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心得)之文史交融 相得益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语文教学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历史论文之文史交融 相得益彰&mdash;&mdash;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语文教学 <br />文史交融    相得益彰&mdash;&mdash;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语文教学 广东广州市天河中学:李铜玉 摘要:从当代世界人才培养的取向来看,多学科的结合、渗透是大趋势。所以,中学历史教学与语文教学一定要结合起来,相互渗透,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相得益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要注意二者的关系:教学中必须以历史教学为主,适当、适时地进行&ldquo;语文教学&rdquo;,决不可&ldquo;反客为主&rdquo;;历史教学中的&ldquo;语文教学&rdquo;应经常进行,不可指望&ldquo;毕其功于一役&rdquo;,或认为是语文老师的事而不顾。关键词:  历史教学   渗透     语文教学      文史交融       俗话说:&ldquo;文史不分家&rdquo;。其含义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二是历史的记载,历史知识的传播借助于文学形式;三是语文学习要借助历史知识,历史的学习也要借助语文能力。故此,我国古代一些杰出的史学家,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如司马迁、班固等;一些史学名著,同时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史记》就被誉之为&ldquo;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dquo;。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语文教学,能够造成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能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而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从而对多彩的历史画卷产生惊奇和震动,同时,也进行了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文史交融,相得益彰,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首先,文史交融能使课文更加生动具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历史课本的文字叙述简要,往往需要教师在讲述时作一些必要的补充。讲述历史人物时,应讲出他的特点来,尽可能给学生以生动具体的形象,从而避免雷同,避免&ldquo;公式化&rdquo;、&ldquo;概念化&rdquo;。《史记》中陈胜的&ldquo;王侯将相宁有种乎&rdquo;,项羽的&ldquo;彼可取而代之也&rdquo;,刘邦的&ldquo;大丈夫当如是也&rdquo;,同一主题,三种口气,表现出这三个人不同的身份、思想和性格。课本中&ldquo;文革史&rdquo;的叙述高度浓缩,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让他们读反映文革的文学作品(如&ldquo;伤痕文学&rdquo;、朦胧诗等),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高中生正处于花季年龄,其理性思维正处在形成阶段,在心理上对形象化、艺术化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如把顾城的《一代人》、北岛的《宣告&mdash;&mdash;给遇罗克烈士》、陈虞的《还我头来》等诗歌或杂文印成材料分发给学生看,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关注&ldquo;文革史&rdquo;的积极性。我借机启发他们:&ldquo;读史使人明智&rdquo;并不是专门对历史学家说的,文学家、诗人乃至社会上的任何人都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汲取精神的养料。客观地讲,高中生做作家梦的人不少,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可以端正他们学习历史的态度,使他们意识到&ldquo;文史不分家&rdquo;,从而注重培养自已的综合素质。其次,文史交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高尚思想情操的有效方法。&ldquo;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hellip;&hellip;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rdquo;(《清平乐&middot;蒋桂战争》)一语道破新军阀混战的频繁和巨大规模,战事危及百姓,造成生灵涂炭,怎能不激起学生的强烈憎恶和愤怒呢?但蒋介石等军阀企图用武力统一中国不过是&ldquo;一枕黄粱再现&rdquo;的美梦而已,红军正是抓住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ldquo;分田分地&rdquo;的土地革命。&ldquo;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rdquo;(《七律&middot;长征》)毛泽东生动地描绘了长征这一惊天动地、震撼中外的历史事件,讴歌了红军战士英勇豪迈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再次,文史交融能深刻反映阶级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关系。引用《诗经》中的&ldquo;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hellip;&hellip;&rdquo;和&ldquo;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hellip;&hellip;&rdquo;,把奴隶控诉奴隶主贵族残酷剥削的仇恨鲜明地反映了出来,也就讲清了&ldquo;国人暴动&rdquo;的根本原因。引用杜甫的&ldquo;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rdquo;,白居易的&ldquo;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做地衣&rdquo;,使学生认清了唐朝统治阶级残暴、安史之乱的灾难、百姓的疾苦,理顺了唐末农民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26:17 页数:7
价格:¥3 大小:30.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