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3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国际传播是指由大众传播媒介所进行的具有特定经济、政治、文化目的的跨越国境的传播活动。“中国内容国际表达”是当前中国国际传播的主要特点。所谓“中国内容”,是指中国国际传播积极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教、军事、体育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不断增加中外交流以及与中国有关的国际事务的内容。在具体报道中更加注重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国内外事务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所谓“国际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指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接受习惯、信息需求等,有针对性地设计传播形式;二是尽可能地通过国际人士、传播对象、国家人士的视角表达和解读中国内容;三是借用国际惯例和规则等对中国事务和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媒体在向世界介绍中国、展示中国良好形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和展会上,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突发事件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的报道中,中国媒体也能很好地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的立场和观点,发出中国声音。当然也要看到,目前中国国际传播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比如,在内容上仍是着重向世界介绍中国事务与立场、在表达上有时难免陷入以西方为主的思维范式。为了获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正确认识、消除偏见和误解,一些媒体在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过程中过分迁就和迎合西方价值标准,过于强调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等,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中国国际传播的主体地位。在国际舆论格局仍然是“西强我弱”的背景下,中国国际传播需要更好地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努力改变国际传播中存在的碎片化、浅表化、边缘化现象,在突出中国立场和观点的基础上推动国际传播向更层次发展。当前,国际传播的主战场已由国内转移到海外。如何在传播中国事务之外,在对全球各类事务的传播中体现中国价值,就成为中国国际传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国际传播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国际舆论话语权严重缺失,而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的关键因素是核心价值。中国国际传播要在国际舆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突出中国价值。在新形势下,中国国际传播的内容不应限于中国事务,而应强调“全球内容、中国价值” ,进一步放眼全球,用中国价值来审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通过对全球事务的报道传递中国价值。传播理念既体现中国立场,又体现世界眼光,强调全球利益共享与合作,更好地让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传播视野强调开放与包容,通过更高层面的议程设置与角度选择,将中国立场寓于客观报道之中,润物无声地传递中国价值,体现中国影响。一个国家走向强盛,既取决于强大的硬实力,也取决于强大的软实力。中国要走向强盛,不仅体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愿意接受来自中国的产品,更体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愿意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认同并推崇中国价值。(摘编自《人民日报》王庚年《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材料二: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大挑战就在于,在多数国家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并可能对社会主义存在较深误解的世界上,怎样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故事,让其听得进听得懂,可接受能认同。一是在落实“真实立体全面”上创新理念实践。党的十九大对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项具体要求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真实立体全面”作为一个辩证的概念隐含着新的时代内涵。在“自塑”与“他塑”的关系层面,这首先是针对西方舆论场中“镜像中国”与立于东方大地上的“真实中国”之间的偏差和反差。更充分地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就是把中华民族昂扬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崭新姿态完整地呈现在世界面前。同时,相对于“没有发展起来”的过去,在“做好了中国事情”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更具坚持实事求是的底气。“真实立体全面”的多维空间里包含着中国发展独有的高度复杂性。这个“复杂性”正是“中国故事”的“戏剧性”所在。二是在讲好“制度故事”上下功夫见实效。