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8
2
/18
剩余1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厦门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这样,在长期连续的变异过程中,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间细微的特征差异趋于增大,并成为同一属内不同物种间较大的特征差异。新的改良变种必将替代旧的、少有改良的中间变种,并使其绝灭;这样,物种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确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体了。每一纲中凡是属于较大种群中的优势物种,它更能产生新的优势类型,其结果必然是每一个大的种群在规模上更趋于增大,同时性状分异也就更大。由于地球上的生存空间有限,不可能允许所有的种群都扩大规模,其结果就是优势类型在竞争中打败了较不占优势的类型。这使大类群在规模上不断扩大,性状分异更趋明显,并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物种的绝灭;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仅有极少数大纲在竞争中自始至终占据着优势,而其中所有的生物类型都可以排列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次一级生物群。用特创论的观点完全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自然系统下所有的生物都可以划归大小不等的类群这一重大事实。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所以,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可以用几乎无穷多样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其原因就在于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总之,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但是假如说每一物种却是独立创造出来的话,那就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如何构成了自然界的一条法则。 许多其他的事实,据我看也可用这一理论予以解释。下述现象似乎十分奇怪: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高地上的鹅很少或根本不游泳,但却具有蹼状脚;一种像鹅的鸟却能潜水并取食水生昆虫;一种海燕具有适合海雀生活的习性和构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每一个物种总是力求扩大其个体数目,而且自然选择总是要求缓慢变异的后代去努力适应那些自然界中未被占据或尚未占尽的地盘。根据这种观点,那么上述的那些事实,不仅是不足为怪的,甚至是意料之中的。(节选自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证明》,舒德干等译)材料二:以现代的进化思维来看,始祖鸟是一种过渡型动物,其化石是长羽毛的恐龙向鸟类转变的过渡型。但在始祖鸟生活的年代,它并不是什么过渡型或者半成品,它是一种对环境适应得很好的生物。对人类设计者来说,相对于我们对鸟类模样的预期,始祖鸟看上去像一种不完善的鸟,因为我们对鸟类的期望是由今天的鸟类决定的。在始祖鸟自己的年代,它是其生态系统里一个非常完善的竞争者。近年来一系列的科学发现展现了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之间的过渡,填补了进化故事中的空白,长着羽毛的恐龙就是这类发现之一。转换的精确瞬间几乎不可能找到,但在很多情况下,找到更加广泛的中间类型是有可能的——只要坚持不懈,再加一点巧妙策略。很多年里,进化科学家因为找不到鱼和陆生动物(例如蜥蜴、鳄鱼和短吻鳄)之间的过渡型而感到沮丧,一直到他们开始思考:这样一种动物应当住在沼泽或湿地里,并且它应当生活在3.75亿年前。当人们发现了一片化石沼泽时,他们去看了,这片化石沼泽由地质板块运动带到北方,到达如今的加拿大东部。尼尔·苏宾就是这样发现了奇妙的提塔利克鱼的,它有着介于鳍和腿之间的过渡特征。在我们的讨论背景下,可以说提塔利克鱼有着半成品的腿,但从这种生物自身的角度来说,根本没有半成品这回事。它所拥有的是某种能够让它爬上陆地、逃避捕食者,也许还能更好地观察潜在猎物的东西。