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合肥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合肥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大象的身高与体重B.猪的长毛与短毛C.鹦鹉的白毛与蓝眼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答案】B【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详解】ACD、大象的身高与体重、鹦鹉的白毛与蓝眼和棉花的细绒与长绒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CD错误;B、猪的长毛和短毛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故选B。2.下列不属于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原因的是()A.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B.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C.豌豆在自然条件下都是纯种D.豌豆是单性花,易于操作【答案】D【解析】【详解】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A正确;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B正确;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C正确;豌豆是两性花,D错误。3.豌豆的紫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白花→紫花③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②和③B.③和④C.①和③D.①和②【答案】A【解析】【分析】显隐性的判断方法:①定义法(杂交法):不同性状亲本杂交→F1只出现一种性状,则F1所显示 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②自交法: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详解】①紫花×紫花→紫花,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假设这对性状受基因B、b控制,则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BB×BB→BB,也可能是bb×bb→bb,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①错误;②紫花×白花→紫花,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的是显性性状、没有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所以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②正确;③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紫花与紫花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花,所以白花为隐性性状,紫花为显性性状,③正确;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可能是Bb(紫花)×bb(白花)→Bb(紫花)、bb(白花),也可能是bb(紫花)×Bb(白花)→bb(紫花)、Bb(白花),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④错误;综上所述,②和③正确,即A正确。故选A。4.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以下关于鉴定一株红果番茄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通过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B.不能通过该红果植株自交来鉴定C.可通过与黄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D.不能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答案】C【解析】【分析】常用的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株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详解】A、无论该红果基因型是RR还是Rr,与红果纯合子(RR)杂交后代都是红果(R_),所以不能通过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A错误;B、能通过该红果植株自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红果(RR),则该红果植株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红果也有黄果(RR、Rr、rr),则该红果植株是杂合子(Rr)B错误;C、红果植株基因型(RR或Rr)可通过与黄果纯合子(rr)杂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红果(Rr),则该红果植株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红果也有黄果(Rr、rr),则该红果植株是杂合子,C正确;D、可通过与红果杂合子(Rr)杂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红果(RR、Rr),则该红果植株是纯合子 (RR);如果后代有红果也有黄果(RR、Rr、rr),则该红果植株是杂合子(Rr),D错误。故选C。5.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下列关于假说-演绎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观察现象并发现问题是假说-演绎法的前提B.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属于假说的内容C.统计F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属于实验验证D.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并没有证明控制茎高度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假说-演绎法包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环节,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是假说-演绎法的前提,A正确;B、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属于假说的内容,并没有基因概念的出现,B错误;C、测交实验属于实验验证的内容,C正确;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摩尔根证明的,孟德尔并没有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B。6.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F1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B.F1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C.F2有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D.F2中不同于亲本的性状组合占6/16【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 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A、F1产生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A错误;B、F1雌配子有4种,雄配子也有4种,则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B正确;C、F2中表现型种类有4种,分别是Y_R_:Y_rr:yyR_:yyrr=9:3:3:1,C正确;D、F2中表现型Y_rr:yyR_与亲本不同,比例为3/16+3/16=6/16,D正确。故选A。7.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每次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桶,重复此过程100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模拟实验中三个小桶中的小球总数必须相等B.桶中的小球可能代表精子,也可能代表卵细胞C.乙同学的模拟过程体现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甲同学和乙同学的实验都可以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答案】B【解析】【分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①②③桶代表产生雌雄配子的雌雄生殖器官,每个小桶内的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代表两种配子,要随机抓取,且每次抓取的彩球都要放回原桶中并搅匀,再进行下一次抓取,抓取的次数应足够多。【详解】A、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表示两种配子的比是1:1,但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一般不相同,因此每只小桶内小球的总数不一定要相等,A错误;B、桶中的小球代表配子,可能代表精子,也可能代表卵细胞,B正确;C、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涉及两对等位基因,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模拟过程体现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定律的实质,C错误;D、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模拟的是受精作用,不能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B。 8.某种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1∶3∶1。那么,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DdB.BbDdC.BbDDD.bbdd【答案】B【解析】【分析】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详解】只看直毛和卷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3: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只看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白色=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综合以上可知“个体X”的基因型应为BbDd。