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绵阳南山中学高中2021级高三零诊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姓名、者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李白和杜甫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诗坛上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李杜”并称也成为惯常用语。然而这一并称的生成与定型过程却颇为复杂,并为聚讼千年的李杜优劣论埋下了隐患。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曰:“唐人一时齐名者,如苏李、燕许皆兼以文笔为称,其专以诗称有大历十才子、威通十哲等目。至李杜、王孟诸合称,则出自后人,非当日所定。”前者即所谓的“时称”“时议如此”,多数得到当事人认可。如苏顺与张说皆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称“燕许大手笔”。这种并称的双方或多方大都具备某种相似的特性,虽然也偶或引起个别作家的不满,但总体上比较稳定,后人的争论也较少。后者的出现很可能是因为一方身后的影响力较生前有了某种变化,具备了与另一方齐名的条件。基于这种原因形成的并称往往先天不足、争议不断,特别是后人对某一方的评价出现变动时,争议就更大,往往成为后人比较其优劣的根源所在。李杜并称就是如此。李白早年即“大名寰宇满”,既与陈子昂并称“陈李”,亦位列“饮中八仙”。杜甫本人虽“自谓颇挺出”,却长期处于“碌碌饱饭行”的状态,他生前也并未取得堪与李白相当的影响力。李杜并称的最终确认与杜诗渐为他人接受,跟元稹、韩愈等人对杜甫的推尊有很大关系。贞元十年,元稹在《代曲江老人百韵》中用“李杜诗篇敌,苏张笔力匀”一句开启了李杜并称的先河,稍后为杜甫撰墓志铭时再度使用了这一称谓。元稹密友白居易也接受并使用了这一说法,韩愈更是多次将二人并举。从元和年间起,李杜并称开始频频出现在韩愈笔下,如元和元年《感春四首》云:“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元和二年《荐士》云:“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后来在《调张籍》中也写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古人非常重视排序,在极为讲究品第的唐朝更是如此,“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即曾公开表示对“王杨卢骆”这一排序的不满。李杜并称的生成过程中就始终存在着排序之争。杜甫生前诗名远不如李白,中唐时期陡然出现李杜并称之说,自然免不了受到他人的攻讦。韩愈、元稹和白居易虽然使用了“李杜”这 一称谓,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都将李、杜二人的诗歌成就等量齐观,并称的背后也隐藏着作者们各自的偏好。具体而言,韩愈的李杜并称,有特意抬高杜甫地位之意;元稹的李杜并称,隐含着扬杜抑李;白居易的李杜并称,起初也与元稹一样扬杜抑李,但经过与韩愈论战后,修正了自己的看法,在《李白墓》中对李白的文学成就有了较高的评价,在《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中也对李、杜二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情形给予了较为公允的评述。贞元、元和之际,杜甫的地位仍处于上升态势,尊杜者甚至将李白和杜甫并称为“杜李”(见顾陶、《唐诗类选后序》)。此后杜甫的地位还在一路上升,北宋后期更是登峰造极。随着崇杜思潮的愈演愈烈,李白与杜甫的排序之争进一步促进了李杜优劣论的展开。罗时进先生曾指出“唐代文学研究充满着争论,而争论的出发点往往即源于并称”(罗叶进《唐代作家并称的语言符号秩序与文学评论意义》,《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2期)。而并称中的排序问题也是争论的关键。实际上王安石早就发表过“唐人并称无关优劣”的议论“名姓先后之呼,岂足以优劣人?……当时甫、白复以能诗齐名,因亦语‘李杜’,取其称呼便耳。”(郭子章《豫章诗话》)若能参透此点,再从源头上探讨李杜并称的先天缺陷,方可走出因并称和排序而引发的优劣论怪圈,(孟国栋《李杜并称与李杜优劣论的根源》,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按照胡震亨对作家并称情况的归纳,“大历十才子”形成于当事人生前,“李杜”形成于当事人身后。B.考察中国诗歌史可知,形成于当事人生前的并称不会引起争议,形成于当事人身后的并称则争议不断。C.杜甫生前诗名远逊李白,元稹“扬杜抑李”,首将李杜并称,这为后来的“李杜优劣”论埋下了隐患。D.作家并称意味着他们在创作上产生的影响力相当,李杜并称的稳固性随着杜甫地位的提高而得以增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陈述了读者熟知的李杜并称这一事实,再提出本文讨论的核心话题与主要观点。B.第三段在论述元、白、韩诸人的推崇对李杜并称定型的作用时,特别强调了韩愈的贡献。C.杨炯不满“王杨卢骆”的排序,可见唐人讲究品第、重视排序,也证明并称中的排序暗示优劣。D.大量引用古今学者观点并指明文献来源,突出了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写作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到当事人认可的并称总体较稳定,而出自后人的并称常被某一方影响力和评价的变化左右。B.从元和年间起韩愈多次将李杜并称,这标志着李杜并称的完全形成并被文人集体认可与接受。C.李杜并称形成过程漫长而复杂,反映了杜诗价值与艺术是逐渐被人们发现与认可的这一事实。D.根据王安石关于“唐人并称无关优劣”的观点,尊杜者改“李杜”为“杜李”实在没有必要。 【答案】1.B2.C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形成于当事人生前并称不会引起争议,形成于当事人身后的并称则争议不断”错。原文说的是“前者即所谓的‘时称’‘时议如此’,多数得到当事人认可……后人的争论也较少”“后者的出现……并称往往先天不足、争议不断”,选项说法太绝对化。