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1文言文阅读任务4考点突破第3讲读古文故事晓古人风采--概括内容教师用书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3讲 读古文故事,晓古人风采——概述内容概述内容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往往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近几年来,题干表述往往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先概括后分析,但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改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选项的表述形式与以往稍有不同。概述题经常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角度进行设误,来考查对文意的综合理解能力。考查形式客观题,四选一,即从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内容①对人物品质和性格特点的概括、分析;②对事件过程、因果的概述分析;③对人物观点的归纳概述、理解评价备考建议精准把握文言文的意思,运用比对分析法解答此类试题概述题命题“四陷阱”文言文分析综合题设置错误选项常见的“四陷阱”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辨别方法可采用“题文对照”的策略,也就是将每个选项还原到文中的对应区域,每一个内容都应该找到信息源,尤其要重视细节之处,应仔细对照,看有无以假乱真之处。陷阱一 曲解文意利用文中有些词句较难理解的特点,在分析概括转述的过程中故意曲解文意,这是分析概括题的主要设误手段。解题时先要找到原句,再细辨原文中的词句在选项中是否发生了释义错误,并借助于语境仔细推敲。(2022·全国甲卷)阅读原文与选项,分析选项的错因。【原文】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错误选项】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如果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错因分析】“秦王就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错误,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即张仪提出自己愿意请求秦王献上方圆六百里的商于之地。参考译文:张仪南行去见楚王,说:“如今对敝国来说,齐王的罪非常深重,敝国打算攻打齐国,而贵国和它关系融洽。大王如能关闭边关和齐国绝交,我愿意请求让秦王献上方圆六百里的商于之地。像这样,既在北边削弱了齐国,又在西面对秦国施有恩惠,又占有了商于之地作 为获利,那么这一个计策就把三方面的利益都得到了。”陷阱二 无中生有解题时要细审选项中的每一个信息点在原文中是否有相关表述,要留意相关的细节,识别选项中自行添加而原文中并未出现的信息。阅读原文与选项,分析选项的错因。【原文】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错误选项】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错因分析】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分析错误。文中并未提到吴起对公叔继任相位的不满,属于无中生有。参考译文: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国公主,却忌恨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陷阱三 错位嫁接以故意颠倒多个事件的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而设误。答题时要厘清文段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并弄清楚事件的前后顺序与经过,留意相关事件经过转述后是否存在前后错位或因果倒置,以便识别出人事混淆、顺序倒置、张冠李戴等错误。(2022·全国乙卷)阅读原文与选项,分析选项的错因。【原文】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错误选项】叔向反对晋平公在春天筑台,认为那样做会耽误农时,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平公于是停止了筑台的劳役。【错因分析】“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错误,曲解文意,文中“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意思是“难道这是使百姓安身立命,而被后世称为人君的办法吗”。文中的“所以定命安存”是针对百姓而言的,使百姓安身立命的办法。选项 中“只顾自己安身立命”中的“自己”是指“人君”,张冠李戴。参考译文:晋平公在春天修筑亭台,叔向说:“不可以。古代圣贤的君王注重德政并致力施行,宽缓刑罚并催促民时。现在在春天修筑亭台,这是在耽误农时。难道这是使百姓安身立命,而被后世称为人君的办法吗?”晋平公说:“好。”于是就停止了修筑亭台的劳役。陷阱四 以偏概全用部分代替整体的意思来设误。答题时要特别关注表示范围的词语或概念,对文段中所述的相关内容进行仔细核对,看事物的范围在转述的过程中是否被放大或缩小。(2021·全国乙卷)阅读原文与选项,分析选项的错因。【原文】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错误选项】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错因分析】“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分析错误。原文说的是“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这表明隋朝灭亡是因为隋炀帝无道和臣不尽忠,而不只是“臣不尽忠”。原文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有两个原因,而选项只概述了其中一个原因,所以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参考译文:太宗曾跟近侍大臣讨论诉讼案件。魏征说:“隋炀帝时曾发生盗窃案,隋炀帝命令於士澄逮捕窃贼,稍微牵连是非难断的,全都拷打审讯迫使服罪,总共二千多人,隋炀帝下令全部处斩。大理寺丞张元济奇怪窃贼如此之多,试着查究他们的罪状,(得知)其中五人曾是盗贼,其余都是平民百姓。(可是)(张元济)最终没敢坚持(公道)奏报(真相),把所有人都杀掉了。”皇上说:“这岂止是隋炀帝无道,那些大臣也没有尽忠。君臣全都这样,怎么能够不灭亡?你们应该以此为鉴戒。”概述题的解答“三步骤”第一步:整体读文,全面把握。依据叙事类文体特点,浏览全文,重点关注四项内容:人物事迹、人物关系、人物观点、重要实词。第二步:审读选项,关注细节。结合选项设误的几种陷阱,仔细阅读选项,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事件在时、地、因、果、过程等方面的表述,以及对人物、事件的评价态度。 第三步:仔细比对,判断有据。(1)四个选项所涉及的内容,与在原文的先后位置的顺序一致。所以,比对时可结合这个规律依次检索选项所对应内容,以节省答题时间。(2)选项多在细节处设置陷阱,所以比对时务必谨慎仔细。重点比对词语的理解,比对人物的观点与态度,比对事件的发展过程,比对选项前后的逻辑关系。(3)选项“分析”部分文字较多,信息量较大,往往是文中多处文句的综合,因此应将“分析”部分切片,层层比对,便于化整为零,逐一攻破。(4)比对时,如果感觉两个选项都有错误,这时候更要结合原文信息,选择一个错误更典型的选项作为最佳答案。(5)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关依据,做到判断有理有据,才能保证答题的正确。