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3/24

4/24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7练 从明朝建立到康乾盛世下的统治危机,1.[2021天津·4,3分,难度★★☆☆☆]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  )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答案1.B 材料反映的是丞相胡惟庸权力过大,从而导致中书省被取消,其根本原因是丞相制度致使权力失衡,故B项正确。丞相个人贪权揽政是次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是中央集权的削弱,故C项排除;君主专制强化必然会削弱相权,故D项排除。,2.[2019北京·15,4分,难度★★☆☆☆]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答案2.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内阁起初没有完全按皇帝的旨意拟票,最终按皇帝的意志拟票,说明内阁虽掌握票拟权但最终要听命于皇帝,故D项正确。材料中内阁起初没有按皇帝要求拟票,说明内阁拥有一定的参决政事权,而不是不参决政事,故A项错误。内阁参与政事决策开始于永乐年间,而不是开始于万历年间,故B项错误。,3.[2021全国甲·27,4分,难度★★☆☆☆]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答案3.D 据材料信息可知,当地方官员出身进士时,当地的秀才就对其谄媚、巴结、逢迎;当地方官员出身举人时,秀才们则肆意提出各项要求,这说明地方官员取得的科考功名对自身威望有较大影响,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地方官员取得的科考功名对自身威望的影响,不是官员士绅关系的紧张,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地方官员为进士或举人时,当地秀才的不同反应,不能据此得出B项结论,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排除。,4.[2021海南·6,2分,难度★★☆☆☆]下表反映了(  )清代前期主要财政岁入一览表单位:万两(银)A.繁荣背后潜藏危机B.近代前夜发展停滞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土地兼并程度加深答案4.A 由“总额”一列可知,清政府前期主要财政岁入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即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由“地丁银”在总额中的占比较高可知,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由“关税”呈现上升趋势可知,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由此可知,清政府的统治潜藏着危机,A项符合题意。时间总额地丁银%盐课%关税%杂赋%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3424282382.438811.31223.6912.71724年(雍正二年)3649302883.038710.61353.7992.71753年(乾隆十八年)4266296469.570116.445910.81423.3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4254299170.357413.554012.71493.5,5.[2022湖南·5,3分,难度★★☆☆☆]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A.君主的高度集权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C.南书房地位提高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答案5.A 由“嘉庆七年”可知,当时君主专制已经发展到了顶峰;由“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可知,周兴岱“擅发告示,收受贿赂”与其“南书房行走”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A项正确。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官员的俸禄情况,B项错误。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南书房的地位已经下降,C项错误。仅仅根据题干材料无法说明“中央吏治十分混乱”,D项错误。,6.[2021全国甲·42,12分,难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注:①鞑靼;②土鲁番;③鞑靼土默特部。明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12分。要求:只需标示出明代卫所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答案6.【参考答案】 略。【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开放性探究类试题,对考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要求较高。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所学知识在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土(吐)鲁番。然后调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考生可从以下角度进行说明:明朝建立在元朝基础之上,开国皇帝朱元璋参加过农民起义,加强北部边防一方面可以防御蒙古,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靖难之役”发生后,北京城的修建、长城的修筑体现了明朝对北部的重视;明朝初期,东北女真部实行了八旗制度,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威胁明朝边境安全;明朝国力衰退,以防御为主,军事上吸取宋朝“三冗两积”的教训;为加强中央集权,明朝改革军事制度等。,7.[2021福建·19,12分,难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综合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予以阐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开皇之治”大事简表(部分)“康乾盛世”大事简表(部分)开皇元年,行三省六部制。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定州县二级制。开皇五年,诏令全国检括户口。开皇七年,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运。开皇九年,平陈,免陈朝旧境十年赋税。开皇十二年,遣使均田。——据《隋书》等康熙十五至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康熙二十三年,巡视黄河。雍正二年,行摊丁入亩,整顿保甲制。雍正十年,设军机处。乾隆元年,设特科取士。乾隆三十八年,始修《四库全书》。——据《清史稿》等,答案7.【参考答案】 论题:中国古代盛世之下统治者的制度革新。阐述:在中国古代,一些朝代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出现了很多盛世景象,如“开皇之治”“康乾盛世”等。在隋朝的“开皇之治”时,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在中央为削弱相权,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地方上确定州县两级制;为加强对百姓的管理,实行“大索貌阅”;又开通漕运,同时减轻百姓的负担,形成了“开皇之治”的盛世景象。清朝时,“康乾盛世”之下,康熙帝平定三藩,雍正时,实行摊丁入亩,中央设立了军机处,到乾隆时设特科取士,始修《四库全书》,从而形成了“康乾盛世”的景象。总之,在中国古代盛世之下,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革新,加强了自身的封建统治,形成了古代诸多的盛世景象。【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时,首先根据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拟订论题;其次根据材料和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对盛世之下统治者的制度革新进行阐述,阐述时做到史论结合、论据准确、逻辑清晰即可;最后升华主题,做出小结。,第8练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2019天津·2,4分,难度★★☆☆☆]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答案1.B 由材料“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可知,集市中既有文化娱乐活动,也有商业交易,说明当时武城县文化和商业活动紧密结合,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当时武城县集市贸易的繁荣,并非强调农村集贸市场从无到有的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不仅体现文化生活,还体现了商业活动繁荣,C项说法不全面,故排除。