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第26讲 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试题)
第26讲 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26讲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精选试题)一、单选题1.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认识历史。下列示意图呈现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国际联盟内部隐藏的矛盾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D.冷战形势下的对抗和冲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逐渐形成德意奥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其中英德矛盾是最主要矛盾,这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A项正确;国际联盟成立于1920年1月10日,解散于1946年4月,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39年9月,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C项;冷战开始于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D项。故选A项。2.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关德国间谍和德国统治欧洲的阴谋的众多书籍,如《1910年入侵英伦》《威廉来了:霍亨索伦王朝统治下的伦敦》在英国广受欢迎;描写德国战胜英国的《英格兰的报应》《德国未来100年》等小说也在德国畅销。据此可知A.军国主义思想控制社会舆论B.英德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C.文化界对战争爆发负有责任D.人们对局势发展持负面态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有关德国间谍和德国统治欧洲的阴谋的众多书籍”和“描写德国战胜英国”的小说畅销,这说明文学创作对战争的爆发负有一定的责任,C项正确;军国主义思想控制社会舆论,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英德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在文化界与战争爆发的关系,没有体现人们对局势发展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3.1918年1月,一种流感从美国爆发,随美军进入欧洲并波及亚洲和北非国家。到7月病毒发生变异,流感瘟疫在全球各地几乎同时爆发,死亡人数远超战争,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之一。这反映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历史合力论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阶级斗争学说【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一战的结束和流感的爆发有密切的关系,这体现了唯物史观中全面分析问题的思路,即历史结果是众多因素推动导致的,是历史合力论,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A、C、D三项涉及的唯物史观无关,排除。故选B项。4.一战之前,外国对华投资的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幅度同英美两国的经济周期一致,表现为英美两国经济扩张则加大对华投资,经济不景气则减少对华投资。一战之后,外国对华投资的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幅度则只与美国经济周期保持一致。这一变化说明( )A.西方列强侵华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B.一战对英国经济造成了毁灭性打击C.世界金融中心已从英国转移到美国D.一战后美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增大【答案】D【解析】一战前,在对华投资中,英美两国并驾齐驱,但是一战后,外国对华投资的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幅度则只与美国经济周期保持一致,这说明一战对英美两国的影响不同,英国实力削弱,美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增大,D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列强对华侵略的格局变化,排除A项;B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世界金融中心的转移,排除C项。故选D项。5.(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赢得国际社会的入场券,首次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国际关系体系的重新安排,成为国际联盟的创始国之一。材料意在表达中国( )A.收回了山东的全部权益B.重新回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C.探索自强救国道路的努力D.重新回到世界支配大国的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赢得国际社会的入场券,首次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国际关系体系的重新安排,成为国际联盟的创始国之一”可得出材料强调中国通过参加一战,成立参与成立国联,以此来挽救民族危亡,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BD项不是材料主旨,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D项。故选C项。6.一战后,战胜国缔结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和约》规定重新划定德国疆界,限制德国军备,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虽然华盛顿会议的规定限制了美英等国的海军军备,但日本仍保留诸多特权。材料反映出A.强权政治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B.一战极大削弱了殖民主义力量C.新秩序的建立保证了国际环境的和平D.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发生改变【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重新划定德国疆界,限制德国军备”“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限制了美英等国的海军军备”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的强权政治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A项正确;虽然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力量,但“极大”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证明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维持世界的和平,C项说法错误,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排除D项。故选A项。7.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期间,美国发放高息债券引起日本不满,日本爆发反美浪潮,甚至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此前英国已经认定与日本必有一战,并开始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这反映了A.经济危机造成国际关系恶化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道路受阻C.英美在亚太找到利益共同点D.