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合肥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材料旨在说明A.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B.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C.阶级和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志D.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排除A项;材料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而不是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和文明产生的标志,排除BC项。故选D项。2.雅典陪审法庭判决苏格拉底死刑后,有人劝他逃跑,遭到了拒绝。为此他打了个比喻,说法律是父亲或主人,自己是儿子或奴隶,儿子不能用父亲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父亲或者奴隶不能用主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主人一样。由此表明A.法律面前所有雅典人一律平等B.苏格拉底不满法庭判决的结果C.维护法律即维护了城邦公共利益D.苏格拉底主张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看,苏格拉底遵守雅典法庭判决,维护法律的神圣,同时城邦利益至上已成雅典公民的共识,因此,遵守法律即是维护城邦利益。故答案为C项。A项,雅典法律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对于奴隶、妇女、外邦人而言,是不可能享受法律所规定的各种政治权利,即使是自由人,也是严格按照财产多寡分享不同的权利,排除;B 项,材料并未说明苏格拉底不满法庭判决的结果,相反他认真执行法庭判决,拒绝逃跑,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苏格拉底主张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排除。3.在世界古代历史上,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曾修建大规模的道路系统,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都采用过迁移居民的做法。印加人在创建帝国的过程中,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采用了和亚欧大陆上的古代帝国基本相同的强化统治的措施。材料意在说明()A.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B.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C.古代帝国建立的必然性D.美洲文明发展的落后性【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内容可知,在没有联系和沟通的情况下,印加帝国和波斯帝国、罗马帝国、亚述帝国采用了基本相同的强化统治措施,这反映出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多样性,必然性和落后性,排除BCD项。故选A项。4.赫梯人是历史上最早大量铸造并使用铁器的部族。公元前14世纪中期开始,埃及和赫梯不断进行战争。在和赫梯人接触的过程中,埃及人学会铁器的铸造和使用。约公元前13世纪初期,埃及进入了铁器时代。这种现象表明古代战争是A.文明扩展的方式之一B.政权更替的根本原因C.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D.民族交融的主要原因【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在和赫梯人接触的过程中,埃及人学会铁器的铸造和使用”体现的是古代战争促进了文明的扩展,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A。5.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率领他军队每征服一地就建造城市和城镇,然后从家乡招募希腊人来组成新城市的统治集团,他鼓励希腊人同当地人通婚,成千上万的希腊人到希腊-马其顿控制下的国家寻求成名和发财的机会。这一做法产生的影响是()A.促进了行省制度进一步完善B.造成了不同文化交织的混合文化产生C.导致了西亚文明特色的消亡D.开启了东西文明交流融合历史的序幕【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亚历山大率领他的军队每征服一地就建造城市和城镇,然后从家乡招募希腊人来组成新城市的统治集团,他鼓励希腊人同当地人通婚,成千上万的希腊人到希腊-马其顿控制下的国家寻求成名和发财的机会”可知,通过军事扩张和移民,希腊人与被征服地区居民通婚,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故选B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亚历山大进行的军事扩张和移民是否促进了行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排 除A项;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导致西亚文明特色消亡的原因包括生态环境恶化、战争等因素的影响,排除C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始于汉代时期的丝绸之路,排除D项。故选B项。6.1309年,各种因素叠加导致教廷从罗马迁到了普罗旺斯的阿维尼翁,毗邻法兰西边境。教廷迁于此地近70年,这一时期在教会历史上被称为“巴比伦之囚”。在此期间,所有的主教都是法兰西人,教会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兰西国王。这表明A.王权在与神权的争斗中逐渐占据优势B.法兰西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C.教皇从此丧失了属灵领袖的地位D.法兰西国王赋予教皇世俗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教会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兰西国王”可知法兰西国王能够影响教会的政策,说明王权在与神权的争斗中逐渐占据优势,故选A;法兰西并没有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教皇也并没有因此而丧失领袖地位,排除BC;教皇的世俗权力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不是法兰西国王赋予的,排除D。7.从1世纪开始西欧的城市逐步发展复兴,他们通过斗争和赎买政策取得了城市的自治权,甚至有的城市成为城市共和国。这一现象的出现(  )A.说明城市市民已经转化成为资产阶级B.为西欧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使农村的封建经济开始大规模解体D.为西欧社会逐步转型提供了条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市民是资产阶级的前身,他们“通过斗争和赎买政策取得了城市的自治权,甚至有的城市成为城市共和国”实际上也是反封建斗争,为西欧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转型提供了条件,故选D;推动城市自治的是市民,是资产阶级的前身,但还不是资产阶级,排除A;城市自治无助于西欧统一市场的形成,排除B;农村的封建经济解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城市自治的结果,排除C。8.美国历史学家迈克尔•哈特在他所著的《历史上百位影响最大的人物及其排列顺序》中说:“我选择穆罕默德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但他确实是历史上在宗教和世俗两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下列有关穆罕默德的史实不能论证迈克尔•哈特的理由的是A.创立伊斯兰教B.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C.在麦加城传教D.建立起统一的阿拉伯帝国【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穆罕默德在位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阿拉伯帝国,D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创立,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其与佛教、基督 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A项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出走麦地那,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默罕默德既是宗教领袖,又是政治首脑,为此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B项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麦家城是穆罕默德的诞生之地,穆罕默德曾在麦加城传教,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9.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书,在大量西方同类专著中,结构清晰,考据严谨,文笔典雅,篇幅适中,已成为此领域备受推崇的权威著作之一。这部著作所描写的战争双方是A.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B.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C.