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富平县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考古人员在汉代的各边疆地区都发现了铁制起土工具,而且数量甚多。相比之下,青铜农具已较少见,石器、蚌器、骨器农具更少见。这反映了汉代A.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增强B.民间冶铁业技术较先进C.各地农业发展趋向于均衡D.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考古人员在汉代的各边疆地区都发现了铁制起土工具,而且数量甚多。相比之下,青铜农具已较少见,石器、蚌器、骨器农具更少见”,可知,汉代铁农具在边疆广泛使用,反映了汉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汉代铁农具是民间还是官方生产,且无法体现冶铁业技术是否先进,排除B项;材料只强调边疆地区发现了大量铁农具,无法体现汉代各地农业发展趋向于均衡,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2.南宋时江西景德镇的瓷器有的窑“器尚黄黑”,最受浙江人欢迎;有的窑专产高足碗、雪花碟等,最受川广荆湖人欢迎;有的窑专产绣花、银绣、弄弦之类的碗碟,最受江浙福建人欢迎。由此可知A.制瓷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B.市场需求差异推动制瓷业发展C.最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D.制瓷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不同的地区喜欢不同的瓷器,由此景德镇的某些窑厂便专门生产某种瓷器,这说明市场需求的差异推动了制瓷业的发展,故选B;材料说的是人们的喜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而不是制瓷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排除A;材料只说了景德镇一个地方瓷器的发展状况,没有比对,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时期才产生,南宋时期的手工业在经营方式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D项说法错误,排除。3.明朝万历年间的东南省份,佃户在获得永佃权的基础上,可以对自己佃种的土地自由买卖、典押,取得与地主“同等”的地位;有的佃农将自己佃种的土地,转手租给别人,自己成为“佃主”。这个现象表明A.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B.社会等级差距日益缩小C.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D.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答案】C【解析】【详解】佃户在获得永佃权的基础上,可以对自己佃种的土地自由买卖、典押、出租,由此取得了与地主“同等”的地位或成为“佃主”。这一现象表明部分佃户的经济地位提高,其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在不断松弛,故C正确;生产关系依然是封建性质的,没有发生根本变革,故A错误;材料不能得出社会等级差距日益缩小,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土地兼并现象,故D错误。4.乾隆二十四年颁行的防夷措施:第一,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第二,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的商馆中,由行商负责“管束稽查”;第三,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材料反映清政府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严格限制外商贸易【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颁行‘防夷’措施”可以看出清政府对在广州经商的商人实行种种限制,反映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就是严格限制外商贸易,D项正确;“断绝”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C项。故选D项。5.英国政府接管印度后,英国人在印度进行教育改革,推行英式教育,建立文官制度,规定殖民地官员选拔必须通过英语考试。这些措施A.客观上利于印度的社会进步B.说明英国放弃了在印度的殖民利益C.极大地促讲了英印文化融合D.推动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英国政府接管印度后,在印度进行教育改革,推行英式教育,建立文官制度,规定殖民地官员的选拔必须通过英语考试,都是为英国殖民统治服务,客观上有利于印度的社会进步,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C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新兴民族国家与题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面对19世纪60年代“自强”所造成的经费困境,李鸿章表示:“(煤铁)此等日用必需之物……销路必畅,利源自开,榷其余利,且可养船练兵,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由此可推知,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推动经济的繁荣B.抵制列强的侵略C.维护清廷的统治D.实现工业近代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洋务派创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创办民用企业的根本目的也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选C;A、B、D都不属于根本目的,排除。7.一战期间,面对列强烟草公司商业上的打击和诬陷。作为反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将英美和日本的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并宣称“中国人应抽中国烟”,很快扩大了市场。这表明A.爱国主义影响大众消费心理B.民族烟草工业发展进入春天C.实业救国社会思潮开始出现D.美国成为当时主要侵华国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将英美和日本的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并宣称‘中国人应抽中国烟’,很快扩大了市场”可知,商人将广告与时局、爱国情感相结合,扩大了市场,这体现了爱国主义宣传对大众消费心理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只提及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无法说明整个烟草工业进入春天,排除B项;实业救国思潮出现在甲午战争后,而非一战期间才出现,排除C项;一战期间,日本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而非美国,排除D项。故选A项。8.1946年9月,1美元可以汇兑中国国民党统治区的法币3050元。1948年1月,1美元可汇兑法币上升至17.8万元,8月,暴增至118.08万元。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美国对华的经济掠夺加剧B.中国对外贸易占据了优势C.国统区经济逐渐趋于恶化D.国统区人民大量抢购美元【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反映了法币对美元形成了大幅度的贬值。结合所学可知,1948年左右,国民党统治区的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而从客观上也反映了国统区经济面临崩溃,C项正确;美国对华经济掠夺会表现为美元的贬值,从而有利于美国商品的倾销,排除A项;没有具体的贸易数据比较,无法得出中国对外贸易占据了优势,排除B项;抢购美元虽然会导致美元升值,但是不会形成如此大的差值,排除D项。故选C项。9.“一五”计划期间,中国能够独立制造大型精密磨床、重型矿山设备、高级染料、飞机轮胎等,钢铁生产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表明“一五”计划A.调整了中国的社会结构B.改变了国家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C.摆脱了西方国家的封锁D.