱。有学者通过计量史学研究发现,随着18世纪中叶红薯在中国大面积种植,旱灾和农民起义的相关程度明显减弱。这表明,高产作物的传入()A.使土地兼并有所缓解B.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C解决了国内饥荒问题D.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17.明清时期,涌现出了专门描写商人形象的商贾小说。在一些作家的笔下,商人既有正面的形象、也有负面的形象,他们有的唯利是图,有的讲究诚信,无论哪一种,大都被作家刻画得有血有肉、形象丰满。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B.商品经济得到发展C.心学对小说创作的影响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18.清朝中期,政府通过将军直辖、设置盟旗、土司制度、派驻大臣等方式稳定了边疆局势,同时在中央设置理藩院专门处理蒙藏等民族事务。这些做法体现出A行省制度弊端显露B.国家治理因地制宜C地方财政面临困境D.专制集权高度强化 19.广府童谣是流传于广府地区的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它以说为主,浅显生动、贴近生活。近代早期有首童谣唱道:“一声炮响,二律埋城,三元里顶住,四方炮台打烂,伍紫垣借款,六百万讲和,七七礼拜,八千斤未响,九九打下,十足输晒。”这首童谣说明()A.流行于洋务运动时期B.民族矛盾的激化C.表达农民阶级的理想D.社会性质的变化20.《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值百抽五”(即进出口商品的税率为5%)。这些规定()A.便利了列强的资本输出B.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竞争力C.捍卫了中国的关税主权D.加速了经济的半殖民地化21.据史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国市场除洋布大宗之外,“(洋货)一切日用皆能体华人之心,仿华人之制,如药材、颜料、瓶盎、针纽、肥皂、灯烛、钟表、玩器,悉心讲求,贩运来华,虽僻陋市集,靡所不至”。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A.工业生产体系较为完整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传统手工业受到了冲击D.积极融入世界市场22.在列强发动的某次侵华战争期间,广州、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抵抗侵略军,恩格斯当年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3.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扩大市场B.报复中国的闭关政策C.建立军事基地,侵略亚洲他国D.为资本输出创造条件24.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25.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11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推动清王朝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运动B.导致封建顽固势力失势和立宪派壮大C.显示出列强对中国旧式精英的心理征服D.中华民族觉醒和资产阶级革命势不可挡二、非选择题(共2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时期,各族在文化上的联系和交融,是各族在经济及政治上联系和交流的反映和升华。它表明这一时期各族的交融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为汉民族的形成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战国时,东北方的燕国使辽河、海河流域各族逐步与华夏民族交融。自称“蛮夷”的楚族,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成为华夏民族在南方的主要分支。西方的秦国经商鞅变法,进一步吸收、继承和发展了华夏文化,后来居上,一跃而成了华夏民族重要的分支。随着铁农具的普遍使用,适应商业发展的金属货币的广泛流通,交通的发达,城市的繁荣,华夏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是出现了“四海之内若一家”“天下定于一”的共同心理素质。——摘编自白寿彝等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材料二西汉时期,西北方向与匈奴累年作战。为妥善安置“四夷”,西汉多置属国,自两汉时期先后设置安定、天水、张掖等属国,此后属国制度逐渐从西北边塞扩展至东北、西南方向。属国对降附民族进行集中管理,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这些属国至东汉时期已陆续郡县化了。此外,针对西域与东北边疆的现实,两汉时期还设置了西域都护、长使、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以及使匈奴中郎将等边疆管理机构和职官。——摘编自卜宪群、袁宝龙《秦汉边疆治理思想的演进历程、实践经验与教训》材料三时间事件贞观九年(635年)唐军击破控制今青海、甘肃一带的吐谷浑,吐谷浑降服于唐朝贞观十四年(640年)唐灭西域高昌国,设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贞观十八年至贞观二十二年(644—648年)唐在西域灭焉耆,破龟兹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唐灭西突厥,唐朝声威跨越葱岭,到达波斯——摘编自白寿彝等主编《中国通史(第六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出现的重要变化。(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汉边疆治理的特点。(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前期能控制西域的原因并指出其经略西北边疆地区的制度性举措。(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世千年大变局时代,开眼看世界或曰开放思想的生发,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由民族英雄林则徐倡导的“开眼看世界”,是中国人应对千年变局之时变,挣脱传统守旧文化束缚,走向现代化的必要前提。魏源根据《四洲志》及明末至鸦片战争时期西方人所写的世界历史、地理著作、地图、部分科技资料等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书中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具有极大突破性。曾被《纽约时报》称为“东方伽利略”的徐继畲,广泛搜求中外文献,撰成的《瀛寰志略》对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乃至日本社会的影响仅次于《海国图志》。虽然如此,但由于晚清盲目虚骄的保守派势力根深蒂固,对人们思想影响巨大,晚清爱国志士的开放思想的发展过程十分坎坷曲折。——摘编自陈争平《晚清“开眼看世界”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鸦片战争时期的史实,围绕材料中的整体或某一观点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阆中中学高2023级2023年秋12月月考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25*3=75)1.中华文明既一体又多元,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下列哪一则史料最能体现这一特征()A.