西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D.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描述的是发生在公元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战役,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攻城战,交战双方是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A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早在公元前4世纪已经灭亡,与拜占庭帝国和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无关,B项错误;西罗马帝国的首都是罗马,并且早在476年已经灭亡,C项错误;阿拉伯帝国在1258年为蒙古征服,与君士坦丁堡战役无关,D项错误。10.大化五年(649年),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并建立“置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材料中这项改革措施的作用是()A.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B.促使武士集团的形成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大化五年的日本。根据“建立‘置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可知,此时的日本建立起了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从而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日本中央集权的加强,并不是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排除A项;大化五年的日本还没有形成武士集团,排除B项;这项改革措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并不是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排除C项。故选D项。11.公元1世纪左右,班图人开始了迁徙,到11世纪,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并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据此可推知,班图人的迁徙A.促进了非洲地区经济的发展B.促使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统一C.推动了伊斯兰教的向外传播D.使非洲的人口分布格局更合理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班图人经过漫长的迁徙,散布到今西非、东非、中非及南部非洲各地,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促进了非洲地区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班图人在迁徙过程中,与其他民族互相流动和混合,大的部落联盟的建立,使原始氏族制日趋瓦解,一些地区出现了独立的国家组织,而不是促使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统一,排除B项;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地区性单一民族的宗教发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通过不断对外扩张、经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传播,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2.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美洲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都像欧亚大陆的文明一样,曾经建立起国家,都有自己的行政系统。这种现象说明()A.欧亚大陆各文明深深地影响了印第安文明B.印第安各文明之间保持了密切的相互交流C.人类文明发展是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的D.人类文明的起源以及发展都是独立进行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美洲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都像欧亚大陆的文明一样,曾经建立起国家,都有自己的行政系统。”结合所学可知不同地区的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出现国家形态,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的,C项正确;说明根据材料“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美洲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印第安文明相对独立并未深受亚欧大陆的影响,排除A项;根据所学印第安各文明之间交流比较有限,排除B项;根据所学人类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不是完全独立进行的,存在交流,比如古代西亚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排除D项。故选C项。13.下图为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指数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原因是 A.早期殖民扩张白银流入西欧B.西欧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三角贸易导致黑奴涌入欧洲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食物交流【答案】A【解析】【详解】由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指数变化曲线图》可知,16—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直线上升,这是由于随着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引起了价格革命,造成了物价上涨,故选A项;西欧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1765年首先在英国开始)之后,与题干时间上不符,排除B项;三角贸易的结果是黑奴大量涌入美洲,而不是欧洲,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促进食物交流,并不会引发欧洲小麦价格上涨,排除D项。14.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A.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B.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D.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的理性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物体运动是自然界自然存在状况,根据这一原理,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而西方殖民者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为殖民扩张找借口,认为欧洲白人是先进的人群,理应统治落后的亚非拉地区,这说明了近代自然科学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故A项符合题意;达尔文进化论提出是在19世纪,西欧早期殖民扩张是17,18世纪,故排除B项;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是《共产党宣言》,故排除C项;“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的理性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故选A项。 15.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人从《圣经》中找到依据,认为其在非洲起到的作用是拯救黑人,理由是非洲有用战俘作祭祀的习俗,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为奴等于逃过一死,因此他们是奴隶贸易的受益者。这可以用来解释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B.葡萄牙等国家的衰落C.英国人为从事奴隶贸易找借口D.西欧殖民扩张的原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掀起了殖民扩张的热潮,给殖民地带去深重灾难。从材料中“认为其在非洲起到的作用是拯救黑人”、“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为奴等于逃过一死,因此他们是奴隶贸易的受益者”可知,英国人以拯救黑人为借口,从事奴隶贸易,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英国对其进行奴隶贸易所做的辩解,不足以解释其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葡萄牙等国,不能得出“葡萄牙等国家的衰落”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英国的对外扩张,不能体现西欧殖民扩张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6.