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6
2
/16
剩余1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末联考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有些社会用生育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来规定各人的社会地位,这种社会就是血缘社会。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血缘社会用生育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父死子继:农人之子恒为农,商人之子恒为商——那是职业的血缘继替;贵人之子依旧贵——那是身份的血缘继替;富人之子依旧富——那是财富的血缘继替。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逼着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用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否定了空间的分离。以我们自己来说罢,我十岁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处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八年,籍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江苏吴江”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材料二:作为城市化过程中衍生的一种新现象,“断亲”似乎越来越多地发生在青年人身上。“断亲”指的是基于血缘联结的亲戚关系逐渐淡化,一些“90后”“00后”越来越疏于与亲戚产生情感联系的一种现象。“断亲”主要表现为“基本不走亲戚”,而非正式断绝亲戚关系。相关调查显示,越是年纪大的人,与亲戚之间的联系越频繁,关系越密切,越是年轻人,“断亲”现象也就越普遍。那么“断亲”背后,中国家庭亲缘关系究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过去中国社会以扩大家庭为主,亲缘关系较为紧密。由于交通信息相对闭塞,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相对有限,生产生活及情感所需的信任关系和互助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依托各种亲戚关系。因而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戚是最可靠和稳定的社会关系。进入现代化、开放性、高流动性的社会后,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再加上现代社会中血缘亲朋因拆迁、借贷、财产继承、家庭攀比等造成的心态失衡,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超越“利益链接”的比重。因此,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重大变迁中,亲戚关系式微是一种客观社会事实。“内卷”环境加剧。“00后”的独生子女常年游走于各种课堂之中,他们从小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特别是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几乎从小就周旋于各类培训班。休闲生活被极大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久而久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亲戚“不在场”或被同学所替代,致使“断亲”成为必然。城市化与社会流动造成居住地分离。中国开启城镇化进程后,有超6亿人口陆续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其中超过2亿人口实现跨省市居住流动。远距离流动造成兄弟姐妹分别居住在不同城市。家庭成员居住分离,使他们的下一代从小缺乏对亲戚的亲密接触与频繁交往,亦加速青年世代“断亲”行为。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小家庭独立自主性增强,对传统社会相对紧密的亲戚关系冲击较大。市场经济下的银行贷款和国家先后推动的全民医保、社保,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及大学内各种奖学金、困难补贴、勤工助学等方式,让很多家庭可以不再通过亲戚网络来获得生存和发展资料。这种因经济独立而带来的安全感和衣食无忧的生活方式,直接冲淡新时代青年群体对亲戚之间礼物馈赠的渴求,并在情感上也降低了对亲戚的心理需要,青年世代“断亲”变得自然而然。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生活方式更加原子化。生活方式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00后”时代的日常生活,因互联网而改变,也都在互联网中实现。特别是随着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广大的乡村地区也基本上实现网络覆盖,乡村孩子与城里孩子共享同一个互联网世界。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人与人”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的生活方式,走亲访友这种长辈坚持的社交方式,已经被青年群体逐渐放弃。“断亲”现象因“网络原住民”沉溺虚拟生活方式的陌生人社交,在现实中不断上演。