“中国故事”是一个快速发展、迅速崛起,有着最悠久的历史文明传统而走在一条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上的国家和民族的故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中国奇迹”概括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是中国故事的主体,而对世界来说,关注点在于“奇迹是怎样发生的”。几十年的历史经验显示,直到最近,西方关于中国的舆论轨迹基本表现为“垮台论”与“威胁论”的交替循环。但过去他们讲“垮台”很大程度是当真的,就是真认为中国会垮台;讲“威胁”比较牵强,心里未必真有多害怕。现在不同了,讲“垮台”讲不起来的,但讲“威胁”很焦虑。这可以理解为是对中国制度、中国道路的优越性和有效性的一种默认。这样的背景,为我们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提供了一种新的机遇。我们既要讲清楚中国制度与中国奇迹的关系,就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源于政治制度的成功,中国的发展优势和竞争力集中地体现在制度优势和制度竞争力上;又要讲清楚中国制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也就是“中国特色”与“世界价值”的关系。(摘编自《对外传播》周树春《自觉把握新时代国际传播的特征规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内容、国际表达”是以国外受众易接受的传播形式,用受众视角、国际惯例和规则表达和解读中国内容。B.中国国际传播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强,主要原因是缺乏核心价值和主体地位,且西方国家掌控着国际舆 论话语权。C.中国国际传播强调“全球内容、中国价值”就是要以更加开放与包容的态度,在报道全球事务中传递中国价值。D.西方对中国的舆论由之前“垮台论”转为如今“威胁论”,是对中国制度优越性、道路有效性的一种无奈默认。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当今国际舆论场“西强我弱”的格局,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中国自身在国际传播中重“自塑”、轻“他塑”的原因。B.中国媒体正通过对重大的国内国际事件报道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中国立场和观点,传递中国价值、重塑大国形象。C.中国国际传播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强导致国际舆论话语权严重缺失,要抢占有利的国际舆论地位,就必须突出中国价值。D.西方舆论场“镜像中国”与“真实中国”存在较大偏差和反差的原因,是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立场不公正、不客观。3.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A.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2012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B.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C.记录中国乡村生活的视频博主李子柒,收获全球亿万粉丝。D.中国在2021年2月25日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上的联系。5.作为一名青年学生,你对“中国内容、国际表达”是如何理解的?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年会邀请你作交流发言,请结合材料,列出发言纲要。附: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成立于2004年,致力于增进中外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推动国际青年领域的务实合作,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环保、创新等领域,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青年动力。【答案】1.B2.B3.D4.①论题一致。两则材料都是阐述“中国国际传播”的相关问题,论题相同。②内容互补。材料一侧重论证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材料二侧重阐述中国如何在新时代做好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二者内容互补。5.①坚持道路自信,突出中国立场和观点,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坚持理论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落实“真实立体全面”理念。 ③坚持制度自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缺乏核心价值和主体地位”转述不准确,原文“中国国际传播需要更好地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只是强调中国在国际传播中主体地位确立得不够,不等于“缺乏主体地位”,同时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主体价值就是国家核心价值的体现,而并不是缺乏。中国核心价值包括拥有国家独立主权,维护国家安全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等。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重‘自塑’、轻‘他塑’”不准确,原文是“一些媒体在向世界介绍中国的过程中过分迁就和迎合西方价值标准,过于强调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等,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中国国际传播的主体地位。在国际舆论格局仍然是‘西强我弱’的背景下,中国国际传播需要……在突出中国立场和观点的基础上推动国际传播向更高层次发展”,从文本来看,应该是“重‘他塑’、轻‘自塑’”;C.“中国国际传播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强导致国际舆论话语权严重缺失”错误,原文是“中国国际传播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国际舆论话语权严重缺失”,选项因果倒置;D.