“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主要反对的是神秘主义和教会的腐败,而不是基督教。它不像其他宗教一样往往把崇拜对象具体化,而是将上帝作为抽象的存在。”这段话旨在强调A.宗教改革改变了基督教的信仰对象B.基督教思想与神秘主义的辩证统一C.基督教思想与理性精神的内在关联D.宗教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答案】C【解析】【分析】由“它不像其它宗教一样往往把崇拜对象具体化,而是将上帝作为抽象的存在。”可以看出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甚至不敢明确认知上帝的抽象存在,而宗教改革宣扬“因信称义”,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存在和上帝存在的抽象性,希望人民思想有所解放,进而追求科学与自由。这正是理性主义的核心,C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不是这短话的主旨。【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7.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由此可知A.资产阶级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B.近代自然科学重视经验性总结C.近代自然科学冲击了神学思想D.工业革命极大改变了世界面貌【答案】C【解析】 【详解】根据“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可得出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促进了思想解放,冲击了封建神学,C项正确;材料与资产阶级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科学的特征,排除B项;牛顿时期尚未开始工业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18.西方学者伯尔曼说:古希腊罗马“幸存下来的东西”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仅仅占一小部分”;“1050年—1150年之前的欧洲与此后的欧洲之间却存在根本的断裂”。伯尔曼意在强调A.古希腊罗马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民主政治B.1050年—1150年是欧洲历史发展的转型期C.近代欧洲文明与古希腊罗马文明没有延续性D.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1050年—1150年之前的欧洲与此后的欧洲之间却存在根本的断裂”说明近代欧洲文明与古希腊罗马文明没有延续性,故C项正确;AD项不符合材料“1050年—1150年之前的欧洲与此后的欧洲之间却存在根本的断裂”,故错误;材料没有说明1050年—1150年是欧洲历史发展的转型期,故B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1050年—1150年之前的欧洲与此后的欧洲之间却存在根本的断裂”,由此可直接判定答案。19.马克思说:“机器生产摧毁国外市场的手工业产品,迫使这些市场变成它的原料产地。例如东印度就被迫为大不列颠生产棉花、羊毛、大麻、黄麻、靛蓝等。……一种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转变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这一论述(     )A.分析了欧洲贸易中心转移的原因B.阐释了亚非拉地区形成单一经济的原因C.全面分析了机器生产的双重作用D.阐明殖民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说明工业革命使得国际分工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广大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变成它的原料产地”“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所以这一论述阐释了亚非拉地区形成单一经济的原因,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国际分工,不是贸易中心转移,排除A项;材料论述的是机器生产促使国际分工的变化,没有全面分析机器生产的双重作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资本原始积累,排除D项。故选B项。20.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以瓦特为代表的能工巧匠“是从工厂、车间而不是从大学走到工业界来的;他们并不是穿着丝绸满载莱誉,而是身着粗布衣,满身煤灰和油渍”。这反映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A.对科学理论的探究未受重视B.科学家多躬身于社会实践C.技术对生产的推动作用凸显D.创造发明未得到社会资助【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因而技术对生产的推动作用凸显,故C项;瓦特等人的科技发明不能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未重视对科学理论的探索,故排除A项;瓦特等能工巧匠并非科学家,而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匠和技师,故排除B项;创造发明是否得到社会资助,从材料信息中无法得知,故排除D项。故选C项。21.1886—1900年,德国6所最大的化学公司取得化学染料专利948项,是英国6所最大的化学公司所取得专利数量的11倍多。到1900年,德国染料公司生产的染料量占当时世界染料总产量的4/5。1913年世界化工产品的24%都是由德国生产的。德国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源于()A.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B.科学技术革命的进行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6—1900年的德国。根据“是英国6所最大的化学公司所取得专利数量的11倍多。到1900年,德国染料公司生产的染料量占当时世界染料总产量的4/5。1913年世界化工产品的24%都是由德国生产的”可知,德国的化学公司几乎垄断了世界染料的生产,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化工技术的发展,B项正确;这些成就的取得和技术进步有关,政治制度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中仅涉及染料生产,并不能说明世界市场的形成,排除C项;仅根据德国染料的生产能力,不能说明世界经济格局转变,排除D项。故选B项。22.在1850年以后,工人工资都提高了,工会也成立了;1870年以后,在几个主要的欧洲国家里,工人经常能够获得较好的工资和劳动条件,由于获得选举权,逐步形成工人阶级政党,工人阶级开始通过政党而进行活动。这表明A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到新阶段B.无产阶级革命任务出现新变化C.无产阶级和平夺权时机成熟D.资本主义代议制开始逐步确立【答案】A 【解析】【详解】1870年之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无产阶级革命主要采取暴力方式,1870年之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度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通过议会方式实现自己的革命目标,故A项正确;无产阶级革命的使命就是建立自己的政权,没有变化,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夺取政权,不能由此得出和平夺权时机成熟,排除C项;1850年之前,资本主义代议制就已建立,排除D项。23.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提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A.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的主要潮流B.德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变化D.马克思主义要与具体实际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知马克思主义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选D项;材料提到时间是1872年,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排除A项;材料内容是《共产党宣言》的序言,并不是工人运动,排除B项;材料强调原理的实际运用要与实际相结合,并不是基本原理不断变化,排除C项。24.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爆发了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工人群众三次向国会递交请愿书都被否决,但一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广泛传播B.工人运动以经济斗争为主C.工人政党开展合法议会斗争D.渐进性变革成为政治传统【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的政治妥协的传统,实现了社会的和平变革,因此在此后工人阶级争取权利的过程中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人阶级要求在资本主义国家争取普选权,并非建立社会主义社会;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这体现的是工业阶级的政治斗争,不是经济斗争;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期工人阶级尚未在议会中获得席位,并不存在工人政党进行合法议会斗争的条件。