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br> 2018学年第一学期学校&ldquo;反思型课例研究&rdquo;展示活动如期进行,因外出学习,只参加了一半。晚上在宾馆,细细品读16位教师的展示材料,虽缺乏现场感,但却能从容反复研读,也别有一番意趣。 <br> 本学期来,学校围绕&ldquo;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dquo;展开了大量工作,&ldquo;反思型课例研究&rdquo;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ldquo;反思型课例研究&rdquo;活动是以&ldquo;教学反思&rdquo;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活动,学校确定本学期研究的主题为&ldquo;关注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开展,关注教学重难点是否有效突破&rdquo;,活动面向所有学科,每个学科教研组派出1-2名教师代表,通过&ldquo;教师独立备课&mdash;&mdash;教研组组内磨课研讨&mdash;&mdash;课堂教学实施&mdash;&mdash;专家组听评课&mdash;&mdash;教研组观课及课后研讨&mdash;&mdash;教师反思整理&mdash;&mdash;全校过程展示&rdquo;的流程,高度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从方案出台到展示结束,将近两个月,收获良多。 <br> 首先是带动了学校的教研风气。&ldquo;反思型课例研究&rdquo;活动的最大意义在于聚焦反思前后的对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一堂课从教师的独立思考、个人备课到教研组集体磨课,两个结果的对比不仅让全组教师充分认识到优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让教师在集体的思维碰撞中明了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修改;二是修改后的教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经历了从&ldquo;纸上谈兵&rdquo;到&ldquo;躬行&rdquo;的过程,是理论和设计的落地,以及科学性、有效性的对比验证;三是观课及课后的再次研讨,是对设计和实践的再次审视和反思,成功和缺憾都是沉甸甸的收获;四是全校性的课例交流既展示了教学共性,又体现了学科特性,全体教师在头脑风暴中取长补短,是推动有效课堂建设的有效路径。依托这一活动,从一名教师、到一个教研组教师,到全校教师,都融进了浓厚的教研范围之中,而反思则让教学更精准、教师更专业。 <br> 其次是加强了教研组的团队建设。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有一支强劲的教师队伍,那么,当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切入点在哪里?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扁平化管理体系应运而生,教育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到各个年级,但这一体系强化了行政管理,却弱化了学科建设,学科的终极价值被三年为期的考试工具价值深深隐藏。而良好的现代教育必须以高品质的学科教育为前提和基石,学术地位的式微,学科建设的薄弱,必将导致学校发展后续乏力。因此,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建设导向,致力于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学科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必能提高每一个学科及学科教师群体的整体水平,并最终提升学校的教育高度。本次&ldquo;反思型课例研究&rdquo;活动就是教研组建设的有益探索,使全组教师更深地体会到了&ldquo;同伴互助&rdquo;的价值与意义,基于学科、基于教学、基于互助的合作令教师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更纯粹。 <br> 第三是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一是使教师重新审视教学各环节。教学各环节是备课、上课、研讨的载体,&ldquo;教学反思&rdquo;所依托的就是对教学各环节的反复锤炼,从个体到集体、从理论到实践、从设计到反思既是研究,更是专业的提升。二是使教师重新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在反思中,有一个话题始终无法绕开,那就是&ldquo;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否接受&rdquo;,使教师在实践中更深切地认识到&ldquo;以学定教&rdquo;的涵意,有效地规避在教学中常常出现的&ldquo;满堂灌&rdquo;。三是使教师更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教研组的磨课中,常常会出现同伴的建议,&ldquo;如果这样处理可能更好&rdquo;,由于群策群力,教学方法从相对单一走向了&ldquo;有选择&rdquo;,虽然&ldquo;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rdquo;,但基于共同的事业,&ldquo;对比&rdquo;带来的更大意义在于令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四是使教师重视教学立意的提升。&ldquo;反思型课例研究&rdquo;活动是一次校内展示评比,相比常态课,教师会更注重通过教学立意的确定提升教学品质,而这将使教师的教学视野不仅局限于知识的落实,对教师主动理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非常重要。五是使教师对教学否真正发生重新考量。在教研组研讨中,并不是所有的思想都能达成共识,冲突的焦点大多在于教学惯性和教学真实性之间的争论,事实上,一些习以为常的教学思维的科学性还有待于经历实践的考量,但真理越辩越明,这样的&ldquo;不和谐&rdquo;是走向更科学、更...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11:11 页数:4
价格:¥3 大小:19.21 KB
文章作者:U-12562

推荐特供

MORE