故选B。9.某玉米植株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为YR:Yr:yR:yr=1:1:1:1。若该个体自交,其F1中基因型为YY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16B.1/8C.1/4D.1/2【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玉米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YR∶Yr∶yR∶yr=1∶1∶1∶1,其中Y∶y=1∶1,R∶r=1∶1,故推知该植株基因型为YyRr,若该个体自交,其F1中基因型为YY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1/2=1/8,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则应该观察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则应选用①和④为亲本杂交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均变为蓝色【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基因的分离定律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花粉粒形状可以用显微镜观察能区分,非糯性和糯性能根据染色情况能区分,而抗病和易感病需长成植株才能区分,因此花粉必须来自于杂合子(Aa或Dd),所以可选择的亲本可以是①×②或①×④或②×③或③×④,A错误;B、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需要得到AaDd的子代,故可选择②和④杂交,而①和②杂交后的基因型为AATtDd,抗病与染病通过花粉鉴定法不能鉴定,B错误;C、若培育糯性抗病(aaTT)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得到AaTtdd的子一代,然后让子一代杂交获得糯性抗病的个体,并通过连续自交来筛选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C正确;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AattDd)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一半花粉(基因型为A)为蓝色,一半花粉(基因型为a)为棕色,D错误。故选C。11.如图表示某自花传粉的植物控制三对相对性状的三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假设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染色体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a,B、b和D、d三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图中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8种配子C.仅考虑A/a,B/b基因的遗传,图中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比例为3:1D.基因型为AaDd和aadd的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型,比例为1:1:1:1【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A、a和B、b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d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与A、a和B、b之间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由题图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可知,A、a,B、b和D、d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B、因A、B基因连锁,a、b基因连锁,故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4种配子(ABD、ABd、abD、abd),B错误;C、由于A/a,B/b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出现2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C正确;D、因为A/a,D/d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自由组合,则基因型为AaDd和aadd的个体的杂交后代会出现的基因型有AaDd、aaDd、Aadd、aadd,其对应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D正确。故选B。12.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红玉杏自交,子代F1中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基因型A_bbA_BbA_BB、aa__表现型深紫色3/16淡紫色6/16白色7/16A.F1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aabb植株杂交,子代中开白色花的个体占1/4B.F1中淡紫色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个体占5/24C.F1中深紫色的植株自由交配,子代深紫色植株中纯合子为5/9D.F1中纯合深紫色植株与F1中杂合白色植株杂交,子代中基因型AaBb的个体占1/8【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变式遗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详解】A、F1中AaBb的植株与aabh植株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中开白色花的个体aaBb、aabb共占2/4,A错误;B、F1中淡紫色的植株(AaBb:AABb=2:1)自交,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个体占2/3×3/4×1/4+1/3×1×1/4=5/24,B正确;C、F1中深紫色的植株(AAbb:Aabb=1:2)自由交配,1/3AAbb与2/3Aabb产生的配子比例为2/3Ab和1/3ab,1/3AAbb和2/3Aabb自由交配产生的深紫色植株为AAbb=2/3×2/3=4/9,Aabb=2×2/3×1/3=4/9,所以深紫色植株中纯合子为4/8,即1/2,C错误; D.F1中纯合深紫色植株(AAbb)与F1中杂合白色植株(AaBB:aaBb=1:1)杂交,子代中基因型AaBb的个体占1/2×1/2+1/2×1/2=1/2,D错误。故选B。【点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不变,变的是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逐对分析再用乘法法则。13.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白化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的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C.2个,分别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中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C【解析】【分析】假设控制白化病性状的相关基因为A/a。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故白化病为隐性性状,致病基因为a,同时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详解】丈夫基因型为Aa,A、a这两个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对应位置。当此丈夫的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中DNA、染色体要进行复制。A基因复制后,两个A基因所在的姐妹染色单体将通过一个着丝点进行连接,形成一条染色体,同理a所在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通过同一个着丝点进行连接。故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应有2个,分别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中。C正确。故选C。1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某动物的基因型是Aa,若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和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发生了互换,则通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的后期B.有丝分裂的末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特点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实现基因的重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则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详解】A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的过程,也不会发生交叉互换,不会发 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现象,A、B错误;CD、根据题意,某动物基因型是Aa,经过间期复制,初级性母细胞中有AAaa四个基因,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涉及A和a的交换,交换后两条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均分别具有A和a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开,两组Aa彼此分开进入次级性母细胞,至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所以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的现象;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其上的等位基因A和a分开进入两个子细胞,C错误,D正确。故选D。15.