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心得)之浅谈话题教学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论文之浅谈话题教学 <br />   具有&ldquo;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rdquo;特征的语文课程,其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师生、文本乃至更多方面、更广泛范畴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ldquo;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rdquo;,同时也是阅读者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构建对话教学的平台?我认为挖掘有价值、值得研究的话题是关键。那么,如何挖掘话题呢?本人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br /> <br />  一、在文章的题眼处挖掘话题 <br /> <br />  题目中能挈领全题的一个关键字词,一般称为&ldquo;题眼&rdquo;。&ldquo;题眼&rdquo;不仅能提挈全题,而且往往能通过题目而揭示课文的要义,成为统领全文的契机,因此,抓住题眼来提炼话题不失为上策。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紧扣题眼&ldquo;亲人&rdquo;铺设这样的话题&mdash;&mdash; <br /> <br />  师:谁能举例子,说说什么人是你的亲人? <br /> <br />  生:爸爸,妈妈&hellip;&hellip; <br /> <br />  生:亲人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br /> <br />  师:志愿军是中国人,和朝鲜人民有血缘关系吗? <br /> <br />  生:没有。 <br /> <br />  师:是亲属吗? <br /> <br />  生:不是。 <br /> <br />  师:那么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是亲人吗? <br /> <br />  生:不是。 <br /> <br />  师:因此我说作者说的不对。既然不是亲人,哪来的&ldquo;再见了,亲人&rdquo;?(学生纷纷举手。) <br /> <br />  希望你们进行第二轮阅读,怎么读?第一,抓住事实。看看课文写了什么事实,理解之后,用自己的话给我讲道理,来说服我。第二,要抓住情感。看看作者是以什么情感来写的,抓住了情感之后,自己体会,并且要能有感情地读出来,来感动我。就这样,用你的理解来说服我,这叫&ldquo;晓之以理&rdquo;;用你的体会来感动我,这叫&ldquo;动之以情&rdquo;。看你们能不能让我接受你们的观点,承认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是亲人。 <br /> <br />  支老师在本教学环节中,紧扣题眼&ldquo;亲人&rdquo;,故意从反面切入,让学生准备材料来驳倒老师,从而激发学生辩论的欲望,激发他们读书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ldquo;让我读&rdquo;为&ldquo;我要读&rdquo;。过去是教师向学生&ldquo;晓之以理,动之以情&rdquo;,现在变成了学生向老师&ldquo;晓之以理,动之以情&rdquo;。他们为了说服老师,就必须走进文本,自主研读。 <br /> <br />  二、在富有内涵的句子处挖掘话题 <br /> <br />  句子是言语的核心基础,是言语的实现形式和最重要的单位。由于句子在语言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教学《我盼春天的荠菜》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为什么说我那么盼望春天荠菜的到来呢?,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说。通过阅读学生找出句子&ldquo;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rdquo;接着我又引导为什么说我对荠菜有特殊的感情呢?请学生再读课文,自己先说一说,再和同学议一议,呆会儿我们来开个讨论会,于是一节课在&ldquo;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rdquo;这一富有内涵的句子的引领下,学生在不断的与文本对话,与同学交流对话,与教师坦诚对话交流中。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又如:教学《背篼》一文时,我以课文最后一句&ldquo;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rdquo;为全文教学的突破口,组织课堂对话教学。我说&ldquo;同学们,背篼是用来盛东西的,怎么说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呢?背篼能盛童年吗?学生愣了,他们为了解开疑惑,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反复朗读、体会背篼与童年的密切联系,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这句话的指引下,教室里出现了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的场景。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各项阅读要求也自然水到渠成地落实到了位。 <br /> <br />  三、在学生质疑处挖掘话题 <br /> <br />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rdquo;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ldquo;所以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要满腔热情地激发学生质疑,形成话题,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解决疑难,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学《詹天佑》这一课时,有学生质疑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rdquo;中部凿井法&ldquo;,他认为:既然中部打竖井可以增加工作面,那就应该多打几口竖井,工作面越多,工期越短。可其他学生不同意他的说法,认为打竖井也需要时间,不是打竖井打的越多工期越短。究竟打几口井?点应该定在哪儿?此时,学生情绪亢奋,迫不及待地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想:这正是探索的契机,于是我让学生针对以上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寻找问题的...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0:55 页数:8
价格:¥3 大小:28.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