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射洪中学高2021级2023年上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名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3.第I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到答题卡上,第Ⅱ卷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学校班级姓名考号.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48分,每题2分)1.孔子在谈及国家治理时说:“道(引导,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墨子也强调“仁之事者,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这反映出儒墨两派( )A.具有趋同的价值取向B.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C.均强调仁政的重要性D.拥有相同的阶级立场2.据《周礼》记载,司市是管理市的最高官吏,其职责是以次序分地段而治理市,把货物分类陈列在市上并辨别其真伪好次使物价平衡,用政令禁止货物奢侈浪费而调正市风,在买卖中以长券、短券缔结合同而结信止讼。据此可知,当时( )A.工商食官政策逐步取消B.商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C.城市经济功能日益增强D.市场管理制度相对完善3.先秦时期,某学派提出丧葬时“衣三领(层),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掘地之深,下无菹漏,(臭)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足够)矣。”该学派( )A.建立初具规模的逻辑体系B.符合富国强兵的时代需求C.体现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D.强调积极入世的进取思想4.中国传统的寒食节有禁火的习俗,相传与春秋时期晋国的介之推有关,但史籍中亦有不同的记载。如表1所示: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表1《周礼》仲春以木铎修火禁(春日禁火、改火)于国中《左传》(春秋)晋侯(文公)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史记·晋世家》基本事实同于《左传》,丰富了介之推隐居前后的情节,刻画了介之推忠于君主、不为利禄诱惑始终坚持气节的伟大形象《新序·节士》(东汉刘向)介之推隐,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其焚山,遂不出而焚死据此可知( )A.介之推的焚死真实可信B.寒食节起源于介之推故事C.时代变迁影响历史记述D.文本差异不利于还原事实高二历史第13页共13页 5.“家”字在春秋以前主要有两个意思,分别是“氏族宗庙”和“宗族”。而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家”字逐渐衍生出“个体家庭”的意思。导致“家”的含义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逐步瓦解B.生产关系的变革C.宗法制趋向完善D.各国变法的推动6.春秋时期,贵族阶层内部衍生出一种通过熟读古典文本,掌握断章取义的言谈技巧进行表达志向的言谈方式;平民则通过歌谣来抒发感情、提出建议、评论政治。这种差异( )A.推动此时思想文化开始转型B.推动了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C.体现两个阶层不同的处世态度D.反映贵族的没落与平民的进取7.良渚文化在约5300年前发源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沿岸。在相关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一件黑陶罐腹部发现了四个连成一排、仿若句子、与后来的甲骨文有相似之处的符号(见下图)对此合理的理解是( )A.有助于破解古文字起源之谜B.甲骨文并非中国最早的文字C.中国已开始系统地使用文字D.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高度发达8.齐宣王(妫姓、田氏)就周武王讨伐殷纣王事,问孟子:“臣弑其君,可乎?”孟子说:“贼(破坏)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武王)诛一夫纣矣,未闻(武王)弑君也。”孟子这一观点( )A.为“田氏代齐”提供了辩护B.揭示了先秦政权更迭的实质C.与法家变革和集权思想相契合D.表明仁政思想得到了齐国重视9.西周时期,青铜铭文中多次提及耒、耜等生产工具;雅颂之乐常涉及“稼、雨、稷”等字;礼制中也频繁出现“稻人、草人、仓人、廪人”等职官。这反映出( )A.农耕生活浸润礼乐文明B.文艺创作植根于劳动实践C.社会转型推动农业发展D.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形成10.西汉初期,贾谊根据“强者先反”的历史教训,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晁错多次上书陈述诸侯罪过,力主“削藩”。这些主张( )A.贯彻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B.解决了汉初的王国问题C.改变了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D.顺应了大一统发展趋势11.汉惠帝三年,在各郡重设监御史,规定其“十月奏事,十二月还监”“二岁更之”;制定《监御史九条》,九条监督要点涵盖了诉讼、治安、行政、财经、吏治等方面。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这些举措旨在( )A.完善监察机关的内部制约B.规范监察权的运行C.