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长期以来,中国乡村建设的努力从未停步。21世纪以来,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到“乡村振兴”被提为国家战略,乡村作为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生态空间和文化场域,其蕴藏的巨大价值潜力正日益显现。乡村的过去在我们心中,乡村的未来在我们手上。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尤应树立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劳动观念,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应有之力。文化产业是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内容。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旨在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整体格局。乡村应在深入发掘自然景观与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培育特色文化产业。一是依托乡村生活习惯和风土民情,将传统的乡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将传统的人文资源与现代的生产体系相融合,实现乡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二是挖掘优秀传统民俗节庆资源,培育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节庆会展业。民俗节庆、农事节气和传统赛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三产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三是在乡村生态美学建设的基础上,利用文化与旅游天然的耦合性,组织具有仪式感、参与性、场景化的乡创活动,推动乡村文旅融合。艺术创生是激活乡村美学的重要手段。2007年发起的“许村计划”、2011年发起的“碧山计划”、2016年发起的“贵州雨补鲁村艺术计划”等,都是在艺术介入社会理念的推动下对当代艺术下沉、公共艺术下乡的文化实践。艺术介入乡村不只是简单的村容焕新,而是综合的审美创造。艺术乡建中蕴含的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需要思考“关系美学”问题,例如究竟是艺术面向还是社会面向,是艺术的再生还是乡村的再生。为了促进地方艺术的多元性发展,艺术创生需要深度介入地方性知识。数字技术是联结乡村世界的重要链路。当代社会高铁、高速公路、网络等硬件设施的出现,使乡村不再遥远。乡村的形象、风物在新媒体时代因短视频传播、电商直播而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乡村的资源禀赋、民族技艺因数字技术的赋能而实现了创新性发展,乡村的文化消费、产品营销也因数字技术的赋权而实现了市场空间的拓展。在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村民通过深入挖掘本土的资源特色,大力发展银铜器生产加工,赋予银器以新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同时依托“互联网+”平台,引入直播电商等数字平台,实现银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梁漱溟先生认为,“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目前乡村文化建设在公共服务、特色小镇、乡村旅游、村落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同时人口流失、乡村空心等老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标准化、模式化的现代文化对乡村特色的影响等新问题又时有发生。乡村振兴需要用审美的眼光去重新建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美学路径重现乡村传统文化,激发乡村产业活力,优化乡村治理结构,以达成地方“皆清洁、皆美丽、皆有秩序、皆可居住、皆可游览”,从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摘编自李康化《探寻乡村振兴的文化方略》)材料二:这样说来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人们不会在没有发觉旧方法不适用之前就把它放弃的。旧的生活方法有习惯的惰性。但是如果它已不能答复人们的需要,它终必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仰,守住一个没有效力的工具是没有意义的,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甚至蒙受损失。另一方面,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去学习,输入,还得经过实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在新旧交替之际,不免有一个遑惑、无所适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心理上充满着紧张、犹豫和不安。这里发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实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和横暴权力并不相同,因为它并不建立在剥削关系之上的;和同意权力又不同,因为它并不是由社会所授权的;和长老权力更不同,因为它并不根据传统的。它是时势所造成的,无以名之,名之曰时势权力。(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加持下,乡村潜力正日益显现,这是当代青年为乡村振兴贡献应有之力的根本原因。B.文化产业是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内容,乡村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就必须将民俗节庆、农事,节气和传统赛事有机融合。C.目前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就,虽然存在老问题,但是并不妨碍已达成乡村产业兴旺的总体目标。D.