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证明并称中的排序暗示优劣”错。由原文“韩愈、元稹和白居易虽然使用了‘李杜’这一称谓,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都将李、杜二人的诗歌成就等量齐观,并称的背后也隐藏着作者们各自的偏好”可知,并称中的排序不一定暗示优劣,有时并称的背后也隐藏着作者们各自的偏好。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这标志着李杜并称的完全形成并被文人集体认可与接受”错。由原文“元稹密友白居易也接受并使用了这一说法,韩愈更是多次将二人并举”可知,元稹、白居易和韩愈接受并使用了李杜这一说法,并不能说明李杜并称的完全形成并被文人集体认可与接受。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晴朗无云的夜晚,你仰头望天,可以看到数万亿英里外的星星发出的光芒,小行星在月球表面撞击出的陨石坑也清晰可见,而低下头,你看到的只有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仅仅下到距地面十码,我就觉得已远离人世间,这里,最初在古海洋大陆架上形成的石灰岩层闪闪发光,我看得入了迷。地下世界牢牢保守着它的秘密。直到最近二十年,生态学家才追踪到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这些真菌将单独的树木连成了彼此联通的森林,而这一活动已经持续了数亿年。2013年,在中国重庆发现了一个拥有独立天气系统的洞穴网络:大团的水汽在巨大的中央洞穴中聚集,冰冷的尘雾如云层般在远离阳光的洞室中飘荡。在意大利北部一千英尺的地下,我沿着绳索滑到了一个空旷的圆形石室,满地都是黑色的沙堆,地下河从中横贯而过,踩在沙堆上,就像穿行在漆黑星上的无风沙漠中。 为什么要往地下去?这样做完全是反本能的,既违背理性的意愿,恐怕也少有人会心生向往,特意把一件东西埋入地下,大都出于某种隐蔽的目的。而从地下取回一件东西,无一例外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但是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乔治·佩雷克在《空间物种》中写道:“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放平吧。”而我想反驳:“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投得更深吧。”对于人类栖居的这个具有深度的世界,“水平视野”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目前处于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本应一直被埋藏的东西自行露出了地面,让我们无法再忽视,那种强烈的侵入感令人愕然。在东西伯利亚的森林里,一个巨型坑洞在不断软化的土地上张开了血盆大口,它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袒露出已有二十万年历史的地层,当地的雅库特人称它为“地下世界入口”。在英国,近年来的酷暑使得古代建筑遗迹纷纷闯进人们的视野——罗马时期的观测塔、新石器时代的围墙……陆续被揭开面纱,就像大地上的麦田怪圈,从空中俯瞰即可辨认。格陵兰岛西北部,冷战时期的一个导弹基地在五十年前被封在冰盖下,如今它即将重见天日,里面储存着数十万加仑的化学污染物。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写道:“问题不在于地层中埋藏着那些东西,而在于它们非常持久,比我们的寿命更久,而且有朝一日会裹挟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它们就像是‘沉睡的巨人’,从‘深时’的睡眠中被唤醒。”“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年,深时就是地球那令人眩晕的漫长历史——时间从当下向前向后无尽延展。深时的计量方式让人类显得微不足道,它的计量单位是“世”和“宙”,而不是“分”和“年”,它的载体是岩石、冰川、钟乳石、海床沉积物和漂移的地壳板块,深时通向过去也通往未来,五十亿年后,随着太阳能量的耗尽,地球也会落入黑暗,我们正踮着脚尖站在边缘处。我们要警惕这种逆来顺受的思维,实际上恰恰相反,深时应当是一种更加激进的视角,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理解深时可以敦促我们思考:自己眼下的所作所为,会给我们身后的生命乃至后世留下什么?用深时的视角来看,我们原本认为恒久不变的东西便有了生命,万物的欢乐跃入我们的眼睛和头脑,世界再一次变得丰富离奇,充满生机,冰川有了呼吸,岩层有了潮汐,山脉经历着蜷缩与伸展,石头有了跳动的脉搏。我们栖居的地球,生生不息。(摘编自罗伯特·麦克法伦《深时之旅》,王如菲译)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罗伯特·麦克法伦不认同乔治·佩雷克应该用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的观点,他认为人们比任何时候都要理解地下世界。B.面对东西伯利亚森林中巨型坑洞“张开了血盆大口”“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这种环境异变,人们会感到惊愕与恐惧。C.当诸如冰盖下冷战时期的导弹基地等事物带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时,会给人类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 D.通向过去与未来“深时”是地下世界的纪年,是地球的漫长历史,“深时之旅”就是探索和认知地下世界隐匿的黑暗。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对脚下世界知之甚少,可能跟探究地下世界违反人类本能、人们对“往地下去”这种事情缺乏热情有一定关系。B.为了说明发现地下世界秘密并非易事,文章列举了林地土壤中真菌网络、重庆的洞穴网络以及意大利地下石室三个例子。C.说起地下世界,人们总是将其与恐怖、黑暗等词语相联系,充满恐惧和厌恶,因此我们更有必要把目光投得更“深”。