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板块二现代文阅读Ⅱ__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一小说阅读第2讲赏析小说形象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板块二现代文阅读Ⅱ__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一小说阅读第2讲赏析小说形象课件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69
2
/69
3
/69
4
/69
剩余6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 板块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小说阅读 第2讲 赏析小说形象——因形悟神,精准分析人物形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这部分常设考点有3个: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一、小说人物形象基本知识图表(一)人物形象特点与作用人物形象特点人物形象作用外在身份职业 地位技能相貌遭遇 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主要人物形象①线索;②揭示主题;③引出其他人物;④串联故事情节内在品格 情感 精神次要人物形象①线索;②推动情节发展;③衬托主要人物;④揭示主题 (二)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及其作用正面肖像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其性格特征动作描写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②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③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心理描写①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②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的发展 续上表正面细节描写①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细腻逼真地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的发展;④照应上下文的某个情节;⑤表现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命运;⑥营造某种氛围;⑦深化主题侧面景物(环境)烘托①烘托人物心情;②衬托人物性格对比衬托①突出另一人物的性格特征;②深化主题 二、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的专业术语类型专业术语正面反面性格类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文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节俭、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严慈相济、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乐于挑战、永不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勇敢、目光敏锐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故步自封、妄自菲薄、固执、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好胜、孤芳自赏 续上表品质类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孝顺、清正廉洁、知恩图报、宠辱不惊、有修养、礼贤下士、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德才兼备、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爱慕虚荣、追名逐利、鼠肚鸡肠、投机取巧职责类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有方、诲人不倦、以校为家、爱厂如家、关心下属、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技术精湛、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妙手回春、文武双全、智勇双全、博古通今、见多识广、明察秋毫、严以律己、临危不惧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墨守成规、贪生怕死 续上表拼搏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奉献类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爱子情深、舐犊情深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续上表大爱类热爱集体、爱国、没有民族偏见、忍辱负重、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精忠报国、壮志凌云、民族气节、舍生取义、浩然正气、无私无畏、勇于担当、深明大义、见识高远、顾大局识大体、有领导组织才干、尊重弱者、关爱他人、乐于助人、舍生取义、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大义灭亲、疾恶如仇、扶危济困、刚正不阿、远见卓识狭隘的爱国主义、有民族偏见 三、两类特殊人物1.“我”——小说中的特殊人物和特殊作用在小说中,“我”是个值得关注的角色。首先,小说中的“我”就是作品中的角色,而不是作者自己。其次,小说中的“我”主要是文本中的人物,有时也可能拟人化为作品中的一个动物。再次,小说中的“我”既可以是主角,又可以是配角,更多时候是配角,只有这样,“我”才意蕴丰富,效果最佳。高考对“我”的考查主要有两点:形象特点和作用。分析概括“我”的形象特点同分析概括其他人物的形象特点一样,重点是分析作用。 “我”有四重作用:①叙述者:作为“有限视角”,起线索作用。作为“有限视角”的好处是,“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缺点是只能局限于叙述者的所见所闻,是“有限的讲述”。②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③参与者:一般作为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有时也是主要人物。④代言者(体验者):代替作者议论、抒情,表达主旨和情感倾向。 2.“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英国小说家爱·摩·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里,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所谓“扁平人物”,也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圆形人物”则性格较为复杂,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真实生活中的人本身就是复杂的、矛盾的。