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心得)之怎样才能教好作文:欲善教之,须善写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论文之怎样才能教好作文:欲善教之,须善写之 <br />  在中学教书时曾拜一位后来成为语文特级教师的人为师,他经历坎坷:高中时因言获罪,下乡&ldquo;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rdquo;,14年后落实政策返城,当他见到当年的语文老师(吉林省首批特级教师)时动情地说:&ldquo;谢谢您教给我写的本事,我才能活下来!&rdquo;我师傅在农村主要从事文字工作,后来抽调到县里写材料。据说他的老师才华出众,不仅学问精深,而且文笔老辣。这引发了我关于写作教学的思考。单从写作教学本身,或者学生方面探讨写作教学策略的突破,不从教师自身的写作修养探讨,恐怕都难有突破。根据自己从事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的经历,加上从我的师傅以及其他前辈同行那里学到的经验,我对写作教学有以下几点看法。第一,从教师自身看,欲善教之,须善写之。&ldquo;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rdquo;&ldquo;老师&rdquo;(陆游)这话是对&ldquo;学生&rdquo;(儿子)说的。他会写诗,而且在当时就是著名的诗人,这话就是诗。所以他有资格这样说,而且他在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写作经验。老子交给儿子的&ldquo;绝招&rdquo;肯定可信。目前研究写作教学策略的成果多从写作技巧、教学方法入手,较少从教师自身写作修养着眼。因为这些成果都是教师针对学生如何写作着眼的。是骡子是马,自己先出来遛遛。教师自身写作修养的形成与提高乃是写作教学策略突破的前提。怎样才能&ldquo;善写之&rdquo;?根本出路,我以为就两条,套一句熟语就是&ldquo;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dquo;。 <br />  先说&ldquo;读万卷书&rdquo;。&ldquo;读万卷书&rdquo;,是说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吸纳别人的思想精华、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自己理性成长的宝贵财富和经验教训,以便在成长过程中丰富、补充自己。 <br />  扬雄说:&ldquo;能读千赋,则能为之。&rdquo;这是讲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他认为,多读书就会写作了。杜甫说:&ldquo;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rdquo;也是讲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他进一步认为,书读的多文章就能写得好。这两位都是大文学家,他们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 <br />  梁衡说,他写文章一是学习司马迁,一是学习韩愈。具体内容不记得了,但他说从司马迁和韩愈那里学到了文章的结构章法这一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就是说,他是在研读司马迁、韩愈的文章时得到了关于写文章的启迪,又在自己的写作中不断尝试,读写结合,终于大成。这是今人学古人的例子,有现实意义。 <br />  今人、古人都认为会写、写好文章来自多读书。可是,目前语文教师的阅读面普遍较窄,大于等于教材,小于等于教参。教师用编制试卷、做试卷来替代读书(也用同样的方法剥夺学生读书的权利),用系统讲解所谓&ldquo;写作知识&rdquo;来掩盖不会写作的真相(同时也误导学生),而学校又习惯用&ldquo;全批全改&rdquo;检查教师的工作(教学管理中最形式主义的作风)。但是,无论如何,不读书、思考,就难以形成写作能力,就不能教会学生写作。&ldquo;全批全改&rdquo;也批改不到点子上,只是徒耗心血而已。 <br />  再说&ldquo;行万里路&rdquo;。&ldquo;行万里路&rdquo;,是说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积累亲历的直接经验,并把&ldquo;读万卷书&rdquo;获得的间接经验用自己的直接经验检验之,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br />  古人为什么把读万卷书放在行万里路之前呢?我想,人类的知识并不需要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亲身实践出发,都去验证一遍。而是在代代相传中不断继承并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不走前人走过的老路,走自己的新路是十分必要的、经济的。我体会这个过程是一个人感性成长的过程。&ldquo;行万里路&rdquo;不一定走一万里,行路是实在的生存方式,你要学会走路,就是学会生存。行路就是实践,就是身体力行,就是不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就是在有限的生活圈子里享受生活,有时甚至要学会把忍受变为享受。有什么样的生活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你真实地生活,并能够用文字而不是用DV记录生活的喜怒哀乐,这就可能是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样的&ldquo;生活练笔&rdquo;是很多人学会写文章的必要步骤。 <br />  当然,善写之绝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但根据古人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况,这仍然是学会写作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要想拯救写作教学,首先就要拯救自己,以浦柳之姿,难授桃李之教。 <br />  第二,从指导学生看,既长能耐,又立规矩。有了能&ldquo;善写之&rdquo;的前提,才能谈&ldquo;善教之&rdquo;。会教的门道很多,因人而异...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5:15 页数:7
价格:¥3 大小:28.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