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十不宜”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论文之语文教学&ldquo;十不宜&rdquo; <br />    由于工作关系,我常到一些小学听语文课,执教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我感到有研究价值的,就随时随地记录下来,经过加工整理,或作为资料保存,或给报刊投稿。现将有关课堂上教师不宜做的十条写出来,供参考。 <br />    一、开篇不宜淡如水 <br />    &ldquo;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X课。&rdquo;我常常听到教者把这句话作为开场白。初听时倒也觉得新鲜,&ldquo;共同学习&rdquo;嘛,老师跟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教育思想可嘉;可后来发现,不少人、不少课的开场白都是这样,我便产生了疑问:日常吃饭菜尚且知道花样翻新,有利于增进食欲,上课开篇一成不变,岂不要倒学生的胃口 <br />    有的教师很注意这一点。我听一位老师教《&ldquo;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rdquo;》,教者在板书课题时有意漏写引号。写后问:&ldquo;老师这里写的与课本上有什么不同&rdquo;学生打开课本,认真看后齐说:&ldquo;少了引号。&rdquo;老师问:&ldquo;这里为什么要加引号&rdquo;学生答:&ldquo;这是引用一个人说的话。&rdquo;老师进一步问:&ldquo;你们看到这个题目,会想到哪些问题呢&rdquo;学生纷纷举手发言:&ldquo;这话是谁说的&rdquo;&ldquo;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啊&rdquo;&ldquo;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放掉&rdquo;&ldquo;有没有放掉&rdquo;&hellip;&hellip;在肯定了学生积极动脑、大胆质疑之后,老师紧接着说道:&ldquo;很好!这些问题课文都作了回答,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rdquo;接着,同学们都兴趣盎然地读起书来。 <br />    古人云:&ldquo;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面惊,不敢弃去。&rdquo;这里尽管谈的是写文章,但隔行不隔理。上课之初,设计一段好的导语,诱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为学生学好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开篇就平淡如水,要想上好一堂课谈何容易! <br />    二、指名不宜在问前 <br />    &ldquo;XXX,请你回答一个问题。&rdquo;老师一指名,一位学生站了起来;随后,才见老师提出问题。是提问在前好,还是指名在前好,颇有一番考究的必要。 <br />    提问在前。老师将问题提出之后,每一个学生必然要认真思考,并且做好回答的准备。老师此时的短暂期待,也就是常说的&ldquo;空白&rdquo;,正是学生思考之时。提问在前,有利于启发全班学生开动脑筋。尽管最后答问的只是一个学生,但它却起到了&ldquo;牵一发而动全身&rdquo;的作用,确保全班学生处于积极思索的状态。 <br />    指名在前,那效果就迥然不同了。试想:某同学已被老师指名站起,班上其他同学谁还会对下边提的问题积极动脑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一些学生的思维活动。尽管教者主观上并不是这样想的,但客观效果如此,想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 <br />    三、不宜每次都&ldquo;你来&rdquo; <br />    我发现,有的老师请学生发言,指甲说&ldquo;你来&rdquo;,指乙还说&ldquo;你来&rdquo;,指丙、丁亦然。于是乎,一堂课上&ldquo;你来&rdquo;一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br />    应当指出的是:教师指名学生发言,每次都说&ldquo;你来&rdquo;是不适宜的,应当变换一下说法。比如&ldquo;请你回答&rdquo;、&ldquo;你说说看&rdquo;、&ldquo;你来告诉大家&rdquo;、&ldquo;这个问题你讲一讲&rdquo;、&ldquo;你是怎么想的&rdquo;&hellip;&hellip;倘若整堂课都说&ldquo;你来&rdquo;,暴露的是教师语汇的贫乏,而学生听之乏味,影响教学效果是确定无疑的。另外,它还不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小学生除了向课本学习书面语言之外,理所当然地还要向老师学习口头语言。老师讲话,语汇丰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会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学生的口头语言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长进。 <br />    四、&ldquo;太好&rdquo;不宜再找碴 <br />    黑板上出现的是两行生字词,一个学生读过之后,教师立即称赞道:&ldquo;太好了!&rdquo;这位学生当即高高兴兴地坐下。不料,老师随后又问大家:&ldquo;他刚才有没有读错的地方&rdquo;马上有两名学生指出了该生读音上的问题。 <br />    此举显然不当。&ldquo;太好了&rdquo;的评价用语不是可以随便用的,当一个学生的答案确实见解独特,所说无懈可击,才有资格受到这样的赞扬。然而,现在教师对该生大加称赞之后,又让其他学生找出其不足,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试问:刚才那位学生到底读得如何如果有错,就不能赞之&ldquo;太好了&rdquo;;如果没错,那就用不着再来找碴。二者只能居其一,怎能同时存在呢 <br />    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作出评价,就要考虑评价用语的准确性。对于学生的回答,评价时以表扬为主是对的,但必须以恰如其...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4:19 页数:9
价格:¥3 大小:31.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