维持了过渡时期比较稳定的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中国重点发展的工业项目成果明显,某些大型机械制造和生产甚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表明“一五”计划改变了国家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一五计划调整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排除A项;一五时期,中国并未摆脱西方国家的封锁,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一五计划对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0.1961年9月,中央公布《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指出工资形式应当按照实际情况执行,凡是需要和可能实行计件的,应当实行计件工资制,在保证劳动定额合理的前提下,不限制工人的超额工资。这一规定旨在A.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B.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C.克服人民公社的弊端D.加快重工业发展速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时间1961年“工资形式应当按照实际情况执行,凡是需要和可能实行计件的,应当实行计件工资制,在保证劳动定额合理的前提下,不限制工人的超额工资。”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政策有利于发挥国有企业的积极性,B项正确;国民经济比例主要说的是轻工业、重工业和农业的比例。排除A项;克服人民公社的弊端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重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11.有人对1976-1979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资料的变化制作了如下统计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人口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还贷款交售粮食1976年19户110人35000斤230斤32元————1979年20户115人132300斤800斤200多元800元30000元A.农业生产技术出现极大改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统计表格中的时间1976年和1979年,以及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等信息,可看出人口、粮食产量和人均口粮以及人均收入有了显著提高。联系所学知识,粮食产量和人均口粮变化的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生产队的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拥有了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产量比上年增六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C项正确;农业生产技术与题干信息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的时间是198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的时间是199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2.有学者指出,这一战略决策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现诸如“排头兵”“窗口”“试验场”“先行者”等表述,在促进我国改革和开放两个“主攻方向”上的历史贡献都是巨大的。“这一战略决策”是指A.经济特区的设立B.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C.经济开放区的开辟D.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特区的设立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试验田”,因此A正确;BCD均在经济特区设置之后,不符合“窗口”“试验田”的限制,排除。故选A。13.法国学者夏泰宁指出,“南方谈话”后,邓小平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已成为中国全民共识,中共全党共识。这表明,“南方谈话”A.钳制了人们的政治思想B.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阻碍了中国民主化进程D.加大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南方谈话”促使国人的经济意识迅速增强,B项正确;“南方谈话”解放思想,排除A项;“南方谈话”有利于解放思想,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与阻碍民主化无关,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且材料强调思想观念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14.1902年6月,天津《大公报》和上海《中外日报》相继刊载了一则征婚广告,此后社会各界名人、知识分子流行在报刊上登载征婚广告。此征婚方式反映了当时A.传统婚姻方式已被摒弃B.广告征婚已成为社会主流C.新式婚姻成为社会风尚D.婚姻方式呈现近代化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利用广告进行征婚,冲击了传统的婚姻观念,反映了婚姻方式呈现近代化趋势,D项正确;A项已被摒弃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社会主流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是征婚广,告,不是新式婚姻成为社会风尚,排除C项。故选D项。15.民国成立后,洋布、洋伞、洋鞋、呢帽之类的洋货在上层人物的身上以及他们的屋里一天天增多。四川新繁县“服公务者,多用西装、短制中山服”,就连边远的东北呼兰县“服西服,履革履者亦日多”。这表明当时()A.在服装上出现完全西化的趋势B.西方文化对社会生活影响加深C.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冲突很激烈D.中国传统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洋货在国人生活中日渐增多,连边远的东北呼兰县“服西服”者也日渐增多,这体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B项正确;“完全西化”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洋货增多,未体现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冲突,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洋货在中国的增多,而且材料没有洋货与传统纺织品的对比信息,无法得出“中国传统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表是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某一天通行的交通工具统计表,年份步行人力车马车轿子脚踏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117706984544900001926508231460000034593764172922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上海A.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B.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新式交通工具占据主导D.汽车制造业有很大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近代上海传统的交通工具,如马车、轿子等逐渐绝迹,近代交通工具如脚踏车、汽车、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等逐渐兴起,反映了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A项正确;社会生活水平是指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或消费水平相关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材料得不出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排除B项;上海的交通工具中人力车所占比重较大,且数据也无法得出新式交通工具占据主导,排除C项;汽车制造业在当时上海不可能得到很多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7.