(节选自胡小武《“断亲”背后的亲缘关系重构》,有删改)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血缘社会是指用生育引发的社会关系来规定人社会地位的社会,凭借血缘继替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和不变动。B.在血缘社会,我们用血缘坐标把混然的空间划分出了方向和位置,并在方向上分出尊卑,从而让“空间”二字具有了社会价值意义。C.越来越多当代青年人“基本不走亲戚”,他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D.现代社会,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再加上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超越“利益链接”的比重,导致了亲戚关系式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血缘社群就算出现了社群分裂,但分裂出的社群也会和家乡保持血缘联系,甚至还会借籍贯否定空间的分离。B.血缘社会虽然稳定,但也无法避免社群分裂,分出来的人需到别的地方去生活,这可能与原居住地的耕地不足有关。C.虽然血缘社会也有人员的流动,出现空间相隔,但地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只是血缘的投影。D.当代青年获取资源方式多元,无需像以前一样依赖血缘关系获得信任关系和互助资源,这是导致其“断亲”的最主要原因。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A.北京四合院的构成尊卑等级分明:北屋为尊,长辈居住;两厢次之,晚辈居住;倒座为宾,宾客居住。B.晋献公宠妃骊姬设计诬陷(原)太子申生投毒谋害国君,而太子申生出于孝道,最终选择了自杀。C.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唐人街,如横滨中华街、纽约唐人街、伦敦唐人街、旧金山唐人街等等。D.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下初镇有个河南村,这个村所有人都姓曹,其族谱上写明他们是曹霸的后代。4.血缘社会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4分)5.一到过年,与小艾同学同住的爷爷奶奶就会让小艾父母带他们一家回两百公里外的老家探亲,但小艾同学不想回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小艾同学和其爷爷奶奶对回老家一事产生不同态度的原因可能有哪些?(6分)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流淌的秋虫清音付秀宏①中秋是一个丰收的时令,听秋虫在秋夜里声声鸣叫,仿佛是听孔子讲不舍昼夜,听峨眉山的法师讲解禅心,让我的内心变得阔远,因着秋凉的沉静被洗涤,像似秋空和秋水一样。②中年的我,有几年很是热衷法布尔的《昆虫记》,可惜此后,除了听到秋光里蟋蟀的凄清鸣叫,闻到蜻蜓飞过头顶的草色醇香,对那些细小的生灵,我几近相忘。虽然很长时间没有读法布尔,但我还是记得那个法国长寿老头的昆虫王国。③秋虫,就像秋天一样,辽阔中交融着丰富与淡然、喜悦与凄凉,那种难以言明的情绪总在心头萦绕。④一位朋友曾捉到蹲伏在厨房角落里的一只瘦小的蟋蟀,因为惊惧,它的清脆而响亮的声音戛然而止。朋友和我提起此事,我笑着说,你打扰蟋蟀作诗了。⑤蟋蟀是唐朝的李白,黑夜是它饮不完的酒。噫!秋虫与秋夜之相悦,是把深情写在纸上的那种感觉。⑥前两天去母亲家,住在那里。窗外的一棵小樱桃树下,秋虫不停歇地吟唱,我不知道哪一声鸣叫是海子的,哪一声又是北岛的,密密匝匝的樱桃叶子看过去——是无数沉醉的耳朵。⑦还曾读过一首有关秋虫的诗歌,题目叫《为何不带秋虫回家》,我臆测这里的“家”是人的心灵的家园。你想啊,秋虫的诗会多像李清照的诗词专场,它可以把人们一颗颗浊躁的心变得一点一点清澈起来。难怪有人说,彻夜的虫鸣好比山顶银河倾泻的水,洗涤着那些仰望天空的人们……⑧秋虫就是禅修的一种,虽然细微,但非常沉醉迷人,即便有些冷寂,但那种专注、那种深情,可以让人的身心澄明起来,那是秋的暗语与玄机。一鸣三千里,都写在一个人又一个人的心弦上,恰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境界。⑨秋虫有清音,它们不嘲笑什么,只是把生命里低沉的基音和高亮的泛音用断续的咏叹表达出来。秋虫清音的高与低,唱与停,融汇在秋空的高渺与周遭的宁静里……的确,只有这种微小的生命才能发出这样的声音,那是一群执着灵魂的美妙合唱。⑩记得,幼时对静寂之声敏感。那秋虫、那鸣叫、那声韵,还有那种说不清的凄凄切切,每晚悠扬动人地响着,令我异常着迷。从立秋开始,秋虫们日复一日踩着灼热夏季的尾巴,把秋意谱成深夜里长长的弦歌;在明耀的新月下或徐缓的凉风中,有意无意地靠着枕,听虫儿们的合奏,足以撼动泪湿的心情。这种种心迹,现在回忆起来,那份亲切似乎与年俱增了。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⑪对秋虫的声音,何以如此钟爱呢?难道说它们的演奏是一川清凌凌的融水?是啊,秋虫的清音,在自然中汇入了无尽的神妙,于是众妙毕集,各抒灵趣,我自己也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反正,每当没听到秋虫之声,便会莫名地想流泪,生出难于言说的慰藉与寂寥。我的心情,仿佛远离了床榻,沉浸在思慕与怀恋之中。这些虫声里会有李白的感叹、杜甫的伤怀、李商隐的微唱、李煜的低泣,酸酸麻麻的,却有非常永恒的心境。⑫夜沉沉地睡了,只有往昔真挚而柔韧的声音,宛若秋水的微澜一般颤动不已。我不能忘怀于秋虫之鸣,任由秋虫是先哲心声余韵那般缭绕着,似动不动,似淌非淌,用它不懈的努力——融化我敏感多愁的心。听得久了,我如同羁旅返乡的游子终于踏上故土,又似忆起与诗心碰撞那一刻的会心之笑,既有几分陌生,又感到舒畅和亲切。因有秋虫在耳,自己的情感得以恢复本来的纯净。⑬不知多少次,半夜从睡梦中醒来,听见秋虫的哨子还在奏响,只是有一点儿瑟瑟的冷意。当这凉意微逗之时,我心中总是疑惑:这是不是“纷披灿烂”的《广陵散》遗篇?是不是唐末黄巢《不第后赋菊》的“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时,我的心——像夏日河面上的巨蜻蜓时停时飞,惊骇般地睁大了眸子。