D.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的言论,说明我们在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这一事实。6.以“深时”的视角思考,人们会产生哪两种不同的行为?请根据本文概括说明。【答案】4.D5.A6.①一种行为是无动于衷、逆来顺受,无视地下世界的发展变化,任凭宇宙和地球自然衰亡而什么也不做;②另一种行为是积极采取行动,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思我们和地球、万物的关系,思考我们能为后代留下些什么。【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深时之旅’就是探索和认知地下世界隐匿的黑暗”错。由原文“用深时的视角来看,我们原本认为恒久不变的东西便有了生命,万物的欢乐跃入我们的眼睛和头脑,世界再一次变得丰富离奇,充满生机,冰川有了呼吸,岩层有了潮汐,山脉经历着蜷缩与伸展,石头有了跳动的脉搏。我们栖居的地球,生生不息”可知,“深时之旅”不只是探索和认知地下世界隐匿的黑暗,选项以偏概全。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为了说明发现地下世界秘密并非易事”错。由原文“地下世界牢牢保守着它的秘密”可知,文章列举了这三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地下世界的神秘性。C.“因此我们更有必要把目光投得更‘深’”强加因果。由原文“我们要警惕这种逆来顺受的思维,实际上恰恰相反,深时应当是一种更加激进的视角,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 可知,只是强调针对说起地下世界,人们总是将其与恐怖、黑暗等词语相联系,充满恐惧和厌恶的情况,我们要警惕这种逆来顺受的思维,应积极采取行动。D.“说明我们在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错,未然变已然。结合“格陵兰岛西北部,冷战时期的一个导弹基地在五十年前被封在冰盖下,如今它即将重见天日,里面储存着数十万加仑的化学污染物”可知。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①结合“为什么要往地下去?这样做完全是反本能的,既违背理性的意愿,恐怕也少有人会心生向往”“本应一直被埋藏的东西自行露出了地面,让我们无法再忽视”“我们要警惕这种逆来顺受的思维……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可知,一种行为是无动于衷、逆来顺受,无视地下世界的发展变化,任凭宇宙和地球自然衰亡而什么也不做。②结合“实际上恰恰相反,深时应当是一种更加激进的视角,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而不是变得无动于衷。理解深时可以敦促我们思考:自己眼下的所作所为,会给我们身后的生命乃至后世留下什么?用深时的视角来看,我们原本认为恒久不变的东西便有了生命,万物的欢乐跃入我们的眼睛和头脑,世界再一次变得丰富离奇,充满生机,冰川有了呼吸,岩层有了潮汐,山脉经历着蜷缩与伸展,石头有了跳动的脉搏。我们栖居的地球,生生不息”可知,另一种行为是深时促使人类思考和积极采取行动,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思我们和地球、万物的关系,思考我们能为后代留下些什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引力李广田这是一条相当冷静的街道。年久失修的青石道路,是非常崎岖而又污秽的。将要落下去的大太阳从街的一端斜照过来,照得这里稀稀落落的人影子更显得凌乱了。她本来是十分疲倦的,她心里的疲倦实在比她身体上的疲倦更沉重,更有压力。她之所以肯来到这敌伪统治的学校中教书,也许是为了那些青年,也只有在那些好学的青年身上,她才能找到一种工作的意义。她只顾埋着头走着,而且越走越急,疲乏已渐渐消逝,匆促的脚步使她几乎碰到了一个老妈妈身上。她抬起头来才知道已经到了应当转弯的地方。她向太阳下去的方向望去,西天是一片红霞,灿烂辉煌,好像一片锦绣。道旁一块平地上生着一片柔嫩的小草,这一片刚在萌发的春草,为晚霞所照耀,那颜色既不能说是鲜明可也不能说是黯淡,是一片喜悦,也是一片忧愁。她想起他上次来信说过的:“我们每天步行百十里,我们走在荒凉的山谷中,道路是窄狭的,满铺了 碎石子,走起来真如同攀登一座刀山。我的鞋子完全磨破了,有时又须穿过荒草地,有时又须踏过泥潭,……我们的道路是艰苦的,然而我们的行程是快乐的,因为我们的前面充满了希望,你不能听到我们响彻在山间的歌声,真是遗憾,每当我看到一处佳丽的风景,我就不能不想起你……”他半年来一再地来信叫她走开,叫她去找他,但她如何能走得开呢?一个女人,拖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冒着种种危险,万一被敌人检查出来怎么办呢?她有种种理由不能走,她就一再地回信说叫他回来。第二天一早她刚要出门,却又碰到弟弟,弟弟从口袋里取出一封已经拆开过而又由敌伪检查机关重封起来的信:“孟坚的信不能再由公司里转了,幸亏这公司与日本人有关系,还可以通融,但长久下去也容易出大乱子。”她的手有点打颤,眉头紧紧地锁着,默默地读着孟坚的来信:“你一再地劝我回去,我回去干什么?我不但不能回去,而且我也许就要走开,因这地方又要不能安居了,我们的脚永是踏在危险的边缘上的,我们要到四川去,我也许从四川再去云南,再不然就去……我要你出来,我就在这里等你……”她读着信,不说话。望着弟弟走向内院去的背影,她又稍稍沉吟了一回,然后丧魂失魄地跨出了大门。她沿着小河走着。高高升起来的太阳照在河面上,稍远处波光闪闪,仿佛使她有点晕眩的感觉。河里漂着冬夏常青的藻草,那藻草的叶子细而且长,在水波下摆来摆去就像无数条绿丝带,那种漂动的姿态使她爱,可是今天,她在微微吹着煦风的河上走着,脚底下轻轻的仿佛自己已没有任何意志似的,自己也正像那水里的飘带一样了。她一直拣那些幽僻的小路走,仿佛是偶然来到似的,她来到了洪太太的门口。她刚要叩门,却见一个女人向她招手,那女人穿着蓝布短衣,身上负一个白色的东西,那白色东西的重量直压得她直不起腰身。从那声音,从那圆而大的脸孔,她看出有点像洪太太,但她今天为什么打扮成这个怪样子,那人越来越近,而且那人自己哈哈地笑起来了,笑得肆无忌惮,一点不错,正是洪太太。“今天买面来,你看,弄成这个鬼样子!”虽然是初春天气,因她负了一袋子面粉,又跑了远路,已经两腮绯红,汗流如注了。