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11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7

2/27

3/27

4/27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十一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23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1.[2021浙江6月·22,2分,难度★★☆☆☆]下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瑟·摩尔兰德所绘漫画《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反映的是1918年8月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一次会战。结合所学,分析此时战争形势,正确的是(  )(注:败退的德军士兵与追击中的坦克)A.坦克决定了战争胜负B.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C.东线战事胶着,转入持久阵地战D.协约国在西线大规模反攻,战线已推进到马恩河一线,答案1.D 由1918年8月、会战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协约国已在西线发动大规模反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故选D项。A项说法错误,因为坦克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投入使用,当时战事仍旧焦灼,故排除A项。1914年的马恩河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西线战场,故排除C项。【回归教材】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1914年战争重心在西线:马恩河战役是大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德军“速战速决”的“施里芬计划”失败,西线进入相持阶段。(2)1916年战争重心重回西线①1916年2月,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法军在总司令霞飞元帅指挥下,调兵遣将,顽强抵抗摆脱了被动局面,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德国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计划失败。此役双方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②1916年,6月下旬,为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英法联军发动索姆河战役。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双方伤亡人数超过凡尔登战役。,2.[2021浙江1月·22,2分,难度★★☆☆☆]下图所示漫画《屠龙者》以战火中的伦敦城为背景,丘吉尔身披战甲,成功斩杀来犯的巨龙。配文为:“这条龙已被彻底地斩杀了,现在让我们来迎战下一条吧。”该画作(  )A.充满了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期待B.表达了英国不列颠之战后的必胜信念C.肯定了英国赢得阿拉曼战役的重大意义D.称赞了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的《大西洋宪章》答案2.B 根据“1941”“战火中的伦敦城”“丘吉尔”“斩杀来犯的巨龙”等并联系所学可知,这幅漫画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不列颠之战,在不列颠之战中伦敦遭到空袭,当时丘吉尔担任英国首相,“这条龙已被彻底地斩杀了,现在让我们来迎战下一条吧”体现了当时英国坚决作战的勇气,故选B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在1942年元旦建立的,故排除A项。阿拉曼战役是在1942年爆发的,故排除C项。《大西洋宪章》与材料中的“战火中的伦敦城”等信息不符,排除D项。,3.[2020山东·12,3分,难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  )A.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B.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C.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D.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答案3.A 根据材料可知,一战后兴起的“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对欧洲国家的国家力量和国际地位产生了重大冲击,强化了欧洲的区域联合意识,故A项正确。一战后建立起来的凡尔赛体系,使战败国受到了严苛制裁,进一步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故B项错误。“泛欧运动”旨在推动欧洲国家的联合,而非建立统一的国家,因此美国联邦制对欧洲联合并无借鉴价值,故C项错误。,4.[2020浙江1月·21,2分,难度★★☆☆☆]作家茨威格以“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记录下曾亲历的社会政治事件。其中写道:曾经发誓要战斗到最后一息的威廉二世皇帝终于越境出逃了。那一天却给我们带来许多宽慰。因为我们——当时全欧洲的人也和我们一样——相信战争永远结束了。蹂躏我们这个人类世界的野兽都已被制伏。我们相信威尔逊的纲领,就好像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纲领似的。当俄国还在以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思想欢庆自己蜜月的日子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朦胧的曙光。下列项中,与作者回忆直接相关的是(  )①德国战败,德意志帝国瓦解 ②美国崛起,国联建立 ③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 ④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4.C 依据材料“威廉二世皇帝终于越境出逃了”可得出德国战败,故①正确;材料体现了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并没有体现美国崛起,国联建立,故④正确,②错误;依据材料“当俄国还在以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思想欢庆自己蜜月的日子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朦胧的曙光”并结合所学可知③正确。故C项正确。,第24练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2022全国乙·35,4分,难度★★☆☆☆]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  )A.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B.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C.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D.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答案1.C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在此背景下,加米涅夫和斯大林主张有条件地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说明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故C项正确;临时政府主张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故A项排除;B项结论由材料无从得出,故排除;材料中未涉及国际局势的发展情况,故D项排除。,2.[2017江苏·17,3分,难度★★☆☆☆]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答案2.C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要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也就是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要通过暴力革命实现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故C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与材料信息“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不符。,3.[2019海南·18,2分,难度★★☆☆☆]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A.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B.