实现中央监察机构多元化D.提高监察机构地位12.东汉初年,光武帝遵循道家的“无为”原则为政,“务用安静”,对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提起战争之事。他曾说“吾理天下,亦与以柔道行之”,这里的“柔道”就是黄老道家所说的“守柔曰强”的“柔”。这反映了( )A.儒家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B.统治者为恢复经济及时进行政策调整C.道教的发展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黄老道家再次被统治者作为主流思想高二历史第13页共13页 13.下图为出土于陕北地区的汉砖石画《牛耕图》《拾粪图》的拓片。据此可知,汉代时期的陕北( ) 《牛耕图》 《拾粪图》A.田庄经济促进农业进步B.人们比较注重生态环保C.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D.农业和畜牧业较为繁荣14.汉昭帝时,御史大夫桑弘羊在一次中央会议上盛赞盐铁官营“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而与会的贤良和文学们则指出“昔文帝之时,无盐、铁之利而民富;今有之而百姓困乏,未见利之所利也,而见其害也”由此可知,当时( )A.盐铁官营调整了社会利益B.有为政策失去存在必要C.国家财政面临严重的困难D.统治者的根基开始动摇15.汉画像石中描绘力士斗兽的题材有很多,图1画面有一力士,仰面跨步挥臂,与左边狂奔而来的牛相斗,牛怒目弓背,以角前抵,画面右侧一狮被力士击败而逃。这类画像石( )图1A.印证铁犁牛耕的推广B.体现了崇尚勇武的时代风貌C.凸显社会矛盾的尖锐D.展现了注重意境的绘画风格16.下图为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义熙改革的部分举措。这些措施( )*恢复汉代推举孝廉的制度,“申明旧制,依旧策试”*重视官员的品行和能力,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唯才是举的原则选拔人才*对将军和士兵们论功行赏,“自元帅以下至于将A.旨在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B.促进了寒门庶族地位的上升C.造成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D.结束了世家大族的权力垄断17.表2所示为公元5世纪—6世纪南传佛教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传播情况的记载,由此可以推断( )表2中国僧人法显411年,法显曾途径耶婆提国,有过短暂停留,后在其《佛国记》中写到:耶婆提(爪哇或苏门答腊)“其国外道、婆罗门兴盛,佛法不足言”印度高僧求那跋摩424年,求那跋摩该高僧应邀到阇婆国(爪哇)为王母和国王授戒,据其所言,该地佛教颇为兴盛。A.经历不同导致史实至今已不可能考证B.该事件的真实情况尚需更多材料佐证高二历史第13页共13页 C.求那跋摩的身份表明了其记述更真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获得历史事实18.有学者认为,随着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并成为选官的主导,察举入仕之途的地位和作用颇有下降,但依然在这一时期发挥着作用,其制度程式也仍然在依照某种规律向更高形态发展,在隋唐之际发展为科举制度。据此可以推知( )A.察举制促使汉朝出现了勃勃生机B.科举制以察举制作为前身与母体C.九品中正制逐渐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D.科举制考试程式严密、规范、公开与客观19.到了隋唐时期,尽管士族依靠科举制度继续延续其家门地位,但这并非是缘于阀阅,而是因为在面对同一选拔机制时,士族子弟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有更多机会获得社会声誉,故而更容易在科场较技中取胜。这主要反映出这一时期( )A.士族权力来源方式的变化B.选官制度走向成熟C.门第血缘关系的日益淡化D.官僚群体日渐儒化20.唐肃宗《令谏官言事制》云:“所设谏曹,欲闻讽议,允副从绳之望,须成削稿之书。其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陈时政得失。若不举职事,当别有处分”。唐代宗亦要求“谏官每月上封事,无所回避”。这一历史现象( )A.利于减少统治者决策失误B.扩大了谏官的权力C.使中央决策日趋透明开放D.分化了宰相的权力21.表3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唐】吴兢《贞观政要》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者,殆将一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二表3为不同文献关于隋朝开皇十四年饥荒的记载,这说明( )A.实证历史须凭靠考古B.历史记载没有客观性C.历史真实需多重考辨D.历史解释具有多样性22.表4是中外学者对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城市人口的比重统计,据此可以推知,古代中国( )表4时期统计春秋时期齐国的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5%汉代非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唐代城市人口的比重为10%宋代城市人口至少占总人口的10%以上清代非农业人口约占17%A.人口城乡结构具有高度稳定性高二历史第13页共13页 B.汉唐时期的城市人口数量相同C.生产方式的质变加速人口增长D.经济发展受制于城市化的水平23.敦煌文书是在敦煌鸣沙山发现的唐代人手书古籍。在其中大量关于“乡法”(即民间世代承袭的习惯法)的记述中,包含有买地契、卖舍契、便贷契、雇工契、养男(女)契、分书、放妻书、放良书等各种契约文书的书写样本。这说明当时( )A.契约精神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B.