从一个文化记忆驶向了另一个桥头,犹如驶入了梦境;夜半秋虫清音——于我,仿佛是一个个的新发现,引发深切的共鸣。⑭秋天气温日渐降低,虫音那冷静而又清澈的质感,如秋月般洁白纯净,如月光般水银泻地,如秋风般凉意深沉,亦如秋风般了无痕迹。听秋虫之声,最有情味,如同古老编钟一样传来的悠远的音。那悠悠的声音仿佛有了倒影似的,一身静气地走着,值得我们去用心细细品味。如果有雅兴,不妨披一件夹袄,一个人走进这秋野之夜,此间月光清亮、露水清凉,虫鸣清越而密集,蟋蟀、蝈蝈、金铃子的清音一起倾倒而来,却丝毫不纷乱,婉转缠绵,喃语不尽。我甚至能察觉到,家中秋虫的低吟浅唱,已与明月之下田野里的噪噪天籁,交相共鸣,合成了一处旋律。⑮我不禁潸然泪下,倘若此时有人问我:“秋虫的声音如何迷人?”我会静静地说“在这声音中,不仅领悟到各种美妙的声音,而且可以听懂你自己。”因声声不息的秋虫清音,能把自己的那颗心读懂、读透,该是身为人最幸福的事情了!(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将中秋时节听秋虫的鸣叫同听孔子的讲学、法师的讲禅放在一起,让读者第一时间感受到秋虫清音对作者的洗礼。B.作者听到的秋虫声“辽阔中交融着丰富与淡然、喜悦与凄凉”,郁达夫从“秋蝉衰弱的残声”中听到清静悲凉,表明二者都因虫声而心情矛盾。C.文章多处提到优秀的诗人,如李白、李清照、杜甫、李煜、海子、北岛等,让读者在跟随作者聆听秋虫清音时自然产生丰富的联想,丰富了文章内容。D.本文作者“一个人走进这秋野之夜”,与朱自清先生一个人于夏夜踱步于“曲曲折折的荷塘”边,都因环境的美好而心生喜悦。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二段详写了作者难以忘却法布尔的昆虫王国,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也为后文对秋虫及秋虫清音的具体叙写作了铺垫。B.文章句式富于变化,既有长短句的错落,也有整散句的变化,设问、反问杂用,行文灵活,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可读性。C.作者组织文章,取材广泛自由,表达方式多样,或详细叙述故事,或发表议论,或托物言志,但仍形散神聚,紧密流畅。D.文章遣词造句富有诗韵,清新雅致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对自然生命的丰富情感与深刻理解,让文章氤氲着浓浓的诗意。8.本文题目“流淌的秋虫清音”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理解并简要分析。(6分)9.付秀宏在《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中说:文字“表面看是技巧和形式,但又超出了技巧和形式,是巧妙融合到整篇作品骨子里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付秀宏是如何借助修辞技巧,让文字之美融入到作品骨子里的。(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留侯论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①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②,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质于吴者三年而不倦此忍大也。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观夫高祖所以胜,而项籍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侯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选自《古文观止·留侯论》,有删改)【注】①圯(yí)上之老人:即黄石公,秦汉时下邳人,传说曾在一座桥上考验张良三次,最后赠书给张良。②贲(bēn)育:孟贲和夏育,都是战国时卫国的著名勇士。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勾践之困A于会稽B而归臣C妾D质于吴者E三年F而不倦G此H忍大也。11.下列对文中的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卒,在文中是“突然”的意思,与《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卒”意思不同。B.古代男子20岁加冠后可以取字,本文中的“子房”就是张良的字,与《登泰山记》里的“朱孝纯子颍”的“孝纯”一样。C.爱,有“爱护;喜欢;吝惜、舍不得;怜悯,同情”等意思,本文是“吝惜、舍不得”的意思。D.谥号是死后的盖棺定论,起源于西周,文中的“楚庄王”是美谥,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齐威王”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观点,并围绕中心论点将“匹夫”和“大勇者”两种人进行对比,突出“大勇者”的遇事不惊。B.文章围绕着“忍”列举了张良、勾践、刘邦、项羽等人的例子,正面论证了观点的正确性。C.圯上老人对张良之前虽有盖世之才却不效法伊尹、太公安邦定国,只想出刺杀的办法感到深深的惋惜。D.苏轼认为,高祖能够战胜项羽,离不开张良对高祖的成全,高祖本人还是有不能忍的脾气。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选自《劝学》)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14.本文对我们做人做事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请分条概括你受到的启发。(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金陵驿①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②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抗元兵败被捕,从广州押往元大都,途径金陵的路上。