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14经济与社会生活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2
2/52
3/52
4/52
剩余4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十四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35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2020浙江1月·3,2分,难度★★☆☆☆]根据下图所示判断,该冶铁供风形式始于( )A.战国B.西汉C.东汉D.元代答案1.C 结合所学可知,该图为水排鼓风冶铁图。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故C项正确。,2.[2021湖南·5,3分,难度★★☆☆☆]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答案2.D 由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的面积可知,绍兴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朱熹调查绍兴府“检查秋苗不尽不实”,不能说明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排除A;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赈灾方式的问题,排除C。,3.[2020全国Ⅰ·26,4分,难度★★☆☆☆]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答案3.A 根据材料“到福建取得占城稻……江淮两浙诸路种植……扩大到北方诸路”“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等可知,水稻种植北扩,大、小麦种植在南方推广,这样可以使水稻与小麦等作物轮种,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故B项错误。仅凭材料中水稻与大、小麦的种植情况,无法得出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故C项错误。水稻与大、小麦的种植推广能改善民众饮食结构,但不可能根本改变民众的饮食结构,D项说法绝对。,4.[2021福建·5,3分,难度★★☆☆☆]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间人种红薯”;江西大廣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富民思想的践行B.新农作物的传播C.饮食结构的改变D.人地矛盾的加剧答案4.B 明清时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传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这对中国的农作物种植、人地矛盾的缓和及人口的增加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B项正确。高产粮食作物的传入有利于人地矛盾的缓和,排除D项。,5.[2018全国Ⅱ·41(1),12分,难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答案5.【参考答案】 (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解题思路】 第(1)问,第一小问,逐条分析材料可知,从时间看,种植大豆历史悠久;从区域看,经历了由北方向南方的推广过程;从大豆的价值看,既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又有改善土壤等作用,价值广泛;从推广者来说,有民间,又有政府参与,各方合力。第二小问,根据材料“‘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等信息概括。,6.[2019江苏·23,14分,难度★★★☆☆]新航路开辟之后,岀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6分)(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5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3分),答案6.【参考答案】 (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植园经济出现。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6分)(2)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5分)(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3分)【解题思路】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得出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根据“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得出新疾病肆虐;由“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得出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从事种植园经济。第二小问结合当时欧洲社会的阶段特征从经济角度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欧洲人)……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得出欧洲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主导性,根据材料“生物大交换”等信息得出内容具有丰富性,从范围看,具有全球性,由“正负参半”说明既具有积极性,也具有消极性。第(3)问,抓住设问中的“积极影响”,从促进世界物种的交流、密切世界市场的联系和促进文明的融合交流角度分析。,第36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1.[2020江苏·1,3分,难度★★☆☆☆]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1.C 根据材料“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可知,商代青铜器的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这反映出当时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江西新干出土了青铜农具不代表青铜农具最早在此地出现,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商代的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且精耕细作属于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排除B项;全国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转移到南方,排除D项。,2.[2022广东·1,3分,难度★★☆☆☆]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答案2.B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B项正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的商朝的青铜器可能是通过贸易等其他方式传入当地的,由材料得不出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排除A项;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说明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晚于东周,排除C项;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不代表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排除D项。