乡法取代了国家法的法律地位C.社会法律制度和体系较为完善D.私有财产制得到社会普遍认可24.唐朝许浑《汉水伤稼》诗云:“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白居易《杜陵叟》诗云:“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这两首唐诗反映了( )A.农民对良好年景倍加期盼B.农业经济抗灾能力的欠缺C.封建政府对农民赈济缺失D.水利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史记》记载,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秦武公把邽、冀直接纳入国家行政体制之内,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去主持政务。至商鞅变法时,秦国普行县制于秦国全境,共设了31个县。秦并天下后,作为统一的封建国家,其领土空前广阔,将郡县制推行至全国。秦朝以法治国,大量任用并重用法家人士,作为法家重要人物的李斯希望强化君主专制,强调严刑峻法,在这种政治背景下,李斯个人及其代表的政治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秦朝实行郡县制。秦朝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摘编自《中国郡县制的产生与演变过程》等材料二1869年7月,日本政府发布“版籍奉还”令,版籍奉还,就是要诸侯向政府交出对土地和人民的封建领主所有权。版籍虽然归还了,但藩主仍是藩的行政长官,而且藩主仍旧控制着征税和军令的权利。1871年8月,岩仓具视等人调集一万御亲兵于东京,进行武力威慑,召集56藩的原藩主到东京,当面宣布了废藩置县诏书,并表示他们必须强制在东京居住,领取国家俸禄。在明治维新运动中,明治政府先后废除620多个藩地,共设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日本中央政府任命。虽废藩置县,但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这四大藩帮的藩主依旧有着极高的政治话语权。——摘编自《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废藩置县》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废藩置县的特点。(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日两国历史上设置县制共同的积极意义。(7高二历史第13页共13页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图7北魏洛阳城考古复原图注:灵台,即天文台;明堂,帝王举行祭祀等重大典礼的场所;圜丘,帝王祭天的地方;四夷馆、四夷里,北魏接待四邻和外国使节、商人所设的宾馆或居住区。图7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唐朝中叶以后,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大批农民失去土地而流亡或者成为地主的佃户,政府所掌握的人口越来越少,赋税来源逐渐枯竭,“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因而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建中元年(780年),唐德宗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正式颁布,“两税法”。规定:每户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摘编自赵建玲张洁《简论两税法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材料二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白居易集》卷2《重赋》高二历史第13页共13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两税法”的原因。(7分)▲(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朝“两税法”的实施。(8分)▲射洪中学高2021级2023年上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答案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ACBCAA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CABBBBAA题号21222324答案CAAB1.【答案】B【解析】由材料“道(引导,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仁之事者,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可知孔子认为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墨子认为对人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去做,对人不好的事情我们应该制止,不去做,同时孔子认为国家治理的关键在“信”“爱人”“使民以时”;墨家主张“利人”,由此可知两派在治理国家中都重视“民本”,故选B项;儒家与墨家的价值取向不可能—致,排除A项;孔子没有提出“仁政”主张,墨家此处所说的“仁”也不是仁政,排除C项;儒家当时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墨家代表的是底层民众,排除D项。2.【答案】D【解析】由材料“司市是管理市的最高官吏”、“在买卖中以长券、短券缔结合同而结信止讼”可知周朝有管理商业活动的官吏,而且对商业行为有具体的要求,说明市场管理制度相对完善,故选D项;西周盛行工商食官,排除A项;材料强调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无法推知商人社会地位,逻辑推理错误,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日益增强的结论,排除C项。