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安徽县中联盟高二10月联考生物学试题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2(40%),选择性必修1第1章至第2章第3节(60%)。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经典实验或操作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的F1自交无需进行人工授粉B.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C.艾弗里利用加法原理设置对照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D.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答案】A【解析】【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赫尔希和蔡斯进行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因此,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F1自交无需进行人工授粉即可完成,A正确;B、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了DNA的螺旋结构,B错误;C、艾弗里利用减法原理设置对照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C错误;D、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通过对比两组实验结果,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A。2.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对。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从果蝇精巢中所取的部分组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只能进行减数分裂 B.能够观察到不含Y染色体但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C.正常情况下,观察到染色体为16条的细胞,其中的染色单体也为16条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Ⅱ【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也可以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B、该果蝇为雄性果蝇,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可能含两条X染色体,不含Y染色体,B正确;C、观察到染色体为16条的细胞,此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其中的染色单体为0条,C错误;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I,同源染色体分离,D错误。故选B。3.如图所示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基因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图中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C.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D.上述基因突变可遗传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不改变 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详解】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图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位于一组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非等位基因,A错误;B、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即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一个DNA分子中,DNA分子任何部位,图中过程可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C、由图可知,当4处基因突变累积后,正常细胞才成为癌细胞,即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正确;D、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可遗传给后代,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D错误。故选C。4.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B.磷酸二酯键的数目C.脱氧核苷酸的种类D.(A+T)/(C+G)的比值【答案】C【解析】【详解】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如X、Y染色体),所以DNA分子间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磷酸二酯键数目、可能不同,脱氧核苷酸种类最可能相同,均有四种。故选C。5.海蜘蛛是一种在深海中生存了5亿年的节肢动物,其视觉器官高度退化,身体透明不易被发现且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在海洋中不存在天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对海蜘蛛不起作用B.海蜘蛛身体透明是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C.海蜘蛛与其他物种以及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协同进化D.深海无光的环境导致海蜘蛛产生了视觉器官退化的变异【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海蜘蛛身体透明不易被发现且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在海洋中不存在天敌,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A、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自然选择对海蜘蛛起作用,A错误;B、变异的有利或有害是相对的,海蜘蛛身体透明不易被发现,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故是有利变异,B正确;C、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海蜘蛛与其他物种以及无机环境之间存在协同进化,C错误;D、先产生变异,视觉器官退化在自然选择之前就已有,深海无光的环境只是选择并保存了适应性强的个体,D错误。故选B。6.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A.细胞质基质B.膀胱内的尿液C.胃内的消化液D.毛细淋巴管中的液体【答案】D【解析】【分析】多细胞生物,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详解】A、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内的结构,内环境是细胞外液,A错误;B、C、消化道内的液体实际上还是位于人体外,消化道是跟外界相通的管道,只要没有被吸收,就没有进入人体的细胞间隙,当然不是内环境,膀胱内的尿液也是一样的道理,尿液从肾脏过滤出来之后就不再属于内环境了,B、C错误;D、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脑脊液,,毛细淋巴管内液体属于淋巴,D正确。故选D。7.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葡萄糖从外界到被利用必需经过内环境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D.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 )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正确;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人葡萄糖从外界到被利用必需经过内环境,B正确;C、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占90%以上,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D。8.某人因患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注意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及用药后1~2周不能饮酒。肌肉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A.组织液B.血浆C.淋巴液D.细胞内液【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详解】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血浆,因此,肌肉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组织液,A正确。故选A。9.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图中a~c代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中渗透压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B.b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a和bD.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a和c中【答案】A【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根据图中a、b、c三者的关系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液。