材料只是强调了武城县集市繁荣的情况,并未涉及乡村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2.[2021山东·4,3分,难度★★☆☆☆]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答案2.D 从材料中“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等信息来看,明中叶以后,书籍出版的商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一些知名画家受雇于坊刻更能反映出商业化特点,故D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C项结论由材料不能得出,排除。,3.[2019全国Ⅰ·27,4分,难度★★☆☆☆]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3.D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棉花被江淮商人收购后,在江南生产棉布,之后棉布又被卖回山东,三个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特色,故D项正确。运河运输是隋唐以后重要的常规航运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出现变革,故A项错误。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经济特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非土地制度调整的产物,与货币制度改变没有关系,故B、C项错误。,4.[2022全国乙·27,4分,难度★★☆☆☆]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答案4.DA项“颠覆”显然绝对化,封建社会士大夫传统观念不可能颠覆×B项世俗化的审美趣味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宋元时期已经出现,“初现”显然错误×C项材料无法体现士农工商社会结构的发展情况×D项由“明后期”“江南”“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俗气扑人”等可知,这与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密切相关√,5.[2019全国Ⅱ·27,4分,难度★★☆☆☆]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答案5.C 从材料信息可知,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比明代增加了很多,这表明清代中期商业活动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故答案为C项。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缺乏史实支撑,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D项错在“开始”,排除。,6.[2021全国乙·27,43分,难度★★☆☆☆]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答案6.B 题干材料表明“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善书”多为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等,这进一步强化了理学所倡导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故B项正确。理学在南宋时期已经成为社会主导思想,A项错误;“善书”表达的思想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内容是一致的,C、D项错误。,7.[2021湖北·5,3分,难度★★☆☆☆]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下图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  )湖北抢修长江、汉江堤工图(局部)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答案7.D 根据材料“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等信息可知,湖北地区水利修防管理优化,故D项正确。“已被根治”说法错误,A项排除。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项错误。,8.[2021江苏·5,3分,难度★★☆☆☆]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  )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答案8.A 唯物史观认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大运河沟通南北,淮扬地区经济繁荣;材料“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扬州遍地是诗人”反映了经济的发达带动了文化的发达,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A项正确。八股取士考查“四书”“五经”,这不会“扩大诗人群体”,B项错误。,9.[2021辽宁·4,3分,难度★★☆☆☆]黄宗羲曾言:“明初以来,宗风(指佛教禅宗各派)寥落。万历间,儒者讲席遍天下,释氏亦遂有紫柏、憨山(禅宗高僧),因缘而起……而儒、释几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矣。”这反映了明朝(  )A.灭亡原因在于学风空疏B.儒学地位受到佛教冲击C.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D.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答案9.D 佛教、儒学有相同之处,二者相互影响,这反映了明朝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D项正确。明朝时期社会主流思想是理学,并不是经世致用,排除C项。,10.[2021江苏·4,3分,难度★★☆☆☆]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认为诗当“畅达情丝、感发志气”,概评“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去不为”,使人不复知诗,这说明当时(  )A.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B.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C.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D.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答案10.D 由“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畅达情丝、感发志气”可知,当时推崇盛唐的诗风;由“宋人主理作理语……一切铲去不为”可知,程朱理学的“理作理语”使人不复知诗。由此可知,D项正确。,11.[2022全国甲·27,4分,难度★★☆☆☆]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答案11.A 康熙年间,政府实施多种文化措施的目的在于承续华夏传统,证明自己是华夏传统的继承人,故A项正确。B、C两项在材料中未涉及,均排除;保存历史文献是材料中措施的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排除。,12.[2021福建·18(1),6分,难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彩瓷一般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明代最著名的彩瓷属于釉下彩,清代出现了粉彩、珐琅彩等新型的釉上彩瓷。珐琅器制作技术约在元代从西亚传入,明清时期的珐琅器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了中国青铜器、瓷器工艺的一些制作特点,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工艺品。清代出现了画珐琅、錾胎珐琅等新型产品,不少还绘有西方神话故事。到了18世纪,通过日益频繁的中外贸易,中国商品尤其是工艺品被不断输往欧洲。——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珐琅彩瓷生产的特点。(6分)答案12.【参考答案】 (1)特点:注重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产品风格与品种丰富多样;适应海外市场需求。【解题思路】 第(1)问,由“明清时期的珐琅器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了中国青铜器、瓷器工艺的一些制作特点”及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注重技术的传承与创新;由“清代出现了画珐琅、錾胎珐琅等新型产品,不少还绘有西方神话故事”可归纳出产品风格与品种丰富多样;由“通过日益频繁的中外贸易,中国商品尤其是工艺品被不断输往欧洲”可归纳出适应海外市场需求。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7 15:47:10 页数:24
价格:¥5 大小:311.63 KB
文章作者:U-13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