在社会变迁之际,“文化英雄”有能力组织新的实验,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从而发生了“时势权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阐述了在变革时代需要用新理念、新手段、新方法来应对新环境的观点。 B.乡村振兴面临着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的挑战,需要用审美的眼光去解决问题。C.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实际上是中国社会之建设。D.当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时,社会变迁就会发生,人们心理上会紧张、犹豫和不安(3)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一中有关乡村振兴方式手段的一项是()A.南海桂城新经济小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让各色餐饮小吃摆摊设点,每个晚上都灯火通明,人来人往,非常热闹。B.云南千年瑶寨举办盘王节庆典活动,村民齐聚广场设坛祭拜诸神,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带动众多游客。C.韶关仁化县丹霞山景区依靠独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观,邀请各地民间画家观光绘画,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画展。D.云浮新兴象窝山出产闻名遐迩的山茶,通过网络直播带货打开新销路,吸引更多品茶爱好者购买并前往当地游览。(4)《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推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D2.C3.A4.①乡村蕴藏着巨大价值潜力。②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③同时乡村振兴面临着诸多难题,如人口流失、乡村空心等老问题,以及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标准化、模式化的现代文化对乡村特色的影响等新问题。振兴乡村任重道远。5.①乡村应在深入发掘自然景观与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培育特色文化产业。②用艺术创生激活乡村美学。③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使其得以广泛传播。【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 .“这是当代青年为乡村振兴贡献应有之力的根本原因”无中生有。材料中没有表达此种意思。材料一第二段只是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尤应树立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劳动观念,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应有之力”。B.“就必须将民俗节庆、农事,节气和传统赛事有机融合”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三段的表述为“民俗节庆、农事节气和传统赛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三产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只是重要载体,而非必须。C.“虽然存在老问题,但是并不妨碍已达成乡村产业兴旺的总体目标”说法错误。首先,文中并没有说乡村存在的老问题不影响乡村产业兴旺目标的达成,其次,乡村产业兴旺目标尚未达成,而选项说已达成。故选D。【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实际上是中国社会之建设”强加因果。从材料一最后一段“梁漱溟先生认为,‘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可知,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文章只是表达了两个观点,“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作者的观点,“乡村建设实际上是中国社会之建设”则是梁漱溟的观点。故选C。【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选项没有体现当地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基因,是各地几乎都有的经济活动,不属于乡村振兴方式手段。B.选项体现出利用文化与旅游天然的耦合性,组织具有仪式感、参与性、场景化的乡创活动,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属于乡村振兴方式手段。C.选项体现出利用发掘当地自然景观,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画展业,属于乡村振兴方式手段。D.选项体现将传统的资源与现代的生产体系相融合,属于乡村振兴方式手段。故选A。【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情感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通过材料一第一段“中国乡村建设的努力从未停步。21世纪以来,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到‘乡村振兴’被提为国家战略,乡村作为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生态空间和文化场域,其蕴藏的巨大价值潜力正日益显现”可知,乡村蕴藏着巨大价值潜力。通过材料一最后一段“梁漱溟先生认为,‘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可知,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最后,从材料一最后一段“同时人口流失、乡村空心等老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标准化、模式化的现代文化对乡村特色的影响等新问题又时有发生”可知,乡村振兴面临着诸多难题,如人口流失、乡村空心等老问题,以及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标准化、模式化的现代文化对乡村特色的影响等新问题。振兴乡村任重道远。【小问5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通过材料一第三段“乡村应在深入发掘自然景观与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培育特色文化产业。