在那些深刻的文学作品里,更能打动我们的往往是那些具有复杂精神内涵的人物。“圆形人物”的艺术性要强于“扁平人物”,因为前者内涵更丰富,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的张力。 例如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就是这样的人物。她既聪明(在生意上)又愚蠢(在爱情上),既爱慕虚荣又自私自利,既专横任性又坚强果敢,在她身上,同时聚集着可恨与可爱,也勾起了读者复杂的心态——既鄙夷她又同情她。当然,“扁平人物”也并非没有价值。在讽刺性小说中,“扁平人物”常常能产生喜剧效果,起到讽刺的作用。《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体现了“变色龙”、两面派这类人物的“共性”,令人有一种鲜明的厌恶感,并在这种讽刺中获得一种快意。在同一作品中,也不可能全是“圆形人物”,往往是两种人物共同承担阐释主题的任务。在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中,往往采取主要人物为“圆形人物”,次要人物为“扁平人物”的做法。 [知识导图] 精准突破一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心理活动)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考点,常有两种命题形式:①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②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在具体命题时,有些考题要求只概括,不分析;有些考题要求概括之后再分析。教材链接参考答案根据《祝福》一文中鲁迅对祥林嫂的刻画,总结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安分守己,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劳动生存下去。但在旧社会的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最终为旧社会所吞噬 (一)指定语段人物心理或形象概括分析解题步骤第一步:分清描写,抓关键词。看所给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抓住描写中的关键词语,看其凸显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或心理。第二步: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看看人物在这一语段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而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第三步:深入文本,换位思考。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态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典例1](2020·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书匠(节选)葛 亮秋天的时候,我父亲接到了小龙的电话。小龙说,毛羽,这个老董,差点没把我气死。父亲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馆里昨天开了一个古籍修复的研讨会,请了许多业界有声望的学者。我好心让老董列席,他竟然和那些权威叫起了板。说起来,还是因为馆里来了本清雍正国子监刊本《论语》,很稀见。可是书皮烧毁了一多半,给修复带来很大难度。省外的专家,都主张将整页书皮换掉。没承想老董跟人家轴上了,说什么“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弄得几个专家都下不了台。其中一个,当时就站起身 要走,说,我倒要看看,到哪里找这么个“良工”。老董也站起来,说,好,给我一个月,我把这书皮补上。不然,我就从馆里走人,永远离开修书行。你说说看,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你一个肉眼凡胎,却要跟自己过不去,还立了军令状。毛羽,再想保他,我怕是有心无力了。父亲找到老董,说,董哥,你怎么应承我的?老董不说话,闷着头,不吱声。父亲说,你回头想想,当年你和夏主任那梁子,是怎么结下的。你能回来不容易,为了一本书,值得吗?老董将手中那把乌黑发亮的竹起子,用一块绒布擦了擦,说,值得。 后来,父亲托了丝绸研究所的朋友,在库房里搜寻,找到了一块绢。这块绢的质地和经纬,都很接近内府绢。但可惜的是,绢是米色的。老董摸一摸说,毛羽,你是帮了我大忙。剩下的交给我。我把这蓝绢染出来。父亲说,谈何容易,这染蓝的工艺已经失传了。老董笑笑,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天工开物》里写着呢,无非“菘、蓼、马、吴、苋”。这造靛的老法子,是师父教会的。我总能将它试出来。此后很久,没见着老董,听说这蓝染得并不顺利。老董家里,沙发套和桌布、窗帘,都变成了靛蓝色。这是让老董拿去当了实验品。中秋后,我照旧去老董家练书法。父亲拎了一笼螃蟹给他家。老董说,毛羽,今天放个假。我带孩子出去玩玩。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父亲笑笑,也没有多问,只是让我听伯伯的话。 老董就踩着一辆二八型的自行车,带着我,穿过了整个校园。老董踩得不快不慢,中间经过了夫子庙,停下来,给我买了一串糖葫芦。我问老董,伯伯,我们去哪里啊?老董说,咱们看秋去。也不知骑了多久,我们在东郊一处颓败的城墙处停住了。这里是我所不熟悉的南京。萧瑟,空阔,人烟稀少,但是似乎充满了野趣。沿着水塘,生着许多高大的树。枝叶生长蔓延,彼此相接,树冠于是像伞一样张开来。我问,这是什么树?老董抬着头,也静静地看着,说,橡树。老董说,这么多年了。这是寿数长的树啊。老董说,我刚刚到南京的时候,老师傅们就带我到这里来。后来,我每年都来,有时候自己来,有时和人结伴。有一次,我和你爷爷一起来。 你爷爷那次带了画架,就支在那里。老董抬起胳膊,指了指一个地方。那里是一人高的芦苇丛,在微风中摇荡。你爷爷说,这是个好地方,有难得的风景啊。他说这个话,已经是三十年前了。老董的目光,渐渐变得肃穆。他抬起头,喃喃说,老馆长,我带您的后人来了。我问,伯伯,我们来做什么呢?老董俯下身,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放在我手里。那东西浑身毛刺刺的,像个海胆。老董说,收橡碗啊。我问,橡碗是什么呢?老董用大拇指,在手里揉捏一下,说,你瞧,橡树结的橡子,熟透了,就掉到地上,壳也爆开了。这壳子就是橡碗。 这时候,忽然从树上跳下来个毛茸茸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松鼠。它落到了地上,竟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看到我们,便慌慌张张地跑远了。老董说,它也识得宝呢。我问,橡碗有什么用呢?老董这才回过神,说,捡回去洗洗干净,在锅里煮到咕嘟响,那汤就是好染料啊。哪朝哪代的旧书,可都补得赢喽。我们这些人啊,一年也盼中秋,不求分月饼吃螃蟹,就盼橡碗熟呢。我听了恍然大悟,说,原来是为了修书啊,那咱们赶快捡吧。老董到底把那块蓝绢染出来了。据说送去做光谱检测,色温、光泽度与成分配比率,和古书的原书皮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说,基本完美地将雍正年间的官刻品复制了出来。 因为本地一家媒体的报道,老董成了修书界的英雄。图书馆要给老董转正,请他参与主持修复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工作。老董摇摇头,说,不了。还是原来那样吧,挺好。