华盛顿会议未消除亚太冲突【答案】D【解析】根据“美国发放高息债券引起日本不满,日本爆发反美浪潮,甚至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此前英国已经认定与日本必有一战,并开始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可得出一战后有关亚太地区的华盛顿体系内部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即美日英之间都存在矛盾,D项正确;当时没有经济危机,排除A项;B项是在二战后,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英美的共同点,排除C项。故选D项。8.1920年到1925年,为了方便波兰西部的德国人返回国内,德国建立了26个“回乡集中营”,到1923年初的时候,这样的集中营达到了同时容纳4000人的记录;同时,阿尔萨斯一洛林地区也有大约12万人回到了德国。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源于A.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动B.对德分区占领的影响C.德国国民经济的恢复D.现代民族主义的兴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动和领土的新划分而导致了德国难民的回归问题,A项正确;二战后,对德分区占领,排除B项;1924年起,德国处于战后的相对稳定时期,开始从事恢复与发展经济工作,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材料没有涉及现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A项。9.下图为二战时期的漫画,漫画盘子上的馅饼写着“捷克斯洛伐克”,左边戴礼帽的是英法领导人。此漫画意在A.讽刺西方大国对侵略行为的姑息纵容B.谴责捷克斯洛伐克的亲德立场C.论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正当性 D.指明《凡尔赛和约》的虚伪性【答案】A【解析】漫画描述的是英法领导人将捷克斯洛伐克当作馅饼喂给了头戴纳粹帽的恶犬,这一事件对应的是慕尼黑协定,标志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A正确;捷克斯洛伐克是被牺牲的对象,其并不亲德,排除B;漫画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无关,排除C;《凡尔赛和约》旨在宰割德国,明显与漫画内容不符,排除D。10.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的纪念日,美国国防部发表电子宣传册《欧洲胜利日:庆祝与思考的时刻》,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德国与苏联入侵波兰之时”,而在1939年10月26日,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在上议院演讲中称“必须明白:德国与苏联在波兰的行为有所不同……苏联政府推进的边界,大体正是凡尔赛会议后寇松爵士提倡的边界”。这表明A.美英在对苏政策方面存在分歧B.政治目的影响对国际争端的评判C.美国否认苏联对于二战的贡献D.英国纵容苏联以维护凡尔赛体系【答案】B【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5周年是2010年,美国在2010年宣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德国与苏联入侵波兰,是出于反对俄罗斯的需要,英国认为德国与苏联在波兰的行为有所不同,是出于拉拢苏联,对付德国的需要,都是因为政治目的影响其对国际争端的评判,B项正确;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5周年是2010年,此时苏联已经解体近二十年,不存美国对苏政策,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美国关于苏联对二战贡献的评判,排除C项;英国并不是纵容苏联,目的也不是维护凡尔赛体系,而是意图拉拢苏联,对付德国,排除D项。故选B项。11.在波茨坦会议上,苏、美、英“三巨头”都没有分裂德国的打算,他们要把被占领的德国作为一个经济体,如果可能的话,将来把它当作一个政治体来对待。就美英两国来看,他们这样做是为了A.对苏联占领区发展施加影响B.维护德国的完整与独立C.继续维持与苏联的同盟关系D.推动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波茨坦会议召开时,法西斯德国已经溃败,对德国分区占领已经实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结束指日可待,此时,美英与苏联的矛盾已日趋尖锐,为了制衡对方,双方都想对对方的占领区施加影响,都有控制整个德国的愿望,A项正确;他们合作的目的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既不是维护德国的利益,也不是维护为了同盟关系,排除BC两项;早在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已经答应在欧洲战事结束三个月内对日作战,排除D项。故选A项。12.美国于二战期间提供约1000亿美元军用物资给苏联、英、法、中等盟国。作为回报,美国获得了部分在盟军领土上的军事基地租借权。这种情形 A.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B.推动了世界格局发生改变C.延续了美国门户开放政策D.意昧着新政取得一定成效【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二战期间美国通过援助获得了一些地区的军事基地的租借权,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军队在亚欧很多地区驻扎并建立军事基地,意味着在国际关系中欧洲权力衰落、美国逐渐取得核心地位,推动了世界格局发生改变,B项正确;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保障,而不是美军基地的建立,排除A项;美国的门户开发政策强调的是“机会均等、利益均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新政是经济大危机期间,罗斯福出台的一系列挽救危机的措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打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1944年10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国临时政府。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法国重新被其他国家认可主要是由于( )A.法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B.法国是资本主义国家C.大国平衡势力的需要D.法国在二战中的贡献【答案】C【解析】据材料“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结合所学可知,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继续坚持抵抗,并得到美英苏等国的承认,而且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是因为随着二战接近尾声,英美等西方国家需要联合法国对抗苏联,这是大国平衡势力的需要,C项正确;据材料“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这与法国历史是否悠久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法国重新被其他国家承认,与社会性质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二战刚刚开始,法国就沦亡,因此其重新被其他国家承认余“其在二战中的贡献”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1939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开会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会上面对意大利和德国提出的由德国占领苏台德地区的建议。法国总理吹捧这是“本着客观和现实的精神提出来的”,英国首相竟宣称他也“想到过一个同这个建议相似的解决办法”。这表明英法A.极力遏制法西斯扩张B.无力抗击德国的侵略C.努力维护欧洲的和平D.