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C.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D.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答案3.A 由“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及所学知识可知,在此时期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了广泛的政治宣传,这既使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得以壮大,也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由此可知,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装起义首先在彼得格勒取得胜利,然后才扩展到其他地区,即工人武装并未控制全国各大中心城市,B项错误。农民的要求和士兵的支持是完成这一转变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故排除C、D两项。,4.[2022湖南·14,3分,难度★★☆☆☆]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答案4.D 根据材料“国内战争的需要”可知,该学者并未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故B项排除;这一观点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故C项排除;根据材料“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可知,该学者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仅是应急措施,也是在执行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在执行,故A项排除,D项正确。,5.[2021天津·11,3分,难度★★☆☆☆]1918—1921年,为了保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军事联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联盟两个阶段。这说明苏维埃俄国(  )A.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意识形态对立正在消失C.政权拥有新的阶级基础D.建设道路探索有待突破答案5.A 苏维埃政权成立时面临“内忧外患”,即新生政权与内外敌人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新生政权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即形成工农军事联盟,解决了这一矛盾;但内战结束后,苏维埃政权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引起了人民的不满,新生政权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故政府改为实行新经济政策,以照顾农民的经济利益,即形成工农经济联盟,故A项正确。,6.[2021全国甲·34,4分,难度★★☆☆☆]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  )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答案6.C 材料表明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并未严格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一定的弊端,故C项正确。当时苏俄面临内忧外患,其粮食短缺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A项排除。B、D项出现于新经济政策时期,排除。,7.[2020江苏·19,3分,难度★★☆☆☆]1921至1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1921年苏俄约有79个省级行政单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  )A.余粮收集效果良好B.数省保持经济独立地位C.农民税收负担较重D.农民无权支配税后粮食答案7.C 由材料信息“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可知,农民无力实现自由交换;由材料“1921至1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可知,农民无力实现自由交换的原因在于其税收负担较重,C项符合题意。余粮收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规定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D项错误。,8.[2021山东·13,3分,难度★★☆☆☆]下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答案8.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拖拉机数量的增加体现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的增加体现了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发展,二者同时增加说明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故B项正确。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1928年2.71.71932年14.861.51937年56.193.0,9.[2021浙江6月·27,10分,难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1921年4月他写的《论粮食税》到逝世前口授的《论合作制》等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就取得许多令人注目的成就,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摘编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材料二 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3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986年,邓小平会见波兰领导人时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俄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上作出的“根本改变”。新经济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价值。(5分)(2)“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苏联搞社会主义”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启示。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主要表现。(5分),答案9.【参考答案】 (1)根本改变: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从向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直接过渡转变到逐步过渡。价值:找到了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启示:苏联模式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表现: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经济发展失去动力。【解题思路】 第(1)问,第一小问围绕“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两个层面回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从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转变到逐步过渡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苏联搞社会主义”“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等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模式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第二小问可从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导致的问题、指令性计划的消极影响等角度分析。【知识拓展】斯大林的经济政策对新经济政策的三大改变(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2)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3)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第25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1.