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古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材料二: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丁翌《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材料三:美国总统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确立“议会至上”的。(3)依据材料三,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答案】(1)特点:实行轮番执政;直接民主制;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2)确立: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王权;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权;通过代议制政体确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3)实现: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中“直接”、“自由和平等”、“轮番”、“集体议决”、“少数服从多数”等处信息即可对应总结出其特点有:轮番执政和直接民主制;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2)依据材料中“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资产阶级代议政体”、“一系列法案的颁布”等处信息可以将实现方式概括为三个方面,即: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王权;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权;通过代议制政体确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 (3)本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受到了国会和最高法院的限制,学生可以回答出它们是如何限制总统权力的。此外,还可从总统的任期、选举方式,及两党制方面来回答。它们也很好地制约了总统。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16世纪的西欧社会在“寻金热”和传教热的鼓动下,具有强烈的海外扩张欲望,航海探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是中国航海所无法相比的。当时西欧社会无论是国王、教皇、僧俗贵族、庶民商贾或资产阶级,“个个着了财迷”。其中专制君主“对于权势和财富的追求”,新兴资产者扩大原始积累的愿望,更为强烈。……对物质利益的共同追求,为专制君主与私人航行相结合提供了社会前提。这些决定了西方航海社会基础的广泛性,使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摘编自李隆庆《十五至十六世纪中西航海不同结局的原因初探》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材料三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大国崛起》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大航海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欧、西欧国家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活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00年前后不同文明间注视和对抗的表现。【答案】(1)特点:以物质利益为主要动力;专制君主与私人航海相结合;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2)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对社会财富的需求,以及受到伊比利亚国家新航路开辟活动的刺激,英法荷等国家也纷纷展开新航路的寻找活动;早期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路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也为英法荷等国寻找新航路提供了条件。由于西班牙、葡萄牙已把控了大西洋贸易新航线,故英法荷等国只能转向北冰洋、 南半球等地区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发现了一些新岛屿,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3)注视: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并找到了通往亚洲等地的新路,使不同文明间联系日益紧密。对抗:西欧国家的扩张与对殖民地的残酷压迫和掠夺,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解析】【详解】(1)要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如“寻金热”“专制君主与私人航行相结合”“社会基础的广泛性”等,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来从以物质利益为主要动力;专制君主与私人航海相结合;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进行总结。(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北欧、西欧国家寻找新航线的背景(受到早期新航路开辟的刺激等)、方向、成就、意义等方面来简述。(3)注视:根据材料“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结合所学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并找到了通往亚洲等地的新路,使不同文明间联系日益紧密进行回答。对抗:结合所学从西欧的扩张、殖民者和被殖民者角度分析。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世纪16世纪之交,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在这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人类所取得的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几乎皆与西欧一次又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海外扩张密切相关,它们标志着世界资本主义曙光的来临。——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1:论题: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经济变革。阐述:15世纪16世纪之交,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西欧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贸易中心转移,出现“商业革命”;同时黄金、白银大量流入,物价上涨,出现了“价格革命”。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示例2:论题: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思想文化变革。阐述:15世纪16世纪之交,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全盛时期,并在欧洲其他国家广为传播;文艺复兴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而且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展开。16世纪初,在德国爆发继而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场规模更大,影响更为深远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影响下,民众思想得到解放,人文主义得到传播和发展。(“示例”仅为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 【详解】紧扣“世界资本主义曙光的来临”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5世纪16世纪之交”从经济、思想角度任意选取一个论述即可。若选取经济角度,论题可拟为: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经济发展。论述时主要结合新航路开辟给欧洲所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总结时强调其推动了西欧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型。若选取思想方面,论题可拟为:15世纪16世纪之交西欧社会思想文化变革。论述时主要结合15-16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影响,促进民众思想解放的角度进行。其他角度也可,能自圆其说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6-01 19:24:02 页数:15
价格:¥2 大小:71.5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