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中“手指”的妙用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数学论文之小学数学中“手指”的妙用 <br />  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借助“手指”,使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br />  一。一个因数是“9”的乘法计算 <br />  1.巧记9的乘法口诀 <br />  乘法口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如果巧用手指来教学效果不错。具体方法是这样的:把双手并排伸直,掌心朝自己,从左起每个手指代表一个从1至10的数字。弯曲自左向右第一到第九个手指,表示9乘几的积(弯曲手指左边的手指数表示积的十位数字,右边的手指数表示积的个位数字)。 <br />  如六九五十四,弯曲第六个手指,可以看到左边有五个手指,右边有四个手指,那么乘积就是54,即六九五十四。 <br />  2.巧算9乘两位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br />  伸出手指的方法与前面相同。不同的是弯曲手指左边的手指数表示积的百位数字,右边的手指数表示积的个位数字,积的十位上补写一个9。 <br />  如44×9,弯曲第四个手指,左边有三个手指,表示积的百位是3;右边有六个手指,表示积的个位是6;然后在积的十位上补写一个9,即44×9=396。 <br />  3.巧算9乘多位数(各位数字相同) <br />  由前面可以知道,9乘两位数时,积中间补写一个9,因此9乘多位数(各位数字相同)时,积中间补写9的个数是:多位数的位数-1。 <br />  如8888×9,弯曲第八个手指,左边有七个手指,表示积的最高位是7;右边有两个手指,表示积的个位是2;积中间补写9的个数是:4-1=3,所以8888×9=79992。 <br />  二。巧解植树问题 <br />  要正确解答植树问题,关键在于搞清间距与棵数的关系,而这一关键点正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为了解决这一个难点,可以将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全部伸开,把手指当做树,把两个手指间的距离当做间距,可以清楚地看出: <br />  如:一段马路长8米,每隔2米种1棵树,两端各种1棵,这段马路的一旁要种多少棵?先求出间距数为:8÷2=4(个),再求出种树的棵数为4+1=5(棵)。 <br />  三。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br />  万以内数位顺序表可以用手指来巧记。伸出左手,手心朝自己,把万以内数位顺序表写在左手指头上,小手指上写个位,无名指上写十位,中指上写百位,食指上写千位,大拇指上写万位,这样万以内数位顺序表就在学生的手指上了。特别是数中间有零的数,是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重点,现在借助“手指”,学生掌握真是易如反掌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当你任意说出一个数位时,学生马上伸出代表这个数位的指头,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牢牢地扎根于学生的记忆中。 <br />  四。巧记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及进率 <br />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伸出左手,掌心朝自己,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中指代表分米、无名指代表厘米、小指代表毫米。这样,手指间距离的大小,可以形象地表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另外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后面四个手指,相隔一个手指(一个单位)的进率是100,相隔两个手指(两个单位)的进率是1000。 <br />  2.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表示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及其进率。由于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间隙较大,中间有另一个面积单位“公顷”。 <br />  3.用同样的方法伸开左手,掌心朝自己,弯曲中指和无名指,其余三指自然分开,成等间隔状。亦按从做到右的顺序,大拇指代表吨,小指代表千克。相邻两指间的进率都是1000,吨与克之间的进率也就显而易见。 <br />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32:39 页数:3
价格:¥3 大小:24.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