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1
2
/11
剩余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A9高中联盟2023年秋季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23年11月14日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出土于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的大口陶尊(如下图),器身表面有明显的刻画符号组合,今天的人们能够清晰地辨认出是日、云、山形。而这种陶尊刻划符号,在相距千里之遥的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大朱家村遗址、山东诸城前寨遗址都有发现。据此可以推知()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大口陶尊A.原始聚落间存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B.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C.阶级分化明显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D.氏族部落经济文化往来密切2.以下史料共同体现西周时期()《左传·桓公二年》“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礼记·礼运》“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荀子·礼论篇》“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A.贵族矛盾尖锐B.实行嫡长子继承制C.等级秩序森严D.具有原始民主遗风3.对于商鞅变法,历史上褒贬不一。如《汉书•食货志》中评价其“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史记•李斯列传》中则认为:“(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这说明()A.商鞅变法措施弊大于利B.史书记载存在错误C.角度不同影响历史评价D.变法效果难以评断4.许倬云(历史学家)先生认为:(战国时期)一些国君意识到,要想比对手在王位上坐得更久,就不能让地方封建领主继续分享他的权威。领地不能再作为封邑进行分封。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他将这种国家称之为“新型国家”。根据许倬云先生的观点,“新型国家”的“新”主要表现在()A.确立专制统治B.地方实行县制C.诸侯纷争不断D.各国变法图强5.下图分别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朝的长城分布图。图中所示长城分布范围的变化体现出()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B.各地区之间的交流频繁C.战国时期社会动荡D.秦朝尊奉法家严刑峻法6.有学者认为:秦朝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建 立,在于政治行政中心所体现出来的秩序和强权。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朝制度特点的是()①皇帝至高无上,权力高度集中②官职有明确分工,且互相牵制③中央垂直管理地方④郡、县官员可世袭罔替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7.某历史研究小组在讨论某一历史小专题时列举出如下关键词,他们谈论的主题最有可能是()国家统一颁布“推恩令”实行察举制尊崇儒术春秋大一统重农抑商盐铁官营均输平准……A.汉初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D.儒学成为汉代的主流意识形态8.据《史记》记载,刘邦称帝后,封赵佗为南越王,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时期,南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汉文帝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却“窃如故号”。据材料可知汉初()A.郡国并行埋下隐患B.并未实现全国统一C.君主专制受到冲击D.地方治理能力低下9.下图所示为北魏货币,有人说它是民族交融的典型体现。下列对北魏货币历史信息推测合理的是( )A.从材质特点看北魏有丰富矿产资源B.该货币能见证北魏的对外贸易C.从形制特点看北魏货币取法于中原D.该货币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产物10.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统治者大多宣称自己是华夏后裔。如前燕创立者鲜卑慕容氏 宣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前秦创立者氐人苻氏宣称先祖为“有息之苗裔”;后秦创立者羌人姚氏宣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这一现象()A.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B.消除了民族之间的差异C.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D.是农耕文明拓展的表现11.贞观四年(630年)击败东突厥后,唐太宗接受诸蕃君长所奉“天可汗”称号,《通典》称唐朝“临统四夷,自此始也”。关于唐太宗“天可汗”称号的政治内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际统治北方草原归附部落B.是中原王朝统一皇权的延伸C.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D.是唐朝建立世界霸权的写照12.下表为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升降比较表天宝元年(742年)户数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下降幅度(%)北方373665286688776.8南方3117624150654851.68总计6854276237343565.73表中户数变化的趋势表明当时唐朝()A.民族交融成果显著B.社会经济不断发展C.政局动荡由盛转衰D.宦官专权威胁统治13.隋唐科举制以“分科举人”的办法选拔人才,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这一规定()A.消除了等级差别B.改善了用人制度C.完善了考试内容D.促进了经济发展14.据《新唐书》记载:“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唐朝时期宰相制度这一特点的主要影响是()A.确保了决策的科学合理B.降低了行政效率C.解决了君相之间的矛盾D.强化了专制皇权15.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葛洪曾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认为神 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说明他主张()A.道教伦理儒学化B.儒家思想的哲理化C.儒释道有共通性D.儒学独尊不可动摇16.唐朝自陆羽首创“煎茶法”后,落后的饮茶习俗逐渐改变,并培育了大唐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饮茶之风。茶叶沿丝绸之路由回鹘传到波斯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各国乃至罗马。据文献记载,唐代茶叶是“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由此可知,唐代茶叶贸易()A.体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B.成为中外贸易的主流C.扩大了中原文明的影响力D.是朝贡贸易的一部分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战国末期,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四海之内若一家”局面的出现,为全国大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为了摆脱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灾难,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渴望统一,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也希望结束战乱,出现一个长期安定的社会局面。