影视评论界道:“中国电影一直在为获得‘国际化’的成功而进行着艰难的跋涉,然而面对西方世界的文化霸权,中国电影既不能仅仅是‘他者’后殖民审美视野中的孤独者与神秘者,也不应该盲目地屈就,于西方文化与丧失自己的文化身份。”其意在说明,中国电影()A.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干涉B.大力寻求被世界其他文化认同C.要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D.未能够顾及国外观众求异情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不应该盲目地屈就于西方文化与丧失自己的文化身份”可知,评论意在说明中国电影应该保持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不能盲目跟从西方文化,故选C项;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对“盲目地屈就于西方文化”,不主张大力寻求被世界其他文化认同,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国电影要有民族文化特色,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故选C项。18.关于1929—1933的经济“大萧条”,(美)威廉·曼彻斯特曾评价说:“胡佛恰巧在大难临头的前夕担任总统,可说是自作自受,因为他在当商务部长时只醉心于提高生产力,却不注意购买力不足的危险性。他只是在卸任离开白宫很久以后,对当年的事才有所醒悟。”上述材料可以反映出A.胡佛的经济措施是“大萧条”的根本原因B.胡佛的思维反应能力较差C.胡佛管理国家能力较差D.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是“大萧条”的直接原因【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因为他在当商务部长时只醉心于提高生产力,却不注意购买力不足的危险性。他只是在卸任离开白宫很久以后,对当年的事才有所醒悟”可知,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是“大萧条”的直接原因,D项正确;1929—1933的经济“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排除A项;根据材料“胡佛恰巧在大难临头的前夕担任总统”说明胡佛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管理国家的能力,排除B、C两项。故选D项。19.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达到退休年纪的劳动人员,依据他们自身的不同工资情况,每月能够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据此可知,该法案的实施A.缓和了社会矛盾B.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C.增加了就业机会D.提高了工人生活水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社会保险法》给社会退休人员提供了一定保障,这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A项正确;给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是给国家财政增加了负担,并不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也和提高工人生活水平无关,排除BCD项。20.1932年,罗斯福竞选资金的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政治捐款,但到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时,这一比例下降到4%。导致这一变化的新政措施最有可能的是A.整顿银行,美元贬值B.农民减产,国家补贴C.工业复兴,劳工立法D.社会救济,以工代赈【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及劳工立法协调了公私关系及劳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C正确;ABD均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21.英国学者诺尔曼·金斯伯格曾说道:“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制度从物质上促使劳动和资本有力地结合在一起,并控制工人阶级的必然反抗和革命潜力。”可见,该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制度A.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B.放松了政府的经济管控C.维持了市场的综合平衡D.扩大了国有资本的规模【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该学者认为福利国家制度能够控制工人阶级并消弭他们的反抗,说明福利国家制度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A项正确;该学者主要是认为福利国家制度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并不能说明放松了政府的经济管控和维持市场的综合平衡,更不能说明扩大国有资本的规模,排除D项。故选A项。22.1921年底,列宁指出“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还退的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这种“后退”A.适应了国内战争的战时需要B.勾画出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C.恢复了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D.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可知列宁是主张利用货币和市场来发展经济,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要实行新经济政策,这是为了恢复经济和巩固苏维埃政权,C项正确;适应了国内战争战时需要的是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没有勾画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排除B项;斯大林体制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23.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A.重点放在重工业B.重点放在农业C.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D.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重点在重工业,两者失败的相同原因是都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重点在重工业,排除B项;勃列日涅夫改革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24.与1993年相比,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贸易额到2016年提升了470%。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墨西哥80%的出口是销往美国的。这表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A.实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B.有利于加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C.逐渐缩小了墨西哥与美国间的经济差距D.使墨西哥从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中的信息“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贸易额……提升”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B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美墨两国的优势产业与劣势产业以及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排除AC两项;D项中“最大”的说法孤证不立,并且,结合所学可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是区域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25.