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春)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40
计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1.一天的气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认识气温计,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科学探究]能根据测量的一天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并分析和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科学态度]]在描述气温变化规律的交流活动中,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分享自己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对气温变化的研究有兴趣,初步认识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认识气温计,学习正确使用气温计来测量气温。【教学难点】能根据测量的一天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并分析和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教学过程】(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围绕最近一段时间的天气展开谈话提问: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同学们,你观察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吗?交流:最近的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2.提出以下问题,聚焦“气温”提问: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气温是什么吗?交流:气温就是表示天气的冷热程度。提问:同学们,对于气温你们有什么想要研究的问题吗?交流:提出很多问题。(二)科学实践活动1.认识气温计(1)气温计的基本结构以及常用单位提问: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呢?40
交流:要用温度计来测量一下。提问: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它吗?(2)认读气温计讲解:如何认读气温计的数值。(3)学习正确使用气温计提问:屏幕前的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交流:明明是在同一间教室测量的气温,但是测量的数据为什么不同呢?2.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1)分组到室外测量气温(2)完成测量,交流情况3.探究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1)设计实验(2)测量并记录一天的气温(3)绘制气温折线统计图(4)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①单独分析每组的实验数据提问:好了,让我们来看看绘制完的这张折线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交流:8:00—14:00气温逐渐升高,14:00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提问: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组同学的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②综合三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提问:请你对比这三组气温折线统计图,能尝试着找出规律吗?交流:一天中早晚的气温比较低,中午的气温比较高。(三)拓展与应用1.了解天气预报中气温的由来2.认识百叶箱3.了解气温的类型4.小结【教学后记】2.风向和风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怎样确定风向和风力,并能够利用风向和风力描述天气。[科学探究]1.能够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向标或风旗,并用来观测风。2.初步学会利用烟、旗等物体的飘动情况判断风向,利用风中的景物和人的感觉判断风力。[[科学态度]]保持观测天气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40
通过动手体验和阅读资料,了解并意识到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教学重点】知道怎样确定风向和风力,并能够利用风向和风力描述天气。【教学难点】在实际观测中,掌握观测风向和风力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提出和聚焦问题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气温计测量空气的温度,来了解天气情况。风也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你对风有哪些了解吗?通过学生回答,了解学生对风的已有认知。谈话: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就像同学们说的风与我们的关系很密切,那天气预报中是怎么描述风的呢?(播放天气预报短片)学生根据观察进行回答。提问:天气预报中的东北风转西南风二级,这是风的两个要素:风向和风力。风向和风力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出示课题)二、科学实践活动:观测风(一)寻找生活中的风提问:风看不见也摸不着,风在哪呢?你能找找吗?学生交流讨论,说说身边“观察”到的风。(二)认识风向并学习观测风向1.认识风向提问:怎样判断风向呢?讲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举例说明风向:从西面刮来的风叫西风。2.结合观察具体事物,学习观测并描述风向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了风向的概念。你们能判断一下图片中的风向吗?学生讨论交流谈话:同学们你们可真棒,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如何观测风向,那让我们一起去校园里观测一下风向吧。在实际观测时,我们首先要明确观测地的实际方向。在明确校园东南西北的基础上,找出周围环境中飘动的物体,记录他们的飘动情况。3.风向与物体飘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提问:风向与物体飘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吗?小结:风向与物体飘动的方向相反。4.认识风向标谈话:同学们,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而且判断的都没有问题,老师给你们点一个大大的赞!生活中,我们还会利用风向标来观测风向,我们通过视频来认识一下风向标。(播放视频)(三)认识风力并观测风力1.认识风力讲解:风力是指风的强度。风力的大小与风的速度有关系,风速越大,风力越大。风力的大小用“风级”表示,人们是怎样划分风级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播放视频)提问:看完短片之后你对风力有了解了吗?愿意分享一下吗?学生讨论交流,2.观测风力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气象观测站用什么观测风力吗?讲解:风速计3.利用风级歌判断风力提问:如果没有风速计,怎样观测风力呢?40
了解风级歌,并依据风级歌判断风力。(四)制作风旗,风向标观看视频,制作风旗风向标讲解:如何利用风旗、风向标进行实际观测,并提醒注意安全。三、拓展与应用了解极端天气和如何进行气象的预测。【教学后记】3.观测云和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观测云量的方法。2.能够利用云量描述天气。[科学探究]能够准确观测云量,并记录、整理信息。[[科学态度]]1.能保持观测天气现象的兴趣,并积极关注天气预报。2.能在探究观测云量的过程中尊重事实,勇于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从古至今都是通过云量来判断天气,并意识到气象观测技术在不断发展。【教学重点】了解观测云量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够利用云量描述天气。【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聚焦问题提问:同学们,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这张图片,尝试着用之前所学过的观测天气的方法,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天气现象?学生说出之前有关天气的所学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将话题聚焦到云上。过渡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测云和雨》的第一课,如何观测和描述云,探索一下云和天气究竟有哪些关系?二、科学实践活动:观测云(一)聚焦话题到云提问:(出示图片)想一想这张图片是在哪里如何拍摄的呢?可以把云拍摄得如此清晰。学生回答并出示观测云时的注意事项。谈话: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云,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播放视频)学生汇报:观察到云的样子形态不一样,高低位置不一样,数量多少不一样。过渡语:在科学上,怎样描述云的这些不同呢,今天我们就先来具体看一看天空中的云到底是多还是少呢。(二)了解云量的含义,及科学的观测方法。谈话:同学们,你们认为哪幅图云最多,哪幅图云最少吗?再说出理由。学生回答。过渡语: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气象学家们是怎么科学得来判断云的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40
讲解:介绍云量定义以及10分法。(云量:观测云时,将天空划分为10份,估计10份中被云所掩盖的份数,即为云量。)活动:带领学生一起将上述三幅图片分一分,并移动云,看一看图中的云占了几份。(三)云量和天气之间的关系提问::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云量和天气有没有什么联系呢?讲解:云量与天气关系提问:现在你能理解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晴、多云、阴天的代表什么了吗?能尝试着说一说吗?学生回答。(四)实践探究过渡语:我们已经知道了云量是如何来表示的,也知道了云量和天气之间的关系。让我们亲自试一试吧。观看视频,如何记录云量。要求:我们试着用这个方法自己剪出你观察到的云量,并且粘贴到你的记录单中吧。学生汇报。6分30秒三、拓展与应用过渡语:相信同学们都已经学会了如何观测云量,以及知道了不同云量所对应着不同的天气。天空中的云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那你知道它们都可以分为哪几类吗?他们都分别对应哪些天气呢,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提问:千百年来,古人根据生活经验,还总结了很多云与天气的谚语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播放视频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云量有了初步的认识,云既可以反映当时的大气状态,又可以预示未来的天气变化,因此常用来判断天气。下课以后同学们也可以用本节课的实验记录单来观察一下每天的云量和天气是怎样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观测降雨量的方法。2.能够利用降雨量描述天气。[科学探究]能够动手制作简易雨量器,并用来测量降雨量。[[科学态度]]在观测天气的活动中,愿意与同学合作,乐于分享信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教学重点】了解观测降雨量的方法,能够利用降雨量描述天气。【教学难点】能够动手制作简易雨量器,并用来测量降雨量。【教学过程】一.提出和聚焦问题谈话:我们学会了如何观测和描述云,那么下雨也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降雨有大有小,比如有时候会下牛毛细雨,有时候会下倾盆大雨。那我们如何测量降雨量的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观测云和雨》的第二课观测雨。二、科学实践活动:测量降雨量(一)结合几种容器图片,提出问题提问:如果让同学们测量降雨的多少,你们有什么办法吗?交流:用桶来收集雨水,然后进行测量。40
(二)认识降雨量的含义提问:哪种容器测量降雨量更合适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先来认识一下什么降雨量,以及气象站用什么来测量降雨量。讲解:降雨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降落在平地上(假设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三)认识气象观测站测量降雨量的仪器——漏斗式雨量器1.认识雨量器的构造提问:气象站通常用漏斗式雨量器来测量雨量,请同学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漏斗式雨量器的构造。交流:漏斗式雨量器由盛水器、漏斗、储水筒、储水瓶组成的。2.了解雨量器怎样测量降雨量雨量器的使用方法:(1)下雨时,降雨量器放在开阔、没有障碍物的地方,并保持水平。(2)测量时,将储水瓶取出,把雨水倒入到配套的量杯内,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就是降雨量。(3)读数时要注意,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液面持平,同时注意测量的数据要加上单位毫米。(四)设计并制作简易雨量器谈话:我们认识了漏斗式雨量器,请结合漏斗式雨量器的构造,设计并制作简易雨量器。(1)设计雨量器(2)制作雨量器(五)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提出问题:降雨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推测:与降雨的大小有关,与雨量器的粗细有关系验证:(1)降雨量的大小是否与降雨的大小有关系方法:用孔眼大小不同的喷壶,在相同的时间内模拟降雨,用自制的粗细一样的雨量器测量降雨量。引导学生比较测得的降雨量,得出结论:降雨量的大小与降雨的大小有关。讲解降雨等级。(2)降雨量的大小是否与雨量器的粗细有关方法:用孔眼大小一样的喷壶,在相同时间内模拟降雨,用自制的粗细不一样的雨量器测量降雨量。引导学生比较测得的降雨量,得出结论:降雨量的大小与雨量器的粗细没有关系。(六)了解降水量的含义及测量降雪量的方法三.拓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下雨时,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雨量,并记录下来。【教学后记】4.气候和气象灾害【教学目标】40
