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8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28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精选试题)一、单选题1.1971年,美国与英、法、苏在柏林签订了《西柏林协定》,保证今后不在西柏林地区使用武力威胁;1973年,美国与苏联讨论了包括欧洲安全、经济合作、人道主义合作等问题,推动了欧安会的顺利召开。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美国霸权主义的破产C.合作共赢成为各国共识D.美苏关系的有限缓和【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柏林地区原先为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控制,而20世纪70年代美国寻求与苏联合作,共同推动欧洲局势的缓和,这反映出当时美苏之间由对抗转为缓和性的谈判与合作,D项正确;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出现在两极格局瓦解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美国霸权主义的破产”说法错误,这一时期美国实力只是相对衰落,但仍居于世界霸主地位,排除B项;“成为各国共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2.如图是二战后苏联的一幅讽刺漫画。图中火箭上的“HATO”指的是“北约”,军人的身上都带有本国货币的符号。该作品的寓意是A.揭露美国借北约实现自身战略的B.凸显资本主义军事集团的内部团结C.呼吁苏联建立对抗北约的战略同盟D.指出马歇尔计划促成了欧洲的复兴【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示内容说明各国都被绑定到北约的火箭上,这就揭露了美国是在借助北约实现自身战略目的,A项正确;苏联是在抨击美国,并不是凸显资本主义军事集团的内部团结,排除B项;漫画内容是在抨击美国,并不是呼吁建立对抗北约的战略同盟,更不是肯定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排除CD项。故选A项。3.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据此可知,古巴导弹危机A.客观上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B.促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加快了欧洲走向联合的进程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在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关系的缓和,结合所学可知,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的缓和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A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排除B项;欧洲的联合进程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前就已经开始,而且1962年后欧洲联合的进程并未加快,排除C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而且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二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各地建立和操控了一系列军事政治组织(如下表所示)。这些组织的战略意图在于成立时间组织或条约名称主要参加国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南欧等12个国家1951年9月《美澳新安全条约》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952年4月《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美国、日本1953年8月《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美国、韩国1955年2月东南亚条约组织美国、英国、法国、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1955年11月巴格达条约组织英国、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A.全力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B.抑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C.与苏联争夺亚非中间地带D.遏制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二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各地建立和操控了一系列军事政治组织”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破裂,走向美苏争霸,美国成立的一系列组织,其意图是为了遏制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D项正确;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才成立,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A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二成立的军事组织,不是为了抑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排除B项;材料信息并没有涉及与苏联争夺亚非中间地带,而且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的意图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5.1945年4月,杜鲁门就任总统一周后,即召集相关官员和专家商讨对苏政策问题。因战争尚未结束,杜鲁门此时还赞同与苏联继续合作,但同时表示:他在对苏关系方面“准备采取坚定的态度”。由此可见A.杜鲁门拉开了“冷战”的序幕B.当时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C.美苏对抗根源是意识形态差异D.美国是二战后冷战的主要制造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1945年4月,杜鲁门就任总统一周后,即召集相关官员和专家商讨对苏政策问题”,可见美国在二战期间就萌生了对苏联的遏制政策,D项正确;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帷幕,排除A项;依据材料,1945年4月,美苏同盟关系还未破裂,排除B项;美苏对抗的根源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排除C项。故选D项。6.1946年3月,英国驻苏联使馆临时代办弗兰克.罗伯茨向外交部建议,“要像战时解决军事战略问题那样来处理英苏关系”,“必须认识到苏联不可能成为可信赖的朋友,但同时我们应努力防止这种缺乏友谊的状态转化成敌对”。该建议被英国政府接受。这一建议A.推动了英国对苏联政策的转变B.延缓了英国对苏联冷战进程C.体现了英国期望保持大国地位D.反映了苏联与西方关系缓和【答案】A【解析】弗兰克.