“存在较大偏差和反差的原因,是所有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错误,根据“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大挑战就在于,在多数国家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并可能对社会主义存在较深误解的世界上,怎样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故事,让其听得进听得懂,可接受能认同”可知,有些是“偏差”不全是“偏见”,不同文明、文化的理解不同,造成偏差。“所有西方媒体”表述绝对,文中是“多数国家”,二者不同。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第三段观点是讲好“制度故事”。D.体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最能支撑观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从两则材料的标题“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自觉把握新时代国际传播的特征规律”可知,两则材料都是阐述“中国国际传播”的相关问题,论题相同。 根据材料一标题“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文章中“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媒体在向世界介绍中国、展示中国良好形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当然也要看到,目前中国国际传播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当前,国际传播的主战场已由国内转移到海外”“在新形势下,中国国际传播的内容不应限于中国事务,而应强调……”可知,材料一侧重论证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材料二“怎样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故事,让其听得进听得懂,可接受能认同”“一是……二是……”可知,材料二侧重阐述中国如何在新时代做好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二者内容互补。【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可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的角度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环保、创新”等方面任选三个角度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例如,根据材料一“中国国际传播需要更好地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努力改变国际传播中存在的碎片化、浅表化、边缘化现象,在突出中国立场和观点的基础上推动国际传播向更高层次发展”,材料二“这可以理解为是对中国制度、中国道路的优越性和有效性的一种默认”可知,坚持道路自信,突出中国立场和观点,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据“在落实‘真实立体全面’上创新理念实践”“‘真实立体全面’作为一个辩证的概念隐含着新的时代内涵”可知,坚持理论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落实“真实立体全面”理念。根据“在讲好‘制度故事’上下功夫见实效”“讲清楚中国制度与中国奇迹的关系,就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源于政治制度的成功,中国的发展优势和竞争力集中地体现在制度优势和制度竞争力上”可知,坚持制度自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二)(甲)白嘉轩①重新出现在白鹿村的街巷里,村民们差点认不出他来了,那挺直如椽的腰杆儿佝偻下去,从尾骨那儿折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角,屁股高高地搬了起来;他手里拄着一根截短了的拐杖,和人说话的时候就仰起脸来,活像一只狗的形体;抬头仰脸跟人说话时,那双眼睛就尽力往上翻睁,原来鼓出的眼球愈加显得突出,眼白也更加大得耀眼;两个嘴角相反地朝下扯拉,阔大的嘴巴撇成一张弯弓,更显出执著不移近乎倔拗的神气。他在街巷里用简短的语言回答着一个个关切问询着的男女,仅作短暂地驻足,几乎不停步地移动拐杖,跟着拉牛扛犁的鹿三走出村巷。已是秋末冬初,白日短促到巧媳妇难做三顿饭的季节。太阳坠入白鹿原西部的原坡,一片羞怯的霞光腾起在西原的上空。白嘉轩双手拄着拐杖站在地头,瞅着鹿三一手捉着犁杖一手扬着鞭子悠悠地耕翻留作棉田的地块,黄褐色的泥土在犁铧上翻卷着;鹿三和牛的背影渐渐融入西边的霞光里,又远远地从霞光里迎面奔到他眼前来了。白嘉轩手心痒痒腿脚痒痒喉咙也痒痒了,想攥一攥犁杖光滑的扶把儿,想踩踏踩踏 那翻卷着的泥土,想放开喉咙吆喝吆喝牲畜了。当鹿三再犁过一遭在地头回犁勒调键牛的时候,白嘉轩扔了拐杖,一把抓住犁把儿一手夺过鞭子,说:“三哥,你抽袋烟去。”鹿三嘴里大声憨气地嘀嗒着:“天短得转不了几个来回就黑咧。”最后还是无奈放下了鞭子和犁杖,很不情愿地蹲下来摸烟包。他瞧着嘉轩把犁尖插进垄沟一声吆喝,连忙奔上前抓住犁杖:“嘉轩,你不该犁地,你的腰……”白嘉轩拨开他的手,又一声吆喝:“得儿起!”犍牛拖着犁铧朝前走了。白嘉轩转过脸对鹿三大声说:“我想试火一下。”白嘉轩只顾瞅着犁头前进的地皮,黄褐色的泥土在脚下翻卷,新鲜的湿土气息从犁铧底下泛漫潮溢起来,滋润着空乏焦灼的胸膛,他听见自己胳膊腿上的骨节咯吧咯吧扭响的声音。他悠然吆喝着简洁的调遣犍牛的词令,倒像是一种舒心悦意的抒情。他一直到棉田的尽头掉过犁头,背着霞光朝东头翻耕过来的时候,吼起了秦腔:“汉苏武在北海……”三个来回犁下来,白嘉轩已经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身体毕竟是虚了,可那卧睡炕上三个月的枯燥郁闷的生活也终于结束了。晚饭后在厅房东屋老娘的住室里,白嘉轩临时决定召集一次家庭成员的聚会。白嘉轩说:“我的腰好了。”他侧转头瞅着两个媳妇说:“我在炕上窝蜷了整整一百零七天,你俩——大姐二姐都受了苦尽了孝心都好。”两个儿媳得到了家庭长者的夸奖却感到惶恐,争相表白这完全是做晚辈的应尽的孝道等等。白嘉轩摆摆头就打断她俩的话:“你们还不知道我一辈子最怯着啥?我不怯歪人恶人也不怯土匪贼娃子,我不怯吃苦不怯出力也不怯迟睡早起,我最怯最怕的事……就是死僵僵躺在炕上,让人侍候熬汤煎药端吃端喝倒屎倒尿。”