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安徽县中联盟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资料显示,良渚文化中的墓地主要有平地式和人工高台式,墓葬可分为大、中、次中、小型墓四种类型,它们在墓葬规模、葬具规模、随葬品数量等方面存在严格的层次界限。该现象反映出()A.奴隶制下的等级观产生B.阶级对立推动国家建立C.社会转型的雏形已显现D.万邦时代礼制已规范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由材料“它们在墓葬规模、葬具规模随葬品数量等方面存在严格的层次界限”可知,材料反映出良渚文化时期阶级分化已经出现。良渚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阶级分化是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社会转型趋势,C项正确;良渚文化时期奴隶制尚未建立,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阶级对立与国家建立的关系,排除B项;万邦时代虽出现一些礼制,但是否规范化从材料中无法考证,排除D项。故选C项。2.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下图是何尊及铭文中的“中国”,尊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yì,治理、安定)民”。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 A.汉文化影响范围B.统治的地域中心C.封建政权的称谓D.中华民族的总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早期(中国)。材料中铭文的意思是,周武王灭商后,就公告天下说:我从“中国”开始,治理天下的万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指西周的统治中心,B项正确;西周早期,“汉文化”尚未正式形成,排除A项;西周早期属于奴隶社会,排除C项;材料中“中国”一词是政治和地域概念,不是民族概念,排除D项。故选B项。3.苏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而扬。”由此可见,此时齐国()A.交通发达尽享地理优势B.成为中原地区经济中心C.变法在各国中最富成效D.社会经济有了重大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战国时期齐国。根据材料“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而扬”及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涌现一批如临淄这样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临淄的交通状况,无法得出交通发达尽享地理优势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其他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无法说明临淄是中原地区的经济中心,排除B项;战国时期最富成效的变法是秦国的商鞅变法,排除C项。故选D项。4.春秋时期,为实现富国理乱,有人提出:“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死焉。”这体现了下列哪家学派的观点()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翻译为“火的特点是猛烈,百姓一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的特点是柔弱,百姓轻视而玩弄它,有很多人便死在水里”,因此,该学派主张采用严厉的方式来治理国家,这体现了法家的主张,D项正确;儒家主张礼仪教化,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 5.时人评价秦始皇:“天性粗暴凶狠,自以为是,他出身诸侯,兼并天下,诸事称心,为所欲为......丞相和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依仗皇上办事.......天下事无论大小都由皇上决定。”据此可知秦朝()A.君主专制皇权至上B.法律体系较为完备C.实施暴政导致速亡D.君相矛盾尖锐突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秦朝。根据材料“天下事无论大小都由皇上决定”“诸事称心,为所欲为”可知,秦朝实行君主专制,皇权至高无上,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秦朝法律体系,排除B项;材料未提到秦朝的暴政导致政权速亡,而且“皇权至上”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基本特征,因此C项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C项;材料中提到“丞相和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依仗皇上办事”,因此无法判断出当时君相矛盾尖锐,排除D项。故选A项。6.下表是“封”和“郡”的金文,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郡县制的建立()封郡释义释义植树为帜划定疆域驻军守土为君主管理地方A.加强了中央集权B.扩大了统治区域C.维护了等级制度D.借鉴了西周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封”的金文释义是植树为帜、划定疆域、驻军守土,体现了封疆割据;“郡”的金文释义是为君主管理地方,体现了中央集权。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郡县制的建立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郡县制对统治区域扩大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等级制度,排除C项;西周实行分封制,郡县制的建立并不是借鉴西周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7.有人曾风趣地说:秦始皇以为杀了儒生,烧了书,天下就太平,一劳永逸了,结果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的主要原因在于()A.为读书人打抱不平B.秦朝暴政,民不聊生C.六国贵族暗中引导D.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短亡是因为其暴政,导致民不聊生,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六国贵族是否参与其中,排除C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并不是秦朝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8.下表为西汉政府与南越的相关史实。表中史实体现了西汉政府()时期史实汉高祖时期汉高祖十一年夏季,南越王赵佗接受汉高祖所赐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国遂成汉朝的藩属国汉武帝时期元鼎四年,南越王赵兴和群臣请求归属汉朝,请求比照内地诸侯,三年朝见天子一次,撤除边境的关塞。元鼎五年,汉武帝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元鼎六年,南越国灭亡A.保持边疆地区稳定B.实施民族和睦政策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强化郡国并行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材料“南越国遂成汉朝的藩属国”“南越王赵兴和群臣请求归属汉朝,请求比照内地诸侯”和“汉武帝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元鼎六年,南越国灭亡”可知,说明西汉政府对南越的措施目的在于维护国家政治统一,C项正确;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所以并非为了保持边疆地区稳定和实施没可能组和睦政策,排除AB项;据材料可知,南越国请求比照内地诸侯,但被汉武帝灭国,并非强化郡国并行,且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排除D项。故选C项。9.汉高祖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三公九卿B.推行与民休息政策C.颁布“推恩令”D.支持商鞅进行变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所学可知,为了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C项正确;秦始皇设三公九卿,排除A项;西汉初年,汉高祖、文帝、景帝采取“与民休息”政策,排除B项;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排除D项。故选C项。10.有学者称,五代十国时旧秩序解体、新制度待建,是中国历史从破坏、杂糅走向整合的时期这说明五代十国()A.孕育着封建政治制度新发展B.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C.为国家再次大统一奠定基础D.是唐后期政治局面的继续【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国)。据材料“旧秩序解体、新制度待建”看,说明这一时期的大动荡孕育着封建政治制度新发展,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旧到新的变化,并非承上启下,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五代十国的局部统一,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五代十国是繁镇割据的延续,排除D项。故选A项。11.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王氏当权。