[科学知识]1.了解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知道天气经常变化,而气候具有一定的规律。2.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在不同季节里的天气特点,在与其他地方的天气规律的对比的基础上,理解气候的含义。[科学探究]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了解常见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相应的防御措施。[[科学态度]]保持对天气和气候研究的兴趣,养成坚持长期观察的习惯,理解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生产生活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造成气象灾害。【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知道天气经常变化,而气候具有一定的规律。【教学难点】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在不同季节里的天气特点,在与其他地方的天气规律的对比的基础上,理解气候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谈话:同学们,还记得在这个单元前面几节课研究过哪些问题吗?学生回顾前课:测量气温的方法,一天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观测风向和风力,观测云和测量降水量的方法。谈话:通过同学们的回顾,老师看到大家已经能利用气温、风向、风力、云量、降水量等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了,真棒!二、科学实践活动:了解气候(一)了解北京的四季天气特点及变化规律1.通过观察,了解春季的天气特点谈话:冬天过去,春天来了。生活在北京的同学们,通过观测这段时间的天气,你们有什么感受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感受。谈话:同学们很善于观察天气,那每年春天的天气变化都是这样的吗?有没有相似的现象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分析一下。通过气温和降水量折线统计图分析北京春季的天气特点。2.通过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了解北京的四季变化规律提问:能尝试着说一说北京其他季节的天气特点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夏季、秋季、冬季的天气特点。谈话:同学们非常善于总结。不过,北京的四季是不是像同学们说的这样呢?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很多观测天气的方法,能不能通过一些证据来说明一下呢?学生通过北京近三年月气温折线统计图、降水量折线统计图分析北京的四季特点,并发现有一定的规律。总结: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二)了解全国其他地区四季天气特点及变化规律1.通过月气温统计图了解哈尔滨的四季天气特点及变化规律提问:哈尔滨的天气有什么特点呢?学生通过哈尔滨近三年月气温折线统计图分析哈尔滨的四季特点,并发现有一定的规律。总结哈尔滨的天气特点: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2.通过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了解昆明的四季天气特点及变化规律40
学生通过昆明近三年月气温折线统计图、降水量折线统计图分析昆明的四季特点,并发现有一定的规律。总结昆明的天气特点:四季如春,雨量充沛(三)认识气候与天气概念的不同之处讲解:我们将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地区内的平均气象情况叫做“气候”。天气每天都在变化,气候却具有一定的规律。三、科学实践活动:了解气象灾害(一)了解什么是气象灾害谈话:即使是有规律的气候,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极端天气,比如暴雨、沙尘暴,这样的极端天气会对人类造成伤害,我们将这样的天气现象叫做“气象灾害”。(二)我国常见的部分气象灾害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气象灾害呢?能说一说吗?学生介绍气象灾害:台风、雷电。视频介绍气象灾害:沙尘暴、寒潮。学生补充介绍气象灾害:霜冻。(三)北京常见的部分气象灾害及相应的防御措施提问:北京有哪些气象灾害呢?学生介绍北京常见的气象灾害:暴雨、高温。(四)课后拓展谈话:谢谢同学们的分享,我们通过视频和同学们的分享,了解了一些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措施。同学们如果感兴趣,课下可以继续搜集资料,了解更多的气象灾害的知识,完成一份以“气象灾害及其防御”为主题的科普小报。四、单元回顾谈话:《天气与气候》单元到现在已经学完了,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段时间的所学。1.二年级学习的天气现象。2.本单元所学天气测量的方法。3.天气的特征是经常变化。4.多年的平均气象情况叫做气候。5.气候的特征是有一定规律。6.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总结:希望大家一起和我完成的这幅以“天气和气候”为主题的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你们梳理本单元的所学。【教学后记】第二单元养蚕5.蚕出生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40
2.蚕的一生从卵开始,蚕卵里孕育着新生命。3.蚁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4.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感官及工具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2.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3.能用收集资料或访谈的方法了解养蚕的相关知识。4.能制订切实可行的观察计划,并用于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科学态度目标]1.对研究蚕卵及养蚕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对饲养的蚕表现出爱心及责任心,能细心照管蚁蚕。3.能在课后坚持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并意识到人类不断改进养蚕技术以适应自己的需求。【教学重点】怎样观察记录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教学难点】付出一份爱心,细心地进行养蚕活动并做好观察计划。【教学过程】1.新课聚焦你养过蚕吗?说说你知道的蚕的情况。聚焦一:蚕卵是什么样的?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一个蚕卵就是一条生命。蚕卵很小,颜色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呈椭圆形。聚焦二:怎样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观察蚕一生的生长变化,首先我们要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查阅资料,大致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了解养蚕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如:进食、呼吸、健康和住处等等,其次我们要制订观察计划,准备观察器材,如放大镜。在每天的观察中要把蚕的各项变化记录下来,如蚕的大小、颜色、食量、蜕皮等情况都要详细记录。记录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用文字、画图或者拍照等方法都可以。我们一起来《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板书课题。积极回答知道的情况。2.科学探索探索一:观察蚕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观察准备:蚕卵、尺子、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观察方法:先用眼睛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再借助放大镜、尺子等工具进行更细致的观察。播放视频《观察蚕卵的样子》观察记录:(1)大小:蚕卵长约1毫米,厚约0.5毫米。(2)形状:用放大镜观察,蚕卵近似圆形,很像小米粒,仔细观察,可看到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3)颜色:刚产下来的蚕卵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随时间延长逐渐变成灰绿或紫黑色。时间较长的卵如果仍呈现黄色,可能是未受精,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探索二: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为蚁蚕准备一个盒子作为“房子”,保证“房子”的清洁卫生。把蚕盒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在蚕盒盖上扎些小孔,但不要扎得太多,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养蚕的相对湿度为75%~80%,如果湿度过高,可在蚕盒底部铺纸或开盖饲养一段时间。如果湿度过低,则可以在蚕盒旁边加放浸湿的纱布增加湿度,但不要让蚁蚕直接浸在水里。播放视频《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结论:40
养蚕需要的条件:(1)空气:准备一个盒子,在盒盖上扎些小孔,作为蚕的“房子”。(2)适宜的湿度: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一些水。(3)适宜的温度: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25℃。蚕卵的孵化所需的条件:(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2)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3)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4)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探索三:小组讨论,制定计划观察蚕的一生。科学词汇: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播放视频《孵化与蚁蚕》3.交流研讨研讨一: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经过1~2天变成淡红色或者浅褐色,再经过3~4天变成灰绿色或者紫黑色。蚕卵的孵化注意保持温度在25℃左右,保持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湿度。研讨二: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做?蚕的一生经历蚕卵--幼虫--蚕蛹--蚕蛾四个阶段,我们应注意观察不同阶段的蚕大小、外形、颜色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蚕的特征用文字或者画图等多种方法记录下来。我们要遵循科学探究的程序,即先查阅相关资料,再制订观察计划,确定观察方法,然后进行观察最后将观察得到的信息汇总,总结观察成果。交流、讨论4.科学拓展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教学后记】6.怎样养蚕【教学目标】1、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知道蚕卵能孵出蚁蚕。2、能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3、知道蚁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4、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边研究。【教学重点】知道蚕卵孵化与气温等条件有密切关系。【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和蚁蚕的特征,以及从蚕卵到蚁蚕发生的变化。【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导入:小时穿黑衣,大时换白袍,造间房子,不留门窗。(打一种动物)出示:蚕及图片学生认真思考、交流。用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养过蚕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喜欢吃什么食物?它长大之后会干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养蚕?蚕有什么用处?……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蚕及学习如何养蚕?40