这个发现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作为科学家以及运用科学方法的普通人,我们要的是预测,想要建立让我们对未来作出预测的理论,这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祖先中间的那些不操心预测未来的人,毫无疑问很快就在竞争中败给那些能预测季节变化、猎物群迁徙、食用植物生长的人。科学家预测能发现提塔利克鱼这样的动物,然后他们真的发现了。无论是半成品翅膀,还是半成品的足,它们都适应得很好,足以应付其后代在今天飞翔、行走和游泳的需求。每种特征在自己的年代里都必须运作得足够好。它们都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足够好。(摘编自比尔·奈尔《无可否认:进化是什么》,王艳红译)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物习性和构造的多样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使物种能够适应多样广阔的生存空间,以满足其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B.随着长期的连续变异,特征差异趋于增大的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可能成为不同物种,并形成界限分 明的自然群体。C.由于自然选择产生作用的独特方式,物种所获得的变异均能得到稳定遗传,这使得它们在生存竞争中更占优势。D.为了生存,种群需努力适应更多样的空间,然而变异过程却是缓慢的,这合理地解释了高地上的鹅有蹼状脚等现象。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物种都有过度繁殖的趋向,地球上生存空间有限,这两个因素是自然选择学说得以成立的前提。B.自然选择学说与“自然界中没有飞欧”这一格言相符,而这格言被“新知识”不断证实,可见该学说与当时的科学思潮相合。C.材料二认为始祖鸟是其生态系统中完善的竞争者,否认了“半成品翅膀”的说法,这体现了现代进化思维的科学性。D.提塔利克鱼化石在加拿大东部被发现,既证实了鱼与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型物种确实存在,也说明了预测能力的重要性。3.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一段的行文思路。4.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为学术论著和科普文章,语言风格各具特色,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答案】1.C2.C3.①首先基于物种的繁衍特性,提出自然选择的结果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的观点;②其次阐释了获得有利变异的物种,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如何扩大生存竞争优势的过程。③最后指出这能解释特创论无法回答的问题,证明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性。4.①材料一是学术论著,语言严密、准确。多用长句,尤其是综合使用了因果、条件、假设等复句,体现其逻辑推理的严密性;运用专业术语,如“种群”“纲”“特创论”等,使论述准确严谨。②材料二是科普文章,语言较为活泼,可读性强。用词生活化,如以“半成品”形容过渡型物种,通俗易懂;叙述文学化,如生动地讲述了寻找提塔利克鱼化石的过程,饶有趣味。【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均能得到稳定遗传”错误。由原文“新的改良变种必将替代旧的、少有改良的中间变种,并使其绝灭;这样,物种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确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体了”可知,物种所获得的变异有时是被别的变异替代。 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始祖鸟是其生态系统中完善的竞争者”错误。由原文“在始祖鸟自己的年代,它是其生态系统里一个非常完善的竞争者”可知,作者认为在始祖鸟自己的年代,始祖鸟是其生态系统中完善的竞争者。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是说基于物种的繁衍特性,提出自然选择的结果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的观点。“这样,在长期连续的变异过程中,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间细微的特征差异趋于增大,并成为同一属内不同物种间较大的特征差异。