一是依托乡村生活习惯和风土民情,将传统的乡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可知,乡村应在深入发掘自然景观与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培育特色文化产业。通过材料一第四段“艺术创生是激活乡村美学的重要手段……艺术介入乡村不只是简单的村容焕新,而是综合的审美创造”可知,应用艺术创生激活乡村美学。通过材料一第五段“数字技术是联结乡村世界的重要链路”“乡村的形象、风物在新媒体时代因短视频传播、电商直播而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乡村的资源禀赋、民族技艺因数字技术的赋能而实现了创新性发展”可知,应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使其得以广泛传播。(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聆听井冈山素素井冈山,盈眼皆为绿色。我就想,如果绿色是井冈山的盖头,可能就是撩开它梢上的绿,去寻觅它蕊里的红吧。接下来的日子,果然就是这样。我们一路走过无数个地方,无论山上、水边,还是村镇之畔,无处不踩着潮湿的绿意。属于井冈山的红,一部分陈列在各类博物馆或纪念馆里,一部分涂写在小村或古镇的墙壁上。我尤其注意到了写在井冈山墙壁上的红,它其实是红军当年留下的标语。数量极其可观,不只是一条两条,而是成百上千条;颜色斑驳而多样,或是红漆,或是白粉,或是黑墨汁;字迹也隐显各异,有的清晰可念,有的模糊难辨,有的影影绰绰。像一支支从不同方向赶来的队伍,个个张大了嘴巴,以默片的姿态呼喊着,而这一条条光影斑驳的拷贝,就悬浮在露天的墙壁上,眩晕了我的眼睛。尽管有人告诉我,墙壁上写有标语的村镇,就是红军当年的驻地。我仍无法想象,大敌当前,战争残酷,在少有的那么一点空隙里,竟有人一笔一画地往墙壁上写出这么多大字。我去过的地方叫宁冈,叫东固,不论是街巷、祠堂,还是照壁、屋前,一切可以书写的地方,几乎被标语给密集地覆盖了。也就是说。在那段特殊的日子,出自红军之手的标语,把整个井冈山都染红了。 革命需要鼓动。红军当年要不断地吸收新战士,井冈山人管这叫“扩红”,当然离不开标语和口号。革命需要打胜仗。红军与白军发生过的战斗不胜其数,要打垮围追堵截的白军,也离不开标语和口号。革命需要农民的支持。红军战士大多是农民出身,要动员一贫如洗的百姓拥护红军,更是离不开标语和口号。毛泽东曾说:中国这个国家,离开农民休想干出什么事情来。这应该是他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摩尔说过的话,应算是一种站在世界高度的评断:在中国,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俄国,他们为最终摧毁旧秩序提供了炸药。伟人和学者的话,纯朴中透着真理。每一句,我都隐约听见了与井冈山标语口号相类似的声音。走在写有标语口号的村镇里,另一种景象曾出乎我的意料。井冈山现为吉安所辖,而吉安地区古称庐陵。这里是两宋宰相文天祥、胡铨的故里,也是文学家欧阳修、诗人杨万里、《永乐大典》主编解缙的家乡。史上曾出21位宰辅、18位状元、16位榜眼、14位探花、近3000名进士,素称“文章节义之邦”,更荣享“金庐陵”之美名。岁月蹉跎,世态炎凉。庐陵光芒却至今仍闪耀在古香古色的村落里。我看到,国学经典和家教名句,隐约还留在书院或祠堂的门楣上,而这些书院或祠堂就是当年红军机关的所在地。在名门望族警世敦人的家训和楹联旁边,可能就是红军战士的标语口号,现代的革命文化,古代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形成了既相冲突又相辉映的文化奇观。井冈山不只是标语红,山歌也红。它是革命的摇篮。也是山歌的摇篮。山歌大概可算歌谣的一种,故井冈山的山歌,也被称为红色歌谣。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代表作是《我的名字叫红》,他以此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我曾经想模仿一下帕慕克,取“井冈山的名字叫红”。我写的是井冈山的红色标语,我写的是井冈山的红色歌谣。可是,我没有明目张胆地去抄袭帕慕克,还是决定以聆听的姿态,向我心目中的井冈山致意。在此之前,与井冈山有关的歌曲,我最熟悉的是《映山红》和《红星照我去战斗》。一支是悠长的女声,一支是明快的男声,虽然都很抒情,却不能说是原汁原味的山歌。可他们的嗓音就有这样的魔力,只要听到了这两支歌,心就随之飞往那片开满杜鹃花的山冈上,飞往那只顺江流而下的竹排上。在井冈山采风。听山歌是一个重要内容。记得,在那天的见面会上,有一个女子竟唱着山歌从后排走上前台。唱山歌的女子叫江满凤。人长得并不漂亮,也可以说很老土,虽只三十多岁,中年妇女的疲惫和操劳,满满地写在了那张被晒黑了的脸上。然而,就在我用都市的眼光打量她的时候。她的歌声就把我那点说不出口的优越给镇住了:啊呀嘞。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指头,疼在老妹的心哪头……歌没听完。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后来知道,江满凤的爷爷就是井冈山的红军,搜集整理了许多红军歌谣。他的牺牲地在井冈山的下庄村,留给家里唯一的遗物,就是一个记录了30 多首红军歌谣的本子。很小很小的江满凤,就跟着父亲学唱这些歌谣。于是,她唱出的山歌,带有很浓的客家味。这别具一格的山歌却成全了她。有一天,她正唱着《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被电视剧《井冈山》主创者无意中听到了,立刻就决定让她带着这支歌去北京,给他们在片中唱插曲。《井冈山》热播之后,江满凤和她的山歌出了大名,不少地方都来要她去工作,还给她更体面的活儿干。她却哪里也不想去,就喜欢在山上给游客“打山歌”。别人问她,你为什么喜欢唱山歌?她说,她想让更多的人记住井冈山,记住红军先烈。仔细思量,这绝非是冠冕堂皇的套话。井冈山的山歌再多,也没有在井冈山牺牲的先烈多。不论在露天的陵园,还是在纪念馆的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数字,曾让我不忍举目端看。记得,解说员曾反复地强调说:在井冈山牺牲的烈士太多了,光是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多少多少……说是成千上万,其实何止是成千上万啊。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红军走远了,井冈山还在。井冈山在,红军就在。因为我听见了,他们都在。不信,你也侧耳去听——(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井冈山的墙壁上之所以有数量极为可观的标语,是因为当年红军不但要用标语鼓舞战士,而且要用标语动员百姓,赢得拥护。B.