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B.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D.新石器的大量出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中国史前文明遗址。根据材料“漫天星斗,八方雄起”可知,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征,A项正确;“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反映的是商朝的历史信息,排除C项;“新石器的大量出土”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权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之一是()A.根据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体制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贵族政治色彩浓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可直接得出夏商周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C项正确;西周通过宗法制,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排除A项;商朝时期内外服制度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体制,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贵族的政治色彩浓厚,排除D项。故选C项。3.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答案】D【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孟子认为有了礼义能稳定社会的上下秩序,韩非子认为义能够维护君臣之间秩序,由此可知他们都认为义能够起到稳定秩序,维护等级的作用,故选D;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尚未形成,所以他们所说的义不是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排除A;他们所说的义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而不是侧重于道德层面,排除B;义不仅仅用来规范统治阶层行为,也涉及到被统治阶层,排除C。故选D。4.秦朝设置的县的规模一般都不大,遵循“小县制”原则。秦朝人口约两千万,全国设有一千余个县,平均每个县所辖人口大约两万人。秦朝这一措施旨在()A.加强中央集权B.打击割据势力C.推动经济发展D.拓展疆域范围【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秦朝实行小县制,县的规模不大,数量众多,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秦朝已经统一,这一措施旨在加强中央集权,不是打击割据势力,排除B项;秦朝这一措施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是发展经济,排除C项;秦朝这一措施是在疆域内进行,不是拓展疆域,排除D项。故选A项。5.作为史学基本属性之一的时序性是时空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中①②③处对应的朝代是()A.东汉、新朝、唐朝B.东汉、西晋、唐朝C.西汉、隋朝、唐朝D.东汉、西晋、隋朝【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中国朝代顺序如下: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楚、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十六国【五凉(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三秦(前秦、后秦、西秦),二赵(前赵、后赵),一成(成汉),一夏(胡夏)】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朝(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朝、明朝、清朝。由此可知,①处为东汉(25-220年);汉献帝时期出现魏、蜀、吴三国,266年晋国取代魏国,并且于280统一全国所取代,史称西晋(266-316年),②处为西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并于589年灭掉南朝的陈国,完成统一,③处为隋朝。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6.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到黄河流域,建立自己的攻权。他们彼此征战,部族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许多中原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南迁的浪潮。这一时期的北民南迁()A缓解了北方民族矛盾B.扩大了南方畜牧经济圈C.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D.改变了中国传统经济格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和两晋时期。三国两晋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从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北民南迁后,北方陷入分裂,少数民族政权处于对峙状态,北方民族矛盾并未缓和,排除A项;北民南迁以后,主要从事的是农耕经济,排除B;宋朝“靖康之变”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可知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故选C项。7.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8.唐代宫廷 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都有多部外来乐,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促成当时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唐朝军事实力的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繁盛时代,由于统治集团实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了融合西域、印度、高丽等不同文化风格的多元整合的格局,因此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当时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强大的军事实力与音乐呈现出融合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的特征没有直接关系,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全国后,百家争鸣的局面逐渐结束,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音乐呈现出融合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当时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而不是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故C选项错误9.