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21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课件(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1

2/41

3/41

4/41

剩余3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 登飞来峰王安石 CONTENTS教学目录学习目标02必备知识03初读课文04精读课文05课堂小结06学情回顾0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唐代诗歌《登幽州台歌》和《望岳》,认识了报国无门、孤独苦闷的陈子昂和不怕困难、勇攀顶峰的年轻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宋代诗歌《登飞来峰》和《游山西村》。学情回顾 1.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全诗。2.整体感知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人的志向,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3.领悟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诗人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且不畏艰难为之奋斗的精神。学习目标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神宗时,王安石任宰相,实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走近作者必备知识王安石 代表作:《游褒禅山记》《泊船瓜洲》《梅花》等。创作风格: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论点鲜明、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他的诗遒劲清新,擅长说理与修辞;他的词写物咏怀,意识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 创作背景必备知识这首诗是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径越州(今浙江绍兴)之时所作。此时的诗人初涉宦海,年轻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自主学习初读课文认真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课文时解决。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初读课文朗读指导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译文:飞来山上的应天塔高耸入云,听说在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初读课文疏通诗意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听说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译文:不怕浮云遮住了视线,只因为置身在塔的最高层。视线因为不怕名词作动词,置身 一座千寻高的宝塔伫立在飞来峰上,看来十分壮观。每当雄鸡报晓的时候,站在高高的宝塔上,就能看见太阳升起的壮美景象。1.前两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精读课文分析讨论 2.请从写作方法的角度任选一方面赏析前两句。示例1:“千寻”运用夸张修辞写山上古塔之高,表现诗人立足点之高。示例2:运用虚实结合手法,实写自己登高远望,虚写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朝气蓬勃和对前途的信心。 3.“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浮云”指的是什么?“不畏”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浮云”一语双关,既指眼前看到的云,又比喻困难挫折或当时朝廷中的保守势力。 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哲理名句,蕴含怎样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更多诗歌赏析见《教材帮》 这首诗借登临飞来峰,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展现了诗人为实现理想而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课堂小结课文主旨 写景登飞来峰千寻之塔——极言其高不畏云遮眼身在最高层鸡鸣见日——衬塔高耸议论抒情站得高望得远课堂小结板书设计远大抱负不畏艰难 游山西村陆游 CONTENTS教学目录学习目标01必备知识02初读课文03精读课文04课堂小结05 1.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全诗。2.理解诗歌的主题,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赏析诗中写景、蕴含哲理的名句。3.感受诗人悠闲、惬意的心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词人。他的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有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饱含爱国热情。代表作有《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示儿》等。走近作者必备知识陆游 创作背景必备知识本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相对于伪诈的官场,诗人对于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人以明快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自主学习初读课文认真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课文时解决。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初读课文朗读指导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酒浑浊,丰收之年备足鸡肉、猪肉款待客人。初读课文疏通诗意腊月所酿的酒备足鸡肉、猪肉。豚,小猪,这里指猪肉浑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译文:山重重叠叠,水迂回曲折,怀疑无路可走时,(忽现)柳色深绿、花色明丽的村庄。山重重叠叠,水迂回曲折怀疑柳色深绿,花色明丽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译文: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穿着简朴,古人的风尚依旧保存。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古人的风尚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译文:从今以后如果允许(我)趁着月明来闲游,(我可能会)拄着杖随时来敲门。答应,允许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趁着月明来闲游 1.全诗紧扣“”字,按推移展开叙述,展示了农村生活的风貌。精读课文分析讨论游时间 2.赏折首联中“足”字的妙处。“足”字写出了菜肴丰盛,表现了农家待客倾其所有的盛情,赞美了农家的热情好客。 3.赏析颔联中“重”“复”“暗”“明”“四个字。“重”“复”突出了山与水的曲折幽深,“暗”字突出了绿柳的繁茂,“明”字突出了鲜花的娇艳明丽。这几个词写出了山西村美丽的自然风光。 4.任选角度赏析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花团锦簇的景象,又富有哲理: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遇到困难,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就一定会有新的出路。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村”是广为流传的千古名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这句诗?①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遇到困难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就一定会有新出路。②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6.请描绘出“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画面。示例: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戴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真是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7.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无时”一词写诗人随时都想去山西村,表达了诗人与村民相处融洽,喜爱山西村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8.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①热情好客的村民;②优美的景色;③淳朴的风土人情。 9.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赞美了村民的热情好客,赞美了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更多诗歌赏析见《教材帮》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赞美了山西村优美的景色、淳朴的民风,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课堂小结课文主旨 首联:农家——热情好客颔联:村外——山环水绕颈联:村内——民风淳朴尾联:希望——随时做客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游山西村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7-09 01:20:01 页数:41
价格:¥2 大小:4.43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