罗伯茨项英国外交部提出外交建议并被英国政府接受,这有利于推动英国对苏联政策的转变,故选A;发动对苏联冷战的是美国不是英国,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英苏关系的调整,不能体现英国期望保持大国地位,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英苏关系,不能说明苏联与整个西方关系的缓和,排除D。7.下面部分章节目录出自于《剑桥冷战史》据此可知,该书A.将冷战置于更广阔的时空中考察B.忽视了美苏在冷战中的主导作用C.认为冷战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D.对冷战起源的研究更加接近事实【答案】A【解析】通过分析《剑桥冷战史》的部分章节目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书联系1917年即十月革命、一战等问题,从意识形态、非殖民化、欠发达世界和世界经济等多个角度,研究冷战的起源与发展,说明其将冷战置于更广阔的时空中考察,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剑桥冷战史》忽视了美苏在冷战中的主导作用,B项错误;冷战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只有部分目录不能说明《剑桥冷战史》对冷战起源的研究更加接近事实,D项错误。8.下表为1946-2016年间联合国成员国会费缴纳比例(百分比)的变化情况。据表格可以看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日本已成为政治大国B.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C.区域集团化优势明显D.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答案】B【解析】通过分析表格中数据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联合国主要成员国会费缴纳比例的升降,反映出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体现了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发展历程,B项正确;当今世界日本是经济大国,但不是政治大国,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区域集团化”优势明显,C项错误;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9.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着重体现了美国通过黑人爵士乐演唱家来起到沟通的作用,让非洲人民了解到美国,对美国产生好感,结合时间信息“20世纪50年代中期”可知这是美苏争霸的一种具体体现,美国此举是通过文化渗透来达到争夺中间地带的目的,D项正确;“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的表述没有反映材料的内涵,美国此举不是为了内部问题,而是着重于外部问题,排除A项;材料所述举动不是显示美国的经济实力,因为这是一场文化交流,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运动开展于20世纪60年代,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C项。故选D项。10.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冷战指两国或两个国家集团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的总称。材料反映了苏联与美英之间的对抗,以“切断交通”、“空运物资”的形式进行,这体现了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的特征,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双方针对德国而采取的对抗方式,故A、B、C三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出。11.20世纪50年代,苏联研制的计算机只能进行每秒3000次的运算,而美国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却达到每秒15000次。60年代后期,苏联成功缩短与西方计算机技术的差距。这表明A.冷战加剧了高科技竞争B.技术差距加速美苏全面对抗C.信息革命改变世界格局D.美苏关系缓和促进技术进步【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计算机技术明显落后于美国,到60年代,苏联成功缩短了与西方计算机技术的差距,说明冷战格局下美苏的对抗也反映在科技领域,由此得出冷战也加剧了东西方的高科技竞争,A正确;B错在“全面对抗”的说法,排除;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格局仍属于美苏两极格局,并没有因为信息革命而发生重大改变,C排除;题干中反映的苏联极力缩短与西方计算机技术的差距,说明美苏之间的对抗和竞争,无法体现美苏关系缓和,D排除。故选A。12.如图是英国漫画《TAKEMEIN,MISTER?》(带我进去吧,先生?)。该漫画意在揭示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A.奠定了两极格局框架B.改变了大国力量对比C.加剧了美苏利益冲突D.凸显了强权政治色彩【答案】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由材料漫画内容可知,小国被排挤在外,必须有“大人陪伴才能进去”,体现了这次会议具有强权政治色彩,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两极格局框架,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大国力量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美苏利益冲突,排除C项。故选D项。13.1962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大量军舰和飞机,将古巴“隔离”。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是,美苏对危机的处理十分谨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信,通过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这说明A.冷战中包涵着自我控制的机制B.冷战局势得到缓解C.两极格局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D.军备竞赛回归理性【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在对抗的同时,为避免军事冲突引发核战争而寻求对话,形成了一种自我控制机制,A项正确;此后的冷战局势没有得到缓解,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两极格局不完全和不对称,排除C项;危机之后,军备竞赛依然在进行,且材料没有体现“军备竞赛回归理性”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4.二战后,美苏争锋,冷战局面出现。