唐代民间流行谚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而宋代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俗语。这一变化主要缘于宋代()A.边患危机的缓解B.社会控制的松弛C.儒家地位的确立D.崇文抑武的方针【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唐代‘宁为百夫长’到宋代‘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俗语”的流行,可知唐朝重视武功,宋代重视文治,主要因为宋代统治方略转变为重文轻武,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宋代民众重视做文官,与边患危机没有关系,排除A项;重文与社会控制松弛没有关系,排除B项;儒学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已经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10.下图是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而绘制的《江淮地区通过漕运输往汴京的粮食数量变化图》,它可用以说明() A.江淮农业产量居全国首位B.经济重心南移的潜在趋势C.漕运是南北交流唯一渠道D.北方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981年到1008年江淮地区通过漕运输往汴京的粮食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且江淮地区输往京师漕粮占据输京总漕粮的82%,说明南方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呈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潜在趋势,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江淮地区农业产量与整个国家的对比,无法推知是否占据首位,排除A项;C项错在“唯一”,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的漕粮主要输往汴京,不能表明北方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排除D项。故选B项。11.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尽量做到“犬牙交错”,“以北制南”。其主要意图是()A.防止地方据险割据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C.加强边疆地区管理D.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朝时期在行省设置上之所以采用“犬牙交错”、“以北制南”的措施,主要是为了较弱地理天险的影响力,削弱地方势力,从而防范地方出现割据,A项正确;主要意图是为了防范地方据险割据,而不是为了整合资源发展经济以及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排除BD项;元朝政府要加强的不仅仅是边疆地区的管理,而是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出现地方割据,排除C项。故选A项。12.元朝为修订历法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工作,元政府选派14名天文学家到国内26 处地点进行天文观测,最北到达了西伯利亚,最南则到达了南海诸岛。公元1280年,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将修订完成的历法取名为《授时历》并颁行于世。据此可知,《授时历》的颁行最主要得益于()A.大一统政治局面B.地理科学的逐渐普及C.科学家的探索精神D.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材料“元代能够组织科学家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北到达了西伯利亚,最南则到达了南海诸岛’大范围的天文测量工作”,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最主要得益于元代大一统、疆域辽阔的局面,为《授时历》的制定和精确度提供有利条件,A项正确;地理科学的“逐渐普及”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C项只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C项;民族关系发展也不是《授时历》颁行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3.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A.作为侍从顾问,影响皇帝决策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申时行只得遵旨”可知,明朝时内阁首辅有票拟权,但在皇帝施压之后,更改意见体现了内阁首辅需要服从君权,D项正确;内阁是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且材料信息并未体现其影响皇帝决策,相反是皇帝对其施压,排除A项;“开始”说法错误,且材料与军国大事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内阁首辅先拟定了意见,在皇帝震怒之后修改意见,因此并非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且其没有批红权,排除C项。故选D项。14.郑和船队主要通过赏赐、贸易等方式向东南亚各国输入瓷器、丝绸、铁制农具等产品,当地的国王也派出使臣来华,如爪哇国“国王常差头目以船只装载方物进贡中国”。以上现象可以说明郑和下西洋(A.远洋航行的主要目的是经贸交流B.大大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C.促进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D.有效抵御了西方殖民侵略【答案】C【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郑和船队主要通过赏赐、贸易等方式向东南亚各国输入瓷器、丝绸、铁制农具等产品,当地的国王也派出使臣来华,如爪哇国‘国王常差头目以船只装载方物进贡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时期推行朝贡贸易,中国政府以优惠的待遇与各国政府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物资交流,促进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C项正确;郑和远洋航行的主要目的是宣扬明朝国威,不是经贸交流,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加大了政府的财政支出,排除B项;“有效抵御了西方殖民侵略”与郑和下西洋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5.“它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彼此存有戒心从而不敢胆大妄为,不敢欺下媚上,只能甘心做忠顺的奴才。而最令人忌讳的……把官员秘密言事变成官员的一项本职工作,因而亦具有特务性质。”这里的“它”指的是()A.奏折制度B.司礼监C.内阁制度D.军机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把官员秘密言事变成官员的一项本职工作,因而亦具有特务性质”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时,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符合材料中提到的“特务性质”,A项正确;司礼监不负责秘密言事,排除B项;内阁是中枢秘书机构,并未具有“特务性质”,排除C项;军机处是中枢秘书机构,负责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并非“秘密言事”,排除D项。