(有删改)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多年后面对自己职业起点时的人生感慨;②带老馆长后人重游旧地时,对老前辈的深切怀念;③对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 思维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中有“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等词句,可以知道本题属于指定语段概括与分析人物心理型题目。“简要分析”明确答题要求。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思考角度具体阐释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①前文说老董带“我”来到橡树林,画线处有“我刚刚到南京的时候,老师傅们就带我到这里来”,说明橡树林是老董职业的起点,面对这个职业起点,老董心里充满了对旧时光的感慨之情。②老董指给“我”爷爷作画的地方,并且他还清晰记得爷爷当时说的话,这些都表明老董对前辈的深切怀念 第三步:明特点,精概括。续上表分清描写,抓关键词画线处写老董由“静静”到“肃穆”,再用“喃喃”一词,文中还说“他说这个话,已经是三十年前了”,表明老董内心有一种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 (二)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解题角度理情节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从人物行为、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中,可以推断其价值取向、性格特点、内心状态看描写找出小说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对这些直接描述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的语段进行提取和整合,进而概括出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特点析关系从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人物与环境等关系中分析形象特征。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结合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思考,而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往往也与其典型意义有关找评语借助作者或他人对相关人物的介绍或评价来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续上表提示:形象与性格概念的区别:人物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大于人物性格的内涵,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的肖像、衣着、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行为习惯等因素,而人物的性格特点则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点思维建模综合表述式用一个判断句表述:×××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分点列举式×××的形象特点:①特点一+分析;②特点二+分析;③特点三+分析 [典例2](2020·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文本见本讲[典例1]《书匠》(节选)]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坚持行业规矩。不忘“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古训,为此甚至跟权威叫板。②恪守职业操守。敬畏与热爱自己的职业,为了一本书,即使再次失去工作,也认为“值得”。③修书精益求精。为染蓝绢不断试验,最终完成修复任务。 思维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中有“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本文简要分析”等词句,可以知道本题属于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型题目。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思考角度具体阐释从叙述的角度看小说开头通过“小龙”的叙述,交代了老董在研讨会上公开叫板请来的专家,并立下军令状,可概括出“坚持行业规矩”的匠人精神从描写的角度看小说中描写了父亲与老董就修书是否值得的对话,从老董坚定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恪守职业操守”的匠人精神从情节的角度看小说后半部分写老董反复试验,从不气馁,最后终于染出蓝绢,完成了修复工作的情节,体现出老董“修书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第三步:整合筛选,组织答案。 精准突破二 分析鉴赏形象手法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多方位的,它凭借各种艺术手段既对人物形象进行直接描写(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又对人物进行间接描写(如侧面衬托)。教材链接参考答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作者是怎样表现别里科夫的形象特点的?请简要分析①夸张的细节描写。“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表现出了别里科夫色厉内荏的特点。②动作描写。如“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表现出了别里科夫非常保守、维护面子的特点。③通过“我”对别里科夫心理的揣测,揭示别里科夫荒谬的生活逻辑,表现出了人物怯懦、虚伪的特点 (一)常用描写手法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手法阐释作用肖像描写对人物形象外部特征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等。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入手,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小说中人物的肖像描写可以是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红楼梦》第三回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也可以是对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如鲁迅在《祝福》里对祥林嫂眼神的多次描写①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②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状态 续上表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进行描写。