白嘉轩说到这里停顿一下,然后郑重地说出想告诉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话:“我说前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从明天开始,你们再也不用围着我转了。你们各人该做啥就去做啥,屋里人该纺线的纺线,该织布的织布,该缝棉衣的缝棉衣,外边人该做的地里活就尽着去做,孝文②你跟你三叔犁完花(棉)田接着翻稻地。牛犊你喂槽上留下的牲口,叼空儿推土晒土,把冬天的垫圈土攒够,小心捂一场雪。地一下冻就赶紧套车送粪。把这些活儿开销利索,轧花机就要响动了。一句话,原先的日子咋过从明日开始还咋过。我嘛——好咧!”白嘉轩被土匪砸断腰杆以后笼罩在庭院屋室里的悲凄慌乱的气氛已经廓清,劫难发生以前的严谨勤奋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完全恢复。整个四合院犹如那架置了一个夏天和秋天的轧花机,到了冬天就咔嗒咔嗒地运转起来了。这时候,一个致命的打击接踵而来,白嘉轩发觉了孝文的隐秘③。这个打击几乎是摧毁性的。……惩罚孝文的举动又一次震撼了白鹿原。惩罚的方式和格局如同前次,施刑之前重温乡约族规的程序由孝文的弟弟孝武来执行。白嘉轩仍然在台阶上安一把椅子坐着,孝武归来及时替代了不争气的孝文的位置,也及时填充了他心中的虚空。孝武领诵完乡约和族规的有关条款,走到父亲跟前请示开始执行族规。白嘉轩从椅子上下来, 跷下台阶,从族人让出的央道里走过去,双手背抄在佝偻着的腰背上。白嘉轩谁也不瞅,端直走到槐树下,从地上抓起扎捆成束的一把酸枣棵子刺刷,这当儿有三四个人在他面前扑通扑通跪倒了。白嘉轩知道他们跪下想弄啥,毫不理睬,转过身就把刺刷扬起来抽过去。孝文一声惨叫接一声惨叫,鲜血顿时漫染了脸颊。这个儿子丢了他的脸亏了他的心辜负了他对他的期望,他为他丧气败兴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被土匪打断腰杆的劫难,他用刺刷抽击这个孽种是泄恨是真打而不是在族人面前摆摆架式……(节选自陈忠实小说《白鹿原》第十七章,有删改)【注】:①白嘉轩,白鹿村的族长。②白嘉轩有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孝文、孝武、孝义。③指已婚的孝文和田小娥在破窑洞私会的事。(乙)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的,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旦,净,丑,才各显了真性,恶的夸张其丑,善的凸现其美,善的使他们获得了美的教育,恶的也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艺术。(节选自贾平凹散文《秦腔》)6.下列对两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被劫匪打断腰杆给白嘉轩带来的是身体摧残,儿子孝文的犯错则给他造成精神的重击。B.白嘉轩用“孝”“义”给儿子取名,可以视为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乡土民间的寄寓。C.当白嘉轩夺犁把和鞭子时,鹿三担心天黑得快完成不了土地翻耕,因而表现得很不情愿。D.秦腔有快板也有慢板,由此可见秦腔唱腔既有豪迈激越的特点,也有凄恻动人的一面。7.下列对两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文都写到秦腔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甲文是通过白嘉轩犁地时吼唱秦腔这一细节来体现的,而乙文是通过抒情、议论的方式直接表达的。B.甲文开头对白嘉轩被打断腰杆后的肖像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这是为了突出他可怜可悲的形象,营造悲凄哀伤的氛围。C.甲文划线处连用三个长句,语言节奏徐缓沉重,真切展现了白嘉轩对孝文的极度失望以及内心的无比沮丧。D.“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炸了一样”,乙文的这个句子有着声音和画面的质感,传神地表达出人物吼唱秦腔时爽快、狂喜和激动的心情。8.小说节选部分写了“孝文被打”,《红楼梦》也写了“宝玉挨打”,试概括宝玉挨打的原因,并简要概述一下宝玉和孝文两人挨打背后的实质。 9.陈忠实说:“秦腔与《白鹿原》共有同一个灵魂。”请结合甲、乙两文,从语言、人物、思想三个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6.C7.B8.宝玉挨打的原因有三: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官场纠纷;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任写出二点即可)宝玉和孝文挨打的实质是他们俩的行为和观念触犯了当时传统的秩序和礼义,是代表着封建家长和乡绅势力者对叛逆者的一次惩罚和打击。9.①语言上,《白鹿原》选文运用了“得儿起”“试火”“窝”“叼空”等方言,和秦腔一样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都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生命力;②语言上,《白鹿原》选文多用排比句,如“想攥一攥犁杖光滑的扶把儿,想踩踏踩踏那翻卷着的泥土,想放开喉咙吆喝吆喝牲畜了”,读起来具有豪迈激昂的气势,和秦腔的激越豪放相契合,作者将秦腔粗犷豪放、厚重大气的风格融入到小说的字里行间。③人物形象塑造上,主人公白嘉轩坚强正直,生命力顽强,不畏命运的劫难,与秦腔快板里展现出来的雄壮豪放精神契合;④人物形象塑造上,白孝文不顾传统,和田小娥相爱;白稼轩不顾亲情,痛打孝文,情感表现凸显人物个性,这和秦腔艺术表现出来的各显真性,有着本质的一致。⑤思想上,以白嘉轩为代表的乡绅维护传统的道德观念,爱憎分明,儿子犯错亦给予严惩,与秦腔惩恶扬善的价值观一致。(①②中任答一点即可,③④中任答一点即可。)【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鹿三担心天黑得快完成不了土地翻耕”错误,鹿三不愿白嘉轩犁地,不是因为白嘉轩会耽搁时间,而是心疼他的身体。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B.“这是为了突出他可怜可悲的形象,营造悲凄哀伤的氛围”错误,这段肖像描写是用白嘉轩受到的身体摧残反衬出他内在精神的强大,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名著及文章内容的能力。