洪太太把客人领到自己的房间里,还不曾把面袋放下,就开始说道:“唉,真不容易,为了吃一袋面简直把命拼上。你看我挤得这样子,我知道这不是赴宴会,就故意换了这么一套破衣服。这年头真叫人活不成了,起初鬼子只统制大米,现在却又统制洋面,两个面粉公司都被他们霸占过去,将来恐怕连杂粮也不能随便买卖了,真叫人活活地气死!所有几千买面的人都挤在那大院子里,若有人等得不耐烦了,也许想转转身,活动活动,叫鬼子看见了劈脸就是一鞭子,面还不曾买到,便已被打得头破血出,你有什么理可讲!这就叫作亡国奴的滋味,我虽然没有挨打,可是我也尝到这滋味了。”梦华听了心里非常紊乱。……好容易奔到了学期的终了,她感到就像一个不善泅水的人从惊涛险浪中居然游到了海岸一样。现在她已经有了一个不可动摇的决定,她想,她虽然还不知道孟坚将落脚在甚么地方,但他一定在那一片自由的天地中,她只要朝向那个大的方向,她就不会迷路,她只要从这里走开,就可以找得到他。 (摘编自李广田1942-194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引力》)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融入人物复杂情感,或反映历史真实细节,本文环境描写丰富且内蕴深刻,感染力强。B.从梦华弟弟说公司不能再转孟坚的信、洪太太抱怨买面不易,都可见沦陷区百姓处境的艰难。C.从孟坚给梦华的信中“行程是快乐的”“充满了希望”等语来看,孟坚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D.作为抗战文学,本文以小见大,通过描写百姓生活、刻画人物心态折射了抗战形势的变化。8.小说标题“引力”的含义十分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李广田善用心理刻画以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梦华的心路历程。【答案】7.D8.①孟坚对梦华的“引力”,半年来孟坚一再地来信叫梦华离开,梦华最终决定去寻找孟坚;②非沦陷区对梦华的“引力”,非沦陷区带给了梦华希望,让她最终决定离开沦陷区的学校,朝着光明与自由前进;③自由独立对被侵略民族的“引力”,小说通过人物的命运和抉择写出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人民向往胜利、向往自由;④美好生活对作者的“引力”,这篇小说写于全面抗战时期,作者通过这篇小说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9.①内心疲倦但不愿离开,虽身处敌伪统治区的生活并不安宁,但梦华在好学的青年身上找到了工作的意义而不愿离开。②踌躇犹豫而失魂落魄。面对孟坚一次又一次的来信和日益紧迫的局势,梦华渴望与孟坚团聚,又苦于种种理由不能走。③坚定离开沦陷区的信念。听了洪太太的话,梦华感受到身为亡国奴的屈辱,激起她对胜利和自由的渴望,并驱使她坚定地离开沦陷区。【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折射了抗战形势的变化”错,本为写梦华的心路历程和心态变化,展现沦陷区百姓的生活处境。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①结合“半年来一再地来信叫她走开,叫她去找他”“我们要到四川去,我也许从四川再去云南,再不然就去……我要你出来,我就在这里等你……”可知,孟坚对梦华的“引力”,渴望家人团聚;②结合“我们的道路是艰苦的,然而我们的行程是快乐的,因为我们的前面充满了希望”可知,非沦陷区对梦华的“引力”,不愿做亡国奴;③结合“她虽然还不知道孟坚将落脚在甚么地方,但他一定在那一片自由的天地中,她只要朝向那个大的方向,她就不会迷路”可知,自由独立对被侵略民族的“引力”,作者通过小说表达对自由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结合“这就叫作亡国奴的滋味,我虽然没有挨打,可是我也尝到这滋味了”“她感到就象一个不善泅水的人从惊涛险浪中居然游到了海岸一样”可知,自由独立对民族的“引力”,小说通过人物的命运,写出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梦华从不愿离开,到踌躇犹豫,再到最后下定决心,美好生活对作者的“引力”,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①内心疲倦但不愿离开。“她本来是十分疲倦的,她心里的疲倦实在比她身体上的疲倦更沉重,更有压力。她之所以肯来到这敌伪统治的学校中教书,也许是为了那些青年,也只有在那些好学的青年身上,她才能找到一种工作的意义”虽身处敌伪统治区的生活并不安宁,但梦华在好学的青年身上找到了工作的意义而不愿离开。②踌躇犹豫而失魂落魄。“他半年来一再地来信叫她走开,叫她去找他,但她如何能走得开呢?一个女人,拖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冒着种种危险,万一被敌人检查出来怎么办呢?”“她读着信,不说话。望着弟弟走向内院去的背影,她又稍稍沉吟了一回,然后丧魂失魄地跨出了大门”面对孟坚一次又一次的来信和日益紧迫的局势,梦华渴望与孟坚团聚,又苦于种种理由不能走。③坚定离开沦陷区的信念。“这就叫作亡国奴的滋味,我虽然没有挨打,可是我也尝到这滋味了”“梦华听了心里非常紊乱”“好容易奔到了学期的终了,她感到就像一个不善泅水的人从惊涛险浪中居然游到了海岸一样。现在她已经有了一个不可动摇的决定”听了洪太太的话,梦华感受到身为亡国奴的屈辱,激起她对胜利和自由的渴望,并驱使她坚定地离开沦陷区。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周尧卿,字子余。其先汝阴人。尧卿警悟强记,七岁善赋诗,弱冠以学行知名。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饶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各三十卷。尧卿十二丧父,忧成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尤笃友爱。执母丧,倚庐三年,席薪枕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或勉之以礼,曰:“《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负土。