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选中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202X年精选范文5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中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202X 年精选<br />范文 5 篇<br /> <br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br />P<br />E<br />R<br />S<br />O<br />N<br />A<br />L<br /> <br /> <br />中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202X 年精选范文 5 篇<br /> 多少年来在教育教学这一神圣的领域工作,兢兢业业,<br />克己奉公,以后我将会秉乘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为祖国人<br />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终身!下面给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br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br /> 中学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1 <br /> 作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我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br />确了。就物理学科而言,原来的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br />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br />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物理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br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一是主张<br />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br /> 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应注<br />意些什么呢 <br />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目的<br />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br />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是全面的科学教育,使<br />学生在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br />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 <br /> 五个课程基本理念: <br /> 一、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br />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br /> <br />学素养,而非精英教育。过分强调学科中心或学科本位,将<br />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学科的完善上很容易导致学习内容难、<br />繁、偏、旧等,并且物理教学也容易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这<br />无疑会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为难的<br />情绪。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br />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等。 <br />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br /> 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br />生,初中物理课程是学生在综合科学课程的基础上第一次学<br />习物理分学科课程,因此,该课程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br />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br />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即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br />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br />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将<br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br /> 三、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br /> 成功的教育要使学生既能学到科学概念又能发展科学<br />思维能力。科学课堂中有效的学习要依靠多种不同的教学方<br />法。如:讲授式、自学式、探究式等。已有证据证明,探究<br />式学习方法是学习科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在课堂上保<br />持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新课标从过去单纯<br />强调知识的传承变为全面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于是知识本<br /> <br />身的重要性相对下降,科学探究教学的重要性相对提高。 <br /> 四、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br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福音,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br />负面的影响。传统科学教育强调科学的万能、神圣以及不可<br />磨灭的功绩。然而,也正是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欠缺深思熟虑,<br />我们的星球正面临着如像放射性污染、温室效应、人口膨胀、<br />自然资源枯竭等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人类开始客观地评<br />价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理智的思考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而<br />肩负培养学生科学观的科学教育应重视及时反应科学技术<br />发展状况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使学生在涉及科学技术问<br />题时,能有意识地从它对社会的正反两反面的影响去考虑,<br />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br /> 五、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br /> 以往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br />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br />实践或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br />情绪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评定;有关评价指标单一,忽视了个<br />体之间的差异;评价结果则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结果,而忽<br />视各个时期个体的进步状况,因此不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br />因此,在新一轮课改中,为实现课程目标,必须构建与新课<br />程理念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如:1.进行发展性评价。例如建<br />立成长手册(也...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4:28:56 页数:16
价格:¥3 大小:38.91 KB
文章作者:U-43711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