新的改良变种必将替代旧的、少有改良的中间变种,并使其绝灭;这样,物种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确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体了。每一纲中凡是属于较大种群中的优势物种,它更能产生新的优势类型,其结果必然是每一个大的种群在规模上更趋于增大,同时性状分异也就更大”阐释了获得有利变异的物种,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如何扩大生存竞争优势的过程。“由于地球上的生存空间有限,不可能允许所有的种群都扩大规模,其结果就是优势类型在竞争中打败了较不占优势的类型。这使大类群在规模上不断扩大,性状分异更趋明显,并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物种的绝灭;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仅有极少数大纲在竞争中自始至终占据着优势,而其中所有的生物类型都可以排列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次一级生物群。用特创论的观点完全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自然系统下所有的生物都可以划归大小不等的类群这一重大事实”指出这能解释特创论无法回答的问题,证明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性。【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特色的把握能力。材料一出自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证明》,属于学术论著。学术论著要求语言严密、准确。“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是一个因果复句。“假如说每一物种却是独立创造出来的话,那就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如何构成了自然界的一条法则”是一个表示假设的复句。材料一多用长句,尤其是综合使用了因果、条件、假设等复句,体现其逻辑推理的严密性。“每一纲中凡是属于较大种群中的优势物种,它更能 产生新的优势类型,其结果必然是每一个大的种群在规模上更趋于增大,同时性状分异也就更”中“种群”“纲”属于专业术语,专业术语的使用,使论述准确严谨。材料二出自比尔·奈尔《无可否认:进化是什么》,属于科普文章,向读者普及有关进化的知识。“但在始祖鸟生活的年代,它并不是什么过渡型或者半成品”中,用“半成品”形容过渡型物种,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词生活化,使抽象的事物更加地通俗易懂。第三段讲述了寻找提塔利克鱼化石的过程,讲述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具有文学性。所以材料二虽然是科普文章,但是语言较为活泼,可读性强。(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塬上王剑冰一高铁列车出郑州一路往西,不一会儿就把大平原甩在身后。那不断起伏的莽莽黄土,一个接一个的长长隧道,简直不让人有半点喘息,好像你到陕地,就是体验起伏与明暗来了。让人奇怪,造物主当时发了什么疯,把这么多土堆积在这里。这种堆积带有点随意性,无规无则、无深无浅又无边无际,使黄河南岸这一片地域或裂为一道道沟壑,或隆成一丘丘山塬。这样,我就想到了那个“陕”字。陕在河南的三门峡,古时称为陕州。陕,狭窄逼仄,险崛奇特。陕之地块,在黄河以南也只有两条狭路可通,而后相逢于函谷关再莽莽西去。这样的地方,如何不为兵家所争?著名的秦晋崤之战,即发生于崤山天险。从洛阳伸出的丝绸古道,马蹄踏踏、车辙深深,风在每一退车辙间拉着深秋的多弦琴。而就是这条古道,秦皇汉武东巡的车辇,骑着青牛的老子,付人孕白、杜甫们,无不在其上蹒跚过。更为神奇的是,就在这一片险峻无比的山峡之上,由于崤山千仞巉岩的挤压、黄河万里怒涛的冲撞,竟然硬生生挤托出三道平平展展的土塬:张汴塬、西张塬和东凡塬。那塬亦如靖山突兀高耸,同黄河一般浑黄色冷,却是不含任何杂石。虽然干旱少雨,可如何不是造物主送给人类的一块宝地?于是土塬上有了一种奇特的居住和生活方式——地坑院。所谓地坑院,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下挖一个六七米深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然后在土坑的四壁再凿出八到十二孔窑洞。从地面上看,很像一个下沉的四合院。这种向下挖坑、四壁凿洞,与大地融为一体的构建,可谓别具匠心,而且不费什么材料,还防震、防风、防火、防盗,冬暖夏凉,四季宜居。它的窑洞顶上平于地面,远远望去,一马平川,除了各种各样的树和蓬蓬棵子,再看不到什么,但是地平线以下,却潜伏着成千上万座农家院落。