材料结论A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B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C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D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3.[2021福建·2,3分,难度★★☆☆☆]下图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 )A.存在大量戍边军民B.生计方式受中原影响C.耕作方式日益完善D.农耕经济占优势地位答案3.B 壁画中二牛挽犁体现了东汉时期该地区已进行铁犁牛耕生产,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的生计方式受到中原影响,B项正确。东汉时期该地区仍然以游牧经济为主,排除D项。,4.[2020江苏·5,3分,难度★★☆☆☆]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答案4.D 根据潘允端的日记记载可知当时存在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田庄生产的产品除自用外,还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故D项正确。潘允端的日记中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中存在雇佣关系,但据此并不能推出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的结论,排除A项。,5.[2021湖北·13,3分,难度★★☆☆☆]1808年,一位英国人在印度孟买购买棉布时,惊讶地发现至少有一半产于英国,且价格比劳动力低廉的印度所产的便宜,而棉花却来自印度。这说明( )A.印度开启工业革命进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英国海上霸权初步确立D.机器化大生产更具竞争优势答案5.D 1808年,英国人在印度孟买购买棉布时发现英国棉布比印度棉布便宜,但印度是棉花产地,这说明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机器化大生产背景下的棉制品比印度棉制品更具有价格竞争优势,故D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20世纪初,B项错误。英国海上霸权初步确立于1588年,C项错误。,6.[2018海南·19,2分,难度★★☆☆☆]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A.城市化进展显著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答案6.A 由题干的材料中的“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可知,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市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即欧美的城市化进展显著,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不是“逐渐消除”,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化进程,C项错误。欧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是二战后福利国家发展的产物,D项错误。,7.[2021海南·21,16分,难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一幅系“二牛一人式”,一幅展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前面一妇女播撒种子,其后一男以耰(yōu)打碎土块以覆盖播撒下的种子。唐五代时期的牛耕图多数展现了“二牛一人式”的耕作方式,少数为“一牛一人式”,主要发现于陕西三原李寿墓及甘肃莫高窟等地,且数量较多。宋代是我国耕织图发展的重要时期,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后世依照楼图临摹和翻刻者众多。清代耕织图的创作最初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成为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刻立石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耕织图”文献,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摘编自张铭《历代<耕织图>中农业生产技术时空错位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耕织图对研究古代百姓日常生活的史料价值。(6分),答案7.【参考答案】 (1)变化 题材: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再到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反映地区:由北方州郡到南方地区;内容:由表现民间农业生产到反映统治者重农思想;存在形态:由墓室图到书画作品。原因:牛耕技术进步;经济重心南移;重农抑商政策推行。(2)史料价值:从形式来看,耕织图属于实物史料,反映了古代百姓日常生活;从内容来看,它较好地反映了农业生产中的分工情况、生产情况等。【解题思路】 第(1)问,第一小问思路如下:第二小问,在第一小问答案的基础上结合阶段特征,从牛耕技术、经济重心南移、重农抑商等方面进行简析。第(2)问,《耕织图》属于实物史料,从其反映古代百姓日常生活、农业生产情况等方面进行说明。角度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概括变化题材“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等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再到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反映地区“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楼璹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等由北方州郡到南方地区内容“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由表现民间农业生产到反映统治者重农思想存在形态由墓室图到书画作品,8.[2021湖北·19,14分,难度★★★★☆][科研组织与技术进步]材料一 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187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即在此背景下创立;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颁发给个人,18%颁发给公司;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等材料二 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它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尖端工程联系起来,以解决重大问题。