3.【答案】A【解析】由材料“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可知穿三层衣服,使肉身能够腐朽,棺椁只要三寸,使骨骸能够腐朽,挖掘坟穴的深度不要和泉水相通,上面不使腐臭散发,这体现高二历史第13页共13页 出墨家节葬的思想,墨子是古代逻辑思维体系的开拓者,故选A项;法家思想符合富国强兵的时代需求,排除B项;道家思想体现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排除C项;儒家思想强调积极入世,排除D项。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史料实证能力。从《左传》到《新序·节士》,可见当时对介之推的评价着眼于道德品质且越来越强化,春秋时期政局动荡礼崩乐坏,两汉时期儒家成为正统,故对介之推的评价体现了时代的变迁,C项正确。关于介之推的死出现多个说法,所以尚存疑点,A项错误。寒食节的来历最早见于《周礼》,B项错误。文本记载的差异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事实,D项错误。5.【答案】B【解析】由材料“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家字逐渐衍生出个体家庭的意思”可知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出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因此“家”的含义出现变化,故选B项;由材料“氏族宗庙和宗族”可知都是和血缘有关系的宗法制,材料并未提及分封制,排除A项;春秋战国宗法制遭到破坏,排除C项;各国变法是促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6.【答案】C【解析】据材料“贵族阶层……掌握断章取义的言谈技巧进行表达志向的言谈方式;平民则通过歌谣来抒发感情、提出建议、评论政治”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贵族借由古典文本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观点,而平民通过歌谣这种相对直接的方式表达感情、提出建议与评论政治,相对平民的功利而言贵族相对内敛,这与两个不同阶层身份的差异息息相关,故选C项;贵族与平民有着自身特定的表达方式,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但材料没有明确两者与社会性质之间的具体关联,且“开始”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贵族与平民表达方式的不同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项;春秋时期贵族地位逐渐衰落,但材料仅涉及到贵族与平民之间表达方式的不同,没有明确这一时期贵族与平民的具体发展情况,故“衰落”一词表述不当,排除D项。7.【答案】A【解析】由材料“考古工作者在一件黑陶罐腹部发现了四个连成一排、仿若句子、与后来的甲骨文有相似之处的符号”可知在良渚文化中已经出现了具有表意功能的原始文字,说明文字的起源与良渚文化有一定的关联,有助于破解古文字起源之谜,故选A项;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以及一些器物上的铭文,排除B项;中国现存最早并有严密系统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不是良渚文化中相似的符号,排除C项;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不能彰显出中华文明的高度发达,排除D项。8.【答案】A【解析】据材料"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残贼俱全的人叫做一夫。我只听说过武王诛杀了一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可知孟子认为不讲仁爱道义的人是可以诛杀的,这就为“田氏代齐”提供了辩护,故选A项;先秦政权更迭的实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材料中的观点与法家变革和集权思想不同,排除C项;材料中只有孟子的观点,没有体现齐国国君的观点,所以不能体现仁政思想得到齐国重视,排除D项。高二历史第13页共13页 9.【答案】A【解析】材料“青铜铭文中多次提及耒、耜等生产工具”“雅颂之乐常涉及‘稼、雨、稷’”,可知在当时的祭祀、宫廷宴乐活动中,处处都有农耕生活的影响印记,这说明礼乐文明受到农耕生活影响,故选A项;材料中的“青铜铭文”和“礼制”都不属于文艺创作的范畴,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并没有发生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随着地方王国势力的壮大,这威胁着国家安定、统一。“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藩”的主张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顺应了大一统的趋势,故选D项;由材料“力主削藩”可知这些主张不属于无为而治的思想,排除A项;这些主张本身无法解决王国问题,甚至引发了动乱,排除B项;这些举措没有改变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11.