当年红军在极端残酷的形势下还能一笔一画写标语,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体现出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对战士的影响。C.江满凤作为老红军的后人,不图名利,为让更多的人记住井冈山和革命先烈,确实难能可贵。D.文章强调在井冈山牺牲的烈士之多,不仅表明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更是在警示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点出“盈眼皆为绿色”,突出井冈山无处不在的绿意,巧妙地引出了井冈山满山的红。B.文中引用伟人和学者的话,突出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同时交代井冈山标语口号的来源。C.“井冈山不只是标语红,山歌也红”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顺畅自然。D.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运用了排比、比喻、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3)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你认为本文的“神”是什么?文章是通过哪些“形”来突出“神”的?结合文章加以分析。(4)文章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答案】(1)B(2)B(3)(1)本文的“神”是红色的革命精神。(2)①是红色革命标语,文章通过标语形式、内容以及革命年代起到的作用,突出其中蕴含的红色革命精神; ②是红色歌谣,通过对记忆中的红歌和唱红歌的人的描述,体现人民对红军的赞扬和纪念,感受伟大的红色革命精神。 (4)观点一:不可删去。①照应题目,总结收束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②将山与红军融为一体,凸显井冈山精神的伟大和永恒,深化文章主题;③表达了作者的期待,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观点二:可以删去。①以歌声结尾,巧妙地照应题目中的“聆听”,令人回味悠长;②“映山红”的形象与红色精神相互映衬,暗示了文章的主旨;③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期待,言有尽而意无穷。【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B.“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体现出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对战士的影响”错误。写标语是出于革命需要鼓动的目的,没有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对战士的影响。故选B。【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能力。B.“同时交代井冈山标语口号的来源”错误。原文“离开农民休想干出什么事情来……在中国,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俄国,他们为最终摧毁旧秩序提供了炸药”只突出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没有交代井冈山标语口号的来源。故选B。【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体裁特征的能力。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不散”,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本文的“神”是红色的革命精神。通过文本可以看出: 本文前半部分写井冈山的标语,由“属于井冈山的红,一部分陈列在各类博物馆或纪念馆里,一部分涂写在小村或古镇的墙壁上。我尤其注意到了写在井冈山墙壁上的红,它其实是红军当年留下的标语。数量极其可观,不只是一条两条,而是成百上千条……”“墙壁上写有标语的村镇,就是红军当年的驻地。我仍无法想象,大敌当前,战争残酷,在少有的那么一点空隙里,竟有人一笔一画地往墙壁上写出这么多大字”等,可以看出红色革命标语蕴含着红色革命精神;后半部分写红色山歌。由“山歌大概可算歌谣的一种,故井冈山的山歌,也被称为红色歌谣”“我最熟悉的是《映山红》和《红星照我去战斗》。一支是悠长的女声,一支是明快的男声,虽然都很抒情,却不能说是原汁原味的山歌”“江满凤的爷爷就是井冈山的红军,搜集整理了许多红军歌谣……很小很小的江满凤,就跟着父亲学唱这些歌谣。于是,她唱出的山歌,带有很浓的客家味”“别人问她,你为什么喜欢唱山歌?她说,她想让更多的人记住井冈山,记住红军先烈”等可以看出,红色歌谣体现着红色革命精神。【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并进行个性化解答的能力。“文章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这是一种开放性的题目,既可以认为可以删去,又可以认为不可以删去,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既然本文原文最后一段是存在的,那么建议最好从不可以删去这方面来分析。“红军走远了,井冈山还在。井冈山在,红军就在。因为我听见了,他们都在。不信,你也侧耳去听——”在结构上照应题目——聆听井冈山,是作者聆听井冈山后的感受;在内容上,“井冈山还在”“红色革命精神还在”,凸显井冈山精神的伟大和永恒,深化文章主题;在读者效果上,“他们都在。不信,你也侧耳去听——”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和思考空间。从这一角度说,不可以删去。学生也可以分析删去的原因。比如,“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以歌声结尾,在情节结构上,照应题目中的“聆听”;在主题上,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歌颂红色的革命精神,“映山红”的形象起到一个陪衬的作用;在艺术效果上,用歌曲结束,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表达作者的一种美好的期待。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1分)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衅社,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①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爽曰:“我之所以弗避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宁淮夷东上,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扆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②如畏然。