大力的推行绥靖政策【答案】D【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开会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最终签订《慕尼黑协定》,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D项正确,排除A项;英法不是无力抗击德国,而是对德国妥协,排除B项;英、法的绥靖政策,没有起到维护欧洲和平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15.二战爆发后,美国逐步打破贸易壁垒,以贷款、租借的方式援助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中苏美英等国以原料和其他物资互通有无,或以劳务输出互助合作,并建立了许多经济协调组织,如联合生产与资源委员会和联合粮食委员会。这些做法的深远影响是( )A.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B.加强了全球生产计划性C.开创了全球金融一体局面D.形成了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答案】A【解析】根据“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中苏美英等国以原料和其他物资互通有无,或以劳务输出互助合作,并建立了许多经济协调组织,如联合生产与资源委员会和联合粮食委员会。”可得出,在反法西斯过程中各国加强经济合作与往来,有利于全球贸易的发展,A磺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计划性,排除B项;“开创”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与两极格局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6.据《二十世纪以来的战争和平与世界发展》载,雅尔塔体系包括:欧洲雅尔塔体系,即通过分区占领划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东亚雅尔塔体系,即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即把其他地区的殖民地转交给联合国托管……这体现出雅尔塔体系A.大国强权政治色彩B.顺应多极化的趋势C.承认民族解放运动D.倡导和平民主原则【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英和苏联等强国对弱国的瓜分和控制,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政治多极化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与民族解放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相悖,排除D项。故选A项。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在为所有民族的自由、自治政府以及不受限制的发展而战,因此,结束战争的安排的每一点都应为了这一考虑之故而设计与执行。错误首先必须被更正,然后要建立必要的保护措施,以防那些错误会再次被犯下……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应该在其不愿接受的主权之下生活。任何土地,除了为生活于其上的人民的平等的生命与自由权之故,都不应改变主人。除了对明显的错误行为而进行的赔偿之外,不应要求任何赔款。除了为保证世界未来的和平以及世界人民未来的福利与幸福计,不应对权力进行任何重新调整。然后,世界上的自由人民将会共同订立一个盟约,进行真诚的、实际的合作,这将能够结合起各个民族的力量,以在其彼此之间的行为中保证和平与正义。——节选自伍德罗·威尔逊1917年5月26日演讲材料二 战争与和平,对比明显,却在一个共同的背景下变化着。对1914年的大灾难,德国负有责任。只有一个职业骗子才会否认这一点……我有时会深入到德国文化的神圣洞穴当中去,大家都知道,这就是啤酒馆。一条大走廊上聚集着一大群人,在烟雾和啤酒之中,是流行的民族主义叫器,震耳的钢号声带着这德国最高的声音直上云霄“德意志高于一切”男人、女人、孩子,每个人都在这神圣的泥菩萨面前带着收意地丧失了思考能力,眉毛以抑制不住的力量拧在一起,眼神迷失在无限的幻梦之中,嘴巴因顽强的般力而扭曲,在虚幻的期望之中,陶醉于不切实际的希望。这些都是不久即将实现的,只要命运之神所选定的首领发布命令。你在这里看到的只是一个古老然而幼稚的民族的基本框架。——乔治·克雷孟梭《胜利者的光荣与痛苦》(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威尔逊与克里蒙梭的和平目标的分歧,分析其出现的原因。(2)这种分歧对未来国际局势产生了怎样影响?【答案】(1)分歧:威尔逊认为和平要建立在正义与和解基础之上;克里蒙梭充满对德国的厌恶与不信任。原因:美国方面①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②美国希望借重构国际格局的时机削弱英法殖民霸权,谋求未来世界格局中的领导地位;③威尔逊的理想主义政治理念。法国方面①普法战争之后,法德积怨颇深,德国是法国实现欧洲霸权、对外殖民扩张的重要障碍;②一战期间,法国是主战场,遭受严重损失;③法国力主肢解德国,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以便法国称霸欧洲大陆。(2)①英法继续操纵巴黎和会与战后世界秩序,继续扩展自己的殖民势力。②美国因为没有得到满意结果,选择孤立主义路线。③德国等战败国受到不平等对待,对凡尔赛体系极为不满,为后续二战的发生埋下伏笔。【解析】 (1)分歧:根据材料“界上的自由人民将会共同订立一个盟约,进行真诚的、实际的合作,这将能够结合起各个民族的力量,以在其彼此之间的行为中保证和平与正义”可知,威尔逊认为和平要建立在正义与和解基础之上;根据材料“战争与和平,对比明显,却在一个共同的背景下变化着。对1914年的大灾难,德国负有责任。只有一个职业骗子才会否认这一点”可知,克里蒙梭充满对德国的厌恶与不信任。原因:美国方面: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希望借重构国际格局的时机削弱英法殖民霸权,谋求未来世界格局中的领导地位;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威尔逊的理想主义政治理念。法国方面: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普法战争之后,法德积怨颇深,德国是法国实现欧洲霸权、对外殖民扩张的重要障碍;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法国是主战场,遭受严重损失;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力主肢解德国,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以便法国称霸欧洲大陆。(2)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继续操纵巴黎和会与战后世界秩序,继续扩展自己的殖民势力。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因为没有得到满意结果,选择孤立主义路线。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等战败国受到不平等对待,对凡尔赛体系极为不满,为后续二战的发生埋下伏笔。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传统观点认为,正是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苏德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之前处于绝对优势的纳粹德国在战役中元气大伤,而苏联则是乘势而上,不断取得重大战役的胜利,为最终打败纳粹德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从世界意义上看,斯大林格勒战役极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更加坚定地加入反法西斯战争。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也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同意1943年是二战进入根本转折的一年,但他更强调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并未明确上升到二战转折点的高度。英国人似乎也不太同意这一论断,著名史学家查尔斯·富勒就曾指出:“阿拉曼战役是为保卫盟国利益最具决定意义的一场陆战。”这无疑是把阿拉曼战役视为二战的转折。另一位英国学者H·鲍德温在《胜败之战》中,更是列举出了十几个二战的转折点,涵盖了二战的各大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只是其中之一。近几年,俄罗斯的学者也开始对这一观点表达不同看法。历史学家安.