(揭示课题)揭示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揭示课题。讲授新课一、养蚕的科学知识1、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看看我们做了哪些准备?(出示图片养蚕的工具)2、关于养蚕我们都知道些什么?反馈:我知道蚕爱吃桑叶,蚕可以吐丝,它吐的丝可以做丝绸和蚕丝被;蚕长大后变成蚕蛾……(出示桑叶、吐丝、蚕丝被图片)3、关于养蚕有哪些感兴趣又可以研究的问题?(1)问题一:它只吃桑叶吗解析:当然不是,除了桑叶,蚕还吃其他植物的叶子,如榆树叶、生菜叶、蒲公英叶等。但由于蚕是一代一代地繁殖在桑树上,所以就逐渐形成了最习惯吃桑叶的特性。但要记住不可以两种叶子混吃。(2)问题二:它也要呼吸空气吗?它靠什么呼吸?解析:需要呼吸空气,蚕的身体侧面有两排小黑点,那是它的呼吸器官,叫做气孔。蚕就是通过气门或气孔进行呼吸的。(注:气门指蚕的幼虫两侧的9对孔,气孔指蚕卵表面所布满的无数的通气道。)(3)问题三:它会不会生病,生了病怎么办?解析:它会生病。生了病后,要及时为蚕室、蚕具冲刷消毒,通风透气,发现病死蚕,应将其放入盛有漂白粉或石灰的缸中,集中深埋或烧毁,并请兽医现场诊治。(注:消毒时可用漂白粉、鲜石粉)。(4)问题四:把蚕养在什么地方最好?解析:蚕宝宝怕冷,温度保持在20-30摄氏度最好,还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一:在纸盒里养最好,因为纸盒可以吸去桑叶所散发的水气,可保持蚕居住的干燥环境。(注:纸盒要放在通风且温度、湿度适宜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二:把蚕养在蚕房里最好。(注:蚕房一般修建在保温干燥的地势,能做到“六面光、天花板、对流窗、地火道、防蝇窗、消毒池、蒸气灶”等,蚕房四周要栽植树木,以便夏秋遮荫防热,通风透气,调节蚕室温湿度,促进蚕生长发育。26度上下的温度是养蚕的最适宜。二、蚕的生长记录1、如果养蚕困难的话,也可以养蚂蚁、菜青虫、蜗牛等其他小动物,还可以比较它们的饲养过程和形态的异同。今天我们来了解下蚕这位新朋友。2、观察蚕卵(1)出示文本:卵是生命的开始,我们可以先观察卵的变化,从形状、大小、颜色……(蚕卵的相关图片)(2)蚕卵是圆形的。蚕卵中间有点凹下去。蚕卵的颜色是黑灰色。蚕卵和一粒米差不多……(3)我的记录:蚕卵:扁圆形,像小米粒大小,中间有些凹下去,刚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即将孵出的卵黑灰色,长1.2~1.3毫米。经过1-2天我就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过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蚕妈妈可产400-500个卵呢,卵只剩空壳是白色的,壳上有小洞。(4)蚕卵的适宜温度在20-25度,时间为2-3天孵化,注意:蚕卵孵化期间需透气避光保存。3、观察蚁卵(1)看,我们的小蚕像蚂蚁一样从卵壳内钻出来了,我们仔细观察它们啊!(2)讨论:我们的蚕宝宝出来了,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呢?喂它吃东西。给它建一个家。给它找一些朋友……(3)我的记录我的蚕宝宝从卵中出来是这样的:黑黑的像蚂蚁,大约有40
3毫米,要及放大镜才看得清楚,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极细小。我们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蚁蚕要吃嫩叶而且要切碎。(4)刚出壳的蚁蚕经过2-3小时就要进食桑叶,蚁蚕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如果想让挪地方,可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帮助它。4、大家对养蚕的方法和知识已经有了部分了解。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是一位养高手,但养蚕是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从中也会发现很多很多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想自己领养一只蚕吗?赶快来填写我们的领养证吧!5、领养证为了更地了解蚕的一生,丰富人全经历,体验养蚕乐趣,我自愿参与养蚕活动。养蚕时,保证蚕的食物供应,及时清理蚕粪,每天观察,作好养蚕记录。6、我们的小蚕在你们的精心喂养下慢慢的长大了。怎样做能让蚁蚕长得又大又壮呢?同学们对蚕的每一次成长要做好记录哦!7、讨论: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了解养蚕过程中的科学知识,知道蚕的生长对温度和湿度很重要,对蚕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自主发言,合作探究。蚕卵的孵化需要更适宜的环境,记录蚕卵的样子。通过参与,更能体会蚕卵也是有生命的,图片的显示更直观。蚁卵的样子,观察蚁卵需要注意的问题,记录它们的成长的过程。同学们对养蚕都产生了兴趣,希望亲手养自己的蚕。了解养蚕过程中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并做解析,让学生为以后养做好准备。第二部分主要讲解了蚕卵的形状、大小颜色以及同学们在观察中怎么做记录。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第三部分主要讲了小蚕从蚕卵出来的样子,也就是“蚁卵”,通过图片展示蚁卵的样子,让学生自由讨论,让学生更能保护生命的重要性。最后鼓励同学们养蚕并能记录蚕的一生。课外延伸我国古代的蚕桑叶十分发达,养蚕历史久远,早已经形成一套自成体系的蚕桑文休。据专家们考证,中国古代的养蚕开始于5000多年以前,而在殷墟早骨文中已大量出现蚕、丝等象形文字。(出示古代养蚕图片)发挥课外连接的作用,了解更多的知识。课堂练习我知道:1、刚产下的蚕卵颜色是(蛋黄色或黄色)的,以后颜色会逐渐变成(灰绿色或紫色),蚕卵的样子像(细粒芝麻或大米粒)。2、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它的大小只有(3-4毫米)它的颜色是(黑黑),像(蚂蚁),蚁蚕很(弱小),我们不能手去捏。如果想让挪地方,可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帮助它。3、蚕吃得食物主要是(桑叶),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布置作业1、通过网络、书籍、询问家长的方式了解更多养蚕的知识,下节课交流。2、为了把蚕养好,我们要制定一个养蚕的计划。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把科学延伸到生活中。课堂小结养蚕是一项既能激发儿童创造、小动物的乐趣。培养学生爱心、细心、小心、布耐心,喜欢、触及生命,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家庭亲情活动的好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生命的伟大40
【教学后记】7.蚕的生长变化【教学目标】1、学会养蚕;2、能够仔细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3、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4、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5、知道雌雄蚕蛾交配后,雌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6、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学重点】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教学难点】观察蚕的特征,能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蚕的生长生变化。【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导入: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来赞美蚕,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了解蚕。出示相关图片学生认真思考、交流。用古诗词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蚕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同的变化,今天我们通过为它记成长日记的形式来了解它的一生。(揭示课题)揭示让学生更加想了解怎样养蚕,揭示课题。讲授新课一、蚕宝宝的出生1、上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蚕宝宝的出生,这是我为蚕宝宝写的观察日记。观察日记——蚕宝宝出生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有的蚁蚕已经出壳,样子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通过日记形式来记录)2、蚕宝宝在不断成长,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和你想研究的问题?出示问题:它们越吃越多,以前一天只放2片桑叶,现在……观察反馈:现在蚕宝宝的饭量大涨,每天可要吃十多片桑叶啦!3、出示问题:用莴苣叶喂蚕,蚕也能吐丝吗?反馈:用莴苣叶喂蚕,蚕也能吐丝!只不过吐的丝不长,结的茧比较小,不太白,质量也不好。4、出示问题:吃桑叶的蚕和吃莴苣叶的蚕,哪个长得更好些?反馈:还是吃桑叶的蚕长更好些。二、蚕——蜕皮1、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2、蚕宝宝是怎样蜕皮的?(1)蚕没有手,怎样脱“衣服”呢?(2)它是从哪里开始蜕皮的?3、解析:蚕宝宝每隔七天就要眠一次,不吃也不喝也不动,经过眠之后,就会开始蜕皮,每蜕皮一次的蚕就多了一龄,要蜕四次皮就到了五龄蚕。(附相关图片)蚕体通过蠕动收缩,并从头部的后面的裂口处爬出来。(附相关图片)蜕下来的皮是米黄色的、薄薄的,皱缩成团。(附相关图片)40
4、蚕为什么要蜕皮?蜕皮后的蚕宝宝有什么变化?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皮不能随着身体长大而长大。当蚕的身体长大受到限制时,蚕就要蜕皮。所以每一眠就会蜕皮换件新衣。蚕蜕皮有利于身体的生长,旧皮阻碍身体的生长。蜕皮后的蚕比以前的蚕长得更大了,蜕皮一段时间内,蚕一动不动,直到皮肤硬化以后才开始吃桑叶。5、出示问题:还有哪些动物会蜕皮?反馈:蛇、蝉、毛毛虫6、观察日记——蜕皮我的蚕宝宝越来越大,我以为它死了,第二天一看,它蜕下了一层皮,还长大了不少,颜色更浅了。注意:蚕蜕皮时,千万不要弄断它身上的丝,不然它的“外衣”不仅脱不下来,而且还会死掉三、蚕——吐丝结茧1、出示问题:蚕什么时候开始吐丝?解析:蚕宝宝蜕四次皮后就成长为五龄末期,身体会变得白而亮,不吃桑叶了,寻找可以结茧的地方准备吐丝了。2、观察并描述蚕吐丝时的情形?吐丝前:食欲下降,躯体发黄发亮,变透明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蚕身体变小,潜伏在内(附相关图片)3、观察日记——吐丝结茧蚕宝宝越来越大,蜕了4次皮,身长有6厘米了。排守最后一次便后,它不吃桑叶了,身体变得洁白,有些透明,它开始摇头晃脑地练习吐丝啦!4、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少克重?量一量茧的长度和宽度?蚕茧的颜色有白色的,也有黄色的。呈椭圆形。有比枣大。一只茧大约有1.5—2.5克。茧大约有3—4厘米长。四、蛹1、出示问题:拿着茧摇一摇,对着光亮照一照,看看里面的蚕是什么样子的?解析:摇一摇茧有声音就成蛹了,蛹的外形呈长椭圆形,也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每个小组剪开一个茧子观察一下,再用手轻轻碰一碰它。3、出示问题: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活吗?我把它放在盒子里,看它有什么变化。反馈:只要我们剪开的时候没有伤害到蛹一般没有问题,仍能正常发育。五、蚕蛾1、出示问题:观察并描述蚕蛾是什么样子的?解析:蛾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另一种形态。蚕蛾的肚子有的大大的,有的比较小。它们的触角像羽毛。它们有两对翅、六只脚,身子胖,翅小,飞不起来。哪个是雄蛾哪个是雌蛾……2、你会辨认蚕蛾的雌雄吗?雌蛾身体较大,腹部肥大,翅膀短小;雄蛾身体较小,腹部狭长,翅膀大.(用图片直观解释)3、观察日记——蚕蛹羽化成蚕蛾蚕蛹前端粗,后端尖,皮肤颜色随着时间变化而加深。过了几天,蚕蛹就羽化成蚕蛾从蚕茧里钻了出来。蚕蛾是白色的,有鳞片和毛,头部小,身上有对羽毛状触角,还有两对翅膀,我还知道了怎样分辨雄蛾和雌蛾呢!40
4、推测一下,蚕蛾出口处的颜色为什么有变化?蚕蛾的嘴是不可能把蚕茧舔破的。它的爪子也抓不破茧壳。原来,蚕蛾口中会吐出一种碱性的浆汁,而茧丝又是蛋白质组成的,它很容易被碱溶解,当碱壳被腐蚀的时候,蚕蛾的双腿上边,有一层像锉子似的硬膜,它能把茧壳锉开一条缝来,然后,蚕蛾用头一顶,就钻出来了。六、交配产卵1、蚕蛾交配时你有什么发现?观察雌蛾是怎样产卵的。数一数,一只雌蛾产多少卵。我们发现,蚕蛾虽然长着一对翅膀,但翅膀太小身体又太笨重;只能振动着翅膀在地上爬行。当雌雄蛾在一起时,雌蛾尾部发出香味,雄蛾根据香味,找到雌蛾交配。一只蛾子一般产卵500多粒。2、观察日记——交配产卵蚕蛾交配后,雄蛾不久就死了,雌蛾则继续繁衍下一代任务——产卵。雄蛾产卵是不休息的,一两天下来就可以产卵500多粒左右,产完卵后的雌蛾,却不再吃任何东西,不久就会死亡。七、同学们把这节课所观察到的蚕的形态的变化画出来并跟同学交流?八、蚕宝宝的一生图了解蚕宝宝的特点,学会写观察日记。并能从养蚕的过程中观察到很多想研究的问题。蚕的第二个阶段,同学们观察到蚕开始蜕皮了,知道了蚕是怎样蜕皮的和为什么蜕皮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自主发言,合作探究。蚕经过多次蜕皮后终于开始吐丝结茧了。观察到吐丝结茧时各种情形。蛹的样子,感受蛹的形态和变化。知道了蚕蛾是由蚕蛹羽化而来的。蚕蛾的样子,同学们自由讨论,通过记录写下了蚕蛹到蚕蛾的成长。雄蛾和雌蛾经过交配产卵后,就形成了蚕卵,蚕的一生的轮回就完成了,而雄蛾和雌则相继会死去。这也正是人们赞美它们的原因。了解养蚕过程中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并做解析,让学生更能养好蚕。第二部分主要讲蚕蜕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同学在养蚕的过程中更能得心应手。并能做好观察记录。第三部分主要讲了蚕什么时候开始吐丝,通过吐丝前、吐丝时、吐丝后各种不同的情形,让学生自由讨论,让学生更能保护生命的重要性。蚕变成了生命中的另一种形态,学生更加想探究这些奇怪的现象。通过图片直观介绍蚕蛾的样子,并能区分雄蛾和雌蛾。让同学们了解雄蛾和雌蛾交配产卵才有了我们的蚕卵。最后鼓励同学们养蚕并能记录蚕的一生。同学们对养蚕都产生了兴趣,希望亲手养自己的蚕。课外延伸还有哪些动物也像蚕一样,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蝴蝶蚂蚱蝉(出示相关图片)发挥课外连接的作用,了解更多的知识。课堂练习我知道:1、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蚕卵)、(蚕)、(蚕蛹)、(蚕蛾)。2、蚕蛾的身体分为(3)部分,有(3)对足,它的触角是(羽状)形状的3、蚕茧的形状是(椭圆)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4、蚕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布置作业1、说说蚕宝宝的外形特征?2、还有哪些动物与蚕一样破茧成蝶?40