多少年里,先民们在山上过着封闭而满足的生活,才不管山下发生什么事情。可以想见,在古道山峡间不断重复呐喊厮杀时,在黄河波涛一次次淹没城郭与田园时,三道塬上的地坑院一直四平八稳地独安于 天地一隅。“下院子,箍窑子,娶妻子,坐炕子。”这是流传于陕塬的民间小曲,也是无数庄稼汉的理想生活。黄土塬上的人们有了地坑院就有了安定的家,男人在土地上耕作刨食,女人在坑院里生儿育女、绣花纺织,逐渐形成了地坑院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直至我来的那天,三道塬仍有近百个村落,坑院上方冒着袅袅的炊烟。多少年来,外界对地坑院这种居住方式知道得并不多,以至听人说起,都会露出惊奇的神情,要找时间来走一走、看一看。而长居于此的人们也不知道,他们的所在,成了祖上的自豪和骄傲。作为中国六大传统建筑之首的生土建筑,地坑院已是人类居住发展史的实物见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活化石。偌大一个坑院,九孔窑的坑院,人们都走了。只留下我一个生命。我看见我自己,在这窑院里让孤单和恐惧发酵。我本不是塬上人,如果我是从塬上走出去又走回来的,我就不怕了。我对塬不熟悉,正因为我对它不熟悉,彼此间就显得陌生。于是恐惧产生。我必须尽快让这些消失,让亲切来到我们中间。我不停地走,用脚,用眼睛和呼吸说话。我开始体会到渐变的效果,我的嘴里开始哼出小曲,那实际上是发自内心。我的心已经温暖,温暖迅速向全身蔓延,就像抽血的右臂猛然松开橡皮筋。我的一部分血液,已经流向了这个山塬。我的眼睛累了,看了一天,一天都不曾停息,我想去睡觉,在那宽大的硬实的炕头上躺一躺,该是多么舒坦。窑洞上边是厚实的大地,像一层厚被子,盖在地坑院的上方。无限的厚、无限的重挤压下来。声音还在从四处传来、十分清晰。其实也没有什么声音,无非是些虫儿。再就是树上筛下来的风。在这远离喧嚣的乡间土塬,还能有什么声音?我对这个晚上的记忆是如此深刻,那种巨大的安静,让夜溶解得贴切而真实。城里总是寻求静,真的遇到静,却十分不适应。你看,这个时候又来了一声鸟鸣,什么鸟呢?莫非是猫头鹰?我的眼睛再一次睁开,又再一次合上。却仍然睡不着。那种静将你的觉打碎了,像一堆碎玻璃,一直拾掇不起来,你甚至忘记是怎么下到这个地坑中来的。哦,是经过了一个入地的拐弯的斜坡,再进入一个窑洞,把门关上,就把一切关在了外面。四合式的院子里只有一个方井向上,将一片天空收纳进来,同时收进来的。还有一束月光。月光游移,像谁挥着一把笤,扫着夜的尘。如果月没入云层,整个坑院就完全地黑透了,黑成整个的一团,如没有开挖之前的状态,瓷实、浑厚……什么时候听到了群鸟的鸣唱?叫不出名字的鸟儿未必是将身子挤在一起,却是把声音挤在了一起。你叫我嚷,即使是问话也等不得别人回,一个个只管自说自唱,这就构成了塬上无与伦比的鸟儿大会。 而地坑院,还在塬下沉沉地入睡,一点都没有知觉,只有我这外乡人被搅醒。还睡不着,起身向上走去。在塬上,我有些恐慌,又有些激动,我真的成了第一个早起走出地坑院的人吗?我观察着每一处小风的角落,倾听着每一张叶片的声响。真的,我走出了好远,坑院上方,还是我一个人。(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对“陕”的解读,既点明其地理位置,又体现出黄河南岸狭窄逼仄、险崛奇特的特征,并由此回溯陕地悠远的历史。B.地坑院的建成与陕塬的地质构造有关,与大地融为一体的居住和生活方式、体现了先民们不问世事、保守落后的精神状态。C.作为外乡人,独自游走在广袤的塬上,作者既因为陌生而感到孤单和恐惧、又产生了走进坑院,寻觅亲切之感的迫切愿望。D.作者写地坑院,同贾平凹《秦腔》中写秦腔一样,都写出了当地的山川风貌和风俗人情,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蕴。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在每一道车辙间拉着深秋的多弦琴”这一句敏锐地捕捉到陕地秋风的温柔多情,把古道的险峻奇崛描写得诗情画意。B.“下院子,箍窑子,娶妻子,坐炕子。”这首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小曲,生动地写出了地坑院中陕地百姓生活的安定和乐。C.作为人类居住发展史上的独特建筑,作者对地坑院作出了高度评价,将塬上的风俗民情和民族的心灵皈依紧密相连。D.本文与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相似,文中的“我”都游走在现实和想象之间,在时空的交错中体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趣。7.文章第二节写“我”在“巨大的安静”中无法入睡,其中蕴含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概括。8.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选定了一组关键词:自然·历史·生命。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答案】5.B6.A7.