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后期Ⅱ时,正常情况下细胞内不可能含有(  )A.44条常染色体+XX染色体B.44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C.44条常染色体+YY染色体D.两组数量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1、人类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而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2、精子的形成过程为: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4+XY)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4+XY)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X或22+Y,后期时染色体组成为44+XX或44+YY)精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X或22+Y)精子(染色体组成为22+X或22+Y)。【详解】A、如果经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X染色体,则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含有44条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A正确;B、XY性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已经分离,所以减数分裂后期Ⅱ时细胞内不可能含有44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B错误;C、如果经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Y染色体,则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含有44条常染色体+YY性染色体,C正确;D、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它们之间是复制关系,所以细胞内可能含有两组数目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D正确。故选B。16.下图为某植物(2n=24,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取该植物的花药制成临时装片,才更容易观察到上面的图像B.图甲、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都具有12个四分体C.图丁的每个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均为甲细胞的一半D.图戊中4个细胞的基因型不可能为AB、Ab、aB、ab【答案】BC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戊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A、通过戊含有四个细胞,可知这是一个减数分裂的过程,由于花药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多,因此应取该植物的花药制成临时装片,才更容易观察到上面的图像,A正确;B、图甲、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其中甲细胞含有12个四分体,但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因此不含四分体,B错误;C、图丁的每个细胞中核DNA数目为甲细胞的一半,但染色体属于与甲细胞相同,C错误;D、若发生交叉互换,图戊中4个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B、Ab、aB、ab,D错误。故选BCD。17.真核细胞的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答案】B【解析】【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A、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并非只有基因,B错误;C、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正 确;D、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B。18.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某同学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1:1: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无法确定显隐性B.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灰体为显性C.若黄体为显性,基因一定只位于常染色体上D.若灰体为显性,基因一定只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假设控制果蝇灰体与黄体的基因用B、b表示,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题干信息,亲本是灰体雌蝇和黄体雄蝇,子代雌蝇中灰体︰黄体=1︰1,雄蝇中灰体︰黄体=1︰1,无论灰体和黄体谁是显性性状,均可以出现此结果,故无法判断显隐性,A正确;B、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灰体为显性,子代雄蝇中灰体︰黄体=1︰1,则亲本灰体雌蝇基因型为XBXb,黄体雄蝇基因型为XbY,两者杂交后代♀灰体︰♀黄体︰♂灰体︰♂黄体=1︰1︰1︰1,符合题意,B正确;C、若黄体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后代雌性均为黄体,雄性均为灰体,不符合题意,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bb、Bb,则后代可以出现♀灰体︰♀黄体︰♂灰体︰♂黄体=1︰1︰1︰1,符合题意,所以若黄体为显性,则基因一定只位于常染色体上,C正确;D、若灰体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灰体雌蝇基因型为XBXb,黄体雄蝇基因型为XbY,两者杂交后代♀灰体︰♀黄体︰♂灰体︰♂黄体=1︰1︰1︰1,符合题意,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Bb、bb,杂交后代可以出现♀灰体︰♀黄体︰♂灰体︰♂黄体=1︰1︰1︰1,符合题意,所以若灰体为显性,基因无论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均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D。19.图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A.1号B.2号C.3号D.4号【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已知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遗传病为伴X隐性伴性遗传病,则3、6、7号的基因型为XaY,其致病基因都来自于他们的母亲,据此答题。【详解】已知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遗传病为隐性伴性遗传病,则7号的基因型为XaY,其中Xa来自其母亲5号,所以5号的基因型为XAXa,由于1号正常(XAY),所以5号的Xa来自其母亲2号。由此可见,7号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2号。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伴性遗传,首先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种类,能根据题干信息“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病”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其次结合系谱图,判断7号的致病基因的最终来源即可。20.控制鸡的羽毛为芦花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芦花对非芦花是显性。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杂交,其后代羽毛的性状是(  )A.公鸡和母鸡都有芦花和非芦花B.公鸡全为非芦花,母鸡全为芦花C.公鸡和母鸡全为芦花D.公鸡全为芦花,母鸡全为非芦花【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雌鸡为ZW,雄鸡为ZZ,由于鸡的毛色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设用B(芦花基因)和b(非芦花基因)基因表示,雌鸡基因型为:ZBW(芦花)、ZbW(非芦花);雄鸡基因型为:ZBZB(芦花)、ZBZb(芦花)、ZbZb(非芦花)。【详解】亲本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杂交,其基因型为ZBW和ZbZb,则后代基因型为ZBZb和ZbW,表现型为芦花公鸡和非芦花母鸡,D正确。 故选D21.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答案】B【解析】【分析】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并随着染色体传递,因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详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A错误;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B正确;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隔代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世代相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C错误;D、人体细胞核中的性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错误。故选B。22.某科研小组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相同实验材料增加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活菌甲是S型细菌,活菌乙是R型细菌B.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从鼠2血液中分离出来的活菌都能使小鼠死亡D.从鼠5体内分离出活菌在培养基上培养,都会产生光滑菌落【答案】D【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且S型菌的DNA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图中活菌甲为R型细菌,菌乙为S型细菌。