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第2课时精品课件(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1

2/31

3/31

4/31

剩余2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时5大自然的语言 精读课文02课堂小结03积累拓展04写作培优05CONTENTS教学目录学情回顾01教材课后习题06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这节课,我们来探讨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特色。学情回顾 分析说明方法品读课文,找一找文中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精读课文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具体说明物候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举例子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把生物比作物候观测的“活的仪器”,生动形象,突出了生物在物候观测中的重要作用。打比方作比较用生物与气象仪器作比较,突出了通过生物观测物候的特点——灵活多变,复杂多样。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引用北京的物候记录,将1962年的山桃、杏花等的花期与1961年和1960年的作比较,为下文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活动有重大作用做铺垫。列数字举例子引用 4.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5.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将济南的苹果开花时间与烟台的进行比较,准确具体地说明经度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举例子作比较 6.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是逆温层,体现了文章的科学性和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下定义 7.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引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引用记录,并进行比较,直观生动地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 品味语言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句子并赏析。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沉睡”“苏醒”两个词将大地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状态。生动形象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采用拟人手法,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生动形象 3.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一定”在这里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只有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高度都如此,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准确严密 本文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醒人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课文主旨课堂小结 大自然的语言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利用物候决定农事活动,简便易行现象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利用物候观测可及时调整,避免损失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空间因素——时间因素本质逻辑顺序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包含的物候知识农谚1.“清明前,开秧田”: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3.“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积累拓展 4.“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根据动物的行为预测天气情况。 《大自然的语言》在介绍“大自然的语言”时,大量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你试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一个片段,说明你熟悉的一种事物或事理。作比较写作培优 【写法指导】定义: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作用:是能更好地强调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优秀示例见《教材帮》 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作为物候学的研究对象,物候就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徒、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教材课后习题 二、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自然现象同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答案见本课课件 三、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答案见本课课件 四、比较下面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第1段文字连用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都扣住“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点,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这一段讲的是人们习见的现象,因此不用数字,也不用抽象概念,而是将道理寓于形象之中。 第2段则相反,给出物候记录中确定的时间段、考察对象和精确的比较结果,说明物候的古今差异。这是因为物候古今的变化往往是缓慢的,个人难以察觉,因此用数字说话,才能清晰地展现结论。可见,说明语言的运用,要根据说明内容的特点来决定。 五、这篇文章总结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因素,与同学交流。 示例:初春去爬山,会发现山上的树木比山下的树木发芽晚。这正说明了影响物候的因素之一是高下的差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体现了这一点。诗人在大林寺里重遇春天美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道:“怪不得找不到春天,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大林寺的桃花之所以比山下的桃花开得晚,是因为受了气温垂直差异的影响,即高下的差异。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7-10 05:50:02 页数:31
价格:¥2 大小:3.3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