【详解】A、a是血浆,血浆中渗透压降低,水分向组织液渗透,会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B、b是组织液,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正确;C、毛细血管壁细胞内侧为血浆,外侧为组织液,故其生活的具体内a血浆和b组织液,C正确;D、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a血浆和c淋巴液中,以发挥免疫作用,D正确。故选A。10.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其呼吸和心跳正常,能大小便。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A.脑干和脊髓B.小脑和脊髓C.小脑和脑干D.只有脊髓【答案】A【解析】【分析】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脑干、小脑和脊髓。不同的神经中枢功能各不相同。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中枢,调节机体最高级活动,同时控制脑干、小脑、脊等低级中枢的活动。小脑有维持躯体平衡的功能;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所以又称为“活命中枢”;脊髓中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调控的。【详解】“植物人”失去所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说明大脑皮层受损伤;身体基本不能动,说明小脑也失去功能;但是一些必要的生命活动(呼吸、排泄等)还在进行,说明脑干、脊髓没有受损,A正确。故选A。11.某研究小组先对大鼠进行48小时的限制饮水,每次播放音乐时给大鼠供水,多次训练后大鼠听到音乐会做出饮水动作,建立了大鼠饮水奖赏条件反射。该实验研究中音乐对于实验前大鼠和实验后大鼠来说分别是(  )A.无关刺激和条件刺激B.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C.非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D.非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中条件反射需要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参与。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和过目不忘都属于条件反射。【详解】此题为大鼠的“音乐-饮水反射” 实例。给大鼠供水会引起饮水,这是非条件反射;供水是非条件刺激。给大鼠听音乐不会引起饮水反射,音乐与饮水反射无关,称为无关刺激。但是,如在每次给大鼠供水之前,先给听音乐,这样经多次结合后,当音乐一出现,大鼠就有饮水反射。这时,音乐已成为供水(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信号刺激或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音乐)的单独出现所引起的饮水反射,称为饮水条件反射。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射的类型,关键是知道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以及特点。12.最能准确反映静息电位特点的是(电位计指针直立向上为0电位)()AB.C.D.【答案】A【解析】【分析】(1)静息电位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2)受到刺激形成动作电位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3)兴奋部位与为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详解】静息电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若要测静息电位,需将电表两极分别接在膜内和膜外,由于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电荷从正向负发生移动导致电表指针发生偏转,即由膜外向膜内移动,A正确。故选A。13.在集体观看神州十六号升空的过程中,小贾感到非常紧张,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的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属于神经元的一部分C.由紧张引起的心跳加快是由交感神经支配的,具有不随意性D.内脏运动神经系统也称自主神经系统,它属于传出神经【答案】A【解析】【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 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减慢,但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部分,A错误;B、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的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属于神经元的一部分,B正确;C、由紧张引起的心跳加快是由构成内脏神经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不受意识支配,具有不随意性,C正确;D、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其中内脏运动神经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传出神经,D正确。故选A。14.如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④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兴奋在反射弧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C.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不会产生尿意D.正常成年人的⑤兴奋,①一定兴奋【答案】C【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感觉神经未梢)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未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①传导方式:局部电流或电信号或神经冲动。②传导特点:双向传导。【详解】A、分析图形可知,在④上有神经节,所以是传入神经,⑤是感受器,②是传出神经,①是效应器。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以在⑤感受器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效应器有反应,说明反射弧完整,A错误;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B错误;C、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不会产生尿意,C正确;D、正常成年人的⑤兴奋,①不一定兴奋,这是因为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要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D 错误。故选C。15.将枪乌贼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刺激枪乌贼巨大轴突,一定会产生动作电位B.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达到动作电位峰值所需时间变短C.枪乌贼神经细胞产生的神经递质都是蛋白质D.减小模拟环境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钠离子的内流有关。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详解】A、电刺激枪乌贼巨大轴突,当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会产生动作电位,A错误;B、动作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与Na+内流有关,增大模拟环境中的Na+浓度,浓度差变大,到达动作电位峰值所需时间变短,B正确;C、枪乌贼神经细胞产生的神经递质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C错误;D、减小模拟环境中K+浓度,细胞膜内外的钾离子浓度差增大,则静息电位将变大,D错误。故选B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B.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C.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D.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答案】AD【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未确定显隐性,若要判断全缘叶植株甲为杂合子,即要判断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裂叶为隐性性状。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① 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详解】A、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A正确;B、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B错误;C、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C错误;D、用植株甲(全缘叶)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D正确。故选AD。17.戈谢病是患者由于缺乏β-葡萄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患者肝脾肿大。如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基因带谱(3,4,5均是1和2的孩子),据图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该病男女患病机率相等B.5号与父母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2号的基因带谱与1号、3号不同D.