【答案】B【解析】由材料“在各郡重设监御史,规定其十月奏事,十二月还监”“九条监督要点涵盖了诉讼、治安、行政、财经、吏治等方面”“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可知西汉在地方设置监察御史,对地方的诉讼、治安、行政、财政等进行监督,同时对御史行使职权进行了规范,规范了监察权的运行,故选B项;“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可知是从外部对监察御史进行制约,排除A项;“在各郡重设监御史”可知是对地方郡的监察,而非中央监察机构,排除C项;“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可知为规范御史的职责,无法推知其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由材料“光武帝遵循道家的无为原则为政”、“吾理天下,亦与以柔道行之”可知东汉初年光武帝遵循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这是因为东汉初期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统治者为恢复经济所进行的政策调整,故选B项;东汉时期儒家思想是正统和主流思想,能够适应当时时代发展潮流,排除A项;道教形成于东汉末期,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儒家思想是正统和主流思想,选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从材料二牛一人牛耕以及拾粪,可知此时期陕北农业耕作技术、肥田技术均有发展,也就是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进步,故C项正确;仅从材料不能看出这是田庄经济,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农业技术的进步,B.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4.【答案】A【解析】由材料“盛赞盐铁官营”、“而与会的贤良和文学们则指出......未见利之所利也,而见其害也”可知对于盐铁官营,桑弘羊和贤良文学之士的态度截然不同,说明国家的盐铁官营政策对国家和百姓的关系进行了调整,引发不同利益层面的思考,故选A项;盐铁官营是国家管控经济的一种手段,有存在的必要性,排除B项;据材料“御史大夫桑弘羊在一次中央会议上盛赞盐铁官营”可知盐铁官营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C项;盐铁官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巩固了统治者的统治根基,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由材料“力士,仰面跨步挥臂,与左边狂奔而来的牛相斗,牛怒目弓背,以角前抵,画面右侧一狮被力士击败而逃”可知力士勇猛无畏,击败狮子并挥臂挡住狂奔而来的牛,这类描绘力士斗兽的画像石在汉代有很多,体现了崇尚勇武的时代风高二历史第13页共13页 貌,故选B项;材料中的牛为斗牛,不能说明其用于农业生产,不能印证铁犁牛耕的发展,排除A项;画像石描绘了力士斗兽的场景,没有涉及社会矛盾,逻辑推理错误,排除C项;中国古代绘画魏晋以后注重意境,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16.【答案】B【解析】由材料“恢复汉代推举孝廉”“唯才是举”“将军和士兵们……并宜论赏”可知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寒门子弟步入仕途,促进了寒门庶族地位的上升,故选B项;统治者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排除A项;隋朝科举制的创立造成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排除C项;“结束了”说法绝对,排除D项。17.【答案】B【解析】由材料“南传佛教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传播情况的记载”可知对于爪哇岛传播佛教的情况,同时代的中国僧人法显和印度高僧求那跋摩在记述中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描述,根据孤证不立的原则,说明该事件的真实情况尚需更多材料佐证,故选B项;史实可以考证,但需要更多的材料,排除A项;求那跋摩的身份不能证明记述的真实性,排除C项;“即可获得”表述过于绝对,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不一定可以得出历史事实,排除D项。18.【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在九品中正制实行后,“察举入仕……依然……发挥着作用”,察举制在制度程式上不断发展,到隋唐时期并发展成为成为科举制度,据此可知,科举制是在察举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在魏晋以来不断发展,到隋唐时期发展为科举制,并未涉及察举制对汉朝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九品中正制出现后,察举制仍然发挥作用,并推动了科举制的产生,并未涉及九品中正制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科举制是由察举制演变而来,不能推知科举制考试程序是否严密、规范、公开与客观,两者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排除D项。1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晋到隋唐时权力由依靠“阀阅”也就是血缘到“在科场较技中取胜”也就是依靠适应选拔人才的标准获得,这反映了士族权力来源方式的变化,故选A项;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士族对选官的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标志着古代选官制度的成熟,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权力来源方式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无法体现“儒化”的趋势,排除D项。20.