宝玉挨打的原因有三: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 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官场纠纷;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结合“这个儿子丢了他的脸亏了他的心辜负了他对他的期望,他为他丧气败兴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被土匪打断腰杆的劫难,他用刺刷抽击这个孽种是泄恨是真打而不是在族人面前摆摆架式……”,宝玉和孝文挨打的实质是他们俩的行为和观念触犯了当时传统的秩序和礼义,是代表着封建家长和乡绅势力者对叛逆者的一次惩罚和打击。【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文本的艺术特色及意蕴的能力。语言上:①“白嘉轩拨开他的手,又一声吆喝:‘得儿起!’犍牛拖着犁铧朝前走了。白嘉轩转过脸对鹿三大声说:‘我想试火一下’”“我在炕上窝蜷了整整一百零七天”“牛犊你喂槽上留下的牲口,叼空儿推土晒土,把冬天的垫圈土攒够,小心捂一场雪”,《白鹿原》选文运用了“得儿起”“试火”“窝蜷”“叼空”等方言,和秦腔一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都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生命力;②“白嘉轩手心痒痒腿脚痒痒喉咙也痒痒了,想攥一攥犁杖光滑的扶把儿,想踩踏踩踏那翻卷着的泥土,想放开喉咙吆喝吆喝牲畜了”,《白鹿原》选文多用排比句,读起来具有豪迈激昂的气势,和秦腔的激越豪放相契合,作者将秦腔粗犷豪放、厚重大气的风格融入到小说的字里行间。人物形象塑造上:“白嘉轩被土匪砸断腰杆以后笼罩在庭院屋室里的悲凄慌乱的气氛已经廓清,劫难发生以前的严谨勤奋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完全恢复。整个四合院犹如那架置了一个夏天和秋天的轧花机,到了冬天就咔嗒咔嗒地运转起来了”,主人公白嘉轩坚强正直,生命力顽强,不畏命运的劫难,与秦腔快板里展现出来的雄壮豪放精神契合。人物形象塑造上:“这时候,一个致命的打击接踵而来,白嘉轩发觉了孝文的隐秘。这个打击几乎是摧毁性的”,白孝文不顾传统,和田小娥相爱;“白嘉轩谁也不瞅,端直走到槐树下,从地上抓起扎捆成束的一把酸枣棵子刺刷,这当儿有三四个人在他面前扑通扑通跪倒了。白嘉轩知道他们跪下想弄啥,毫不理睬,转过身就把刺刷扬起来抽过去。孝文一声惨叫接一声惨叫,鲜血顿时漫染了脸颊”,白稼轩不顾亲情,痛打孝文,情感表现凸显人物个性,这和秦腔艺术表现出来的各显真性,有着本质的一致。思想上:“惩罚孝文的举动又一次震撼了白鹿原。惩罚的方式和格局如同前次,施刑之前重温乡约族规的程序由孝文的弟弟孝武来执行”,以白嘉轩为代表的乡绅维护传统的道德观念,爱憎分明,儿子犯错亦给予严惩,与秦腔惩恶扬善的价值观一致。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程至,与论《易》,次日语人曰:“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举进士,为祁州司法参军,云岩令。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每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熙宁初,御史中丞吕公著言其有古学,神宗召见问治道,对曰:“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帝悦,以为崇文院校书。他日见王安石,安石问以新政,载曰:“公与人为善,则人以善归公;如教玉人琢玉,则宜有不受命者矣。”还朝,即移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学必如圣人而后已。故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黜怪妄,辨鬼神。其家昏丧葬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礼。又论定井田、宅里、学校之法,皆欲条理成书,使可举而措诸事业。吕大防荐之曰:“载之始终,善发明圣人之遗旨,其论政治略可复古。”乃诏知太常礼院。与有司议礼不合,复以疾归,中道疾甚,沐浴更衣而寝,旦而卒。载学古力行,为关中士人宗师,世称为横渠先生。著书《西铭》。程颐尝言:“《西铭》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自孟子后盖未之见。”(节选自《宋史·张载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B.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C.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D.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异学,指儒家以外的其他学说、学派,也泛指不合正统的学说。B.“有得则识之”与“汝识之乎”(《石钟山记》)两句中的“识”含义相同。C.“辨鬼神”与“不复一一自辨”(《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辨”含义不同。D.知,指主持、掌管,如知县、知府、知州等即指主管一县、一府、一州事务的官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载博览经典,著书立说。他早年研读了《中庸》和《六经》,后来屏居南山,读书著述不辍,所著的 《西铭》获得程颐的高度评价。B.张载尊礼贵德,教化百姓。他任云岩县令时,定期置办酒食,宴请乡间年长者,并亲自慰问他们,向广大民众宣扬敬老爱老的道义。C.张载议论政事,应对得体。他回复神宗如果治理国家不效法三代,终究是苟且之道;他肯定王安石与人为善,对新政表示支持。D.张载为人杰出,广受青睐。他年轻的时候就得到了范仲淹的赏识与指点,为政后其政见又得到了宋神宗的肯定,是关中士人的宗师。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神宗召见问治道,对曰:“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2)载之始终,善发明圣人之遗旨,其论政治略可复古。14.张载在《横渠语录》中说要“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说明。【答案】10.D11.B12.C13.(1)宋神宗召见张载,向他询问治国之道,他回答说:“治理政事如果不效法夏、商、周三代的话,终究是苟且之道。”(2)张载自始至终,善于阐发圣人遗留下来的旨意,他所谈论的治理国家所施行的措施大概可以恢复古代的制度。14.①教化百姓,关心民生。治理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关心百姓疾苦,宴请老人,使人们知道奉养、侍奉年长的人的道义。