近亲结婚会使该病在后代中的发病率升高【答案】B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1号和2号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4号为患者只有一条带,其相关基因全部为致病基因,而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1 号一定是纯合子,由图可推知其父亲既有致病基因又有正常基因,且表现正常,说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根据图可以看出,1号和2号都正常,生的孩子4号是患者,故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由4号的带谱图可知,基因带谱中短条带代表隐性基因,又因为4号的父亲1号有致病基因但表现正常,所以该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而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患病机率相等,A正确;B、结合A项分析和基因带谱可知,1号、2号、3号都是杂合子,5号是显性纯合子,5号与父母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B错误;C、因为1号、2号、3号都是杂合子,他们的基因带谱相同,C错误;D、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近亲结婚会使该病在后代中的发病率升高,D正确。故选BC。18.习惯性叹气、过度紧张焦虑,可导致身体排出过多CO2,从而引发“呼吸性碱中毒”,出现麻木、头晕甚至抽搐等症状。轻症患者可通过面罩吸氧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组织细胞间形成组织液B.该病和注射青霉素后胸闷都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关C.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D.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内环境的调节【答案】BD【解析】【分析】人体内环境中也有很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HCO3-/H2CO3,其次还有HPO42-/H2PO4-等。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详解】A、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流动,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组织细胞间形成组织液,A正确;B、该病与内环境失调有关,注射青霉素后胸闷是发生了过敏反应,不属于内环境失调,B错误;C、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C正确;D、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CO2可以参与机体的体液调节,能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故选BD。19.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B.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轴突可支配肌纤维或中间神经元C.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D.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由3个神经元组成 【答案】A【解析】【分析】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包括轴突和树突两种。轴突较长,往往只有一条,可将胞体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到肌肉、腺体或其他神经元。树突呈树枝状,数量较多,有利于收集信息和将信息传至胞体。2、条件反射可以消退,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因此,条件反射必须不断的强化,否则就会消退。3、完成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3种神经元构成,包括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要完成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既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详解】A、神经元受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A正确;B、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轴突可支配肌纤维,但不能支配中间神经元,B错误;C、条件反射要有非条件刺激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失,C错误;D、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由2个神经元组成,D错误。故选A。20.在反射活动中,突触是反射弧中最容易发生疲劳的部位,突触传递发生疲劳的原因可能与神经递质的耗竭有关,疲劳的出现是防止中枢过度兴奋的一种保护机制。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由②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④的膜电位不会改变B.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后,通过③扩散到突触后膜,此过程不需要ATP供能C.突触发生疲劳的原因可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突触传递后,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减少D.神经递质作用完后会与④上的受体分开,迅速被降解或回收【答案】BC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突触小泡、②表示突触前膜、③表示突触间隙、④表示突触后膜。 【详解】A、若由②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会使静息电位增大,即会发生膜电位的改变,外更正内更负,A错误;B、递质释放出来后,通过③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此过程是简单的物理扩散,不需要ATP提供能量,B正确;C、题干中明确指出突触传递发生疲劳的原因可能与递质的耗竭有关。突触发生疲劳的原因可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突触传递后,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减少导致,C正确;D、④表示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被降解或回收再利用,D正确。故选B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某植物的花色有黄色、红色和紫色三种,该性状的遗传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A/a、B/b和D/d)控制,且已知基因对此性状的控制途径如图所示。某花卉培育员利用黄花(甲)、黄花(乙)、红花(丙)、紫花(丁)4个纯合品种进行了如下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亲代F1F2实验一黄花(甲)×紫花(丁)紫花9紫花:4黄花:3红花实验二黄花(乙)×红花(丙)黄花12黄花:3紫花:1红花(1)黄花(甲)和黄花(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实验一中的F1紫花植株测交,则其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3)实验二中F2的黄花植株基因型有种,其中纯合黄花植株占全部黄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4)若设计实验三将紫花(丁)与红花(丙)杂交得F1,F1自交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答案】(1)①.aabbdd②.AABBDD(2)黄花∶红花∶紫花=2∶1∶l(3)1/6(4)紫花∶红花=3∶1【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据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不同花色对应的基因型分别是黄花(aa或A_D_)、红花(A_bbdd)、紫花(A_B_dd),已知黄花(甲)、黄花(乙)、红花(丙)、紫花(丁)为4个纯合品种,根据实验一的子二代紫花占9/16,可知子一代紫花基因型为AaBbdd,故亲本黄花(甲)的基因型为aabbdd,紫花(丁)的基因型为AABBdd;根据实验二的子二代红花占1/16,可知子一代黄花基因型为AABbDd,则亲本黄花(乙)基因型为AABBDD、红花(丙)的基因型为AAbbdd。【小问2详解】实验一中的F1代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dd,将AaBbdd与aabbdd测交得子代AaBbdd(紫花)、Aabbdd(红花)、aaBbdd(黄花)、aabbdd(黄花),所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黄花∶红花∶紫花=2∶1∶l。【小问3详解】实验二中的F1代黄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Dd,F1自交得到的黄花植株基因型有AAB_D_或AAbbD_共2×2+2=6种,12份,其中纯合子AABBDD和AAbbDD占(1×1/4×1/4+1×1/4×1/4)÷(1×3/4×3/4+1×1/4×3/4)=1/6。小问4详解】紫花(丁)的基因型为AABBdd,红花(丙)的基因型为AAbbdd,两者杂交,子代F1基因型是AABbdd,F1自交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AAB-dd∶A-bbdd=3∶1,表现为紫花∶红花=3∶1。22.