【答案】A【解析】由材料“其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陈时政得失。若不举职事,当别有处分”、“谏官每月上封事,无所回避”可知对谏官上书言事有明确的要求,这有利于减少统治者决策失误,故选A项;“指陈时政得失”是谏官应有的权力,排除B项;在君主专制体制下,中央决策不可能日趋透明开放,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分化了宰相权力,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21.【答案】C【解析】据题干不同文献对隋朝开皇十四年饥荒的记载,可看出不同时代对同一历史事件解释不同,故历史真实需要多重考辩,故选C。实证历史须凭靠考古说法错误,故A不选。历史记载没有客观性说法错误,故B不选。历史解释具有多样性与材料无关,故D不选。高二历史第13页共13页 22.【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春秋到清代城市人口的比重为10%左右,变动不大,说明封建社会城乡结构具有稳定性,故选A项;材料给出的是城市人口比例,不能偷换概念为人口数量,排除B项;春秋到清代都是小农经济的农业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并未发生质变,排除C项;城市化的水平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逻辑关系错误,排除D项。23.【答案】A【解析】由材料“包含有买地契、卖舍契、便贷契、雇工契、养男(女)契、分书、放妻书、放良书等各种契约文书的书写样本”可知唐朝注重契约文书,其内容包含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说明契约精神深刻影响社会生活,故选A项;乡法是国家法的补充和发展,不可能取代国家法,排除B项;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较为完善”的结论,排除C项;“普遍认可”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24.【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涝灾、旱灾和早寒都会让农业生产遭受沉重损失,体现了古代农业抗灾能力的欠缺,故选B项;材料强调旱涝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而非农民对良好年景倍加期盼,排除A项;材料强调农业面对涝灾、旱灾和早寒等自然灾害的无力,与封建政府对农民赈济缺失无关,排除C项;“九月霜降秋早寒”即早寒,不是通过水利设施的建设能解决的,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25.【答案】(25分)(1)原因:承袭秦国历史上实行的县制,商鞅变法的推动;汲取周朝分封制造成分裂的教训;疆域扩大,加强对全国控制的需要;以法家思想治国,李斯等大臣的支持。(8分)(2)特点:天皇支持改革,改革力量强大;武力威慑,没有发生武力冲突;改革力度逐步加大;强制旧藩主迁居东京;改革不彻底,部分藩主依然拥有权力。(10分)(3)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县制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并一直延续至今。(7分)【解析】(1)由材料一“秦武公把邽、冀直接纳入国家行政体制之内,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去主持政务。至商鞅变法时,秦国普行县制于秦国全境,共设了31个县”得出承袭秦国历史上实行的县制,商鞅变法的推动;由材料一“秦并天下后,作为统一的封建国家”得出汲取周朝分封制造成分裂的教训;由材料一“其领土空前广阔,将郡县制推行至全国”得出疆域扩大,加强对全国控制的需要;由材料一“以法治国,大量任用并重用法家人士,作为法家重要人物的李斯希望强化君主专制”得出以法家思想治国,李斯等大臣的支持。(2)由材料二“明治政府先后废除620多个藩地,共设三府七十二县”得出天皇支持改革,改革力量强大;由材料二“调集一万御亲兵于东京,进行武力威慑”得出武力威慑,没有发生武力冲突;由材料二“当面宣布了废藩置县诏书”得出改革力度逐步加大;由材料二“并高二历史第13页共13页 表示他们必须强制在东京居住”得出强制旧藩主迁居东京;由材料二“但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这四大藩帮的藩主依旧有着极高的政治话语权”得出改革不彻底,部分藩主依然拥有权力。(3)由材料一“秦并天下后,作为统一的封建国家”、材料二“明治政府先后废除620多个藩地,共设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日本中央政府任命”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由材料一“作为统一的封建国家,其领土空前广阔,将郡县制推行至全国”、材料二“召集56藩的原藩主到东京,当面宣布了废藩置县诏书”得出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由材料一“秦朝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材料二“明治政府先后废除620多个藩地,共设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日本中央政府任命”得出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由材料一“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得出县制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并一直延续至今。26.【答案】(12分)分值要求12—10分①充分提取材料信息,主题明确。②使用不少于两个信息;准确充分运用史实。③阐述充分,逻辑严密。9—5分①基本基于材料信息,主题较明确。②使用信息不少于两个;基本能够运用史实。③阐述较为充分,逻辑关系较为清楚。4—0分①材料信息体现不明显,主题模糊。