此时南宋已覆亡半年多,金陵被攻破四年。②元:同“原”。1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首联一个“转”字极见锤炼之功,表面写时间的变化,实际上勾画出诗人久久伫立、痴痴凝望的形象。B.颔联的“原无异”和“人已非”形成自然与人事的强烈反差,很好地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情感。C.颈联“满地芦花”与首句“草合离宫”呼应,“傍谁飞”与颔联“半已非”呼应,道出了诗人无家可归的惶惑。D.本诗抓住金陵城的历史和现实的特点,将写景、抒情、用典融为一体,使诗歌既有严肃主题,又有感人的形象。16.有人说本诗“字字血泪”,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选择老师时,不应看其年龄和地位,只要“____________”,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赤壁赋》里苏轼描写箫声与《琵琶行》中“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描写琵琶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鹊桥仙》中秦观认为有价值的相逢远胜无数平常的相守,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写议论文,要有现实针对性。人们发表议论,往往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古往今来的论说名篇大多如此:①《师说》论述师道的内涵,针对的是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风气;②《反对党八股》的批评矛头,则指向当时广泛存在于党内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倾向。我们写议论文也应该如此,③可以从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人们关心的某些问题、存在争议的某个说法中开发议论的对象,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启发人们深入思考。写议论文,还要有读者意识,这也是一种针对性。人们发表议论,都是希望读者能理解自己的思想,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根据读者的情况选择内容;④调整表达方法就很有必要。设想讨论哪些问题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怎样表达更容易让读者信服,这样才能使议论达到预期效果。18.文中标序号的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3分)A.①B.②C.③D.④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的”字,可以删除的一项是(3分)A.针对的是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风气。B.指向当时广泛存在于党内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倾向。C.可以从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中开发议论的对象。D.设想讨论哪些问题会引起读者的兴趣。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景与情在写作中应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篇景情自然融合的文章,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心灵的触动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情写景,借景抒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到高兴或烦恼,轻松或沉重,热烈或悲凉,①,似乎看到的景物也产生了不同,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正是此意。以情感为轴心选择与之契合度较高的景物进行描写,②,使“物皆著我之色彩”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王国维《人间词话》),同样也能写出一篇好的写景抒情文字。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北平之秋景物众多,作者选择了槐树的落蕊、秋蝉衰弱的残声、微凉的秋雨等颇具悲凉之感的景物,来表现对故都的思念与眷恋,皆因它们与自己内心的孤独、苦闷之情相一致,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的高墙,“散落”的玉砌雕栏,也都高度暗合了作者失落、悲伤甚至绝望的心境。这样的文字,处处写景,字字关情,③。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文段多处引用,请结合材料分别分析其作用。(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学会倾听是你人生的必修课。学会倾听,你才能去伪存真;学会倾听,你能给人留下虚怀若谷的印象;学会倾听,有益的知识将盛满你的智慧储藏室……——佚名屏蔽力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能力。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要记住非必要不费力证明自己,无利益不试图说服别人。