【详解】A、R型菌无毒不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且S型菌的DNA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图中活菌甲为R型细菌,菌乙为S型细菌,A错误;B、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错误;C、加热致死乙菌(S型菌)的DNA使少数活菌甲(R型菌)发生转化成为S型菌,大多数R型菌未转化,故从鼠2血液中分离出来的活菌有S型菌和R型菌,R型菌不能使小鼠致死,C错误;D、从鼠5体内分离出活菌均为S型细菌,因此其在培养基上培养,都会产生光滑菌落,D正确。故选D。23.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可以在肺炎链球菌中增殖B.搅拌是为了使大肠杆菌内的噬菌体释放出来C.离心是为了沉淀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C【解析】【分析】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详解】A、T2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寄生具有专一性,T2噬菌体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不能在肺炎链球菌中增殖,A错误;B、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B错误;C、大肠杆菌的质量大于噬菌体,离心的目的是为了沉淀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C正确;D、该实验中证明了噬菌体DNA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故选C。24.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2P标记的噬菌体DNAB.乙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2P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C.甲组被感染的细菌内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也可产生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D.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2P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答案】B【解析】【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甲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由于P存在于DNA中,悬浮液含极少量32P标记的噬菌体DNA,A正确;B、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大肠杆菌,所以乙组的悬浮液含较多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不会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B错误;C、甲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由于P存在于DNA中,在侵染过程中,DNA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由于噬菌体繁殖所需原料来自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且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可产生含32P的子代噬菌体和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C正确;D、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大肠杆菌,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D正确。故选B。25.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毒株,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中,实验过程与结果不对应的是()实验编号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病斑类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 ①a型TMV→感染植物a型a型②b型TMV→感染植物b型b型③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b型a型④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a型a型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答案】C【解析】【分析】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重组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后,病斑由重组病毒的RNA决定,烟草中的病毒也是由重组病毒的RNA控制合成。【详解】A、实验①a型TMV→感染植物,病斑类型是a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a型,A正确;B、实验②b型TMV→感染植物,病斑类型是b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b型,B正确;C、实验③组合病毒的RNA来自b型TMV的RNA,由于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病斑类型是b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b型,C错误;D、实验④组合病毒的RNA来a型TMV的RNA,由于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病斑类型是a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a型,D正确。故选C。【点睛】二、非选择题26.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2表示此动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动物是______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依据是图2中的________(填甲、乙、丙)细胞。(2)图1中II阶段是指_______________过程,JK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处于图1中的段_______。(3)每一种生物在繁殖过程中,既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又表现出遗传的多样性,试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个方面分别概述原因,将表格填写完整。遗传稳定性遗传多样性配子形成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的染色体①______;并且每个配子中的染色体都是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在减数分裂分裂过程中,由于②__________,导致了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受精作用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使③____________,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卵细胞和精子随机结合,进一步增加了受精卵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因此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答案】(1)①.雌性②.乙(2)①.受精②.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③.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④.CD(3)①.数目减半②.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减数分裂Ⅰ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③.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解析】【分析】据图可知:图1中Ⅰ表示减数分裂,AB段表示减数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DG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末期。Ⅱ表示受精作用,Ⅲ表示有丝分裂,JM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末期。图2中甲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小问1详解】据图2中乙图可知,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 期,且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表示初级卵母细胞,此动物是雌性。【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GH段染色体数目减半,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半,表示生殖细胞,通过HI阶段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因此II(HI)阶段是指受精作用。JK阶段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由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的。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细胞中央,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此动物是雌性,因此判断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图1中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因此丙处于图1中的CD段。