②使用信息少于两个;运用史实不准确。③阐述不清,逻辑关系不明。【示例一】北魏洛阳城的建设体现出封建皇权政治的色彩。(3分)北魏洛阳城形成了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垣结构,宫城处于中心位置,凸显其政治上的核心地位,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北魏洛阳城的道路以宫城正门为核心建立城市布局中轴线,形成“T”字形的道路格局,显示了皇权的权威与至高无上。明堂与圜丘作为帝王举行祭祀等重大典礼的礼制建筑,以服务皇权为主要职能,彰显了皇权至上。综上,洛阳城的形制布局、道路交通和礼制建筑都体现出封建皇权政治的色彩.(9分)【示例二】北魏洛阳城见证了当时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交融。(3分)北魏洛阳城以宫城为中心,布局规整有序,遵循了中原文化传统的礼制秩序,体现出鲜卑族对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太学、明堂等建筑,表明北魏对儒学的尊崇;白马寺等寺高二历史第13页共13页 院的存在,表现出佛教在北魏占有重要地位。鲜卑族的游牧文化、中原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在洛阳城共存。四夷馆、四夷里为来自四邻或外国的使节、商人提供了交流的场所,体现出多元文化的交流。总之,在孝文帝开明民族政策的作用下,北魏洛阳城商业发展、文化昌盛,体现出民族交融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时代特色。(9分)(其他论题: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布局深受儒学影响;北魏洛阳城承续前朝遗址,彰显正统地位;北魏洛阳城复原图反映了都城的多重功能等。)【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北魏洛阳城的相关信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概括一个特点,再分析导致北魏洛阳城形成该特点的原因。通过阅读图片,可以发现北魏洛阳城结构规整,宫城处于中心位置,整体以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存在着白马寺、天文台、圜丘、四夷馆等场所,综合以上信息,可得北魏洛阳城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建设体现了封建皇权的政治色彩,并且可以看出多元文化交融的印记,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特点作为论题,运用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时期阶段特征等相关史实对北魏洛阳城呈现的特点进行解释,注意解释过程中因果逻辑要严谨,语言表述要成文、流畅。27.【答案】(15分)(1)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编户数量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农民赋税负担沉重;吏治腐败,随意征税。(7分)(2)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赋税负担相对公平合理;(6分,任答3点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官员的腐败,农民的负担没有得到真正的减轻。(2分)【解析】(1)由材料一“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大批农民失去土地而流亡或者成为地主的佃户”、“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得出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由材料一“政府所掌握的人口越来越少,赋税来源逐渐桔蝎枯竭”得出国家编户数量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由材料一“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得出农民赋税负担沉重;由材料一“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得出吏治腐败,随意征税。(2)由材料一“每户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得出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由材料一“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得出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由材料一“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税”得出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由材料一“按田亩缴纳地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得出赋税负担相对公平合理;由材料二“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官员的腐败,农民的负担没有得到真正的减轻。高二历史第13页共13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月月考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射洪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31 21:36:03
页数:13
价格:¥2
大小:278.1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