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已者,必厚为礼以愧之。居官禄虽薄,购宗族朋友,罄而后已。所至称治,民有去思。尝知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纭入境微伺刺史善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纭就询其故。对曰:“贫以利故,为人直其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庆历间,范仲淹举经行可为师表,未及用而卒。尧卿之学,不惑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其学《诗》,以孔子所谓“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志,是谓得之”考经指归,而见毛、郑之得失,曰:“毛之《传》欲简,或寡于义理,非‘一言以蔽之’者也。《笺》欲详,或远于情性,非“以意逆志’者也。是可以无去取乎?”其学《春秋》,曰:“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邪?”欧阳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而以礼者也。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提点刑狱A杨纭B入境C微伺刺史D善否E有被刑F而耘苗者G纭就H询其故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勉之以礼,即“以礼勉之”,与“尤致思于天文”(《张衡传》)都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B.慢,有“怠慢,不尊重”的意思,与“责臣逋慢”(《陈情表》)中的“慢”意义相近。C.“是可以无去取乎”与“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是”都表示判断。D.三传,指“春秋三传”,即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左氏传》《公羊传》与《谷梁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尧卿在学术上颇有建树,成年之后逐渐凭借学问而知名,后来更是因为精通《诗经》《春秋》之学而得到了欧阳修的高度赞美。B.周尧卿不认同亲自背土安葬母亲是自讨苦吃、只有穷人家无力安葬逝者才这样的观点,反而认为这是当下向母亲表达孝心的方式。C.周尧卿仗义疏财,虽俸禄不多,但喜周济宗族朋友,直到用完为止;周尧卿才干杰出,每到一地做官,都以治理得好而被民众思念。D.周尧卿学问品行俱佳,当世名臣范仲淹就认为他经术、德行可以作为学问上与道德上的榜样而举荐他,可惜尚未得到任用就去世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2)尧卿之学,不惑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答案】10.CEG11.C12.A13.(1)《礼记》上说‘老年多病可以不停止吃酒肉’,也许是因为老而多病的人忍受不了丧亲之痛罢了。(2)尧卿的学问,不拘泥于经传注释,他不断地提问、辨析和思索,以通达文义为目的。【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提点刑狱杨纭到达县里,暗中伺察刺史是否亲善。有穿着囚衣给苗锄草的人,杨纭就询问他缘故。“提点刑狱杨纭入境”为完整的主谓句,“境”是“入”的地方,结构以及语意皆完整,故C处应断开;“微伺刺史善否”省略主语“杨纭”,“刺史善否”是“伺”的宾语,故E处应断开;“纭”作“就询其故”的主语,故在“纭”的前面G处应断开。故选C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及对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勉之以礼”,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礼勉之”。/“尤致思于天文”,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尤于天文致思”。句意:有的人用礼劝勉他/尤其在天文方面用心。B.正确。“慢”,都是“怠慢,不尊重”的意思。句意:有怠慢自己的人/责备我怠慢不敬。C.“都表示判断”错。“是”都是代词,这。句意:这难道可以(不加区分)没有舍弃就选取吗?/只是他们没有跑到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D.正确。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因为精通《诗经》《春秋》之学而得到了欧阳修的高度赞美”错。由原文“欧阳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而以礼者也。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可知,欧阳修高度赞美的不只是周尧卿精通《诗经》《春秋》之学这一点,还有对父母的孝心。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止”,停止;“意或”,也许;“胜”,承受、忍受。(2)“惑”,迷恋、拘泥;“通”,通达;“期”,目的。参考译文:周尧卿,字子余。他的先祖是汝阴人。尧卿机警聪明记忆超群,七岁时擅长作诗,等到成年时已凭借学问品行而出名。天圣二年考中进士,一直做官到太常博士、饶州通判。去世时,(是)五十三岁。留有二十卷文集,《诗经》《春秋》的论说文章各三十卷。尧卿十二岁时失去父亲,忧伤哀戚(的表现)如同成年人,见到母亲则能抑制住自己悲痛的情感,不忍心伤害母亲的心。他的母亲对此感到很惊异,对族人说:“这个儿子爱我如此深厚,知道用孝心侍奉我。” 最终能够以孝奉养,心志就像他的母亲说的那样。他对待兄弟,十分忠实友爱。为母亲守丧,在简陋的棚屋住了三年,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即使生病了也不喝酒吃肉。有的人用礼劝勉他,说:“《礼记》言‘老了病了不停止喝酒吃肉’,意思或许是不能承受丧事。(你现在)生病却还未老,何必总受到这种地步呢?”下葬之初,亲自背土(安葬母亲)。