据联合国人口署统计,国际移民在1970年只有8200万人,2000年增至1.75亿。1980—2000年,发达国家接纳移民从4800万增至1.1亿,发展中国家接纳移民从5200万增至6500万。与之相关的最重要因素是()A.发达的交通提供了便利B.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C.各国政府采取优待政策D.人们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移民人数迅速增加并呈现出继续增加的趋势,B项正确;ACD都是移民人数不断增加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C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设机构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摘编自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材料二15-17世纪,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地理知识的积累使他们能够把世界各地通过便捷的贸易网络连接起来,然而,商业交流并非是全球网络的唯一结果。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外来的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大量减少。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17世纪欧洲航海探险对加强世界联系产生的影响。【答案】(1)特点:主要集中在海路;海外贸易的国家数量多;海外贸易规模大;外贸税收成为政府重要财源;政府增设机构掌管对外贸易(市舶司)。(答对任意三点即可)(2)影响:促进了全球贸易和商业交流;推动了物种交换;改变了世界人口的结构;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答对任意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据材料“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可知主要集中在海路;海外贸易的国家数量多;据材料“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可知海外贸易规模大;外贸税收成为政府重要财源;据材料“宋朝因此设机构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可知政府增设机构掌管对外贸易(市舶司)。【小问2详解】影响:据材料“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可知促进了全球贸易和商业交流;据材料“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可知推动了物种交换;改变了世界人口的结构;据材料“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可知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在诸多富有发明创造精神的能工巧匠的努力下,生产工具的效,率获得大幅提升,尤其是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由手工工场制到近代工厂制的过渡。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法、德、美等国家相继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促使各国的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和飞机制造等新工业部门得以建立和发展,并最终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在全世界经济结构中的统治地位。——摘编自陈雄《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英国家庭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已由73.5%降至61.5%,歌剧院、音乐会等不再是贵族的专属,各阶级直保持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严格界限逐渐被打破。金钱开始占据了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人们更多的是以金钱而不是以家族出身来衡周围的人和事物。工业革命为妇女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妇女的经济和家庭地位不断上升,男人也开始承担起家庭的家务。人口也在快速向城镇豪集,城乡差距的扩大使得人们开始疏远乡村,甚至厌恶乡村。瓦特和史蒂芬逊等人的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对技术研究的投入,国家也开始推动教育的发展,至19世纪末,英国文盲的人口已降至3%。——摘编自叶培望《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观念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发展特点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观念的影响。【答案】(1)特点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步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没有紧密结合,以工匠经验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主。(2)影响:普通家庭食物支出占比减少,精神文化支出增多;人们越来越看重金钱;妇女地位提高,思想得到解放;城乡差距扩大,人们开始远离乡村;年轻人增加对科学技术的研究投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解析】【详解】(1)特点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法、德、美等国家相继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步进行;根据材料“在诸多富有发明创造精神的能工巧匠的努力下”、“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没有紧密结合,以工匠经验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根据材料“尤其是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各国的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和飞机制造等新工业部门得以建立和发展”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主。(2)影响:根据材料“19世纪50年代,英国家庭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已由73.5%降至61.5%,歌剧院、音乐会等不再是贵族的专属,各阶级直保持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严格界限逐渐被打破”可知普通家庭食物支出占比减少,精神文化支出增多;根据材料“金钱开始占据了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可知人们越来越看重金钱;根据材料“妇女的经济和家庭地位不断上升,男人也开始承担起家庭的家务”可知妇女地位提高,思想得到解放;根据材料“城乡差距的扩大使得人们开始疏远乡村,甚至厌恶乡村”可知城乡差距扩,大,人们开始远离乡村;根据材料“瓦特和史蒂芬逊等人的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对技术研究的投入”可知年轻人增加对科学技术的研究投入;根据材料“国家也开始推动教育的发展,至19世纪末,英国文盲的人口已降至3%”可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1920年国家已掌握了全部大、中、小工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统一由全国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管理,并分行业建立了水泥、煤炭、糖果、烟草等71个总管局,分别管理所辖企业的供、产、销计划。