故选A项。16.红薯比大米和小麦更加抗旱。有学者通过计量史学研究发现,随着18世纪中叶红薯在中国大面积种植,旱灾和农民起义的相关程度明显减弱。这表明,高产作物的传入()A.使土地兼并有所缓解B.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C.解决了国内饥荒问题D.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中叶的中国。据材料“红薯在中国大面积种植,旱灾和农民起义的相关程度明显减弱”可知,高产作物的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B项正确;土地兼并是因土地私有,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与土地兼并没有因果关系,排除A项;“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C项;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对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17. 明清时期,涌现出了专门描写商人形象的商贾小说。在一些作家的笔下,商人既有正面的形象、也有负面的形象,他们有的唯利是图,有的讲究诚信,无论哪一种,大都被作家刻画得有血有肉、形象丰满。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B.商品经济得到发展C.心学对小说创作的影响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商人群体不断发展壮大,社会文娱活动丰富,商人逐渐成为作家描写的对象,B项正确;“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是对材料现象的解读,而不是原因分析,排除A项;心学对商贾小说涌现没有起到根本作用,排除C项;明清时期,政府始终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政治地位并未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18.清朝中期,政府通过将军直辖、设置盟旗、土司制度、派驻大臣等方式稳定了边疆局势,同时在中央设置理藩院专门处理蒙藏等民族事务。这些做法体现出A.行省制度弊端显露B.国家治理因地制宜C.地方财政面临困境D.专制集权高度强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政府通过将军直辖、设置盟旗、土司制度、派驻大臣等方式稳定了边疆局势,同时在中央设置理藩院专门处理蒙藏等民族事务”可得出清代治理边疆因地制宜,因俗而治,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行省制,排除A项;材料与地方财政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对地方的治理,而不是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B项。19.广府童谣是流传于广府地区的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它以说为主,浅显生动、贴近生活。近代早期有首童谣唱道:“一声炮响,二律埋城,三元里顶住,四方炮台打烂,伍紫垣借款,六百万讲和,七七礼拜,八千斤未响,九九打下,十足输晒。”这首童谣说明()A.流行于洋务运动时期B.民族矛盾的激化C.表达农民阶级的理想D.社会性质的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 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一声炮响,二律埋城,三元里顶住,四方炮台打烂,伍紫垣借款,六百万讲和,七七礼拜,八千斤未响,九九打下,十足输晒”,可知这属于民歌《广东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的内容,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三元里抗英斗争相关内容,说明民族矛盾的激化,B项正确;洋务运动时间为19世纪60-9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农民阶级的理想,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社会性质变化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20.《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值百抽五”(即进出口商品的税率为5%)。这些规定()A.便利了列强的资本输出B.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竞争力C.捍卫了中国的关税主权D.加速了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协定关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随着商品输出的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剧,D项正确;列强的资本输出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协定关税,没有体系民族工业的信息,且民族工业诞生于19世纪60—70年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协定关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而非捍卫,排除C项。故选D项。21.据史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国市场除洋布大宗之外,“(洋货)一切日用皆能体华人之心,仿华人之制,如药材、颜料、瓶盎、针纽、肥皂、灯烛、钟表、玩器,悉心讲求,贩运来华,虽僻陋市集,靡所不至”。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A.工业生产体系较为完整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传统手工业受到了冲击D.积极融入世界市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1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1901年,洋货不仅在中国大城市销售,而且在偏远的市集也有销售,说明洋货在中国市场上销售范围扩大,必然会冲击中国传统的手工业,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洋货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情况,没有涉及中国工业生产体系,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洋货在市场中国市场上的销售情况,而不是中国商品销往国外,排除D项。故选C项。22.在列强发动的某次侵华战争期间,广州、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抵抗侵略军,恩格斯当年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所到之处,都遭到了强烈的抵抗,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英法联军,B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并未涉及旅顺、北京等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没有涉及广州等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没有涉及广州等地,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23.