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心得)之“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数学论文之&ldquo;以学为主,当堂达标&rdquo;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br />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ldquo;学习共同体&rdquo;, &ldquo;以学为主、当堂达标&rdquo;的教学模式追求让学生&ldquo;动&rdquo;起来,课堂&ldquo;活&rdquo;起来,效果&ldquo;好&rdquo;起来的理想化课堂教学。&ldquo;以学为主&rdquo;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了解掌握学生&ldquo;学情&rdquo;后,开展的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活动;&ldquo;当堂达标&rdquo;是指:教师依据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科学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和学生围绕既定学习目标,在单位时间内,为完成学习目标而组织的&ldquo;教&rdquo;与&ldquo;学&rdquo;的活动。&ldquo;以学为主,当堂达标&rdquo;的 含义: <br />  1、先学后教。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有目标的进行预习和自主学习,初步掌握教材基础知识,暴露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采取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启发点拨,或规范学生不准确的表达,或解答学生疑惑问题,或纠正学生错误理解。 <br />  2、以学定教。课堂教学必须遵循学习规律,以科学学习方法为纲要,以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线,以学生素质得到充分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调整课堂教学方法,把教师&ldquo;教&rdquo;的思路和学生&ldquo;学&rdquo;的思路动态融合。 <br />  3、多学少教。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课堂教学考虑学生&ldquo;最近发展区&rdquo;,学生已经掌握或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掌握的知识,要少教甚至不教;学生处于&ldquo;愤&rdquo;、&ldquo;悱&rdquo;状态的问题必须教;学生对所学内容生疏,没有相关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的,要多教。 <br />  4、以学论教。课堂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做、说、想、学、感,从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成败,反思课堂教学。 <br />  本着&ldquo;以学为主,当堂达标&rdquo;的教学理念,经历了学习,研究,实践,探索,初步形成&ldquo;以学为主,当堂达标&rdquo;的课堂教学模式: <br />  一、创设情境,自主预习&ldquo;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rdquo;, 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就是在教学导入中提出有一定兴趣,一定难度的问题,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ldquo;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rdquo;的境界。如:在讲&ldquo;2、5、3&rdquo;的倍数的特征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ldquo;请同学报出自己的学号,我能随口说出是2还是3或5的倍数&hellip;&hellip;&rdquo;学生对你佩服有加,于是我因势利导:&ldquo;你们也想拥有这样的本领吗?&rdquo;这样的导入,学生们跃跃欲试,既有学生的参与,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一上课就能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教师就此引出学习的课题,展开教学活动。 教学中,巧妙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在愤悱状态下探究,激发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br />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性。教学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看、听、读、写、做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高年级学生预习有时根据需要可以放到课前,这样课上可以直接检查预习情况,课前预习可以节省时间,不足的是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做到充分预习;一般来讲,课堂预习效果比较明显:教师先给定学习目标,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自主预习,预习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研究探讨。在教学&ldquo;容积和容积单位&rdquo;时,我给定了学习目标:第一:理解什么是容积;第二:容积单位有哪些,和体积单位一样吗?第三:结合例题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我在设计目标时,有意埋下一个伏笔:体积和容积是一样的吗?学生在根据目标进行自学时我提醒学生:看谁会学习,会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结果在汇报交流时就有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ldquo;一石激起千层浪&rdquo;学生们各抒己见,最终达成一致,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ldquo;学贵有疑&rdquo;。每次质疑与解疑的过程,恰是学生智力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新起点。现代教育理论形象比喻&ldquo;跳一跳...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29:21 页数:6
价格:¥3 大小:28.0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