3、查阅资料,说说蚕丝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把科学延伸到生活中。课堂小结养蚕是同学们很受欢迎的一项活动。它不仅让学生了解蚕的一生,学习昆虫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生命的伟大,生命能创造奇迹,同时感受到饲养学生珍爱小动物,关爱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总结全文,整体掌握。【教学后记】8.蚕的一生【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湿度。2.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3.蚕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身体形态、行为表现各不相同。[科学探究]1.能采用适合的方式交流观察记录的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2.能基于观察记录,描述蚕一生经历的生命过程。3.能用数学的方法统计蚕的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蚕的寿命。[科学态度]1.真实客观地陈述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2.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倾听并吸纳他人的观点。3.体会到坚持长期观察并及时做好记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蚕一生生长发育的条件和过程。【教学难点】整理关于蚕的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资料。【教学过程】1.新课聚焦经过近2个月的辛苦养蚕,同学们见证了蚕一生的生长过程。现在打开蚕房看看,里面是什么状况?我们饲养的蚕现在大部分已经死亡了,蚕房中留下了许多新的蚕卵。有些蚕卵可能又孵化出新的蚁蚕,开启了新一代的生命历程。我们亲身经历了养蚕的过程,对蚕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进行了观察记录。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我们在养蚕的过程中,会用到各种方法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蚕的一生》,板书课题。观察蚕房1、我采用拍照的方法来观察。2.我制作了详细的观察日记。3.我用画简图的方法来观察。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养蚕过程及用到的研究方法,来体会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从而揭示课题《蚕的一生》。2.科学探索探索一:开个展示交流会。40
梳理好蚕的生长变化记录表,更有利于我们了解蚕的一生。蚕的生长变化记录表中包含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你们是如何呈现的呢?下面我们就开一个展示交流会,分享自己观察记录的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点拨:我们可以用视频、照片、画图、记录表、观察日记展示蚕的生长变化情况。(1)视频法:用手机或相机拍摄蚕生长变化的视频,展示关键时期,如蜕皮、结茧、破茧、产卵等。(2)照片法:用手机或相机拍摄照片并整理,可以直观的呈现蚕不同时期的特点。比如蚕幼虫的特点、蚕在进食、蚕卵和茧的特点等。(3)画图法:用简图和图示记录蚕的一生。比如画出蚕卵。幼虫、蛹、成虫等形态。(4)记录表:记录表是观察时经常运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结论。比如:(5)观察日记:观察日记能详细、有效地记录蚕在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可以记录时间、温度、蚕的身体情况、蚕的活动特点等,方便按日期或生长阶段进行检索。比如:教师总结: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观察日记中插入照片或简图,记录表中使用照片,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记录。我们可以通过拍视频或照片、画图画、做记录表以及写观察日记等方法观察蚕的一生。你对这样长期的观察有什么体会?探索二:蚕的一生经历哪些生长变化。播放视频《我的养蚕日记》整理观察记录,按生长顺序将不同时期蚕的图片进行排列。请先对上面八张图片进行编号,分别说明是蚕的什么时候或在干什么,并对这几张图片进行排序。排列顺序:①⑧③⑦⑤②⑥④请将这八张图片的序号填入到对应的表格中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展示自己的养蚕记录表,交流自己的养蚕的经历和心得体会。只有坚持、及时、真实做好观察记录,研究结果才有意义。3.交流研讨讨一:我们可以将蚕的一生分为哪几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大约经历多长时间?算一算蚕的一生是多长时间?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2.从卵孵化开始,到吐丝结茧,蚕的幼虫要经历四次蜕皮,大约35天。蚕蛹变成蚕蛾的阶段大约13天。蚕蛾不吃食物,产卵后不久便死去,这一阶段大约8天。3.蚕的一生,从蚕卵中破壳而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终止,大约为56天。研讨二:推测一下,如果条件适宜,新的蚕卵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如果条件适宜,新的蚕卵将孵化出新的蚁蚕,新的生命周期又开始了。研讨三:蚕适合在什么气候条件下生长?1、气候条件(1)温度:20~30℃。(2)湿度:60%~90%。(3)光照:避免阳光暴晒。2、其他条件(1)食物:新鲜的桑叶,要洗净晾干,不能带水。(2)香味:蚕对香味特别敏感,不能用香水、蚊香、空气清新剂、香味化妆品等,禁止使用杀虫剂。自然条件下,蚕宝宝一般在春天或夏天出生,不在秋天和冬天出生的主要原因是秋天和冬天的温度低于蚕生存的温度,此外秋天和冬天蚕的食物桑叶缺乏。40
4.科学拓展播放视频《菜粉蝶的一生》《蜻蜓的一生》菜粉蝶,别名菜白蝶,幼虫又称菜青虫,是我国分布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经常成灾的害虫。跟蚕一样,菜粉蝶的一生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从雌蜻蜓要在水中产卵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发展和循环,依次是卵→水虿(chài)→水虿蜕皮上岸→变成蜻蜓→雌雄蜻蜓交尾→雌蜻蜓在水中产卵。蜻蜓一生不经历蛹的阶段,包括卵、幼(稚)虫、成虫三个阶段,幼虫和成虫身体形态差异不大。菜粉蝶的一生(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如:蚕蛾、蝴蝶、蚊子、飞蛾、苍蝇、甲壳虫、瓢虫、蜂类等蜻蜓的一生(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的叫不完全变态。如:蜻蜓、蝗虫、蟋蟀、蝉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湿度;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身体形态、行为表现各不相同。在科学探究中,能采用适合的方式交流观察记录的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能基于观察记录,描述蚕一生经历的生命过程;能用数学的方法统计蚕的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蚕的寿命。【教学后记】第三单元环境中的生物9.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的特征,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2.通过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提高观察、归纳的能力。3.搜集机器人的相关资料,知道机器人不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教学重点】生物与非生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难点】通过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提高观察、归纳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导入:1.出示狗与玩具狗的图片,提问“它们都是生活中真实的狗吗?”2.引导:图片中的两只狗,哪个是生物?哪个是非生物?说理由。3.提问: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是什么?讲授新课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40
2.播放视频:什么是生物。(提示学生,注意总结记忆生物的几个特点)3.出示表格(狗)生物与(玩具狗)非生物的不同点。让学生回答并填写。回答问题。认真观看视频。总结出生物的特点。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得出结论:从动物的生成、繁殖、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更有效果。4.观察实验:观察豆子与石子的变化。(1)课前取2个碟子,一个放入大豆种子,一个放入小石子。向2个碟子中加入同样多的自来水,保持豆子湿润。课前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播放视频。小结:大豆种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石子没有任何变化。5.找出猫和蒲公英的相同点。出示图片,提出问题:猫是动物,蒲公英是植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6.课堂练习。7.拓展延伸:寻找校园中的生物与非生物。出示图片。小组交流实验情况,展示实验记录。并讨论: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分析比较。得出结论:都是生物,能生长、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课堂小结什么是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教学后记】10.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植物的形态特点与它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2、科学探索1、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特点,联系其生长的具体环境2、通过比较,分析植物如何适应寒冷环境[科学态度]1、明确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植物顽强的生命力【教学重点】知道植物的形态特点与它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难点】探索植物如何适应寒冷环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植物的形态各种各样。[小资料]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000个植物物种,被分类为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个物种已被确认,有258650种开花植物、16000种苔藓植物、11000种蕨类植物和8000种绿藻。2、这些植物生长在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之中。[小诗]40
平静的池塘中盛开着白荷花。荒芜的沙漠中挺立着仙人掌。……它们是有什么本领吗?竟能在这的地方安家!讲授新课一、观察植物形态1、观察这些形态各异的植物各有什么特点?(展示书中图片)[提示]①水瓶树,树干高大粗壮,直径有1米多,酷似一个巨大的酒瓶,“瓶口”长着稀疏的枝条树叶。②仙人柱,柱状,叶子退化成刺。③雪松,常绿,叶针形④椰树、芭蕉,枝叶茂盛,叶子阔大。2、形态各异植物观察记录表植物名称形态特点提出疑问水瓶树仙人柱椰树芭蕉雪松二、不同的环境1、这些植物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形态?[提示]①水瓶树,生长在巴西草原上。热带草原上的降水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干早,另一段时间大量降水,一年中干季、雨季分明。当雨水充足时,多余的水份基本上都被这种树木给吸收储存了起来,供干旱季节维持正常生命。②仙人柱,生长在沙漠地带。沙漠里的降水很少。白天日光强烈,气温很高;夜晚气温骤降。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柱的叶变成刺。③热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有些地方常受季风影响。椰树、芭蕉,因雨水充足,长得高大。同时为了蒸腾水分,散发热量,叶子长得也大。④高山上的土层很薄,气温很低,经常被积雪覆盖。雪松的叶子为针形,能够忍耐低温和干旱,延长寿命。2、小结:植物的形态特点与它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切联系。3、填写活动手册:把下列植物和它适宜的生长环境连线三、科学活动:比较大叶黄杨和杨树的叶子1、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比较:①看一看两种树叶,叶子的形状有什么不同。②摸一摸两种树叶,感受叶片的表面光滑程度和厚度。③观察两种树叶,秋天时会不会变黄。④观察两种树叶,冬天时会不会全部落光。2、大叶黄杨和杨树的叶子比较表比较项目大叶黄杨叶子杨树叶子形状表面40
厚度秋天叶是否变黄冬叶天是否全落光3、拓展讨论(1)冬天来了,它们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提示]①杨树冬天落叶,减少水分的蒸发、减少体内营养消耗。②大叶黄杨叶片上有一层厚厚的角质层,上面有蜡质,能减少蒸腾,终年常绿。(2)与大叶黄杨类似的植物有哪些?[提示]茶花、南天竹、柳杉、刺柏、……(3)与杨树类似的植物有哪些?[提示]紫薇、垂柳、榆树、桑树、……拓展练习:见图片和表格四、课堂练习:判断题1、水瓶树因其树干酷似水瓶的得名。()2、仙人柱为适应沙漠生活没长叶子。()3、雪松耐旱抗低温,可以生活在高山地区。()4、热带草原气候特点是雨季、旱季分明。()5、冬天,杨树的叶子全部落光。()6、大叶黄杨叶子终年不落。()五、拓展提高:椰子树生活在海边的秘密从远古开始,椰子树就生活在海边,因为海边能够提供给它们充足的水分、阳光和适宜的温度,这些都是椰子树生长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椰子树生长在海边有助于果实成熟后能直接落入海水中。椰子的外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粗纤维,里面则是充满了空气。这种特殊结构使得它所受的浮力大,且不容易腐烂。因此,椰子能随着海水漂到其他地方,并在适宜的海滩上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椰子树身体微微倾向大海的原因。六、作业布置见教材:调查当地植物资源七、拓展与应用:栽培多肉植物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的形态特点与它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科学探索中,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特点,联系其生长的具体环境;通过比较,分析植物如何适应寒冷环境,让我们进一步明确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懂得尊重生命的科学道理。【教学后记】11.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40