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扩大市场B.报复中国的闭关政策C.建立军事基地,侵略亚洲他国D.为资本输出创造条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后列强急需市场和原料,而只有开放通商口岸才能打开中国的市场,反映了鸦片战争的目的是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扩大市场,A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并非报复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两次鸦片战争后英国等国并没有建立军事基地,排除C项;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列强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排除D项。故选A项。24.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该官员认为清政府应该仿效日本向西方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制造船炮等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开放了通商口岸;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仿效日本向西方派遣留学生的要求,并非是学习日本政体;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5.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11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推动清王朝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运动B.导致封建顽固势力失势和立宪派壮大 C.显示出列强对中国旧式精英的心理征服D.中华民族觉醒和资产阶级革命势不可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辛丑条约》“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可知,这些措施显示出对中国旧式精英的心理征服,如中央和地方的大臣、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僚体系的学子,受到惩办或禁止,C项正确;推动清王朝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是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并非题干中《辛丑条约》的相关规定,排除A项;《辛丑条约》并没有导致封建顽固势力失势,统治中国的仍旧是封建顽固势力,排除B项;《辛丑条约》签订并没有使资产阶级革命势不可挡,预备立宪、“皇族内阁”暴露了清政府的专制本质,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势不可挡,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共2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时期,各族在文化上的联系和交融,是各族在经济及政治上联系和交流的反映和升华。它表明这一时期各族的交融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为汉民族的形成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战国时,东北方的燕国使辽河、海河流域各族逐步与华夏民族交融。自称“蛮夷”的楚族,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成为华夏民族在南方的主要分支。西方的秦国经商鞅变法,进一步吸收、继承和发展了华夏文化,后来居上,一跃而成了华夏民族重要的分支。随着铁农具的普遍使用,适应商业发展的金属货币的广泛流通,交通的发达,城市的繁荣,华夏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是出现了“四海之内若一家”“天下定于一”的共同心理素质。——摘编自白寿彝等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材料二西汉时期,西北方向与匈奴累年作战。为妥善安置“四夷”,西汉多置属国,自两汉时期先后设置安定、天水、张掖等属国,此后属国制度逐渐从西北边塞扩展至东北、西南方向。属国对降附民族进行集中管理,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这些属国至东汉时期已陆续郡县化了。此外,针对西域与东北边疆的现实,两汉时期还设置了西域都护、长使、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以及使匈奴中郎将等边疆管理机构和职官。——摘编自卜宪群、袁宝龙《秦汉边疆治理思想的演进历程、实践经验与教训》材料三时间事件贞观九年(635年)唐军击破控制今青海、甘肃一带的吐谷浑,吐谷浑降服于唐朝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灭西域高昌国,设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贞观十八年至贞观二十二年(644—648年)唐在西域灭焉耆,破龟兹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唐灭西突厥,唐朝声威跨越葱岭,到达波斯——摘编自白寿彝等主编《中国通史(第六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出现的重要变化。(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汉边疆治理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前期能控制西域的原因并指出其经略西北边疆地区的制度性举措。(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答案】(1)变化:各民族联系日益密切;少数民族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并加强;华夏族和其他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2)特点:方式多样;因地制宜。(3)原因:唐朝军事实力强盛;西域诸族内部存在分裂倾向;突厥势力相对衰落;唐朝民族政策开明,文化先进,一些少数民族主动归附。举措: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在西域设置羁縻府州。(4)认识:中华民族起源历史悠久;民族关系和谐促进国家强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依据材料“春秋时期,各族在文化上联系和交融,是各族在经济及政治上联系和交流的反映和升华。它表明这一时期各族的交融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为汉民族的形成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民族联系日益密切;依据材料“战国时,东北方的燕国使辽河、海河流域各族逐步与华夏民族交融。