②致力研习圣人古学。为学尊崇礼教,崇尚道德,乐天安命,摈弃怪妄之说,辨清鬼神之论。③传道授业,化育后人。讲学并著书立说,阐发圣人遗旨,讲学强调学习要达到圣人的标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近来见了二程,他们深刻理解《易经》的学说,是我所比不上的,你们可以拜他们为师。”于是撤掉师座,停止讲学。他跟二程谈论道学的要领之后,精神焕发,充满了自信。“汝辈”指你们,即听讲人,是“可师之”的主语,其间不可断开,排除AC;“撤坐辍讲”句意完整,且与张载“语道学之要”的对象是“二程”,其间不可断开,排除B。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A.正确。B.“‘识’含义相同”错误。第一句中的“识”,记。句意:有心得就记下它们。第二句中的“识”,知 道,懂得。句意:你知道吗。所以含义不同。C.正确。第一句中的“辨”,辨清。句意:辨清鬼神之论。第二句中的“辨”,通“辩”, 辩解。句意:不再逐一替自己辩解。所以含义不同。D.正确。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他肯定王安石与人为善,对新政表示支持”错误,根据原文“载曰:‘公与人为善,则人以善归公;如教玉人琢玉,则宜有不受命者矣”,意思是:“张载回答说:‘您与人为善,那么别人也用善来回报您;如果像教导玉工雕琢玉器那样,那么当然有不接受命令的人了。’”这是张载对王安石实行新政的劝告,并非“肯定王安石与人为善”,也没有表现对新政的支持。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治道”,治国之道;“法”,效法;“三代”,指夏、商、周三代;“苟”,苟且。(2)“始终”,自始至终;“发明”,阐发;“遗旨”,前人遗留下来的旨意;“复古”,恢复古代的制度或风尚。【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第一,根据原文“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每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可以概括出,张载教化百姓,关心民生。治理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关心百姓疾苦,宴请老人,使人们知道奉养、侍奉年长的人的道义;第二,根据原文“故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黜怪妄,辨鬼神”可概括出,张载致力研习圣人古学。为学尊崇礼教,崇尚道德,乐天安命,摈弃怪妄之说,辨清鬼神之论;第三,根据原文“与诸生讲学,每告以学必如圣人而后已”“载之始终,善发明圣人之遗旨”“著书《西铭》”可以概括出,张载传道授业,化育后人。讲学并著书立说,阐发圣人遗旨,讲学强调学习要达到圣人的标准。参考译文:张载字子厚,是长安人。年少时喜欢谈论军事。二十一岁那年,用书信拜谒范仲淹,(范仲淹)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才,于是告诫他说:“儒学之士自有名教可使之感到快乐,为什么要研究军事呢。”于是劝告他读《中庸》。张载读了这本书,还认为不满足,又访寻各种佛教、道家之书,多年 深入研究它们的学说,知道不会有收获,便反过来研求《六经》。(他)曾经在京城坐在虎皮上讲《易经》,跟随他听讲的人很多。一天傍晚,程颢、程颐来了,和他讨论《易经》,第二天他告诉别人说:“近来见了二程,他们深刻理解《易经》的学说,是我所比不上的,你们可以拜他们为师。”于是撤掉师座,停止讲学。他跟二程谈论道学的要领之后,精神焕发,充满了自信,说道:“我求得的道义已经够了,为什么还要向别处探求呢?”于是完全抛弃了异端之学。(张载)考取进士,被任命为祁州司法参军、云岩县令。治理政事把注重根本改良民俗当作首先要办的事务,每个月的初一,准备酒和饭菜,召集乡间老人到县衙聚集,亲自为他们敬酒,使人们知道奉养老人和侍奉年长的人的道义,趁机询问民间的疾苦。熙宁初年,御史中丞吕公著进言称张载具备古人之学,宋神宗召见张载,向他询问治国之道,他回答说:“治理政事如果不效法夏、商、周三代的话,终究是苟且之道。”宋神宗很高兴,让他担任崇文院校书。有一天他见到了王安石,王安石用新政来问他,张载回答说:“您与人为善,那么别人也用善回报您;如果像教导玉工雕琢玉器那样,那么当然有不接受命令的人了。”回到朝廷,以生病为由隐退居住在南山脚下,整天端坐在一间屋子里,左右都是书籍,俯身读书,仰面思考,有心得就记下它们,有时半夜起床坐下来,点上蜡烛来写作。穿着破旧的衣服,以粗米、草菜为食,给各位学生讲学论道,常常用学习一定要像圣人那样才罢休的道理告诫他们。所以他为学尊崇礼教,崇尚道德,乐天安命,摈弃怪异荒诞之说,辨清鬼神之论。他家里婚、丧、葬、祭之礼,一概沿用先王的规范,又辅以当代的礼节。又议论考定井田、宅里、学校的礼法,都想整理成册,使之可以运用到各项事业中。吕大防推荐他说:“张载自始至终,善于阐发圣人遗留下来的旨意,他所谈论的治理国家所施行的措施大概可以恢复古代的制度。”(宋神宗)于是下诏让他主管太常礼院。因与有关官员议论礼仪观点不一致,又以生病为由辞官回家,半路上病得很厉害,沐浴更衣后去睡觉,第二天早晨去世。张载学习研究古代典籍,努力实践,成为关中士人们的宗师,世人称他为“横渠先生”。写有《西铭》一书。程颐曾经说:“《西铭》发展了从前圣贤们所没有讲到的道理,与孟子的性善论与养气说有同等功绩,自从孟子以后大概再没有见到过。”(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郡圃春晚韩琦【注】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注】韩琦,北宋政治家,这是诗人晚年因病申请回到故乡相州任职时的作品。15.下列对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样写春天,韩诗用细腻笔触描绘出落蕊飘香的暮春之景,《归园田居》则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淡雅的阳春之景。B.同样写愁,韩诗以“万”字修饰,夸张地突出愁之多;李词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欲说还休。C.“可堪”在韩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均为“不堪”之意,以肯定形式表达否定含义,有强化情感之效。D.“流景知从静处长”以明月初升的动态渲染了景色之静美,《琵琶行》以乐曲结束后水中映月的静态侧面烘托音乐之动人。16.《声声慢》中的“更”字与《郡圃春晚》中的“又”字在诗中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简析。【答案】15.D16.①杨花一整天被风吹了又落,落了又起;雨滴打在梧桐叶上,点点滴滴,连绵不断。②“又”和“更”都强化了无聊单调之感,表现了诗人的烦乱和孤寂。