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便百姓,百姓说。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③,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节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删节)①箕子,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地。②匔匔,恭敬的样子。③毕,地名。(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B.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C.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D.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衅社,是指杀牲取血以祭社神,“社”在古代常指五谷神。B.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可指婴幼儿时期。C.践阼,本义是走上庙寝堂前主阶,后来引申为帝王登基、即位。D.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见群臣皆面南而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公才华横溢。建典章制度。作《大诰》为兴师东伐作战前动员,恐成王淫佚,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B.周公尊贤重士。在洗头时,多次捉起头发,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怕失去了天下的贤人。C.周公高瞻远瞩。虽然天下安定了,但周朝的官吏制度还未安排得当,于是他厘定了官吏职责,天下的百姓为此很高兴。D.周公心怀天下。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周公担忧周朝天下不稳,待成王长大后又还政成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之所以弗避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②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5)汉代贾谊评价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请结合文段,概括周公有哪些“大功”。【答案】3.C4.A5.C6.①我不避嫌疑代理国政的原因,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②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明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7.①辅佐武王灭商;②平定叛乱;③还政成王;④建章立制。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向上天昭布纣之罪状。把箕子从囚禁地中释放出来。给商纣王儿子武庚封地,命管叔、蔡叔辅助他,以承续殷的祭祀。遍封功臣、同姓及亲戚。“封”的对象是“武庚”,所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傅”的宾语是“之”,“之”后断开,排除B。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社’在古代常指五谷神”错误。“社”是指土地神。故选A。【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他厘定了官吏职责,天下的百姓为此很高兴”错误。由原文“作《立政》,便百姓,百姓说”可知,应该是制定了《立政》,使百姓便利,所以天下百姓很高兴。故选C。【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①“所以”,……的原因;“摄”,代理;“畔”,背叛;“无以”,没法;“告”,向……交代。②“从”,伴随;“以”,来;“明”,表明;“臣”,意动用法,以……为臣。 【小问5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依据“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可概括为:辅佐武王灭商。依据“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宁淮夷东上,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可概括为:平定叛乱。依据“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可概括为:还政成王。依据“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便百姓,百姓说”可概括为:建章立制。参考译文: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文王还在世时,旦作为儿子非常孝顺,忠厚仁爱,胜过其他兄弟。到武王即位,旦经常佐助辅弼武王,处理很多政务。武王十一年,讨伐商纣王,军队到达牧野,周公佐助武王,发布了动员战斗的《牧誓》。周军攻破殷都,进入商王宫。杀了商纣王以后,举行衅社之礼,向上天昭布纣之罪状。把箕子从囚禁地中释放出来。给商纣王儿子武庚封地,命管叔、蔡叔辅助他,以承续殷的祭祀。遍封功臣、同姓及亲戚。封周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就是鲁公。但周公没有去自己的封国,而是留在朝廷辅佐武王。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说:“我不避嫌疑代理国政的原因,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是我这样做的原因。”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管叔、蔡叔、武庚等人果然率领淮夷之人造反。周公乃奉成王之命,举兵东征,写了《大诰》。于是诛斩管叔,杀掉武庚,流放蔡叔。收服殷之遗民。平定淮夷及东部其他地区,二年时间全部完成。诸侯都宗顺周王朝。