晋元帝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A.士族政治制约皇权B.外戚独揽国家大权C.政治局面长期动荡D.民族交融影响稳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中国)。由材料“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可知,琅邪王氏对政治的影响较大,皇权受到制约,A项正确;材料未提到士族王氏是外戚,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不出政局长期动荡,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A项。12.前赵创建者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时,宣称自己是“汉氏之甥”,后赵创建者羯族人石勒、前秦创建者氏族人苻坚等都推崇汉学。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A.加快民族封建化进程B.扩大汉文化的影响力 C.借助汉文化巩固政权D.加强民族和国家认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材料反映了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后赵和前秦等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文化的认同,其目的应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分析,刘渊宣称自己是“汉氏之甥”是为了凸显政权的正统性,石勒、苻坚等推崇汉学,是因为当时汉学能够更好地维护统治、巩固政权,C项正确;该做法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非加快封建化进程、扩大汉文化的影响力及加强民族和国家认同,排除ABD项。故选C项。13.北魏《元怿墓志》记载:“元怿,字宣仁,河南洛阳人也。……年方龆龀,便学通诸经。……高祖晏驾,居丧过礼,泣血三季,几于灭性。”这说明北魏时()A.少数民族政权已经封建化B.民族之间的矛盾已消除C.中央集权制度已广泛建立D.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年方龆龀,便学通诸经”“高祖晏驾,居丧过礼”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时,儒家经典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儒家思想指导政治和社会生活,居于主导地位,D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北魏政权已经封建化,排除A项;民族之间的矛盾已消除的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制度已广泛建立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4.杜佑《通典·食货典》记载: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这一记载说明()A.隋朝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储备B.南北交通发达利于政府储粮C.中央集权政治促进农业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加速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表明这些都是隋朝的粮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表明隋朝的仓库储粮丰富。这一记载说明隋朝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储备,A项正确;材料说明隋朝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储备,未体现南北交通对政府储粮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说明隋朝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储备,未说明中央集权政治促进农业发展,排除C 项;材料说明隋朝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储备,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政策加速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5.唐太宗时,关于如何处理民族关系,魏征给出了“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主张。这一主张()A.削弱了对少数民族的控制B.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C.彻底消除民族之间的战争D.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题干中的“偃武修文”强调以文化的教化为主,说明唐朝的边疆政策客观上促进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从而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项正确;削弱了对少数民族的控制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C项与史实不符,民族之间的战争没有彻底消除,排除C项;“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不是其客观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16.藩镇是唐朝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地,藩镇的统帅即为节度使,节度使不仅手握重兵,同时还兼管屯田的营田使及管理军需的支度使。天宝年间之后,又获得了对道(监察区)采访使的掌管权力。这些现象A.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标志着州县制被彻底废除C.必然导致监察机构失去独立性D.表明中央集权制面临危机【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藩镇的统帅即为节度使,节度使不仅手握重兵,同时还兼管屯田的营田使及管理军需的支度使。”可得出唐朝的节度使权力很大,威胁到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排除A项;郡县制并没有废除,排除B项;C项太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国大学者伏尔泰说:“我在东方找到了一位智者——孔子,他的书中全部是最纯洁的道德,在这个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材料二中国最古老、最有权威的儒家典籍《五经》,之所以值得尊重,被公认为优于所有记述其他民族起源的书,就因为这些书中没有任何神迹、预言,甚至丝毫没有别的国家缔造者所采取的政治诈术——伏尔泰《风俗论》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伏尔泰认为孔子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答案】(1)统治者以道德治理国家;儒家思想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了方式和原则。(2)春秋后期,孔子主张“仁”,主张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同时主张为政以德。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倡“仁政”,这成为统治者施政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据材料一“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可知,统治者以道德治理国家;据材料二“被公认为优于所有记述其他民族起源的书,就因为这些书中没有任何神迹、预言,甚至丝毫没有别的国家缔造者所采取的政治诈术”可知,儒家思想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了方式和原则。【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后期,孔子主张“仁”,主张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同时主张为政以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倡“仁政”,这成为统治者施政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建立西汉之后,推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郡国并行制”。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废除丞相史,“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将天下分为十三州,各设监察刺史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9年),各州刺史由朝廷重臣出任,开始掌管一州军民,十三个刺史部才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材料二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李隆基在关内道长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河南道洛阳附近增置都畿道,并把山南道分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江南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形成了十五道的格局。