【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以明月初升的动态渲染了景色之静美”错误,“流景”指如流的光阴,句意为“在空闲时分才知光阴漫长”,选项曲解诗句意思。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梧桐更兼细雨”,雨滴打在梧桐叶上,点点滴滴,连绵不断。秋风“梧桐”本含悲意。“更”,再加上(细雨)。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更直而悲情更切。“杨花飞又歇”,杨花一整天被风吹了又落,落了又起。“又”意在表现景物的不断重复,单调可厌,从而展示出诗人心境的烦闷、孤寂。“又”和“更”是表示表景象重复、程度加深的副词,都强化了抒情主人公无聊单调之感,表现了诗人的烦乱和孤寂。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过秦论》中,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威震四海,向南夺取了百越的土地,百越的君王最终只能“____,____”。(2)有人用“寄傲轩”“易安居”给书斋命名,来源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3)现在人们常用“青眼相加”表示对人喜欢或尊敬,“青眼”的故事源自阮籍。古诗中诗人也常常借用这个典故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如“_____,____”。【答案】①.俯首系颈②.委命下吏③.倚南窗以寄傲④.审容膝之易安⑤.朱弦已为佳人绝⑥.青眼聊因美酒横(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颈”“吏”“寄”“膝”“聊”。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共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连日来,各地博物馆为了吸引游客可谓①。“声声慢·心弦动——古代音乐文物展”“花开并蒂——青钢文明特展”“且闻乌鸣·静待花开……馆藏花鸟画作品展”……一个个展览的名字,听着就让人怦然心动。尽管众口难调,但琳琅满目的博物大餐,总有一款会打动你。随着“云游”博物馆活动的持续开展,线上线下结合将会是博物馆展览的常态。博物馆管理者有责任因应时势,想办法契合观众的审美诉求,让博物文化走向广阔的世界。而对于观众来说,多看看世界不是坏事。博物馆再降低姿态,哪怕把文化佳肴夹到嘴边,你不张口也②。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的力量应该是文明的力量,文化人的力量。随着博物馆越建越多,展览也越来越多,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就成了③。双向奔赴,共同发力,博物馆才能越来越有力量。18.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相同的一项是()A.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B.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C.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 D.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秉承“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的宗旨,学校近期将开展“云游”(网络云参观)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活动,请为该活动拟写一则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内容恰切,语言简明,句式整齐,不超过30字。【答案】18.C19.①各显神通②无济于事③当务之急20.云端漫步,走近明君良相。古柏森森,传承忠义精神。【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琳琅满目的博物大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文物、作品比作“大餐”。A.“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运用了排比。B.“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中“压得腰弯背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C.“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运用了比喻,将建筑的传统和技法比作“文法”和“词汇”。D.“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运用了反问。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填写“各显神通”。各地博物馆为了吸引游客各自拿出各自的一套办法,如后文的“声声慢•心弦动——古代音乐文物展”“花开并蒂——青钢文明特展”“且闻乌鸣•静待花开——馆藏花鸟画作品展”,所以,此处填写“各显神通”。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第二处,填写“无济于事”。观众多看看世界,博物馆再降低姿态,把文化佳肴夹到嘴边,面对文化大餐,不张口也没用,所以,此处填写“无济于事”。无济于事:意思是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解决不了问题。第三处,填写“当务之急”。博物馆越建越多,展览也越来越多,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作用就成了目前大家所关注、社会所急于做的事情,所以,此处填写“当务之急”。当务之急:当前应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语言得体的能力。宗旨是“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宣传语中要有对应的传统文化;开展的是“云游” (网络云参观)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活动,宣传语中要涉及到武侯祠中的人物,刘备和诸葛亮,还要体现“云游”的参观方式,要求句式要整齐。可以先写运用了“云游”的方式游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后写博物馆中体会到的传统文化。