典型的动作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行动,还要写出人物以何种独特的方式完成这个动作。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杀陆虞候等人前用了几个连贯的动作“掇”“挺”“拽”“喝”,前三个动词说明他小心谨慎,做事细心;“喝”这个动作说明他已抛弃幻想,要手刃仇人,同统治者彻底决裂①直接体现人物性格特征;②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透露出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语言描写具体包括对话、独白、旁白以及对语气情态的描写。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要与人物的身份经历、文化修养、习惯爱好、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场合吻合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折射出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 续上表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有时可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幻想来进行披露,有时可以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所处环境及遭遇等来进行折射①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②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 细节描写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做的特写式描写。它是叙事性文章的最小的描写单位。它把事物细微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逼真地呈现出来。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看似是闲笔或赘笔,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设置和安排的,不能随意取代①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世界;②揭示、深化主题;③推动情节的发展;④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⑤起到暗示、影射的作用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的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和突出小说主题续上表 2.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手法阐释作用侧面烘托包括环境描写和周围人物的评价等这种手法比较含蓄、委婉,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增加描写对象的主题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对比把对立的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做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映衬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做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使被陪衬的对象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二)四种易忽略的表现手法1.场面描写阐释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作用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可以起到刻画人物、展开情节、渲染气氛、烘托事物、表现主题的作用 2.点面结合阐释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如《红楼梦》第三回中,对贾宝玉、王熙凤等单独描写,是“点”;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是群体介绍,是“面”作用“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而且使笔法变化多姿 3.抑扬结合阐释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欲扬先抑,一类是欲抑先扬。“扬”是指抬高、褒扬,“抑”是指按下、贬低。欲扬先抑指作者想褒扬某人,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与欲扬先抑相反,欲抑先扬是指如果要批评、贬斥某人(物)的不良之处,不是一开始就直接指责,而是用假托的方式,先说其“好”,在读者心存狐疑之时,作者再由所谓“好”转而揭示其“坏”,由赞美转为指责作用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形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4.虚实结合阐释文学作品中,“实”就是实写,即对人、事、景、物的直接描写,描写对象直接出现在作品之中,走上前台,定格亮相;而“虚”就是虚写,即被表现的事物没有直接出现,而是借助其他事物来烘托渲染,对象隐藏在描写文字的背后,有时也借助想象、幻想等手段描绘出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拟世界,构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来表情达意,起到实景描写无法达到的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作用。如《荷花淀》中,实写水生嫂和水生的对话,虚写水生他们报名参加“地区队”作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能够达到“超以象外,得其寰中”(《诗品》)、“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艺术效果提示:修辞也是塑造形象的常用手法,特别是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形象塑造手法题答题“2步骤” [典例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吉米·海斯和缪里尔欧·亨利一吃过晚饭,营地上安静了下来,只有用玉米皮卷烟草的窸窣声。草原狼在号叫。得克萨斯边境营的半个骑兵连分散在篝火周围。营地北面茂密的丛林里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小槲树枝碰到马镫时的颤动和刮擦声。游骑兵们细心倾听。一个愉快的声音安抚地喊道:“打起精神来,缪里尔,好姑娘,我们快到啦!别再吻我啦!别把我的脖子搂这么紧,我们可能摔下来。”两分钟后,一匹累得够呛的枣红马跑进营地。一个瘦长的、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懒洋洋地跨在鞍上。他刚才与之谈话的“缪里尔”,连影子都没有。 “嗨,弟兄们!”骑马人快活地嚷道,“这儿有一封给曼宁中尉的信。”他下马卸鞍,把拴马索扔到地上,从鞍头取下马脚绊,细心地蹭掉脚绊圈里的干泥巴疙瘩。