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心得)之以读为本,将 -读-字贯穿教学全过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论文之以读为本,将 &quot;读&quot;字贯穿教学全过程 <br />  [摘要]:&ldquo;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rdquo;(《语文新课程标准》),这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贯彻&ldquo;以读为本&rdquo;的理念,返朴归真,让朗朗的书声回到教室。本文从课堂教学的教师操作层面出发;谈如何组织学生展开有层次地阅读课文,逐步深入地与文本进行生命的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上,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通读、细读、品读、诵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以达到感知课文,理解课文,体悟情感,积累语言的目的,完成学生个体阅读的全过程,将&ldquo;读&rdquo;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br />  [关键字]:以读为本 通读感知 细读悟语 品读悟情 诵读积累 <br />  针对语文课堂上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实行&ldquo;以读为本&rdquo;,要让朗朗的书声回到教室。&ldquo;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rdquo;,&ldquo;读书百遍,其义自见&rdquo;这些古人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为当前&ldquo;以读为本&rdquo;的教学理念作注脚。新课标也进一步强调指出:&ldquo;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rdquo; <br />  &ldquo;以读为本&rdquo;即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ldquo;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rdquo;(《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然而,以读为本,并非是将阅读教学倒退到那种私塾式的教学形式。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读,整堂课都是学生捧着书,不知所云地摇头晃脑地背课文,这大概是没有人会同意的。读书总是要有层次性和指向,性,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好&ldquo;组织者&rdquo;和&ldquo;引导者&rdquo;的角色,带动学生通过读,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展开与文本的对话。 <br />  笔者认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吃透&ldquo;两头&rdquo;,一头是&ldquo;文本&rdquo;,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一条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一头是&ldquo;人本&rdquo;,能始终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吃透两头,才能做到&ldquo;以人为本,以读为本&rdquo;,自觉地将&ldquo;读&rdquo;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求发展。 <br />  一、&ldquo;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rdquo; 通读感知。 <br />  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是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ldquo;整体感知&rdquo;,这是最自然不过的。然而以往的课堂教学,我们很少听到教师课始就说&ldquo;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rdquo;的,而是想方设法地巧设导语,或创设情境,或改变教学程序,出其不意地&ldquo;直奔中心&rdquo;等。当然,做得好,这样会使课堂更灵活,更能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提高阅读效益。但也有许多课前的导入,不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标新立异,让人有一种&ldquo;作秀&rdquo;之嫌。譬如课堂伊始,教师就问学生:&ldquo;你最喜欢读那个段落?为什么喜欢?&rdquo;试想,学生没有对课文的充分阅读,何来的感悟? <br />  假如,我们能更多地从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出发,这个阶段,不管你怎样设计导语,你必须要给学生提供读充裕的通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借助各种阅读工具自由地、充分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的语言信息,把课文读通并初步读懂。今天,我们从不少课堂中看到,教师一进教室,就非常直白地说&ldquo;请同学们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rdquo;这话,是那样的朴实、真实,凸现出教师&ldquo;以读为本&rdquo;的新理念,促成学生对&ldquo;读&rdquo;的高度重视,养成良好的&ldquo;读&rdquo;的习惯。 <br />  良好的&ldquo;读&rdquo;的习惯,还需要教师严格地培养。很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总是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课文,自由读,指读,&ldquo;开火车&rdquo;轮读,对于难读的长句,教师还进行示范辅导。我觉得,花这个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br />  二、&ldquo;你读懂了什么?&rdquo; 细读悟语 <br />  通过细读,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强调的是&ldquo;细读悟语&rdquo;的&ldquo;悟语&rdquo;包括两层意思,既要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悟语言的表现形式,即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过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思想内容的人文性的内在统一...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4:03 页数:8
价格:¥3 大小:30.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