自称“蛮夷”的楚族,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成为华夏民族在南方的主要分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少数民族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并加强;依据材料“随着铁农具的普遍使用,适应商业发展的金属货币的广泛流通,交通的发达,城市的繁荣,华夏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是出现了“四海之内若一家”“天下定于一”的共同心理素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夏族和其他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依据材料“为妥善安置“四夷”,西汉多置属国,自两汉时期先后设置安定、天水、张掖等属国,此后属国制度逐渐从西北边塞扩展至东北、西南方向。”、“针对西域与东北边疆的现实,两汉时期还设置了西域都护、长使、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以及使匈奴中郎将等边疆管理机构和职官。”可知,方式多样;依据材料“属国对降附民族进行集中管理,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这些属国至东汉时期已陆续郡县化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地制宜。【小问3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原因:依据图表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前期控制离中原地区很远的西域,来自与唐朝国富民强,有能力保证军事实力的强盛,才能征服西域;依据图表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域诸国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为唐朝征服西域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唐朝前期陆续灭掉了东、西突厥,导致北部和西北部边疆游牧部族实力衰弱,给予了西域诸国以实力威慑,也为后来征服西域诸国打下了基础;唐朝的文化先进以及使用开明的民族政策来周边民族,使得西域诸国主动臣服于唐朝。举措:依据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灭掉东、西突厥后,在唐朝北部、西北部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在西域设置羁縻府州。【小问4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认同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足以证明中华民族起源历史悠久;从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一个良好的民族关系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昌盛,使得国家长治久安;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数千年的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世千年大变局时代,开眼看世界或曰开放思想的生发,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由民族英雄林则徐倡导的“开眼看世界”,是中国人应对千年变局之时变,挣脱传统守旧文化束缚,走向现代化的必要前提。魏源根据《四洲志》及明末至鸦片战争时期西方人所写的世界历史、地理著作、地图、部分科技资料等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书中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具有极大突破性。曾被《纽约时报》称为“东方伽利略”的徐继畲,广泛搜求中外文献,撰成的《瀛寰志略》对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乃至日本社会的影响仅次于《海国图志》。虽然如此,但由于晚清盲目虚骄的保守派势力根深蒂固,对人们思想影响巨大,晚清爱国志士的开放思想的发展过程十分坎坷曲折。——摘编自陈争平《晚清“开眼看世界”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鸦片战争时期的史实,围绕材料中的整体或某一观点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示例论题:“开眼看世界”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论述: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的同时,也惊醒了当时部分开明官僚和知识分子,他们迈出了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第一步。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纂、整理《四洲志》,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知识,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著《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各地的历史、地理、政治、军事,并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天朝上国观念造成一定冲击。他们的著作激励着先进中国人不断深入探寻西方国家强大的奥秘,开启探索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因此,近代早期的“开眼看世界”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为此后中国社会转型道路的探索奠定了基础。(“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结论探究题。时空: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近世千年大变局时代,开眼看世界或曰开放思想的生发,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由民族英雄林则徐倡导的‘开眼看世界’,是中国人应对千年变局之时变,挣脱传统守旧文化束缚,走向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可知,“开眼看世界”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前提。结合鸦片战争前后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如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纂、整理《四洲志》,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知识,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著《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各地的历史、地理、政治、军事,并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天朝上国观念造成一定冲击。他们的著作激励着先进中国人不断深入探寻西方国家强大的奥秘,开启探索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因此,近代早期的“开眼看世界”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为此后中国社会转型道路的探索奠定了基础。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31 06:00:02 页数:20
价格:¥2 大小:539.5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