①因为不适应广袤土塬而感到孤单和恐慌;②夜晚“巨大的安静”中,对周围自然风物的感受更加真实;③在远离喧嚣的乡间土塬,逐渐对陕塬大地产生了亲切之感;④早起走出坑院后,感动于厚重的生命,激动之情油然而生。8.示例:①本文以“塬上”为题,描写了黄土地上独特的自然风貌。②在这广袤的大地上,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③ 作者以外乡人的视角,在博大的自然和悠远的历史中,感受陕地百姓的生存智慧,追溯真实而厚重的生活本源,探索生命与文化的深层内涵。【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B.“保守落后”错误。由原文你“多少年里,先民们在山上过着封闭而满足的生活,才不管山下发生什么事情“可知,体现的应是先民们不问世事、封闭而满足的精神状态。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温柔多情”“诗情画意”错误。“车辙”象征是陕地的历史。这个地方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这句话写出了陕地的秋风萧瑟凄凉的特点。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感受的把握能力。由原文“偌大一个坑院,九孔窑的坑院,人们都走了。只留下我一个生命。我看见我自己,在这窑院里让孤单和恐惧发酵”可知,因为不适应广袤土塬而感到孤单和恐慌。由原文“声音还在从四处传来、十分清晰。其实也没有什么声音,无非是些虫儿。再就是树上筛下来的风”可知,夜晚“巨大的安静”中,对周围自然风物的感受更加真实。由原文“我不停地走,用脚,用眼睛和呼吸说话。我开始体会到渐变的效果,我的嘴里开始哼出小曲,那实际上是发自内心。我的心已经温暖,温暖迅速向全身蔓延,就像抽血的右臂猛然松开橡皮筋。我的一部分血液,已经流向了这个山塬”可知,在远离喧嚣的乡间土塬,逐渐对陕塬大地产生了亲切之感。由原文“在塬上,我有些恐慌,又有些激动,我真的成了第一个早起走出地坑院的人吗?我观察着每一处小风的角落,倾听着每一张叶片的声响。真的,我走出了好远,坑院上方,还是我一个人”可知,早起走出坑院后,感动于厚重的生命,激动之情油然而生。【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本文的额题目是“塬上”,写到“那不断起伏的莽莽黄土,一个接一个的长长隧道”“这种堆积带有点随意性,无规无则、无深无浅又无边无际,使黄河南岸这一片地域或裂为一道道沟壑,或隆成一丘丘山塬”“陕之地块,在黄河以南也只有两条狭路可通,而后相逢于函谷关再莽莽西去”,可见,从自然的角度来看,本文以“塬上”为题,描写了黄土地上独特的自然风貌。 本文写到“这样的地方,如何不为兵家所争?著名的秦晋崤之战,即发生于崤山天险。从洛阳伸出的丝绸古道,马蹄踏踏、车辙深深,风在每一退车辙间拉着深秋的多弦琴。而就是这条古道,秦皇汉武东巡的车辇,骑着青牛的老子,付人孕白、杜甫们,无不在其上蹒跚过”,可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这广袤的大地上,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由原文“这种向下挖坑、四壁凿洞,与大地融为一体的构建,可谓别具匠心,而且不费什么材料,还防震、防风、防火、防盗,冬暖夏凉,四季宜居”“多少年里,先民们在山上过着封闭而满足的生活,才不管山下发生什么事情”“作为中国六大传统建筑之首的生土建筑,地坑院已是人类居住发展史的实物见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活化石”,可见,从生命的角度,作者以外乡人的视角,在博大的自然和悠远的历史中,感受陕地百姓的生存智慧,追溯真实而厚重的生活本源,探索生命与文化的深层内涵。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节选自李密《陈情表》)材料二:宇宙大变,一世无全人,饶、信持文之士,勇为乱臣贼子者尤众。少康①逃匿有仍氏者四十年,宣王②逃匿召公家者十有四年,夏周诸侯公卿大夫背叛者不见于史策,是何三代忠臣之多也!养吾洁身全节于深山密林间,屹然如黄河之有砥柱。先儒谓世有非常之变,天必预出非常之人以拟之,吾于是有望矣。艺祖皇帝最重读书人。天地折缺之余,正望其整顿;人极倾颠之际,正望其扶持。在天之灵,想亦不能忘情也。子房不能存韩而归汉,孔明不能兴汉而保蜀,君子怜之。今日之事,视二子尤难。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取讪笑于腐儒、俗吏、鄙夫、庸人,固宜。天地间大事决非天地间常人所能办使常人皆能办大事天亦不必产英雄矣。夷狄不可为诸夏之王,古今未有绝正统之时。使君臣上下同一豺狼蛇豕之心,而可立国,秦始皇、隋文帝必不再世而亡矣。使五帝三王自立之中国,而终为戎狄所灭;使君无桀纣幽厉之 恶,而一废不复兴,少康、宣王、东周、蜀汉之事,皆不可信臭。人力终有穷,天道终有定,壮老坚一节,终始持一心,吾独于养吾有望。