——罗素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以“倾听与屏蔽”为话题,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字数不少于800字。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末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D2.D3.B4.(4分)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①是稳定的,缺乏变动;②用生育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③地缘是血缘的投影;④空间社会化,在方向上分出了尊卑;⑤有流动,但分裂出的社群和故土保持着血缘联系。(每点1分,任答四点即可得满分,语意相近即可)5.(6分)爷爷奶奶:血缘社会是稳定的,地缘仅是血缘的投影,小艾爷爷奶奶受血缘社会影响较深,所以他们更乐意与亲人联系。(2分,语意相近即可)小艾同学:①受城市化进程及“内卷”影响,与老家亲人长期居住分离,联系减少,降低了对亲戚的情感依赖。②受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对亲戚的礼物馈赠渴求淡化。③受互联网时代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语意相近即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B7.C8.(6分)①指听到的秋虫的声声鸣叫。作者于秋夜里听到“秋虫清音”“交相共鸣”“倾倒而来”。②指从秋虫鸣叫声中感悟到的诗意。作者由秋虫清音联想到李白、杜甫、海子、北岛等古今文人及其作品,感悟其中蕴含的诗意。③指从秋虫鸣叫声中感悟到的文化意蕴。作者听秋虫鸣叫,仿佛听到峨眉山的法师讲解禅心,感到这是《广陵散》遗篇。④指作者因听到虫鸣而生的幸福感。由秋虫的各种迷人的声音,逐渐地读懂、读透自己的心、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而感到了幸福。(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9.(4分)①大量使用比喻。如将“蟋蟀”比作“李白”,将“樱桃叶子”比作“沉醉的耳朵”,将“彻夜的虫鸣”比作“银河倾泻的水”等,不仅让散文语言形象生动,而且创设了唯美的意境,极大丰富了“秋虫清音”的情韵,让读者从“秋虫清音”中感悟到浓浓的诗意。②大量使用拟人手法。如“你打扰蟋蟀作诗了”,秋虫“把深情写在纸上”,秋虫“不嘲笑什么”等,不仅让散文语言富于表现力,充满想象空间,而且生动地表现了秋虫给作者带来的诗意与禅心,从而自然得出“听懂你自己”的感悟。③多处引用。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花开后百花杀”等,不仅让本文字里行间充满诗意,而且更能突出“秋虫清音”给作者带来的诗意感受。(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BEG(每处1分)11.B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12.B13.(8分)(1)(4分)所以深深地/狠狠地挫掉他那种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忍住小愤怒而完成大谋略。(“深折”,深深地/狠狠地挫掉/打磨掉;“忿”,愤怒;“就”,完成、成就。关键词每个1分,大意1分。)(2)(4分)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强壮的筋骨,却能够向上吃到尘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地下水,是因为用心专一啊。(“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每处1分,“黄泉”,地下的泉水/地下水,1分,大意1分)14.(3分)①要有忍辱的度量,不逞匹夫之勇,方能成大事;②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③志向(抱负)远大的人才能忍受过程的艰难;④要珍惜自己的生命;⑤要能听取他人的正确建议。(每点1分,任答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相近即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C16.(6分)①首联诗人描写了落日衰草中的旧日行宫,漂浮无依的天边孤云,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沦亡和自身无所依傍的哀伤;②颔联诗人运用对比手法,用依然如故的山水反衬经战争摧残后城池颓坏、人民流离的惨状,强烈地表达了“国破山河在”的沉痛情感;③颈联的“芦花和我老”运用拟人手法描写出国家的衰败荒凉,“燕子傍谁飞”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家国巨变的沧桑之感和黍离之悲;④尾联运用“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对故土的无限眷念和对祖国忠贞不二的爱国之情。(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相近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6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均不给分)(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18.D19.D20.(4分)可以从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人们关心的某些问题、存在争议的某个说法中发掘议论的对象,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启发人们深入思考,以作出正确的判断。