失去工厂的资本家勾结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革命分子来破坏本企业的生产,如顿巴斯煤矿主就彻底破坏了顿巴斯大煤矿的生产。小企业主也担心自己未来的命运,故意缩减生产,甚至关闭企业。——摘编自周福绵《试论苏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材料二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提出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他认为,俄国经济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必须利用政权高速度地发展经济,从发展重工业开始。重工业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资金一是靠国有企业的利润积累;二是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工业品出售价格,向农民征税;三是号召人民艰苦朴素,用发行公债的办法将消费资金转为建设资金。——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时共产主义”在工业方面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斯大林经济理论的影响。【答案】(1)举措: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影响: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不利于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反国有化斗争,激化了国内矛盾。(答对任意一点即可)(2)影响:在苏联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奠定强大国家基础;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答对任意两点即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消费水平相对较低;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等。(答对任意一点即可)【解析】【详解】(1)举措:依据材料“到1920年国家已掌握了全部大、中、小工业企业”,得出企业一律收归国有;依据材料“这些工业企业统一由全国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管理,并分行业建立了水泥、煤炭、糖果、烟草等71个总管局”,得出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影响:从战时特殊的情况角度分析,得出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从巩固政权角度分析,得出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从经济的发展角度分析,得出不利于工业生产的发展;依据材料,“失去工厂的资本家勾结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革命分子来破坏本企业的生产,如顿巴斯煤矿主就彻底破坏了顿巴斯大煤矿的生产”,得出导致反国有化斗争,激化了国内矛盾。(2)影响:从体制角度分析,得出在苏联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依据材料“俄国经济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必须利用政权高速度地发展经济,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得出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奠定强大国家基础;从战争的角度分析,得出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依据材料“因此必须利用政权高速度地发展经济,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得出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依据材料“二是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工业品出售价格,向农民征税”,得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从苏联经济的长远发展角度分析,得出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因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关元一盘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其致命的一点是:它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只有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供应。但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这影响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发美元危机。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摘编自王健博《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与解体》材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后,美国以其丰富的黄金储备为背景,通过赠予、信货、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同时,固定汇率制在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这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基金组织要求成员国取消外汇管制,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因为它可以使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在实务中减少许多干扰或障碍。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后,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提供技术援助、建立国际经济货币的研究资料及交换资料情报等方面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也起到一定作用。——摘编自牛伯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作用与欧元启动》(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答案】(1)特点:以黄金为基础,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影响:确定了美元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扩大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因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可知以黄金为基础,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影响:根据材料“但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这影响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发美元危机。”并结合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根据材料“固定汇率制在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这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可知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扩大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根据材料“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后,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根据所学可知确定了美元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