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4章解直角三角形24.3锐角三角函数第1课时教案(华东师大版九上)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4.3锐角三角函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2.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教学难点】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课前准备无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牛庄打算新建一个水站,在选择水泵时,必须知道水站(点A)与水面(BC)的高度(AB).斜坡与水面所成的角(∠C)可以用量角器测出来,水管的长度(AC)也能直接量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类型一】正弦函数如图,sinA等于(  )A.2B.C.D.解析: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可得sinA=,故选C.方法总结: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类型二】余弦函数在Rt△ABC中,∠C=90°,AB=13,AC=12,则cosA=(  )A.B.C.D.解析:∵Rt△ABC中,∠C=90°,AB=13,AC=12,∴cosA==.故选C.方法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余弦等于这个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3 【类型三】正切函数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tanA=(  )A.B.C.D.解析:在直角△ABC中,∵∠ABC=90°,∴tanA==.故选D.方法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切等于它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探究点二:求三角函数值如图,在△ABC中,∠C=90°,点D在BC上,AD=BC=5,cos∠ADC=,求sinB的值.解析:先由AD=BC=5,cos∠ADC=及勾股定理求出AC及AB的长,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解:∵AD=BC=5,cos∠ADC=,∴CD=3.在Rt△ACD中,∵AD=5,CD=3,∴AC===4.在Rt△ACB中,∵AC=4,BC=5,∴AB===,∴sinB===.方法总结:在不同的直角三角形中,要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清它们的边角关系,结合勾股定理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如图,在△ABC中,AD是BC上的高,tanB=cos∠DAC.(1)求证:AC=BD;(2)若sinC=,BC=36,求AD的长.解析:(1)根据高的定义得到∠ADB=∠ADC=90°,再分别利用正切和余弦的定义得到tanB3 =,cos∠DAC=,再利用tanB=cos∠DAC得到=,所以AC=BD;(2)在Rt△ACD中,根据正弦的定义得sinC==,可设AD=12k,AC=13k,再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CD=5k,由于BD=AC=13k,于是利用BC=BD+CD得到13k+5k=36,解得k=2,所以AD=24.(1)证明:∵AD是BC上的高,∴∠ADB=∠ADC=90°.在Rt△ABD中,tanB=,在Rt△ACD中,cos∠DAC=.∵tanB=cos∠DAC,∴=,∴AC=BD;(2)解:在Rt△ACD中,sinC==.设AD=12k,AC=13k,∴CD==5k.∵BD=AC=13k,∴BC=BD+CD=13k+5k=36,解得k=2,∴AD=12×2=24.三、板书设计锐角三角函数1.正弦的定义2.余弦的定义3.正切的定义4.求三角函数值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直角三角形为主线,力求体现生活化课堂的理念,让学生在经历“问题情境——形成概念——应用拓展——反思提高”的基本过程中,体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感受探究的乐趣,使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深化理解,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来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是通过对学生参与学习的启发、调整、激励来体现自己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起着积极作用.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数学
发布时间:2023-08-10 01:57:01 页数:3
价格:¥1 大小:226.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