某尝有言:人可回天地之心,天地不能夺人之心。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志之所在,气亦随之;气之所在,天地鬼神亦随之。愿养吾亦自珍重。儒者常谈,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在我辈人承当,不可使天下后世谓程文之士皆大言无当也。(节选自谢枋得③《与李养吾书》)【注】①少康:夏朝君主,在父死国灭后,报仇复国,实现夏朝中兴。②宣王:西周君主,其父周厉王施行暴政引发内乱,宣王为召穆公所救,后被拥立,实现西周中兴。③谢枋得:南宋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县)人。宋亡之后,元朝屡召不仕,绝食而死。9.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天地间A大事B决非天地间C常人D所能办E使常人F皆能办大事G天亦不必产H英雄矣。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廉,汉代所设荐举人才的科目,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晋时保留此制。B.一,指整个,与《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的“一”词义不同。C.三代,文中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被儒家视为礼义教化风行的太平盛世。D.再,指两次,与《项脊轩志》中“已为墙,凡再变矣”的“再”词义不同。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先陈说朝廷的征召经过及自己的两难处境,再将“私情”上升到践行国策的高度,有理有据,进一步消除皇帝的疑惑。B.谢枋得援引张良、诸葛亮史事,指出当下时局比当时更为艰难,想力挽狂澜不过徒留笑柄,言语中流露出无力感。C.谢枋得心系国家社稷,认为国家有难正是天降大任之时,希望读书人以史为鉴,矢志不渝,做千古流芳的大丈夫。D.材料二认为,如果君王并非残暴无道之人,那么王朝即使一时覆亡也依然有复兴的希望,否则历史上就不可能有中兴的故事。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3)人力终有穷,天道终有定,壮老坚一节,终始持一心,吾独于养吾有望。13.材料二至情至性,有丰富的情感内涵,请加以概括。 【答案】9.BEG10.D11.B12.(1)像臣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承担侍奉太子的职务,(皇上的恩遇)实在不是臣用生命所能报答的。(2)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停止奉养,远离祖母。(3)人的力量终究有穷尽的时候,天道终究有定数,从壮年到老年都坚守一贯的气节,自始至终都秉持一贯的心志,我只对养吾你抱有希望。13.①对投降变节者的痛恨;②对洁身守节者的赞扬和勉励;③匡扶社稷的的爱国之情。【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天地间的大事绝对不是天地间一般的人能做的,如果普通人能够办大事,老天也就不需要产生英雄了。“天地间大事”,“天地间”作定语,修饰“大事”,语意完整,中间不断开,作句子主语,较长主语需停顿,在B处断句;“所能办”是一个固定的所字结构,中间不断开,在E处断句;“使常人皆能办大事”是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中间不断开,在G处断句。综上所述,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的地方是:BEG。【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的“一”,把……看作一样。句意: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D.“词义不同”错误,“已为墙,凡再变矣”的“再”,两次。句意: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再”词义相同。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想力挽狂澜不过徒留笑柄,言语中流露出无力感”错误,结合原文“子房不能存韩而归汉,孔明不能兴汉而保蜀,君子怜之。今日之事,视二子尤难”“人力终有穷,天道终有定,壮老坚一节,终始持一心,吾独于养吾有望”可知,作者只是认为现在世事艰难,想要力挽狂澜还需要多多努力,是在勉励、赞美李羊吾。故选B。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猥”,自谦之词,犹“鄙”;“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当”,承担;“报”,报答。