如图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示意图,结合所学,分析判断①美苏核赌博造成的危机是冷战背景下第一次“特种战争”②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华盛顿、纽约处在导弹射程之内③美苏对抗与危机虽不时发生,但双方力图寻求途径达成妥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④美国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由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示意图可以看出: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华盛顿、纽约处在导弹射程之内,美国也对古巴实行了海上封锁,故②④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背景下第一次“特种战争”指的是越南战争,故①错误;由结果来看,双方力图寻求途径达成妥协,故③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②③④,故D正确,ABC错误。15.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可知,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援助态度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体制的运行机制,A选项排除。材料与重塑国家精神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程度,D选项排除。16.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答案】C【解析】日本成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美国为了减少日本对自己的威胁,对日本经济进行了粗暴干涉,因此可以说明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故选C项;“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后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题意主要反映了美国对日本经济的干涉,没有体现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故排除B项;“开始建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美国此时已经是世界经济的霸主,故排除D项。二、材料分析题17.有人认为冷战是“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抗”。阅读下列材料: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欧洲也就和德国一样被冷战一分为二。——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它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斗争而不兵戎相见。……冷战使美国在世界政治的多个重大问题领域和多个重要地理区域,形成了显著的美国霸权。同时,美国在战后初期宽待德国和日本,助其复兴,以后又长期在安全、贸易和金融方面予以照顾和特殊优惠,从而有力地帮助了它们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或者说成为美国比较强劲的经济竞争对手。——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权力关系再调整”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美苏“行动和反行动”的主要特点。(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冷战与美国霸权”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1)原因: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意识形态的冲突。特点:军事对峙但不付诸战争;(政治对抗但保持和平共处;)经济割据并形成两大对抗市场。(2)论点:美苏冷战使美国确立世界霸权,但其霸权地位也受部分削弱论据①使美国确立世界霸权。通过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成为世界经济霸主;通过操纵联合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确立政治霸权;建立并控制北约,成为军事霸主。②霸权地位受部分削弱。美苏长期对抗,也消耗了美国实力,动摇了霸主地位;扶持德国和日本复兴,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冲击美国经济和政治霸权;冷战背景下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拖累了美国,削弱了其霸权地位。【解析】(1)根据“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原因主要是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和意识形态的冲突。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特点主要是冷战为主,经济上进行割据形成两大对抗性市场。(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结合美苏冷战的相关史实对“冷战与美国霸权”的论题进行论述,史实引用合理,言之有理即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此前由西欧列强所主导的世界格局,美苏“冷战”很快爆发,随之欧洲成为“冷战”的中心区。1947年,美国抛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继而推动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这就是大西洋联盟政策实施的一连串标志。至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确定。尽管双方在一些国际问题上出现分歧。但美欧在共同遏制苏联方面仍存在一致的根本利益。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欧“特殊关系”迎来了第一个转折点。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北约组织应该是一个彼此完全平等的主权独立的国家联盟,而不能是一个含有主从关系的组织。在改组北约的要求被拒绝后,戴高乐采取了一系列激进措施,包括最终退出了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机构。法国此举使大西洋联盟陷入了一场严重危机,成为西方阵营分化的重要标志。材料二  1993年,美国微调了对欧政策,美国表示支持欧洲搞经货联盟,原则上也赞成欧盟发展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显示了对欧洲一体化较为灵活的态度。同时,美国政府主张改造北约,以利于美国继续通过北约控制欧洲。在美国的推动下,北约修改了军事战略,增加了政治职能,还计划进行东扩。为缓解欧盟要求发展自身防务的压力,克林顿政府还提议在北约内建立一支“诸兵种联合特遣部队”,以使西欧联盟的部队能在美军不参加的情况下独立采取行动,执行使命过程中可使用北约的设施。美欧关系出现历史性调整,即从冷战时期依附性质的“特殊关系”向后冷战时代趋向平等的“正常关系”转变。——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一战后美欧关系纵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后冷战时代美欧关系走向“正常关系”的历史条件。(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欧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答案】(1)变化:美欧关系开始破裂,美国在大西洋联盟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原因:西欧一体化的发展;西欧整体实力的增强;苏联对西欧的威胁相对减轻;国际政治民主化潮流的推动。