(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改编)下列对原文(文本见任务一“高考真题”)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题指津:选项切片对应原文分层比对A.①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③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①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②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③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①选项中“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与原文“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对照,意思一致,表述正确。②选项中“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与原文“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意思一致,表述正确。③选项中(孟尝君)“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与原文“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表述不一致,原文是魏王希望孟尝君出使诸侯。通过以上切片比对发现,切片 ③与原文意思不一致,故本项不正确B.①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②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③赵王这才同意出兵①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②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③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①选项中,孟尝君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与原文“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意思一致,表述正确。②选项中“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与原文“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意思一致,表述正确。③选项中“赵王这才同意出兵”与原文“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意思一致,表述正确。通过以上切片比对发现,三处切片均与原文意思一致,故本项正确C.①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②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③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①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燕王尚未许也。②……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③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①选项中“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与原文“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燕王尚未许也”意思一致,表述正确。②选项中“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与原文“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意思一致,表述正确。③选项中“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与原文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意思一致,表述正确。通过以上切片比对发现,三处切片均与原文意思一致,故本项正确D.①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②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③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①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②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③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①选项中“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与原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意思一致,表述正确。②选项中“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与原文“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意思一致,表述正确。③选项中“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与原文“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意思一致,表述正确。通过以上切片比对发现,三处切片均与原文意思一致,故本项正确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概述是否有误。1.【原文】(珪)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节选自《明史·傅珪传》)【选项】傅珪每遇大事,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答案:“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分析错误。原文说“遂矫旨令二人致仕”,意为阉党假传圣旨让他二人辞官退休,非“坚持离职”。2.【原文】亓诗教复劾正春(指传主翁正春)科场徇私,正春疏辩,益求去。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以侍养归。(节选自《明史·翁正春传》)【选项】翁正春遭人弹劾,辞官自辩。在处理韩敬科场 事件中遭人弹劾而请求去职,皇帝虽然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答案:“皇帝虽然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分析错误。原文“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的意思是“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却从此不安心于自己的职位”;且从后文“寻改吏部,掌詹事府”可知,皇帝并没有“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属于无中生有。3.