有人告诉他说:“古代的贫民没有(钱财)来为父母安葬的或许也是这个样,会你何必自己受苦呢?”(周尧卿)泪珠止不住地流下来说:“(母亲已经)过世,即使想要尽心尽力(侍奉)她,又怎么可能实现呢?”尧卿为人简朴持重,不喜计较,有怠慢自己的人,一定厚礼相待使之惭愧,为官时虽然俸禄微薄,(也会)接济亲族朋友,直到用完为止。所到任的地方被称赞治理有方,有百姓在他离开后思念(他)。曾经主管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纭到达县里,暗中伺察刺史是否亲善。有穿着囚衣给苗锄草的人,杨纭就询问他缘故。(他)回答说:“贫穷是因为贪婪,(我)为人冲动狂妄,下令让我不能欺侮他们,而我(还是)欺侮了他们,我有什么好抱怨的呢?”杨纮到达县里,不再考察他,(而是)依据所听到的(信息)举荐他。庆历年间,范仲淹推举(周尧卿)的行为可以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但周尧卿)还没等到被任用就去世了。尧卿治学,不迷信古人的传注,询问讨论思考探索,以通达文义为目的。他学习《诗经》,通过孔子所说的“《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孟子所说的“解说《诗经》的人,应当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才能真正理解诗意”,考证经史,归纳主旨,发现了毛公、郑玄的得失,说:“毛公的《传》想要简练,有的地方(在思想上)缺乏深意,不是(孔子所说的)‘一言以蔽之’。《笺》想要详尽,有的地方却远离了本意,不是‘以意逆志’,这难道可以(不加区分)没有舍弃就选取吗?”他学习《春秋》说:“左丘明记叙详细,得到了书写史实的根本原则。”至于这三种传注的异同点,都有不可取之处,(他)说:“圣人的意旨,难道不一样吗?”欧阳修为他的墓碑撰文说:“像周君这样的人,侍奉父母时用尽孝心,为父母守丧时极度哀思,以礼相待。周君治学高过毛、郑的《诗》,《左氏春秋》。”(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破阵子宋·陆游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注】①蜡履:往木屐上涂蜡以防潮湿。②苔纸:以水苔作原料制成的纸张。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尘世”如“空花”,“浮名”似“昨梦”,词人的这一认识透露出他对功名事业的释怀。B.“筇杖”句与苏轼《定风波》词“莫听”两句情感有相似处,都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之情。C.“菱唱”句当解作“闻遥烟外菱唱声”,意思是“听见远处(云雾中)传来采菱人的歌声”。 D.本词尾句的“君”可能指词人的某个朋友,词人非常思念他,所以写了这首词预备赠给他。15.词上片结句“身闲心太平”可以作为陆游对自己当下生活和心境的描述与评价。词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词人“身闲心太平”?请结合全词简要回答。【答案】14.D15.①身闲:登山饮酒,拄杖穿林,题诗听歌,词人徜徉于山水与诗酒,可见其身闲无事。②心太平:看破尘世,放轻浮名,作者恬淡无欲、豁达超旷,可见其心境淡泊。【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词人非常思念他,所以写了这首词预备赠给他”错误,“与君同醉醒”,意思是与友人一同醉醒,表达作者闲适自在的心情,而非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另外“写了这首词预备赠给他”于文无据,这是一首描写乡居生活的词,写出了词人退隐生活之乐,表明了陆游在功名与闲适之间做出了自己的抉择,无法看出赠友的内容。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身闲”即身体清闲。“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两句写出词人穿着蜡封的鞋子去登山,进行真正的畅饮,手拄竹杖穿行在树林中,逍遥自在地行走。由此可以提炼出词人“登山饮酒”“拄杖穿林”,可以看出他身体清闲。“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两句写词人在溪上的苔纸上闲闲地题上诗句,伴着烟雨,听着远处传来的采菱人的歌声,可以提炼出词人“题诗听歌”的闲情。这是一首描写乡居生活的词,词人远离官场与世俗,寄情山水,醉心诗酒,可看出其身闲无事。“心太平”意谓心境简淡平和。对于“心太平”,陆游在开头即指出“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意为词人看破了虚幻的花花世界,看淡了俗世浮名。词人退隐山林之间,登山、饮酒、题诗、听歌,抛却尘世的纷扰,恬淡无欲,超脱世俗,享受生活之乐,足见其心境淡泊。(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___________”;过了几个月后,则“________________”。(2)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门庭若市②.时时而间进③.停杯投箸不能食④.拔剑四顾心茫然⑤.忽如一夜春风来⑥.千树万树梨花开(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庭”“箸”“拔”“茫”“砌”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西方人译中国古典诗,常常碰到的一个头疼问题,①。翻译吧,(a)就好像戏里的旁白窜入了演员的独白;不翻译吧,(b)就好比倒掉药汤去嚼那熬成了木屑似的药渣。这种情况下,两种语言互译中的典故如同密码,文化的隔阂使得翻译家如同找不到密码的情报官,眼睁睁地看着,却()。“用故实组织成诗”,是明人屠隆对宋诗的批评。不过,据他说用故实组织就只能做散文而不能做诗,这就令人怀疑,(c)好比说用肉办的是宴席而用鱼办的就不叫宴席。普通的词汇与特殊的典故都是意象,都是符号,这个意象、符号为什么可以组织成诗而那个意象、符号却反而不能组织成诗呢?“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用典,②,又有谁能说它们不像诗呢?(d)其实肉也罢,鱼也罢,经高明的厨师之手,便是花团锦簇的佳肴;经愚笨主妇之手,则无论如何上不了台盘。