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的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时期),催化过程②的酶是___________,分泌蛋白以____________形式分泌到细胞外。 (2)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3)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作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4)在原核细胞中分离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这说明____________。【答案】(1)①.细胞分裂前的间期②.RNA聚合酶③.胞吐(2)由a到b(3)短时间内能合成较多的肽链(4)原核细胞中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同地点进行的【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真核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其中①表示DNA的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产物是RNA,分为mRNA、tRNA和rRNA;③表示翻译过程;④表示蛋白质的加工过程。【小问1详解】①是DNA的复制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②是转录过程,催化该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分泌蛋白是大分子物质,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小问2详解】翻译过程中mRNA是模板,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a→b。【小问3详解】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合成较多的肽链,提高了翻译的效率。【小问4详解】在原核细胞中分离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这说明原核细胞中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同地点进行的。23.回答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问题。如图为人体内肝细胞及其内环境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的体液。(1)图中箭头表示内环境中各种物质的移动方向,其中箭头指向有科学性错误的是________。A.②B.④C.⑤D.⑥ 如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单位:mmol/L):成分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5.02.51.2103.36.016.0③1474.01.251.0114.07.51.0④101402.510.3525﹣47(2)如图中c与表中___(①/②/③/④)物质组成与含量相同,判断的依据是c中____。A.K+比a少B.Na+比b多C.蛋白质含量比b高D.蛋白质含量比a高(3)如图中可按箭头①方向移动的物质有________;按箭头③方向移动的物质有_________。①糖原②葡萄糖③尿素④CO2⑤O2(4)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①.D②.②③.AC④.②③④⑤.②⑤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是细胞内液,b是组织液,c是血浆,d是淋巴。分析表格:根据表格中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②和③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最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所以根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可以确定②为血浆。【详解】(1)内环境主要由b组织液、c血浆和d淋巴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图中箭头表示内环境中各种物质的移动方向,据此可知题图中箭头指向有科学性错误的是⑥,故选D。(2)图中c是血浆,与表中②的物质组成与含量相同,因为c中K+比a少,蛋白质含量比b高,故选AC。(3)①表示物质从细胞中出来,因此可按箭头①方向移动的物质有②③④;③表示物质进入细胞,可按箭头③方向移动的物质有②⑤。(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各组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分析题图,并找出图中错误之处,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及相关内容,能正确分析表中甲、乙和丙代表的液体的名称。24.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⑤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若②被刺激其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与__________(填“膜内”或“膜外”)电流方向一致。(2)效应器由___________构成,在③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原因是_________。(3)若此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某人车祸后,脊髓在颈部折断,除此之外其余部分都正常,此时用针刺此人的手,其不会有痛觉,这是因为_________。【答案】(1)①.传入神经②.膜内(2)①.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②.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①.非条件②.脊髓受损导致兴奋不能传到大脑皮层【解析】【分析】由图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据此分析作答。【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图中②所在神经上有神经节,表示传入神经;若②被刺激,导致钠离子内流,②上兴奋以电信号形式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小问2详解】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构成;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在③突触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小问3详解】缩手反射是先天存在的,属于非条件反射;缩手反射的中枢在脊髓,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脊髓受损导致兴奋不能传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不会有痛觉。25.图甲中a部位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接头(突触的一种),图乙是a部位的放大图,乙酰胆碱(ACh)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引起肌肉收缩。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刺激e处,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回答下列问题: (1)刺激e处,e处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依据所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绘制出的电流变化情况曲线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A.B.C.D.(2)在b、c、d、e、f点处施加刺激,能够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是__________点,刺激d处,兴奋传到b处的速度,比相同强度刺激e处兴奋传到b处的速度慢,说明在脊柱中存在________结构。(3)当兴奋传递至轴突末梢时,轴突末梢内的ACh通过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被释放,该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答案】(1)①.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C(2)①.b②.突触(3)①.突触前膜②.电信号→化学信号【解析】【分析】静息状态,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刺激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膜内电位逐渐增大,膜外电位逐渐减小,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受刺激的部位称为兴奋部位,兴奋部位与为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小问1详解】刺激e处,e处由静息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所以膜外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2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静息时膜电位为零,产生动作电位时,局部电流先通过右电极再通过左电极,故电流变化图形为C。ABD错误,C正确。 故选C。【小问2详解】只有刺激b点,肌肉收缩,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根据刺激d处,兴奋传到b处的速度,比相同强度刺激e处兴奋传到处的速度慢,说明在脊柱中存在突触结构。【小问3详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10-28 14:30:02 页数:19
价格:¥2 大小:1001.6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