【原文】宪宗元和初,(裴垍)召入翰林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感出涕。谓垍曰:“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且宰相职当进贤任能。君多精鉴,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吉甫籍以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节选自《旧唐书·裴垍传》)【选项】李吉甫请求裴垍为他推荐人才,裴垍为他推荐三十多位贤能官员;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答案:“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分析错误,原文是“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选项张冠李戴。4.【原文】明山宾,字孝若。初,山宾在州,所部平陆县不稔,启出仓米以赡人。后刺史检州曹,失簿书,以山宾为耗阙,有司追责,籍其宅入官,山宾默不自理,更市地造宅。昭明太子闻筑室不就,有令曰:“明祭酒虽出抚大藩,拥旄推毂,珥金拖紫,而恒事屡空。闻构字未成,今送薄助。”(节选自《梁书·明山宾传》)【选项】明山宾体恤民情,仁厚宽容。昭明太子分外肯定他能体恤民情,不计得失,因此出资帮助他修房子。答案:“出资帮助他修房子”的原因分析错误。课时质量评价(二十一)概述内容(建议用时:30分钟)一、请分析下面各小题的错误原因。1.【原文】上(唐太宗)谓长孙无忌曰:“贞观之初,上书者皆云:‘人主当独运威权,不可委之臣下。’又云:‘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唯魏征劝朕‘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白服’。朕用其言。今颉利成擒,其酋长并带刀宿卫,部落皆袭衣冠,征之力也,但恨不使封德彝见之耳!”(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错误选项】唐太宗痛批长孙无忌等人力征四方的奏疏,采纳了魏征放弃武备、勤修文教、安定中原、臣服四夷的建议,治国取得了成效。【错因分析】“力征四方的奏疏”没明确是长孙无忌呈上的,文中说的是“上书者”。“痛批”无文本依据。 2.【原文】叔敖代虞丘子为令尹,始为相时,吏民皆贺。其父老衣粗衣,冠白冠,最后来吊。孙叔曰:“王不以臣不肖,使相楚国,国人尽贺,子独吊之,岂有说乎?”父曰:“然。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足者,患随之;是以来吊也。”孙叔再拜曰:“敬受命。”故孙叔敖为令尹,妻不衣帛,马不食粟,常乘栈车牝马,羖羊之裘。从者曰:“车新则安,马肥则疾,狐裘则温,何不为也?”孙叔曰:“吾闻君子服美益恭,小人服美益倨;吾无德以堪之矣。”(选自《四库全书·史部·传记》)【错误选项】孙叔敖不许妻子穿丝绸,不许马吃粮食,坐母马拉的棚车,太过爱惜名声连侍从都看不下去。【错因分析】“太过爱惜名声”错,孙叔敖这样做不是为了博得名声,而是记住了来慰问他的老人说的话,“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足者,患随之”,严于律己。3.【原文】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选自《明史·熊鼎传》)【错误选项】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错因分析】“梅镒被诬”不合文意。文中“坐赃”意为“犯贪赃之罪”。4.【原文】太祖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父世珍,生四子,太祖其季也。……二十七年五月己亥,初置翰林院。是月,以旱减膳素食。六月戊辰,大雨,群臣请复膳。太祖曰:“虽雨,伤禾已多,其赐民今年田租。”癸丑,李善长帅百官劝进,表三上,乃许。甲子,告于上帝。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选自《明史·本纪》)【错误选项】朱元璋体恤百姓,作战时重视保民安民,不喜妄杀,在百姓遭受旱灾时,减少膳食中的素食,并免除百姓当年的田租。【错因分析】“减少膳食中的素食”有误,不合情理。“以旱减膳素食”的意思是“因旱灾减少膳食,不吃荤腥,只吃素食”,并不是“减少膳食中的素食”。5.【原文】齐景公尝赏赐及后宫,文绣被台榭,菽粟食凫雁。出而见殣,谓晏子曰:“此何为而死?”晏子对曰:“此饥而死。”公曰:“嘻!寡人之无德也,何甚矣!”晏子对曰:“君之德著而彰,何为无德也?”景公曰:“何谓也?”对曰:“君之德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菽粟,何谓其无德也?顾臣愿有请于君,由君之意,自乐之心,推而与百姓同之,则何殣之有?君不推此,使菽粟腐于囷府,惠不遍加于 百姓,公心不周乎国,此桀、纣之所以亡也。君如察臣婴之言,推君之盛德,公布之于天下,则汤、武可为也,一殣何足恤哉!”(选自《说苑·至公》,有删改)【错误选项】晏子认为,只要把国君的盛德和公正之心遍布天下,那么国君就会成为汤、武一样的圣君,死亡多少百姓都显得无足轻重。【错因分析】“死亡多少百姓都显得无足轻重”错误。晏子并非认为百姓死多少无足轻重,而是指如果能做到恩德遍布天下,那么此刻看到的这个饿死的人就不必过于同情。6.【原文】(钱)乙,本有羸疾,每自以意治之,而后甚,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入藏者死,吾其已夫!”既而曰:“吾能移之使在末。”因自制药,日夜饮之。左手足忽挛不能用,喜曰:“可矣!”所亲登东山,得茯苓大逾斗。以法啖之尽。由是虽偏废,而气风骨悍坚如全人。(选自《宋史·钱乙传》)【错误选项】钱乙医术高超。晚年他想出将病症转移到双脚来保全生命的奇招。他自制药物服用,使左侧手足出现挛缩症状,又亲自挖来茯苓服用。此后身虽偏瘫,却气壮骨坚。【错因分析】曲解文意。并非亲自挖来茯苓,而是让亲人去挖。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齐①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注】①齐:同“斋”,斋戒。7.上面三则《论语》中,孔子对“食”的态度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请简要概括。答案:(1)态度:饮食要有节制,饮食不惧粗劣,斋戒用的食物要精细。(2)思想: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重视修德修身;安贫乐道,重视礼。三、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选自《论语·季氏篇》)8.(1)选文中“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别是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本章说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用一个成语概括,请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答案:(1)“一”指:先生有否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三”指:得知学《诗》的重要性,得知学《礼》的重要性,得知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2)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强调教育应该是平等的、一视同仁的。对于当代教育来讲,这一理念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利于实现大众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17 06:10:01 页数:10
价格:¥2 大小:117.0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