当时西方的秦国,因为改革比较彻底,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它所拥有的疆土已经超过了山东六国,综合国力最强。再加上这时有嬴政、李斯、王翦、蒙恬、尉缭等一批有作为的君臣,所以时人形容说,秦国要扫灭六国,就好比从灶台上吹灰那么轻易。统一已经是水到渠成的历史趋势。——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材料二秦并吞六国之后,决计不再行封建,多地以设郡。要人民不能反抗,第一步办法,自然是解除其武装。于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最根本的,莫过于统一人民的心思了,《管子·法禁》中早有焚书的主张,秦始皇及李斯把涉及到社会、政治问题的“诗、书、百家语”都烧掉,只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秦始皇的政策虽好,行之却似过于急进。北筑长城,南收两越,除当时的征战外,还要发兵戍守;人民也已不堪赋役的负担。他还沿着战国以前的旧习惯,虐民以自奉,穷极奢侈;还要到处去巡游。统一虽然是势所必至,然而人的见解,总是落后的,在当时的人,怕认为不合理之举,甚至认为是反常之态。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政治五千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统一后所采取的巩固措施,并简析其影响。(7分)18.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原地区人民被迫四处流迁。而东晋的建立,为南迁百姓提供了一个庇护所。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此外,麦、菽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摘编自刘璐《试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材料二至于元嘉末……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节选自《宋书》(1)根据材料一,指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江南开发会带来什么影响?(6分)19.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安史之乱造成北方经济的严重破坏,造成人口民户凋零破落,户籍和土地图册已经成为一纸空文,租庸调收入已难以维持政府的生存。780年实行的“两税法”,其核心内容是将过去的租庸调和户税、地税及各项杂征合并,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政府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由于这些税是在夏、秋分两次统一征收而被称为“两税法”。——摘编自蔡昌《隋唐盛世的赋税演变》材料二自均田制崩溃以后,土地买卖更加公开而频繁,田庄经济日益发展起来了,新的税制使大土地所有者分担起一部分赋税,商人也要在所经商的郡县纳税。在实行的当年,唐王朝实际控制的纳税户由一百二十三万增加到三百多万户,全年征收的税钱由一千二百多万贯 增至三千多万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整理自王仲荦《中国断代史系列•隋唐五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中期实施“两税法”的原因,并简要概括“两税法”内容。(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实施“两税法”的影响。(6分)20、文学艺术是时代的反映。(12分)唐诗,这是隋唐文化中的瑰宝。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继承和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各时期、各地区文化的结果,是前代优秀诗篇的发展和升华。雄壮刚劲的建安文学,朴实清新的陶渊明诗,生动奔放的北朝民歌,都给予唐代文学家、诗人以极大的影响。唐代诗歌就是在唐代经济发达的基础上,在疆域辽阔、交通便利、丝路繁盛、统治者(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人)重视文化的环境中,继承前代优秀诗歌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唐代应该出唐诗,应该产生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世界级的大诗人。——摘自赵文润:《略谈隋唐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历史教学》1998年第7期根据材料信息,围绕“隋唐多元文化”撰写历史论文。(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2分)A9高中联盟2023年秋季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这种陶尊刻划符号,在相距千里之遥的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大朱家村遗址、山东诸城前寨遗址都有发现”,可见原始聚落间存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A项正确。材料并未对比中外文明,无法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的结论,B项错误;材料中并无体现阶级分化的信息,C项错误;“密切”这一程度通过材料中无法得出,D项错误。故选A项。2.C【解析】设问要求是“共同体现”,需找到几则史料的共性。根据材料“皆有等衰”、 “天子有田,诸侯有国,大夫有采”、“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有天下者、有一国者、有五乘之地者……”都体现了明显的等级差别,可见C项正确。B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A、D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C项3.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褒有贬,A项既不符合材料亦不符合史实,错误;B项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变法效果可以根据对当时与后世影响评判,D项错误;《汉书•食货志》站在百姓立场上,认为商鞅变法弊端更多,《史记•李斯列传》则从国家层面认为商鞅变法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不同的角度影响了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故C项正确。4.B【解析】根据“领地不能再作为封邑进行分封”“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可见“新”在实行县制取代分封制,B项正确。A、D项并非材料信息;诸侯纷争是时代特征,并非“新型国家”的特点,C项错误。故选B项。5.A【解析】从图中可知,战国时期,长城主要分布在与匈奴相接的北方地区和各诸侯国的领地边界。而秦统一六国,原诸侯国领地边界的长城已不复存在,由此可见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地区之间的交流情况,也无法看出秦朝的治国思想,B、D错误;C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中的变化,不选。故选A项。6.B【解析】秦朝时期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官员由中央任免,而非世袭,④错误;①②③均是秦朝制度的特点,故选B项。7.C【解析】材料中的关键词分别是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大一统统治而在政治、思想、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汉武帝有为政策,A项不符合题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且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错误;D项为片面的选项;故选C项。8.A【解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材料表明,赵佗被封为为南越王后,权势日大,逐渐成为一方割据势力,说明郡国并行制埋下隐患。