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乐(心得)之新时期新教材新教法 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体会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音乐论文之新时期新教材新教法 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体会 <br />以往的音乐教材,偏重传授乐理知识和自琐的概念,依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进行常规教学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音乐自身规律,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何编制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在培养对音乐的感知与体验的同时。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教材,是当前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关键内容。在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新的实验教材无论在对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体会。一、思想教育贯穿始终爱国主义是每一位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德,新教材从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内容特点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热爱家乡、亲人、师长、国旗、国徽等方面入手,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了解祖国的光荣历史,培养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情操,增强国家和民族意识。当然,歌曲中还包括有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爱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把德育融合进每一首歌曲中。如:“我爱家乡,我爱祖国”中就选用了不少优秀的爱国主义乐曲,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该歌》《国旗国旗真美丽》《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等。二、叙述故事创造情景达尔克罗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的过程,不如说是情感的过程。”新教材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寻找与所学歌曲相关的故事、寓言、童话、诗歌等等,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个人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空间。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做到未有曲调先有倩。如在学习《我们才不怕大灰狼》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寻找有关的故事、资料.课堂中请不同的同学用自己的话讲述三只小猪与大灰狼斗智斗勇的故事,通过故事情景打动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对每段歌词进行情感处理,体会歌曲的内涵,接着引申出“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小动物战胜大灰狼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通过“确立主题──寻找整理──语言表达──总结归纳──激发共鸣”这一个情感理解的过程,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三、律动表演气氛活跃低年级学生爱动,注意力的集中往往难以持久、而新教材并不要求学生机械地反复演唱歌曲,以杜绝乏味、单调的感受。在教学设计中将歌词改成口语对白,再根据歌曲内容创编一些舞蹈动作。如演唱《过新年》时,加上一些吹喇叭、跳舞、拍手、敲锣、打鼓的动作,与《新年好》同时表演,让孩子们边读、边唱、边演。这样,不但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培养美感,也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四、音乐游戏兴趣盎然兴趣是培养人确立奋斗目标的潜在动力,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促使人产生学习探究的欲望。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又是一门表演艺术,如果硬让学生死记硬背并不理解的东西,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反之,利用学生喜爱游戏的特征,将音乐游戏化,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如《音乐探宝》,原属于复习课,但编者巧妙构思,模仿《勇敢人的游戏》的玩法,设计一条寻宝路线图,参加者必须一步一步完成图中所规定内容(敲击节奏、模仿发声、听辩音乐、边唱边舞等)最终闯过“九关”找到“宝盒”。这一课型设计新颖有趣,每一位学生都饶有兴趣地参与到“寻宝”的游戏中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促使学生认识到音乐的震味性,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与兴趣。这本实验教材灵活性与弹性空间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强,摆脱了以往过于偏重书本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情况;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入手,开发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体验音乐美感的习惯,通过多种类型的音乐活动烧脱原有条条框框的束缚,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增长智力,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 <br />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37:13 页数:3
价格:¥3 大小:25.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