③,古人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甲”,就是说要把典故“藏”在诗里,如“乙”似的找也找不着,这是一种;“丙”,就是说怕读者看不懂,太生僻的要到前台去亮出底牌,而熟人熟客只需在大幕后面喊一嗓子,这又是一种;“丁”,就是说用典要高雅正派,免得人家读了觉得你浅薄油滑,这又是一种。这些说法大概都不得要领,因为关键并不在这里。如果典故字面有美感、故事有情感且包含了古往今来人类共同关心与忧虑的“原型”,那么就是高明的用典。(摘编自葛兆光《汉字的魔方》)17.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①③每处不超过10个字,②处不超过20字(标点除外)。18.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明文中(a)(b)(c)(d)四个比方所表达的意思。19.将下列引文依次填入原文甲乙丙丁四处,填法正确的一项是()①僻事熟用,熟事虚用②《事文类聚》事不可用,又不可用俚语偏方之言③水中著盐④不可著迹,只使影子可也 A.③④①②B.④③①②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20.文中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成语?请至少写出三个。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7.①就是诗里的典故是否应该翻译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也是用典③关于用典方式18.示例:(a)典故注释文字成了正文。(b)丢弃了诗的精华而保留了糟粕。(c)内容材料不能决定文本体裁。(d)诗的好坏与用典无关。19.B20.示例:不知所措/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无所适从/一筹莫展/无可奈何21.为什么这个意象、符号可以组织成诗而那个意象、符号却不能组织成诗呢?【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该空是对后文的总结,根据后文“翻译吧……;不翻译吧,……”“两种语言互译中的典故如同密码”可知,此处的意思是西方人对中国古典诗词是否翻译的问题非常纠结,据此可写“就是诗里的典故两种语言互译中的典故是否应该翻译”;第二空,由前后文“‘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用典”“又有谁能说它们不像诗呢”可知,该空与前句是并列关系,基本句式结构是“……也是用典”,然后再从古典诗歌中选择两句使用典故的诗句即可,据此可写“‘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也是用典”;第三空,由后文“这是一种……这又是一种……这又是一种”可知,后文列举的是中国古典诗中用典的三种方式,据此可写“关于用典方式”。【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这四个句子均为比喻句,比喻的作用是化抽象为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所以理解比喻句表达的意思就要分析其喻体的含义。“就好像戏里的旁白窜入了演员的独白”中,“戏里的旁白”是戏剧中的解说词,而“演员的独白”则是戏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戏里的旁白窜入了演员的独白”指的是戏剧的解说词变成了戏剧正文的一部分。所以结合本体“翻译典故”可知,(a)处的意思是典故的注释文字成了正文。“就好比倒掉药汤去嚼那熬成了木屑似的药渣”中,“药汤”是中药熬制出的精华,而“木屑似的药渣”则是应该倒掉的无用的部分,“倒掉药汤去嚼那熬成了木屑似的药渣”指的是丢弃了药物的精华而保留了糟粕。所以结合本体“不翻译典故”可知,(b)处的意思是丢弃了诗的精华而保留了糟粕。 “好比说用肉办的是宴席而用鱼办的就不叫宴席”表达的意思是用肉办的是宴席,用鱼办的也叫宴席。鱼和肉是宴席的菜肴种类,无论菜肴是什么都不能改变它是宴席的事实。结合本体“据他说用故实组织就只能做散文而不能做诗”可知,(c)处的意思是内容材料不能决定文本体裁。“其实肉也罢,鱼也罢,经高明的厨师之手,便是花团锦簇的佳肴;经愚笨主妇之手,则无论如何上不了台盘”中强调的是无论菜品是什么,只要做菜者的技术高超,便能做出美味佳肴。这句话说明菜的味道如何与用的食材无关,所以(d)处的意思是诗的好坏与用典无关。【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引文“不可著迹,只使影子可也”强调的是不著痕迹,像是身体和影子一样融合在一起。这句话和“把典故‘藏’在诗里”意思一致,故甲处应填④。“水中著盐”的结果是随着水的沸腾盐会完全融化,无法在水中找到。这句话和“找也找不着”表意一致,故乙处应填③。“僻事熟用,熟事虚用”的意思是太生僻的事就要多次去做,太熟悉的事情可以简做、少做。这句话和“太生僻的要到前台去亮出底牌,而熟人熟客只需在大幕后面喊一嗓子”表意一致,故丙处应填①。“《事文类聚》事不可用,又不可用俚语偏方之言”说的是《事文类聚》中所言之事不可用,因为不够正派;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也不能使用,因为不够高雅。这句话和“用典要高雅正派,免得人家读了觉得你浅薄油滑”意思一致,故丁处应填②。因此整个句子排序应为④③①②。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根据“找不到密码的情报官,眼睁睁地看着,却……”可知,此处的意思是情报官找不到破译的密码,只能看着,却想不出任何办法。所以可用成语“不知所措/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无所适从/一筹莫展/无可奈何”。“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无所适从”:不知依从谁才好,也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一筹莫展”:指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常用于形容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无可奈何”:指事已如此,想挽回已无能为力。