“大科学”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到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苏联也大致类似。二战以来,美苏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大科学”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摘编自巴克勒《西方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科学研究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晚期以来科学研究主体的变化及其影响。(8分),答案8.【参考答案】 (1)特点:科学与生产直接结合;科学研究集体化;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大量创办;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提高。(任答一点2分,答对三点及以上6分)(2)变化:19世纪晚期,企业逐步取代个人成为科研主体;二战后,科研主体由企业上升到国家层面。(2分)影响: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一系列重大领域的突破;促使美苏实力增强,强化了美苏争霸的格局。(任答一点2分,答对三点及以上6分)【解题思路】 第(1)问,抓住材料中“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等信息及所学知识逐条概括即可。第(2)问,“变化”抓住材料中“1901年,美国……18%颁发给公司”⇨“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大科学’……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这一线索分析即可。“影响”抓住材料中“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二战以来,美苏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大科学’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重大领域的突破、强化美苏争霸格局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第37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1.[2022浙江6月·5,2分,难度★★☆☆☆]白居易有诗云:“水市通阛阓(街市),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堤喧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酤。”诗作反映出( )A.草市渐成规模,交易商品丰富B.富商大贾辟建会馆C.商业活动未曾受到官吏的监管D.“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答案1.A 白居易是唐朝诗人,从“水市通阛阓”“虾蟹”“酒”等可知,唐代的草市规模较大、商品丰富,故A项正确。“会馆”出现于明朝,故排除B项。宋代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故排除C项。“俞大娘航船”以规模宏大著称,水手多达数百人,但材料未反映,故排除D项。【历史脉络】历代市的发展朝代主要史实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集中贸易,专门管理,长安设置“九市”南北朝草市形成,设草市尉管理唐代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宋代突破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直接监管;草市已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明清商业区繁荣,2.[2020海南·4,2分,难度★★☆☆☆]《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的出现,表明(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宽松环境利于商业繁荣C.官营手工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答案2.B 由“北宋都城汴京”“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动即百数”可知,当时汴京的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经营活动相对自由,商业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政府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这是北宋商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B项正确。经济重心在北宋之前已开始南移,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北宋都城汴京商业繁荣的景象,无法体现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项错误。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当时这一政策并未发生改变,D项错误。,3.[2018全国Ⅰ·27,4分,难度★★☆☆☆]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答案3.B 由题中所给的绘画看不出其与传统绘画的区别,故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是官方组织的朝贡贸易,“海禁”政策主要是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由材料无法得出“海禁”政策解除的信息,故排除C项;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这属于中国传统观念,没有推动传统观念的更新,故排除D项;明朝君臣对朝贡贸易贡品的认识不是很清楚,遂用传统文化来对其加以解读,认为它就是传说中的“麒麟”,故B项正确。,4.[2021北京·4,3分,难度★★☆☆☆]唐代以来,中国瓷器远销欧洲。明末“海禁”后,瓷器出口大幅减少,同时期日本学习中国制瓷技术,生产出色彩艳丽的伊万里瓷,在欧洲广受欢迎。清前期,景德镇出产的瓷器借鉴伊万里瓷的艺术设计,质优价廉,重新占领欧洲市场。中国瓷器再次畅销欧洲的原因是( )①制瓷技术保持世界领先②艺术设计注重借鉴创新③官营制瓷业占主导地位④国内民众的购买力下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4.A 据材料“唐代以来,中国瓷器远销欧洲”“日本学习中国制瓷技术……在欧洲广受欢迎”“重新占领欧洲市场”等信息可知,中国瓷器艺术设计注重借鉴创新、制瓷技术保持世界领先,故①②正确,因此,答案为A项。,5.[2019全国Ⅰ·31,4分,难度★★☆☆☆]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答案5.D “1954年”处于“一五”计划期间,当时中国借鉴苏联经验,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材料中现象正是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的反映,故答案为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学研究与国际前沿仍有很大差距,并且俄文书刊借阅量增加不等于我国科研已和国际前沿接轨,A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排除B项;“一五”计划期间学习苏联,并非国人全面反思苏联经验,C项错误。