“弟兄们,”中尉朝游骑兵们挥挥手说,“这位是新来的海斯先生,我们的新队员。海斯,弟兄们会替你弄点吃的。”游骑兵们热诚地接待了新伙伴。但是他们并不马上做出判断,而是冷眼观察。在边境选择伙伴,审慎的程度比选一个姑娘当恋人还要高出十倍。海斯饱餐一顿后,来到火堆边,游骑兵们看到的是一个瘦长懒散的年轻人,亚麻色的头发,黧黑天真的脸上带着善意的微笑。“弟兄们,”新来的游骑兵说,“我给你们介绍我的女友。从没听谁说她长得漂亮。出来吧,缪里尔!” 他敞开蓝色法兰绒衬衫的前襟。一只角蟾[注]爬了出来,细长的脖子上系着一个漂亮的、大红色的缎带结。它爬到主人的肩头,一动不动地坐着。游骑兵们咧嘴笑了。二吉米·海斯成了营地里受欢迎的人物。但并没有立刻获得同伴们的信任。他们爱他的幽默和滑稽,但是逗乐并不是游骑兵的全部生活,他们还要追踪盗马贼,镇压杀人越货的罪犯,同亡命徒交火。海斯说自己在巡逻作战方面没什么经验,游骑兵们心里不免有点嘀咕。众所周知,连队的荣誉和骄傲取决于它的个别成员的英勇。两个月来,边境相当平静。游骑兵们没精打采地闲待在营地里。接着,使人高兴的是,萨尔达——有名的墨西哥土匪,带了一帮人渡过格朗德河,骚扰德克萨斯一带。吉米·海斯很快就有机会显示他的勇气了。 一天下午日落时分,游骑兵们长途奔驰后停下来吃晚饭。马匹没有卸鞍,站着直喘气。骑兵们在煎咸肉,煮咖啡。萨尔达那帮人突然从灌木丛里出现,呼叫呐喊,开着六响手枪冲过来。游骑兵们骂骂咧咧,纷纷拿起温彻斯特连发步枪。但这次突击纯粹是墨西哥式的耀武扬威,来犯者随即后撤,呼啸着朝河下游跑去。游骑兵们上马追赶,没跑两英里,那些疲惫的马就难以坚持,曼宁中尉下令返回。那时发现少了吉米·海斯。第二天早晨,他没有回来。他们在附近搜索,没有结果。接着,他们继续追踪萨尔达匪帮,可是那帮人似乎也失踪了,再也没有消息。他们相信吉米·海斯在呼啸的子弹下成了懦夫和逃兵,没有其他解释。有人指出,见到海斯朝他的马跑去后,那帮匪徒没放过枪。他不可能被杀。曼宁支队十分沮丧。这是它名誉上的第一个污点。 三几乎过了一年,曼宁支队去离他们营地几英里远的地方执行任务。一天下午,他们穿过茂密的牧豆树丛,来到一块洼地,他们见到了一幕悲剧场景。一个大坑里有三具墨西哥人骷髅。最大的一具肯定是萨尔达,因为他的宽帽檐上有许多金饰,赫赫有名。现在上面有三个弹孔。坑边的几支枪已经生锈,指向一个方向。那是一场殊死的战斗。游骑兵们朝那个方向走了五十码。发现小凹洼里另有一具骨骼,他的来复枪指着三具骨骼的方向。没有什么能辨别那个孤独的防御者身份。就在那时候,死者久经风吹日晒的破衣服底下,扭动着爬出一只角蟾,脖子上系着褪色的红缎带结,它坐到早已无声无息的主人肩上。 角蟾无言,但仿佛讲述了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故事——为了连队的荣誉,他献出了生命。(有删改)[注]角蟾:一种形如蛤蟆的蜥蜴。本文主要是运用什么手法塑造吉米·海斯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中的画线句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语言描写。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表现了吉米·海斯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②肖像描写。通过“瘦长”“亚麻色的头发”“黧黑天真的脸”,写其体弱,为他人后面的猜疑做铺垫,也与后来他的勇敢形成对比。③欲扬先抑。文章先通过写其体弱及众人的猜疑,贬抑吉米·海斯的形象;后面写其孤身勇斗墨西哥土匪,为连队的荣誉而献身,使人物形象更加高大。 思维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题目中明确提出了“运用什么手法塑造吉米·海斯这一人物形象”,意在考查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要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二步:找对应,寻角度。思考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正面描写语言描写第一处和第五处画线句,表现了吉米·海斯的幽默肖像描写第二处和第四处画线句,表现了吉米·海斯的体弱,为下文众人的猜疑做铺垫侧面描写欲扬先抑。第二、四、七处画线句表现了吉米·海斯的体弱及众人对他的猜疑,是对吉米·海斯的贬抑,第八、九处画线句表明他为连队荣誉而献身,是对他的赞誉 精准突破三 分析形象(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教材链接参考答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从主要人物方面设题)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对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①对认识社会的作用。林冲的遭遇让我们看到加害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林冲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但还是被逼得走投无路;至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百姓,他们所承受的痛苦也就可想而知了。②对主题的作用。从林冲的遭遇来看,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的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了作品的中心思想——“官逼民反” 续上表小说《祝福》中的“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次要人物方面设题)在小说结构上,“我”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的,“我”是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老人与海》中用大量篇幅写凶猛和残暴的鲨鱼,有何作用?(从物象方面设题)“鲨鱼”象征着神秘的命运与不可知的世界,写“鲨鱼”之凶猛和残暴主要是为了烘托圣地亚哥的刚毅、顽强 (一)人物形象和物象作用题解题角度 提示: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因为“我”是第一人称,也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真实性的作用。其作用可参考本讲的“三、两类特殊人物”的理解。 (二)分析人物形象(物象)作用“2步骤” [典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玻 璃贾平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你……那酒店怎么啦?”“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这……”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他们到处找你哩。”“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他们贴了布告……”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赔我?”“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大伯,你听我说……”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有删改) 1.[分析主要人物作用]小说中的王有福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推动情节发展。小说通过塑造王有福这一形象推进了主要情节向高潮、结局发展。