[2021全国甲·35,4分,难度★★☆☆☆]1930—1931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曾在1917—1918年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许多穿着整洁西装的商贩在街头兜售苹果,也成为城市一景。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经济危机持续加深B.社会矛盾趋于缓和C.新政取得良好成效D.福利制度已经确立答案1.A “1930—1931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说明经济危机爆发后,市场乏力;“曾在1917—1918年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说明经济危机爆发后,人们的精神世界空虚、迷茫;“许多穿着整洁西装的商贩在街头兜售苹果”说明经济危机爆发后,人们的工作机会较少。综上可知,材料反映出当时美国经济危机持续加深,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美国经济危机持续加深,社会矛盾并未趋于缓和,B项不符合史实。新政实施于1933年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排除。福利制度确立于二战后,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2.[2021湖南·14,3分,难度★★☆☆☆]下图为二战期间五国军火生产情况,其中的变化反映出(  )1940—1944年五国军火产值(单位:10亿美元)A.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B.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C.冷战对峙态势初步形成D.多极化世界格局已出现答案2.A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日、德、英、苏、美五国军火产值对比中,美国军火产值逐渐增多,远远超过其他四国,这一变化反映了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故A项正确。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于1942年1月,这与材料中变化无必然关联,B项错误。冷战对峙态势初步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与材料中时间信息不符,C项错误。此时多极化世界格局尚未出现,D项错误。,3.[2020浙江1月·22,2分,难度★★★☆☆]下图是发表于1941年12月29日的漫画《活力少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画家将罗斯福和丘吉尔同框,用漫画的形式提前祝福反法西斯战争中新的世界组织和安全机制的诞生。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大西洋宪章》翌日发表B.《联合国家宣言》即将签署C.《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草签D.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拟定完成答案3.B 依据材料信息“1941年12月29日”“1942”“提前祝福反法西斯战争中新的世界组织和安全机制的诞生”并结合所学可知《联合国家宣言》即将签署,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大西洋宪章》发表于1941年8月,故A项错误;《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是在1943年10月草签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拟定完成是在1941年9月,且与材料中“新的世界组织”的诞生不符,故D项错误。,4.[2022浙江6月·23,2分,难度★☆☆☆☆]“抗日何所恃,忠贞与汗血。”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的一年,中美英三国举行会议发表宣言:“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该次会议召开地点所处地区是(  )A.西亚B.东欧C.北非D.东亚答案4.C 材料中宣言的内容出自1943年11月中、英、美三国发布的《开罗宣言》,开罗会议召开于北非的埃及开罗,故C项正确。德黑兰会议召开于西亚伊朗的首都德黑兰,故A项不符合题意。雅尔塔会议召开于苏联的雅尔塔,故B项不符合题意。D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5.[2021浙江6月·23,2分,难度★★☆☆☆]读下表,分析下列选项,与之相符的是(  )美国《租借法》的主要供应类别及主要对象国(1941—1945年)①为同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盟国提供了必要的战略物资 ②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 ③有助于美国资本进入各国市场 ④提出法案的目的是巩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5.A 从材料看,《租借法》的主要对象国为反法西斯国家,因此其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故选①②。从材料“1945年资本输出比1939年增长34.1%”可知,该法案有助于美国资本进入各国市场,故选③。《租借法》通过的时间是1941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于1942年元旦,故排除④。综上所述,选A项。主要供应类别类别武器和军舰机器设备和材料粮食石油产品金额(亿美元)221976123主要对象国国家英联邦国家苏联法国中国金额(亿美元)303108146备注:同输出租借物资相联系,战时美国出口实物量增长近2倍,进口仅增加20%,1945年资本输出比1939年增长34.1%。,6.[2021天津·13,3分,难度★★★☆☆]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盟国军队实施的某重大军事行动示意图。该军事行动达成的直接政治后果(  )A.欧洲第二战场开辟B.轴心国集团的瓦解C.反法西斯战争根本转折完成D.联合国成员国的进一步增加答案6.B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西西里岛登陆,该军事运动导致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故B项正确。欧洲第二战场开辟是指1944年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联合国成立于二战后,三者时间、地点均与材料不符,故A、C、D项均排除。,7.[2021湖南·26,15分,难度★★★☆☆]材料 1921年,法国国防部长马奇诺在“停战车厢”揭幕仪式上说,要追念那些伟大的逝者,再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德意志帝国在这片具有历史意义的空地上吞下败果。1934年7月13—16日,前往贡比涅森林……的法国老兵J.埃泰写道:在这片森林中一个庄严的角落,可怕的噩梦得以终结……胜利者应当自豪,失败者则应感到羞耻。利用复仇情绪上台的德国纳粹党在1940年占领法国后,德军凯特尔将军在“停战车厢”内宣称:对德意志民族的摧残与羞辱肇始于此。法国投降仪式结束后,德军将这节车厢运到柏林。20世纪50年代,“停战车厢”重回贡比涅森林,两国民众面对过往时,愈发呈现出一种平和、包容、理性的态度。2018年11月10日下午,法国总统与德国总理在贡比涅森林“停战车厢”前共同参加一战停战百年的纪念活动,携手跨越历史恩怨,开创合作新篇。——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概括“停战车厢”在法德两国人民心目中象征意义的变化。(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社会原因。(6分),答案7.【参考答案】 (1)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认为“停战车厢”是胜利的象征;德国认为“停战车厢”是失败的象征、民族的耻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德两国民众认为“停战车厢”是和平的见证者。(2)原因:德国不甘心《凡尔赛条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德国民族敌对情绪滋长;德国的专制主义传统等。【解题思路】 第(1)问,“要追念那些伟大的逝者,再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德意志帝国在这片具有历史意义的空地上吞下败果”“胜利者应当自豪,失败者则应感到羞耻”⇨法国认为“停战车厢”是胜利的象征;“利用复仇情绪上台”“对德意志民族的摧残与羞辱肇始于此”⇨德国认为“停战车厢”是失败的象征、民族的耻辱;“两国民众……呈现出一种平和、包容、理性的态度”“携手跨越历史恩怨,开创合作新篇”⇨法德民众认为“停战车厢”是和平的见证者。第(2)问,根据第(1)问答案并结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从德国不满《凡尔赛条约》、民族敌对情绪滋长、专制主义传统等方面进行分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7 15:51:54 页数:27
价格:¥5 大小:325.36 KB
文章作者:U-13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