,6.[2021辽宁·13,3分,难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掌握了重要原料的分配,还征用各类财产,设立国家染织厂,经营了250家军需品工厂,同时实行限定物价、监督铁路、控制矿业与交通运输业等政策。这表明,一战促使英国( )A.资本主义转型完成B.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C.产业结构逐步优化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答案6.B 本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的影响切入,考查英国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一战爆发后,英国政府征用各类财产,经营多家工厂,实行控制重要行业的政策,这表明英国政府控制力加强,即英国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7.[2021辽宁·14,3分,难度★★☆☆☆]1929年至1930年底,除农业外,法国大多数经济部门还在增长。当时,外贸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有限。1/3以上靠工资生活的人受雇于不足5人的企业,87%的商店只雇用5人甚至不足5人。据此可知,法国经济危机爆发较晚的原因有( )①经济体制的优势 ②对国际市场依赖小③工商业相对落后 ④产业工人队伍庞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7.C 依据材料“外贸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有限”可知,法国对国际市场依赖小,②正确。由材料“1/3以上靠工资生活的人……只雇用5人甚至不足5人”可知,法国工业生产发展缓慢,工商业相对落后,③正确,①④均不是法国经济危机爆发较晚的原因,故选C项。,8.[2020海南·17,2分,难度★★☆☆☆]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在《愤怒的葡萄》(1939年)一书中描述了美国贫苦农民的处境:他们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土豆漂走,听着尖叫的猪被杀死在河沟里,被埋上生石灰。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愤怒的葡萄正在长成。该作家这一描述( )A.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规律B.表明应理性看待美国政府政策C.呼吁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D.说明了美国联邦制确立的历程答案8.B 由“《愤怒的葡萄》(193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处于罗斯福新政时期;由“他们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土豆漂走……被埋上生石灰”可知,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中减耕减产、销毁大量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政策;由“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愤怒的葡萄正在长成”可知,该措施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这表明应理性看待美国政府政策,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与经济危机有关,但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规律,A项错误。题干材料描述了美国贫苦农民对政府政策的不满,没有呼吁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C项错误。美国独立之初实行邦联制,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这与题干材料的主旨不符,D项错误。,9.[2021福建·18(2),10分,难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 17—18世纪,以中国商品为代表的亚洲奢侈品涌入欧洲,很多欧洲贵族和富裕家庭以使用中国产品和效仿中国生活习俗为时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英国的制造商和工匠们积极寻求仿制东方奢侈品的方法,他们对来自亚洲的商品进行研究,吸收其特点并加以改造,进而制造出了全新的、为市场所追捧的、具有英国风格的产品,白棉布印花工、制陶工和油漆匠是其中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这类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新消费品已然成为不列颠的代名词。从18世纪后半期开始,一股“盎格鲁热”出现了,这是一波针对英国新式商品的热潮。——摘编自(英)马克辛·伯格《奢侈与逸乐:8世纪英国的物质世界》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后半期英国“新式商品”的形成过程,并分析“盎格鲁热”的影响。(10分)答案9.【参考答案】 (2)过程:从仿制、改造以中国奢侈品为代表的亚洲商品到实现创新,制造出英国的新式商品。影响:带动了英国的产业技术创新,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世界市场(世界体系)的形成;客观上助推了英国的殖民扩张。【解题思路】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英国的制造商和工匠们积极寻求仿制东方奢侈品的方法”“进而制造出了全新的、为市场所追捧的、具有英国风格的产品”说明英国“新式商品”的形成过程。第二小问,可从对英国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及英国殖民扩张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10.[2018北京·41(2),8分,难度★★★☆☆]坭兴陶、宜兴陶、建水陶和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紫砂行业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紫砂壶生产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2)从所有制变化的角度,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宜兴紫砂壶企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答案10.【参考答案】 (2)特点:20世纪50—70年代,建立了公有制企业。80年代至今,民营企业发展。原因: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宜兴紫砂厂建立。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宜兴紫砂行业呈现个性化发展趋势。【解题思路】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1955年至今宜兴紫砂壶企业所有制的变化,说明其发展特点;第二小问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变化分析即可。阶段紫砂壶生产状况1955年—20世纪70年代末1955年,“宜兴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1958年,国营“宜兴紫砂厂”建立。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初,民营紫砂厂陆续建立。