1、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2、动物善于把自己隐藏在环境中。3、当环境改变时,动物能改变自己的身体特征或行为。[科学探索]1、模拟实验,探究动物为适应环境保护自己而改变身体颜色。2、搜集资料,讨论交流环境对动物身体特征或行为的影响。[科学态度]培养搜集证据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2、动物随着环境改变自己的颜色。3、了解动物的迁徙等行为。【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动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动物随着环境改变自己的颜色。【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丹顶鹤的例子可知,环境为动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的条件,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都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思考:★动物在环境中如何保护自己的?★环境对动物又产生怎样的影响?讲授新课拓展案例:一、鼠妇喜欢阴暗环境吗鼠妇又叫潮虫,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我们常常能在花园或庭院中的石头、花盆下面看到它们。鼠妇是否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1、实验材料纸盒、剪刀、塑料片、湿土、黑色卡纸、胶棒、20只鼠妇、秒表。2、实验步骤①用纸盒做一个简易观察盒,在盒内铺上一层湿土②将盒盖的一端裁掉,换成透明塑料片③再将盒盖另一端的内部粘上黑色卡纸④将20只鼠妇随机放到盒子里,并盖好盒盖,使盒内形成一侧透光、一侧遮光的环境⑤5秒后,观察鼠妇停留的位置,重复实验3次,并分析观察到的现象3、观察记录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明处(只)102暗处(只)192018结论鼠妇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二、隐藏在环境中许多动物的身体颜色与它们所处环境的色彩近似。例如,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蝗虫,大多是绿色的;而生活在山地的蝗虫,则大多是黄褐色的。对动物来说,这种现象是不是更有利于它们的生存?1、实验材料:黄卡纸、绿卡纸、镊子、剪刀。2、实验步骤①取一张绿色卡纸和一张黄色卡纸,各剪出20张形状、大小相同的小纸片,模拟绿色和黄色的蝗虫。②另取一张绿色卡纸和一张黄色卡纸平铺在桌面上,模拟草地和山地环境。40
③将“蝗虫”分成两份,每份10只绿色的,10只黄色的,将其均匀混合,分别撒到两张卡纸上。④请两个同学同时分别在两张卡纸上找出黄色的“蝗虫”。3、交流(1)哪个同学找得更快一些?[小结]在绿卡上找的同学最快。(2)这个模拟实验说明什么?[小结]黄色的蝗虫不适合在草地上生活,而适合在山地生存。4、讨论鸟儿更容易在绿草地上发现哪种颜色的蝗虫?[小结]黄褐色。5、小结许多动物的颜色都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宜。动物的这种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的颜色叫保护色。三、环境变化对动物的影响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大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搜集资料,与同学交流。[交流](1)迁徙: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化,动物定期的沿相对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或新的觅食地)之间作远距离移动的过程。大雁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到了旱季,角马为寻找新鲜的草料而成群迁徙。(2)洄游:海洋中一些动物(主要是鱼类),因为产卵、觅食或季节变化的影响,而沿一定路线有规律地往返迁移。成熟的大马哈鱼由海洋洄游到河流中产卵,幼鱼洄游到海洋长大。(3)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而随季节变化而进行换羽、换毛。雷鸟四季换羽。雄鸟在婚后和冬季之前,夏羽和冬羽完全更换新羽,而春羽和秋羽只是局部替换;雌鸟每年3次换羽,婚前不换羽。雷鸟的冬羽与大地的银装一致,雌、雄均全身雪白。春天雄鸟的头、颈和胸部也换成了有栗棕色横斑的春羽。雄鸟繁殖前还有换"婚羽"的习性,用华丽的羽饰来博得雌鸟的青睐。夏天雷鸟上体又换成了黑褐色,具棕黄色斑纹。秋季植被枯黄时,羽毛换成黄栗色。(4)冬眠是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都有冬眠习惯。(5)夏眠也是动物在缺少食物的季节为了生存的自然现象,是某些动物对炎热和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例如地老虎(昆虫)、非洲肺鱼、沙蜥、草原龟、黄鼠等都有夏眠习惯。四、拓展补充:劳燕分飞伯劳和家燕是我国常见的鸟类。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伯劳属于留鸟,通常不迁徙;而家燕属于候鸟,常会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去温暖的地方过冬,或到合适的地方繁殖。古乐府《东飞伯劳歌》中有“东飞伯劳西飞燕”的诗句,这就是成语“劳燕分飞”的来历。五、拓展与应用六、课堂练习:判断题1、生活在山地的蝗虫,则大多是绿色的。2、鼠妇又叫潮虫,喜爱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3、鸟儿容易在绿草地上发现黄褐色的蝗虫。4、大雁、角马和雷鸟都有迁徙的特性。40
5、伯劳和家燕都是常见的留鸟。6、兔子、小狗等许多动物一年中换2次毛。七、作业布置搜集资料,了解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而生存,还有哪些自我保护行为方式?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不同;动物为适应环境而改变自己的颜色;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激发我们探究动物的奥秘,更加热爱小动物。【教学后记】第四单元地球太阳月球12.认识地球的形状【教学目标】1.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3.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信息证据,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4.初步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5.感受古人在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科学探索]的兴趣。6.积极参与模拟实验,乐于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实验发现。了解技术的进步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现象,发现更多的自然规律。感受自然规律的发现需要经历不懈地探索。【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感受人们在认知自然孜孜不倦的努力,体会技术进步对推动科学认知的帮助。【教学难点】理解模拟实验是如何支持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解释的。【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使用过微信吗?当你打开微信的时候,一个孤独的小人,面对巨大的地球站在那里,这就是微信的启动画面,许多人对此非常熟悉。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船员所拍摄的著名地球照片。当时太空船正运行至距离地球45000千米(28000英里)之处。如果没有高科技,我们怎么知道地球的形状?出示高科技图片。学生自由回答。旨在激发学生探讨科学的兴趣。讲授新课聚焦: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并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我们知道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球体。我们能够知道这个事实,得益于现代的科学技术,例如天文望远镜、卫星科技、航天科技等,但是古时候并没有这么高的科技,古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呢?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是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古代中国人则有“天圆地方”的说法。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地方说”,又名“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意思是说,蓝天像一个半圆形的盖子,大地像块四方的棋盘。40
古巴比伦人则把大地想象成一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古埃及人更相信神灵,认为大地是身披植物斜卧的男神,天空是一位由大气之神托着的女神,太阳神每天乘船在天空中往来穿行;古希腊诗人荷马把大地想象成一个盾形的大盘子,河流和海洋从四周围绕着大地,天穹就像扣在盘子上的铜碗……显然,古代人最初往往会凭借直觉想象,甚至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来表达他们对于地球形状的揣测。那时人们的这些认识都是没有依据的猜想,是不科学的解释。探索: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是圆形的猜想。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和人们观察到的现象基本相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宇宙越来越多的探索,“天圆地方”的猜想被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事实所否定。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它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日月在东升以前和西落以后究竟停留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一直使古人困惑不解,也争论不休。(1)张衡的“浑天说”。直到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提出了“浑天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才使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浑天说”最初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而是浮在水中。后来,认为地球浮在空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浑天说”认为,日月星辰都附着在地球上,白天,太阳升到我们面对的这边来,星星落到地球的背面去;到了夜晚,太阳落到地球的背面去,星星升上来。如此周而复始,便有了日月星辰的出没。“浑天说"在中国古代天文领域称雄了上千年。(2)古希腊人的地球观。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是球体这一概念,但是他的这种概念仅是因为他认为球是所有几何形体中最完美的,而不是根据任何客观事实得出的。毕达哥拉斯在宇宙论方面,结合了米利都学派以及自己有关数的理论。他坚持大地是圆形的,不过他抛弃了米利都学派的地心说。后来,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给出了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第一个科学证据。亚里土多德还总结出三个科学方法来证明地球品球体或近似球体,越在北走,北极星越高,越往南走,北极星越低,且可以着到一些在北方看不到的新的星星。亚里士多德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地球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有一些现象,让一部分人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我们分别找材料做模拟实验。实验1: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实验目的:观察“进港和出港的帆船“,论证地球的形状。实验材料:橡皮泥、火柴、小纸片、地球仪。实验猜想:帆船在球体上航行,进港时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时看见的情况则相反。帆船在平面上航行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实验步骤:(1)用橡皮泥做一只帆船,插一根火柴作为桅杆。(2)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让帆船在地球议上移动模拟航行,观察帆船进港和出港的情况。(3)让帆船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4)比较并解释帆船在地球仪和水平桌面上航行时所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同时据此猜测地球的形状。实验分析:(1)通过让帆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进港和出港,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帆船沿着球体航行,帆船进港时总是先看见“桅杆”(火柴),然后才是船身,出港时看见的情况则相反。(2)把帆船放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则一直能够同时看见“桅杆"(火柴)和船身。实验结论:这个模拟实验进一步论证了人们猜测地球是球体的假设的正确性。实验2: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影的影子。实验材料:光屏(纸板)、手电筒、球体模型、正方体模型。实验过程:(1)将正方体和球体分别放在手电筒和纸板之间。(2)打开手电筒,观察两个模型在光屏(纸板)上成像的形状。实验现象:正方体木块在光屏(纸板)上呈现的影子是正方形的,球体在光屏(纸板)上呈现的影子是圆形的。40