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去洛邑营造成周京城,并进行占卜,得卦象大吉,于是就以洛邑为国都。成王长大,能够处理国事了。于是周公就把政权还给成王,成王临朝听政。过去周公代替成王治天下时,面向南方,背对扆壁(屏风),接受诸侯朝拜。七年之后,还政于成王,周公面向北站在臣子之位上,仍谨慎恭敬如履薄冰。 周公归国后,怕成王年轻,为政荒淫放荡,就写了《多士》《毋逸》,用来告诫成王。当时天下虽已安定,但周朝的官职制度尚未安排得当,于是周公写了《周官》,划定百官职责。写了《立政》,以利百姓,百姓欢悦。周公在丰京患病,临终时说:“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也谦让,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成王特准鲁国可以行郊祭天和庙祭文王之礼。鲁国有周天子一样的礼乐,是因为褒奖周公的德行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下列各题。满江红•吴江阻风谢应芳①怪底春风,要将我、船儿翻覆。行囊里、是群贤相赠,数篇珠玉。江上青山吹欲倒,湖中白浪高于屋。幸年来、阮籍惯穷途,无心哭。归去也,瓶无粟。吟啸处,居无竹。看造物、怎生安顿,老夫盘谷②?第四桥③边寒食夜,水村相伴沙鸥宿。问客怀、那有许多愁?三千斛!【注】①谢应芳,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元末避地吴中。②盘谷:地名,此指隐居之地。③第四桥:指吴江城外的甘泉桥,唐人陆龟蒙曾隐居于此。(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舟行吴江因风被阻,面对怪风忽至,担心小船倾覆,便解释行囊中只有友人相赠的几篇诗文。B.“江上青山吹欲倒,湖中白浪高于屋”句既形象描写了江上的狂风巨浪,如在目前,又照应上文“怪底春风”。C.“看造物、怎生安顿,老夫盘谷?”句表达了作者能避开乱世觅得一方人间净土,隐居林泉以终余年的愿望。D.“问客怀、那有许多愁?三千斛!”句化虚为实,将愁情具体化,形象表达了游子江湖漂泊之苦,语极沉痛。(2)有学者评价此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表达了沉郁的感情”,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答案】(1)C(2)①用典抒情,作者以阮籍自况,含蓄表达了自己饱受离乱之苦,空怀济世之志的悲楚;②以景(物)写情,写生活无米果腹、居所无竹可寄托,暗写自己生活艰难、精神空虚的悲苦;③借事抒情,借舟行吴江因风被阻一事,含蓄表达世乱途穷、人生不幸的感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表达了作者能避开乱世觅得一方人间净土,隐居林泉以终余年的愿望”错误,搔首问天:风雨覆舟,我到哪儿去,家中无米作炊,林下无竹可倚,你将怎么发付我?这几句是向命运的控诉。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诗歌开篇从“吴江阻风”写起。船行被阻,人在旅途,诗人借事抒情,借舟行吴江因风被阻一事,含蓄表达世乱途穷、人生不幸的感叹。“江上青山吹欲倒”可见风之狂;“湖中白浪高于屋”可见浪之高,写景如画,如在目前。风急浪高,作者的“船儿”几欲“翻覆”,然而他却还有心情欣赏江上的风景,这就愈见其从容镇定了。那么,作者的这一“心里素质”是怎么得来的呢?“幸年来、阮籍惯穷途,无心哭”。作者以阮籍自况,用典抒情,说明自己之所以能经得住江上风浪,原因是近年来已经见惯了人世间的风波,江上的风浪再急再高,比起人间的“狂风恶浪”又算得了什么!含蓄表达了自己饱受离乱之苦,空怀济世之志的悲楚。船行被阻,人在旅途,但作者已在盘算归去后的生活了。归去后的生活将会如何呢?所以诗人写道:“归去也,瓶无粟。吟啸处,居无竹。”“瓶”是古人储米之具,“竹”是古代文人脱俗高风和坚贞人格的象征。瓶中无米以果腹,居所无竹以吟啸,以物抒情,暗写自己物质生活既无保障,精神生活亦无寄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1小题,6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骨气是人之脊梁,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傲岸,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都是骨气的表现。(2)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写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掷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而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②.使我不得开心颜③.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④.山也⑤.小学而大遗⑥.吾未见其明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摧、事、稍、樗蒱、遗。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1分)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书法评论中的“骨气”,是指书家的精神风貌和品格操守,与书家的“魂”融为一体。与其他书法家洋洋洒洒的评论不同,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则是①。唐穆宗即位后纵情享乐,荒废政事。有一次他请教柳公权如何运笔,柳公权借用书法的道理劝谏道:“运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柳公权一心为国,不顾个人安危、不畏权贵的骨气,是对“心正则笔正”的绝佳注脚。中国文人在书法中不断追求遒劲有力的“骨气”之美。《祭侄文稿》是一篇祭文,作者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颜真卿为了纪念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侄儿颜季明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当时情绪极度悲愤,故时见涂抹之迹,国耻家仇、民族大义流淌于②,线条浑厚圆劲,力透纸外,结体俯仰变化很大,气势凛然。宋代书法家米芾评价颜真卿字“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我们从米芾的评论中可以读出颜真卿的③。由此可见,书法之骨气,实乃中国人修身养性、仁者爱人、达兼穷善、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代名词。