【小问3详解】遗传稳定性的分析:由于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这样形成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得每个配子中都是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生物体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DNA、基因)控制的,因此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遗传多样性的分析: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减数分裂前、MI前)时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互换部分遗传物质,导致基因重组;同时,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使配子中染色体组成是多样的,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配子。而受精作用又是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会形成多样性的受精卵,因此后代是多种多样的。27.某雌雄异株植物的宽叶与窄叶、红花与白花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宽叶红花雌、雄株杂交,得到F1表型及数量见下表。F1宽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窄叶白花雌株101495125雄株99524825(1)对亲本植株进行杂交时,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2)宽叶与窄叶中,隐性性状为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3)亲本宽叶红花雌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1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若从F1中选取宽叶红花雌株和宽叶白花雄株杂交,理论上,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答案】(1)在雌株开花前给花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后,将采集到的雄株的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2)①.窄叶②.宽叶与宽叶杂交,F1出现了窄叶(3)①.AaBb②.4③.5/6【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某雌雄异株植物,进行杂交时,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是在雌株开花前给花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后,将采集到的雄株的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小问2详解】宽叶雌、雄株杂交,F1既有宽叶,又有窄叶,由此可知,窄叶是隐性性状。【小问3详解】宽叶红花雌、雄株杂交,F1雌雄株中宽叶和窄叶的比均为2:1,由此可知控制宽叶与窄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AA个体致死,F1雌、雄株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均为2:1,由此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花是显性性状,且BB个体致死;由此可知,亲本宽叶红花雌株的基因型为AaBb。因为AA个体致死,故亲本Aa自交,后代有Aa、aa两种基因型,因为BB个体致死,故亲本Bb自交,后代有Bb、bb两种基因型,故F1的基因型共有22=4种。若从F1中选取宽叶红花雌株(AaBb)和宽叶白花雄株(Aabb)杂交,理论上,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1-1/31/2=5/6。28.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红眼与白眼分别由基因B(b)、R(r)控制,其中R/r位于X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1)若控制灰身/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B/b、R/r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纯合的灰身雄果蝇与纯合的黑身雌果蝇杂交,若子代雌果蝇全为灰身,雄果蝇全为黑身,则B/b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用遗传图解表示上述杂交过程_______。(3)长翅和残翅是果蝇的另一对相对性状,已知该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要用该性状的纯合个体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遵循②.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①.X②.(3)①.实验思路:选择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果蝇交配获得F1,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②.预期结果: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故若控制灰身/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B/b、R/r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小问2详解】用纯合的灰身雄果蝇与纯合的黑身雌果蝇杂交,若子代雌果蝇全为灰身,雄果蝇全为黑身,说明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亲子代之间出现交叉遗传,可推知双亲基因型是XbXb×XBY,在遗传图解的书写过程中应注意标明基因型、表现型、比例,且亲子代之间的关系用箭头表示,故可用遗传图解表示如下:。【小问3详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若要用长翅和残翅的纯合个体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 可选择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果蝇交配获得F1,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设相关基因是A/a,则AA×aa→F1:Aa,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AA∶Aa∶aa=1∶2∶1,故预期结果是: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29.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促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的“转化因子”。他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去除大部分的蛋白质、脂质、糖类等物质后,制得细胞粗提取物,再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_________原理”,即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_________,从而鉴定出DNA是转化因子,由此推测第5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2)现提供显微注射器、活鸡胚细胞、H9N6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DNA酶、RNA酶、生理盐水等材料用具,探究H9N6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类型。补充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和结论。实验步骤:①取三支相同的试管a、b、c,分别加入等量的病毒核酸提取液,然后在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在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相同浓度的_________、_________。②取等量的活鸡胚细胞分成甲、乙、丙三组,用显微注射器分别把第1步处理过的a、b、c三支试管中的核酸提取液等量注入甲、乙、丙三组的活鸡胚细胞中。③把三组活鸡胚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和结论:①若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②若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1)①.减法②.去除一种物质③.培养基中只长R型菌(2)①.DNA酶②.RNA酶③.分别检测细胞中是否有病毒产生④.甲、乙两组有病毒产生,丙组没有⑤.甲、丙两组有病毒产生,乙组没有【解析】【分析】本实验目的是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设法去除绝大多数糖类、蛋白质和脂质,据图可知,第1组不做处理,与第2、3、4、5组构成对照;2-5组分别用不同的酶处理,再一一观察相关物质的作用,采用的是减法原理,实验结果显示,只有第5组DNA被水解后,没有出现S型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小问1详解】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利用了“减法原理”;第5组DNA被水解后,培养基中只长R型菌,没有出现S型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小问2详解】①该实验利用减法原理探究H9N6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类,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核酸的种类,因变量为活鸡胚细胞中是否有病毒产生。在a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在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相同浓度的DNA酶(DNA酶能分解DNA)、RNA酶(RNA酶能分解RNA)。②取等量的活鸡胚细胞分成甲、乙、丙三组,用显微注射器分别把第1步处理过的a、b、c三支试管中的核酸提取液等量注入甲、乙、丙三组的活鸡胚细胞中。③把三组活鸡胚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分别抽样检测细胞中是否有病毒产生。若甲、乙两组有病毒产生,丙组没有病毒产生(丙组中的RNA被RNA酶水解了,则没病毒产生),则说明该病毒遗传物质是RNA;若甲、丙两组有病毒产生,乙组没有病毒产生(乙组中的DNA被DNA酶水解了,则没病毒产生),则说明该病毒遗传物质是DNA。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5-23 15:06:03 页数:23
价格:¥2 大小:2.80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