实验分析:月食就是地球的影子投在月球上的景象,其中地球是遮挡物,太阳是光源,月球是光屏。从不同角度投射的影子都有弧度,在立体图形中能做到的只有球体。实验结论:地球的投影是具有弧度的,所以地球是球体。观看视频资料。麦哲伦船队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虽然有的现象能表明地球是球体,但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受这个观点。直到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这样,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真正用实践来证明地球是球体,是16世纪麦哲伦船队的壮举。当时已有不少人相信地球是球体,许多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怀着这样的信念,麦哲伦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如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载人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在宇宙中亲眼目睹地球外貌的人,他的观察成了证明地球形状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播放麦哲伦船队环球旅行航海线路及麦哲伦航海旅行视频资料。介绍麦哲伦。探讨: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模拟实验一:船进港时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出港时则相反。而在水平的桌面上模拟时,一直能看到船身。这可以推断出地球是球体。模拟实验二:月食发生时,月球上地球的投影是具有弧度的形状,这也说明地球是球体。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体的?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知识的积累,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坦的,而应该是弯曲呈弧形的。因为在海边看离岸的船,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帆顶。在陆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走去,那么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却在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如果向南走去,那么情况就相反。这些现象,只有大地是弧形的才好解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更加证实了地球是球体。只要是和太阳、月球有关的问题即可。例如太阳系、天体结构、人类对太阳和月球的探索等方面。拓展:人们是如何发现地球的真实形状的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重新经历了人们探索和了解地球形状的过程,从古人认为地球是方形的,到对特殊现象——从海面上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和月食看到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模拟实验,再到了解麦哲伦的航海旅行,最后从外太空看地球。我们体会到科技进步对推进认知的帮助,感受到人们不断求真的[科学态度]。【教学后记】13.太阳和月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太阳的基本情况(2)理解太阳高度与太阳该度角[过程与方法](1)查阅资料,交流太阳的基本特点。(2)通过小组测量,清楚表示太阳一天内高度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1)查阅资料能解决对科学知识的欲望。(2)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40
(1)了解太阳的基本特点。(2)学会测量有太阳高度角。【教学难点】小组合作测量太阳高度角,探索一天内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当一缕清晨的阳光徐徐升起的时候,新的一天开始了;当一抹落日的余晖洒满大地的时候,新的一天结束了。有关太阳的故事或传说你知道哪些?明确:在人类历史上,太阳一直是许多民族崇拜的对象。中华民族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而在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则是宙斯的儿子。中国古代有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什么故事。讲授新课一、认识太阳1、这个既令人生畏又受人崇敬的星球,你对它了解多少呢?视频:燃烧的太阳明确:(1)太阳是恒星太阳是一颗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天文学家把太阳这样的星球称为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太阳温度表面温度约5700℃,内部温度可达1600万℃。(3)太阳体积与质量太阳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2、拓展:知识卡片太阳的表面常常会出现黑色的斑点,这是由于太阳表面气流的温度较低,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人们叫它“太阳黑子”。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3、算一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30万千米/秒。算算:此刻照在你身上的阳光是什么时候从太阳发出的?明确:阳光到地球需8分钟,但人一睁眼就能看到。4、拓展:知识卡片1.5亿于米有多远假如乘坐速度为1000千米/时的飞机,要连续飞行17年;假如乘坐速度为40000千米/时的火箭,要连续飞行5个多月。二、一天内太阳高度变化1、一天中,太阳的高度发生怎样的变化?明确:太阳每天升西落,位置不断变化。清晨到中午,高度逐渐增大;中午到傍晚,高度逐渐减小。2、怎样才能清楚地表示太阳的高度在一日内的变化?明确: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3、用什么器材测量太阳高度角?明确:量角器、绳子40
4、怎么用器材测量太阳高度角?明确:①一名同学背对太阳站立。②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根线。③测出这根线与地平面之间夹角的角度。5、注意事项①测量不同时刻太阳的高度。②选择平坦的地方测量。③小组合作完成。6、太阳高度观测记录表7、分析数据一天之中太阳高度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日出日落为0°,正午最大。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高度越大;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高度越小。8、讨论上午9:00和下午3:00的太阳高度角有什么不同?明确:太阳高度角相同,只是角的方向不同。三、课堂练习1.关于太阳的描述正确的是()A.太阳比月球离地球更近B.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星体C.太阳围绕地球运动2.太阳表面经常出现的太阳黑子是太阳()A.不发光的地方B.温度高的地方C.温度低的地方4.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A.高-低-高B.低-高-地C.低-高5.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与太阳高度的关系是()A.太阳越高,温度越高B.太阳越低,温度越高C.太阳越高,温度越低四、拓展提高:不同的季节,太阳高度也不同你观察过射入窗内的阳光吗?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室内的阳光,夏天与冬天相比,哪个季节更深一些?明确:冬天正午太阳射进窗户比夏天深。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从更多方面认识了太阳,经过实际测量了解了太阳的高度在一天内不断变化,太阳高度可以用太阳高度角来清楚地表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2.意识到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3.激发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40
【教学重点】知道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其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与地球不同。【教学难点】会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古诗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提出问题: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地球的卫星一月球。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讲授新课活动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请同学们针对这些工具,相互补充自己知道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补充材料。你们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教师小结:人类探月的技术和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活动二:我的“月球卡”登上月球,征服月球,这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姚娥一号”的成功绕月飞行,标志着承载干年的中国登月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你们想成为字航员登上月球,体验登月的全过程吗?不过要想成为登月字航员必须先了解月球情况,了解月球的途径很多。如可以查阅书籍报刊、观看视频录像登录网站获取有关信息等。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学习“月球卡”中内容。第一步: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了解其中的知识,并分析“月球卡”的制作方法。第二步:交流课前自己收集的有关月球的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第三步:自己收集有关月球的科学费料,制作一个“月球卡”,展示给大家,以供别人参考。第四步: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小结: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质量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观察教材中的图片,交流讨论。学生讨论。交流月球信息时,同学们可以轮流发言,为了保证资料的科学性和可考查性,需要发言者说明信息的来源。整理信息时,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记录: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课堂小结人类探月的技术和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如从远古时期的肉眼观察,到近代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现代的人造月球探测飞行器观测及登月考察。随着人类对月球信息的了解越来越多,更加激发了人类探测月球的欲望。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制作”月球卡”,我们知道了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质量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教学后记】40
14.月相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目标解读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它是有一定规律的。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是太阳照亮月球的某一侧面。由于月球反射太阳光,月球无论转到相对地球的什么位置,总是对着太阳的一面明亮,而背着太阳的一面黑暗。因此,在不同的时期,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球亮面大小的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的月相。[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月相、给月相图片排序、将月相图片装订成册等多种方式发现并描述月相变化规律。目标解读观察月相图片,使学生对月相在一个月之中的形态变化有一定的认识。尝试给多张月相图片进行排序,这个排序可以很好地揭示学生对月相变化的判断。把排好顺序的月相图片装订成册,快速翻动,就可以像动画一样展现月相变化的规律,这样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月相变化。2、能对图片信息进行正确处理。3、能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整。[科学态度目标]1、对月相变化的规律保持好奇心,保持观察月相的兴趣。2、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别人观点的同时修正自己的认识。3、乐于征求小组组员的意见,尝试多种方法调整月相图片的排列顺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月相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教学难点】能通过观察月相、给月相图片排序、将月相图片装订成册等多种方式发现并描述月相变化规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你知道中国传统新年(春节)是哪一天吗?新年过后的元宵节又是哪一天?每年的国庆节是哪一天。“正月初一、正月十五、10月1日”这些计时方式有什么不同?不同的计时方式有什么区别呢?一起来了解。播放视频《日历》。了解农历根据生活经验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阴历观测月亮来制定,阳历是观测太阳来制定的,农历(阴阳历),也就是用阴历确定月,再用阳历确定年。明确农历所反映的是月相变化的规律。