1998年,国营“宜兴紫砂厂”改制为民营。紫砂陶匠和私人工作坊大量涌现。,第38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1.[2017海南·4,2分,难度★★☆☆☆]“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答案1.A 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初期,镇将职能单一,“只掌防戍守御”,到了宋代诸镇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说明镇的经济管理职能日趋突出,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得不出坊市制度被打破的结论,B项排除;材料反映不出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排除C项;D项结论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2.[2018海南·4,2分,难度★★☆☆☆]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答案2.D 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发展。由题干的材料中“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可知,南宋时期杭州城市餐饮业发展,这是城市经济功能增强的体现,D项正确。题干的材料反映出南宋时期杭州餐饮业发展,这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反映,与奢靡之风无关,A项错误。题干的材料中,宋高宗的召见反映出“鱼羹店味道独特”而得到皇帝的奖赏,不是商人政治地位提高的反映,B项错误。题干的材料中,宋高宗的召见和奖赏是对该鱼羹店味道的肯定,与政府强化市场管理无关,C项错误。,3.[2018北京·15,4分,难度★★☆☆☆]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 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答案3.B 松江地区市镇数量的增长只能体现此地工商业的发展,而不能体现商人地位的上升,故②正确,排除①;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不重视商业发展,故排除④;鸦片战争后,列强在通商口岸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从而促进了当地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故③正确。故B项正确。时间松江市镇数量1550年以前591551—1722年1131723—1861年1671862—1911年369,4.[2021辽宁·6,3分,难度★★☆☆☆]1865年,煤气灯开始在上海使用,起初主要用于洋行和街道,后来行栈、铺面、茶馆、戏楼以及居家竞相使用,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这反映出( )A.近代物质文明影响社会生活B.城市化进程拓展城市公共空间C.工业革命成果催生新兴产业D.市民阶层诉求改变服务业面貌答案4.A 本题从煤气灯的使用切入,考查近代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由煤气灯开始在上海使用到上海成为“不夜城”,这反映出近代物质文明影响社会生活,故选A项。,5.[2018全国Ⅲ·41,25分,难度★★★☆☆]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6分),答案5.【参考答案】 (1)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9分)(2)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10分)(3)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6分)【解题思路】 第(1)问,根据材料中上海“依港兴市”“工业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曼彻斯特“工商业城市”“铁路”“开通了通海运河”“设立议会和市政府”等有效信息,从交通、工商业发展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概括。第(2)问,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中期以后”,结合材料“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并联系所学知识如国家政策扶持、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开放组织答案。第(3)问,可依据材料中“过于拥挤”“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旧贫民区仍然存在”等有效信息,从人口密度、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贫民窟现象等角度作答。【教你解题】 对于历史比较型试题的解答,首先要明确比较对象的基本内容,如本题就得明确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原因有哪些;其次确定比较点,在明确原因的基础上,将原因分成几个方面,进而确定好比较点;最后根据比较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逐一概括出答案要点。,第39练 交通与社会变迁,1.[2021河北·5,3分,难度★★☆☆☆]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答案1.D 据材料“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故D项正确。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故A项排除;明朝大运河航运与“海禁”政策出台并不构成因果关系,故C项排除。,2.[2021浙江1月·10,2分,难度★★☆☆☆]下图为光绪三十四年《日新画报》刊登的画作,画中有“大姑娘拿着风筝来回奔跑,实在不好看。但分人家有点规矩,绝不能让姑娘在满街上疯跑啊!咳!此事不但因女学堂不甚发达,而于警务亦有妨害(其害乃电线电灯等类),岂不是无形的危险吗”等字样。此画反映( )A.近代男子传统服饰的变革B.女子普遍走出家庭步入社会C.西方文明成果已经传入中国D.新文化运动批判旧礼教和旧道德答案2.C 材料中的“电线”“电灯”等属于西方文明成果,故选C项。从图片可知,男子服饰仍旧是传统的长袍马褂,并没有变革,故排除A项。“普遍”从图文中不能得出,故排除B项。光绪年间属于清末,新文化运动发生在民国时期,故排除D项。,3.[2018江苏·7,3分,难度★★☆☆☆]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答案3.D 图片中既有新式的楼房、人力车、电灯等,也有传统的长袍马褂,体现了清末上海社会生活新旧杂陈的特点,故D项正确。题干中的“年画”属于民间风情画,而“以形求神”属于传统文人画的特点,故排除A项;画中体现了新旧杂陈的特点,不是突出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故B项错误;当时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是火车、汽车,但画中并没有这样的交通工具,故C项错误。,4.