(每处2分,第一处,搭配不当,“开发”修改为“发掘”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第二处,语序不当,应修改为“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启发人们深入思考,以作出正确的判断”)(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21.(6分)①而随着情感的变化②将自己的情感赋予景物③能给读者以思考或震撼(能让读者深深沉浸其中)(每空2分,语意相近即可)22.(4分)①引用范晞文《对床夜语》关于情景关系的句子,自然引入对情景关系的分析,增强了文章说服力。(2分)②引用杜甫《春望》和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句子,既能恰切证明诗文创作者会因情写景,借景抒情这一论点,又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意味。(2分)四、写作(60分)23.(60分)(一)审题提示:第一句强调要“倾听”他人的意见,第二句强调“屏蔽”杂音的重要性。其实就是一个二元对立的关系型作文,写作时,抓住“倾听”与“屏蔽”两个概念,分析清楚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可。(二)参考立意:一类立意:思辨性立意:倾听外界的声音,保留自己的判断。二类立意:单面立意:1.屏蔽力是最顶级的能力;2.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是明智的选择。(二)作文分项分等级评分标准1.起评分为45分。50分以上作文需符合题意,有较强的思辨性,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事例丰富,有说服力,字迹工整。一等(54~60分):文体特征鲜明,符合题意,中心突出,结构严谨,思想深刻,内容充实,有文采、有创意,字迹工整。二等(48~53分):文体特征鲜明,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较深刻,文采较好,有一定创意,字迹工整。三等(42~47分):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文采,书写清晰。四等(36~41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够明确,内容单薄,文体特征不够突出。五等(36分以下):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字迹潦草难辨。2.扣分项:缺标题扣2分;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3分为止;标点符号酌情扣分,扣满3分为止;不足字数的,每少50个字扣1分。解析: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1.DA项“不变动”错,从材料一第一段可知,血缘社会只是缺乏变动,而非不变动;B项“让‘空间’二字具有了社会价值意义”错,从材料一第二段“……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可知,并非让“空间”二字具有社会价值意义,而是“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具有社会价值意义;C项“他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错,从材料二第五段“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可知,学缘关系是重要的社会关系,而非最重要的社会关系。2.D“当代青年无需像以前一样依赖血缘关系获得信任关系和互助资源”错,从材料二第五段“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可推知。“最主要原因”错,于文无据。3.B太子自杀与材料一中讲的尊卑、血缘、地缘均无关系。4.特点是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地方,只要符合血缘社会独特之处都可以作为特点归纳。材料一的第一段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直接可以看出: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第二层为生育维持血缘社会结构稳定,均是血缘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独特地方,从而得出第一点和第二点;第二段也分为两层,第一层讲血缘社会中血缘和地缘的特殊关系,第二层讲血缘坐标对空间尊卑的划分,也是血缘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独特地方,可得出第三点和第四点;第三段血缘社会人员的流动与联系特点,可得出第五点。5.本题考查的是两代人对待亲人不同态度,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社会对待亲人的不同态度:血缘社会和现代社会。可以从材料一血缘社会特点和材料二第四段中国社会特点归纳出爷爷奶奶回老家的原因,从材料二中国家庭亲缘关系的变化的原因的几个段落可得出小艾同学生活的具体时代特征、社会特征、其本身的身份特征以及家庭与亲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小艾同学不愿回老家的原因。6.B“因虫声而心情矛盾”错,无论是本文的“丰富与淡然、喜悦与凄凉”还是《故都的秋》中的“清静悲凉”,都是作者从秋虫声中听到的真实内容,复杂感受,而且就算是“凄凉”“悲凉”的秋虫声,作者都是喜爱的,并不意味着作者心情的矛盾。7.C“详细叙述故事”错,本文并没有详细叙述故事。“或托物言志”错,本文是抒情散文,没有托物言志。8.本题为意蕴探究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的能力。