【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语病有二:(1)“这个意象、符号为什么”语序不当,应修改为“为什么这个意象、符号”; (2)“却反而”成分赘余,“却”与“反而”意思一致,可删掉“反而”。修改后为:为什么这个意象、符号可以组织成诗而那个意象、符号却不能组织成诗呢?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陆九渊《象山集·卷三十五》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朱光潜《咬文嚼字》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该咬则咬,当略就略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要咬文嚼字,甚至锱铢必较,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陆九渊却提出了相反的见解,说读书“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就如陶渊明“不求甚解”,像诸葛亮“观其大略”。两位大师的见解,到底谁的见解是正确的呢?在我看来,他们都有失偏颇。读书时是“咬文嚼字”还是“不必太滞”,是由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的。阅读根据其不同的目的,可以分为钻研学问的阅读和增长见识的阅读以及消闲解闷的阅读这三大类。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钻研学问,那么,你在阅读过程中就必须字斟句酌,不仅要了解字面的表层意义,而且要了解字面的深层意义;不仅要了解文句的言内之意,而且要了解文句的言外之意。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深刻领悟的基础上写出鉴赏文章、做出学问来。从这个目的出发,该咬文嚼字时还得咬文嚼字。否则就会像猪八戒吃人参果那样,即使是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人参果,你也咀嚼不出它的美味,吸收不了它的营养。如果你是抱着增长见识的目的来阅读的,那么你就没有必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仔细推敲,你完全可以一目十行地去看,甚至有的只要看一下它的标题就足够了。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到“博采众长”,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这个目的出发,当观其大略时还得观其大略。否则,捧起一本书,对其中的某一个词语、某一个句子揣摩上老半天,那么你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把这本书看完?这样你一年的阅读量肯定少得可怜,吸收到的知识自然十分有限。如果你是出于消闲解闷的目的来进行阅读的,那么只要能从阅读中得到心情的放松,就算达到目的 了。你可以不加任何思索地一口气读下去,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品着香茗。如果你对其中的某些内容不感兴趣,你也可以大段大段地跳过去不读它。只有这样,你才能从阅读中体会到休闲与乐趣。从这个目的出发,当观其大略时还得观其大略。否则,一捧起书本就进入“咬文嚼字”的境界,你还会把读书看成一种休闲,还能从阅读中领悟到读书的乐趣吗?如今是网络时代,各种信息纷繁复杂,阅读时是“咬文嚼字”还是“不必太滞”,更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第一则材料,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陆九渊的语录,意思是读书时不必强求处处清清楚楚,不懂的且先放过,看完后可能就能融会贯通,或者将来某个时候想起来豁然开朗。看到这句,我们不难想起来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也就是说读书会意即可,不用求甚解。而第二则材料中,朱光潜却认为读书要严谨。严谨到什么程度呢?一个字都不能放过。可见,此处是一对矛盾的说法,怎么读书?是咬文嚼字还是会意即可?是揪住不放还是适当放过?需要辩证地去看。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咬文嚼字,什么时候会意即可。在追求细节把握和重点概念的时候,我们咬文嚼字。在追求整体全面的理解时,我们会意即可。对此,在行文时,可先引用陆九渊和朱光潜的话,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写咬文嚼字的概念,适用的阅读场景为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学术论文或法律文件。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把握其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这种阅读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随后,写会意即可的概念,适用的阅读场景是报纸,杂志和小说,需保持阅读的流畅和轻松。接着进行辩证的分析,对正在读书求学的我们,就像在做阅读理解的题目时,有的题目需要我们咬文嚼字地深刻分析,有的题目需要我们总结全文,把握中心,会意即可。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时间的限定,合理的安排两种不同的方式。总而言之,咬文嚼字和意即可都是读书的有效方法,它们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达到全面理解和有效阅读的目标。两者都是我们读书的重要工具。立意:1.读书之法在于咀嚼、品味;2.观其大略,开阔视野。3.辩证看待“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5:01 页数:19
价格:¥3 大小:54.4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