新知探究聚焦: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月亮有时圆,有时缺,有时弯,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虽然变化,但是隔一段时间又变成圆圆的、再逐渐变成弯月,月相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并且周期大约是一个月。(平均为29.53天)[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新知探究探索: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1、了解更多的月相(1)观察图中的月相,哪些是你曾经观察到的?哪些是你没有观察到的?(2)月相shuòyuè朔月40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月亮以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月。娥眉月新月过后两天,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太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因此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新月过后两天,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太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因此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课件分别出示:上弦月、盈凸月、残月等。残月过后月亮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过渡:下面我们通过视频一起来回顾区分不同的月相。播放视频《区分不同的月相》。月相的对应关系新月和满月对应,娥眉月和和残月对应,渐盈凸月和亏凸月对应,上半月的月相“脸”朝西,一般在上半夜西边天空,下半月的月相“脸”朝东,一般出现在后半夜东边的天空。过渡:月相由新月到残月再到新月,周而复始,一起来了解。播放视频《月相的变化》观察下面两幅图,哪幅图是上半月,哪幅图是下半月,说一说你的理由?前半月和后半月月相的区别以上弦月和下弦月为例。播放视频《上弦和下弦的区别》小结:(1)形状不同(2)出现的时间不同(上弦出现在上半月的前半夜,下弦出现在后半月的后半夜)(3)亮面的朝向不同,上弦“脸”朝西,下弦脸朝东。2、试着给月相的图片排序图中的月相你认识哪些,说一说它的名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给图片中的月相排一排序,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以新月为起点排序:由新月到满月,月相逐渐变大,满月时月相最大,满月过后月相逐渐变小。2、以满月为起点排序:由满月到新月,月相逐渐变小,新月时月相已经看不见了,新月过后月相逐渐变大。3、将一个月的月相图片按顺序装订在一起,快速地翻动,我们就可以看到月相在一个月内的连续变化了。观察月相图片,对月相在一个月之中的形态变化有一定的认识。尝试给多张月相图片进行排序,这个排序可以很好地揭示学生对月相变化的判断。把排好顺序的月相图片装订成册,快速翻动,就可以像动画一样展现月相变化的规律,这样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月相变化。[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研讨探究研讨: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课件出示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图及月相变化规律歌,学生讨论得出月相变化规律: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至满月。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至朔月。根据已有认识对问题展开讨论。拓展延伸观察月球的运动观月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天空中有一些明亮的星星(亮星)。我国古人十分智慧地用亮星来观察和描述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变化。你也可以试试,在不同时间,观察月球和它周围的亮星位置有何不同。分别播放视频:《双星伴月》、《木星合月》课堂练习幻灯呈现应用所学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40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顾本课所学建立知识体系【教学后记】第五单元影子的变化15.会变得影子【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遮挡物的阴影。2、光源、遮挡物和屏(呈现影子的物体)是影子产生的条件。3、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4、影子的变化包括方向和大小长短的变化。目标解读知道影子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形状、大小等变化是随着光源的改变而改变,并能够通过实验总结出影子的变化和光源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探究目标]1、通用实验研究影子的形成和变化的秘密。2、根据实验发现,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3、掌握模仿和创作不同手影的方法。目标解读要将生活中常见现象通过模拟实验来完成分析,在实验中,学生要用多种方法让影子发生变化,如改变光源位置、方向、与遮挡物的远近等,也可以说将学生在生活中的认知充分地调动起来。[科学态度目标]1、分工合作,乐于参与,探索“影子的秘密”的兴趣。2、积极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体会创作手影带来的乐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2、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影的世界里,人们对光影规律有各种各样的运用。【教学重点】影子的变化包括方向和大小长短的变化。【教学难点】根据实验发现,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学习本课之前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皮影戏》简介: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皮影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40
新知探究聚焦:影子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过渡: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发现一天中的影子方向、长短都会随着太阳的改变而改变,生活中,除了阳光下的影子,开灯后房间中的影子,打开手电筒后产生的影子,都是常见的现象。那么,影子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学生观察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光和影之间的关系。[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新知探究探索一:产生影子利用下面的物品和材料做模拟实验。课件出示:想一想:1、不同的材料模拟的是什么?2、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问题1不同的材料模拟的是什么?: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圆木柱模拟的是人,桌子模拟的是地面。问题2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看看通过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播放视频《影子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视频我们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透明物体的时候,光线就被挡住了。这个时候它也不会从物体的旁边绕到后面去,因此物体背光的一面没有光线就成了黑暗的一片,这一块地方就是影子。通过“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知道要想产生影子,就必须有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把这种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之为“光源”;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通过“当遇到不透明物体的时候,光线就被挡住了”,我们知道了产生影子的另一个条件是需要有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光行进的路线。我们将这种挡住光行进路线的物体称其为“遮挡物”“这一块地方就是影子”说明要有能够呈现影子的地方,我们将其称为呈现影子的屏(或称投影面)。光源、遮挡物、呈现影子的屏,它们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通过视频一起来了解。播放视频《影子产生的条件》。现在请你结线路问题1、不同的材料模拟的是什么?回答问题2、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课件出示小结:手电筒模拟的是光源、木圆柱模拟的是遮挡物、桌面模拟的是能够呈现影子的屏,它们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像太阳和手电筒这样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光源,一起来了解,播放视频《光源》。探索二:让影子发生变化过渡:我们已经知道太阳下物体的影子会发生变化,想办法让我们模拟实验中的影子也发生变化。实验一: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照射角度的关系。实验方法:通过改变照射角度去研究影子的变化和光源的关系。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桌子、活动手册。实验猜想:影子随光源的改变而改变。实验步骤:1、将木圆柱放在桌子上。2、用手电筒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照射木圆柱。学生实验通过观察你有怎样的发现对了影子的方向与长短随着光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通过实验你能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影子的方向与长短随着光源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实验二: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源所照射物体摆放的关系。课件出示实验方法、实验分析等。实验结论: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探索三:手影游戏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40
1、影子的方向与长短随着光源的改变而发生改变。2、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利用所学我们来进行手影游戏,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一起来了解,播放视频《手影游戏》比一比,谁表演的手影更有趣?要点提示:1、我们要找一个光线比较暗的地方来做,这样效果才会更好一些。2、注意影子的变化与光照射角度的关系。知道影子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形状、大小等变化是随着光源的改变而改变,并能够通过实验总结出影子的变化和光源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研讨探究研讨一:影子是怎样产生的?结论: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遮挡物、屏(能够呈现影子的物体、如墙面、地面等),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研讨二:影子可以发生哪些变化?1、方向的变化。2、长短的变化。3、形状的变化。4、清晰度的变化。研讨三:想一想,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结论: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根据已有认识对问题展开讨论。拓展延伸观察云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一起来了解。播放视频《观察云》点拨:当云遮挡住太阳,我们立刻会感觉到天色暗淡下来,这是因为云作为遮挡物挡住了太阳这个大光源,而我们之所以感觉周围天色暗了下是因为我们正处在云的影子(投影区)内。结合本课所学,你还能说一说云的知识吗?如黑色的云为什么会比白色的云更厚一些?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后记】16.阳光下的影子【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过程与方法]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3、根据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情感、态度、价值观]40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教学重点】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教学难点】整理实验数据,绘制成柱状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影子的特点。阳光下总有一样东西伴随在你的身旁,有时在地上,有时还会落在其他物体上。它就是影子。影子有哪些特点?归纳:(1)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3)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2、提问,过渡到知识新授你看到过阳光下的影子吗?一天中阳光下影子会有怎样的变化?我的猜测和理由:影子随阳光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太阳是从东—偏南—西,影子刚好相反,是从西—偏北—东。影子的长短变化则是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逐渐变长,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最长。3、根据我们的推测,把物体的影子添画在教材的图中。提示:上南下北,这是怎么回事?这不是地图上的方向。跳出地图,面向南,画出物体影子。交流一下,你们画的跟老师一样吗?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察来验证我们的想法吧。讲授新课一、活动1: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1、实验器材铅笔、直尺、橡皮泥、平滑木板、白纸、胶水、指南针。2、实验方法(1)制作日影仪①找一根约10厘米长的铅笔(或一根筷子)、一块平滑的木板、一张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②把白纸粘在木板上。③再把铅笔用橡皮泥垂直地固定在木板上,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2)利用日影仪观测①把自制日影仪放在校园里始终能照到阳光的地方。②利用指南针确定太阳的方向。③用直尺量量铅笔影子的长度。④在白纸上用笔描下铅笔的影子。(3)坚持观测记录①在课堂上每隔10分钟观察、记录一次。②课后继续观察,每隔一节课观察一次。③把太阳的位置和方向,铅笔影子的长度都记录下来。3、注意事项(1)怎样确定方向?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也可用指南针确定方向。(2)其他①小短杆的长度要适中。即当短杆的影子最长时,影子都40