从全文来看,表面上,作者写了听到的秋虫的声音,如“交相共鸣”“倾倒而来”;深层上,作者写了由秋虫清音引发的对于由古到今的一些文人及其作品带来的诗韵,禅意等文化韵味方面的感受;更深层面上,作者由秋虫清音又体味到读懂读透自己的心,收获幸福感。9.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作用,解题关键是“作品骨子里”,意味着需要思考修辞手法对文章语言、内容、情感等方面的作用,结合文本,找出相关修辞手法作答即可。10.“勾践之困于会稽”是一个完整的被动句,所以应该在“稽”字后面断开;“者”表句中停顿,所以应该在“者”字后面断开;“此忍大也”是判断句,所以应该在“此”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字前断开。11.B“孝纯”是名,与张良的字“子房”不相同。12.B“正面论证”错,项羽的例子是反例。15.C“诗人无家可归的惶惑”曲解文意,此时诗人正在被押往元大都,途径金陵的路上,已经没有回家的可能。18.D并列词语之间先用顿号,再用逗号,再用分号,D处应为顿号。19.DA项是的字短语,不能删除;B项虽然是偏正短语,但删除后语意会发生变化,不能删除;C项如果去掉就将偏正短语变成了动宾短语,表意会发生变化,不能删除。20.第一处,搭配不当,“开发对象”应该为发掘对象、发现对象、挖掘对象等;第二处,语序不当,发掘对象后,应该首先对其分析,然后达到启发人思考的目的,思考后才能作出正确判断。21.第①处可承接上文对情感的具体描述,下文的“景物也产生了不同”以及本段中心得出,第②处可从同上下句的关系得出,第③处为总结性语句,整个节选段落是总分总关系,与第一段最后一句有呼应,从而得出答案。22.本题考查的是引用在议论文中的作用,即引证法的作用,应注意与引用手法作用的区别。参考译文:留侯论苏轼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超出常人的节操和行为,(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故遭受侮辱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张良从桥上老人那里接受那本书,这件事很奇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一位隐居的高士来考验他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但世人不能明白,认为他是鬼怪,也太荒谬了。并且老人的真正用意还不在那本书上。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强盛,(秦王嬴政)用刀、锯、鼎、镬这样的刑具来对待天下的士人。那些平白无故遭受斩杀灭族的人,多得数不清。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执法过于严厉的君主,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气势是不可以凭借的。张良忍不住心中的愤怒,想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张良有超越世人的才能,不效法伊尹、太公安邦定国的谋划,却只想出荆轲、聂政行刺的这类办法,只因侥幸才免于一死。这正是桥上老人深为他惋惜的。所以,老人用倨傲无礼的态度狠狠挫掉他的锐气,他如果忍受得住,这样才可以成就大业,所以说:“这年幼的人是可以教育的了。”楚庄王攻打郑国,郑伯袒露胸脯牵着羊来迎接庄王。庄王说:“郑国的国君能够这样屈于人下,一定能让他的百姓信任、服从。”于是放弃了郑国。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围困在会稽,和臣子、妻妾在吴国为人质,过了三年而没有丝毫倦怠,这个“忍”可以说很大了。况且有报仇的志向,而不能居于人下的,这不过是普通人的刚烈。那位老人认为张良才能有余,可是担心他的度量不足,所以深深地/狠狠地挫掉他那种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忍住小愤怒而完成大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平生并无交情,突然在乡野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正是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慌,而项羽不能使他暴怒的原因。看那汉高祖之所以胜利、楚霸王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能忍与不能忍之间的差别。楚霸王正因为不能忍,所以虽然百战百胜,但是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自己做齐王的时候,高祖发怒,显露于言语和脸色(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由这件事看来,高祖也有刚强而不能忍耐的脾气,如果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的大业呢?高中2023级语文试题第16页(共16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入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数学(文)上学期入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英语(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物理(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地理(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政治(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1-13 12:20:01
页数:16
价格:¥2
大小:84.0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