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中现象主要威胁到中央集权,C项不选;材料中并未体现治理能力的高低,D项错误;故选A项。9.C【解析】从图片中无法直观判断货币材质以及矿产资源情况,A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得知北魏货币是否能在对外贸易中使用,B项错误;北魏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政权,D项错误;货币形制为圆形方孔钱,与秦汉以来中原汉族王朝发行的形制类似,因此C项正确。10.C【解析】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统治者大多宣称自己是华夏后裔,这一做法虽然带有很强的政治目的性,但也说明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具有华夏认同观念,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C项正确。“消除了”太过绝对,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农耕文明和儒家思想的影响,A、D两项错误。故选C项。 11.D【解析】唐太宗接受诸蕃君长所奉“天可汗”称号,使唐朝皇帝兼有“天可汗”称号,而一般认为“天可汗”具有特定政治意涵,是游牧世界最高称号,因此“天可汗”既是是皇权的延伸,表明唐太宗得以实际统治北方草原归附部落,也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A、B、C项正确。唐朝因强盛的国力而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成为世界性帝国,但并未建立世界霸权,D项错误。根据设问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D项。12.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唐朝后期南北户口都在下降,北方下降幅度大于南方。结合表格中时间信息,判断变化发生的时间大致是从安史之乱前到安史之乱后,进入唐朝后期,社会动荡,各种社会问题频出,其中北方受战争影响更大,人口减少可直观反映唐朝这一时期政局动荡已由盛转衰,C项正确;A、B项内容都与材料变化不符,宦官专权仅是唐朝后期政治问题的一部分,属片面的选项。故选C项。13.B【解析】科举制以分科考试办法选拔人才,且不看家世门第,注重考生的才能,说明用人制度得到改善;“消除了”说法太绝对,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考试内容,C项不选;这一规定与经济无直接关联,D项不选。故选B项。14.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见唐朝时期实行集体宰相制度,宰相权力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D项正确;“确保了”说法夸大了影响,A项不选。“解决了”说法错误,C项错误;唐朝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可以提高行政效率,虽后期随着参与议事之“宰相”增多,但由于在政事堂中集中议事,也可缓解对行政效率的影响,B项不选;故选D项。15.A【解析】葛洪所说“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且认为“儒术应世为外”,可见他主张儒道结合,道教伦理儒学化,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对儒学的改造,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佛教,C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儒学地位,D项错误。故选A项。16.C【解析】从材料中“浮梁歙州,万国来求”,可见唐朝因茶叶贸易扩大了国际影响力,C项正确;唐朝茶叶主要沿陆上丝绸之路外传,A项错误;材料并未对比茶叶贸易与其他贸易,无法体现“主流”,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茶叶贸易是否由官方进行,D项信息不全。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3分)(1)背景:经济发展,各地区交流日益密切;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商鞅变法后,秦国日益强盛;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赢政雄才大略;秦国吏治清明,广纳贤才;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等。(6分)(2)措施:实行郡县制;解除民众武装,整合军队;焚书坑儒,统一民众思想;北筑长城,南收两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每小点1分,共3 分)影响: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沿用,影响深远;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4分)18.(12分)(1)北方长期动乱导致人口南迁;南方政权的相对稳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北人南迁带来的劳动工具和耕作技术的革新;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北方农作物的南传,丰富了农作物的种类和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任意答对三点得6分)(2)表现: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产量提高;渔业,盐业、矿业和纺织业都很发达;出现较发达的城市。(任意答对两点得4分)影响:南北经济差距缩小,为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基础;促进民族交融。(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19.(15分)(1)原因:安史之乱后,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5分)内容: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按人丁、资产征户税;按田亩征地税;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任意答对两点得4分)(2)影响: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任意答对三点得6分)20.(12分)参考答案:隋唐繁盛的多元文化是在魏晋南北朝多元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魏晋南北朝虽然是分裂动乱时代,隋唐是大一统时代,两者前后时间跨度长达约700年,但在文学、书法、绘画、园林、科技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延续性特点。任何时期的文化成果都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具有如下共同的社会背景:农耕经济发展;三教并行,思想解放,个人自觉意识增强;社会氛围相对自由;民族大融合,民族文化交融;包容开放的态度;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等。当然,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的文化又具有各自独特的时代特色。魏晋南北朝战乱频仍,使魏晋文学以悲剧为主调。隋唐重新大一统,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民族融合和对外交流更活跃,社会风气更开放,统治者具有博大胸怀,实行开明的民族、外交、文化政策,交通便利等因素,使得隋唐诗歌带有奋发昂扬的精神和对国家积极有为的使命感,也使得隋唐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文化基础上有了大发展和 大革新。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十堰市示范高中教联体测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07 06:20:02
页数:11
价格:¥2
大小:192.3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