(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40字。(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6.①言简意赅②字里行间③铮铮铁骨7.《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了纪念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侄儿颜季明写下的一篇祭文。8.①“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铁柱将立”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颜真卿的字具有刚韧气质和雄浑气势。②“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颜真卿的字具有“骨气”之美,也写出了颜真卿其人的刚烈雄壮。【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与其他书法家洋洋洒洒的评论不同”,说明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的评论比较简洁,可填入与“洋洋洒洒”相反的“言简意赅”。“言简意赅”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第二空,根据语境,指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中流淌着国耻家仇、民族大义,所以第二空可填入“字里行间”。“字里行间”意思是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第三空,根据前文宋代书法家米芾对颜真卿字的评价可知,颜真卿的性格比较刚健,有骨气,可填入“铮铮铁骨”。“铮铮铁骨”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先找出短句中的中心主语、中心谓语及宾语组成的主干句:《祭侄文稿》是一篇祭文。然后把其他短句变成修饰成分。如把“作者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换成定语“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把“颜真卿为了纪念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侄儿颜季明写下了这篇文章”换成“为了纪念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侄儿颜季明写下的”。最后可增删个别语词,调整句子内部结构,使之连贯、通畅,注意该长句只有一套主谓宾。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是比喻的手法,本体是“颜真卿的字”,喻体是“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项羽挂甲”是在描述颜体字的结体。用项羽挂甲的阳刚威猛、正气逼人来形容颜字方正端庄、正气威严、稳健厚重的特点。“樊哙排突”是在描述颜体字的行笔和运笔。用樊哙排突的目的精准,出击迅猛来形容颜真卿的书法在落笔、行笔、收笔之处的果敢和具有力道的特点。“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是在笔画特征和章法气息的层面形容了颜体字的特点。笔画之间采取横细竖粗的对比错综方法,犹如铁柱林立,形式颇雄;在钩末、捺末挑踢出尖锋,有如箭锋耀其精神。这四句写出了颜体字的刚韧气质和整体的雄浑气势。“昂然有不可犯之色”是拟人的手法。说颜真卿的字带着一副昂首挺胸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情,把颜真卿的字赋予了人的情态,写出了颜真卿的字具有“骨气”之美,字如其人,也写出了颜真卿其人刚烈雄壮的性格特点。(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你有没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专家称,睡前玩手机会刺激交感神经,从而引起肌肤问题。睡前原本应该是交感神经开始工作,使人身心都进入放松状态的时期。但人眼如果在睡前受到手机、电脑、电视机等产品发出的强光照射的话,①,会让人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种状态如果持续下去,你不仅难以入睡,②。而睡眠质量低正是肌肤问题的一大原因。一般认为,交感神经的兴奋会刺激体内男性荷尔蒙的分泌,从而造成皮质分泌旺盛、角质层增厚等问题。这些正是毛孔堵塞、出现粉刺等问题的元凶。睡前请尽量空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③,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入睡上。仅仅减少了一天中一点儿玩手机的时间,就可以避免本不该发生的肌肤问题。(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B.上个星期你借给我的那本《乡土中国》,我看完了,还给你吧。C.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D.“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大胆的凤娇回敬了一句。(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1)C(2)①交感神经活跃;②其睡眠质量也会降低;③放下手机。【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义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处的“你”是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个人。A.句中的“你”具体指的是红烛。B.句中的“你”具体指借给《乡土中国》这本书的人。C.句中的“你”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个人。D.句中的“你”是指说凤娇等人小的人,即“北京话”。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句“睡前玩手机会刺激交感神经”和后面“会让人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等信息,可知此处是说人眼如果在睡前受到手机、电脑、电视机等产品发出的强光照射的话,交感神经收到强光刺激会很活跃,故补写内容是“交感神经活跃”。第二空,根据前句“这种状态如果持续下去,你不仅难以入睡”和后句“睡眠质量低”可知,此处是说强光刺激,交感神经活跃,睡眠质量会下降,故补写内容是“其睡眠质量也会降低”。第三空,由后句中“减少了一天中一点儿玩手机的时间”可知,此处是说睡前尽量空出时间,不要玩手机,故补写内容应是“放下手机”。