比如:云端漫步,走近明君良相。古柏森森,传承忠义精神。(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小学教育就是要教学生怎么做人,而教材就是改变人生的杠杆,是奠定他一生事业的基础。我高中时遇到一位名师叫李光英,他对语文教材的诠释几乎①。至今我还记得讲《五人墓碑记》五人激于义愤、惨遭杀戮时他②,讲杜甫《客至》诗时他喜不自禁,随手在黑板上几笔就勾出一幅客至图。他在讲韩愈文章时说的一句话,我终生难忘。他说:“韩愈每为文时,必先读一段《史记》里的文字,为的是借一口司马迁的气”。后来在我的作品中,随处都能找见当年中学课堂上学过的教材的影子,都有这种借气的感觉。好的教材无论是给教师还是学生都能留出研究和发挥的空间,都有一种无穷的示范力。我对课文里的许多篇章都能③,直到上大学时还能熟背许多课文,包括一些数千字的现代散文,如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些文字影响了我的一生。一个家长在陪女儿读书时看到课文,激动地在博客中写道:“这是些充满阳光的,让孩子向上,让家长放心的文字。”教材对学生的直接作用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但从长远来看,其在思想道德方面的间接作用更大。这是一种力量,它将思想基因植入青少年头脑中,将影响他们的一生,进而影响一代人,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2.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均引用了别人的话,一处是高中语文老师的话,一处是学生家长的话,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异同?请简要说明。【答案】21.①臻于化境;②扼腕长叹;③倒背如流22.同:两处均通过引用别人的话突出了教材对人的巨大影响力,具体可感,引发读者思考。异:前者是从教师的角度谈教材的内容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启发,并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后者是从学生家长的角度谈教材对孩子思想道德的深远影响,甚至可能会重塑孩子的性格。【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臻于化境:指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奇妙境界。此处是说高中老师对语文教材的诠释的程度,结合后文“讲杜甫《客至》诗时他喜不自禁,随手在黑板上几笔就勾出一幅客至图。他在讲韩愈文章时说的一句话,我终生难忘……”可知是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故填“臻于化境”。扼腕长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此处形容老师讲《五人墓碑记》五人激于义愤、惨遭杀戮时的激动状态,故填“扼腕长叹”。 倒背如流:倒着背诵像流水那样顺畅,形容诗文等读得很熟。此处结合“直到上大学时还能熟背许多课文”可知是对课文很熟,能流畅背诵,故填“倒背如流”。【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并比较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同:第一处是高中语文老师讲教材时说的话,让“我”终生难忘。第二处是家长对课文的高度评价,谈对孩子的巨大作用。两处均通过引用别人的话突出了教材对人的巨大影响力,真实具体,引发读者思考。异:结合后文“后来在我的作品中,随处都能找见当年中学课堂上学过的教材的影子,都有这种借气的感觉”可知,教师的话对学生影响巨大,是从教师的角度谈教材的内容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启发,并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后者是家长说教材对孩子的作用,“让孩子向上,让家长放心”,结合后文“其在思想道德方面的间接作用更大。这是一种力量,它将思想基因植入青少年头脑中,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可知,教材对孩子思想道德的深远影响,甚至可能会重塑孩子的性格。四、写作(本题共1题,共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言弃。——华为公司代表言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电影《长津湖》台词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大意为:善于打仗的,不轻易发怒;善于克敌制胜的,不会与敌对峙。)——《老子》人们常说:人生如战场,你我皆士兵。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 题目有三则材料,材料一给人的启示是:每一个英雄都是经历了重重磨难、千锤百炼才成就的,未来哪怕困难重重,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材料二给人的启示是:要有战胜困难的必胜信念。材料三给人的启示是: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良好心态,保全好自身,以更好的状态参与“战争”。三则材料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那就是在战场上只有机智勇敢、排除万难、沉着冷静、能战善战、坚信必胜的战士,才能成为英雄。从“人生如战场,你我皆士兵”可知,“战场”具有比喻和象征意味,指竞争、磨难、挫折、坎坷等。根据材料主旨,考生可以从如下角度写作:人生充满坎坷,只有克服千磨万难,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想法决定活法,带着必胜的信念出发,人生定然不会负你;在人生的战场上,不可蛮干莽撞,要做一位善于斗智斗勇的英雄。从“启示”“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是议论文或散文。议论文要观点明确,脉络清晰,论据典型。散文要形散神聚。立意: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3.挫折都是纸老虎。4.自古英雄多磨难。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01 15:18:02 页数:19
价格:¥3 大小:52.0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