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唐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地方行政区划的特点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的地方行政体制的弊端。【答案】(1)特点:从西汉初郡(国)县两级制到汉武帝时州一郡一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原因:汉高祖接受秦朝灭亡教训,分封同姓王,从而形成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并推行刺史制度监察地方。(2)弊端:管辖范围广,权力集中,在中央权威受损时,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导致国家的分裂和社会动荡。【解析】【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刘邦建立西汉之后,推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郡国并行制’”“各州刺史由朝廷重臣出任,开始掌管一州军民,十三个刺史部才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可知,从西汉初的郡(国)县两级制到汉武帝时州一郡一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惩亡秦孤立之败”,分封同姓王,从而形成郡国并行制;根据材料“‘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将天下分为十三州”可知,汉武帝时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并推行刺史制度监察地方。【小问2详解】本题是评价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弊端:根据材料“在关内道长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江南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和所学可知,管辖范围广,权力集中;根据材料“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唐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和所学可知,在中央权威受损时,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导致国家的分裂和社会动荡。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不待贾而足,地饶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据《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风俗大致包括两个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人们在对待外部环境以及交往中所呈现的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其外延部分则是构成这种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基础的自然与人文,自然环境和经济结构是风俗形成的基础。汉代的区域风俗差异都与各自的自然和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人口因素是摇动风俗的一个杠杆。在人口密度较大地区,人口压力总是通过不同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统治集团也对风俗产生影响。汉统治者通常采用法律手段和道德教诲强制、半强制地剪除与政治控制相矛盾的风俗,强制、半强制地助长与政治控制相适应的风俗。——摘编自彭卫、杨振红《转型与契合——解读秦汉风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社会风俗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汉时南北方的风俗特点。【答案】(1)原因:自然环境和经济结构;人口因素;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2)看法:汉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用粗放的生产方式,即可衣食常足,南方民众不需勤于劳作。而北方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人们多种植粟类作物,不精耕细作无法满足生存需要,故北方地区多有朴实勤农之风。北方地区地狭人稠, 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生存压力大;而南方地区地广人稀,生存压力小。所以造成南北方风俗差异。统治集团为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重农抑商,思想上尊崇儒术,北方地区位于政治中心区域,受政治因素影响大,南方距政治中心相对较远,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小。总之,作为文化现象的风俗,是自然环境、经济、政治、人口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西汉(中国)。由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地饶埶食”“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经济、政治、地理、观念等方面思考可得出,影响社会风俗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经济结构、人口因素、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小问2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秦汉(中国)。首先,分析秦汉时期南北方风俗特点及成因,据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材料二“汉代区域风俗差异都与各自的自然和经济环境息息相关”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用粗放的生产方式,即可衣食常足,故南方民众不需勤于劳作,北方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人们多种植粟类作物,不精耕细作无法满足生存需要,故北方地区多有朴实勤农之风;其次,分析南北方风俗差异形成的原因,据材料二“汉代的区域风俗差异都与各自的自然和经济环境息息相关”,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可知,北方地区地狭人稠,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生存压力大,而南方地区地广人稀,生存压力小,造成南北方风俗差异;据材料二“汉统治者通常采用法律手段和道德教诲强制、半强制地剪除与政治控制相矛盾的风俗,强制、半强制地助长与政治控制相适应的风俗”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统治集团为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重农抑商,思想上尊崇儒术,北方地区位于政治中心区域,受政治因素影响大,南方距政治中心相对较远,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小;最后在史实分析基础上,综合材料二和所学,总结、归纳其反映的历史规律,如作为文化现象的风俗,是自然环境、经济、政治、人口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国二月诏曰:“画野分疆,山川限其内外;遐荒绝域刑政殊于函夏。是以昔王御世,怀柔远人,义在羁靡,无取臣属。渠搜即叙,表夏后之成功;越裳重译,美周邦之长算。有隋李世默武耀兵,万乘疲于河源;三年伐于辽外,构怨连祸,力屈货弹。朕祗膺宝图,抚临四极,悦近来远,追革前弊,要荒薄服,宜与和亲。其吐谷浑已修职贡,高句丽远送诚款,契丹、林羯咸求内附,因而镇抚,允合机宜,分命行人,就中好睦。静乱息民,于是乎在。布告天下,明知朕意。” ——摘自《册府元龟帝王部·来远》卷一百七十材料二唐代之盛,俨然天可汗,中国的羁縻州府,遍布于北边及西边。胡人酋长,几乎无不接受中国封号,中国也往往动员这一族打击那一族。——许倬云《万古江河》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的理解。(要求:自拟论题,主题明确阐述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唐朝时期政府实行开放平等的民族政策。唐代在地方上设立羁縻府州,册封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民族地方事务,在中央官僚机构中,也大量吸收各族上层人物参与国事。唐中央王朝通过推行和亲、贡赐等政策,进一步密切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中央政府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得大批内附的少数民族迁居内地,并通过杂居、通婚的形式加强了与中原汉族的交融。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许多少数民族前来归附朝贡,这也为隋唐的统治者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时,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视野。但在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时,汉族统治者或多或少都会有轻夷狄的思想。(10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13 10:35:02 页数:11
价格:¥2 大小:111.2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