四、写作(60分)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双腿瘫痪的作家史铁生经历了自暴自弃和与母亲的生离死别,才懂得生命的可贵;疫情下的学子经历了居家线上学习,才能让自己自律和成长;种子经历与黑暗的抗争,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蛹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冲破束缚、破茧成蝶。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许悄然无声,也许轰轰烈烈……相信如今的你,也一定在某些方面成长成熟了起来。请你以“走向另一个自己”为标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答案】例文:走向另一个自己“滴答、滴答……”缠绵的细雨从天空的脸颊划过,像是折翼的蝶,飞入土中,寻不见。有的悲伤是看不见的。阴暗潮湿的角落里,“咝咝”作响的是小草成长的声音。不,也许它不只是一颗平凡到渺小的草,在时光的脚步声后,说不定它会开出一朵花来,成为角落里的温暖。我蹲在地上,伸出手,细细抚摸着它小小的叶片,稀稀疏疏、参差不齐的绿色。“咚、咚、咚……”我知道这是它脉搏的跳动,是它生命的舞动!它是在向阳光祈祷,向生活呐喊呵!风拂过,绿色摇动,没有花香。“不要担心,以后一定会有的,会有花香的。”我低声喃喃道。对它,亦是对我自己。我注视着它,像是在看自己,另一个自己。日子一天天过着,像一块块光怪陆离的拼图碎片。我正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试图将这一块块未知的拼图在鲜为人知的角落里收藏拼好,绘成一幅蓝图,实现一个梦想。而我将亲手创造独属于我的人生,以此来求得一个答案,一份梦想。有的梦想要由自己努力。那抹微小的绿色仍在看不见阳光的角落里,潜滋暗长着。我也仍去看它,和另一个自己。突然有一天,它开花了,是一朵蓝色的小花,寻常却细致,这是它用生命浇灌的呵!原来,它是一株婆婆纳。据说婆婆纳只要在有阳光的地方,便能开出喜人的花。而它不曾得到阳光的眷顾。我不知道,在这一年四季都没有阳光来访的角落,它是守着一份怎样的信念来用生命去开出一朵花的。我的心像被一根小刺戳了一下,微微的疼,为它;但我也很开心,亦为它。尽管它的花很小,但足够可爱,蕴含着一份不为人知的辛酸与骄傲。它是为了角落,这个阴暗潮湿却养育了它的角落而开花?还是为了自己,那个时刻想要开花的另一个倔强的自己而开花?这都不重要了,一丝微弱却浸着甜蜜的花香,便已足矣。也许过不了几天,花儿便会悄无声息的落去。但它无悔,它已开过。月光下,它顶着一个滚圆的露珠,不知是月遗留下的晶莹的珍珠,还是它欢喜的泪水?有的滋味唯有己知。我默默地凝视着这株婆婆纳,似乎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微小却不容忽视。我在这静谧的时光里,慢慢的同这婆婆纳一起,从一个卑微的自己走向另一个自信的自己。小小的角落里,溢满花香。也许,阳光从梦里悄悄溜过这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文章标题为“走向另一个自己”,旨在探讨个人成长和转变的主题。根据材料,我们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启示。材料用史铁生等人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是常有的,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挫折让我们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活。通过自己的经历,我们理解了生命的可贵,从而更加珍惜每一个现在和未来;疫情下的学子经历了居家线上学习,明白了自律的重要性。自律是一种自我约束,是成长的必要条件。通过自律,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情绪和行为,从而实现更好的自我;材料用种子和蛹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克服困难,我们才能成长和蜕变。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有积极面对,才能走向成熟;最后材料强调生命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从自暴自弃到懂得自律,从居家线上学习到积极面对困难,我们在不断超越自己,实现成长。通过这个过程,我们逐渐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在写作时,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以上几个方面选择一个或多个立意进行阐述。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细节来描写自己的转变和成长,使文章更加真实感人。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挖掘其他的立意,比如友情、亲情、爱情等人际关系方面的成长和转变。“走向另一个自己”这个标题是要求来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和经历。通过写作展示自己的成长之路,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立意:1.珍视生命,热爱生活。(写自己经历了祖父离世的痛苦,更加理解了生命的珍贵和亲情的深厚。)2.学会自律,懂得约束。(写疫情居家学习时,通过与同学对比学习的效果,认识到自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3.积极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写一次登山经历,感悟到遇上困难不能半途而废,只要不怕辛苦,勇于挑战,就能战胜困难。)4.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成长。(写自己在学校运动会不断刷新百米记录的过程,感悟人生的就是要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综合检测(五)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热身训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二诊热身训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二诊热身训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1-13 03:20:02
页数:19
价格:¥2
大小:44.4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