能完全落在同心圆范围内或者完全落在平板上,不能超出平板。②测量时间:从太阳升起时开始直到太阳落山为止③可以在家或操场测量④每节下课去操场测量一次⑤中午12点测量一次二、活动2:整理我们的记录1、持之以恒地观察铅笔的影子的变化情况,注意长短和方向变化;将测得的数据认真填写在表格中。2、这是某组同学通过认真持续的观察与记录所测得的数据。通过这个数据表,你能说出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吗?为了能更直观地看出影子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柱状图是整理信息的方法之一,能直观反映事物的变化规律。制作柱状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制作柱状图时,注意时间坐标是以整点为标记的,要对记录的数据进行选择。3、交流展示4、讨论①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②什么时候影子最长?③什么时候影子最短?归纳: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5、我们还有什么发现?[例如]当地中午12点,可能并不是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因此物体的影子也可能不是最短的时候。理由: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各地的经度不一样,昼夜到来的时间也就不一样,正午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我国地域广阔,全国采用的都是北京时间——东八区中央经线120度的时间。当东经120度的正午时间12:00时,许多地方就不一定是正午时间(一天中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比如北京地区在东经116.46度,与东经120度仍有14.1分钟的误差(每相差1度就相差4分钟)。北京地区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最高、影子最短的时间应该是在中午12:14分的时候。三、课堂练习:判断题1、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位置不变。2、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晷计时。3、中午,阳光下的影子最长。4、物体的影子总是出现在背光的一面。5、影子越短,表示太阳的位置越高。6、柱状图可以更直观反映事物的变化规律。7、太阳每天都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8、中午12点,各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四、拓展提高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归纳:影子每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五、作业布置坚持一段时间的观察,看看我们对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还有什么新发现。课堂小结40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教学后记】第六单元简易计时器17.认识简易计时器【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时间概念,知道时间是指某一时刻或一个时间间隔,时间可以感知而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2.知道时间可以通过一些有规律运动的物体或装置来测量,初步认识水漏、沙漏、日晷的结构与计时原理。3.了解我国古人在计量时间和解释自然现象方面所做的贡献,树立文化自信。4.初步体验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计时工具使人类生活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时间概念,知道时间是指某一时刻或一个时间间隔,时间可以感知而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2.知道时间可以通过一些有规律运动的物体或装置来测量,初步认识水漏、沙漏、日晷的结构与计时原理。【教学难点】初步体验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计时工具使人类生活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关于水漏、沙漏、日晷等的视频、图片资料或实物模型。2.探究日晷计时原理的材料和工具:日晷模型、太阳视运动轨道模型、手电筒等,每组1份。(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三)安全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水漏或沙漏计时原理的科学实践活动时,如果需要给瓶盖打孔,要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安全,以防发生意外;同时,要提醒学生处理好水或沙等材料,及时清理桌面或地面,以防湿滑摔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结合课前搜集的与计时有关的资料以及课页图,提出问题:这幅图上有什么?40
它有什么作用?待学生说出“日晷”“它用于计时”时,教师追问:我们怎么知道时间?你知道在古代人们用哪些方法计时吗?你还知道古人用过哪些计时工具?计时器的计时原理是什么?2.围绕上述问题,学生交流、讨论。3.教师小结,聚集问题:本课我们就要究简易计时器是怎样计时的。(二)科学实践活动:简易计时器是怎样计时的1.观察水漏,了解并探究水漏的计时原理。(1)播放水漏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水漏。(2)提出思考问题:水漏是如何计时的?水漏由哪几部分构成?猜猜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3)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片,阅读小资料,认识水漏的基本结构,了解水漏的计时原理。(4)做水的滴漏实验,探究影响水漏计时的因素。可以引导学生自制简易水漏模型并做实验,如记录并比较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水缓慢流完所需要的时间,探究影响水漏计时的因素。(5)对水漏的计时原理进行小结。水漏是利用水均衡滴漏的原理制成的计时工具。漏有容器(漏壶)、标尺(浮箭)等基本结构。水漏计时的准确度取决于水流的均匀程度,但容器中水量的多少影响着水滴漏的速度。因此,为了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动,古人通过增加漏壶的数量来保持容器中的水量,以提高计时的精确度。2.观察沙漏,了解并探究沙漏的计时原理。(1)出示沙漏实物模型,提出问题:沙漏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沙漏是怎样计时的?(2)学生仔细观察沙漏,初步了解沙漏的计时原理。(3)教师进一步追问:沙漏计时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证明自己的想法?(4)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讨论影响沙漏计时的因素。(5)做沙的滴漏实验,探究影响沙漏计时的因素。可以引导学生自制简易沙漏模型,然后做实验,探究影响沙漏计时的因素。(6)对沙漏的计时原理进行小结。定自沙漏是利用沙的流动性制成的计时工具。沙漏一般由两个玻璃球、一个连接管道和支架等组成。沙漏计时的时间长短与沙漏连接管道孔径的大小、沙粒的粗细、沙量的多少等因素有关。(7)布置课后任务: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能计时1分钟的沙漏。面对于设计和制作沙漏的活动,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颗粒较细的干沙;二是测试沙漏的计时,要至少测试三次,然后根据测试情况调整沙量或连接管道孔径的大小,直到能基本准确计时1分钟;三是最后要对自制的沙漏进行装饰,让它的外形更有特色。第二课时3.观察日晷,了解日晷的计时原理。(1)出示日晷图片或播放有关日晷的视频资料。(2)谈话:人类使用日晷的时间非常久远,它是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变化而测量时间的仪器,被称作太阳钟。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日晷并思考:40
日晷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你见过哪些不同类型的日晷?日晷的摆放有什么讲究吗?日晷是如何利用太阳光影的变化规律计时的?(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日晷模型,并阅读教科书第58页中的小资料,了解日晷的结构组成、放置方法及计时原理。(4)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对日晷的结构组成、放置方法、计时原理等方面的认识。4.做模拟计时活动,探究日晷是怎样计时的。(1)引导学生用手电筒模拟太阳东升西落并照射日晷模型,观测时间。提出思考问题:日晷晷面朝什么方向摆放,日晷才能计时?晷盘倾斜角度的改变会影响日晷计时吗?(2)学生做模拟计时活动,填写活动记录单。(3)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模拟计时活动的过程、活动中的发现等。(4)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日晷是一种古代的计时仪器,是根据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位置来指示时间的。日晷有多种,常见的赤道式日晷由晷针、晷盘和底座组成,晷针垂直地穿过晷盘中心,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日晷坐南朝北摆放。通过观察晷面上晷针影子的位置来判断时间。5.对本课所学进行总结。(1)引导学生比较三种简易计时器的计时特点及其局限性。(2)交流对计时工具发展的认识,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三)布置课后任务已、1.提出任务:课后搜集资料,了解其他类型的日晷。思考下述问题:它们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它们是怎样计时的?2.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和课后搜集的资料,初步确定自己打算制作哪种类型的日晷。【教学后记】18.制作日晷【教学目标】1.认识日晷,了解日晷的计时原理。2.学会设计、制作日晷,并用它计时。3.让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教学重点】了解日晷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根据计时原理制作日晷模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课件展示,出示古人。[提问]同学们,有谁知道,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代人如何确定时间呢?40
[预设]利用太阳。[过渡]古代人除了利用太阳来确定时刻外,还利用太阳制造了日晷,用来计算时间,那么日晷是如何制作的呢?它怎样来计算时间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讲授新课知识点一:认识日晷[讲述]日晷是古代人计时的一种工具。[展示]展示日晷的图片。[提问]请你仔细观察日晷,日晷的晷面和晷针有什么特别之处?日晷怎样表示时刻呢?[讲述]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知识点二:制作日晷模型[过渡]那同学们想不想做个日晷模型呢?[预设]想。[展示]展示制作日晷需要的材料。[讲述]老师这里为同学们准备好了制作日晷需要的材料。[提问]制作日晷之前,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1)怎样画日晷的刻度?(2)怎样确定日晷的固定位置?(3)怎样提高日晷的准确性。[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总结]好,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制作日晷的具体步骤。[展示]展示日晷的制作步骤。[组织活动]请同学们按照步骤制作一个日晷,并到操场上去验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配合老师的提问。对日晷应有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更好的认识日晷的原理。拓展提高古代还有哪些计时方法?水钟、沙漏、焚香计时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日晷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面倾斜,晷针上端指向北天极,下端指向南天极,我们可以利用日晷来计量时刻。作业布置今天我们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会随着太阳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知识点去创新和制作了计时工具日晷!那古代人阴天和晚上又怎么计时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教学后记】4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