(2)历史条件: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欧盟的成立。(3)历史启示:西欧国家与美国既存在合作,也存在对抗;国家间的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了决定它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关系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1)问第一小问,概述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变化,学生可根据材料中的“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确定”“法国此举使大西洋联盟陷入了一场严重危机,成为西方阵营分化的重要标志”等信息可得出“美欧关系开始破裂,美国在大西洋联盟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第二小问,关于其变化的原因,学生根据当时国际背景,从西欧实力增强、苏联威胁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等角度阐述即可。第(2)问关于后冷战时代美欧关系走向“正常关系”的历史条件,学生可根据材料中的欧盟的信息得出,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美国本国实力变化等角度分析即可。第(3)问历史启示,学生从国际关系变化决定因素和美欧关系变化等角度分析即可,可概括得出西欧国家与美国既存在合作,也存在对抗;国家间的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了决定它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19.由于地理位置和所控制的自然资源会使国家处于优势或处于不利地位,国家将对外方略置于地缘政治角度来着重考虑,通常被称为地缘战略。材料一  材料二  新中国的成立打破了战后美苏安排的东方格局。为此,美国强调不允许“丢失”中国周边的朝鲜、越南。越南加入中苏同盟后,其在美国地缘政治战略中的地位迅速蹿升。美国积极支持并援助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为此越南共产党请求中国提供有力援助。美国又组织“联合国军”出兵朝鲜并打过三八线。在危急时刻,朝鲜政府向中国政府求援。中国认为美国支持法军在越南的行动,已经威胁到华南和西南。而占领台湾已经威胁到华北、上海。如果再压到鸭绿江边,对中国更不利。中国反复权衡,最终决定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在中国的努力下,1953年、1954年有关各方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和《印度支那停战协定》。——摘编自陈宾,吕彩云《援越抗法与抗美援朝战略抉择的共同性》(1)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缘战略视角简要分析美国军事干涉印度支那和朝鲜的主要原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对美国采取上述反制行动的意义。【答案】(1)美苏在全球范围的对抗;认为中苏同盟的扩大威胁其东亚战略利益;军事干涉与中国接壤的朝鲜半岛与印度支那,可直接威胁中国、遏制社会主义阵营。(2)打乱了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保卫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了国际地位:维护了东亚地区的和平和稳定;稳定了社会主义阵营。【解析】(1)根据图示内容可知印度支那和朝鲜都属于亚洲国家地区,接近中国和苏联,因此美国军事干涉印度支那和朝鲜的主要原因可从美苏冷战、威胁中国、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角度进行分析。(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对美国采取的反制行动有利于打乱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从而保卫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为新中国经济建设赢得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国际地位,同时维护东亚地区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稳定。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中的国际秩序变迁事件美国主导的北大西洋秩序(1945—至今)苏联主导的“东方"秩序(1945—1991)主要覆盖区域西欧和北大西洋东欧秋序内权力集中程度高,之后中(缘于西欧恢复)高,之后中(缘于东欧部分国家,特别是东德的经济恢复)变迁结局持续并于1991年后扩展内部分裂,最终全面崩溃核心诱因综合国力优势战略失当内部团结综合国力劣势战略失当内部分裂——摘编自唐世平《国际秩序变迁与中国的选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论题: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形成了尖锐的对峙。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没有了共同的敌人,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存在着冲突和对峙,20世纪50年代,两国先后成立了一系列对抗性的政治、经济、军事组织进行对抗,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美苏两极对峙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由于苏联在二战结束迟迟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在其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滞后,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结论:美苏的对峙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同时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根据材料“历史中的国际秩序变迁”的整体或者任意一点拟定论题,例如根据表格“美国主导的北大西洋秩序”和“苏联主导的‘东方’秩序”的覆盖区域、权力集中程度、变迁结局、核心诱因等方面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提炼论题为“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形成了尖锐的对峙”。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苏对峙这一论题,从二战结束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美苏对抗的过程及影响、两极格局的瓦解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强调美苏对峙加剧了世界的紧张,但同时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03 10:33:01 页数:13
价格:¥3 大小:1.50 M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