[2020浙江1月·13,2分,难度★★☆☆☆]下图为1950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广告截图,仔细阅读相关信息,结合所学分析判断( )①自50年代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 ②“大批供应市场”和“大众化”说明中国开始成为“自行车王国” ③“抗衡舶来”表明自行车系中国制造 ④自行车从此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4.A 依据广告截图可得出中国自50年代开始已经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故①正确;单凭一个广告无法说明中国开始成为“自行车王国”,也无法说明自行车从此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故②④错误;“抗衡舶来”可以说明自行车系中国制造,故③正确。故A项正确。,5.[2019浙江4月·16,2分,难度★★☆☆☆]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行行复行行”的历史面貌下,其所反映的是( )①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 ②新式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③交通工具左右地区经济发展 ④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5.D ①与题意不符,不正确。“行行复行行”反映了新式交通工具对民众出行的改变,故②符合题意。③夸大了交通工具的作用,不正确。“马拉火车”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反映了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故④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D项。,6.[2020浙江1月·20,2分,难度★★☆☆☆]英国女演员弗朗丝·金伯尔对幼年(1830年)搭乘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曾有如下描述:“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30英里(48公里)——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据此判断,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 )A.帆船B.蒸汽机车C.飞机D.汽车答案6.B 本题考查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依据材料关键信息“1830年”“一种新式交通工具”等可得出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交通工具,故B项正确。帆船是传统的交通工具,故A项错误;飞机和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C、D项错误。,7.[2021天津·12,3分,难度★★☆☆☆]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据此可以认识到( )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B.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D.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答案7.D 据材料“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及图片信息可知,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空间和距离大大缩短,人类的联系更加密切,故D项正确。,8.[2017北京·41(2),6分,难度★★★☆☆]材料 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2)结合所学,概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6分)答案8.【参考答案】 (2)影响:海外贸易地域广阔,商品品种丰富,交易规模扩大;促进了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的繁荣;广州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口,出现了新兴行业和外国人居住的“蕃坊”,成为国际都市。(6分)【解题思路】 第(2)问,可以结合材料中唐宋两朝对外贸易的商品种类、唐宋新行业的出现以及来华外国人口众多、出现专供外国人居住与经商的场所等内容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经济的影响。,第40练 医疗与公共卫生,1.[2018全国Ⅲ·26,4分,难度★★☆☆☆]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1.B 根据题干材料“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官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药学的发展得到国家的支持,故B项正确。药学发展源于社会生活,非政治体制,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对药学发展的影响,可排除C项。隋唐以前,理学还没有产生,排除D项。,2.[2021河北·7,3分,难度★★☆☆☆]20世纪初,清政府对城市清洁、防疫检疫等公共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个人卫生也提出了要求,疫情期间要求更加严格,居民如患病应积极向医院或主管机构上报。对此,时人多有微词,而有识之士不仅积极支持,更是大力提倡。有识之士旨在( )A.推动政府政治改革B.促进民主思想传播C.提升居民个体素质D.唤起民族强健意识答案2.D 有识之士支持政府对城市清洁、防疫检疫等公共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也赞同严格管理个人卫生,这体现了有识之士唤起民族强健意识的目的,故D项正确。,3.[2021辽宁·15,3分,难度★★☆☆☆]1851年欧洲国家召开第一次国际卫生大会,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建立。之后,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成为疫病防治领域技术咨询者和跨国行动计划的倡导者、领导者、协调者和实施者。在此过程中,国际卫生防疫体系( )A.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B.阻止了流行病在全球传播C.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D.始终是以欧洲国家为主体答案3.A 国际卫生大会最先在欧洲召开,然后扩展到国际层面,这说明国际卫生防疫体系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国际卫生防疫体系的转变,并非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排除C项。,4.[2016天津·12(2),6分,难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实践效果怎样?(6分)答案4.【参考答案】 (2)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创立温病学说。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挽救了许多人生命。【解题思路】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明代以前……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依据“创立了温病学说”分析作答;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疗效显著”和治疗案例分析作答。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