尼……梅尔察洛夫就认为二战的转折不可能在某一次战争中完成,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认为之前的莫斯科保卫战就已经开始了这一过程,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转折的继续。——摘编自高强《被误读的斯大林格勒战役》(1)根据材料,概括材料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不同观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观点各异的因素。【答案】(1)观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众多,斯大林格勒战役仅是其中之一;二战的转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间既包括胜利也包括失败。(任答三点即可)(2)因素:传统观点影响史学研究;研究者掌握的史料各异;研究者研究的角度、方式不同;研究者站在各自国家、民族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史学研究的与时俱进。 【解析】(1)观点:根据“传统观点认为,正是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苏德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得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根据“但他更强调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可得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根据“这无疑是把阿拉曼战役视为二战的转折。”得出阿拉曼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结合所学可得出二战的转折点众多,斯大林格勒战役仅是其中之一;二战的转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间既包括胜利也包括失败。(2)因素:根据所学可从传统观点影响史学研究;研究者掌握的史料各异;研究者研究的角度、方式不同;研究者站在各自国家、民族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史学研究的与时俱进等角度理解与概括。19.【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在欧洲方面,德意志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材料二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年12月)(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答案】(1)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正义战争)。(2)帝国主义战争:英法采取绥靖政策,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战争最初在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解析】第(1)问,“不同认识”,依据材料一信息“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得出帝国主义战争;依据材料二信息“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得出: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 第(2)问,“背景”,依据材料一的时间信息“1939年9月”和材料二的信息“这一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第一种认识的背景有:英法绥靖政策、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战争最初局限于资本主义国家;第二种认识的背景有: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等。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许多人认为,人类历史在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常有相类似的现象发生,这被称之为“历史重波”。许多学者对“历史因何而重演”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各种观点一1936年,历史学家陈登原著《历史之重波》,提出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以下是该书之目录——据陈登原《历史之重演》(1936年刊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历史重演”,拟定一个论题并开论述。(说明:考生可以从材料中任取一观点以论正、批判、修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观点:经济原因是历史重演的重要因素。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德国后来居上,超过了老牌的英国、法国,为了重新划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重重,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缓解经济危机,采取向殖民地转嫁经济危机和抬高关税的措施,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间矛盾加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埋下隐患。可见,经济因素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以史为鉴,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避免战争的悲剧重演。【解析】 根据“历史由经济而重演”,可提出观点:经济原因是历史重演的重要因素。论述:根据所学知识,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帝国主义国家采取向殖民地转嫁经济危机和抬高关税的措施,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间矛盾加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埋下隐患等史实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说明:经济因素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要以史为鉴,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避免战争的悲剧重演。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第26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第34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件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试题)
第2讲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模拟训练 -【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试题)
第9讲 明至清中叶的政治统治与危机 -【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试题)
第10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试题)
第11讲 列强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试题)
第16讲 解放战争-【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精选试题)
第21讲 中古时期的世界-【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试题)
第22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3-08-03 10:27:01
页数:12
价格:¥3
大小:876.17 KB
文章作者:王贵娥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