(2)“更相”,互相;“是以”,因此;“区区”,自己的私情。(3)“穷”,穷尽;“一节”,一贯的气节;“一心”,一贯的心志。【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原文“宇宙大变,一世无全人,饶、信持文之士,勇为乱臣贼子者尤众”可知,对投降变节者的痛恨;结合原文“人力终有穷,天道终有定,壮老坚一节,终始持一心,吾独于养吾有望”可知,对洁身守节者的赞扬和勉励;结合原文“儒者常谈,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在我辈人承当,不可使天下后世谓程文之士皆大言无当也”可知,作者满怀匡扶社稷的爱国之情。参考译文:材料一: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节选自李密《陈情表》)材料二: 天下大乱,全国没有一个完人,饶信的文士勇敢地揭竿起义的人尤其多。少康逃到有仍氏部族藏了四十年,宣王逃到召公家藏了十四年。夏周的诸侯公卿大夫,背叛他们的人没有在史册上出现,这就是为什么夏商周的忠臣这么多的原因!养吾在深山密林中洁身自好保全节操,就像黄河中的中流砥柱一样屹立。先世的学者说天下有不同寻常的变化,上天一定会预先出现不同寻常的人物来拯救它,我因此有了希望。太祖皇帝最重视读书人,国家被折损之时,正希望他们来整治;社会纲常被颠覆的时候,正希望他们来扶助。(对天下的责任)哪怕死去想来也不能忘怀。张良不能保全韩国于是归顺了刘汉,孔明不能复兴汉朝于是保全蜀汉,君子都同情他们。今天的情况,和两位先生比起来更加困窘,我们只能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那样努力,被迂腐的儒生、庸俗的小吏、鄙陋平庸的人嘲笑本来是应该的。天地间的大事绝对不是天地间一般的人能做的,如果普通人能够办大事,老天也就不需要产生英雄了。古今历史各个朝代中,如果汉朝正统嫡传的王朝还没有到统治断绝的时候,东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是不可能也没有机会当中原地区诸侯国(周代分封)的统治者的。假如君王臣子上下各人都同样具有豺狼蛇猪那样残忍卑劣之心,而由这样的统治者来建立国家,像秦始皇和隋文帝,则这样的国家传不了两代就会亡国。假如三皇五帝自最初在中原建立国家之时,而国家最终被戎狄所灭亡;假如君王不是桀纣幽厉那样凶恶残暴的人,国家却一次被覆灭而不得中兴,那么少康,宣王,东周,蜀汉,这些中兴的历史事实,都是不可深信的了?人类的力量终究有穷尽的时候,自然规律也终究是有定律的,老当益壮,坚守节操;由始而终坚持本心,我只有寄希望于养吾。我曾经说过,人可以使天地之心回转,天地不能改变人心。大丈夫行事,考虑对错不顾及好处坏处,考虑顺境逆境不顾及成功失败,考虑万世功业不顾及一生得失。志向在的地方,精神就在,精神在的地方,天地鬼神也跟随他。希望养吾也自我保重。儒家的人常说的所谓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正是由我们来承担,不可以让天下人和后世的人说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都是说大话没有担当的人。(节选自谢枋得《与李养吾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破阵乐·钱塘张先四堂互映,双门并丽,龙阁开府。郡美东南第一、望故苑、楼台霏雾。垂柳池塘,流泉巷陌,吴歌处处。近黄昏,渐更宜良夜,簇簇繁星灯烛,长衢如昼,暝色韶光,几许粉面,飞薨朱户。和煦。雁齿桥红,裙腰草绿,云际寺、林下路。酒熟梨花宾客醉,但觉满山箫鼓。尽朋游、同民乐,芳菲有主。自此归从泥诏,去指沙堤,南屏水石,西湖风月,好作千骑行春,画图写取。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开篇运用数词,“四堂”“双门”对举,衬出了龙图阁学士府第的恢弘壮丽。B.词人游赏西湖,见红花满桥,台阶如雁行排列;芳草盈道,似少女的绿色裙腰。C.词人写宾客沉醉于梨花美酒,酣畅快意,只觉得满山箫鼓之声,渲染了宴饮之乐。D.同写西湖,本词状湖上春光温暖和煦,有别于柳永《望海潮》秋景的清空冷寂。15.本词上阕多角度描绘了钱塘的夜景,请加以赏析。【答案】14.D15.①选取丰富意象:璀璨灯烛、辉煌长街、斑驳夜色、朱门粉墙,写出了钱塘夜景的热闹繁华。②选用灵动的视角:以流动的视角写夜景,景色随时序而变,由黄昏入夜的簇簇灯烛,到夜浓时的灯火如昼,再到夜深时的明暗斑驳写出了钱塘夜景的璀璨变化。【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清空冷寂”错误。柳永《望海潮》最典型的秋景为“重湖叠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8-11 03:36:02
页数:18
价格:¥2
大小:50.3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