②揭示小说的主题,这篇小说通过王有福的故事深刻揭示了底层百姓生活贫困、胆小怕事、本分善良,表达了作者的深切同情。③折射出社会现象,带给人们启示。小说通过塑造王有福这一形象,折射出不良的社会现象。启示人们要同情弱小,普及法律常识,弘扬社会正能量,等等。 思维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这道题考查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作用,先要把握小说中王有福的性格特点,再结合作者的表达意图,从对小说的情节、主题及社会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对情节的作用王有福误撞玻璃一事,引起了“我”一系列的想法,由此可知,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对主题的作用在王有福这个底层人物的身上寄予了作者深切的同情,他的胆小怕事、本分善良,无不令人感到震撼对社会的作用王有福误撞玻璃这件事是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在他身上可以折射出不良的心态,小说正是要让人们从他的身上吸取教训,弘扬正能量 2.[分析次要人物作用]“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思维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这道题要求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属于对次要人物的分析。作答时,可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全面准确地理解“我”在小说中的作用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牵线搭桥,推动情节“我”给王有福捎钱,约好见面却没有见到,此后的见面中,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等,这一系列情节,“我”都是见证者、参与者,可见“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是整个故事的讲述者,从情节上起到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作用。同时,小说故事由“我”讲述,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续上表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侧面烘托,突出主要人物“我”见证了王有福的胆小怕事,见证了他的谦卑,“我”好心的提议,衬托了他的善良,所以“我”的存在使主人公性格更加鲜明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揭示主题,增添魅力“我”看待玻璃伤人事件,其实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与冲突,所以文章通过“我”,便于揭示主旨(此点非“主要作用”,可不答)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渲染气氛的多为群体人物,文中没有体现;不过,由“我”这个次要人物出面来叙述故事,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让读者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此点非“主要作用”,可不答) 3.[分析物象作用]小说中的“玻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打碎的玻璃反复出现,成为小说的线索,使结构更加严谨。②推动情节发展。因为提及撞碎玻璃的事才有王有福后来的一系列言行、心理。玻璃这一物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所有人物的性格,都因玻璃事件而表现出来,揭示并深化了主题。④具有象征意义。玻璃象征了社会上一切容易诱发、导致纠纷的事物、事件,从中能照见人们的伦理、法治、诚信等观念。 思维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本题要求分析“玻璃”在小说中的作用,属于对物象作用的分析。作答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全面准确地理解“玻璃”在小说中的作用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玻璃事件”折射出“我”与王有福的性格特征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玻璃”是小说的线索,串联起故事情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主题方面思考“玻璃事件”暴露出众生相,揭示、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同时,“玻璃”具有象征意义,从中能够折射出人们的伦理道德和法制观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板块1现代文阅读专题3小说阅读课件
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板块1现代文阅读专题3小说阅读精练提分2鉴赏小说形象课件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__小说1.2.2小说形象的三种常考题型练习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讲小说阅读考点2分析鉴赏小说的形象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板块二现代文阅读Ⅱ__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散文阅读第1讲分析散文结构思路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板块二现代文阅读Ⅱ__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散文阅读第2讲概括鉴赏散文形象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板块二现代文阅读Ⅱ__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散文阅读第3讲概括散文要点与主旨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板块二现代文阅读Ⅱ__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散文阅读第5讲鉴赏散文技巧与语言特色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板块二现代文阅读Ⅱ__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散文阅读第6讲探究文本意蕴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板块二现代文阅读Ⅱ__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一小说阅读第1讲厘清小说情节课件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3-08-23 10:21:02
页数:69
价格:¥2
大小:1.1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