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心得)之浅谈小学作文评语新体式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论文之浅谈小学作文评语新体式 <br />  温岭师范附属小学  蔡  婷 <br />  【摘要】 作文评语必须冲出教师强加给自身的精神压力,学校管理层对评语的检查,少数学生对评语写作创新的误解及家长对作文评改的苛求等重重包围,才能有所创新。本篇论文主要从评语写作的新角度、评语写作的新方向、评语写作的新方式及评语写作的新表现形式--语言等几个方面来构建新体式。 <br />  【关键词】 评语写作  创新  新体式 <br />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作文下作文评语,这是这一环节的点睛之笔。恰当的作文评语,不仅能使学生从中悟出习作的成功和不足,还能明确改进方向,激励学生乐于习作,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旧评语有很多单调乏味、公式化的语句,所写评语不能对学生作文做恰如其分的评价,更不能达到传递感情,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如《我的同桌》一文的评语是&ldquo;该文语句通顺,中心明确,叙述明白,但书写潦草,错字较多。&rdquo;教师下的评语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可以说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学生看后很失望,根本达不到写作的目的。前一段时间,若干小学开展的作文评语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关的理论甚少,同时也暴露出理论上一些偏颇之处,再此就针对这种情况,构建一套规范、科学的新体式。那么在评语改革中究竟构建什么样的新体式?怎样构建新体式,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去构建: <br />  一、评语写作新角度:人与文的整合。 <br />  传统评语在写作角度方式上患有严重的先天缺陷:只评文不评人,或只重视评价作文而轻视、忽视评人。也就是说,教师在评语写作中只是对作文文本在写法、技巧等方面发表看法、评价,而不能对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所流露出来的情绪、情感、世界观、人生观等加以评价。注重的是教书,不是育人。&ldquo;做人--作文&rdquo;理念告诉我们,作文评语必须改革,朝着&ldquo;以作文为做人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rdquo;的方向改革,并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边作文边做人。[2]也就是说作文评语不仅要评价学生习作的优劣,还要注重与习作者实际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通过长期的评语感染,领悟写作技巧,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ldquo;做人--作文&rdquo;素质养成和和谐发展。[3]所以正确的做法是&ldquo;人与文的整合&rdquo;。既要看到&ldquo;人&rdquo;,也要看到&ldquo;文&rdquo;,&ldquo;人&rdquo;与&ldquo;文&rdquo;是交融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并且可以依据评改客体的不同有所倾斜:如某学生作文中经常流露出消极情绪,对此我们的作文评语则要注重评&ldquo;人&rdquo;;若某学生思想积极生性活泼作文中却有语句不通的大毛病,对此我们的作文评语则要注重评&ldquo;文&rdquo;了。如:有个懒惰的学生有一次作文写道:&ldquo;今天是大扫除,别人都在擦洗自己的桌凳,我也把我的桌凳用抹布清洗得干干净净,坐在干净的位子上,我第一次感到劳动的快乐&hellip;&hellip;教师应及时抓住教育的机会,在其作文后面可这样施评:&rdquo;你其实是一个爱劳动、爱清洁的好孩子。你能改掉懒惰的坏习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继续努力吧!&ldquo;这便是偏重做&rdquo;人&ldquo;的例子,这样的评语,会让学生看了受到鼓舞,起到育人的作用。有一篇错字很多的作文,教师是这样评的:&rdquo;从内容到结构上都不错,只可惜错别字太猖狂,害得非错别字个个唉声叹气,叫苦连天。为了伸张正义,我来不及跟你商量,已把这些错别字全部揪出来示众。请你教育好它们,以后别让它们再跑出来为非作歹了。&ldquo;这段评语&rdquo;用幽默的方法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ldquo;。错字太猖狂--这里评&rdquo;文&ldquo;重评&rdquo;人&ldquo;。所以一切要视情况而定,辨证地看待&rdquo;文&ldquo;&rdquo;人&ldquo;的整合。对于目前盛行的&rdquo;以人为本,兼顾评文&ldquo;、&rdquo;先评文,其次是评文&ldquo;这种矫枉过正,忽视了文的重要性,一棒子打死的看法,我们都是要避免的。 <br />  二、评语写作的新方向: <br />  1.评语不能太笼统,要具体化。&rdquo;不够具体&ldquo;&rdquo;不够生动&ldquo;&rdquo;中心不够突出&ldquo;等空洞、放之四海皆用的程式化批注,使学生&rdquo;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ldquo;,无从下手修改,使批语失去实际意义,形同摆设。教师不仅应抓个性化问题,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文章,提出各自的问题所在,更应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突破口,让学生有的放矢,明白从何下...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1:21 页数:9
价格:¥3 大小:31.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